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灾民

3月前
4月前
我好像是一个被水灾见证长大的孩子。 长达一个月的学校假期,短暂重获自由的我在网络世界里畅游,越游越远,在深海黑暗之处,看不见外面的白天或黑夜,就渐渐忘记了时间。这阵子我更多在黑夜里找光亮,比如手机游戏里的胜利界面,而当阳光企图撕裂我的梦境时,便在白天里找黑暗。这或许是一种病,只存在我这类叛逆少男少女身上,不熬夜的假期,仿佛就失去了意义。 前几日,从网络世界游回岸上,回到现实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屋外的雨淅淅沥沥,已经连续下了两天。雨滴敲打地面和屋顶的旋律,貌似也已刻印在我的脑袋,融入了这几天的生活。因为雨势并不大,并不足以让人起疑,我就如平常那样爬到床上,飘飘然,让凉爽的自然风和这些滴滴答答带着我入眠。 我享受了这个夜晚仅剩下短暂的平静。没一会儿,外婆就扯着大嗓门把我快建成的梦给轰得坍塌,打开的灯亮得刺眼,让我急把头埋进被子里,隐约听见外婆嚷嚷着“不要睡了!淹水了!” 外婆家就在一条大河旁边,时不时几天的大雨,我们的心慌便会随着河水水位一齐上升,因为一旦它越过了界限,第一个遭殃的,便是我们家。许多年前的几次严重水灾,我们都不幸成了灾民。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幼儿园,记忆已模糊不清,只记得那时是被家中长辈抱着撤离的。后来,有关当局挖宽了河道后,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过水灾,直至前几天…… 可笑的是,听见外婆这番话,我并不以为然,有些神志不清,脑中竟浮现“淹水又怎样,睡觉比较重要”的傻想法,还想要倒头继续睡。因为前阵子的新年,家里同样险些遭遇水灾,几天的豪雨让河水涨至危险水平,河道几乎快要装不下,使得全家人提心吊胆的,忙上忙下,把东西都搬到高处,收好行囊,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最后却发现是虚惊一场。相比起来,那次的暴雨肆虐尚无法使河水溢出一丁点,这两天的细雨霏霏,只是不痛不痒地敲打着河面,又能造成多大的威胁呢? 正当我不打算理会外婆时,又被一声喝醒:“听不到吗?淹水了!”因为没有反驳的勇气,这才不甘不愿地坐起身来,勉强撑开眼睛看了看时间,惊觉,我才睡了半个小时左右。心情自然不好,抱持着不耐烦、不相信的心态走到屋外一探究竟。眼前一幕马上让我为自己刚刚不成熟的想法感到羞愧:屋外的马路,已经成了一条河!雨也不知何时开始变得大方热情,噼里啪啦如飞一般倾注到世间,就像在对世界疯狂大喊“我爱你”。 睡意瞬间烟消云散,急忙听从外婆的指示,把家里低处的东西都搬到椅子上,桌子上,床上,再拿胶带把房间门缝都封上,防止更多的水进到卧室。回到屋外查看时,水已经淹得很高,已经有污水从大铁门的门缝流进来,而大铁门外的“河”,水流益发湍急,时不时漂过一些浮木,枯枝,路边被冲走的垃圾桶,不知谁家的床褥,后来竟然还有疑似从巴刹冲来的冰箱。在这条“河”里,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出现,就像是开盲盒般的未知,时不时就会带来惊喜。 这时才凌晨四、五点,家里和庭院的五脚基因水涨得高而看不见界限,路灯发着昏黄色的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雨滴如一缕缕细丝在灯光下现形,似乎为这“不眠之夜”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这期间手机响个不停,在外地的亲戚接到家里淹水的消息都顾不得睡觉,纷纷打来电话关心,帮我们联系救援队等。 救援志工像电影里的英雄 水位还在持续涨高,原先只能淹过脚掌的水,随着太阳东升,一同上升至小腿,近至膝盖。在当中行走,两只脚冰凉凉的,如被冰箱冷藏过的水包裹。起初因觉得污水恶心而感到不适,但后来发觉已别无选择,似乎就放下了顾虑。在前院等待救援队,无事可做的无聊,就在闲聊和打盹中度过。提起上一次水灾,已是十多年前的事,外婆还问我记不记得,问我这是第几次坐船,我早已没了印象,但据她所说,每一次家里发生水灾,我都不曾缺席。再一次水灾,我已经17岁了,就像是被水灾见证长大的孩子。 天亮,终于看得清外面,才发现原先被成堆的高杂草遮蔽着的河,已经与外面的水平流互通,变成一片小海,而我们就在当中的岛屿上。迟迟等不来救援,肚子开始作响,回到屋里拿几包饼干充饥,还是等不来,索性在被水围绕的厨房煮几包快熟面,简单解决这天的第一餐。 冷风飕飕吹来,不曾停歇,加上前晚极为不足的睡眠所致,困意好几次席卷而来,却只能坐在椅子上,以非常不舒服的姿势补眠,醒来时的浑身酸痛,让我深深为自己的叛逆熬夜感到懊悔。间隔补了几次眠,发呆,闲聊,手机上与友人分享自己的凄凉现况,就来到了下午,等待的时间已经超过6个小时。 我们在一座没人路径的岛寻一艘船,打了几次不同单位的电话依旧无果,渴望获救的心情已被时间磨损。偏偏老天很喜欢开玩笑,在我们已经不抱希望,有了不走的念头之时,这才等来了心心念念的救援队。 五、六位马来同胞志工,牵来一艘小铁船,让我们坐到上面,就要带我们逃离这座岛。那感动堪比电影情节,周围仿佛自带音乐。志工们在这急流里逆行,合力拉着船带我们往前,就像是漫威电影里勇猛的英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展现着正义,牺牲自己拯救市民。面临灾害时能有这些志工出手援助,令人不禁感慨:人间温情没有消失! 我们被送到没受水灾影响的地区后,到亲戚家借住了一晚。雨当晚就停了,第二天一早放晴,像这场灾难只是一场很长的梦,从未发生过。重新回到家里时,我们花了整整3天来清理,水退去后留下的烂泥,沾满泥沙的家具,浸泡在污水里的碗碟等等,耗费了许多精力才清洗完毕。 随着清理工作完成,我的第N次灾民体验也终于结束。这一场水灾,似乎也为我的成长留下一抹水痕。
6月前
6月前
(新山14日讯)在佛光山新马寺住持如彬法师的号召下,第三梯次「守护柔州,灾后社区服务」佛光团队再次启动! 百名佛光人齐备清洗灾区工具,3月12日一早从佛光山新马寺出发,往2至3小时车程外的永平及三合港,准备协助灾民灾后家园的清理工作。 如彬法师感谢永平佛教会共同携手关心该次行动,并借出场地作为义工集合点,为永平及三合港灾民与义工准备膳食。 从3月11日开始至12日,连续两天,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南马协会峇株、居銮、笨珍、教师分会,以及峇株与居銮佛光青年分团,联合永平佛教会义工齐心为永平、三合港、峇株铁山等灾区灾后服务的义工及灾民,提供2天3餐,近2千人份的蔬食便当。 在永平县州议员林添顺及三合港村委的协调下,佛光人当天为两区域各族灾户服务至晚上8时,当地人纷纷通过视频感谢义工。 南马协会督导长周振文分享,三合港独居长者张带好女士在佛光人完成清洗工作后,要求帮她拍照及录制视频,原来她要分享给在外地的年轻家人,让他们知道要感谢有佛光的三好团队来帮她重整家园。 新马寺金刚组组长,也是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第二分会督导杨东昇分享,「守护柔州」的行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心量决定成就,心量愈大成就愈大。 “佛光人的表现完全体现无遗三好精神,佛光人工作信条,学习人间佛教做位人间菩萨,将佛光精神放扬光大散布这片土地,他期待在佛光人一起努力精进下,再迈向另一个旅程碑。” 曾率先参与第一梯次昔加末灾后社区服务的国际佛光会世界理事沈永安,3月13日一早于群组中分享,看到佛光人无私付出为灾民服务的照片,眼泪无法制止的流个不停;他说是被佛光人身体力行体现四给的精神而感动。 林靖能分享灾区现场满山遍野的垃圾、水沟及潮湿的屋子,飘来阵阵的恶臭,让她感觉头昏脑涨、作呕,但一想到既然已经发愿协助救灾,就一定得决心完成。 在温度30度以上的环境下进行清理工作,她说实属不易,回想当地人的苦,心自然满溢感恩。 戴国权出动一家人参与该行动,他透露,原来他的夫人是抱著「这是我家!这是我家」的心态,卖力为灾民洗刷清洗,他特别感动。看到灾区堆满的垃圾,孩子表示可怜灾民,做爸爸的他鼓励孩子要化慈悲为行动来帮助灾民。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新山6日综合讯)水难当前,受灾的灾民都记得必须先填饱肚子,才有力量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及考验!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各县灾民及临时疏散中心情况,看看经历水灾浩劫后的灾民们,如何解决一日餐食的问题。 亚依淡灾民苏海查(46岁,工厂员工)表示,他对疏散中心的食物感到满意,当局每天都有供应三餐,让灾民无须烦恼。 “当局提供的餐点包括椰浆饭、炒面、鸡肉及杂饭等,让灾民足以温饱。” 住在亚依淡哥打达南国小疏散中心的灾民莱拉(44岁,家庭主妇)说,她除了领取疏散中心的食物,也准备一些面包及饼乾充饥。 “疏散中心也常常获得各界提供食物及物资,如快餐及其他餐点,让灾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入住玉射村委会大礼堂临时疏散中心已有5天的加尼阿末(57岁)指出,当局每天都会提供三餐予灾民,每次菜色都不同,有炒面、炒粿条及饭等,而且分量足够,没有吃不饱的问题。 他对当局提供的饮食感到满意。 驻守在玉射培英华小临时疏散中心的福利局官员,展示分派给灾民的食物篮,里头是让灾民能在返回家园时,即刻就能烹煮食物。 食物篮里的食品,包括米粉、饼干、即食食物、罐头及调料等。 玉射培英华小临时疏散中心的灾民,在周一的早餐是椰浆饭,配料有鸡蛋、黄瓜、花生及辣椒。 现场的灾民,可自行配搭及打包。 热心人士、商家及机构组织等把各种干粮与饮料送到玉射培英华小临时疏散中心,让灾民充饥解渴。 玉射培英小学临时疏散中心里,备有咖啡、咖啡乌及茶,任由灾民饮用。 住在哥打丁宜马威华小疏散中心的灾民刘金(75岁)透露,当局提供的饭盒,包括椰浆饭、炒面、鸡饭及面包等。 他表示,对食物没有要求,只要能吃得饱就感到满意。他因行动不便,得由侄儿刘文福(右)帮忙喂食。 哥打丁宜的灾民丽莎(35岁)表示,对疏散中心的食物感到满意,今早当局供应的是椰浆饭,还加上一粒鸡蛋,让她和孩子皆能饱食。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