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期待

4月前
每晚睡前都会和孩子聊天,一般孩子有心事都会在这个时候透露。某个晚上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他谈起了分配班级的事情。一、二年级是不分班的,那时他的班是第一班。今年三年级就根据成绩分配班级了,他的成绩当然是无法进入第一班的。 他垂头丧气地跟我说:妈咪,我进不到第一班,我让你失望了。 说完他转身面向另一边,我感觉这个动作好像在表达他无法面对我,他觉得自己让我失望了。当一个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时,他的内在会发生什么事?他或许会觉得自己无能,不够好,也担心自己会因为表现不好而不被爱,不被接纳。 听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有点吓到。原来平时乐天的他竟然有这样的想法,他以为我会希望他进第一班。其实当妈的是知道自己孩子的程度的,我并没有期待他会进第一班。或许是有时为了鼓励他(我自以为会有效),告诉他进步多一点就能进第一班了。孩子在无意间就觉得这是妈妈对他的期待而放在心上。这件事也让我自我检讨,下次说话真的要注意。 听了他的那句话,我问他:你觉得妈咪要你读第一班啊? 他没有回答。 把“人”和“功能”分开 我继续说:其实你没有读第一班也没关系的,妈咪还是会欣赏你其他的优点。妈咪也看到你的进步,你越来越好了。妈咪要让你知道,不管你考几分,读哪一班,爸爸妈妈也是爱你的,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父母常常把孩子的成绩表现挂在嘴边,孩子会觉得父母在意的是自己的成绩。父母需要学会的是把“人”和“功能”分开,并让孩子知道,即使做不好,他依然值得被爱。
6月前
11月前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真是老话家常。在失望的当下常用“早知道”来包装登场。其实我们都早知道,但为什么还是犯期待癌?吊诡的是原来那叫“期待过高”,我们都在学习,是不是“不抱期待”才算做人的健康理念? 尼泊尔僧侣学校领养家境清寒、有问题的男孩,免费提供他们的生活所需和中小学教育。男童的父母通常三番四次打电话给校长求助,最后学校才答应收下。近年我和别国的志愿者跟校长开网会时谈到一个问题,都让大家摇头叹息。我们很爱的、熟悉的孩子脸孔,突然间会被告知父母要接走了,甚至没有事前通知,让小同伴和师长措手不及。 曾有一名4岁小童(本来不接受这么小的)因父母离异,而急着送到学校,师长和哥哥照顾与陪伴了长达一年,日久也生情。有天校长出外办事回来,5岁男童就这样不见了,同学告知原来是被妈妈直接抱走了。校长愕然,校内弥漫了一阵惆怅。校长从此认清这些孩童的父母都没受教育,多是缺乏人情世故修养,生活也相对的潦倒。所以,孩子进来和出去,一切是缘分也是业力,不应该有期待有不舍。 这是僧侣学校没错,但这种随缘对我和志愿者来说也是“不设规矩”的后果。针对这种“挥之则去”的案例,我们想列明“学校收留孩童条规”,例如至少等学期结束孩童才被允许接走,确保离开后的孩童能升学方可带走?谈着谈着,校长说一切条件的列明只会有更多的失望。 他比喻:门是关着的,大家都看到。有人若要开门,即便门上锁了,他还是会尝试打开。孩子是人家的,父母的关注永远高过学校所能扮演的角色。我们只能祝福这些孩子,至少带走了学校教会他们的哪怕一点一滴。其实连期待他们有天知恩图报,都应该放下。 这段话真让我消化了很久。他说,孩子被接走了,就能收下别的孩子了,其实需要帮助的孩子是整个森林那么多。对我而言,是学校的心力和宽容要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这棵大树才能让所有人来乘凉。人凉快了就会走开,接着迎来下一个。心,却不可以凉。   更多文章: May子/烂命一条 May子/每家送來一根材 May子/正面癌 May子/150美金看喜马拉雅山 May子/照顾者24/7心得报告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