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科学

【新教育】访问过不少校长,但少有受访者像谢上才校长那样,在国中和独中皆有掌校经验,而且在乡区学校和城市学校都担任过校长。 他读物理出身,常说自己是物理人,用科学人的思维去管理学校。最近他出版了自传,这本自传除了讲述他如何从菜鸟老师变成草根校长,也映照出马来西亚近代教育史的缩影。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董总提供照片 这篇报道差点要延期刊登,因为在访问日期敲定之前,谢上才校长突然入院动心脏手术,即俗称的“通波仔”。原本以为先让他休养几个星期再联络,但他倒是很坚持尽快完成访问,所以这个专访得以在他出院几天后在线上完成。 这种对于效率的坚持,也许就是他在教育界大步向前的要诀。他1981年进入国中任教,从普通教员升任校长、高级校长(DG52等级)和卓越校长(DG54等级)。在国民中学服务31年后,他申请提早退休,在2013年到吉隆坡中华独中掌校,直到2017年才卸下校长身分。 在杏坛服务的这些年,他发起独中科学营,带领过乡村学校蜕变,也曾带领学生赢得国际科技奖项。他办学经验丰富不在话下,更难得是他服务过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于教育改革有着开阔的视野和胸襟。 所处环境不同 管理方式自然也不同 关于如何做好一位校长,他在今年刚出版的自传里,有一个篇章专门谈论这个课题,这里就不详述,但有一个关键词不管在书中或专访中都有提及,那就是大局观。 他认为,一位好的校长不能只有满腔热血,还必须要高瞻远瞩,具有系统思维和带领学校转型的魄力。他先后服务过7所学校,每到一所新学校,他都当作重新出发,只因每所学校有不同的条件和特色,管理方式自然有所不同,绝对不能靠一招半式走天涯。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是有一次被空降到马来乡村的技职学校,要得到家教协会和社区的接纳实属不容易。他说:“当时我灵机一动,和学校的技职老师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器,帮助农民灌溉,然后我又写了一份英文报告参加韩国科技大奖,荣获亚太区第二名,这成了带领学校转型的一个突破点。” 掌管这所学校期间,他推动“爱心(KASIH)教育”,即知识(Knowledge)、欣赏(Appreciation)、技能(Skills)、正直(Integrity)和良好习惯(Habit)。学校从拉电线、设置电源插座、设计学校网站等工作都由学生一手包办,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和找到荣誉感。他还在校园内的道路设置路牌,路名都是电子和科学双语名词及符号,例如Diode、Transistor、Transformer等等,希望学生在校园各个范围内都能吸收到知识。 如果要说执教生涯遇过的最严峻挑战,他说那件事发生在上述同一所学校,当时他刚当上校长,有老师体罚了学生,家长不满去报案,接着又有政治人物介入,他必须即刻处理危机。“幸好当时得到各方面的协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平息了这场纠纷。我也把这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如何预防未来再发生的情况,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当时教育总监也召见我,他看了报告后是很满意的,我也从这件事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 国中校长与独中校长的差别 每所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同,从国中到独中更是一个剧烈的转变。他本身毕业于芙蓉中华独中,2013年到吉隆坡中华独中掌校时,隆中华学生人数突破5000人,他的宏愿是“隆中华的毕业证书能成为进入国际一流大学的通行证,让我国华文独中教育成为国际中等教育事业的典范”。 关于在国中和独中掌校的区别,他说在国中这样的政府学校,即使是校长也必须教课和批改作业,这点能让校长更了解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形,而且政府学校的校长受过专业培训,包括法律事务、财务管理、人事等各方面,甚至仪态服装都有一定的规范。 独中校长则有一个称号叫“公关校长”。他说,独中校长除了要面对学校的董事会和赞助人,还要和华社三大支柱(华团、华校和华文报)打交道,“所以独中的人事复杂度会比较高,同时校长还要负责筹款,出席各种各样宴会和会议,要在不同场合代表学校发言。” 平心而论,他认为校长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公关,而是为学生和学校服务,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学习到课纲要求他们学习的东西。像不久前有一则新闻,指沙巴有一位教师无故缺课7个月而遭学生起诉,他认为无故缺课这种事根本不应该发生,对他来说,“我一天都受不了,我每天都要确保我每一班、每一节都有老师进班,而且我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无论在国中或独中,校长都是校务缠身,各有各的不容易。国中校长固然没有为学校筹款的压力,但他认为抛头露面为学校筹款这种事本来就不是校长的核心工作,应该由另一组人去负责,校长专心于校务和校政就好。 另外一点他感受到的明显区别,是在乡村学校担任校长和在城市学校担任校长的不同之处。他说,在乡村学校处理事情相对容易,因为村民信任校长的权威,愿意给予校长支持。但大城市的学生家长不是这样子,他们往往较有主见和敢于挑战权威,身为校长的对应方法就是诚恳以待。 为物理教育播种 物理系出身的他非常强调科学理念,他的自传里提到,校长的科学素养决定校长的办学视野,还有掌管学校应该应用科学管理,比如运用物理学科中的系统思维,观察及掌握系统内的各项变数等等。 他自幼在父母的影响下养成仰望星空的习惯,印象深刻是小时候每当晚上凉风习习,父母就会带他和兄弟姐妹到后巷的马路旁,坐在长凳上看着夜空打开话匣子。他好奇星空的长廊有没有尽头?有的话在哪里?为什么星星会闪烁?大概从那时就埋下了研究物理的种子。 他中学毕业时,虽然以校内高三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台大医学系录取,但因为没钱而无法出国升学。他就读国立大学(UKM)理学系,专研物理和数学,以及修读教育专业文凭。任教多年以后,他得到教育部奖学金,重返国立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 他对本地物理贡献良多,比如他倡导创办华文独中科学营,为政府中学编写物理教科书,以及编撰独中参考书《物理好帮手》。他形容1995至1996年是他人生的奇迹之年,当时他在端姑嘉化技术中学执教,有3件事是他执教生涯的高光: 01 发明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具——彩虹杯,荣获东莱科学教育创新一等奖(Toray Foundation),以及发明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荣获亚太区创意发明奖(MINDEX’ 95); 02 马来西亚物理协会颁授院士。通常“院士”这项荣誉只颁给有贡献的研究人员,而他只是中学老师,但因为在很多委员会和比赛担任主席或召集人,贡献受到物理协会认可,所以获得这项崇高荣誉; 03 1996年得到第一个杰出教师服务奖,获教育部委派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出席学者会议,在那里认识了一些美国学术界的精英。 按照我国政策的理想目标,我们学生的理科和文科比例应该是60%和40%,但目前情况是20%和80%,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假如不加以改善,我们很难达到工业4.0和经济转型。 问题出在哪里呢?他说最主要是教学法还是很落后,学生也许懂得很多公式,却未必知道背后的原理和故事,更不知道物理美妙的地方在哪里。因此,他现在即便退休了也将余热奉献给物理教育,目前除了致力推广趣味物理,也倡导独中的教改落实高中理科实验评量,因为他相信唯有动手做实验,学生才会更理解和感受那些书本上的知识。 人生中的相变 读物理的人都知道相变这个现象,相变是指物质在外部参数的变化之下从一种相变成另一种相,最常见的是冰变成水或水变成冰。他的一生其实也经历过多次相变,比如他是独中毕业生却到国中掌校,再从国中回到孕育他的独中。 他要特别感谢3位令他人生产生相变的人:第一位是小学的地理老师邝文锦,邝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华教故事,他受老师影响而坚持要去念独中;第二位是他二姐谢桂芳,他的二姐成绩非常优秀,但因为家境窘迫,为了让他和弟弟就读芙中而毅然放弃自己的学业;第三位是大学霸凌他的那个人,因为受到霸凌,他发奋图强学好马来文,令老师和同学都大跌眼镜,所以回想起来,这个人其实是变相的贵人。 在他三四十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实际上也令很多学生产生相变,例如有一年教师节,他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电邮,寄信人是他以前的一位巫裔学生,这位学生回忆起当年如何受他影响走上物理这条路,而这位学生如今是本地大学的教授。 他醉心物理,从物理体悟人生哲理。他的自传《人生悟理·物理人生》2023年出版,这本书虽然叙述一位草根校长的成长史,但他的历程横跨国民中学和华文独立中学,且跨度长达数十年,这其实就是我国近代教育史的一个缩影。 更多【新教育】文章: 大马动画师Kim Leow梦想成真 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展现才华 古典音乐推手黄嘉富/不为自己设限 音乐世界很宽阔 好声音提升自信 声音教练黄英威教你把话说清楚 难民首先是人 相信艺术可以疗愈伤痛 赴一场南方之谈 “写在南方之南”
1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在案件调查中,当遇上非自然死亡,除了通过解剖、尸温、尸体僵化程度等推断死亡时间与原因,以昆虫幼虫成长周期来推测也是重要的一环。根据室内外温度、气候与环境的改变,昆虫成长周期也会随之影响,然而一只小小的昆虫,如何协助破解死亡案件的谜底?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 不知大家对经典港剧《法证先锋》还有没有印象?每每命案一发生,他们的手机便会齐齐响起——法医古医生、法证Tim Sir一行西装笔挺的勘查人员出动到案发现场,执行搜证的工作。那天在双溪毛糯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便有一行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法证科学系学生联合玛拉工艺大学法医昆虫学讲师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坊活动——在命案面前,一只微不足道的昆虫如何成为破案关键? 在新加坡从事法证科学教学已有18年之久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法证科学副教授陈玮玲说,“主要是苍蝇,还有甲虫、螨虫也是被广泛使用在死亡时间的查证上。” 最先到达的“勘查员” 人历经死亡,体内的酶会产生自溶作用并导致身体开始分解。而分解过程中,会散发出腐尸气体,就是这样的气味吸引了昆虫。因而,每当发现尸体,苍蝇都是最快抵达案发现场的“勘查人员”,像人们找到了安居的住所,这些食腐昆虫就开始在尸体上定居产卵。 正是通过研究昆虫幼虫的发育阶段,法证科学家可以推断死后间隔(Post-mortem interval, PMI)、尸体位置的任何变化以及死亡原因。因此在刑事调查中,身为法医昆虫学家的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丘忠君也常常协助政府单位破案。 手绘苍蝇辨识特点 然而那并非我们在家里餐桌上看到的普通苍蝇。在工作坊进行的课室中,可见墙上贴满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在彩色纸上画出漫画风Q版苍蝇,但都有它们明显的特征。学会辨识苍蝇的主要特点,如体长、眼睛颜色、体毛数量、胸部型态等等,成了法医昆虫学学生的必经之路,不二法门就是通过手绘。 另一份作业是手绘“现实版”苍蝇——每组分配苍蝇标本,架在显微镜上,边观察其特征边勾勒出细节。因此在法医昆虫学上较为常见的两种苍蝇,一是丽蝇(Calliphoridae),体型较大,他们形容就像背着一颗珠宝一样美丽,因而得名。另一种常见的蝇,陈玮玲给了它一个花名——Adidas,你凑近一看,它眼睛红红的,还有3条明显的线横跨在身上。 验蛆虫侦破悬案 丘忠君说起其中一个案件,他们在乡村地区发现一个头颅,尸体埋在土里好几个月,发现时将近腐化。但连日大雨把埋尸的土壤冲散,当时雨水盛满头盖骨;执法人员到现场搜证,在盛满头盖骨的水中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长着尾巴的苍蝇幼虫。 一开始丘忠君毫无头绪,想着回到现场捕捉相同品种的虫回到实验室养殖、下蛋,于是准备了一个盒子,仿制成头盖骨的形状开了两个洞,再置放牛肝在里头。牛肝腐烂的气味能吸引苍蝇觅食,然而5天后并未成功。连日下雨的关系,最后他的研究生指向附近的积水,他们成功在里头寻获目标。那有别于其他苍蝇的尾巴,原来是为了在水里生存,能有效帮助呼吸。 在犯罪学的研究底下,每个门类都分得极细——牙齿、火药、指纹等,法医昆虫学也是类别之一。平日从医院转移过来的案件,专业人员从尸体上采取昆虫样本送到实验室化验,这便是法医昆虫学家的日常工作。然而你可能会问,一条虫子除了推断死亡时间还能给出什么线索? 他提起,早前一对年轻男女怀疑服药过度在车上死亡,然而从尸身无法检验出结果,但后来有了蛆虫咀食腐烂尸体,研究人员最终从虫的身上检验到了药物的成分。正是这样的一条幼虫,给了悬而无解的案件一个肯定的答案。 法证学有意义又实用 当天一早去到医学院校园,学员们便顶着大太阳围在草地上劳动。凑近一看会发现每组学员都架起了用铁网与木条围成的捕蝇器,中间还吊起了瓶子。都玩些什么花样?那是一个创意与科学迸发的现场,好比生物学专业的周巧萱就说,他们利用苍蝇对颜色敏锐的视觉特性,以食用染料把纸巾染成数种颜色,看哪种颜色的瓶子能吸引最多苍蝇。 主修汉语,辅修法证科学的黄佳琪也认为,这个活动令她印象最深刻——亲自组建一个实验设计来捕捉特定的苍蝇品种,学习辨认,并用这些知识来协助刑事案件调查。工作坊里,有来自各个科系的学生,好比法律、生物、化学……但主修汉语的背景却让她稍显特别。课堂中她总聚精会神,快速写下笔记,问及文科背景的她对这门学科会否感到吃力?她答,多少有点,但也一直认为法证科学非常有意义且实用性高,更重要是从中学到的软技能能有效应用在日常生活,好比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 搜证难忘尸臭 来到活动的下午,学员转移到校园内的“案发现场”——那些重新翻过的黄泥下都埋着些什么?走近几米,就会看到苍蝇家族高高低低飞在四周,而学员整装待发,手握捕蝇网,还早早便已练就挥网的姿势。 那是死亡时间不同的腐化鸡尸,分别埋在土里5天、在阳光下曝晒3天与5天。丘忠君解释,鸡尸所呈现的样态与尸体无异,可见曝晒的鸡尸就像在火炉里慢火烧烤,鸡皮光滑焦脆,不见腐烂之感;然而一用棍子挑起,只见背面的鸡身已多数被蛆虫啃食并开始腐烂,埋在土里则呈黑色,还渗出浊状尸水…… 这也成为了许多学员难忘的环节。“我们必须在腐烂鸡肉中收集蠕动的幼虫,就像从CSI犯罪现场中走出来一样!”周巧萱说。看学员个个神色淡定地围绕在白色幼虫周围,还以为接受过训练的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有趣的是她也似常人如我说道——永远不会忘记那股尸臭,晚餐后再也吃不下鸡肉了。 最重要保持推论客观及准确 学员叶礼贤谈起对法证科学的认识,最早是因为对犯罪调查自小就深感兴趣,并从电视节目受到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的启发。“如何应用科学让证据本身说出真相?”,这是他一直在思考并钻研的方向。 “最重要的就是客观性”,因此为了保持推论的客观与准确性,法证科学必须得是一个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的学科,贯彻了学科交叉的理念,且非常注重实践。难就难在触及较不擅长的科目时,就得花更多时间搜集与阅读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门团体作业,重视队员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法证科学结合科学与法律,以解决犯罪问题。它曾经是一个小众的领域,但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在助查罪案、解决悬案、平反冤屈和维护公正方面的重要。法医昆虫学就是其中一门学科,别看平时被视为恶虫的苍蝇,在关键时刻竟也能为民除害。昆虫在确定死亡时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除了为法庭提供科学证据,也能进一步维护司法系统。     更多文章: 国中生,台湾高教欢迎你 ChatGPT,对学校是好是坏? 维护海底世界的生态平衡 法语飘扬在大马国度    
6月前
  位于太平洋东部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海洋保护区(Galápagos marine reserve)今年迈入建立25周年。这座距离南美大陆海岸一千多公里的海洋保护区拥有丰饶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众多动植物珍稀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 早在1966年,“蓝色使命”计划创办人、著名海洋学家丝维雅·艾尔(Sylvia Earle) 首次到访该群岛时,便惊叹于此地鲨鱼和其他鱼类的多样化。然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加拉帕戈斯群岛赋予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却也带来了负面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随之带来了物种入侵,当地资源承受的压力日趋沉重。 在丝维雅·艾尔的带领下,看看一班海洋科学家如何维护海洋生态。 整理:本刊 关丽玲 资料及图片:Rolex提供 2010年,艾尔将加拉帕戈斯群岛列入“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首批“希望点”(Hope Spot)。该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化,因而便于观测如何以实际行动拯救遭受人为破坏的海洋。如今,丝维雅·艾尔发起一项极具突破的科学考察,为加强海洋保护的必要再添新证。 “如果连加拉帕戈斯群岛都保护不了,那还能保护地球哪里呢?”丝维雅·艾尔说。 这项考察可谓适逢其时。1998年,厄瓜多尔设立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覆盖了群岛13万3000平方公里的水域。然而,要确保当地居民、游客和渔民未来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群岛资源,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2022年,距离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建立已近25年,理应对相关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自1982年起担任劳力士代言人的丝维雅·艾尔与一支由多家机构组成的科学家团队携手合作,于2022年共同实地观测加拉帕戈斯群岛“希望点”,顺利完成为期两周的科学考察。他们依托于广泛的研究目标,评估该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并明确了今后的保护工作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绘制成功蓝图 此次考察的主要目标包括揭示隐藏在海洋面之下久未探查的生物多样化情况,以提供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线值,以利未来调查时追踪比较。团队利用环境DNA(eDNA)和水底录影系统等尖端科技观察多种尚未经过深入研究的动物,得出重要的种群数据,其中包括海马和当地琵琶虾。eDNA分析可分离出残留在水体中的动物DNA痕迹,发现以其他技术难以探查到的蛛丝马迹。 加拉帕戈斯科学中心(Galápagos Science Center)海洋生物学家戴安娜·帕姿美露(Diana Pazmiño)表示:“我们搜集到的序列大多与公共数据库不匹配。这意味着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序列还有待收录进数据库,或者说有些资料是全新的,科学界对它们尚未定义。” 这并非团队的首项发现。此前,丝维雅·艾尔与查理斯达尔文基金会(Charles Darwin Foundation)的莎乐美·布格拉斯(Salome Buglass)曾在深海地带发现新的海藻物种。在2022年的考察中,两人登上“深窥号”(DeepSee)潜艇潜入深海探索,浮出水面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分享了在深海拍摄到的茂密海藻林图像。有初步的理论认为,这片繁茂的海藻林能够在维护当地生物多样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莎乐美·布格拉斯说:“世界其他地区的海藻林对生物多样化起着重要作用,也许这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多样化和生物量如此丰富的原因。” 树立海洋思维 考察队继续对海洋动物的跨洋迁徙长期研究。据位置追踪数据显示,栖息地远在墨西哥湾及哥斯达黎加沿海的鲨鱼也会向此处迁徙。这些发现为扩大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此外,考察队还实地测绘海龟栖息地,标定企鹅群体觅食位置,并测量了微塑胶污染值。 此次实地考察的覆盖范围极广,旨在帮助环保人士树立艾尔所倡导的“海洋思维”, 认识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连系,世界对于海洋生物而言没有边界。 为此,厄瓜多尔、巴拿马、哥伦比亚及哥斯达黎加于2021年宣布建立东热带太平洋海洋通道(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Marine Corridor)计划,共同保护海洋并扩大保护面积,在鲨鱼、海龟、鳐鱼和鲸鱼的重要迁徙路线上建立禁渔“水道”。此举是在海洋保护征途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丝维雅·艾尔和探险队的工作表明,还需要进一步拓阔水道并增加水道数量。 路尔·耶佩斯(Manuel Yepez)和亚历克斯·赫恩(Alex Hearn)是“蓝色使命”计划加拉帕戈斯群岛“希望点”的联合大使,是保护海洋关键区域的领军人物。任职于加拉帕戈斯科学中心的亚历克斯·赫恩是这次由艾尔倡导的海洋考察计划的主要调查员,召集了参与考察的国际科学家团队。他坚信:“如果我们的方案在这里行之有效,就能作为蓝图推广到全球各地。” “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简介 近一个世纪以来,劳力士(Rolex)不断支持探险先锋,竭力冲破人类极限。随着世事变动,劳力士将探险从最初纯粹的探索发现,逐渐转为保护地球的方式,矢志支持杰出人士及组织运用科学了解当今环境挑战并制定解决方案。劳力士于2019年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进一步彰显其环保承诺。计划包括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支持杰出人士为创造美好未来献力;参与“蓝色使命”计划,守护全球海洋;以及与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长期合作,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现状等。   更多文章: 法语飘扬在大马国度 陈敏娉——不怕慢,只怕站的留学梦 不只唱新年歌,“不误正业”玩转阿卡贝拉 戏偶——幼教老师的小帮手
7月前
7月前
《射雕英雄传》中段,郭靖挨了西毒欧阳峰一掌,内伤很重,被黄蓉背负来到傻姑所在的客店。郭靖表示《九阴真经》的秘法足以疗伤,但需黄蓉以内力协助,这七天七夜“决不可再与第三人说话”、“更不可起立行走半步”。万一疗伤过程遭受惊扰,走火入魔,不但前功尽弃,且有身亡之虞,于是两人决定就近待在碗橱后的密室。那吃饭怎么办?黄蓉灵机一动买了一担西瓜。原来此地牛家村是郭靖父母的故乡,盛产又甜又脆的西瓜。 起初疗伤顺利,加上密室装有小镜,足以窥伺客店动静。谁知完颜洪烈等人亦至客店歇息,谈及《武穆遗书》下落之类,引发郭靖情绪翻涌,幸得黄蓉劝解抚慰,第一天总算度过。黄蓉又用计吓走侯通海等人,只剩下断腿无法行走的欧阳克。 而程瑶迦、陆冠英,与不死心的侯通海,陆续又到客店,不免打上一阵。接着全真教小道士尹志平,为了排解江南七怪与黄药师的恩怨,也来到这客店,陆冠英、尹志平的间接沟通方式,着实有趣。完颜洪烈一行人再度至客店,另,神秘青衣人在侧。 读者别太在意是否合理 梁子翁与傻姑交手,青衣人黄药师偏帮傻姑,又将完颜洪烈一行人羞辱赶离,摔了尹志平一跤,接着主持程瑶迦、陆冠英的陋室婚礼,非常忙碌。黄药师随即加入周伯通、欧阳锋比脚力轻功。此时欧阳克出场,发现碗橱密室,黄蓉被迫交手,并被欧阳克夺走打狗棒。程瑶迦、陆冠英联手不够欧阳克打,此时穆念慈、杨康先后进门,杨康恼怒欧阳克两次欺侮穆念慈,趁其不备一举杀了欧阳克,顺手取走打狗棒。后来丐帮、白雕与脱雷与华筝公主也来了,杨康假托郭靖死讯,怂恿脱雷等人报仇。由于丐帮诸人敬仰打狗棒,杨康趁便随丐帮离去。而全真七子摆了天罡北斗阵斗梅超风、黄药师。紧要关头欧阳锋突袭,谭处端身亡,梅超风舍身护师。黄药师随后又与江南六怪相斗,郭靖以内力震破碗橱现身,双方罢手。 终于挨过七天七夜,郭靖伤愈且功力大进,黄药师、黄蓉父女团圆。郭、黄像是舞台剧观众,旁观一大串武林恩怨,相当惊心动魄,恩仇冰释且又另有新增,部分甚至还需两人日后料理。吃完甜脆的牛家村西瓜,命运的考验依然等待郭黄。 疗伤期间,虽“决不可再与第三人说话”,黄蓉却曾与欧阳克坐着过招,交手无碍却不能说话?哎呀,阅读武侠小说并非从事科学实践,读者别太在意是否合理。武侠小说向来不是贴近现实的文类,情节矛盾之处笑笑即可,无须计较。否则,江南小村多不甚数,为何彼时彼刻,武林中人都往牛家村聚集?可是众人就是得同时挤在牛家村,完结或新增恩怨,故事才能继续开展。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1】蚕豆/小泥(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2】姜丝梅儿/小泥(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3】野桃/小泥(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4】蛇胆瓜子/小泥(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5】红菱/小泥(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说的水果、零食 06】西瓜/小泥(马六甲)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
10月前
  上天下海的交通、先进的医疗保健、完善的水电排污系统,现代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在享用着科技发达的成果,为什么物理学大师费曼会说“这个不科学的年代!”呢? 何谓科学?费曼提出科学的3个层次:追根究底的方法(科学精神),追根究底而来的发现(知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发现(科技)。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能够背一堆科学名词、方程式和知识,成为给出标准答案得高分的应试机器,并不代表懂得科学。一般人会以为科学代表绝对真理,殊不知科学精神的内核,其实是“存疑”和“不确定性”。存疑才会追根究底,反复验证;不确定才会保持继续深究的可能性。实验、观察和数据才是验证理论的指标,绝非任何权威可以判定对错。承认无知不可耻,保持“我知道我不确定”反倒是知识分子了解世界所该保持的谦敬态度。科学对未知领域探险的态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支柱,解放了人类自由发展的潜能。无数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质变。可是有的独裁政权进行思想钳制,干预和规范科研范围,这种一言堂终将会扼杀创新的想法。 这本演说合集也以他一贯风趣幽默的方式探讨了科学与宗教、科学与社会,以及科学与哲学的严肃省思。其他话题如选举、玄学、奇迹、外星人、种族主义、太空探险和军事等等,读者可以跟随大师用科学态度来洞察这些议题。 回到文章开篇的问题:相对中古历史的神权时代,万事万物都是神的旨意,费曼认为现代人在世间的生活与追寻,反而不是凡事都必要扯上“科学”,这个不科学的年代也非坏事。 【眼界大开的科普小品(版主的话)+(一)】颜祺轩 / 读外科医生的手记 【眼界大开的科普小品(二)】郑义燊 / 他们是垃圾天使! 【眼界大开的科普小品(三)】彼得石 / 为什么这个年代不科学? 【眼界大开的科普小品(四)】许蓓琦 / 请将夜间睡眠列优先 【眼界大开的科普小品(五)】陈晓满 / 复杂的21世纪
12月前
哈拉瑞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未来史》里提出对未来的隐忧,概念略为抽象。相对而言,我觉得这本写得更具体,更易懂。虽然书名让人有点想直接弃书的感觉,中国出版社为书取名的功力真的有待磨练。不过缘分就是一件奇妙的事,不经意掀开书页的小小动作,却让我对此书大大地改观。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未来史》首部就揭橥出富足时代繁华表面下最残酷的隐忧 。气候变化、石油、水、粮食和其它资源的枯竭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难题,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关系到人类存续。地球的物资看似丰沛得无穷尽,但随着人口在这封闭的系统内暴涨,享乐主义肆虐,美好年代或许转瞬就会成为明日黄花了。 看得我心都沉重了起来。其实更大问题是普通民众的短视。霍金在世时反复警戒该未雨绸缪以应对未来严峻的考验,却未引起一般民众的重视。比起客观环境的挑战,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才是更艰难的挑战。 所幸,第二部分揭开可能解决以上问题的科学手段,心情才如拨开云雾见月明般舒畅起来。瑞士化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米舍尔1869年首次发现DNA,为之后的基因改造工程奠下了基础。大肠杆菌通过植入适当的基因产出人类胰岛素,就是该技术的成功范例。若应用得当,不只是粮食问题,甚至是燃料、环保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台3D打印机是Charles Hull在1984年发明的。随着技术提升,立体打印机越来越多被用来制作概念模型、产品原型、家居用具、建筑部件。一位客户可网购某家千里之外的公司的设计方案,通过客户所处城市的商店或自行下载档案,将物品打印出来即可。除了降低碳排放,低成本的客制化服务绝对是客户喜闻乐见的。 太空电梯不是小说素材 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拓了现今的世界版图。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开启另一个更宏大的探索时代,把触角延伸至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外去!纳米技术就是支撑这理想的关键。通过重组分子的排列,纳米技术在理论上能转换物质。这简直就是炼金术开挂的进阶版。太阳帆布、太空电梯等让太空旅行将不再只是科幻小说的素材。 奈何,人类的生物条件还是无法适应太空的极端环境。因此,超人类主义应运而生:通过以上科技打造更优越的人类,甚至进化为新物种。只是一旦碰触到生命的领域,宗教分子总会捍卫神灵的圣洁,另一场“达尔文进化论”之争的重演是可以预见的。不过面对人类存续问题时,我相信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应该都会被摆一边凉快去。想想几十年前我们对塑料袋还有加工食品的态度从质疑到接受,后来对基因改造食品态度上的转变,还有人造肉早已在市场分一杯羹,这只能说明时间自然能卸下人类的心防。 全球灭亡的梦魇步步逼近,大马该如何自处?除了无止境的意识形态之争,领导的眼光依旧停留在工业时代。书中提到越南TOSY公司制造了体形优美且会打乒乓的机器人TOPIO。大马呢?几年前还想创立第三家国产车公司。呵呵。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