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宽柔中学

(新山18日讯)2024年第50届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立中学高中统一考试(高中统考)成绩放榜,新山宽柔中学考生林伟涛考获10科A等佳绩。 今届,该校来自高三理科、文商科及商科的考生共计906位,初三则有855位考生参加统考。 其中,高中统考考获10科A者1人、9科A者9人、8科A者19人、7科A者19人、6科A者33人、5科A者34人。 该校考生在高中统考的18个科目中,共有17科的及格率高于全国标准,及格率如下:华文99.89%、国文98.22%、英文99.22%、数学96.70%、高级数学89.19%、高级数学(I)99.57%、高级数学(II)90.60%、历史92.23%、地理98.38%、生物97.42%、化学92.27%、物理90.17%、商业学98.65%、簿记与会计89.17%、会计学87.50%、经济学97.92%、电脑与资讯工艺96.30%、美术97.20%。 初中统考方面,5名考生考获8A的卓越成绩,另有18人7A、25人6A及31人5A。 初中统考的8个考科及格率皆高于全国标准,及格率如下:华文98.35%、国文92.47%、英文96.35%、数学91.76%、科学94.59%、历史92.82%、地理97.76%、美术97.89%。 高中统考优异生名单(仅列出考获5科A以上考生名字) 10A:林伟涛 9A:曾紫瑄、姚诚宇、洪崇晏、萧方莹、黄紫欣、黄韵洁、蔡欣妤、曾乐仪、谢品文 8A:李俊亿、洪宇祥、蔡欣彤、吴玥萱、柯胜钧、李俊杰、陈 俊、邓铭宏、郑凯阳、陈泓彰、王予乐、涂娓慈、郑芳怡、陈佳佩、王智康、陈进康、邝濠晶、甘子妮、杜宇弘 7A:张海政、廖婉均、萧思言、蔡宇锋、冯睬媮、高丽雅、刘涌全、李鸿君、李伟函、廖翊丞、林俊扬、许蕙妤、刘恩羽、曾 羽、周芝伶、陈锦如、李嘉颐、萧芷洁、郑钧倪 6A:符家贤、林嘉文、谢靖源、蔡恩倪、侯勇駺、许年鸿、黎家嵘、李泽毅、李嘉璇、李静煦、林楚畯、林迪言、黄冠宇、陈慧伊、黄敬恩、叶丁萱、刘旭伟、龙桂菁、李宜旻、江 祈、吴淑珈、韩宇恬、蓝一熙、李诗璇、梁轩荣、黄筱雁、钟康伟、谢智扬、张为惠、戴妗璇、郑敬乐、杨卓勋、谢欣彤 5A:孙宏宾、蔡竣益、蔡佳宏、郑宇航、张诗宏、吴冠霖、何以乐、方浩恩、练茹芹、郭宇捷、林子超、吴永乐、潘巧云、杨远哲、萧顺阳、黄洛宣、曾俊深、陈乐言、辜奕腾、伍乐轩、杨宇轩、郑凯骏、曾韵恩、谢劼叡、锺佩佩、杨舒琹、尤丽雯、甘婉清、李恩慧、刘肯维、黄芷恩、贝弘奕、和恒立、温芷萱 初中统考考获优异成绩学生名单(仅列出考获5科A以上考生名字) 8A:蔡子欢、潘哲尹、吴唯瑄、黄芷晴、陈珈彤 7A:郑之贺、余俊睿、颜玮葰、廖柔钧、廖珈瑜、卢彦哲、张可莉、张馨予、蔡静萱、蔡雨辰、吴泓颖、夏语瞳、罗苡芯、柯敬乐、吕佳锜、陈秄雂、陈麒玮、张铭松 6A:邹俊扬、林嘉睿、何怡萱、钟萃恩、官洪杰、李承栩、林宣彤、林羽柔、彭传航、陈佳仪、陈乐璇、陈宇扬、陈昱琦、张洛曦、郑文骏、杨晨曦、庄芯语、叶锋漩、林欣婷、廖键维、林宇欣、陈羽熙、陈俊源、郑少杰、杨 轩 5A:梁嫙凌、廖于慧、卓昀浩、陈思颖、吴悠彤、谢敬宇、邱嘉欣、李 卉、廖冠宇、林宏升、叶治品、黄靖惠、黄敬恒、杨紫涵、彭乐轩、傅懋堂、萧妤恩、沈敬恒、苏净怡、戴宏宇、郑妤岑、邓亦航、杜学锐、徐宇泽、江烈勋、戴妤轩、李智辉、刘子弘、梁子淞、彭泽翊、杜武泓      
22小时前
辩论,不只是语言的交响,更是思维的舞蹈,让年轻的灵魂从辩论舞台上的逻辑与感性间找到自己的节奏。在这个世代,若是要让情感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能平衡地融合,能在年轻人脑海中烙印的,不仅仅只是课本中的方程式或手机里的短视频片段,还能是辩台上交锋的智慧与火花。柔佛州一年一度公开给柔佛中学生参赛的“磬艺辩”,去年末迎来了它的第2届。从前年疫情后的首次尝试,到如今已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赛事,也逐步成长为本地乃至国际华语辩论圈的重要平台。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艺华辩主办的“磬艺辩”,为中学生与大学生搭建了思想对决的舞台,让学生们以辩为笔,以思为墨,尝试编织出属于他们的答案。今年的中学生州际赛事不仅延续了去年的成功,更在规模与筹备细节上不断精进,彰显了团队的团结与努力。 参与磬艺辩的一共有来自柔州的12支辩论队,他们来自柔佛州马星国中、昔加末昔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新山宽柔中学、培群独立中学、笨珍斯礼国中、宽柔中学古来分校、Paragon私立中学、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居銮中华中学、 Paragon国际学校、柔佛开屏山庄国中及大学城国中。 艺华辩筹委会秉持“点燃南马辩论热情,弘扬思辨文化”的宗旨,以科技为主题,旨在通过辩论提升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促进校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作为工艺大学辩论社的特色活动,艺华辩论赛注重选题的深度与实证的严谨性,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将科技进步的机遇与挑战融入辩题,引导参赛者深度思考人类社会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初赛和8强赛事均是通过线上方式举行,辩题分别为“把自己生前的记忆植入人工智能身上是喜是悲?”和“生成式AI的能力被高估或低估?”经过初赛和8强后,晋级的学校有新山宽柔中学、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及Paragon私立中学,他们在半决赛的实体赛事中碰头,辩题为“虚拟现实是不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最终,由新山宽柔中学与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于11月30日进行决赛王牌交锋,通过探讨“大数据时代,人类的理性能力或共情能力更重要? ”进行实体辩论,并且经由脸书直播,让大众可以一睹学生辩论赛,了解辩手的角度和观点。 最终,由新山宽柔中学在总决赛中的出色表现,成功击败劲敌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摘下冠军桂冠。来自峇株巴辖华仁中学的陈勇轩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论证与从容不迫的临场发挥,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膺“全程最佳辩手”。 | 辩论赛事背后的挑战与成长 | 筹委会希望通过这一赛事,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南马地区辩论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 艺华辩筹委会总策划唐瑀帆回忆起上一届的筹办过程时,感到一切都历历在目,在需要兼顾学业和课外活动的时期,能参与这两年的筹划过程,对他而言亦是宝贵的功课。 因为在中学有社团经验,他在首届的磬艺辩委员会中任筹划部的一员,负责活动行程安排。今年在接任总策划后,方发现筹备工作挑战巨大,特别是预备期紧凑,只能在考完期末后的休假期间才可以完成委员招募,而赛事就立刻接踵而来。 “我们的赛事周期分为11月份面向中学生的州内比赛和隔年中的大专生国际赛,2项赛事的筹备工作其实是同步展开的,因为国际赛我们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安排。” 唐瑀帆表示,虽然科技已经带给人们沟通上的便利,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当面协调,例如在敲定场地租借、确保网路设备的稳定以及直播器材选用等,这种分阶段的安排不仅考验筹委会的规划能力,也需要他们在资源整合和执行上做到滴水不漏。“今年的赛事依旧会保持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模式,特别是国际赛部分,需要邀请外国队伍来马参赛。去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的选手,他们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国际交流的价值,尤其是同年龄却不同背景的学生,在想法上的差异。” 提及今年辩手的表现时,他说,虽然大学生离开中学生活不久,但筹委会还是对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全新认知。 唐瑀帆感慨道:“现在的中学生不只是上学、回家、做作业而已,他们的生活有更多吸收知识的渠道来源,产生出当代中学生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视角,跟我们想像的方向并不完全一样。” 他坦言,因为是工艺大学的赛事,赛题几乎围绕着科技为主,这些内容并非中学课堂上会教授的,不过,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时事新闻的摄取,完善了他们的论证能力。 | 辩论赛是语言艺术的较量 | 财政韩立权(20岁)指出,辩论赛是一场语言艺术的较量,辩手们需要观点清晰,筹备充分,并且对自己所捍卫的持方有着坚定的信念。 他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筹委会也有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就是尽可能地把磬艺辩和明年5月的国际赛事艺华辩办得完美。 “作为艺华辩筹委会的高层之一,我在这次的筹办当中也学习到了很多。高层作为筹委团的首脑,我们的决策对整个活动筹备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在拍板任何决策之前,高层通常都会举行数次会议以得出一个结论,而这也让他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整合别人的意见,才能在最后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结论。 | 与艺华辩的共相知 | 赛会筹划部组长颜依淋(21岁)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艺华辩的筹委会,却不是第一次接触这一赛事。在上一届比赛中,她曾以兼职司仪和大会主席的身分参与,即被参赛者对华语辩论的热诚以及团队合作的氛围深深吸引。那时,她便下定决心要为艺华辩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也成为她与艺华辩的初相识。 作为筹委,颜依淋坦言,她最大的感动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委之间没有是非争斗,也没有免费搭车或勾心斗角的情况,大家齐心协力、频率一致,使得沟通和合作变得高效。 “面对难题时,筹委们苦中作乐,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在筹办艺华辩旗下的第2届磬艺辩时,更深刻体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在观众眼中顺利进行的赛事,其背后是筹委们日积月累的准备、不懈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彩排。” 作为赛筹部组长,颜依淋负责整场赛事的流程安排,需要与各部门提前沟通好一切事宜,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对于初次担任全场场务总监的她而言,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全体筹委的努力、高层顾问甘圣恺的悉心指导以及赛筹组组员的团结合作下,赛事最终圆满落幕。 “场务总监的角色可以比喻为桥梁,即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需要整合赛事的重要资讯;是筹委和高层之间的沟通桥梁,需要及时传递最新消息和意见;更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桥梁。” 谈到最难忘的回忆,颜依淋提及与大家熬夜到天明的经验,大家一边吃夜宵一边反复准备,口中还念叨着“赛筹部一个都不能少!开干!”那段日子,充满了战友情,也成为她记忆中最独特的一部分。 对于比赛中印象深刻的环节,她则提到辩手们以幽默的方式讲解辩题,将抽象概念拉近至观众的日常生活,以及评审老师们幽默风趣的点评,不仅剖析全场攻防关键,还对辩手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展现了华语辩论文化的传承与关怀。 “这便是我与艺华辩的共相知,未来也会和它终相守。 ” | 辩论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 赛事部组长邱煦娢(21岁)表示,作为曾经的中学政策辩论队成员,她一度因大学生活而暂别辩论,此次能以筹委会成员的身分参与艺华辩,倍感荣幸与激动,因为这是一个将自己对辩论的热忱传承下去的机会。 身为赛事部组长,她和组员们不仅为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还希望通过努力让每一位参赛者感受到辩论的意义与魅力。 “在筹备过程中,与不同部门的合作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面对赛会时间临时调整时,团队能够迅速商议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需要分工明确,更要建立在彼此信任与支持的基础之上。” 她说,赛事部的职责包括拟定比赛规则、章程、制度及辩题,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但这些经历也让她成长。 “为了制定公平且具有吸引力的赛制,团队参考了以往优秀赛事的经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与赛会主题,精心设计了合理的赛制和评分标准,这些细节上的努力成为赛事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保证比赛的专业与公平,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与完善每一环节。” 在比赛进行期间,邱煦娢意识到,辩论的世界不仅是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的交锋,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每一场比赛都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她叹为观止。 她指出,一个辩题并非只有A、B两面,辩论展示了思维的无限可能。 在初赛与八强阶段,她担任大会主席,这一角色对她而言尤为重要,因为通过这次经历,邱煦娢不仅提升了自信心,也更加体会到公平与严谨的重要性。“大会主席是整个辩论过程的核心领导者,需要统筹全局、严格把控时间、监督规则执行,并在比赛中处理争议与违规情况。” 邱煦娢坦言,她认识到,辩论不仅是台上的唇枪舌剑,结束了就没有了,通过筹备辩论比赛,见证筹委们智慧与努力的产物,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对辩论的热爱,余韵仍在。 台上的灯光渐渐熄灭,台下的掌声却久久回荡,第二届磬艺辩虽然已圆满落幕,但它所点燃的思想火花却将持续照亮未来,那些被激发的观点与梦想,都会随着每个辩手的脚步走向更远的未来,或许多年后,他们回望今日,会发现那些辩论场上的热血与执著,早已化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照亮前行的每一个瞬间。  
2星期前
柔佛新山宽柔中学向来以卓越的学术、体育及艺术成就享誉全马。今年,该校在第23届星洲日报中学生时事问答比赛中,第六度夺得“最佳团体表现学校奖”的殊荣!此奖是根据参赛学校最高分的两名学生之平均分数来评定。该校的林威和卢芊妤,分别夺得亚军(答对34题)和季军(答对32题),成功为校争光。 宽中不仅在8届比赛中有6次夺得最佳团体表现学校奖,也三度夺得全国冠军学校奖。自第17届起,每届皆有学生夺奖,成绩斐然。宽中师生是如何做到长期保持标青成绩的?且来窥探个中秘诀。 “我校致力于培养能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并改变社会的人才,而这个目标的起点正是关心时事。因此从年初开始,校内就会举办时事比赛,再选拔出约10名学生参赛。长此以往,宽中的学生都有一种使命感,只要学校委派,就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黄慧珠校长对于学生们能全面地贯彻宽中精神,特别宽慰。 每年3月,他们即会展开比赛培训。除了留校,也在每周五晚通过线上会议进行讨论。先让大家看历届考题,再分配指定日期,每个同学负责一两天的报纸,寻找不同的时事议题做详细笔记,并在训练时展示。指导老师和学长们会针对新人的笔记做指导和修正,确保他们都能掌握到关键点。完成后,再把这些笔记分享给所有参赛学生。分工合作,团结一致,也是他们维持亮眼成绩的因素。 “为了全力支持学生参赛,学校在临近比赛时,会申请公假提供学生培训的场地。校庆时,时事研究会则举办时事展供同学参观。建言社也在每周四的早上播放《你给我5分钟,我给你全世界》的节目,向师生们播报近期新闻。此外,校讯社的《宽中人》也定期在校园内采访,并在刊物内设时事专栏,推动大家对时事的关注和讨论。”教务处主任彭子慧补充道。 培养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 其实,学生们能屡次夺奖,时事校队的指导老师陈俊恺,绝对功不可没。从昔日的时事校队队员,到成为指导老师,他已带领学生参加时事问答比赛有10年之久,擅长看见孩子们的优点,让他们能发挥所长。 “要让学生爱上时事,我会从他们感兴趣的点切入,将新闻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他们讨论新闻背后的社会真相。这能帮助他们意识到新闻不仅是知识储备的工具,也是理解我们世界的桥梁。例如,以巴战争令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全球面对通货膨胀和货物滞留等连锁反应。” 本身也是数学老师的陈俊恺,时常鼓励学生不能单单只读笔记,而是要真正去翻报纸。因为报纸有彩色、又有图片,加上有触感,这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刺激,真的会对新闻较有印象。 他透露,时事校队是临时组成的团体,此次约有20人。他们皆是各社团的杰出人才,常在课业和社团间忙得焦头烂额,却依然善用晚上时间做笔记。 时事问答比赛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练茹芹是第21届优秀奖和第22届冠军得主。她不只是韩语学会的副会长,也是辩论队员。她说:“我会先看电子报,然后截图并标记重点。临近比赛时,我就从上千张截图中,每天花3至4小时不停地复习,连角落的细节都不放过。这培养了我的毅力和细心,同时还能增广见闻,让我有批判性思维去辨识真假新闻,保护自己不受骗。除此之外,我的抗压和处理事情能力也变强,能从容面对挑战。就如去年8月19日,我在早上参加完校内辩论决赛,10点又参加时事比赛,很荣幸在两项比赛都拿了冠军。” 林威是这次比赛的亚军,他擅长的领域包括历史、娱乐、活力副刊、冷知识等;同时他也是校讯《宽中人》的编辑。“每当老师在班上有分享活动时,我就把所学的冷知识告诉同学,他们都觉得新奇。阅报后,我更喜欢了解过去的历史、全球的发展,还能看到很多国家对同一条新闻不同角度的看法。我校讯《宽中人》有个地球村专栏,就是安插国内外时事,让师生了解事情和发表看法。” 陈威铭今年得了优秀奖,他说参加时事校队,使他由内向变外向,现在更成为滔滔不绝的辩论手。“时事对我辩论的帮助很大,它让我能快速找到实际的论据去辩驳。同时,我也会更了解不同种族之间的想法。我们可以选择不接受,但要学习去理解和尊重他们。” 来自高二文商班的叶姵妟,也是单人冰舞国家代表,她在初二就参加时事问答比赛,并在第20届获得优秀奖。“之前觉得读时事是个负担,为了比赛才必须仔细读。但后来,我发现这个习惯竟能舒缓我的压力。尤其是在参加大型的冰舞比赛前,我都会去看电子报,让自己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以稳定心态,不受其他选手的表现所影响。” 独木不成林,正是这种全体上下的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所致的精神,造就了宽中的出类拔萃。同时,也因为阅报,让他们个个都能变成关怀社会,能独立思考的中学生,为如今随波逐流的社会,树立了最佳楷模。 相关文章: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讓長者擁抱科技 TAR UMT大學生縮小數字鴻溝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馬來西亞中學生戲聚獎 反映現實呈現青少年成長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馬大燈籠節:文化傳承與新生力量的結晶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 有活动】周若濤×梁馨元:談一首詩的發聲方式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让韵律操星光熠熠
2月前
2024年第六届二十四节令鼓国际鼓节暨全国精英总决赛,在9月底集合各州中学好手及国际鼓队于一堂,呈献了一场盛大的鼓乐盛宴。 二十四节令鼓,源于24种既定花式,经过岁月的锤炼,如今已发展出更多花样,展现出更大的可能性。它不再仅仅是一项文化活动,而是朝向创意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透过青少年的创意发想,今天的二十四节令鼓已经变得更加生动,甚至融入了生活的元素。 成功夺得金奖、最佳创作和最佳队形三料冠军的宽中二十四节令鼓队,透过《征》在豪放的鼓艺节奏、薄雾缭绕与灯光中,展示了生活勇者不畏惧困难前行的精神。 吉隆坡循人中学带有马来色彩的《幻镜》、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展现异乡劳动人民风情的《异乡》、沙巴崇正中学以农夫们辛勤耕作而丰收美好生活面貌的《穗》等,所展现的不仅是鼓艺,还带有对生活深刻思考与体会。 今年18岁的新山宽柔中学二十四节令鼓队队长谢劼叡受访时透露,小时候目睹过二十四节令鼓的演出,即深深被那震撼人心的气势所吸引。长大后得知宽中是世界上第一支成立二十四节令鼓的学校,便慕名而来。“我选择报读宽中,完全是因为对二十四节令鼓的热爱。一开始,我觉得二十四节令鼓非常帅气、充满震撼力,但随着深入学习,我获得的却不止于此。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有效沟通,这些都是我在加入鼓队后的宝贵收获。” 谢劼叡自初中一开始学习二十四节令鼓,至今已经6年。这段时间里,他的自律性、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有了明显的提升。许多队友在加入后也展现出惊人的改善,行为模式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避免给鼓队带来负面的影响。大家对鼓队的热爱,让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形象,珍惜这份团队的荣耀。 他指出,许多人加入是因为觉得打鼓很帅气,后来才发现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坚持,方能成就。随着对鼓艺的深入学习,团员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努力精进自己各项鼓艺。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也为了能在这个大家庭中继续成长。 对于这次鼓队可以获得金奖,谢劼叡表示,虽然对自己的鼓队充满信心,但当获奖的那一刻,他仍然感到无比震撼与不可思议。 艰辛训练换来的成长 担任新山宽柔中学二十四节令鼓队教练一职的梁士杰,曾是宽中鼓队一员,自16岁起便开始学习二十四节令鼓。对于鼓队的团队生活,一直充满热爱。因此,当学校邀请他回校执教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机会,希望能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传承给学弟妹们。 他指出,在团队训练的过程中,大家共同经历着挑战和辛苦。在烈日下练习,不仅锻炼了体魄,也促进了学生的个人成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律,理解了服从的重要性,并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价值。 “训练的初期往往是最艰辛的,这一阶段包括基础步操和乐理的学习。学生们需要从松散的状态转变为自律,从不注重仪容到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穿着。经过至少3个月的基本功训练后,才能有机会学习到真正的鼓艺。” 他透露,过程中会有半数的学生选择放弃,这也是鼓队的一种筛选,让真正热爱且有耐心的鼓手能够留在队伍中。“每年,我们吸引了二十多名学生参与,目前整个团队约有百人。在表现优秀的队员中,有些能够成为参赛鼓手,而另一些则转为工作人员。” 获奖作品《征》寓意着远行,象征著正面思维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他说,这是一部描述生活中的斗士,为了追求目标而不断奋斗和前行的作品。“创作与准备始于今年6月,而早在3、4月就开始的训练,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基础。” 二十四节令鼓带出生活道理 二十四节令鼓经过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在这片蕴含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协会会长吴圣雄表示,二十四节令鼓文化传播至全国各地,甚至拓展到海外。马来西亚作为发源之地,也是全球二十四节令鼓队最密集的国家。 “二十四节令鼓并不单纯只有华裔的鼓艺,实际上也融入了巫裔及印裔鼓艺的节奏、敲击方式等元素。”他叙述,由于马来西亚没有四季,二十四节令约两个星期更替一次的节气,像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在更替的时节就是一次的过渡,在积极生活之余也要懂得休息,养精蓄锐再重新出发。“一如竹子般一节一节,人生漫漫长路需要有顿点,才能长久。”听此叙述,二十四节令鼓除了炫目的鼓艺,还蕴藏了人生态度的内涵。 吴圣雄续道,中学鼓队的成立使得这项活动变得极具吸引力,虽然易学,但要精通却不易。“这项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许多族群都开始参与,尤其中学生的参与人数显著上升。”他分析,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够摆脱手机的诱惑,二十四节令鼓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团队协作,成为一种强大的团队活动。“现在已知最小的学员年仅4岁,通过节奏的引导,他们开始接触这项传统艺术。” 最初,鼓队常常被人忽视,人们更多地关注舞龙、舞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四节令鼓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 今年的二十四节令鼓赛事经过系统性的改进,首先举行区域赛,分为北马、南马、沙巴、砂拉越、东海岸及中马区。各区的冠军队伍将在总决赛中一较高下。评审团也跨领域邀来戏剧及肢体老师、马来敲击老师,增添了专业视觉以外,也注入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今年的赛事首次从南马的新山移至吉隆坡会展中心议会剧场(KLCC Plenary Hall)举行,形成了一场殿堂级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新加坡、台湾及中国的国家级鼓队也参与了演出,体现了“天下鼓手一家亲”的精神。 吴圣雄说:“学习二十四节令鼓,不受身材、年龄或种族的限制。这项文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个目标是在202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一珍贵的文化。” 采访随笔:二十四节令鼓:跨越年龄界限的文化有氧运动 在人们的既定印象中,认为二十四节令鼓是年轻人的活动。但近几年已逐渐改变,打鼓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已不仅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极佳的保健运动。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视,打鼓风气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二十四节令鼓作为一项富有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在演奏和创作过程中,青少年被鼓励去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创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体现在音乐上,也能延伸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不仅学会了鼓艺,还理解了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增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打鼓需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这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有很大帮助。在鼓队中,青少年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理解团队的重要性。每一次的演出和训练都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这些经验对他们日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大有助益。 打鼓作为一种富有活力的运动,正逐渐成为现代人保健生活的一部分。随着这股保健风气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打鼓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促进健康、增进幸福感的生活方式。打鼓通常是在团队中进行,不仅增强了社交互动,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十四节令鼓是文化与运动的完美融合。过去的学习者多为中小学生,而现在的年龄层愈发多元,涵盖了4岁到70岁的参与者。二十四节令鼓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个年龄层的人们。   2024年第六届二十四节令鼓国际鼓节暨全国精英总决赛成绩 金奖 新山宽柔中学《征》 银奖 芙蓉中华中学《元壹》 吉隆坡循人中学《幻镜》 铜奖 加影育华中学《筑》 沙巴崇正中学《穗》 大山脚日新国民型中学《破晓而生,踏浪前行》 登嘉楼中华维新国民型中学《火·炎·焱·燚》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异乡》 最佳创作 新山宽柔中学《征》 最佳鼓艺  吉隆坡循人中学《幻镜》 最佳编曲 芙蓉中华中学《元壹》 最佳队形 新山宽柔中学《征》 国际表演团体 中国华侨大学 潮州潮响鼓社 衢州立春鼓社 台湾众击坊 新加坡ZingO Festival Drum惊鼓人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馬大燈籠節:文化傳承與新生力量的結晶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 有活动】周若濤×梁馨元:談一首詩的發聲方式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让韵律操星光熠熠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朗诵以前,先认真读懂一首诗 诗人林健文与国赛朗诵冠军刘巧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制服团体聚会 第二届全国政府中学华文学会干部研习营
3月前
4月前
6月前
(麻坡28日讯)2024年第12届全柔独中田径赛圆满落幕,740名健儿在赛场上展现可贵的体育精神,更打破赛会的35项记录。 这场赛事是由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主催,利丰港培华独中主办,从5月24日至27日,一连4天在利丰港培华独中进行。 比赛获得全柔10所独中的参与,共派出740名学生在赛场上一较高低;健儿们朝目标奋勇前进,观赛者们在场边为健儿加油打气及欢呼喝彩,让气氛相当热烈。 利丰港培华独中校长洪志文在闭幕仪式上致词时,恭贺所有获奖者,惟他也以“胜不骄,败不馁”来勉励众人,希望大家不要过于重视输赢,应抱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 他表示,作为中型学府的培华独中要承办如此盛事并不容易,为此,他感谢全体老师的付出,以及所有给予赛会支持、帮助与赞助的单位。 他也庆幸该校从赛事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经验,也获得董事部的支持与信任,众人团结一致及坚强面对挑战,对赛会留下美好回忆。 另外,这场三年一度的赛事,下一届的主办学校是新山宽柔中学,而该校在本届比赛中也取得20金、26银及20铜的佳绩。 2024年第12届全柔独中田径赛个人冠军: 甲组: 男子组 云惟翔 麻坡中化中学,3金,破1记录 女子组 陈思璇 陈禹彤 宽中至达城分校,3金 宽中至达城分校,3金,破3记录 乙组 男子组 陈俊伟 麻坡中化中学,3金,破3记录 女子组 沈书缘 居銮中华中学,2金,破2记录 丙组 男子组 洪志凯 李峻熙 宽中古来分校,2金 新山宽柔中学,2金,破1记录 女子组 杨小情 培群独中,3金,破2记录  
8月前
1年前
(新山30日讯)“2024年马来西亚柔佛华语文能力测验(简称华测)”将于明年1月5日上午10时,在新山宽柔中学举行,主办单位即日起开放线上报名至11月30日。 华测由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教育组主办,新山留台同学会协办,报名网址为 https://tocfl.sc-top.org.tw/zoom/ 。 施测内容为听力和阅读,以单选题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生可选择正体或简体两种版本应考。通过华测者将获得台湾教育部颁发的及格证书。 主办单位为鼓励学习华语风气,10人以上团体报名,每人可享9折优惠,拟享此优惠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单位负责人请洽驻马来西亚教育组。 不论是想了解自身的华语程度,或想要在使用华语的国家求学、工作或进行贸易的人士皆可参加。 有兴趣者,可通过驻马教育组网页(https://www.edutwmy.com)了解相关资讯或联系驻马教育组,电邮为[email protected],联络电话为03-2161 4439,支线185。 驻马来西亚代表处教育组长张佳琳说,该组首次在新山宽柔中学办理华测。 她表示,华测是对应欧洲共同语文参考架构(CEFR)及美国外语教学协会指标(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国际通用的标准化测验,适用对象广泛。 她说,台湾多所大专院校或系所均采用华测,作为申请入学条件或鉴定华语能力的标准,部分系所采认华测为毕业门槛。 她表示,华测也是申请台湾奖学金的参考标准、侨外生留台工作评点加分项目之一。 她同时鼓励目前于国际学校、语言中心和补习中心研习华语的学员报考,借以测试自身华语能力水平,并检核华语学习成果。 新山留台同学会升学辅导组主任叶婉如表示,华测是外国学生申请台湾各大学入学资格,以及奖学金机会的语言能力证明。 她说:“本会近年来收到不少同学询问拟报考华测,本次华测在宽柔中学举行将更方便南马区同学应考,我呼吁南马区同学把握机会报考。” 新山宽柔中学副校长陈德生说,华测是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国际级语文能力标准化测验,欢迎学生借以测试自身能力水平及自我提升,拓展国际视野。
1年前
(新山21日讯)新山宽柔中学今日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外学艺竞赛表扬会,凡在校外学术、学艺、体育竞赛等表现优异,为校争光的得奖学生及顾问老师、教练皆获表扬,总计465人。 宽中董事长郑振贤、副董事长洪慧娥、财政张君国、常务董事曾奇良、锺镇鸿、董事符传曙、宽中新山校本部兼古来分校校长黄慧珠、新山宽中副校长陈德生、陈荭冰、吴坤达、蔡劲雄皆出席活动,给予得奖师生最大鼓励。 这项校外学艺竞赛表扬会于今早在宽中礼堂进行。吴坤达在会上致词时透露,今日获表扬的465人,分别在校外学术、学艺、体育比赛项目中获奖。 吴坤达:保持初心继续奋斗 吴坤达指出,在校外学术比赛项目中,该校学生在14项赛事中取得标青成绩,取得优异表现的53名学生以及20名顾问老师和指导教练,皆获得表扬。 在校外学艺比赛方面,195名学生分别在校外的15项学艺比赛取得卓越成绩,有关的26名顾问老师和指导教练也获表扬。 至于校外体育比赛,该校148名学生和22名顾问老师和指导教练表现特出,获得表扬嘉奖。 吴坤达表示,同学们以顽强毅力和卓越才华,让宽中校名在各竞赛中闪耀光芒。 “你们不仅仅是团队协作的楷模。在激烈竞争中,也展现无限潜力和创造力。” 他说,此次胜利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整个学校团结奋斗的象征。 他认为,学生此刻的成功是奋斗的开始,追逐梦想的起点。在未来的道路上,不论面对何等挑战,皆应保持初心,继续奋斗。 张君国:盼优异生带领同伴前进 另一方面,张君国受邀代表宽中董事会上台致词时,向坐在台下的师生鞠躬,以感谢师生努力,为学校争光。 张君国认为,获奖的学生皆与众不同,希望学生树立榜样,自立自强,不断增进竞艺,以便未来取得更大的荣誉。 他强调,迈向数码科技时代,充斥各种充满诱惑的讯息,表现优异的学生更应树立好榜样,带领其他学生往前迈进。 他勉励学生,享受荣誉为生命所带来的动力,惟也需学习在遇到困难时,能坦然接受未来可能面对的失败。  
1年前
(新山10日讯)新山宽柔中学将于本周六及日,即8月12日及13日庆祝宽柔学校110周年校庆,两天校庆日将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 该校今年的庆典仪式将在第二天即8月13日上午8时15分,在新山宽中大操场举行。仪式流程包括5个制服团体步操、嘉宾致词、学生宣读《宽柔学生信约》、切生日蛋糕及宽柔中小学呈现精彩表演。 两天的校庆日将会有各学科及学会团体参与校庆展览活动,展出内容包含美术、摄影、科学实验、团体介绍及多项学生的创意与发明作品。 此外,今年由高二及高一年段的班级负责娱乐市,两天的娱乐活动包括密室逃脱、闯关游戏、手作工坊、桌游、休息小站等,娱乐活动丰富且多元化。 食物义卖方面,该校今年共有25个来自高三及高一的班级于校庆两天进行食物义卖,售卖的食物包括主食、糕点、零食及饮料等。 该校表演团体也将在两天校庆日带来街头小剧场表演,表演时间为下午1时至下午2时30分,有兴趣观赏表演的公众千万不能错过。 值得一提的是,凡在校庆两天参观学科及联课展览者,在积满指定的盖章数量后,即可到大礼堂兑换区兑换小礼物。 配合今年校庆,该校也推出精美的纪念品5色毛巾及精致烤漆钥匙圈,5色毛巾每条14令吉,购买一套5条为65令吉,精致烤漆钥匙圈每个15令吉。有兴趣购买纪念品者,可于校庆两天到大礼堂纪念品售卖处购买,由于存货有限,先购先得。 校庆两天的活动入场券、食物义卖及娱乐游戏将以固本进行交易,每张固本面值10令吉,民众可于当天亲临现场固本售卖处购买。 为了确保校庆两天学校前的路段及校园内交通顺畅,该校吁请来宾们特别留意,校庆两天只允许车辆从新香港酒家方向进入校园,从Berjaya Waterfront免税区方向前来的车辆,则必须在新香港酒家前的交通灯U转后,从校门右边进入校园;离开校园的车辆则一律左转朝Berjaya Waterfront免税区方向离开,呼吁来宾们务必配合男童军的指挥。 由于校园停车位有限,该校鼓励所有来宾共车前来,来访嘉宾也可将车辆停放在附近的付费停车场。
1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