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禁忌

多年前曾经在《星洲》副刊唐米豌的专栏看过一则故事,话说唐米豌晚年积极在中国参与扶贫活动,有次她在乡下服务时,由于该地方是个贫困乡区,生活条件困苦,许多人都营养不良,当地的女性通常在三十多岁时就停经了。唐米豌在当地服务时,就引起了一些话题。由于唐米豌是中年人士,可尚有月经来潮,当地的村委书记背后为她取了个绰号叫“老妖”,意思是说他村里的女性三十多岁就开始停经,唐米豌这位中年女士却尚未停。在穷乡僻壤山旮旯之地,遇到月事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除了交通不方便,也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女性卫生用品的价钱,所以有“月经贫穷”一词。 所谓“月经贫穷”,系指经济弱势女性,因为无法取得充足且适当的生理用品,导致生理疾病及心理健康,且不利就学及就业,并将长期影响生活,陷入弱势的恶性循环。月经贫穷现象由来已久,只是以前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课题,如今随着性别平等意识抬头,总算能够把月经贫穷摆上台面讨论。而有些学校、政府部门公共场所也开始在卫生间为女性提供免费卫生棉。 其实我还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有些人提起月经好像犯罪一样?最近看了朋友吴惠春投稿《星洲》星期刊【读家】版的文章提及,日本古时候贵族为了有利于他们的统治百姓(尤其是女性),由上而下确立了歧视经血的制度,因此产生了各种不人道、歧视女性的陋习。如今虽然种种陋习已经废除,但还有些根深固蒂的“习俗”保留至今,例如月经来潮不能进寺庙、不能出席葬礼、不能动这动那等等。这种观念还渗透日常生活,例如月经来潮时女性的衣物不能和男性的一起洗。不能把内裤晾晒高处,因为如果挂在高处,家里的男性在下面走过会触霉头;男性不能帮女性收内裤、男性不能帮女性丢装过卫生棉的垃圾袋等等,这样会一世人没出头天,倒霉终生。 其实这些禁忌是否有证据?鬼知道,反正我觉得荒谬就是了。这些禁忌的出发点,几乎都是男性优先,仿佛一切晦气都是女性的错,这不就是深根固蒂的重男轻女观念在作祟吗? 买个卫生棉都好像在犯罪 月经只是正常的生理状况,为何却成为许多人的禁忌?为何月经会让人难以启齿?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月经”这个字眼,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结果被妈妈骂,说我不要这么色,问这种问题。而很多女性都很隐晦地把月经来潮称为“大姨妈”、“亲戚来了”、“那些来了”,就是不敢启齿说月经来了。总之这些都是女性的悄悄话,不能在男性面前提起,会被男生取笑羞辱。 说起月经,不能不提卫生棉。1921年,Kotex在美国成立,标志着商业化卫生棉诞生。如今经过多年发展,卫生棉分为日用(一般流量)、夜用(大流量)、无翼、有翼、加长型、超薄型(Slim)、卫生护垫以及孕妇及产后专用卫生棉,材质方面则分为网状和棉状。 然而顾客购买卫生棉时却像极了犯罪一般,先从女性顾客说起吧。由于小二我是男性,因此每次女性顾客来买卫生棉时总是很害羞地询问我卫生棉放在哪里,然后付款时都会要求用黑色塑料袋打包,仿佛买的是违禁品而非卫生棉。 更令人无言的是男顾客,只能以偷偷摸摸来形容。话说某天有位仁兄要帮家人购买卫生棉,来到我面前时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地问我卫生棉放在哪里?付钱后一脸陪笑地请我帮他用报纸把卫生棉给包起来,然后装进黑色塑料袋里头。他的举动令我相当纳闷,不就是买一包卫生棉而已嘛,何必如此“娇羞”? 当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话说某天有位阿姨来买卫生棉,只见她拿着一包卫生棉问我:“靓仔,请问这个品牌的卫生棉好不好用?”我笑着回答:“阿姨,您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只是很可惜我没用过也用不上,所以我建议您问问我老板娘,我保证她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言毕,这位阿姨先用一种杀死人的眼神瞪着我,然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其实相信卫生棉工厂里头的男性员工比例应该不低,而在我这一区,卫生棉推销员也是以男性为主,他们对于卫生棉的功能和知识恐怕比女性更为了解,因为你若不了解自家产品,如何在这行立足? 所幸,如今女权已经逐渐抬头,相信不久的将来,女性能够从容面对月经这两个字;男性也能如购买普通日用品般购买卫生棉,而不再是偷偷摸摸犹如购买违禁品般的模样。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购买饮品招待亲友。儿时由于家贫,许多饮品也只能在新年期间品尝,而最热门的饮品非杨协成包装饮品莫属,能够端出汽水招待亲友的已经算是富裕家庭了。当时包装饮品是杨协成的天下,顶好和时新两个品牌包装饮品尚未面市呢,汽水则是玻璃瓶时代,罐装汽水也还没出现。 只是万万没想到,广东人新年期间购买饮品竟然还有许多令人捧腹的禁忌。话说年关将至,与老板在商讨办货事宜,主要是商讨该进什么饮品,结果老板给我上了一堂课,分享了许多广东人购买饮品的禁忌。 老板告知,他儿时新年前后,家中长辈有很多可笑的禁忌,很多包装饮料以及一些汽水他们新年期间并不会购买。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的饮品选择也不多,杨协成的包装饮品也只有豆奶、菊花、甘蔗、荔枝和冬瓜,柠檬是后期才面市的。汽水方面热门的有可口可乐、Pepsi、沙士和橙汁,100 Plus当时尚未打开市场。经济实惠的浓缩橙汁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人理所当然是喝啤酒和仙地。 老板告知,令长辈感觉受冒犯的饮品有甘蔗水、冬瓜水、菊花茶,以及百事可乐这四种。甘蔗水,广东人简称蔗水。它之所以入围完全是被“蔗”这个字眼所连累。甘蔗的“蔗”,与粤语的“借”谐音。所以蔗水等于借水,意即借钱也。水在粤语也等于是钱的意思,例如:过水=付钱,叠水=很有钱等等。 百事可乐等于白事可乐 菊花之所以入围,也是拜这个“菊”字所累,因为菊花的“菊”字与粤语的“谷”谐音。广东人把很受气、满肚子气称之为“谷气”,新年期间还要“谷气”,真大吉利是! 冬瓜则不用说,犯忌的原因很简单,就这个“瓜”字,瓜无论是粤语还是华语,和呱都是同音。而“瓜”在粤语中是死了的意思,例如瓜老衬、瓜柴,瓜佐。 Pepsi入围的原因更令人啼笑皆非,经老板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因为Pepsi的中文名叫百事可乐,百与白谐音,因此百事可乐等于白事可乐!白事所指的乃丧事是也!白事就算了,还让人觉得可乐,就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大约十多年前,一首“Pop不是汽水、不是汽水,Pop是天然口味有气矿泉水”唱响大街小巷,这个由Spritzer矿泉水旗下生产的Pop横空出世,迅速虏获人心成为农历新年的宠儿。最近这几年Pop却停产了,然而最近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SO TINGE的饮品,其味道与Pop大同小异。个人认为,Pop这个名字的本意应该是模拟打开汽水盖时发出的声音。只是Pop这个字眼和粤语的“扑”谐音,不知道公司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停产Pop并以SO TINGE来取代? 可耐人寻味的是,啤酒竟然没犯禁忌讳,华人新年期间并不喜欢黑这颜色,可无论包装还是液体都是黑色的黑狗啤却能独善其身,不在犯忌名单里头,而绿色包装的皇帽啤酒也一样不在犯忌名单。但其实皇帽啤酒应该也在禁忌名单里头才对,因为对一些人而言,绿色包装的皇帽啤酒代表着什么?绿帽是也!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可笑的禁忌早就被抛诸脑后了。
5月前
5月前
比较直率的友人有一天对我直言:“你不要一直说一些客套话:不好意思啦、对不起啦、抱歉啦、sorry啦等等,也不需要谢谢、谢谢的说个不停,重复又重复,让人觉得不自在。这种话说一次就够了。” 我听了感到面红耳赤,本来以为古人有云:礼多人不怪,我如此的有礼貌,应该不会被责怪吧?没想到,时代不同了,会给人不耐烦,甚至有虚伪的感觉。 那天刚好把收音机的频道转到邻国电台,无巧不成书,这一个节目正好在说这个话题。两位男女主持人谈论他们遇到的礼貌多多,整天将不好意思挂在口上的人,现实生活中还真多呢!啊,好像又是在讲我呢!听到我又不好意思了。回头想想,我岂不正是那样的人? 想当年,初出茅庐,不知人情世故,我和生意伙伴提着行李,样品箱,从南到北,祖国山河大江南北走透透。某夜投宿吉隆坡百货商公会,我们住在三楼,二楼大厅有两台麻将桌供会员、推销员打牌消遣娱乐。我看见相熟的前辈钟哥正和另外三个战友,红中白板、暗贡、碰碰声激战个不停,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走上前去亲切地拍拍钟哥的肩膀,问道:“钟哥,手气如何?输,还是赢?有赢吗?” 钟哥满脸尴尬的低头看着台上麻将桌面没有理会我。生意伙伴后来低声悄悄地提醒我说:“亚中,不是我说你,我们出来社会混,基本的人情世故一定要知道。凡是人在牌局上,不论是打麻将、玩四支必、三张还是21点等等,千万千万不可以去拍他的肩膀,这样他会输钱的!这是禁忌,知道吗?还好,钟哥和你是好兄弟,换是别人早就发脾气翻脸了,尤其是如果他正在走霉运,正在输钱的时候!” 我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真的,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我平时喜欢向人搭讪问好,但也会观颜察色,如果来者不善,凶神恶煞,则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如果是和颜悦色的则表示可以互相交流,但也是要小心提防。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再怎样的有礼貌,也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除非是深交旧友。 点到为止就恰恰好 我曾经习惯性地拍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善,但小女就曾经对我说,不要一直这样,有些人会不喜欢的。 我想起曾阅读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叙述一个小文官在剧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不小心口沫溅到坐在前排高官将军的背部,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不停地道歉又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引来呵斥而竟然一命呜呼。 这篇小说曾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怀疑自己不停地说对不起,sorry是不是也是受到它的影响? 今天上午我到眼科中心回诊,付费时,柜台小姐收我105令吉,后来说弄错了,应该是112令吉,少算了7令吉,要我再补足余额。她不停地对我:“Sorry!Sorry!Sorry!” 我想起诤友对我说的话,于是搬过来依样画葫芦,笑笑地对她说;“这种话说一次就好了,不必一直重复Sorry又sorry!Sorry又sorry!” 旁边她的同事笑成一团,她自己也笑个不停。 真的,有时客套话是不需要太多,点到为止就恰恰好。 读者们,如果觉得这篇拙作让你不舒服、不自在,味如嚼蜡,看不下去,那真的是不好意思喔,sorry!sorry啦!
5月前
向来无畏禁忌,那些老旧的绑手绑脚的条条框框,难免会让人怀疑乃好事之徒别有用心,故意设计来恶整他人。回想人生中第一次买车,国产车,面漆金属黑,车牌号3478,身边亲友莫不面面相觑。他们认为4不好,可4哪里不好?再来轮到挑剔黑色面漆,虽没直接挑明说黑色不吉利,却始终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试探式问“难道没有其他颜色”?新车才落地不久,车牌号就一直开奖,中秋才开了特别奖,冬至又开安慰奖,只是号码都活泼乱跳,从不顺着来。清明以后,尽管大家都没有真正中奖,不过已不再有人觉得4不好,反而开始预言迟早开出头二三奖。 刚嫁作人妇那年,夫家某位女性长辈,年纪不算老,耳提面命叫我千万不能将自己的衣服,与外子的一同放入洗衣机清洗,理由竟是女人的衣物脏。当下我一脸错愕,连续几天止不住左思右想,郁闷得要命,难道只有女人的衣物会脏?这事荒谬至极,却无法与其理论,只能吃闷亏。 婚后10年才怀孕,身边一些长辈都替我紧张,虽知我的脾性,却还是冒着被反驳被讨厌的风险来找我,告诫我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孕妇不能使用剪刀,否则将来小孩出生可能会有兔唇。孕妇不能缝补衣物,否则小孩生出来没有屁眼,俗称“生仔无屎忽”。除了孕妇本身,孕妇身边的人也不能轻举妄动,譬如不能随便移动孕妇睡的床,不能装修孕妇住的房子,不能搬迁,不能旅行,不能接近动物,不能看猴子。孕妇与孕妇的家人最好什么都别做,这样就不会惊动胎神动胎气,一家老少只管吃喝拉撒睡,直到小孩平安出生。 小孩还有几个月才出生,却轮到娘家长辈来提醒,个个苦口婆心,谆谆善诱,希望我能为了孩子,勿要无视忌讳。小孩的衣物不能晾在屋外过夜,尤其是白色的。睡前不能玩太疯,小孩咯咯笑多久,半夜就会闹多久。不能挠挠小孩的脚底板,否则他长大后不敢过桥。不能在夜晚替小孩剪指甲,原因不详。原因不详的忌讳还有很多,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话,乖乖听从就好,所有忌讳最忌讳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尝试过反驳,并清楚表明相信科学,长辈则举例表妹脸上的胎记试图说服我。那个如泼墨的胎记我见过,在表妹的右脸上方,覆盖了她的右眼、右颊骨、太阳穴,刚好触及右耳,所幸只是皮肤表层色素沉着,并无影响视力,听力也良好。然而,由于自小承受周围异样目光,心理压力多少积累一些。二姨生表妹那年,本是双喜临门,先前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又如愿怀上女儿,而且新居落成,即将可以迁入。二姨大腹便便干不了粗活,心想刷墙总行,不爬高上低,坐在椅子上刷,只要能帮上忙,哪怕就分担一点也好。岂料从此成了罪人,有口难辩。她何曾希望胎记长在自己女儿的脸上?身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心疼。 由于是高龄产妇,婚后多年不孕不育,孕期患缺铁性贫血,还有妊娠糖尿,公家诊所的医生和护士对此等案例格外重视,丝毫不敢松懈。怀孕五个多月时,医生安排我做详细超声波扫描(Detail Scan),确保胎儿身体结构与脏器形态都发育正常。主诊医生还没到,年轻的实习医生先开始检查。没有腭裂,没有缺腿,手指和脚趾都齐全,鼻梁高,极大可能会是个帅哥,实习医生夸奖。等到孩子出生那天,才揭晓他不仅鼻子扁塌,而且还单眼皮,将来可能得支助他赴韩整形。 为父亲送终 不相信胎儿会小气 孕晚期父亲疫殁,姐姐劝说既然怀有身孕,就无需奔丧,免得腹中胎儿小气,反正行管令期间也不允许停柩,丧葬事宜一切化繁为简。我当然不相信胎儿会小气,从吉隆坡到芙蓉只需一小时的车程,我坚持与外子到警局申请通行证一同回家,算是为父亲送终。 我们还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已从医院被送去了火葬场。按卫生部规定,最多两位亲属允许到医院认领遗体,并按照规程尽速火化,我们抵家后只能等,等姐姐将父亲的骨灰带回家。 月子期间,因乳房湿疹复发就诊,女医生考虑到新手妈妈需要哺乳,坚决不开含类固醇的软膏,嘱咐按时服用抗生素,并常常保持身体清洁干爽。湿疹忌热,我向医生坦诚房间冷气几乎全天开着,她说其实并无大碍,产后不能吹风只是老一辈人的说法,那些月子禁忌只管听,别跟老人家拗。 其实,我们家族还有一号人物,她的长相奇特,全身皮肤赤红,没有毛发,包括眉毛和眼睫毛,报章杂志称她作穿山甲人,今已离世。论辈分,我该叫她姑姑,她是祖父兄长的小女儿,两家人住得近,经常有来往。上一代人生活贫困,如若从山野捕捉到四脚蛇、果子狸、穿山甲,只要背脊朝天,都会焖煮成一锅香肉,或一家人或两家人分着吃。 话说当年,穿山甲姑姑在她母亲的肚子里还未出世,某天她的父亲为捕捉菜园里一只穿山甲,以火烟熏其巢穴,试图将它逼出,不过由始至终没有成功。数月后,穿山甲姑姑就出生了,出生时全身通红,如被火灼过一般,后被证实患有先天性鱼鳞癣,家中长辈都以为此女或许命不长久。 除了相信科学,人只要活得够久,都会渐渐明白世事无常。如果踽踽独行人世间,非得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情愿选择迷信大吉,宁信命中所有无可避免的劫难,最终都能大步跨过,一切化吉。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太太说,从前她家每天会为务农的父亲准备一大壶咖啡乌,要下大量白糖,甜到喝了很“嗨”那种。那一大壶咖啡乌,同时也是母亲割胶半日工后,午餐前的“能量补充”饮料。可能是劳动出汗多的关系,所以两个长辈多年来都养成无糖不欢,嗜甜到不知控制的那种。两个长辈解释:生活太苦,用甜味滋润,才有继续拼搏下去的动力。他们和我父亲极其相似,只不过,父亲是习惯喝“锡兰茶”,每天一大桶。 太太家负责煲水冲泡的人,也兼顾续壶任务。因此太太家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年纪大的教小的,好让上学或离家工作的人专心外出,不用牵挂两个长辈休闲时的饮料准备工作。如此冲泡咖啡的手艺一个传一个,当时对水温与咖啡粉的分量没太多讲究,上个人教什么,接手的负责依样画葫芦就是了。也因此家里人人都会冲咖啡,并喝咖啡长大,除了学会煲水、布袋滤渣和清洗干净杯具,最厉害的还是计算每人可以分到的分量,从不有人多喝或被遗漏。 后来受电视剧影响,某个有创意的姐妹偶尔会弄些独特的喝法,比如将咖啡放进结冰托盘,结成小冰块。炎炎午后,喝上一杯从冰箱取出任它自己慢慢融化的咖啡冰块,那可是少女时期午间自己营造的小幸福,思想男同学戏弄的欢愉,口里喝着冰凉咖啡,凉与甜蜜都沁入心扉。 那时候家里有喝咖啡习惯的都自备小铁桶储存咖啡粉,当年没有现在的独立包装,也没有咖啡机,喝咖啡是普通但却工序复杂的习惯。从杂货铺购买称斤计算的散装粉末回来后,为确保不“漏风”(受潮),让湿气导致粉末变质,各家都有独门的收藏秘诀。例如每天开罐取粉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个几分钟,说也奇怪,经太阳晒过的咖啡粉有股特别浓郁的香味,香气随风飘散四溢,之后冲泡起来感觉也特别香醇。 不能一日没有咖啡 太太未嫁给我之前,也与其家人一样,不能一日没有咖啡。我常取笑她是中了咖啡毒。上瘾这回事因人而异,但或多或少会有依赖习惯,或认为是提神醒脑的良药。据文献记载,古中东宗教祭司为了能有足够的精神进行一日多次且长时间的祈祷仪式,长期饮用咖啡果实(当时还未取名咖啡)煲过的水,借助含有兴奋原素的饮料,达至提神醒脑的功效。 说这故事给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太太听,她半疑半信。当时为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确实是下了功夫找资料阅读厚厚的书本,不像现在,要查找资料,一律拜访“谷大神”。 之前,也不知听谁说过,怀孕的女人喝太多咖啡会生下皮肤黝黑的婴儿。因此,已达谈婚论嫁的我俩,为了下一代的白皙肌肤,我也学人讲些没有根据的传说,似有似无,信其有者,自然捧为“圣旨”;不信者,当然是一笑置之,理你都傻。如今4个孩子全无一黑皮肤,太太常夸幸好当年戒口,多亏当年我及时提醒。 如今她也常用这招劝说已经成年的女儿。但3个女儿都是“咖啡控”,反倒是家里的独男不是,他是滴“啡”不沾那种,完全与我夫妻不像,女儿们都指儿子是捡回来养的。我们是那种早上没喝到咖啡,午后就无精打采的人,与需要充电的智能手机一样,电量不足,就思路缓慢,反应迟钝。 而今年纪稍长,为了避免夜晚难以入寝,午后就尽可能不喝咖啡。友人劝说干脆戒掉,我的理由是:人到了一定年龄,没有所谓的禁忌,吃该吃的,喝该喝的,趁还能吃喝时,不要刻意回避某种食物,因为凡物互相效力,只要不是过分、过量和过度纵欲,一切都是创造主美好的安排和赐福,我们要均衡而自制的享用。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