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失智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13日讯)一名84岁老妇与亡夫靠做皮革生意与投资房地产,累积了房地产以外,至少720万元(新币,下同)的其他资产,如今老妇失智无法自理,一对子女对簿公堂争做母亲的代理人。 《联合早报》报道,申请人之一、儿子T形容母亲是一名报复心重的女人,当年为了钱才嫁给父亲,而另一名申请人、女儿J则指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向来恶劣,因此由她当代理人较为理想。 代理人将能为老妇的财务做决定,老妇的资产包括她与亡夫所共同累积的财富;不过,亡夫的遗产分配惹争议,目前还在诉讼阶段。 高庭法官朱汉德日前发表书面裁决时指出,这对兄妹之间显然缺乏信任,但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女儿向来都在照顾母亲,她可以负责保障母亲的资产利益,因此决定批准女儿当代理人。不过,法官认为,同时应有另一名代理人“看住”女儿,他考虑后决定委任另一名儿子W为共同代理人。 根据判词,老妇与丈夫育有4名子女,包括多年来在泰国生活的长女G(60岁),以及当牧师和不参与家族生意的小儿子W(49岁)。对簿公堂的是长子T(59岁)与幼女J(52岁)。由于案件涉及心智法令,判词没有揭露失智老妇与其家人的身份,仅以英文字母为他们的名字代号。 老妇和丈夫在1960年代开始经营皮革生意,后来又投资房地产,公司名下有多达17个房地产。此外,两人联名与个人所持有的银行存款、股票和保单等,也总计有约720万元。 亡夫遗嘱惹议 目前也在诉讼中 丈夫在2021年过世,他生前委任了儿子T为代理人;不过,他留下的遗嘱引起争议,目前仍在诉讼阶段。老妇如今患有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无法处理生活中的事务,她在2019年1月委任女儿J与当时仍健在的丈夫为代理人。 在向法庭申请做代理人的过程中,T形容母亲是脾气暴躁、性子急和报复心重的女人,当年为了钱而嫁人,而家族资产主要是由父亲赚取。T也指兄弟姐妹之间多年不和,当初父亲决定委任他当代理人时,就引起弟妹J和W的不满。他建议法庭为母亲委任一名专业代理人,并且推荐了他心目中的人选。 女儿J则表示自己最适合当母亲的代理人,因为她担任过父母亲的私人助理,同时一直负责照顾母亲。她也指责T在处理父亲的事务时,没有照顾母亲的利益,以及T所建议的专业代理人缺乏实际经验和不够客观。 法官认为,由女儿J继续扮演照顾母亲的角色,包括以代理人的身份处理母亲的事务较为理想;与T相比,他相信J更能保障老妇的资产权益。另外,法官同意T的立场,即母亲在2019年1月制订持久授权书时已失去心智,因此法官谕令撤销那份授权书。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妈妈说,死去的人在梦里是无法说话的。可贪心的我,真的好想再听一次她的声音。 外婆最近又来梦里找我了。梦里的她不语,挂着一脸慈祥的笑容,坐在老家的“太后椅”,环视一地子孙,眼里满是思念。我俩对望,我问她,新家还住得惯吗?她点点头。见到外公了吗?她弯起眉眼。这趟回家,一定有话想对我们说吧?她紧锁双眉,吃力地闭合嘴唇,颤抖地吐出5个字。 我不会打哑谜,只看出那是句唇语。梦境的收音功能向来欠佳,外婆的消音,从梦里延续到梦外。我失落,难道外婆的声音,永远停留在刺耳的哔声之后吗?我带着惺忪睡眼到祖先牌位前掷筊杯,竟然掷不出个所以然。 外婆究竟做错了什么?她只是不想醒来,为什么夺走她的话语权呢?我纳闷地走到外婆的房间,忽然传来熟悉的闽南口音。 “妈妈肚子饿!” “妈妈……肚子饿……” “妈……妈……肚……子……饿……” 画面随之移动。第一句,外婆等到了一席团圆饭;第二句,外婆等到了一盘放凉了的鸡饭;第三句,外婆等到了一杯未搅匀的麦片。三句话的呈现好比琴谱上的渐弱音符,一句比一句脆弱,一字比一字渺小。以前的我,怎么没察觉这些声音变化呢? 数年前,外婆患上了失智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她,把自己锁在时光的暗房。她忘了自己年数已近80,无论对谁都自称“妈妈”。与其说她不清醒,不如说是她不愿承认自己的老去,所以宁可迷失在时间的迷宫。 失智后依然爱唱歌 那段期间,外婆无法分辨白昼黑夜、饥寒温饱,反复唱着“妈妈肚子饿”的歌,陪在她身边的我们渐渐麻木了单曲循环的背景音乐,以致故事的尾声,没人听见她的饿。最后,外婆选择最不打扰子孙的方式,温柔地与世界道别。我想,如果她认为自己的离开,能够减轻子孙的烦恼,那她愿意解脱。 外婆离世后,房间清空了外婆的呻吟,那把我们习以为常的声音,无形中正从我们的记忆里消除。我不知道她的声音还能在我的记忆里停留多久,但这组声波,确实是我家电台的专属频率。 想起外婆失智前也爱唱歌,最爱的曲目是邓丽君的〈你怎么说〉。意兴阑珊时,外婆老爱哼唱几句。失智后,她依然爱唱歌,不过忘词的她,唱的往往只有“妈妈肚子饿”这5个字。 “妈妈肚子饿。”——啊!正是这5个字! “婆婆,榴梿季过了,先将就吃点别的供品吧。”我在牌位前供上简单的饭菜、糕点及加了两勺糖的咖啡乌,并点上两炷香。外婆,吃饱后记得到您该去的地方,如果回家,记得消除静音模式,我还想听您唱歌。
8月前
9月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大约有5000万失智症(也称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1000万,预计2030年将达到8200万人,到2050年更增至1.52亿人。而其中60岁以上人群占了5%至8%。 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是阿兹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患者人数的50%到70%,其他常见的种类还包括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体失智症以及额颞叶型失智症。 老龄化社会意味着老年人口增加,失智症也会变得愈来愈常见,当失智症找上父母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受访者提供 当我们发现父母越来越健忘,失去时间感,甚至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去求医时才得知,原来他们患上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症,无法治愈、无法改变病程,到了晚期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几乎完全不活动,有严重的记忆障碍等等,不免令家属晴天霹雳,一时难以接受。 但是所幸不像中风瘫痪那般突如其来,家属仍有准备的时间,那么如果家有失智老人,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先从最基本的照护说起。 靠蛮力搬抬有风险,“转移”有学问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MASOC CARE)业务发展经理邱泽仁分享道,他朋友的外婆患有失智症,没有失去记忆,但渐渐失去身体的功能,变得比较衰弱,因此如何将外婆从沙发转移到轮椅上是每日最大的挑战。 转移不是很简单吗?找一个年轻力壮的男性,一双手臂从外婆背后穿过腋窝,然后使劲抬起,再找另一个人搬动腿部,不就可以了吗? 我想许多人也跟我一样,被询及此问题时,脑海里不免闪过如此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邱泽仁的朋友家人也不例外。 他请朋友一家示范如何转移外婆时,看得他不免皱眉直摇头。 “一个将近2米高,个子强壮的男生,以及两个女生共3人,非常吃力地把外婆从沙发搬到轮椅上,同时外婆面露痛苦的神情,频频投诉很痛。” 经过这么一番拉扯,坐在轮椅上的外婆,脖子、腋下的皮肤已经有摩擦受伤的痕迹,腋下最严重,这是典型无经验者的手笔。 接着,他便向家属们展示了正确的转移方法。 一般到了晚期的失智症老人,部分变得具有攻击力,因此身为一名陌生人,他在进屋后先跟老人聊天建立信任,让她卸去重重心房,方能配合他完成。 “我走到外婆面前说:现在开始要将你扛到轮椅上,但需要你的配合,你把你的手围成一个圈,然后放到我的脖子后面就可以了。” 当外婆圈住他的脖子后,他单腿摆放在外婆两腿中间,呈半蹲姿势,接着他双手锁住她的背部。 “我数一二三,两人一起站起来转向轮椅,确认外婆已经感受到轮椅在身后,我再数一二三,一起往下坐。她坐下后,我帮她调整位置即可。” 只要病人不瘫痪,一起使力就能做到 整个转移过程,仅需一人完成,外婆也没有受伤,也是她第一次从沙发到轮椅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疼痛。 为什么两三人搬抬老人,不用她使力,反而让她频频喊痛呢? 因为人在变老的过程中,渐渐失去肌肉质量,皮肤变得松弛,出现Tissue paper skin的现象,很容易擦破,尤其是长期久坐的人。 “人们通常用手指撑起老人的腋下,这就会造成擦伤,而我用环抱的姿势,她也圈住我的脖子,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配合完成了转移的动作。” “即便是半身不遂或瘫痪的人,只要还有一点力气,还是可以配合的。除非是植物人等毫无意识的患者,才需要用到两个人来转移。” 被“诬赖”时,先别生气 失智症晚期的老人易怒,具有攻击力,亲人也许会非常懊恼,甚至彼此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首先要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理状况,才能更好应对。 失智症的病程很漫长,就算是记忆衰退也非一朝一夕。一开始他们会先忘记“地方”,到最后才是忘记“人脸”。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来判断他们病情的严重,必须要去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这代表周遭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陌生的。” 比如会开车的老人,明明是轻车熟路的街道,忽然变得陌生;到了最后,身边的至亲变成陌生人,他们自然对此不愉快,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和具有攻击力,或者低沉。 再者,他们经常会“诬赖”身边的人,即明明你什么都没做,却无辜地被“扣帽子”,继而引发争吵,周而复始,以至于关系紧张。 他举例,一位失智症患者睡醒后没看到自己的钱包,但他第一件事并非找钱包,而是直接信誓旦旦地指责身边人偷钱包,一般人的正常回应自然是剧烈地否认。 “他们指责的人,一般是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的。” 那么该怎么应对? 对于失智症长者,我们应抱持3个原则: ●不责骂 ●不责怪 ●别老问“你记得吗?” 避免争吵,对话有技巧 当他钱包不见时,不要反驳说“明明是你自己弄不见的”,应该回答:“你的钱包不见了吗?那我们一起找。” “通常你这么说后,他就不会继续责怪你。” 最终在橱柜里找到钱包后,子女说话用词也得谨慎,应说“原来放在你的橱里面”,而非“原来你放在橱里面”。 “你”这个字在一段句子的顺序,此时异常重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第三个原则:不要反复问“你记得吗?”,这相信也是许多人经常会不小心踩到的雷区。 了解心理状态后易接受 “不要明知对方是失智症患者,一见到面就问对方说:‘你还记得我吗?’,这会让他们感觉很糟糕,因为通常他们会记得的,觉得这种问题很莫名。” 他认为,当子女理解失智症老人的心理状态后,对于他们的行为比较容易释怀,因为知道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如何正确表达。 贴纸做标记建立习惯 与失智症父母相处,最重要的是言语沟通和理解,再来便是居家安全。由于失智症患者对于周遭很陌生,因此可以为他们做好标记以及建立一些习惯。 他继续以上述案子为例,老人习惯将钱包放到橱里,亲人可以把钱包放到他视线以内的地方,以避免事件重演。 然后,可用颜色各异的贴纸贴在各个插座开关、橱柜、抽屉,标签其用途、存放的物品作为提醒,这些小小的改造能大幅度地改善他们的生活。 “给予他们尊严,切勿用对待病人的方式对待他们。” 正确的照护方式不仅能减少长者的痛苦,亦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家属负担,更多详情可拨电011-33019681咨询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   更多文章: 错戴耳机听力受损 请尊重孩子的隐私,性教育启蒙 从生活中贯彻 留不住生命,把爱留给家人 安抚大宝的争宠情绪  
9月前
我心中有两朵花。一朵菊花,总背着月光,而另一朵则是桂花,那是一爿明亮的月色(注1)。 出嫁时,家婆已是70高龄的老人家。我认定洗手做羹汤、照顾老人家是媳妇责任,但家婆当年身体硬朗爱劳动,还能爬树修枝扛水浇灌她喜爱的花草果树,完全不需旁人操心协助,对我这笨手笨脚的新媳妇更是要求不多。 婚后,与家婆于新村老厝同住两年有余,因彼此岁数差距大,我心里几乎都跟着家中小辈一起唤她婆婆,像小孙子那样跟她撒娇,说说家常笑话,度过许多美好的炎炎午后。家门一旁的红毛丹树茂密得很,会筛下许多细碎金光,让老黄狗舒服地趴在藤椅边偷听我们聊天。 家婆看似平凡庸碌村姑一名,却有了不得的语言天分,新村各路人马之方言巫语,皆能随手拈来,应对自如。树上酸果落入婆婆的手,就变作酸甜小食;丢弃路旁的铁皮敲敲打打,即成实用刨具。家婆惜物爱物,甚至爱与物对话胡诌的有趣日常,收集到我眼中,都成了可爱纯真女孩的小小手札,尽是简朴野趣! 家婆虽一分一毫皆看得比牛车轮还大,却也是半辈子生活贫苦煎熬养成的执念。但我想,她其实更看重的是自己,而非那些五分一毛。家婆常会怨,怨她的老阿母当年偏爱姐姐长得白皙漂亮,嫌恶自己又黑又矮又丑。也许,家婆省吃俭用尽全力为家人辛勤劳作,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她大小家务全扛下,赚钱养家皆包揽,凌晨3时起床,踩着老铁马入林割胶收胶,扒两口冷饭,继续洗胶桶、缝麻袋,忙至日头落山再处理家中老小,周而复始。 家婆曾双眼闪光提起往事:“别人都说割胶的穷人,要怎么让孩子读大册做大事?要我痴人免做梦,”她叹口气却骄傲地继续说:“一毛半分的存咯,我就养出了厝里第一个戴四方帽的!”说毕眯眼笑得很开怀。 我沉醉在她脸上欣慰的纵横皱纹间,也微笑着不断点头,再点头。一再复述的泛黄回忆像胶林里点点的煤油头灯,闪烁着生命的内在价值与希望。 给儿孙最好的教育,让家人三餐有继平安健康,家婆从没放弃过如此微小却重大的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 我和家婆的关系简单明亮 我和先生决定自组小家庭而迁出老厝那天,家婆没说话。看我们搬着大小行李走出家门口,她的眼泪才忍不住悄悄落下。不就五、六公里,先生答应她常回老厝,然而家婆或许心知肚明,说不远不远,渐渐也就远了。 我总为此觉得对她不住。忙碌生活是残酷的刽子手,铁了心一小刀一小刀的划,渐渐就离断了过去朝夕相处的亲密温度。 行管期间,彼此仿佛离得更远,家婆的记忆开始游荡在现实与虚幻间,通身的疼痛与不良于行,让她感觉生无可恋,死无可叹。 行管松动后,我回老厝看望。家婆看着我劈头就认真询问起来:“我老阿母住在你家可好?她为什么不来看我?”我愣住,看一旁孙子使起眼色,立即顺应:“阿母好吃好睡,只是外面到处是病毒很可怕,阿母不可以随便出门的。”家婆听罢笑问:“那你怎么可以出门?” 欸,逻辑还真清晰! 可才一会儿功夫,不知又停驻到哪个年月时序,她开始埋怨起阿爸最近常深夜不归爱上赌桌,家用不给,投诉家中女佣偷她的小衣物,还与一群姐妹藏匿房中通宵吃喝玩闹。有时,家婆会恍惚看着面前的我,客气问道:“小姐,你结婚了吗?生了几个娃?”有时又清醒过来忽然知道我是谁,顽皮地说:“我快要死了,会变成鬼,你怕不怕?”我会很高兴马上回:“不怕,婆婆鬼会保佑我,一点都不怕!”这样的对话都是昙花,现一秒就转入另一个时空。 记忆被吞噬进黑洞核心,啃食得只剩渣子,总飘来飘去无以为继。我只能边听她转换着华巫方言,说着那如流行韩剧般来回穿越不同时空的老故事,一边帮她揉着常年酸痛的腰背和肩颈。有时,也会在手心倒了橄榄油,搓热,给家婆的双手双脚,还有那可爱皱皱的脸按摩,让她热乎乎的感觉有人在。家婆说舒服,我就不停揉,想把温暖都揉进彼此记忆中,让遗忘不那么令人心痛。 失智的老人家在生命尽头会带着所有记忆离开吗?能不能,不要忘了我们?如果人与人,代与代最初心的其中一种凝视,是要一次次去抚摸那快朽化的身体,感觉身体的温度,听她笑听她哭,那,这就是我的功课了。 我和家婆的关系简单明亮,像每年八月十五的幸福圆月,适合提灯品茶香,在蜡烛摇晃跳动的灯影里剥开酸甜的柚子你一瓣我一瓣,一同抬头赏秋月。 最后一个中秋,婆婆已无法多说话,食量骤减,常陷入沉睡中。那天,知道子子孙孙都回老家,婆婆挣扎着坐上轮椅,出来看月亮。她的手指在空中虚晃着,好像在说:看,有月亮。 抬头望月,无论明月浩荡或暗沉,何尝不都是一种美? 婆婆,一路走好,在我们心里,您是永远的桂花香。 *注1:母亲名字里有菊,家婆名字有桂花。
10月前
(新加坡2日讯)现年44岁的江美玲性格活泼,但她开朗的外表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痛和病痛。 同时照顾着精神分裂丈夫和失智家翁的她其实也是多病缠身,心脏功能一度退化到只剩21%,如今必须长期洗肾。 《8视界新闻网》报道,江美玲患上心脏和肾脏衰竭之前,曾是一名幼教校长,热衷跳舞,但她在2012年的一个学生营处理魔鬼鱼时因细菌侵入体内导致病毒攻心。 从那时起,江美玲的健康就开始急速恶化,前前后后进行了30多个手术。 忍着病痛考文凭 结果仍无法工作 “我早上带学生去滨海湾放风筝,我的手已经被割到。我又天生有糖尿病,所以抵抗力比较弱。魔鬼鱼刺到我的手,细菌进入我的血液,我当晚发烧,但是不以为意。过了几天,我才就医,那时候我到医院,心脏功能只剩21%,医生说是病毒攻心。我也只能接受。” 江美玲被告知她的器官会慢慢衰竭,日后也无法正常工作。如今,经过几次手术和调养后,她的心脏功能已恢复到49%,但双眼却持续出现血管爆裂的现象,目前已动了6次手术。两年前,她的肾脏开始衰竭,必须每周洗肾3次。 尽管如此,她忍着病痛断断续续地半工半读长达3年,坚持读完幼教管理的文凭。 “我坐着轮椅,叫我的老公推我去上课,但是读完后发现也是废掉了,因为读那么多年也是没有办法做工了。刚开始很无奈。我是白天做工,晚上读夜校,所以压力很大。有一天,我的一只眼睛血管爆裂看不见了,我就想说必须去治疗,没有办法继续工作了。” 当时,江美玲已经在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谢明华。由于丈夫也因病无法工作,两人只好申请津贴,并把家里的房间出租,勉强维持生计。庆幸的是,家里3人的水电费和医药费都有津贴和补助。 “我们去申请津贴的时候真的是要把脸皮搁下,因为我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人家看着你,你看起来好像好好的。他们不知道我是里面的问题。” 丈夫行为脱序 无法出外工作 现年52岁的谢明华在当兵时期就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服药,社区护士每两个星期也会上门帮他打针。 江美玲表示,当初有尝试让丈夫去当保安人员,但却总是接到老板的投诉,说丈夫无法胜任。 “他会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然后老板就会说,我帮不到你,不好意思,你的老公突然跑到这边睡觉,不然就是跑去闭路电视前面的店撒尿。” 为了不让丈夫闲着,江美玲每天早上会花2个小时,和丈夫过一遍当天必须完成的简单家务事,例如买菜和洗衣服等。 开始顾家翁后 心脏功能再退化 3个月前,江美玲把失智的家翁接到家里亲自照顾。有着幼教经验的她就尝试以教导幼儿的方式唤起他的记忆。 她在家翁房间的墙壁上贴上了亲人的名字和联络号码,以及时间的图案,不断重复着教他认得家人、白天夜晚等等。 家翁的其他子女曾劝江美玲把他送到养老院,但她不忍心,尽量自己打理家翁的衣食住行,但照顾失智亲人并非易事。 她表示,在照顾家翁的这段时间里,她因为太操劳,心脏功能从49%跌至41%。 “晚上我跟他换好尿布,白天起来的时候,尿布不懂丢到哪里,整个床上地上都是大便。然后他会一直讲说晚上他看到猫、狗跑进家里,会幻听,讲有女人跑进来。” 江美玲本身不吃饭,平日都是喝营养牛奶,但家翁一天要吃五、六餐,“为了家翁,我一定要做饭,从5点多忙到晚上11点”。 16岁成孤儿到处流浪 一天打两份工过活 江美玲透露,她天生会照顾人,可能和她的坎坷成长经历有关。江美玲的母亲在她8岁那年过世,姐姐和哥哥都各自成家,独留她一人照顾患有心脏衰弱的父亲长达10年,直至父亲离世。 “我和他一个人住在宏茂桥的一房式组屋,他过世的时候,我才16岁。因为还未成年,我无法继续自己住在那里,我就到处流浪,寄宿在不同朋友的家。” 她在中学毕业后就出来工作赚钱,白天当幼教老师,晚上当保安人员,每天只睡2个小时,终于在23岁那年存够钱买下自己的一个小组屋单位。 江美玲一路走来不易,进入幼教业慢慢升职且遇上了丈夫,本以为人生就此上了轨道,但10年前的遭遇让她坠入谷底。 如今多病的她无法正常外出,也得同时照顾丈夫和家翁,她只能尽量平复情绪,乐观面对着一切。 “我就是每天要一个人关在这个屋子里,没办法透气,所以我就是要学会治理那个情绪,通过唱歌或写作。医生当初告诉我,我只有5年的寿命,但是已经过了10年,我还活着。”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