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小学

1星期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11日讯)小学数学题目总是牵动家长的心,小六离校考试的试卷,往往都会有特别复杂的题目引发争议,平时的数学作业本,偶尔也会在网络爆红。前不久,8乘5和5乘8究竟有什么不同的争议,也进入人们的视线。 《联合早报》报道,网民Lhxlhx前天(5月9日)在社交媒体网站Reddit贴出外甥数学作业本的照片,照片中她的外甥写出的答案是5乘8等于40,但这个答案被老师打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8乘5等于40,而且应该包括计量单位“公斤”。 根据照片内容,这道数学题说的是:“金太太给每户人家各发了5公斤的白米,她给8个家庭发了米,请问她总共发出多少米?” Lhxlhx贴出照片引来网友热议。署名meowinbox的网民猜测,批改作业的老师批改太多作业本,已经有点犯晕了,所以误将正确的答案改错了。“如果你的外甥跟老师再检查一遍,可能就会把答案改正过来了。我不会太快下断语,说老师太死板。” 另一名网民rcRollerCoaster则说,他自己当年刚开始学乘法的时候,数学老师有强调乘数的顺序,因为在小一、小二这样的年级,老师要确保学生清楚乘法的概念是什么。“不过,到了明年这个顺序就不重要了。在小六会考也一样。” 小学数学老师:从算式顺序看出学生有没有读懂题目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数学老师证实,在刚开始让学生解答有故事情节的数学题时,确实会要求学生写出算式的时候把数字的顺序搞对。 她说:“虽然根据乘法交换律,乘数的顺序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答案,但写出来的算式会告诉我们,这名学生有没有读懂题目的内容。” 她也说,以照片中的题目为例,正确的答案应该是8个家庭各获得5公斤白米,因此算式应该是8乘5等于40,然后在最后写答案的时候,要附上单位“公斤”。 这名有1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说:“很多时候小学数学强调的是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计算的过程和最后的答案是一样重要的。”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中文对对说】:对比中文近义词、相似字、生活惯用语,或让成语配成对来对对碰,作原有释义的对照、用法的对校,辨析语文应用上的正误,厘清有关词语的正确用法等等。) 多年在小学执教中文的经验,遇过好多学生总把辛苦写作“幸”苦,把幸福写作“辛”福,读起来就会是:辛福(xīn fú)、幸苦(xìng kŭ)。 在社交平台上,读到新闻帖文下读者的评论与留言里,亦然遍布了“幸苦”与 “辛福” 的踪迹,愕然惊觉原来好多成人也无法写对“辛苦”与“幸褔” 这俩词语。 对于小学生,为人师者可用红笔圈起错字,叮嘱作订正即可。相对于成人,无论熟络陌路,总不能直言纠正。 于是乎,决意借以“语文差错”相关栏目之便,点拨错处,以文字转述指导小学生写对“辛苦” 与“幸福”的实景,冀望有缘人得知,以期更多的人写出正确的 “辛苦”与“幸福”。 每一年的中文教学,黑板上都会有“辛”和“幸”大字样的出现。也因此景,莘莘学子在门下辨析了俩词儿的“庐山真面目”。 实景转播: “小朋友,你看这辛苦的‘辛’是怎么写的。”粉笔一下,起笔写“辛”“点”的笔画,同时口中放声一句:“一点辛 ( 把大大个的‘辛’字写完 )……苦。” 之后,在“辛”字的旁侧空间,粉笔再下,写“幸”字“十”的笔画,同时口中更大声说道:“十分幸 ( 把大大个的 ‘幸’ 字写完 )……福!” 如斯指导完毕,就会见教室里学生们的头上霎时有了闪亮得 “叮叮” 作响的灯泡! 是的,“辛”与“幸”的辨别窍门,就从下笔写 “辛” 与 “幸” 时去辨认。“辛苦”与“幸福”的错字预防,就只是一句口诀:一点辛苦,十分幸福。 一一而你呢?你写对了吗? 更多文章: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必须 vs 必需,各分天下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元旦、春节、立春,何者为年之始?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用感恩回应早安,言重了! 感谢vs感激vs感恩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一路好走≠一路走好 【中文对对说】林智勇老师 / 今天的隔天 ≠ 明天  
7月前
50仙硬币可以旋转整个童年 随之起舞的还有补习班和课外活动 我翘掉好多分数那时候我分数够多 让我输掉一堆时间名次还是个位数 那些日子都在观察磁石铅笔盒 它是学海中的航空母舰 写完生字铅笔会自动降落 和尺的无所事事组成最早的战斗机 那是一段水壶的日子 我们可以将它旋转看龙卷风 卷起整座食堂 几个人买几支冰围着桌子抛塑料瓶 当时没有人懂牛顿第四定律却总有瓶子落地 落地的还有新礼堂新办公室新实验室 一切都很新但我们还在念弟子龟 圣人训收小弟次谨信 那时我很用力读因为总有一双眼睛 会看着你,一直到后来 我用独立思考将它戳瞎 那是个美好的年代啊我这样想 如果我没有意识到那些老师多不正常 我应该会更幸福吧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没踏上草场 歌声被课文的绵绵祈祷声代替 学校似乎想把我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却在教加减乘除的时候删去道德课 我又多出来了很多时间那时候我的分数够多 这些空隙都被主课塞满他们说考试比较重要 我的分数够多这样加课分数会更多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日子被补习班灌满我不再读漫画 历届考卷勒住脖子离开课室尾随我回家 那时我还不会写诗只能用力微笑 虚构考试后的自由安慰此刻的枷锁 被笔试淹没我莫名其妙毕业进了独中 那里充满一种分数的腐臭 他们说中学就可以大玩特玩了我想好好玩 反正我分数够多可以输输掉时间输掉 分数 啊……那时候我的分数够多…… 相关文章: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林芷妤 / 新时代情话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廖恺琳 / 我们可不可以暂时不要长大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张容瑄 / 报纸爱人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吕亦熙 / 跌跌撞撞的我们于是出没在这年纪(节录)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陈弘毅 / 小学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梁城熙 / 逃离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甯泓声 / 冲泡饮料区之围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杨泽安 / 四轮车战神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傅译萱 / 我会找到岛屿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连宏勋 / 伊甸
8月前
8月前
“什么你下午才去学校上课?6点放学?” 听着今年入小学就读一年级的外甥女分享着上学点滴,突如其来的讯息让我这个外籍新娘着实吓一跳。出生于台湾的我,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是一大早出门上学,即使大学选修课也都是从早上开始排课,很难想像一天上学的起点是从下午1点开始。 “下午1点,这个时间是我们台湾小学和中学生的午休时间呢!”中午12点,台湾小学和中学统一由学校提供营养午餐,三菜一汤一水果,记忆中主食有炸鸡、卤排骨、日式咖哩、意大利面等,偶尔还附上甜点或饮料呢!全是由班上同学轮流打饭打菜为同学服务,如此也省去家长送便当的麻烦与舟车劳顿,也节省学生挤去福利社(如这里的食堂)购买餐食的时间,40分钟用餐时间,大伙悠哉地将桌子合并,一群群好朋友自成一圈,开心地聊天吃饭。 用完餐,另有半小时的午睡时间,犹记得学校会派纠察队如这里巡查员巡堂午睡秩序。小时候都觉得午睡这件事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每次趴在桌上总是将头盖在制服外套下,人人躲在里面偷写作业、玩耍、传纸条等。直到长大后,忙碌的工作,根本巴不得天天都有午睡时间! 而外甥女却是一早父母亲上班时送往安亲班,在安亲班写功课、用餐与“冲凉”,再由安亲班送达学校。下午休息时间,有时是小姑早起准备携带的点心,有时让孩子拿着两令吉去食堂选购,她最喜欢买的是鱼丸,这也是上课唯一的休息时间。 真的是文化大冲击! 再度令我大吃一惊,“在安亲班冲凉才上学?”“自备或只能在食堂买,还只能在食堂用餐?”“下午1点到6点放学,只有20分钟休息,长时间坐着学习,大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小孩?”“上厕所更是不便,孩子口渴还能尽情地喝水吗?”……脑袋瓜里不断冒出一堆问号,真的是文化大冲击! 此时唤醒我记忆中充满欢乐的校园回忆,小学与中学每上课40分钟就有10分钟下课休息时间。 “当当当档~档当当当~”这是学生每天都会听上十几遍的上、下课钟声,也是学生时代又爱又恨的钟声。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那,脑子全都瞬间清醒,一些人冲到福利社买零食饮料,一些人呼朋引伴玩跳绳、玩弹珠,有的人则在操场打球,在跑道上奔驰,还有分散在校园各处如溜滑梯、荡秋千、吊单杠等玩耍的身影,甚至还有人在教室里打打闹闹的好像在上演“武侠剧”。 另外一批人喜爱下课时,跑到别的班级去串门子,有时还会去老师办公室和老师们聊个几句,这些人是我们的八卦发报站。其中不乏一些人会利用此时跟喜欢的对象聊天,当时还流行一首歌〈十分钟的恋爱〉,道尽学生时代恋爱的酸甜,对浪漫的幻想,这10分钟对学生们来说可是一点也不能浪费。 人人几乎玩到最后一刻,听到钟声响起才迅速进入教室坐好。紧接着“起立、敬礼、老师好。”……上课与下课场景一天反复上演几次。不管上课多累,经过下课10分钟的洗礼,回到教室人人绝对变得神采奕奕。 大马孩子们上课时间与制度代代相传,大人与小孩早已习以为常,肯定的是人人也善加利用那20分钟的下课休息时间。下课是学生追求的欢乐时光,也是长大成人后的美好回忆。没有对错,校园生活本来就是用来怀念的! 当我还在回味着,一旁的外甥女突然说:“我们去厕所时间不能太长,且如已有其他同学去上厕所,需要等同学回来,下一个才能独自出发去上厕所。我教室在三楼,我要走到一楼上厕所,一楼才有坐厕,我不会蹲的马桶,所以都要等到休息时间才下去上厕所,不然会花太长时间。” 再次被外甥女的话震撼到——“上厕所规定不能太长时间?”“现在的孩子不会用蹲厕?”下课时间,我们女生总是一堆人相约去上厕所,仿佛一落单就是可怜边缘人,浑身不自在。而且我那个年代,校园没有坐厕都是蹲厕呢!今天真的收到太多新资讯,脑袋已嗡嗡作响,今日的文化冲击先暂时告一段落,让我好好消化一下。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