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写字
重新布线/赖振玉(吉隆坡)
“用这边这只手拿筷子,就不会跟坐在隔壁吃饭的人‘打架’了。” 记得小时候在饭桌上,听到妈妈叮嘱最多的,就是“用这边这只手”这一句话。那个时候年纪小,还不懂得区分左手和右手,既然妈妈说“用这边这只手”,那我就学习用这边这只手拿筷子吧。 到了练习写字的年龄,妈妈的叮嘱又多加了一句:用这边这只手拿笔、写字。既然妈妈又说“用这边这只手”,那我就学习用这边这只手拿笔写字吧。 奇怪的是,妈妈只在拿筷子和拿笔写字这两件事情上,特别强调我务必要“用这边这只手”——也就是我懂事后知道的右手执行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多加干涉,任由我自由发挥。至今,我都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只有筷子和笔,才需要用右手操作的真正原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吃饭时,只要有足够的空间,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改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一旦隔壁吃饭的人坐得近,感觉空间不足够,就很自然地转换成用右手拿筷子吃饭。不明所以的我,小学上课时更迷惑,写字时用右手,但是用尺画线条时就一定会换成左手拿笔。当时潜意识里,只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是左手比较顺手,尤其是在要出力或用力的事情上,比如:打球、提水等等。说自己是左撇子,也不完全是,像剪刀和菜刀这两样工具,还有电脑的鼠标,我就完全无法用左手操作。 后来常常听别人说,左撇子的大脑运行方式和别人不大一样,无形中也会赋予别人不具备的技能与优势,比如:有较强的想像力,方向感很强,在体育运动中反应速度比较快、身体比较灵活,具有绘画或艺术天分等等。再回过头来仔细地观察自己:不具备任何想像力之余还不懂得变通,常常迷路,不擅长任何一项运动或球类;还常常因为自己完全没有一点绘画、写书法、唱歌、跳舞、表演的艺术天分而深感遗憾;少不经事时曾经怀疑上天是不是忽略了我这个不是100%,但也有90%左撇子特征的自己呢?哪怕只给予我多一点点的技能与优势? 好好接受平凡的自己 再后来在一个训练课程中,教练员很肯定地帮我证实了那10%的迷思:后天的干预让原本100%的左撇子变成了90%。有趣的是,教练员接着建议我尝试重新布线,把现有的90%变回原本的100%…… 在场的学员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我在心里直嘀咕:又不是机器人,真的可以重新布线吗?凡夫俗子身上有些与生俱来的资质,真的是用左手或是用右手就能决定的吗? 哎呀!时至今日已经到了无需纠结技能与优势的阶段了!现今的我已经顺利地步入中年。如真要重新布线自身的系统,那就让我抛开莫须有的一切杂念,好好接受这个平凡的自己,好好欣赏这个只有90%左撇子特征的自己,更要好好爱这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7天前
光头佬/烧菜写字是日常
尝见舒老哥写过一对对子:“烧菜当烧家常菜,写字宜写百姓字。”颇有意思,看了让人一再地咀嚼回味,宛如口嚼橄榄,不仅是有回甘,尚且能生津止渴呢。
4月前
悠长午后,鸟儿在唱歌/蔡兴隆(居銮)
好像永昼般始终不结束的热天午后,我躺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许久没有坐在电脑前认真写字了,生活里也不是没有故事值得叙述,但迈入中年,比写文章更迫切的事务总是抢先排队等着处理,处理完就像泄了气皮球,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堆积文字。但其实都是借口,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进入更年期。 偶尔会心底涌出一团火,烦躁 ; 打了第三支疫苗后,耳鸣就像背后灵如影随形 ;小cafe的赚钱速度,快被通货膨胀压得扁扁的,绞尽脑汁中 ;读书进度龟速,都是老花眼在作祟。 但快乐的事当然还是有的。 近日,在茶室喝茶,碰面的许校长会提醒:“很久没看到你的文章见报了。”去一趟定居美国的学弟父亲丧礼,学弟亦斐的岳母也会趋前问候,“之前读了你写居銮的文章呢。”于是就渐渐惭愧了起来,这些可能都是宇宙在向我投出讯息,小城内似乎还有许多风土故事在等着被写成文字,别再怠惰了。 4月初,收到有人出版社总编翎龙寄来新书打印稿,作者校对完再寄给负责排版设计的万辉,5月底就会出版我的第五本个人著作,时间没有为谁停留过,从出版第一本著作《窝囊废大反击》的2009年到现在,14年过去。从栖身在星洲日报的副刊编辑,到携妻带子移居南边家乡,后来辗转到离家乡30分钟路程的居銮中年专业,和妻子安娜开了一间芝士蛋糕店,浮荡青年,终于终于找到方寸的立基之地了。 喜欢现在的中年生活 小城故事多,但我其实不喜欢太多油滑的谈话。我喜欢各种生活的底蕴,无论你是一名茶室老板卖菜安娣,还是实干耐劳的中学校长,无论你是直播卖鱼的鲜肉男孩,还是酒馆内满脸胡渣的中佬店长,只要你热爱你的生活你的工作,我都乐意和你攀谈几句,最害怕的是满脑金钱数字打转的青年才俊,衬衫笔挺得羽毛掉在上头也会滑落,却满嘴油滑,腔调老气横秋,让人谈话的兴致尽消。 倒不如静静坐在吧台喝一杯兑水威士忌,翻两页村上的小说听看看风中的歌声或鸟叫声,好过从人嘴里吐出如渣滓如垃圾般无用的话语,多么浪费人生的话语啊。 我匆匆想起数年前在【文艺春秋】版面读到学弟亦斐的短诗,意境深邃,很有中年的哀愁,于是在网上搜寻出来,轻声读了一遍还是很喜欢,决定抄一小段在这里,这是击打我心脏的文字,诗篇名称是〈无人亲述的冷〉: 原来时间也会磨损 倾尽一生 小心翼翼守着 所有起毛边的记忆 无数故事起承的关系 好比失去原文的小说 被连续翻译了三次 模糊情节后阑珊伏笔 无论重写几次结局 主词副词动词之间的次序 混乱如昨日大雨 悠长以为没有尽头的午后似乎要结束了,我们这里下起慌乱但生气勃勃的雷阵雨,许多起毛边的青春记忆也瞬时涌进脑海,但如果给我选择搭不搭乘时光机回到青春时代再活一遍,我会笃定选择不要,我那么喜欢现在的中年生活,那么眷恋现在的小城生活,岂有回去再来一遍的道理。 对了,今年推出的新书叫做《温暖琐碎 生活在南边》,我心底涌出无以计数的鸟儿飞窜在大雨滂沱的南边街道上,你们听见它们在歌唱吗?
7月前
陈子韩/随便拍
自在是一种状态,活着的状态,或处事的状态。当然,越多纠结,越想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可能自在的余裕就大大减少了。
2年前
徐晓芬.可贵的手写字
人与人的交流因为科技而更进一步。有人笑说,用了语音信息之后,已经不会“写字”了。我们为了方便,已经舍弃了写字的技能。
2年前
更多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