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病毒
“僵尸鹿” 病毒没药医! 美加33地沦陷 亚洲也现踪 恐有传人风险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首度出现“狂鹿症”个案,这种致命疾病会使鹿只变得如“僵尸”一般,目前没有疫苗或治疗方法,染病鹿最终难逃一死,已经扩散至美国及加拿大33个地区及韩国、北欧,且对人类恐怕也有风险。
3星期前
王宝龙|经历冠病时代更应知道口罩的重要
自2019年开始,大家都经历过冠病长达3年多的恐怖洗礼,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这段经历,病毒带来的死亡恐惧,被严禁不能出门的无奈,无法正常工作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这几年间,人人都是戴着口罩出门,甚至到了现在戴口罩还是一种流行。 回想2019年冠病爆发前,马来西亚大街上几乎很少看见有人戴口罩。 还记得2019年冠病爆发前,偶然读到一则新闻。 在日本,人们只要生病了都会主动地戴口罩出门,而我也开始效仿他们,并向亲友宣导这个习惯。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骂我神经病,而当我生病戴着口罩出门时,路人就用好像看见什么妖怪一样的眼神看着我。 直到冠病爆发后,他们才意识到我所宣导的口罩文化重要性。 如今,我们已经从冠病的阴影走出一段时间了,走在街上还是会看见一些戴着口罩的人。 原本我感到欣慰,马来西亚人终于意识到戴口罩的重要性了。 正当我以为戴口罩文化正走向好的发展的时候,我却发现,路人戴口罩的理由千千万,但是竟然只有少数是因为自身生病了而戴口罩,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那些正在咳嗽的路人,几乎都是没有戴着口罩的,反而是没咳嗽的人们,看见其他人在咳嗽时马上戴上口罩。这戴口罩的角色是不是颠倒了? 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念。 疫情期间,大家应该都接收到了戴口罩方面的知识,所以真心希望大家谨记疫情期间带来的痛苦,不要忘了我们戴口罩的初衷和不戴口罩的一系列连带后果。 由于科技进步、交通发达,各国人们很容易出国旅游与公干,也导致各种传染病不止是局部分布在某个地区,而是全球性的感染。 所以,我们更应该继续戴口罩,更好地预防传染病。 我呼吁各大媒体以及政府,继续大力宣导戴口罩的重要。 除了我们害怕感染疾病而戴口罩外,更希望国人都有自觉,每当生病了都会自觉地戴上口罩,以防传染给其他人。 我也希望国人继续保持每当生病时戴着口罩出门的好习惯,好让大家更加安心。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3星期前
猴痘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 研究:不断演变
一项新研究显示,猴痘病毒可能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群中传播,并且不断进化,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
1月前
科学家首次发现 有病毒可以寄生在其他病毒上
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包含动植物、细菌,不过近日科学家首度发现,病毒竟然可以寄生在另一个病毒上。
1月前
快删除!12款APP暗藏病毒会偷抢钱 已逾220万人受害
安卓(Android)用户注意,Google Play商店又出现新一波恶意木马程式,已经成功绕过官方审查,装扮成正常APP,但这些恶意程式不只会跳出大量广告,还可能会趁机订阅高额付费服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20万人受害。
1月前
独家专访 | 有一种病毒正侵袭柔佛 “就是‘分裂病毒’”
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接受《星洲日报》的专访谈时局时,也谈到他对柔佛目前局势的担忧。
4月前
问药
林建斌/“双高”但低血压 风险就低了?
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胆固醇这三高都对身体不好,那低血压就好吗?
4月前
问药
读家
吴惠春 / 病毒没你想的那么坏?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距今已接近100年了。虽然后来暴发了SARS非典型肺炎(2002)、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2012),但真正让“病毒”概念走入寻常百姓视线的,莫过于2019冠状病毒病。 尽管病毒很可怕,但是你知道吗?没有病毒,搞不好我们也活不下去了…… 哥伦布在新大陆发现烟草后,不仅晋身为欧洲人追捧的时尚,还被当作壮阳的药引,以及用来治疗黑死病,更有甚者,连学校每天早晨都会教导孩子集体吸烟。现代人多已意识到香烟的危害,却鲜少知道烟草与病毒的发现息息相关。 烟草广受欧洲各阶层人士欢迎,成了殖民政府重点发展的商业农作物。正当赚得盆满钵满之际,“烟草花叶病”突然袭来,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886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把患病的叶子研磨出汁,再滴在健康的烟草叶上,不出所料,烟草叶就发病了。不久之前,“细菌致病学说”业已成为学界的中流砥柱,因此想当然耳地把烟草花叶病,归咎于细菌。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后来,俄国的植物学家使用可以过滤细菌的“巴斯德-张伯伦过滤器”,进行了检验病因的实验。“巴斯德-张伯伦过滤器”的瓷土孔洞,细小得连病菌都无法通过,可当他把过滤后的汁液,注射在健康的烟草上时,烟草还是一样发病了。由于他的观念依然受制于当时的“细菌致病学说”,因此折中地把“细菌毒素”当成了肇因。 然而实验结果引起了荷兰微生物学家的质疑——如果致病原因是“细菌毒素”,理应只有被注射过滤液的叶子会染病,而不会造成叶片之间的感染。由此,推断出致病的很可能是比细菌更小,且又能穿透陶瓷过滤器的活性物质,并以拉丁文给它取了个名称——Virus。烟草花叶病病毒,成为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了解病毒历程,首推《进击的病毒》 以病毒为主题的书籍,第一本推荐的就是史钧写的《进击的病毒》,文字浅显易懂。除了上述发现病毒的历程,对于病毒起源、病毒形态、演化过程,都有详尽的解说,这是我阅读他的《疯狂人类进化史》和《其实你不懂进化论》之后,又一部令人大开眼界,且不失趣味的著作。但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政治洗白的味道很浓,尤其是在序里大力赞扬中国政府的防疫大业,以及在描述群众接受天花疫苗态度时,极力高捧母国、贬低欧洲的行径,实在让人傻眼。 ◢病毒是“寄生”的微生物吗? 病毒之名本就让人听了心中不适,新冠病毒更加深了这样的既定印象。由于病毒对生物造成的伤害肉眼可见,让科学家将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定义为单方面获利的“寄生关系”(Parasitism),但这观念随着基因领域的深耕而渐渐动摇。其实,人类和病毒的关系远不如想像那样疏远,而且是属于“共生关系”(Symbiosis)。 RNA病毒具有一些专属的RNA序列,名为LTRs。科学家不但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这类型序列,而且占比还不低,竟高达43%!当中包括了HERVs(9%);LINEs(21%),以及SINEs(13%)。相比之下,人类基因组里负责编码蛋白质的2万个基因,却只占了区区1.5%而已!据推测,这些嵌合入人类基因组的“病毒残骸”是百万年来演化的结果,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的海洋脊椎动物。 这些所谓的“病毒残骸”,对人类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先岔开话题,简单说说人类生命的形成——当卵子受精后,子宫就会开始构筑“胎盘”,以便胚胎着床。“胎盘”将拥有一半父本基因的胚胎,与母亲的血液隔开,以防胎儿遭到母亲的免疫系统攻击。此外,“胎盘”也为胎儿提供养分和输出排泄物。“胎盘”这么重要,但若非HERVs编码的“合胞素”,人类“胎盘”根本无法成形,胚胎也就无法在子宫内成长了! 此外,RNA病毒还会改变自己的特性,以适应宿主体内的环境,从而与宿主一起应对自然选择的挑战。这在弗兰克·瑞安的另一本著作——《病毒的进化:从流感到埃博拉病毒》里有更详尽的叙述。 ◢“粘液瘤病毒”与兔子 1859年,欧洲定居者在澳洲引入了欧洲兔以解决粮食问题,最终兔满为患。1950年3至11月,澳洲当局企图使用生物手段——“粘液瘤病毒”来控制兔子的数量,99.8%的兔子都难逃一劫,一些兔子因为基因天生对“粘液瘤病毒”更具抗性,过不久兔子数量就复苏了,之后的7年,病毒致死率降到25%。从此,澳洲幸存下来的欧洲兔变得更能抵抗“粘液瘤病毒”的袭击,而病毒也喜获新宿主。 巴西兔是“粘液瘤病毒”的自然宿主,遭受感染的巴西兔几乎毫无症状。若与欧洲兔子在自然的情况下遭遇“粘液瘤病毒”,病毒会帮忙巴西兔铲除掉他们的生态对手,让巴西兔能独享更丰富的资源。不仅如此,寄宿的病毒也会帮忙宿主抵抗其它病毒的侵袭。1910年,俄国生物学家宣导的“共生关系是推进演化的力量”的“共生体学说”(symbiogenesis)在百年后得到了印证。 ◢我们和病毒共享空间 人类并非地球主宰,除了动植物,我们也和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共享同一空间,这就是《病毒星球》带出的主题。有个研究生看过海洋细菌释放大量病毒的照片后,决定从各海洋区域收集海水样本,以查证海洋是否居住了很多病毒。计算结果抛下了震撼弹,每升海水中竟含有高达1000亿个病毒颗粒! 1917年发现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病毒家族中庞大的种群,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臣。海洋病毒每天屠戮无数微生物,日放10亿吨的碳元素,继而沉积成为岩石以达到控制气温的效果。作为生态系统的最终得益者,人类即使灭绝,对地球毫无影响;相反地,若病毒灭绝了,地球生态系统会马上崩溃。 ◢潘多拉盒子早已打开 幽秘森林蕴藏了丰富多元的病毒,北极冰川亦然。只是近年过度开垦森林的活动和气候变迁,释放了好些此前人类未曾面对的病毒,埃博拉和爱滋病就是前车之鉴。然而,潘多拉盒子早已打开,是福是祸,都已不在我们掌控之中。即使我们少数人挨过了病毒的淬炼,但那也是哀鸿遍野换来的结果。另外,沉睡于我们基因组里的HERVs,是否会随时苏醒亦是个未知数。想到这里,只能唏嘘短叹。
4月前
读家
即时国际
变异株EG.5来了! 中国专家:多数人每年感染1至3次冠病
虽然冠病疫情阴霾逐步褪去,可是病毒仍在变化中,目前冠病EG.5变异株在国际流行,仍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广东佛山市疾控中心指出,目前这种变异株已经在各毒株中占据优势。中国专家分析,有鉴于没有绝对保护性的疫苗,基本上多数人每年会感染1至3次冠病病毒。
4月前
即时国际
狮城二三事
致命鱼类病毒来袭 狮城集团终止南部海域养殖
(新加坡31日讯)一种致命的鱼类病毒来势汹汹,促使新加坡一家水产养殖集团停止其在南部海域的养殖工作。好在这种病毒不会对人体造成感染,只要在烹煮时将鱼肉彻底煮熟,便可安全食用。 《新明日报》报道,该集团由于一种由鲈鱼落鳞症引起的致命性鱼类病毒(scale drop disease virus, SDDV),被迫终止其在南部水域的养殖工作。 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将养殖场内所有鲈鱼捕捞完毕,并停止在3个海洋养殖场中投放鱼苗。 此外,该集团也预计将从其位于汶莱的养殖场基地进口更多鲈鱼,以应对新加坡的市场需求。 新加坡食品局上周三说,位于柔佛海峡的水产养殖场偶尔也会通报类似的感染症状,如鳞片脱落和鱼鳍糜烂等。 这种病毒通常会感染体型较大的鱼类,因此饲养鲈鱼的养殖场往往损失较大。 淡马锡理工学院水产养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萨拉瓦南强调,只要在烹煮前将鳞片去除并把鱼肉彻底煮熟,受感染但无症状的鲈鱼仍可安全食用。 此外,这种病毒也不会在人与鱼之间传播。 鱼类疫苗研发初见曙光 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可应对SDDV病毒的疫苗或治疗药物。 该集团子公司研究主管苏尼塔说,他们与几家研究机构正分秒必争地研究应对方案,包括开展选择性育种计划、开发疫苗试验与口服性鱼类药物等。 另外,科技研究局免疫学高级首席科学家任宜喆也说,鱼类疫苗研发已经初见曙光。 目前,他们正和局内的传染病实验室展开进一步鱼类疫苗的实验与开发。
4月前
狮城二三事
疾病疗法
揪不明显或极小病灶 窄频内视镜 让鼻咽癌无所遁行
鼻咽癌发生于鼻咽处,致癌风险因素计有基因、饮食与病毒感染,好发于东南亚国家人群,在历史上,西方国家称为广东癌。在进行鼻咽内视镜检查时采用窄频影像技术,可清楚地判断出病变的部位,并得出精准诊断结果,这有利于病患治疗。
5月前
疾病疗法
全国综合
2月大宝宝感染2种病毒 血氧骤降需氧气罩 12天才出院
美妆企业家及网红拿督斯里阿里夫两个月大的小儿子日前受到两种病毒攻击导致血氧骤降,入院治疗近两周后终于能够出院回家。
6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世卫:鸟兽有167万未知病毒 警告X疾病随时来袭
在经历了3年的冠病疫情后,随着世界逐渐恢复正常,科学界和公共卫生界已在为下一次严重的疫情或大流行做准备,尽管他们还不知道这会是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尚未发现的病菌引起的疾病统称X疾病。
7月前
即时国际
百格新闻
开斋节后返校 该不该强制学生戴口罩?
冠病每日新增病例有所增加,学校开课后,该不该强制学生戴口罩?
8月前
百格新闻
疾病疗法
包皮炎不处理 严重溃烂 最终阴茎被切半
阴茎龟头发炎或俗称包皮炎,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集中在阴茎前端部分,但若不及时处理的话,发炎部分不仅影响阴茎,还会牵连到尿道、膀胱,甚至肾脏出现病毒或细菌感染,不可轻视,严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8月前
疾病疗法
即时国际
美邮轮超300人呕吐腹泻 疑似诺如病毒所致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披露,一艘美国得州往返墨西哥的邮轮上有300多人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邮轮所属的美国公主邮轮公司表示,疾病很可能由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诺如病毒引起。
9月前
即时国际
更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