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月前
(马六甲6日讯)你对居住的社区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虽然很多人在某个社区居住了好长的时间,但每天在工作和住家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人物,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或是眼角扫过时,才会犹豫着眼前所见即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到底是否真的曾经有过记忆! 生活不可缺漏的拼图 这期的《带你去找爱》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些留意社区的点滴,因为那是你最真实路过的景象,同时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 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拿出总数2万5000令吉的市议员拨款,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多个地点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让社区因为有爱的美化,显得更加温馨。 “爱心”提醒好好爱这片土地 这些缤纷色彩的设计除了作为该区域的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然后把爱传出去,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此,生活才会有爱有温情。 因此,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方便他们为旅途中留下更鲜明的回忆。 彭佳兰拉马班底为你比“爱”! 市民在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景物,爱的打卡点将唤起你的注意。 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 “我爱马打古精”提醒大家,要爱自己居住的社区。 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们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社区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但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 地标上的每一颗爱都希望市民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甘榜摩登五彩缤纷的地标打卡点,让游客带着美好回忆离开。  
3月前
3月前
7月前
每当观众在观看特殊儿相关的电影时,总会为片中励志的主角,无私奉献的父母感动落泪。 然而,你可曾注意到永远站在他们身后的兄弟姐妹?那个健健康康,身心健全,与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由于普通、健康、省心,让父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较为弱势的手足,这也意味着他们是最容易成为被家长忽略的孩子。 尽管,我们知道照顾较为弱势的孩子理所应当,可这公平吗?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志汉 当家中有一个小孩经常进出医院,父母难免对他更为上心或偏爱,但也许父母从未看到过以下景象: 弟弟因病长期住院,父母常常不在身边的老大,每每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必充满期待地奔向父母的卧室,却发现卧室里一片漆黑,孩子满脸失落地跌坐在地板上,泄气般将手中玩具扔到地上,此情此景教旁观者心疼。 小小的他,此时是不是充满委屈和不解?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如何是好? 粉彩画家许愿珊的长子是一名脑麻儿,由于生活无法自理,自然得到父母长辈的全身心照顾。 6年后,老二的意外到来让她倍感担忧,其忧虑也不难理解,直到老二出生才放下心中大石;8年后,老三也加入了这个家庭。 于是,新的难题产生了:要怎么做到一碗水端平? 弟弟出生后,老大“地位”不变 “只有老大时,仅需全神贯注照顾他,不需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 即便弟弟出生,依旧没有改变老大在家中格外受到照顾的地位,比如老大坐在客厅看电视,外婆叮嘱弟弟,若要转频道需先得到哥哥的同意,否则会遭到外婆的责备。 弟弟们是否会觉得长辈偏心呢? 她摇了摇头:“因为他们也不缺爱。” 由于老大的身量随着年岁渐增,移动不便,户外活动日益减少,因此出门活动成了她与弟弟的相处时光,一起看电影、出席读书会等。 在弟弟小时候,她每晚会陪伴他们读绘本、入眠;傍晚时带着他们去游乐场;上幼儿园时,为了增加母子间的亲密度,哪怕再麻烦和辛苦,她还是选择骑脚车轮番送他们上学,而非选用汽车。“骑脚车的话,他们坐在后座能抱着我。每天如此,载了一个去,又回家载另一个。” 这是她向弟弟表达爱意的方式。 “当然,我也有告诉他们,老大需要额外的照顾,因为他生活不能自理。但是,我也有制造很多机会陪伴他们一起长大。” 全家互补当照顾者 她认为一个家庭需要“互补”,她与母亲、妹妹等亲属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要照顾一名特殊儿,两名正常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当哥哥抽搐入院,她会让弟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如抄写心经等方式祝祷,以这样的方式加入进来。 “他们也看到过哥哥发作过程,出入医院3次。我也跟他们诚实地说明,这就是为何日常需要照顾哥哥的原因。 “于是,当哥哥在后面睡觉时,基于他对声音敏感易醒,大家会放轻动作,默不出声。” 理解之后的体谅,就会变成配合。 孩子不该承担父母的责任 犹记得数年前本地中文电影《光》里那个没有名字的弟弟,在父母相继离世后,承担起照护自闭症哥哥的责任,甚至因为这份责任,改变了人生的走向,牺牲了梦想和爱情。 家境富裕者也许少了经济负担的忧虑,但是对于养活自己都有点捉襟见肘的手足,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好莱坞电影《怦然心动》里,女主角的父亲将智力障碍的弟弟送到私立疗养院以让他得到最好的照顾,而一家五口只能节衣缩食,租住简陋的房子,电器坏了只能向邻居借,夫妻俩为此起了不少争执。 这往往也是许多家有弱势手足的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不过,作为三子之母的许愿珊却早已提前做好了规划。她曾与孩子跟随非政府组织参观过不少疗养院,平日会嘱咐弟弟在她百年后如何安排哥哥的去处。 “有时,我跟弟弟说假设妈妈不在了,就把哥哥送到疗养院。” 她笑说,不知弟弟现在是否年纪还小,不理解为什么要分开?所以总会告诉她,以后自己的住家将给哥哥留一间房间,请女佣照顾,意即愿意肩负照顾哥哥余生的重任。 “我们听了这种话,心里会觉得很安慰,但实际上到了那时候,我也不想(哥哥)成为他们的压力。 “照顾大儿子,我觉得是父母的责任。他们以后长大了也有自己的生活圈,会结婚工作,我认为这个负担不应该落实到弟弟的身上,这对他们很不公平。” 她说,自己在28岁时产下长子,28年以前没有这些负担,那为何弟弟一出生就得背负这责任一辈子? “这个责任不应该压在其他孩子身上。所以我跟他们说,不会期待他们照顾他,如果我‘走了’,可以送他去疗养院,可是偶尔过年过节要去看他。至少让他感受到还有家人。” 她坦言已经做好“功课”,准备了一笔存款,并且物色和了解哪些是合适的疗养院以为将来做好打算。 “我甚至跟弟弟说,他们长大了,想留学可以去留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她亲手解开了压在弟弟们脖子上的枷锁。 把“异样”变成“一样” 很多时候,所谓的“歧视”来源于对跟自己不同的人群,或对另一个陌生文化的不了解,却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里总不乏这些人。 当老二老三慢慢长大,新的忧虑又出现了:弟弟的友人会不会因为哥哥是特殊儿童而遭到异样眼光?弟弟心里是否会因此出现很多疑问或顾忌? 于是,每当老大的特殊学校举办运动会时,许愿珊会领着弟弟去参加,从小就让他们走进特殊儿的世界。 “自小他们就跟我们一起去参与哥哥各种的活动,以便了解到这世上不是只有哥哥一个人是特殊儿,也有许多跟他们不一样的孩子。” 当“异样”变成“一样”,少见多怪变成习以为常,孩子的眼中已然世界大同。 “他们上学后,班里也有症状较轻微的特殊儿童,对他们来说就跟普通人无异。” 她鼓励弟弟邀请朋友到家里玩,让朋友认识哥哥,她也会向他们解释脑麻儿的成因,帮助弟弟坦然面对哥哥是脑麻儿的事实。   父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尽管她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是谈起自己照护长子的心路历程时,眼眶依旧泛红。 “我很自责、内疚把他生出来。” 直到她看杨定一的书写道:“没有受害者,也没有加害者”。 “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加害者,是我把他害成这样。忽然有一个人跟我说这样的话,也说是生命的一个安排,是两人到来之前就已经谈好了的。” 这句话将她从自责的泥沼中彻底解脱出来。 当她接触粉彩画,并且沉迷其中,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忽略照顾自己,从前的时间都给了公司和孩子,完全没有留给自己。 “在画画的半小时,我可以忘记所有烦恼,颜色仿佛在跟我对话。 “如果没有长子,我可能只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没有机会替星云大师的书画插画,没有机会用绘画做慈善。” 她说,这些曾经受过的苦,其实是一种隐形的祝福。 在许愿珊答应受访之前,我曾接触过数位家有弱势儿童的家长,他们大多表示这些是家事,不足为外人道而拒绝了。 惟许愿珊爽快地应承分享,其原因不是为了帮孩子,而是帮照顾者。 “照顾者很不容易,照顾者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庭。”     更多文章: 多关心常沟通,与孩子一起对抗网络霸凌 家有失智者 照护有窍门 错戴耳机听力受损 请尊重孩子的隐私,性教育启蒙 从生活中贯彻  
9月前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是为让走失的恋人再重逢。 这是黄晓明和杨幂主演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片尾的字幕,完美地诠释了初恋的美好。我比较喜欢锺良和唐嫣CP主演的电视剧版,觉得它的情感氛围更为饱满。故事讲述活泼开朗的赵默笙在校园里遇见法学系学霸何以琛,一见钟情,何也被她的阳光个性打动,二人成为情侣。然而好事多磨,赵的父亲面临破产危机,不得不把她强行送去美国,二人在不清不楚情况下被分手了。7年后赵以摄影师身分回国,在超市与初恋情人重逢。经历种种误会与磨难,确定了彼此的心意,终于修成正果走在一起。 经典老歌〈You Are My Sunshine〉贯穿整部剧,让人听见初恋的声音。赵默笙的名字取自徐志摩的诗作〈再别康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男主在剧中说了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真爱的故事永远令人动容。 最近掀起热潮的日剧《初恋》也是一个初心不变的爱情故事,舞台设定在90年代后半的北海道。男主和女主在高中时期相遇,很快就心意相通形影不离。毕业后男主为了追逐梦想考进航空自卫队,二人开始远距离恋爱。在一次通话中二人起了争执,女主随后出了车祸,得了逆行性失忆症,把男主给彻底忘了。后来女主嫁给为她治疗的脑外科医生,却因丈夫出轨而离婚。时隔19年,二人在札幌街头重遇,历尽内心葛藤,男主忍痛割舍远走他乡。3年后女主在某个契机下终于想起自己的初恋情人,跑去冰岛寻他,二人再续前缘。 虽然车祸加失忆的剧情略嫌狗血,整体来说节奏还算明快。此剧主题源自创作歌手宇多田光的名曲〈First Love〉(1999),这首跨度超过20年的神曲真切地表达了初恋情怀,将“无法传达的情感化为任谁都了解的言语,无法表达的思念化为任谁都会感到亲切的旋律”。 古希腊人用4个词语来描述爱的特质:力比多(Libido,原欲)、菲利亚(Philia,友爱)、厄洛斯(Eros,性爱)及阿加佩(Agape,博爱)。初恋是情窦初开时最纯粹的情感,掺和着这4种不同面向的因素。我们不是先知道爱是什么而爱,而是爱过才知道什么是爱。 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纵然她曾是你的白月光或朱砂痣。为何初恋大都没有结果?可能是面对爱情与面包的千古难题,可能是激情褪去之后发现性格不合,三观不一致,也可能因为出现第三者,最后只能选择分离。 如果你的另一半就是初恋,恭喜你;如果不是,只能将情感藏在心底,让它变成一首唯美的青春咏叹调,升华为优美的抒情诗。   更多文章: 叶蕙/谁可以当网红? 叶蕙/我也是雨晒子 叶蕙/驾驶我的车 叶蕙/原来你也在这里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雨天能够看见爱的大小——撑的是同一把伞,却能从雨伞倾斜的程度去看见爱的程度。爱,不顾雨的反顾,成为了比伞更坚强更强大的后盾。 发现这件事以后,每次下雨我都会注意起别人的伞。我的工作室在二楼,正好面向一个很大的落地窗,经常可以透过窗口看到许多行色匆匆的人们。这个雨季,没有一个下午是天气晴朗的。冷飕飕的天气吹得我浑身打战,实在想一把躺到床上舒服地睡去。所以当工作累了,我便会泡上一杯热咖啡,暖暖身、提提神,靠在椅子上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 下午,一般上是雨下得最大的时候,也是学生们放学的时间。有许多学生选择在放学之后参加补习,恰好我的工作室附近有很多补习班,因此这个时间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学生与家长。有一辆银色的车子停在我的工作室前,首先是一个中年男子下车。打好伞,他打开副驾驶的门,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背着又大又厚的书包,她有些艰难地下车。这是个父亲送孩子来补习的情景,但这倾盆大雨完全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雨伞都有些抵挡不住大雨的威力了。如果不是因为补习班的位置有些偏僻狭小,父亲肯定会直接把车开到正门口。 只见父亲替女孩撑着伞,雨伞过半都在女孩那里,父亲的肩膀湿了一大片。父亲再狼狈,都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女儿淋到一点雨。把女孩送到补习班之后,父亲才忍不住打了个大喷嚏。他快步跑回车里擦干净湿透的身子避免感冒。接下来,我又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组合。基本上所有家长都会把伞的大部分往孩子的身上倾斜,生怕他们一不小心淋到雨发烧,这样的结果可会操心死那些父母亲。 因为今天的雨下得特别大,家里人也担心起我的安危,让我早点回家休息。毕竟滂沱大雨之下,没有人可以保障我的安全。我听了家人的劝告,决定收拾东西提早下班。还好我的是个人工作室,不用被朝九晚五的规定以及老板束缚着,可以随心所欲的上下班。身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如非必要我绝不会这么做,但今天的雨实在下得太大了,再晚一点回家我自己也担心。 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凑巧我的车子拿去送修,无奈之下只好到巴士站等巴士。我一个人撑着伞小跑到有遮雨棚的候车亭里,要是我再慢一点就要成为落汤鸡了。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等待着巴士的到来。就在我刚到不久,一个30出头的女人湿答答地踏进候车亭。她没有伞,只能用背包勉强地挡雨,可想而知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我认出了,这个女人身穿的工作制服是我工作室那条街上其中一间餐厅的,应该是在那边工作。看样子,她也是提早下班了,老板很通情达理。 我还以为女人也跟我一样是来等巴士的,岂料一辆私家车停在车站前。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男人撑着伞下车,来到她的面前。男人细心地呵护着窝在他身旁的女人,一步步护送上车。男人雨伞倾斜的程度可一点都不输其他父母与孩子。虽然只有很小的一段路,男人巴不得把伞都给女人似的,自己根本没遮多少。 不久,我的巴士也到了。没有人替我遮伞显得我有些凄凉,虽然身体冷得直发抖,但一上车司机的举动却瞬间温暖了我的心。司机给我递了一包纸巾,让我擦干身体别不小心感冒。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真的让我在这寒冷的天气有着一丝丝的慰藉。热衷于观察人与事物的我,一如往常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安顿下来以后,我看着窗外,又注意到了许多倾斜的雨伞……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我很常在文章里提到我妈,却很少写到我爸。 我和父亲的纠结几十年了。尤其母亲过世之后,我对父亲曾经是很不谅解的,甚至可以说是心有怨恨的,怨到不想与他有任何联系。后来,我才逐渐明白父亲的爱是如此的扎实,即使他从来不曾说出口。 小时候,家里贫穷。记得每次父亲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餐都会找我过去说说话,这是我们父子两人短暂的聊天时光,然后他 就会外出找朋友,直到我们都睡了,他才会再回来。即便如此,我们父子之问似乎没有什么太过深入的交谈。 说起来,我的父亲从来不操心我的课业,或者说在课业方面, 我从来不让他操心。父亲只有小学毕业的程度,母亲则是连小学都没有读过,所以说,念书这件事,从来都是“自己的事”。 或许因为我是长子,也或许是我的个性使然,认真读书这档事,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之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有真正做到。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为了让父亲安心,我总是会选在父亲下班回家、洗澡时,大声的朗读课文,确定他有听到。我根本连课本都没有打开来,因为我早就已经把课文背到滚瓜烂熟,我念出来让他听到,只是不想让他操心。 有关注我的人可能都有发现,我很常在脸书或部落格写到我妈的事,不过,却很少写到我爸。其实,我和父亲的纠结,算一算大概也有几十年。父亲不太会跟我讲什么大理想或大道理,但他常说的“勤有功、戏无益”,“做人要有志气”,“有恩必报”这3点,我 倒是从以前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也尽量都遵照办理。 父亲也常叫我“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要提防着别人”,这些忠告或许是跟他之前有过一些不好的经验有关。 然而,这两点我从来都没有好好遵守。鸡婆率直的个性,虽然偶尔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扰,却是我最执着、最鲜明的特质。 我的母亲在我17岁时过世,这件事让我对父亲产生诸多的不谅解,甚至可以说是有怨恨的。有阵子,每每想到母亲生前所受的种种委屈,我就会打消和他联络的念头。 父亲是个杂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有一段时间还沉迷于赌博。记忆中,有好几次父亲都是一拿到薪水就全赌输了,以致家用没着落,母亲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向杂货店赊借。还好,多亏小学老师和中学校长的帮忙,我中小学时高昂的学杂费都是全免的,我只需要负担搭公车的通勤费用、午餐费用和书籍费。奇怪的是,这些费用我从来没有一次缺缴。 这件事困惑了我许久。有一回,父亲喝醉了酒,回家躺在客厅的地板上,嘴里面嘟嘟嚷嚷,自言自语地说着“你们不要拿走我的钱,那是阿金读书要用的钱!我啊,再怎么爱赌,也不会输掉他读书的钱!”直到现在,一想到这件事,我的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掉下来。是的,在我看来,这就是父亲的“分寸”,也是他对我的爱。就像我还在读小学时,即使家里没有闹钟叫醒他,他仍然会准时起床、载我去学校。小学的我,一次也没有迟到过。 有次,父亲在报章上读到我恩人的母亲过世的讣文,他竟然可以自己一个人,搭着公车依照讣文上面的地址,去到离家300公里外的丧家致意。我的父亲对于这些“白事”,礼数一向都非常周到。他后来告诉我,因为是有钱人家的丧礼,别人都是送很大的花圈,他只能买个小花圈致意,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就是这么巧,刚好丧家“车头照片”缺了一个花圈,别人送的都太大,只有他送的“够小”,刚好派上用场,解决了丧家的困扰。 说到这里,他脸上挂着的是既尴尬又有点自豪的微笑。这件事,我后来有听我恩人提起过,她也很感谢我父亲的心意。這件事是我恩人家中的大事,我因故没办法出席,所以父亲觉得这场 白事,无论如何,他都得替我跑一趟。父亲说,他虽然是个“粗人”,但这些人情世故他还是知道的。 随着在台湾的工作愈来愈忙碌,回马来西亚的次数变少了。每次回去探亲,时间都非常仓促。有次,我想尽办法挤出一点空档回老家去看看父亲,顺便谢谢他代我尽的人情事故。那次,看着他撑着逐渐苍老的体态与容颜,眼眶泛红地站在门口和我道别,我没有再叮咛他要少抽一点,我想说的是“爸,我爱你”这句话,可惜直到离别前,依然没能说出口。一直以来,这不是我们互动的方式但我们彼此交接的眼神,已经无声胜有声了。 那次,从马来西亚飞回台湾的航程中,恰巧遇上台风天,剧烈乱流使得座位起起伏伏,我的心也志怎怎。在颠簸的机舱内,我赶紧把这文章写完,深怕……一边写着,也一边擦着泪,偶尔抬头,不小心和空服员四目交接时,很怕她误以为我是被乱流吓哭的。对父亲的爱,总是比较开不了口,但总还是会害怕,自己会来不及说,因此,我写下来,提醒自己。期待终有一天,嘴里能突出“爸,我爱你!”这几个字。 阿金医师再说, 你有没有在听! 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一定会经常挂在嘴边,但是却不曾少过。他们会以他们的方式来表达,身为子女的你,或许当下一定能感受到,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可能才会觉悟“原来那就是父母爱的表现!”你是不是也要试着以你的方式,来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爱呢?  
1年前
对狗,馨芬情有独钟,护爱有加。不幸,去年的某一天,傍晚漫步走过附近人家的路,被一只小狗往她的左手指咬了一口。血流如注。往医院包裹及打了一针。自此以后,每逢有人遛狗,走过她身旁,她都提高警惕戒备,甚至偶尔把两手插入口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然而对狗,她依然爱心不渝,没有油然不爱狗的意向。 我爱猫。小时在老家,奶奶养了好多只猫。自小,猫是玩伴。既使现在,每逢晚饭后散步,附近邻居的猫也常跑出来和我亲近。爱,无可否认。但是,很不幸的是一旦有猫儿出现在我的花园,都爱潜伏在篱芭下,守着附近的小洞口,等待小田鼠探出头来,一扑打尽。小田鼠劫数难逃。它们也爱站在篱芭的高墙上猎捕小鸟。我一面气恼,另一面又心猿意马,爱心不能贯彻,总在刹那间从“爱”转移至“不爱”。驱逐了猫儿,心坎里又有阵阵于心不忍的痛感。何其矛盾的心态呀。我在爱与不爱之间周旋,一时不能自已。 遇见当年眼中的坏学生 大前年,我走过Tesco,有一群工人在翻土。忽然听到有人喊老师。一看,是一位工人冲着我而来。他兴高采烈地丢下手中满是污泥的手套,紧紧地握着我的双手问好。我一时不知所措,再仔细端详——哈!眼前这位翩翩少年彬彬有礼,竟是当年我眼中不爱的坏学生。他常在课室无理取闹,给我增添不少的烦恼。最后一次,简直孙悟空大乱天宫 ,推倒同学们的书桌,无故恶言污骂老师,结果被校长赶出了教室。过后,他再没有回来。岁月匆匆,我也忘了这回事。这回我又惊又喜,好激动,也握紧着他的双手嘘寒问暖。他说离校的几年陷入低潮,萎靡不振。过后醒悟,从新悔改,找到了工作,学做园丁。嗯,当年他幼稚无知,童言无忌,我怎能斤计前嫌呢?如此由“不爱”回峰直转至“爱”的境界。知道这位年轻人浪子回头,有救了,金不换,心境一时豁然。多美丽的那天啊!有爱,宰相肚里能撑船。 爱与不爱一线牵。有爱心便可由不爱转爱吧。
1年前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