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比尔盖茨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新加坡8日讯)美国科技企业家、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日前到新加坡出席峰会后转往印尼,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盖茨在逗留印尼期间透露将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外,也已经托人在新寻找住处,作为落脚点。 《新明日报》报道,比尔盖茨日前抵达新加坡,参加于本月5日举办的2025年亚洲慈善峰会,并在会上宣布设立盖茨基金会新加坡办事处。 比尔盖茨到新加坡逗留两天后,昨日离境并抵达印尼,与总统普拉博沃及20名政商界人士会面,其中一名出席者是印尼国信集团(Mayapada Group)创办人翁俊民。 翁俊民为新加坡人所熟悉,他年轻时在新工作,曾在南洋大学念书。他不时捐助印尼和新加坡两地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并在今年初获得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受委为印尼宪法总统国策顾问。 翁俊民接受新加坡媒体的越洋电话访问时说,比尔盖茨向他透露,除了会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之外,也已经托人来新寻找住处,作为落脚点。 他说,多年前就已经认识比尔盖茨,在对方的印尼行程结束后,他带着女儿、女婿及孙子等与盖茨会面,并聊了半小时,对方昨晚也已乘搭专机离开印尼。  在2000年成立的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之一,单是2023年的捐款额就达77.5亿美元(约328亿2512万令吉)。新加坡是基金会设立办事处的第11个国家,也是继中国之后的第二个亚洲国家。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8月前
“随着早期的奋斗逐渐获得成功,我经常发现自己在为中国辩护,以对对抗西方不友好的声音。他们中许多人从未到过中国,却对中国把持经济主导地位十分担忧,同时仅凭某些缺失背景和细节的新闻报道就否定整个国家。” 记得不久前,习近平在接见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中美的交流在民间。 这句话似乎含有特殊意义。民间人士往来,讲究真诚、务实,不同于政客。政客讲的话,承诺的事,经常比翻书还快。 《寻乡故事——林登的故事》(ONE VILLAGE AT A TIME),作者林登(Brian Linden),美国芝加哥人,少年时干过各种各样的临时工,包括给人洗地毡、房屋油漆匠、加油站临时工、高尔夫俱乐部球童等,晚上则在社区夜校上课。就因为服务雇主的一句话:你愿意一辈子替人洗地毯吗?如一记闷棍,敲醒了自己的脑洞。 1984年(22岁),林登成功申请到一份前往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先后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较后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开启了他一百多个国家之旅,经过比较、眼见、亲历,最后他选择了中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从事古迹修复和文化交流。前后37年。 本书可以说是林登的回忆录,讲述了他在中国三十多年生活的人生经历,并以个人的视角,长期的观察,将中国和西方的差异,给予客观的评论。  “当全世界都在批评我的第二故乡时,中国街头治安稳定、医疗费用可以承受,乡邻们把孩子们送进有政府补贴的大学读书,乐观主义者无处不在。政府主导的国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包括世界用最广泛的高速铁路网,这激励着我们所有的人。” “中国和西方都渴望社会和谐。但是西方在歌颂个人主义的同时,淡化了对社会整体的关注。中国也重视自由和个人的价值,但并不以牺牲社会团结为代价。” “中国有五千多年具有开创性的价值观,如果西方像刺猬一样过于自信固执地批判这些传统,则注定会在外交上失败。” 引述以上3段话,那是作者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中国民众近距离的接触,才能以客观和精准的视角,表达自己真知灼见,不同于人云亦云的独立看法。 “随着早期的奋斗逐渐获得成功,我经常发现自己在为中国辩护,以对对抗西方不友好的声音。他们中许多人从未到过中国,却对中国把持经济主导地位十分担忧,同时仅凭某些缺失背景和细节的新闻报道就否定整个国家。” 或许这正如中国发言人常用的一句话:误判吧? 如果你当它是本激励故事也无不可,尤其是对喜爱旅游的年轻人来说。 他说:“很多旅行者常在旅途中计较花了多少钱,而我却将旅行视为教育,旅行开销等同学费支出。我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同时学习,而且经常从消极的体验中收获更多,同时诚恳地欣赏积极的一面。——我偶而也会被欺骗,却从来没有把被骗经历当成私人恩怨,我愿意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当作学习的一部分,就像我父母在古董市场买错东西一样。” 这些肺腑之言,或许对年轻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前在云南大理主持的“喜林苑”,作者刻意要将它打造成一个艺术、古迹和文化的传播站,特别是对老外的游客。他似乎非常崇敬梁思成的保留古建筑理念。 “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它不属于单一的国家或民族。它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 他说:中国原有的文化非常经典,永远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旅行者。——游客去这些地方旅游,并非为了体验如同自己家般的舒适感,而是为了感受前人令人惊叹的艺术成就。 这点,我认同。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