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年涨价,熟食

  (怡保26日讯)早前食材一波又一波的涨势,在“样样起通通涨”下,造成不少熟食业者不堪重负提高食物卖价;不过,即将来临的农历新年,市面并无掀起全面的起价浪潮,已涨者不再涨,未涨者多会随势调整,大家都是谨慎地维持一次性加价做法,不让食客“牙痛”荷包再缩水。 霹雳姑苏慎全行茶酒楼熟食公会会长陈金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 在百物腾涨推高成本下,业者于过去一个月陆续调高食物售价,故来临的农历新年不会一起再起,唯有设法保持原价,避免民众吃力而怨声载道。   他说,材料一一告涨,见步行步的业者实是迫不得已才调高食物价钱,也非把飙升的成本直接转嫁到食客身上,本身也尽力吸纳一部分,因此涨幅控制在10%上下是属于合理范围;同时,业者不敢定价过高,否则食客或就不回头了。   其经营的聚乐轩点心茶楼是在1月1日调高10%价钱,农历新年没有再提高。   “海产价近来确实是偏高,特别是酒楼选用的大虾贵上许多,原因是新年期间引发抢购潮,酒楼生意火热尽量入货,各家庭也加入采购行列,短缺加剧,价钱扶摇直上,酒楼亦倍感压力,只好调整应对。”   陈金说,起价是免不了的趋势,凡涉及海产比如鱼虾的熟食业者,成本更大,承受压力更重,调涨有助喘一口气,为了让价钱处于具有竞争力水平,业者也要吸纳一些;在冠病笼罩局势下,涨价尽量保持一次性,在先前调涨了,过年就按兵不动。     球场辉记东主李彩梅披露,鲜虾和石斑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陆续上涨,因此计划从除夕前两天到年初九期间,海鲜粉包括鱼肉、鱼头和鲜虾方面的面食调高1令吉,肉类则是50仙,过后夹底类会回调原价,海鲜粉就要再视情况而定。   她说,冠病疫情使许多人收入陷入不稳定,她担心食客流失而不敢调涨;眼见鱼类越来越贵,货源供不应求,石斑鱼已断市两星期,她选择以水鲳、白鰽和多利鱼顶替。   “只要确保汤头保持水准,食客就能够接受。”   她说,醉虾粉需要用上大虾,收费是按市价计算,她也会先告知食客时下的售价。     铁船路嘉宾茶室东主黄远进表示,本身在12月尾,即各种原料提高到平稳水平才整顿价钱,酿料如苦瓜、茄子、羊角豆、辣椒、豆腐、冬菇和猪皮各涨20仙,鱼丸、猪肉丸10仙;即使成本还在节节升高,过年也会保持当前的价位。   他说,他仅在新年期间提高饮料价钱10仙。 “调味料、塑料袋、容器俱涨价,一再走高的成本逼得我们作出相应调整,希望大家理解。”   黄远进也是霹雳咖啡茶商公会副总务,他点出了蔬菜价直飙情况,用来酿料的苦瓜、茄子、羊角豆与辣椒,还有芫荽和青葱,每日走势不同,有时涨两三成,甚至翻倍,青辣椒于两星期前起缺市;至于较为稳定的鲛鱼、豆腐鱼和西刀鱼,同样货源有限,他是每天追货、补货,防止不够货。   他说,其食店是年初一至三休业,如果货源足够,年初四开市,不然可能会推迟一两天。     兵如港忠记大树头炸料粉负责人邹燕雯表示,去年11月食油价大涨,故每块炸料提高10仙;来临佳节是为了应付员工双薪开销,按往年惯例,从除夕到年初五期间一律微调10仙,过后再恢复原来价位。 她透露,其售卖的酿料计有辣椒、苦瓜、羊角豆和茄子,尽管蔬菜价喊涨,但过去一星期并无青辣椒,酿无可酿;饮品方面,价格至今还未上调,过年就会作出一次性的20仙调整。   她说,其店面只是年初一休息一天而已。     兵如港旺角涎香海鲜楼东主林志权说,他是在1月整顿售价,当中以又贵又少的海鲜类较显著,比如畅销又缺乏供应的斗鲳、明虾、红鰽和石斑,涨幅可达两三成,因此依市价计算新年菜单价格。   他说,不只是热门鱼类价格不断触顶,过去两个月,运输费加码,如今走地鸡价亦抬高一两成;为免食客吃得太沉重,通过草虾和虎虾取代昂贵的明虾会是一项折衷做法。   他说,政府落实行管令至今约两年,同业面对一波波涨势,不胜负荷,近期纷纷起价,惟大家致力吸纳可承担的开支,居中取一个平衡点。     怡保旧街场南香茶餐室负责人巫加劲反映,随著担子越来越重,打算从除夕前一天开始调高价格,好比茶水,堂食饮用的涨幅是10仙,外卖为20仙,点心则是介于10仙至40仙。   他说,成本压力在于所有原料三级跳,平均上升了两三成,这是唯一的调整,也不可能重新调低,并相信食客能够接受。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