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最新防疫SOP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3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社区
哥打拉沙马那多地设立 “爱的打卡点”让社区更有爱
(马六甲6日讯)你对居住的社区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虽然很多人在某个社区居住了好长的时间,但每天在工作和住家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人物,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或是眼角扫过时,才会犹豫着眼前所见即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到底是否真的曾经有过记忆! 生活不可缺漏的拼图 这期的《带你去找爱》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些留意社区的点滴,因为那是你最真实路过的景象,同时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 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拿出总数2万5000令吉的市议员拨款,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多个地点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让社区因为有爱的美化,显得更加温馨。 “爱心”提醒好好爱这片土地 这些缤纷色彩的设计除了作为该区域的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然后把爱传出去,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此,生活才会有爱有温情。 因此,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方便他们为旅途中留下更鲜明的回忆。 彭佳兰拉马班底为你比“爱”! 市民在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景物,爱的打卡点将唤起你的注意。 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 “我爱马打古精”提醒大家,要爱自己居住的社区。 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们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社区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但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 地标上的每一颗爱都希望市民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甘榜摩登五彩缤纷的地标打卡点,让游客带着美好回忆离开。
3星期前
温思拯.透过服务学习来改变社会
教育是改变社会最有效的途径,让我们透过教育来打造一份新的社会契约,以修复过去所留下的裂痕。
3月前
曹观友:个人力量太单薄 消灭骨痛热症需社区合作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说,消灭骨痛热症需要整个社区的合作,仅是一两个住户保持整洁卫生根本无法杜绝骨痛热症,只有整个社区群策群力,再配合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才能逐步解决黑斑蚊的问题
3月前
黄文民·社区获派垃圾桶,赞!
希望受惠居民能够爱惜及善用所获的新垃圾桶
3月前
【Terra Incognita】毛孩们/谢丽玲
公寓楼下有很多猫,既不是家猫,也算不上是野猫吧?它们没有主人,但各个角落都有爱猫人为它们准备的猫粮和水,所以都是一副吃得好住得好的壮硕。具体到底有几只其实我也数不清——倒不是数量多到数不完,而是它们都是黑猫,难以分辨谁是谁。我大概可以分辨出的有5只,但有时又似乎有新的黑猫出没,结果又搞不清楚了。 黑猫们是同一家族吗?刚开始时觉得它们可能是关系不好,即使同住一栋公寓也不相往来的兄弟姐妹;但后来又觉得它们的各占据一角其实是为了捍卫家族“江山”,不给外来猫任何立足之地。 好几个月前的某个早晨,我就目击过其中一只黑猫与可能是误闯入公寓的非黑猫对峙的场面,后者要走出当时荒置的某家店,黑猫下马威似地挡在玻璃门外,盛气凌人。 我能辨识的5只当中有3只是全黑的,有趣的是都负责占据和我的单位同一边的区域;另外两只渗杂白毛——一只像是穿长度不及脚踝的短袜,另一只则是“穿长袜”,而且颈项下方还有一块长三角形的白色,像黑西装里穿了白衬衫。非全黑的这两只多数时候都流连在对面那一区。全黑的3只里有一只有眼角微微上扬的凤眼,眼睛如翡翠般碧绿色,最霸气就是他。眼神如黑(猫)帮老大般冷冽。 它们在公寓楼下的花园和商业区自由来去,或走或站或坐或躺,看久了觉得它们也是公寓保安队的成员,与穿白色制服的人类保安不同的是,它们是穿黑色制服的猫保安。某天下楼,稀奇地一只猫都没看到,不禁想:“它们今天放假吗?还是去员工旅行了?” 后来想想,管理层之所以容许这些猫的存在,或许并不是爱猫,而是另有功用。一来,可以抓老鼠;二来,可以防止野狗闯入吧?我猜。
4月前
百乐高原首开先河 社区装电眼防罪案
芙蓉百乐高原首开先河,在获得居民配合下,成为首个把闭路电视安装在居民住家的社区,用以监视花园住宅区四通八达的路况,同时也借此预防罪案,让当地社区的治安得到保障。
4月前
东海岸
黄健威:从社区开始杜绝 防范罪案人人有责
关丹警区副主任黄健威警监提醒民众,罪案无处不在,防范罪案人人有责,并认为要从社区开始杜绝罪案。
5月前
东海岸
星云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5】守护/吕振丰(吉隆坡)
社区里有一个“篮球场”。严格说来只是一个设立在路面上可移动的篮球架。 几年前,一位邻居想为社区里的孩子们设立一个活动筋骨的地方,当时的首选运动是篮球。于是他找来工程项目的二手承包商,依据标准水平的篮球架图册,焊接一个坚实而且可以移动的篮球架。 由于社区的东北角交通流量比较低,路面比较平滑宽敞,在空间受限的现实条件下,算是最合适的场地了。设立篮球场后,这里顿时成为热爱篮球的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傍晚时分,一群小朋友结伴竞技;饭后夜幕低垂时,又有另外一群中学生,切磋球艺;偶尔还有三三两两的小女生趁着没人使用,将它当作练习英式篮球的场地。 其实,拿督公厝也在那里,还比篮球场更早设立在社区的东北角。拿督公厝与篮球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至于拿督公为何会迁徙到社区东北,那又是另外一段曲折的故事了。 虽然孩子们玩球时都很谨慎,但是切磋竞技难免磕磕碰碰,导致篮球冲入拿督公厝,让神明和信众成天提心吊胆。经过几次教训之后,大人们决定为拿督公厝增设一对铁门,将伤害减到最低。孩子们可以放心展现球艺,拿督公和信众也不必终日惶恐。 为了安全起见,邻里也同时贴上两个告示,一方面通知孩子们玩球之前要确保拿督公厝小门关上,另一方面提醒邻里信众膜拜完毕务必关上小门。从此,拿督公厝与篮球场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慢慢的,我发现这些孩子特别乖巧懂事。打篮球时,如果遇到前来上香的邻里信众,不同的孩子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守护他们。 有些孩子会暂停活动两三分钟,直到大家上完香后再继续玩球;有些孩子继续活动,但总是有一两位在不远处守护着小门敞开的拿督公厝和在神盦前上香的信众;有些孩子则降低激烈程度,将远程投射和贴身冲撞,暂时改为冲球或蓝底投球等等。 孩子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守候着前来上香的信众,貌似不经意,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要和谐、和睦、不对立,怎会有两样美好的事情不能并存?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1】午餐/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2】寻龙记/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3】新发现/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4】蕉财进宝/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5】守护/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6】不速之客/吕振丰(吉隆坡)
5月前
星云
星云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1】午餐/吕振丰(吉隆坡)
初初搬到新社区,觉得比较偏远,无论上课、上班、购物等都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以前步行可以抵达的地方,如今非得驾车不可。 孩子的母亲偶尔会调侃:“我当初是建议你买一枚3卡拉的戒指送给我,结果你听错买了一间位于‘山旮旯’的屋子给我和孩子们。”客家话“山旮旯”是指偏远、不方便的地方。 有一天汽车路过中环公路(MRR2)休息站一家与油站设立在一起的快餐店,小儿子指着快餐店问:“爸,这家店离我们家远吗?” 我说:“大约五、六公里吧。” 由于年幼的孩子一般对距离没有什么概念,他继续问道:“那么五、六公里是多久?” 我沉思了一下说:“步行大概需要45分钟吧。” 相信孩子都懵了。以前餐饮店、宠物店、脚车店、诊疗所、眼镜店、药剂行、百货市场、银行、邮政局、五金店等,都在住家毗邻,步行从来不超过10分钟。 从望后镜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仿佛在说:“哇,那么远啊!看来很难走路出来这里买东西吃了。” 我逗他说:“别担心,爸爸施展魔法将距离变成15分钟,改天爸爸带你们走路来这里吃快餐!”好让他脑海里留下一个“这家店离新家不是很远”的念想。 虽然驾车要兜好长一段路才能抵达这家高速公路旁的快餐店,但是我的目测,徒步应该不会超过2公里。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周末又来临了。我跟孩子说:“不怕晒太阳的人,穿上你们的运动鞋,戴好你们的帽子。爸爸带你们去社区“探险”,顺便去吃麦当劳快餐。” 本来慵懒的中午一下变得活泼起来。 认识新社区的亲子活动 这也算是认识新社区的一项亲子活动吧!我们穿过小巷,出了社区的保安亭,蜿蜒经过国民学校、宗教小学、高速公路桥底、民居、草地、乡间小路,间中还不时停下来打卡拍照。在草丛里嬉戏和觅食的小羊、鸡鹅鸭等,也探出头看个究竟呢! 不出15分钟,高速公路就在眼前约十五六呎的高处。由于这几天艳阳高照,原本用于排水的水沟彻底干涸,难以涓滴成流,变成可以让我们拾级而上的楼梯,顺利抵达路面,通往快餐店,全程不到20分钟。 饥饿使食物变得特别美味,我们四人就在快餐店享用午餐。服务员也很诧异,这家餐厅在高速大道旁,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这几个人是如何不乘搭交通工具就抵达这里呢?回程我们顺道给孩子的妈妈和二姨打包两份套餐。 渐渐地我们已经习惯这个社区,这个距离。克服了这一点,从此上课、上班、购物等都不觉得太远了。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1】午餐/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2】寻龙记/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3】新发现/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4】蕉财进宝/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5】守护/吕振丰(吉隆坡) 【六日情/我的社区我的家.06】不速之客/吕振丰(吉隆坡)
5月前
星云
六日议言堂
颜汉玮|从水灾看社区
2023年3月1日凌晨3时,永平县议员同仁连续在群组发布水灾警报,所有人都被叫醒待命,永平周边乡村的水位已开始上升,速度是肉眼可见的快,消防单位开始将村民疏散。
6月前
六日议言堂
都市动态
可申请高达12万经费 乌雪“绿化拨款”31日截止
由乌雪市议会所推行的“社区永续绿化特别拨款计划”(Geran Khas Komuniti Mampan)卷土重来,让非营利组织在3月31日前申请分享高达12万令吉的经费,以创造使人眼前“一绿”的社区环境。
7月前
都市动态
地方DNA
卓衍豪/巷弄商圈
都市再生透过保存、激活,还原都市的个性,提升都市的趣味,巷弄商圈里的每一家小店以及往来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生态系,不仅是养活许多小店家的经济圈,也是一个生活圈(社区)。
8月前
地方DNA
教育专题
“一起懂街纳” 引领新生代 关注在地社区
近年,很多组织都在提倡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学生在这些活动往往只是参与者,少有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自发去带动社区活动。但近年越来越多学校把社区参与视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用实际行动关心所在的社区。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林毅钲 2022年,随着冠病疫情趋缓和防疫措施放宽,很多沉寂一时的学校活动又热闹起来,学生也终于可以走出教室。马六甲培风中学去年就办了一项社区导览计划,叫作“Jom Tengkera一起懂街纳——东街纳社区导览计划”。 准确来说,这是培风中学2022年高二德班的学生,在公民与社会教育科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完成的计划。整项计划难度颇高,对中学生而言更是不容易,因为从前期的田野调查、整理口述历史和宣传活动,到活动当天的导览、表演和展览,学生都全程投入,前后总共花了4个月,中间还碰上校庆和考试。 这项计划关注的东街纳社区(Tengkera),是跟培风校园紧密连结的UNESCO世遗缓冲区,在这里可以看见跨族群和跨文化的生活样貌,只可惜这里也跟大多数的老社区一样,面对年轻人外流及人口老化的情况。“一起懂街纳”这个名称以近音字“懂”取代东街纳的“东”,就是寓意邀请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个社区。 培养学生对在地的认同感 这项计划的目的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培风公民课的评量重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培养学生对在地的认同感。他们最初想法是做社区导览,但公民课老师翁汶峰说,由于不是所有学生都对导览有兴趣,因此为了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找到各自能够发挥的角色,这项计划把五感体验融入活动设计,例如自编结合马来传统乐器Kompang的开幕鼓乐,以及由当地峇峇娘惹居民指导Joget社交舞。 去年,培风中学凭这项计划参加董总主办的“为土地发声——2022年大专青年社区参与企划”,打败其他青年参赛者荣获特优奖。事实上,这是培风的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第一次结合课程主办社区导览活动,科主任辜秋莹坦言,这对老师来说也算是一种实验,他们并不知道活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是怎样。后来从当地居民的反馈得知,居民起初也是对这项计划将信将疑,他们担心学生只是玩玩,直到观望了一阵子,确定学生是认真的,他们才越来越乐意跟学生分享社区的故事。 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前,老师必须先做好功课 从学生角度而言,这项计划确实有让他们更了解这个社区,因为像活动总筹黄巧妤同学,即便她本身就住在东街纳社区,但直到参与这项社区导览计划,她才了解一些过去她不知道的历史故事,还有一些她从前不知道的地方美食。 作为学生,她认为这项计划的最大挑战是时间管理,因为在短短4个月的筹备期,学生既要到社区做田野调查,又要应付校庆和考试,常常觉得分身乏术。另外,活动副总筹雷泓彬同学说,筹募经费也是一大挑战,他们单单打电话寻求赞助就花了不少时间,同时他们也通过众筹募款,而众筹又是另一个挑战。 至于老师,他们其实更加忙碌,因为他们首先必须熟悉社区,还有跟社区里的人建立关系,他们才敢带学生过去,不可能让学生去冒险。欣慰的是,辜秋莹说,这项计划确实有让学生跟社区产生连结,因为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变得会主动参加很多导览活动,“你会开始看到他们真的喜欢这个地方、想要了解这个地方,这些对我们来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成果。” 学校的社区计划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近年,很多组织都在谈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但培风这个小组比较不一样,毕竟他们还是高中生,所以着眼的重点比较不同。 辜秋莹曾经在一些活动,听到一些人感叹他们的社区没有学校愿意积极配合社区营造,认为学校有责任带领学生走入社区。但辜秋莹觉得,老师有老师的难处,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量很多因素,例如活动会不会碰到学校考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其他学习?“这是我们跟做社造的人士很不一样的角度,因为我们对象是学生,我们一定首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像社造工作者是从社区的需求出发。我觉得我们对于这个部分需要彼此协调和同理,才有办法结合社区的力量,让这些事情永续。” 也许外人会期待中学生为社区做更多的事,但她说作为老师,其实更重视学生是否有所成长。例如,经历“一起懂街纳”之后,学生在行为上有一个明显改变,现在他们每次过马路的时候,都会向让路的车子鞠躬,这是因为受活动的交通组组长影响,这位组长每次指挥交通时都会这么做,班上同学以前还嘲笑他,但现在大家反而向他学习,“这就是我们作为老师,我们高兴看到的结果。” 接下来,他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把“一起懂街纳”融入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的课程里,那么以后就算换了其他老师和学生,这项计划依然会延续,只是可能主题会不同。 培风公民课借鉴新加坡课纲 “一起懂街纳”可以说是培风中学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的成果发表展。其实在培风,公民与社会教育科2020年才创设,短短几年便有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何况才创科不久就一而再地受到疫情耽误。 创科之前,校方用了一两年时间筹备课程,包括到一些开设公民课的学校,例如巴生兴华中学考察。辜秋莹说,后来培风主要借鉴新加坡的公民教育课纲,因为新加坡的课纲比较接近本土也比较容易执行,同时因为华文独中的关系,培风也把中华哲学融入公民教育,课纲主要分为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几个层次。 培风公民课基本上是以时事议题为导向,老师会根据时事去设计课程,所以没有固定课本和教材。无论如何,有些技能肯定会教,比如高一学生第一个要学的技能是判别事实与观点,但要怎样教还是由老师自己设计。 社区参与是培风公民课很重视的一部分,占每个学期评量比重大概15至20%。辜秋莹举例,高一学生的第一个社区参与任务通常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完成的,比如设计一个家庭活动。接着,他们会参加马六甲三宝山的导览活动,等升上高二之后就要筹办公民议题展及像“一起懂街纳”这样的社区活动。历年他们主办的公民展,有谈性侵课题的《平凡的衣天》,还有谈原住民教育权益的《我们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公民教育引领学生客观认识世界 校长黄雪莱打趣,创设公民课就好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因为公民课有很多活动,办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问题浮现,比如学生常被诟病不懂沟通礼仪,这些事老师平时未必有机会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但只要办起活动,大家就不得不去正视这个问题。 黄雪莱本身也有教公民课,她说学生虽然为了这门课很忙碌,可是这门课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他们以前长期在网上接受同温层的资讯,看待事情也许会很主观甚至很偏激,但经过公民课的训练之后,他们养成客观判断的能力,且因为要办活动,他们不再一天到晚对着电脑,这些改变家长其实都看在心里。 对学生来说,公民课确实称得上最忙碌的科目,但也是特别好玩的一个科目。黄巧妤表示:“尤其在经历过MCO之后,我们通过策展有机会拉近跟同学的关系,更了解每个人的性格,”而且通过公民课,他们得以了解时事还有公民议题,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 比起其他科目,公民课多了很多需要走出教室去实践的课程内容。黄雪莱说,学生现在只是做他们这个年纪有能力做的事,但只要种子在心里埋了下去,“等他们长大后有更大的能力,他们便可以发挥更多影响力。” 更多文章: 德国汉学研究者来马收集资料,赞叹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创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创艺之花盛开 专业吉他手黄子达把音符刻在骨子里 少年足球踢向世界
9月前
教育专题
最新消息
凯里:不能全仰赖政府 社区建设需NGO合作
国阵双溪毛糯国会议席候选人凯里认为,社区的运作和建设不能完全仰赖政府,也需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
10月前
最新消息
用心教育
英迪讲师:保护使用者 需速立法阻网络霸凌
曾经或目前的网络霸凌受害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和自杀行为等。有许多悲剧事件是与网络霸凌的受害者相关的。 根据我们目前的法律,马来西亚依仗于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条(不正当使用网络设施)。然而,仅靠现有法规可能还不够。许多互联网用户甚至可能难以识别什么是网络霸凌,或者他们可能不了解保护自己的有关法规和方法。 截至2021年3月,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部正在准备一份关于反网络霸凌法的内阁文件。2021年8月,据报道称,政府目前在草拟这些网络霸凌法令。根据马来西亚网络安全机构的延伸与能力建设高级副总裁慕斯达法阿末的说法,随着这些具体的新法令到位,网络霸凌的起诉程序将不再基于其他法令,包括第233条。 与此同时,英迪国际大学商业与传播系高级讲师德尔温德(Dihlvinder Kaur Gill)认为,制定应对网络霸凌的具体法律对于提高公众意识和有效起诉违法者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快落实 她说,防止网络霸凌是需要通过适当的立法来解决的问题,并且应该对现有的管理和规范社交媒体使用的现有法律持续审查。 “邻国通过法律打击网络霸凌方面取得了进展。鉴于数码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交流和互动方式的世界,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快并集中精力审查和改进当前的立法框架。” 在她题为《马来西亚应对网络霸凌的方法:现有框架》的研究论文中,考量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对网络霸凌的具体反应。论文中论及的新加坡,该国通过2014年颁布的《防止骚扰法案》实施了网络霸凌法令。在英国,虽然没有针对网络霸凌的具体法律,但有几项立法用于起诉涉及网络通讯的案件。爱尔兰还于2021年2月通过《2020年骚扰有害通信和相关犯罪法》,颁布了一项关于骚扰和有害离线和在线通信的新法案。 严格执法有助防止 德尔温德提出,一个良好的法律框架加上严格的执法,将有助于阻止持续的网络霸凌。除了立法,社区还必须在社会福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来防止网络霸凌。 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教育和私人界可以帮助实施战略,例如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社会规范了解网上行为的类型来培养公民意识,再加上公众的努力和支持,将有助于消除马来西亚网络霸凌。 惩罚霸凌者 还网络安宁 德尔温德的合作研究员、法律系毕业生兼英迪国际大学校友Low Win Li表示,在人们依赖缺乏监管和问责的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时期,网络霸凌变得更加猖獗也就不足为奇。 “人们开始接触社交媒体的年龄越来越小。虽然许多人确实从社交媒体的参与中获得成功,但许多年轻人也在同一平台上首当其冲地遭受不愉快的经历。” 她补充说,虽然网络世界带来进步,但保护用户仍然更为重要。在研究论文中,他们探讨了法规、案例,并就如何在法律方面和社区之间解决网络霸凌问题提出了建议。 “拥有我们自己的反网络霸凌法律,可以保护受害者和其他在线用户,并对肇事者给予适当的惩罚。我希望相关法案在不久的将来将被提交给国会。” 更多文章: 2022年马来西亚大华银行 “年度之画”大奖《地皮》竞逐区域大奖 加入保育马来亚虎行列,大学生自愿为虎忙 【研究故事】被科技喂养长大的群体 革新教育迎i-世代 为弱势群体尽点心力,一起来送礼传爱 美国研究:ASD患者有望开车上路 自动轮椅减轻移动挑战,4子设计获IEM赛冠军
11月前
用心教育
奖掖援助
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原住民社区获拨3亿
在最新的财政预算案中,原住民社区将获得总值3亿零500万令吉的拨款,以实施社会援助计划、提高生活水平和用作原住民村的综合发展,相比今年的2.74亿令吉有所增加。
12月前
奖掖援助
更多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