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安慰
他/陈佩仪(文冬)
“你叫什么名字?”他低垂着眼眸问我,语气里透露着点委屈。 听着这可怜兮兮的口气,我忍不住担心他是不是快要哭出来。我不是一个善于安慰的人,如果他真在我面前哭鼻子,那我能做的就是借他个肩膀吧。虽然我心里有千千万万个想法,但嘴里吐出来的还是温柔的自我介绍。我有点犹豫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敢期待他会回答我。 “我叫阿俊。”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我,眼神有点闪躲,吸了吸鼻子后扭扭捏捏地把一只手伸出来。白皙的脸庞明目张胆地出卖哭过的鼻子,另一只手一直忍不住揉鼻子,企图掩饰几分钟前的情绪。阿俊的手指修长,我忍不住想像他的手指在钢琴上飞快地跳跃,或抱着琵琶弹拨着琴弦。看我发愣,阿俊貌似有些苦恼,于是轻轻地“喂”了一声。我回过神,连忙伸手和他握了一下。他顿时感到很高兴,满意地转回头专心做他的事。我探头去看,发现他正紧紧地握着笔,目光专注,用心地勾勒出他脑海中人的模样。 我问他在画什么。他嘴里回答着问题,眼神却依然看着自己的画。无奈阿俊说话时有点含糊不清,说出来的字和字之间沾着蜜糖似的,黏乎乎地分不开。我在脑中尝试解析他说了什么,但无疾而终。我干脆拿了一张椅子坐在他隔壁,小心翼翼地请求他再多说一次。 他也没闹脾气,估计是习惯了别人这种回应方式,让我反倒觉得不好意思。阿俊一边指着画里的人,一边指着坐在身边的其他人,嘴上尝试解释。我的目光随着他手指指着的方向望去,不小心和他人四目相投时我便抬起手和他们打招呼。其他人对自己手上的事明显比较感兴趣,和我笑了笑便不再搭理我。虽然我仍然听不懂阿俊说的话,但这次总算看懂了。 哦,这个是他,这个是你,对吗?还有这个有马尾的女孩,是珊珊对不对? 他看我明白了,咧嘴笑了起来。被他笑容感染,我心情也突然变得不错。这时,他伸手摸着五颜六色的彩色笔,想了一想,接着把一盒彩色笔推在我们之间。 “一起画。”他说道。 好。 我在他的画上加了云和太阳,还有一棵树。他低着头继续画其他人。一个圈圈做人头,然后加上不一样的发型和不一样的服装。直到没能再添加任何一个人后,他就开始上色了。他给自己的衣服配了个红色,微笑着点头。接着又把珊珊的头发涂成青色。我自作聪明地把黑色彩色笔给了他,提醒他说珊珊的头发是这个颜色的。他把食指摆在嘴唇前“嘘”了一声,然后偷笑。我装作生气,拿了蓝色的蜡笔想要帮画里的他染个蓝发,他紧张地拿走了画纸,说了声不和我玩了。我笑了起来,把彩色笔放下。 好好,我不涂,你自己来。 他很乖地点头,然后继续专注地上色。 不高兴家人“忘了”他 据残障人士中心的人说,他除了有智力发育障碍,记性也很差。明明前几天才回了家一趟,他却坚持说他不曾回去。不管中心的人怎么解释,他就是不高兴家人“忘了”接他回去。我们刚抵达这里的时候,他正闹着别扭,气呼呼地坐在一边要画画泄愤。我一进来就看到了他。在一群老人小孩里,少年的他特别显眼。中心的人表示,这里算是他的家了。他的父母无法一直照顾他,他从小就一直住在这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一次只逗留一晚。然后每一次他都忘记自己曾经回家,于是每隔几天都会哭闹要爸妈来接他。 他是个18岁的少年,没正式上过学,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老人都是他的老师,小孩都是他的弟弟妹妹。由于在中心“资历”算高,他总得帮忙照顾年纪更小的孩子,例如珊珊。珊珊是个9岁的小女孩,非常安静,也不爱笑。我尝试和她说话,但她不加以理会。不知道是不是觉得画画很无聊,阿俊离开了座位走向了我们。然后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懂。 中心的人说,他好奇我们在谈什么。我坦白地告诉他,我觉得珊珊特别安静。他告诉我,珊珊不喜欢说话,只喜欢跳舞。或许是为了证明看过珊珊跳舞,他也摇摆着身体,尝试模仿跳舞的珊珊。他长得高而瘦,跳起舞来没模没样,老人们见状大笑了起来,纷纷叫他别跳。他也没生气,只是随着大伙笑了起来。 看气氛来了,我们于是用手机播放点歌,然后随歌跳了起来。老人们很高兴,阿俊也笑得乐呵呵。但老人们只是在一旁拍手,并没打算一起跳舞,反而珊珊毫不畏惧地跟着我们一起跳起舞来。 跳着舞的她完全沉浸在音乐里,也只有在这时候她才会笑出来。中心的人都知道只有音乐能引起她的注意,所以总是用音乐来哄她吃饭睡觉。音乐一停,她又回到自己安静的世界,坐在角落抱起自己的娃娃,好像人间的事根本与她无关。 我们陪老人小孩聊天,画画,吃东西后,接着和他们一起把准备好的剪纸贴在墙上。 他们似乎很高兴墙壁贴满了美丽的剪纸,甚至还要求贴更多,结果被中心的人训斥了一番。被骂的他们心情丝毫不受影响,依然笑嘻嘻地玩闹着。 我们在那里逗留到傍晚便离开了。老人小孩站在门前和我们告别。阿俊也在里面,脸上看不出悲喜。待我们上车,他走到车门前,我把车窗拉下。 “我们还会见面吗?”他突然问。我突然感到有点难受,不敢答应于是微笑着叫他回去。他后退几步,回到屋檐下,依旧没有表情。 如果离别是一根刺,我想阿俊早已被刺得千疮百孔,可是他没办法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心痛。他无法记得相聚,无法记得每一次的天伦之乐,但他却记得每一次的分离。他永远只记得被遗弃。我以为遗忘是好事,但如果被遗忘的只有好事,我还会想要遗忘吗? 车开了。我才突然想起,忘了和阿俊好好说一声再见。我转回头,没看到他。太阳西下,他和其他人已经埋没在阴暗里。
5月前
神奇的拥抱/刘爱佩(丹绒马林)
她是一个马来女生,蹬蹬蹬,跑到我面前:“老师,给我一个拥抱。”如此唐突,我一时愣住,她赶紧补上一句:“作为纪念。”我如梦初醒——她要毕业了。我微笑张开双臂,紧紧拥抱她,轻拍她的背,献上祝福与鼓励。 这一幕发生在Kidzania儿童职业主题乐园。那时我与同事带着一群六年级的学生去体验各种职业的角色扮演。现场除了学生、老师,还有家长,人数众多。主题乐园几个方向都有梯级,由于梯级口不宽,我一级一级往上走,没留意背后。她是追着上来的吗?还是一心只想得到老师的拥抱?拥抱的魔力到底有多神奇?不禁使我想起影音网站一幕难以置信的故事…… 一个中年男人一如既往,送披萨给订户。这回,他来到一个妇女家,离开时正要顺手把矮栅门关上,才关到一半,一个小男孩从屋里跑了出来,要给送餐员一个拥抱。那男孩大概4或5岁吧。送餐员望着小男孩,俯身抱了抱他才离开。这个拥抱很平凡,是吗?只不过是个小孩亲昵的表达。然而,对这男人而言,却产生了神奇的治疗作用。 原来男人的女儿不久前因病去世,他还陷在思念、哀伤的低谷里,每天愁容满绪,想借着忙碌的工作减轻悲痛。小男孩主动跑来拥抱,仿佛讨喜精灵忽然临到,抚慰了他心灵深处,犹如女儿爱的抚摸,轻轻一抱,伤口竟然开始愈合。 上天派来的小天使 访谈中,他提到,女儿去世对他打击极大,每当镜头闪回,更是刺目锥心,想到再也没机会拥抱亲爱的女儿,感伤爬满心头,情绪波动得不能自已。这小男孩像是上天派来安慰他的小天使,他,感恩。 本以为小孩主动拥抱成人,是单纯、天真的举动,然而,一道奇妙的光,穿透狭缝,适时照亮了压抑内心的幽暗,也释放了淤积心里的痛。拥抱——抚平了他深层的哀伤与悲痛。谈起时,脸上绽放着一抹怡然,嘴角泛起笑意,心平静多了。 拥抱的确是魔力软糖,通过身体接触,形成一股无形力量,软软甜甜。研究发现,拥抱能提升免疫力,缓解忧郁。拥抱还能释放复杂情绪,纾解压力。展开双臂,轻轻一抱,激活了神经脉络,支持与安慰更是随血脉串流。不可思议的是无需倾诉衷肠的小动作,秒数交流,竟然一把拉起边缘心灵。 拥抱是相互的动作,需要礼貌加持,才能维系彼此间的信任。千万别随意熊抱,恐怕引起莫名非议。只有适时温暖一抱,才能起化学作用,感觉温柔美好。 开心,抱一抱,增加愉悦;伤痛,抱一抱,减轻哀伤。何妨一试这简单又健康的方式,为所爱的人,发挥神奇作用,相信收获将超出想像。 今天开始,启动神奇拥抱的按钮吧!
8月前
何静修·中场修息——好的安慰
如果你的同事或朋友遇到生活上的难题,比如被裁员、家人过世、婚姻变故等等,我们该如何给予安慰呢?
1年前
【喝咖啡才是正经事】我的出走日记 / 许书简
有一年,那也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第六年,我突然感受到一种没有尽头的忙碌。那是一种太阳在外时,我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或者对着各种人开会的日子。窗外的天气,只有在下大雨打雷的时候,才吹进我的心里,否则我几乎忘记是白天还是黑夜。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的。我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安排工作上的事。晚上加班后,只剩下像富爸爸那样的餐厅(现在应该都不复在了)提供晚餐。再不然只能到酒吧,和同事一起吃一份意面配啤酒。 工作上遇见许多人,偶尔也有让人相当劳累的。比如接受别人无理的谩骂,恶毒到叫我跳下楼去。也有骚扰我的资深男同事。因为拒绝他的邀约,而触发一场办公室政治问题。自己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离开办公室,到楼下商场名牌包店,刷卡买个包安慰自己。 有一天,突然有一天,我坐在商场的椅子上,开始不知所措。我到底在做什么呢?我穿着高跟鞋,让已经不矮的自己看起来更高一些,站直一些,呈现出我也可以很强大的样子。我的脚又酸又痛,我还是坚持穿着这割脚的鞋子。 学会不做不该做的事 我不用加班的假日都在健身房度过。由于每天工作都是坐着,我不能让自己坐得屁股变大。所以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到健身房里跑步至少30分钟,参加各种运动课程,也去蒸房里坐20分钟。我要确保自己还是看起来很健康,拥有完美身材。 当时的我,就这样一直忙碌到29岁,才赫然发现,快进入3字头了。回头一看,我喜欢我的生活吗?我的生活是什么。我竟然想不起我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的上司是一位很有干劲的53岁女人。女上司每次出差都跟我说,过两年她就要退休了。她最大的烦恼是,过两年她要做什么?要不要去把中文学好?还是学一个乐器什么的。我看见53岁的自己,也许也会这样。虽然这样也不会不好,可是我真的如此热爱当时的生活,直到53岁吗?我认真的问自己。 我没有。我甚至感到不想上班,害怕坐在隔壁一直欺凌我的可怕家伙,什么时候又会耍出奇怪的手段。我没有告诉我的女上司我的男同事这样骚扰我,因为我不想看起来太软弱,我应该有本事专业地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别人帮忙出气。 于是有一天我就这样决定好断绝这样的生活,可是我又不知道要继续做些什么,便选择再到大学进修。进修的时候,一样遇见许多各种各样的同学。不过,这一次我学会了不再说多一句,不应该说的话;不再多做一件,不应该做的事。 我的前男同事会开始骚扰我,是因为有一次他看见我在津津有味地吃妈妈给我做的面包。那时候我热情地问他要不要,他说他不能吃坚果。于是我请妈妈做一次没有坚果的面包,然后第二天带给他吃。那一天起,他误会了什么。从此我变成一个好像坏人的东西。 在我带着笑脸,开心地和这位欺凌我的男同事说不再见的那一天,便是我出走那个自己的第一天。
2年前
【私月历】只喝可乐的猫/蔡晓玲
我小时候只有新年的时候有可乐喝。从新年前几天父母买回一箱箱的可乐开始,一直喝到元宵左右,除了白开水之外只喝可乐。
2年前
安慰其实并不难/颜子午(昔加末)
一个平平无奇的周六下午,我打算看个电影消磨午后时光。她在我身侧,原本对着手机专心做“低头族”,此时冷不防开口:“欸,问你哦,如果我有朋友的家人去世了,你说我该怎么安慰他啊?” 我取下耳机,干脆转过半个身子面对她:“想说什么就直说呗。” “安慰人好难。”她嘟囔着,十指飞快地打下一串文字,然后把手机递给我,“这样行吗?” 接过手机,我习惯性地边看边读:“RIP,你要加油,坚强!”后边加上一个握拳的表情符号。看完了,我把手机还给她:“你觉得这是安慰?” “我不知道啊,我看其他人都是这样回复她的,我就学着……”她越说越小声,显然也没什么底气,“好吧,我也觉得没什么效果。” 能意识到问题,孺子可教。我心里这样想,感觉自己身上背负了一股老师的使命感: “如果她就在这里,凭借你的第一反应,你最想对她说什么?” “别难过了。”她没怎么思考就脱口而出,我的表情一僵,她又接着道,“然后我会抱一抱她吧。” 还行,不是零分答卷。我点头,首先认可了拥抱的可行,下一秒马上追问:“发生这种事,难过不是人之常情吗?为什么要让她别难过?” 她挠挠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嘛。”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不能难过”“不能软弱”,不都是成年人强加给自己的枷锁吗?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这种观念自然根深蒂固。但是面对那些深陷沼泽,好不容易发出细微呼救的人而言,这些“鼓励式安慰”无非就是在告诉他,我不理解你的疼痛。 这就让人想起许久之前网络上曾风靡一时的话。原句我已印象模糊,依稀记得是这样说的——没有人能对你的疼痛感同身受。我很赞同,但“鼓励式安慰”的问题在于,它并非“不理解”,而是“不愿意试着去理解”。它是一双大手,推开了渴望拥抱的灵魂,只留下冷冰冰的“期望”——期望你快点好起来,期望你恢复“正常”,期望你勇敢坚强。 我愿意陪伴你 但是,受伤的灵魂,难道不值得一个拥抱、一句“你还好吗,我有点担心你”,或是一句“我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想陪着你”吗?尽管令你难过的事情发生了,我也无力挽回,但是至少在我面前,你不用坚强、不用冷静,你可以哭,可以对我说一说你的难过、自责、害怕,或是其他。 至少在这个乱七八糟、深不见底的黑洞里,我愿意带着一点微光靠近你。你害怕光,我可以暂时把光熄灭;你想说话,我就陪你说话;你不想说话,我也不会走。 难过不应该被污名化。相反的,正因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所以永远应该拥有难过的权力。而安慰其实也很简单,就像受伤了,你不会要求伤口马上复原一样,只要不要求对方坚强一点,哪怕只是一句“如果需要的话,我能听你说话”也是一种安慰。
2年前
更多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