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留学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4月前
马来西亚实习生的薪资低已不再是新闻,许多在本地大学最后半年或一年的朋友就经常和我抱怨实习完全是倒贴上班。不论是在吉隆坡或新山,一个月几百块,勉强补贴了车油以后连吃饭都不够,要不是学校有硬性毕业要求,需要他们去相关产业实习,那直接进入职场做全职员工或打工更划算,毕竟很多实习生的工作量基本和正职员工无异。 不过在中国,实习薪资相对好一些,而且中国的实习工作对未来就业影响大,所以有些学生甚至会提前自主实习,完全不仰赖学校的帮助。由于疫情,我在去年9月才来到了北京,想着大三要探索北京和好好学习,却没想到提前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的槟城室友,在大二结束,准备迈入大三的暑假就找好了一份中国互联网大厂实习,这才给迟钝的我科普了中国实习的“潜规则”。 学生最在意大厂暑期实习 中国大厂其实指的就是大型公司,一般以互联网公司、车厂、上市金融公司等超大型企业为主。这些大厂一般会在暑假期间到学校展开校园招聘,但针对的并不是大四毕业生,反而是特别针对大三或研二学生。暑假实习一般分为暑期实习和暑假实习,暑假实习就是简单的利用暑假两个月去帮忙一些公司打杂,可暑期实习才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最在意的,莫过于是大厂的暑期实习。 暑期实习的目标是找到适合的公司人才并进行招揽和培养。这类实习生面试流程更加繁琐,经常需要5到8次面试,如AI面试、笔试、HR面试,群体面试、上司面试、情商测试等等。工作量会比普通实习生更多,工作内容也更接近公司核心业务。 在实习1年以后,实习生可以参与就业答辩,需要一场+1(上司)+2(上司的上司)面试,若是你的实绩佳,工作成果好加上答辩顺利,就有机会签署三方协议,约等于是公司提前预定你,你不需要在大四期间再去参加春季招聘和秋季招聘,只需要毕业以后直接来公司就业。若是你答辩不顺利,无法成功晋级,那你也有了一段在大厂实习的经历,大四寻找一些中大型公司的实习就会更加容易。 大厂暑期实习性价比高 为什么大厂会有暑期实习,而且不是招聘能在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大四或研三,反而针对大三或研二的学生?毕竟若是你在大三结束后签署了三方协议,还需要一年才能入职公司,而互联网公司的发展瞬息万变。在和室友讨论以后,我们都得出了结论。暑期实习一般是有资本,有时间去挑选人才的大厂才会展开的。他们能优先挑选一些最有潜力的人才,并且在暑期实习期间培养、观察并选择实习生,选出最好的那位。这样一来,每个实习生都是彼此的对手,竞争会更加激烈。赢了你就进入了大厂的人才储备计划,输了你还有大四一年可以重振旗鼓,拿着镀了一层金的简历往金字塔第二层的公司实习就业。以大四学生的角度出发,除非他们接下来准备攻读研究生,否则实习期间能不能转正成为正职是重要的一环,所以他们不会拿着自己最后一份实习去暑期实习计划冒险,更不会花费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就为了应付各种面试。 不过太多的暑期实习在筛选简历期间就已经不给大四学生任何机会,因为社会里已经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大三暑假的第一份实习最重要。你不加入就是不去卷,就是打算大四躺平找一份普通实习,而有能力的人就会越想要提前进入职场,了解职场动态。一些学生为了累积优势,甚至会提早在大二就开始实习,至少我班上有一位女生,在大三前就已经累积了6段短期实习经验,并且仍为下一段实习是否能更上一层楼而焦虑满满。 不被淘汰是大学生刷实习经历的原因 大学究竟是学习的地方还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役中心?其实大一的课程是最多的,经常会出现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满课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在努力修学分,抢限选课,但课程名额有限,所以免不了大二和大三还有会一些学分需要修,以及自己专业内的必修课要上。但实际来到了中国大学教室,我赫然发现课堂内的出席率堪忧,尤其是大三期间,很多学生早已经找到实习,几乎九成九的实习是要求五天到岗工作,所以学生们必须请假来上课,或者直接花钱请人帮忙点名上课,最离谱的是甚至有人花钱请人来做期末课堂展示。这种全职实习生,兼职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些学生的作业展示或言谈中,你也可以察觉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但履历表上却光鲜亮丽,写满不同领域的实习工作经验。 老师们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是尽量让学院将重要的基础课排在大一大二,以及专注于那些想要认真上课的同学。因为一个专业会有一定的保研名额,也就是不需要经过特别考试,在大三结束后以平时成绩和表现给予优秀学生直接入选本校的研究生名额,约等于是校园版的暑期实习offer。有些学生在入学一年就迅速决定了自己不找大厂实习工作,而是要专注于得到学校的保研名额,在每堂课必到的同时还要坐在第一排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期末作业的要求是3000字,那就要写5到7000字,甚至会出现1万字的期末作业。 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就业,多数人在踏入大学的第一年就有了答案,因为如果你不够快,有得是比你更快的人。虽说有些时刻留学生还是能找到第三条路,那就是好好享受国外的校园生活,在最后一年才找喜欢的实习工作,但周围的中国同学几乎都没有所谓的第三条路可走。或许有,那就是从大二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准备去欧美国家升学的作品集,就连所谓的“润”(run)出去,也要提早规划打算。 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同这种进入大学只为了履历表上好看的学校名称,而不是因为学校能教给你什么,你能在大学认真发掘你的兴趣和潜力等等。小组作业时,我和几位留学生也经常遇见中国小组成员因为工作实习无法出席讨论,不能积极参与小组作业。一学期下来,只见过一些同学一两面,其余时刻都在坐在出勤率未过半的教室,听着教师和小部分准备保研的同学展开学术讨论。在我看来,美好的大学生活是交友、学习和探索自我,在踏入职场前最后的喘息空间,是一座象牙塔,但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却更像是累积更多实习经验,并为踏入高竞争的就业市场,做好全副武装的准备。 更多【新教育】: 2024戴森设计大奖公布 两份创新解决方案获国际大奖 拉曼大学成立佛教研究中心 盼带来更多本土学术研究 UNICEF儿童保护总监希玛森古达/推动儿童保护系统改革 让受害儿童能被接住
6月前
儿子在国外一呆就20年,今天忽然爆出一个讯息:准备一家四口年底回归祖国。 20年前,他和太太(也是他的中学同学)从英国留学回来,不久就在台湾新竹科技城找到工作,当时是“两袖清风”,简单利落。现在说要回家,却已经在那里买房,又多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还有各种各样的家当,剪不断理还乱,正等他如何处理,如何“断舍离”。 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忽然冒出回归的念头。当初很多年轻学子都是这么说的:“我爱祖国,祖国不爱我。”他的中学同学很多在大学毕业后,也是选择离家背井,远走他乡,正如人们喜欢卦在嘴边的:人才流失、国家不会珍惜、不会留住辛苦培养的学子,反而傻傻地给外人得益,让识货的国家拣到宝赚到便宜。也让人们感慨万千,愤懑不平。 回归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还有就是他本身的就业,要重新适应、重新认识、重新选择。 13岁的孙子正要进入中学,是转型时候,时间点要抓得准,不然就很难衔接。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可是又千丝万缕,要如何下手? 马来西亚较难找到适合工作 6岁小孙女的入学比较容易解决,找一间小学报名,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了。问题是13岁的男孙,他在台湾念小学时,成绩还算标青,但马来文肯定不行。至于华文,由繁到简,由注音符号到汉语拼音——如何提升英文程度也是需要面对。回来打算投考独中,孙子的心忐忑不安,父母也紧张兮兮,唯有从旁鼓励,从旁指点,又从热心友人处帮忙取得历届考题,仔细研究参考恶补,尤其是马来文、英文。家里爷爷奶奶姑姑等不停在旁打气,连妹妹也挥舞拳头地大喊:“哥哥,加油!哥哥,加油!” 为应付入学考试,一家四口提前几天从台湾回来,如临大敌的积极备战。 考试当天起了一个大早,热心的友人载他们去赴考。天不作美,下起雨来,到了离校园约一公里处,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正巧那里在修路,交通拥堵,排起了长长的车龙。看看入场时间,考试即将开始,怎么办呢?心急如焚,唯有父亲下车撑着雨伞,表现父子情深地带领着孩子涉水而过。一路上步步为营,过五关斩六将加快脚步超车(阻塞的车)又超人,好不容易才跨入了课室的门槛。看看手机,就只剩下10分钟了,还有不少考生在后头加快脚步呢! 经过整个上午的奋战,孙子终于杀出重围,出现在大家面前。问起马来文,低头不语,英文、华文还可以,数学比较容易。他母亲心急地替他算算总分数,应该是可以过关,众人只好耐心地等待再多两个星期后的成绩揭晓了。 升学难题暂时解决了,轮到儿子的就业问题。他在大学所学科目是比较尖端的科技,在马来西亚比较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形势所迫,马死落地行,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只好排除万难,孤注一掷,做好心理准备,回来后再作打算吧!无论如何,他已准备好6个月的待业期,且看何时分晓?他们夫妻双方的同学好友等也都动员起来,好心热心地帮忙找人脉找关系找工作。 至于媳妇,她在大学修读大众传媒广播课程。她比较有兴趣担任广播员、主持节目之类的工作。这类职业在台湾比较容易找到,目前她就在台湾某个电台兼职呢!不久前,我看到她的团队入围了今年广播金钟奖,她的感言这么写道:“做广播是我心深处的梦想,可是后来我却离电台越来越远。幸运的是,两年前的一个机会,让我以二度就业妇女的身分,重返广播业界。从此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高度。” 仔细想想,她或许是还想继续留在台湾吧!她以前曾在当时的新传媒和报馆任职,回来后,或可在这方面再寻一片广阔的天地? 两个星期后,孙子的成绩揭晓了:英文77分,华文84分,数学100分,马来文不出所料不及格,只有30分。至于马来文,由于孙子是从国外回来,校方另有方案给国外学生:从初中一至初中三,另外出比较浅白的题目让他们考试,3年的缓冲期过后,升上高中一就要和同班同学一样考同样的考题,到时能不能过关,就要看看你是否努力用功以及自己的造化了。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还挺合理,还不错。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11月前
(伦敦3日综合电)前“跳水王子”田亮于2007年与女星叶一茜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相当幸福。不知不觉,女儿田雨橙(Cindy、森蝶)已16岁,儿子田宸羽(Seven、森碗)亦已13岁,近日他们一行3人在英国剑桥大学被偶遇,被猜测是为田雨橙留学探路,引来不少关注。 日前小红书疯传田亮与2名子女现身英国剑桥大学参观,这几天正值是该校的开放日—Warm-up Webinars,而本月4及5日就是正式开放日。 捕获田亮的网民是剑桥导游,他在小红书以“田亮森蝶来剑桥游览啦”为题发文,并写道:“今天带客户来讲解剑桥,居然偶遇当年的跳水王子田亮和女儿森蝶!当年看《爸爸去哪儿》最爱田亮森蝶两父女,没想到一转眼森蝶都这么大了!真人又高又美,带着墨镜酷酷的,和爸爸田亮在牛顿苹果树前一起合影,很温馨。” 从网上曝光的照片可见,田亮与子女3人不约而同戴上墨镜及穿深色系衣服,并开心地与网民合照留念。3人参观剑桥大学的举动,被猜测田亮是为女儿田雨橙将来赴英国留学探路,而她目前就读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该校有不少导师均来自世界上多间顶级学府,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师资非常优良。 自小备受疼爱、父母细心栽培的田雨橙,除了就读国际学校对其将到国外留学占优势之外,她在其他运动项目如网球亦表现非常出色,去年参加国际赛夺得2个积分,更因此首获世界排名(青少年)。 另外,有网民亦直指田亮的基因相当厉害,一对子女的模样与他非常相似,特别是儿子田宸羽,只有13岁的他身高已接近爸爸,目测有170cm,小时候的他五官长相已被像足爸爸,没想到长大后更相似,五官立体精致,身型瘦削,戴上墨镜的父子2人根本令人傻傻分不清,有网民直指像极了两兄弟,大家留言表示:“哪个是田亮”、“三个田亮”、“弟弟太像田亮了”,并笑指3人共用一张脸。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