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艺术品

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最近一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一根被胶带黏在墙上的香蕉,居然以62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成交! 这件名为《喜剧演员》(Comedian)的作品出自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 (Maurizio Cattelan)之手,它既是一件艺术品,也像是对艺术市场的幽默嘲讽。 这件事情光从表面看,是荒谬的,但它背后折射的是价值主观性——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艺术品可能代表着独特性、文化影响力,甚至是投资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在于眼光”的理念让我想起最近和儿子发生的一件小冲突。 一场围绕彩色影印的家庭辩论 有一天,儿子要我帮他影印一份只有一页的文件,还特别要求使用彩色影印。自从家里的影印机坏了之后,我们都会去附近的超商影印,一张黑白影印NT$3,而彩色影印要NT$10。 儿子要求彩色影印当然没问题,但这份文件上几乎全是黑色文字,只有一行文字是彩色的!我当即对儿子说:“为什么要为了区区一行彩色文字,支付超过三倍的费用?” 没想到,儿子很认真地反驳我,甚至用上了一堆经济学理论:“价值在于眼光,彩色影印看起来更专业、更吸引人,这对文件的效果很重要。”我们争论了一会儿,最终不欢而散。 事后,我开始反思这一小小的分歧。彩色影印和620万美元的香蕉艺术有着惊人相似点。看似荒谬的消费背后,隐藏着个人对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定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也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关键的个人理财概念。 香蕉、彩印五大个人理财启示 1. 价值的主观性 无论是620万美元的香蕉还是NT$10的彩色影印,价值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个人感知的结果。对艺术买家来说,那根香蕉不仅仅是一件装饰物,而是地位、文化资本的象征;对我的儿子来说,那一行彩色文字是他对品质的追求。 理财启示:在个人理财中,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尤为重要。你的消费决策应该反映你的优先级,而非盲目遵循别人的标准。 2. 机会成本 为了一行彩色文字,我儿子付出了额外的NT$7;而香蕉艺术的买家,则放弃了用620万美元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机会成本是每个消费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理财启示:花钱之前,问问自己:这些钱还能用在哪里?它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长期回报?权衡机会成本,可以让你更清晰地分配资源。 3. 情感消费 vs. 理性消费 无论是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还是文件的美观效果,这些消费都是情感驱动的,远非冷冰冰的理性选择。但情感消费并不一定是坏事。 理财启示:适度的情感消费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确保它与整体财务目标一致。例如,预算中可以留一部分用于“享受型”支出,这样既不会影响财务健康,也能满足个人情感需求。 4. 成本与价值的平衡 彩色影印的额外成本是否值得?香蕉艺术的高昂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关键点:花费是否对得起 价值。 理财启示:在消费时,区分“需要”和“想要”。问问自己,这笔钱是否会真正为你的生活增值?学会设定优先级,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5. 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我和儿子关于彩色影印的分歧,实际上是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是避免财务冲突的关键。 理财启示:无论是家庭还是伴侣间,清晰沟通各自的财务目标和优先级,能帮助双方找到共识。理财不仅是管理金钱,也是在管理人际关系。你或许可以找到既满足理性又兼顾感性的折中方案(例如,用黑白影印,再用色笔在那一行涂上颜色!)。 财富管理:切蛋糕的平衡艺术 通过这些故事,我发现财富管理其实就像选择影印方式或购买艺术品——平衡、取舍和对价值的主观定义。 想象你的财务生活是一块蛋糕,你必须决定如何切分。大块用于必要开支,比如房租和储蓄;小块可以留给兴趣、爱好和“奢侈品”。每个人对这块蛋糕的分配方式都不同,因为人人对幸福和满足的定义都不同。关键在于,你的分配方式是否符合你的财务现实和长远目标。 我的顿悟:尊重不同的消费观 通过这些思考,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是香蕉艺术的买家,还是我坚持彩色影印的儿子,他们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价值的定义因人而异,而我们能做的是尊重这些差异。 以前,我会觉得620万美元买香蕉,或者多花NT$7影印彩色版,都是浪费。但现在我明白,这种“浪费”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无价的幸福和满足。理财的核心不是评判别人的选择,而是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所以,无论你是用香蕉创作艺术,还是执着于彩色影印,都无妨。只要这些选择让你觉得值得,它们就有它们的意义。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吉隆坡讯)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的美术学会、棋艺学会、家政学会、手工艺学会和摄影学会联合举办了技艺展,作为隆中华技艺团体培训营的结业活动。展会吸引了大量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各学会展出的多样作品和活动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黄懿镘:感谢支持与奉献 本校联课活动处副主任黄熙男老师和筹委会主席黄懿镘同学对参与展会的各学会和筹委会成员表示由衷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确保了技艺展的圆满成功。此次技艺展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和创意,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各学会和筹委会在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为活动注入了活力和创新。 此次技艺展精彩纷呈,设有多个引人入胜的工作坊和展览项目。美术学会推出了手绘、DIY流体熊和DIY彩绘等工作坊,其中流体熊工作坊尤为受欢迎。学生们在指导下,利用颜料的流动性创作出各式独特的艺术品,展现了无尽的趣味和创意。 手工艺学会以其精美的手制毛绒钥匙圈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购买。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手工肥皂和DIY手链工作坊,学生们在这里尽情发挥创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手工艺品。 摄影学会带来了四宫格拍摄服务,学生们在现场有机会学习如何用相机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通过亲身操作,学生们不仅体验了摄影的乐趣,还面对了技术上的挑战。四宫格拍摄服务成为现场的亮点,吸引了许多学生排队体验,与朋友们留下了珍贵的美好回忆。 棋艺学会在展场中设置了擂台,学生们与校队成员展开了激烈对弈,充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策略技巧。除了擂台赛,棋艺学会还展示了机器人和巨型象棋。巨型象棋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象棋的乐趣,还通过互动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这次技艺展不仅展示了各学会的才华与创意,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各学会体会到了协作与共同努力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意和潜力,为学校未来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月前
艺术品和古董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通常能保值。相比之下,我们日常用的物品,如床、家具和电器,简直就是贬值的速度冠军。 上个周末,我和老婆一起去了台北附近的莺歌老街。这地方你要是没去过,可以想象成几条街道和小巷里,充满了许多艺术商店,空气中弥漫着陶艺和历史的气息。就在这充满怀旧氛围的街道上,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艺术探讨。 限量版艺术品的魅力 在这趟艺术探讨中,我们了解到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数量都是有限的,例如仅有38件、99件或18件等。正因如此,每件艺术品都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因为限量版才真正值得收藏。通常来说,艺术品越大,价格就越高,制作的数量也越少。这意味着,一旦某位艺术家的最后一件同款作品被售出,该艺术品就绝版了,因为艺术家不会再创作同样的设计。 艺术品往往并不便宜,因为我们支付的,不仅仅是物质本身的价值,更是艺术家投入的时间和心血。 我老婆突然对一件铜雕艺术品特别感兴趣,那是一尊小孩的可爱雕像。这雕像勾起了我们对儿子和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有一个词很贴切——疗癒。看着这雕像,就能让人有种心里暖暖的感觉。 [vip_content_start] 尽管每件作品标价都要几千令吉,但我老婆还是非常心动地想买一件摆在家里。第一件吸引她注意的作品是黄国雄老师的,名为《那年夏天》。我们拿了店家的名片,打算好好研究一下这位艺术家的背景和作品再做决定。 走出店家后,我们继续观光和随意逛街。走着走着,我们来到另一家店,该店也在卖类似的铜雕。这些雕像的表情略有不同,风格也稍微有差异,但依然是以儿童为设计主题。不过,这些显然是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更高,但有40%的折扣,尽管如此,每件作品的价格仍在5千令吉以上。虽然我的老婆对这些作品也很心动,但她还是没有被销售员成功说服。也许,她还没有找到一件真正能引起她共鸣的作品吧。 又一场惊喜发现 没想到,一走出门口,隔壁竟然又有一家画廊,风格与之前的相似。画廊的显眼处,展示着艺术家的名字以及他获得的奖项——连续三年获得该类别的最佳艺术家称号。 他是三位艺术家中年纪最大的,大多数作品的价格在5000令吉以上,具体价格依尺寸而定。我们发现有一件作品比起他其他的作品稍微小一些,打完九折后售价约为3500令吉。 此外,这家店的女销售员也非常专业。除了详细地向我们讲解每件艺术品背后的特殊意义之外,她还介绍了这位艺术家作品中的小孩有个标志性特点——八字眉和顺风耳。好巧不巧,我们相中的那件作品刚刚到货,感觉非常有缘分。销售员也提到,一旦售出,可能需要订购并等待2-3个月。通常由于通货膨胀、材料和时间成本的增加,价格可能会变得更贵。 老婆当场就被说服了,直接刷卡买下了廖述乾老师的《大吉大利》。我们也正式成为了艺术品买家。 回程中的感慨 回家的路上,我们聊起了我们的财务历程——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纯粹为了欣赏而购买艺术品。 坦白说,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品收藏家。我不喜欢囤积东西。不过,老婆开心,生活顺心!如果这件艺术品能给她带来快乐,那它就是值得的,你说对不对? 另外,艺术品通常能保值。不过,对于我们刚买的这件艺术品,我还不是很确定它的保值情况。 艺术收藏的乐趣 我们还谈到在发达国家,艺术收藏非常盛行。人们购买艺术品,不仅能满足自身的观赏需求,还能让艺术家能有饭吃。而那些口袋里有点钱的人,往往还会有额外的空间来展示这些艺术品。艺术品和古董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通常能保值。相比之下,我们日常用的物品,如床、家具和电器,简直就是贬值的速度冠军。 有钱人可以选择收藏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收藏品不仅有可能升值,还能为家里增添美的熏陶和实际的使用价值。你可以坐在豪华沙发上,看着墙上的艺术品,心里想着:“嗯,这可比那台贬值的冰箱值钱多了!” 孩子雕像的魅力 我们一路聊着艺术收藏的价值,不禁想起了孩子雕像为何如此受欢迎。我猜,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就像它们吸引了我妻子一样。艺术品要有广泛的接受度才能具有商业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为什么我没能成为成功的歌手兼词曲作者——我写不出那些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那些简单易记的旋律总能大获成功,而我就是写不出这样的歌曲。音乐只要不迎合普罗大众的胃口,就没有商业价值。 你可以做你热爱的事情,比如艺术,但如果没有人气,就难以实现商业价值。当热爱的事物无法变现,全职从事艺术创作并靠它谋生,实在非常艰难。 因此,当你在欣赏那些艺术品时,不仅仅是在看一件作品,更是在支持那些努力让自己的创作被认可的艺术家们。而我,虽然不懂艺术,但如果这些雕像能让妻子开心,那就值得。总之,艺术收藏嘛,既能愉悦心情,又能保值增值,何乐而不为呢?
6月前
(新加坡21日讯)狮城一名女子把兴趣化为事业,她所制作的仿真婴儿一个售价可高达6000美元(约2万8065令吉),年销量约26个。买家来自世界各地。 《8视界新闻网》报道,50岁的李安雅(译音,Andrea Lee)从小热爱写实绘画,但由于不获父亲的支持,她只好把这梦想搁置,专注于工作和抚养4名孩子。 在2021年,她最小的孩子完成小六会考后,她终于有时间重拾绘画爱好,并参加了仿真娃娃的绘制工作坊。 当她在网上分享绘制过程时,便开始收到不少收藏家有意购买的信息。这让她感到意外。在丈夫的建议和支持下,她决定圆梦。 制作过程分3段 首先,雕塑师会先塑造娃娃,完成后就会把它交给原型艺术家如李安雅来绘制。李安雅之后会对娃娃上底漆,确保之后上色的颜料不会褪色。随后,她就会在烤箱中“烘烤”娃娃,以固定第一层颜料。 接下来是长达3至6个星期的细节绘制,因为这需要耗费心力来为娃娃绘上细腻的肤色。然后是头发植入,每根头发都要逐根植入头皮,过程需长达40个小时。 最后,李安雅会为娃娃穿上从婴儿商店购买的衣服,并拍下成品上载到网站。 仿真娃娃的意义 李安雅认为,仿真娃娃不仅仅是艺术品,也有疗愈作用。她表示,当她抱着第一个仿真娃娃时,能感受到慰藉和喜悦。她的祖母也是如此,每当抱着娃娃,就能让她感到平静。 有研究显示,仿真娃娃可以为患有痴呆症的妇女提供安慰,帮助她们缓解焦虑。收藏家们并不把这些娃娃当作“真实”的婴儿,而是把它看作一种表达创意的方式。
6月前
(新加坡7日讯)疑狮城客到韩国旅游,却在文化村涂鸦艺术作品,遭其他狮城客拍下炮轰。 《新明日报》报道,一名新加坡旅客日前到韩国釜山旅游,竟然发现在甘川文化村的一件艺术品遭一名署名来自新加坡的旅客涂鸦,为此感到失望。 甘川文化村号称韩国版圣托里尼,村内的壁画鲜明,小王子雕像等装置形成独有风景,成为众多旅客的打卡景点。 旅客郑先生(45岁,金融顾问)说,他5月30日跟家人到访甘川文化村,并踏入名为和平之家的展示空间。 他表示,这个展示厅四面都是布满涂鸦的白墙,只挂着一副展示品,内容是夜空的一轮明月,却有人用黑色马克笔在圆月里署名,并注明造访日期,即今年5月27日,还写下是来自新加坡的一家人。 “最初是我的10岁儿子发现,而且位置非常显眼,当时也有其他旅客在观赏作品,还议论为什么要画在展示品上。” 照片显示,艺术品下方也有中英韩3种语言的告示,提醒旅客不要触摸展示品。 “当时我有点气愤,也觉得对方要不是遭别人恶整,就是真的无知。” 根据韩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令,若损坏国家指定的文化遗产,涂鸦者可面对最高3年包含劳改的监禁。若损坏可被移除的文化遗产,则面对最高两年包含劳改的监禁。 新加坡人:损狮城名誉 曾到甘川文化村的唐女士(37岁,软件工程师)说,显然展示品是不能涂鸦的地方,这名旅客的行为不可取,也认为对方是为了博眼球才故意这么做。 另一名新加坡人姜小姐(31岁,行政人员)则说这有辱艺术品,而且对方还是使用新加坡名义在外国做出这种事情,令国家蒙羞。
8月前
8月前
来自永平新港的手工艺达人罗小梅,擅长利用废弃物制作环保手工艺品,还义务协助社区及学校进行佳节庆典的布置工作,并进行神像文物的修复工作。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今日面谱》的主角罗小梅(54岁)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家庭主妇,她曾任职车衣女工,从小就喜欢制作手工艺品。 近年来随著孩子渐渐长大,她也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便开始抽空制作灯笼参加比赛,并构思出各式各样精致的手工艺品。 她平日常常上网自学手工艺品的制作方式,而且特别喜欢废物利用,将废品转化为艺术品。她独特的手法也让人赞叹不已。 爱用废弃物制手工艺品 罗小梅表示,她喜欢利用废弃物来构思制作环保作品,让垃圾再循环,才不会持续破坏环境,而且也能鼓励人们珍惜资源。 “一些用过的物品如饼罐、瓶子及盒子等,要丢弃非常可惜,但却可以用来制作环保灯笼,让废弃物重获新生。” 她虽然没有正式参加过相关手工课程,但却从平日制作和比赛中累积经验,而且每当有人上门讨教,她也会无私指点。 她的作品常有独特的构思,例如使用汤匙制作莲花作品的花瓣,以及使用沙爹枝和保丽龙来制作花盆等。 此外,她也精通绑绣花球技艺,通过手工缝制更加漂亮及立体的花瓣绣球;而且擅长制作绣花设计的钱包及手提包,每件作品都凝聚她的心血和精湛技艺。 “有人建议我制作更多手工艺品来售卖,但我其实只是为了个人兴趣及打发时间,所以作品数量相当有限。” 义务替社区学校布置庆典 开心更多人看到作品  罗小梅近来开始义务协助社区及学校进行佳节庆典的布置工作,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也令她感到非常开心。 她在今年农历新年期间,义务协助永平村委会制作“永平走廊”(Yong Peng Walk)的环保祥龙,成为吸引游人的新亮点。 “我在3天2夜之内,赶制出这个做工精细的龙头,主要材料包括5公升的油桶及小球等可再循环的物品。” 突发奇想别具巧思 她当时也突发奇想,用汽水瓶来制作祥龙的鼻子,一试之下便觉得非常适合,而且别具巧思。 “当时永平村委会一直在市面上寻找符合设计理念的祥龙装饰,但却迟迟没有找到,后来才邀请我制作上述祥龙。” 她接获邀约后立刻投入构思和设计当中,熬了两个通宵才利用环保材料完成了祥龙的龙头和龙尾。 此外,她在新年期间也为永平新港华小制作“九龙腾跃降新港”,除了报效舞台上两条采用海棉及汽水瓶制作的祥龙,也指导老师和学生如何制作其余的7条祥龙。 曾助永平新港青天宫修复神像 除了创作手工艺品,罗小梅还积极参与文物修复工作,擅长修复神像及制饰品,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说,一些旧神像如果有裂痕及洞孔等缺陷,都可以用石膏来修补,然后再重新上色,让神像焕然一新。 “我曾义务协助永平新港青天宫修复神像,然后再将神像赠送给他人结缘,让人请回家中供奉。” 她也协助神庙修复一些受损的设施如路牌等,一些简单的修复工作只需要耗时两三天,但比较精细的工作需要长达10天才能完成。 参加各类手工艺比赛屡获奖 罗小梅经常参加各类手工艺比赛,尤其是灯笼设计比赛,并屡获殊荣,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在环保和文化传承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她荣获的主要奖项包括:2014年永平德教会紫安阁主办“飞翔旅游社有限公司”杯创意灯笼制作公开赛冠军及亚军(双作品参赛)、2014年新港园游会“潮成杯”中秋创意灯笼制作比赛冠军及2015年“爱新港”中秋创意灯笼制作比赛冠军等。 在住家布置比赛方面,她也曾荣获2015年新港新村“洋洋得意闹春宵”新年住家灯饰布置比赛季军及2020年新港住家花园景观竞赛季军。
11月前
11月前
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武打电影《唐山大兄》风靡一时,全球龙的传人也掀起一波功夫热潮。当时的我仍在小学读书,常跟随先父到戏院追捧李小龙精彩出色的经典功夫片。成年后有感于李小龙在国际上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功不可没,为全球华人的骄傲和英雄,我珍藏了好些李小龙书刊与周边产品。连带的我也对与龙有关的东西及纪念品产生了兴趣,举凡龙的书画、刊物、玩具、木刻、雕塑等艺术品,在经济能力之内我都会尽量收藏。 好多年前在马六甲古董街猎宝时发现一间中国茶几专卖店,摆卖各种奇形怪状、价值不菲的高档茶几。这些茶几多属珍贵的樟木所制,体型庞大,雕工精美,让人沉醉于其艺术之美。尤其一台店主雅称为“飞龙在天”的镇店之宝更是雕工一流,犹如鬼斧神工,再加上隐隐散发出樟木特有的浓郁香味,让我不禁陶醉其中。栩栩如生的一条含珠神龙,在变幻无穷、苍茫空阔的穹苍云海之中逍遥腾飞,翻云覆雨,展现王者之尊的非凡气势与优雅形态,令人惊艳,叹为观止!唯售价之高昂令人望而却步,遗憾而归。 过了好长一段时日,对此宝贝仍是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某日再返回专卖店一瞧,宝贝还在,我应是有缘人吧!与店主再次讨价还价后,终于“抱得宝贝归”(分期付款)。尔后店主亲自送货,合店主夫妇及一洋人好友共三人之蛮力才扛得动,相信有近百斤之重,木龄也是近百年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此至理名言虽是老生常谈,却也点出万事随缘、自足常乐之理。尽人事,听天命;得失随缘、顺其自然,尝尝云淡风轻之美吧。 我个人对于品茶或茶道毫无兴趣,对于龙的艺术珍品却是情有独钟,自称“龙痴先生”,自娱自乐,此生无憾。我心目中的龙就是一条“艺术龙”!
11月前
世纪70年代李小龙武打电影《龙行天下》风靡一时,全球龙的传人也掀起一波功夫热潮。当时的我仍在小学读书,常跟随先父到戏院追捧李小龙精彩出色的经典功夫片。成年后有感于李小龙在国际上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功不可没,为全球华人的骄傲和英雄,我珍藏了好些李小龙书刊与周边产品。连带的我也对与龙有关的东西及纪念品产生了兴趣,举凡龙的书画、刊物、玩具、木刻、雕塑等艺术品,在经济能力之内我都会尽量收藏。 好多年前在马六甲古董街猎宝时发现一间中国茶几专卖店,摆卖各种奇形怪状、价值不菲的高档茶几。这些茶几多属珍贵的樟木所制,体型庞大,雕工精美,让人沉醉于其艺术之美。尤其一台店主雅称为“飞龙在天”的镇店之宝更是雕工一流,犹如鬼斧神工,再加上隐隐散发出樟木特有的浓郁香味,让我不禁陶醉其中。栩栩如生的一条含珠神龙,在变幻无穷、苍茫空阔的穹苍云海之中逍遥腾飞,翻云覆雨,展现王者之尊的非凡气势与优雅形态,令人惊艳,叹为观止!唯售价之高昂令人望而却步,遗憾而归。 过了好长一段时日,对此宝贝仍是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某日再返回专卖店一瞧,宝贝还在,我应是有缘人吧!与店主再次讨价还价后,终于“抱得宝贝归”(分期付款)。尔后店主亲自送货,合店主夫妇及一洋人好友共三人之蛮力才扛得动,相信有近百斤之重,木龄也是近百年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此至理名言虽是老生常谈,却也点出万事随缘、自足常乐之理。尽人事,听天命;得失随缘、顺其自然,尝尝云淡风轻之美吧。 我个人对于品茶或茶道毫无兴趣,对于龙的艺术珍品却是情有独钟,自称“龙痴先生”,自娱自乐,此生无憾。我心目中的龙就是一条“艺术龙”!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