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南峇山

2月前
5月前
(居銮12日讯)居銮拥有一座位于市区的宝山──南峇山,这座休闲森林是许多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更也是许多民众日常休闲的地方,遗憾的是多年来却也曾发生不少意外和走失事件。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登山向导和救伤队成员,他们都劝导民众,任何人登山都应该量力而为,注意自身身体状况之余,也应避免夜间登山。 本月4日,1对夫妇及侄子在南峇山内迷失方向,并于凌晨之前被寻获后;次日,一名52岁男子在登南峇山时,突然申述胸口疼痛,经过多位救援人员及医生抢救后,最终在送院途中不治身亡,连串事件引发民众对登山安全的讨论。 日前,也有民众目睹森林局官员前往后山的登山山道拉起警戒线,阻止民众从后山登山。据了解,当局希望登山客从前山的正式山道登山,而从后山登山则需向当局提出申请。 居銮圣约翰救伤队区指挥官欧曼平接受访问时指出,南峇山对一般人来说太平常,使人没有警惕性。从山脚到半山,一般人都认为路程并不远,但对于平时少做有氧运动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 “爬山之前,不可空着肚子,建议登山者能先做一些热身。如果单是热身,登山者都觉得很累。那当天就不能考虑登山。” 他表示,爬山后,如果遇到情况,一定要停下来,如果情况允许,就抱着大树深呼吸。等身体彻底恢复之后,才缓慢步行下山,不能逞强继续爬山。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处于壮年期,忽略平时的运动,饮食和睡眠都调理不好,就进行激烈运动,可导致心肺功能吃力,血液运行加快,但是血管内的氧气含量不足,而导致头晕想吐。” 欧曼平说,大多数人平时忙碌工作,搬东西或走动,会误以为自己在做运动,但其实那都不属于有规律性的有氧运动。 “年轻人的血管尚处于较有弹性的阶段,但若已经超过45岁以上,可能血管就开始老化,容易阻塞。正常人一旦血管内的含氧指数少过95,就需注意了。” 因此,他鼓励民众平时多多锻炼,做好定期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个礼拜固定几个时间段进行有氧运动,健身、骑脚车、打球或打太极等,锻炼心肺功能。 为了推广急救安全意识,他表示,接下来圣约翰救伤队,将在周末到南峇山山脚下教人心肺复苏(CPR),因为正常人在遇到缺氧而晕眩的情况后,5至10分钟内,旁人一定要进行心肺复苏。 野外求生营助理阿扎拉表示,本身有十多年登山经验,知道有些山路并不容易爬。对于较少登山的人来说,南峇山的路是险峻的。尤其身体有微恙的老年人,更加不适合登山; 对于日常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也尽量不要一口气把目标设成半山,因为突然做太激烈的运动,能导致身体无法负荷。 “安全和健康是自己在负责,时时照顾身体,如果体力不足,就停下来休息,不要跟着旁人继续往前走。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但当时是行管令期间,很少人会进行登山活动,所以那位登山者被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她说,若有不熟悉山路的人,可以考虑花费找一位登山向导,能降低迷路的可能性。或者,在入山之前,仔细查探人口处的地图,并规划路线。 “山里和山外的景色是不一样的,登山者容易忽略时间,走着走着就天黑了,不容易辨别山路,再加上不熟悉山况,进而导致迷路。” 因此阿扎拉建议,若是考虑爬山,但不确定天黑之前是否能出来,就需带照明设备,并确保手机有足够的电力。 “其实,南峇山里的部分山路是需要经过有关当局批准后,我们才能走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由于这是公共地方,森林局也没办法知道民众何时会私自走进去。” 民众冯先生认为,之前登山协会曾将指示牌树立在山路间,但是被人破坏掉了。如果是少爬山的人,会不知道入口、出口及路线,这时就需要找人询问。 “我曾经带过朋友从后山上去,该处野草重生,非常少人走,也不容易看出哪条山路是人们常走的,下雨天还会出现很多水蛭。” 他说,有时候,他偶尔在半途看见登山者很辛苦地在喘气,其中不乏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因此,他劝导登山者量力而为。如果考虑上到山顶,需带足够的食物和水,补充体力。 “南峇山是休闲的好地方,唯一被当局开发成居銮旅游景点的山,希望它不要被破坏。山上缺少垃圾桶,因此沿路还能发现垃圾、水瓶或塑料袋等。有关当局能考虑多设立指示牌,禁止乱丢垃圾。” 民众吴先生表示,如果有需要的登山者,可以考虑带上一些备用药。 “半山处缺少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去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或药箱,哪怕是有关当局已经提供了,但也怕被人破坏。因为机器及药品,都需要工作人员时时维持。” 民众陈引表示,他发现有一些中老年人,在人多的时候来登山,哪怕是身体不适,也不好意思停下来,怕阻碍到后面的人。但随着后面的人越来越多,他感到压力,于是只好自己撑到半山。 “要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要做没把握的事。来登山之前,要提早计划,不要傍晚登山。可以约好朋友一起来登山,相互照应,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 他说,他也注意到南峇山有些路段,需要经过有关当局的批准才能进,但就算有指示牌告诉民众不能进,依旧有些人还是会进去。
6月前
6月前
(居銮5日讯)1对夫妇携同12岁侄儿昨午登南峇山,却在下山途中突迷失方向后求助,在消拯员拉大队经过3个小时搜寻后,终于在午夜前成功寻获三人脱险。 据了解,这对夫妇昨天带着侄儿去看大树,后来在下山的途中迷路。间中,他们曾拨打电话给亲友,亲友再转向环保登山协会会员求助。 该会会员于傍晚大约6时,把相关的消息发在手机通讯应用程式Whatsapp群组,向群内的会员求助。 柔佛州消拯局发文告指出,昨晚8时24分接获通报,指1对逾50岁的夫妇及1名12岁的儿童在爬南峇山的时候失踪。消拯队队员于是10名队员分成2组,并根据失踪者通讯纪录所发出的地点,前往南峇山山脚400公尺处搜寻失踪者。 文告说,大约经过3小时搜寻后,消拯员于昨晚11时23分,在距离山脚下的休闲度假屋大约500公尺处发现上述失踪者。 消拯员带现场确保失踪者的身体状态健康无碍后,将他们安全带下山。 居銮区国会议员黄书琪在脸书发文告表示,她于昨晚大约10时,接到环保登山协会主席郑安兴的通知后,前往南峇山了解情况。当时消拯员已搜寻2个小时,在抵达顶峰后,并没有发现失踪者的踪迹。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热爱登山的外地客,都必须谨记,后山步道比前山更为偏僻,歧路也多,下午时段才上山,不小心走失,搜寻更困难。” 她吁请登山者,若真的不幸走失,要更快被找到,那只有一条守则,发送出求救信号,并提供明确地点位置,留在原地。 居銮环保登山协会主席郑安兴在脸书上发表贴文提醒登山者,务必留意天气状况和预报,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登山。如果登山者遇到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况,不要勉强自己,请及时返回,寻求专业援助。 “登山时务必遵守规则,时刻尊重自然环境并保护山区生态。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负责任的态度享受登山,保护自然环境,确保每次登山都是安全和难忘的经历。”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9月前
我们经常遗忘生活的滋味,因为,我们把生活过得都太匆忙了。 11月就像浸在雨水的日子,我已经好一长段日子没有打开电脑写下生活札记了,从6月办完今年南边有光生活节之后,仿佛进入自己的休耕期,心里的土壤在等待下一轮季候风的来临,等待更强壮的种子来发芽。这段时间,和兄弟伙伴北上都城看了一场文学盛典,在自己的城和孩子们逛了好几场手作市集,邀母亲来小住数日喝喝早茶,在漂亮得像陶瓷娃娃的外甥女婚礼上和久违的阿姨一家相谈甚欢。 一直到前几晚,获悉金亮大哥和盛德大哥南下来小城开谈唱会,马上买好套票,在寒冷得恍如秋意降临的夜晚前赴广日子表演空间听歌,这广日子(Kluang Days)楼下是精致的咖啡馆,楼上是保留战前建筑风貌的瘦长型空间,尽头的玻璃窗户可以看见小城旧街,我们的小cafe就在一街之隔,同样抬头就能瞥见南峇山的山影,尤其是多雨的季节,山脉上冉冉升起的雾气,几乎要错觉人间仙境莫过如此。 听歌,真的是很多惊喜的一回事。第一晚冒雨进入会场听金亮大哥唱歌说故事,开始唱那首对他特别有意义的〈离家〉时,仿佛四十多年前离开太平老家只身奔赴吉隆坡找寻音乐梦的少年,正栩栩如生抱着吉他重现往日时光,隔壁家俏丽的Jojo还在依依不舍跟他挥手说再见,听着听着就想起少年时期听台湾马兆骏唱的〈那年我们19岁〉,其中一段歌词我至今还会独自哼哼唱唱,那段歌词是这样的: 越过高山和海洋 岁月就此流过在眼前 还记得我们偷偷摸摸学抽烟 那年我们19岁 经过风霜和磨练 如今谁也无法再改变 还记得我们一起许下心愿 那年我们19岁…… 金亮大哥说起他喜欢的刘德昌、许冠杰和罗大佑,这些名字啊,再过多几年我猜连Google搜寻引擎也找不出多几笔资料了,即使我们都同样被他们的歌滋养过丰盛的青春。说说唱唱之间,窗户外的风雨时大时小,我们像是回到被遗忘的记忆原址,金亮大哥当初抵步吉隆坡还没闯出春天时,站在油站厕所内刷牙时抬头看见的风景,我似乎也略略可以想像了,那里头含蕴着青春的勇气、唱自己的歌的执着和往前冲的毅力,借用小曼老师的话:甲子一周,依然金亮。 绕了世界好大一圈 隔日,换上巴生郎盛德大哥来唱歌,白天在店里招待他们吃永平盛名全国的福州饼,恰好遇上回乡的许慧珊,隔壁桌是主播界脚踩风火轮的Emily佩玲一家三口,本来就不大的小cafe变得更加闹哄哄,在这里,艺文话题不再显得冷僻,每个人都能说上一段峰回路转不屈挠的故事,不浮夸不矫情,平铺直叙就很动人。 在店外五脚基看风景时我和盛德大哥说起开店9年的起承转合,当然,说来话长,点到为止下回再叙才有下次见面畅谈的理由。突然想起2009年左右常常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到邵氏广场,朋友在那里开了一间别致的咖啡馆叫做豆原,从广场正门进入,会经过盛德大哥投资的餐厅,聊到这里,大哥原本含笑的脸孔悄悄皱起眉头,但愁苦的神情也是一闪而逝,平静的说了一句:那是我的黑暗时期。 整整10年过去后,盛德大哥回到音乐创作的最原点,像远征的战士回到出征前的城门,绕了世界好大一圈,现在回到录音室与舞台,与歌相伴。当晚,听他唱槟城朋友姚国康作词的〈踮起脚跟看月亮〉,七百多字,8分半钟的歌,从少年时期唱到超越现在的暮年,喜欢过的女孩,少年时期的怅惘,Covid-19后的新时代孤单,都落在歌词与浑厚的歌声中,我竟然也想起30年前在小城度过的青葱岁月了,车站前的小艺城书报摊、加冕戏院楼上学校严厉禁止我们进入的撞球间,但我悄悄去过几回、漂亮女同学外宿宿舍对面辣乎乎的咖哩面档口,许许多多憋着心情晃过的少年岁月,伴着歌声,都回到眼前了。 南夜晚风,暖暖的,岁月的轮廓,忽隐忽现,整晚没喝一口酒,却像醉了。
1年前
(居銮9日讯)居銮县长嘉马鲁丁透露,由于榴梿种植商没有根据法规分阶段开发南峇山,以致山体出现大量光秃,居銮市议会已在9月1日发出停工令给南峇山私人地的开发商。 根据《每日新闻》,嘉马鲁丁透露,南峇山的清理工作已经暂停,他也已召集各单位开会讨论如何在3个月内为光秃的山体进行复原工作。 他说,南峇山山脚光秃的照片已经引起居民和关心民众的担忧,除了居銮市议会已经发出停工令,他日前也前往伐木工地视察和封闭入口处。 嘉马鲁丁指出,除了居銮市议会发出的停工令,柔佛中部森林局也在同一天终止了南峇山伐木和运出木材的准证。 “实际上,私人地主想要在38.4公顷的土地上种植榴梿,而地主呈交完整文件以使用该片土地,居銮市议会和森林局发出运出木材的准证,让地主清理该范围来种植榴莲。” “无论如何,我们发现地主没有根据法规,分阶段清理森林,以致出现大片山体光秃的情况。” 南峇山开发并造成山体光秃的情况,民众肉眼可见,加上雨季的来临也让民众感到担忧,担心重演吉打华玲依纳斯山山洪暴发的情况。 嘉马鲁丁透露,居銮市议会已经在伐木地点挂上封条,并且安排员工日夜进行巡视和监督。 他透露,本身已经发出相关指示,在3个月内进行山体复原的工作,包括重新种植覆盖土地的植被,确保土地不会成为泥泞,避免在来临11月雨季时发生不幸的事件。 居銮地方政府在5月份也曾进行联合执法行动,指地主在该土地开发的泥工,已违反1973年道路、沟渠与建筑法令,并发出警告、下令停工和拉上封条。 居銮昨日下午下起了暴雨,最接近伐木入口处的美嘉花园也出现大量泥浆水,引发民众担忧。 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他昨日前往该花园视察,一名巫裔民众的住家庭院也被泥浆水“入侵”,附近的沟渠也被湍急的水冲至崩裂,路面也出现裂痕。 根据民众拍摄的视频,马路上出现大量土色的泥浆水,向低处流去,引发民众的担忧。 周忠信表示,已向居銮市议会反映相关情况,并希望当局尽快做出修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