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评价

“怎么样,第一名的感觉?” “只是没什么含金量的第一名。” “还是感到开心对吧。” “是啊。” 为什么第一反应是选择掩饰自己的高兴呢?我非常理解。 是为了表现得谦虚。 并不是我共情能力强,曾经的我也是第一名,并且是被认为“不谦虚”的存在。 年幼便察觉到自己确实稍微比普通人聪明一点,不怎么学习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第一名简直轻而易举,当然只仅限于小时候,毕竟学习内容会逐渐变难。小学一年级在得知自己是第一名后便报告给了安亲班老师。 “得到第一名了不要骄傲啊。” 什么?怎么回事?我并没有在期望称赞,但这回复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但我也不敢发问,因为我担心会被责骂。 “好的,谢谢老师。”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太当回事,毕竟才7岁,这想法只停留在我脑海中一会儿。 是噩梦的开始。在这句话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同样的评价,从老师、亲戚以及朋友。我当时唯一的反应只有伤心吧,毕竟还没有到“深思熟虑”的年纪。就好像人们在小孩身上贴上叉叉叉,小孩子会哭一样,没有原因。你问小孩为什么被贴叉叉叉会哭,他只觉得因为叉叉叉是不好的东西,而他仅仅只是不想收到不好的东西。 “别那么骄傲啊!” 10岁开始的我便不再是第一名,但聪明不会消失,大概吧。依稀记得明明只是在斗嘴,不知为何突然扯上这些。我沉默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我不再是第一名,依旧收到这样的评价。虽然知道只是因为想赢下跟我的争执才模仿老师的口气说出这话,但还是深深地刺痛着我。 “好啊,等你成绩赢我了我再考虑吧。” 自我怀疑。我哪里显示出我骄傲了?我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真的很骄傲吗?到底哪里骄傲了?是无意间说出一些话吗,是无意间表露出的一些动作吗,又或是我展露出了骄傲的气质?也许,真的有吧?我这么想着。不然为什么会被这么说呢?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着。 但我已经不是第一名了啊,这又是为什么啊?我苦恼着,我没办法理解。我早已被贴上了“标签”啊,只是我后知后觉,即使我不再是第一名,但我依旧“骄傲”。 我讨厌第一名,也许是讨厌自己,又或是那个拿不到第一名却被冠上“骄傲”的自己。日后,我便开始注意自己有关“骄傲”的行为,尽量不展露出自己的“骄傲”。具体怎么做嘛……拿到成绩单后不跟别人说考得怎么样,还有尽量避免提起自己学过心算这件事。总之不主动提出有关成绩或是任何擅长的事我都做了个遍。 好像“骄傲”的评价并没有变少吧。我一直以为这样做过后评价会逐渐变少,但那群人就好像npc(Non-player character,电玩中不受真人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一样,只要固定跟他们对话到一定程度便会触发“骄傲”的言论,你以为是彩蛋吗。即使与一些npc不再见面,但其他的npc依旧如此。 原来标签是撕不掉的,“骄傲”也许会随着我一辈子吧。 一直纠结自己做错了什么 12岁后我便搬家了,不久我也从小学毕了业。那些朋友和老师,大概是不会再见面了吧,至于亲戚呢,少见面了应该也就不会说这些了。确实,事情如我所想的,没跟这些无聊的老师和朋友见面了后,我有很长的时间没听到“骄傲”的评价。亲戚也变得比较友善,并不是说他们一直都给予我“骄傲”的评价,只是以前那些偶尔的评价会刺痛我。 我在中学第一年依旧保持“低调”的行为,在长时间没有收到这样的评价后我逐渐开始放下“防备”,久违地做回自己。但我的竞争意识早已消磨殆尽,我好胜,但我不想竞争。我不喜欢,也不想参加比赛,我担心以前的事情会重演,即使我拿的只是一个参赛者奖。 “做人不要那么骄傲啊。” 真是久违啊,这评价,好久都没听到了。当我觉得这辈子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言论时,熟悉的言论又在我耳边响起。我微笑着没有回答。我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我自认身上已不存在“骄傲”的时候,却还是收到了这样的评价。 那一天,我再度回想起了,被“骄傲”支配的恐惧。 绝望。算了吧,既然这样的话,我就继续“骄傲”下去,当时的我选择了一个看似破罐子破摔的做法。也许是到了叛逆年龄,我进入了摆烂时期。 “我不用读照样比你好。” 轻浮,狂妄,骄傲,彻彻底底地展现了出来。帮那群人印证我的“骄傲”吧。我也“如愿以偿”收到了“骄傲”的评价,但却没有以前来得多。算是好事吗?我不清楚。一段时间后,也再没有听过这些言论,也许大家都不太在意吧。 升上初二后,一切都很正常,我还是能做回自己。只是我依旧被之前的种种事情束缚着。偶然想起往事总会沉思许久。我一直觉得自己肯定是做错了些什么,才会被这样对待。我陷入了寻找自己错误和责怪自己的循环。总之,这一年算是平静的一年,毕竟疫情来袭,行动管制令迫使所有人长时间呆在家里。 初三,行动管制令还在持续。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呆在家里麻木了,我已经渐渐不再想起以前的事情。 偶然的一次发呆,这件事情又飘浮在我的脑海,我又沉思了起来。或许我根本就没做错什么吧。一个跟以往不一样的想法冒了出来,一直以来我都在纠结自己做错了什么,其实我可能什么也没做错吧。 一切的开始就是小时候的第一名,回顾一下其实自己也只是拿了个第一名吧,我都还来不及感到喜悦就被打断了。我愿意相信老师并没恶意,只是亚洲式的教育比起称赞更多的是批判,想让当时的我不要因为得到了第一名就沾沾自喜。但当时的我怎么懂这些呢,我只会觉得委屈。我再怎么聪明,也只是跟其他小孩一样,期待着认可而已。 对于朋友评价的“骄傲”而言,我重新整理了思绪,得出的答案就是小孩子还不懂事。对,就这么简单。对于那位朋友说的话,我觉得他确实就是模仿着那位老师的口气在说我,想要打击我而已。又或是他确实嫉妒着我成绩比他好的这个事实却又没办法改变。为了他好我还是选择前者吧。总而言之,我感觉他并不明白他当时在做什么。以当时他的理解的话,“骄傲”的意思应该是比他厉害的人都可以用的形容词而已。但不否认,我确实蛮讨厌这位朋友。 亲戚相对来说会比前两者的杀伤力来得更大,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啊。亲戚也经常夸赞我,不过可能他觉得适当的给予小孩子打击是比较好的吧。殊不知我对此话题异常的敏感,经过前两次打击的我,需要的是鼓励抚慰一下当时我幼小的心灵,而不是夸奖更不是多一次的打击。 算是想通了吧,大家应该都没有错,除了那位朋友。不过想通了,标签还是贴在身上,说不定不时又触发NPC彩蛋之类的。还有下次的话就对他使用炎拳吧。 既然如此,我想贯彻我的这份“骄傲”。 顶多算是“不谦虚”吧,我既不骄傲,也不谦虚。我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也没有非常谦卑。 高一过后,再也没有人提起此事。我依然花着比其他人少的温习时间就获取了较好的成绩。听到的评价也变成“要是再多努力一点就好了”。好吧姑且算是被认可了一回。 你想说我骄傲吗?不,我只是“不谦虚”而已。
1星期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其实我不懂足球。只是偶尔看一下好身材的帅哥,以及他们的辣妹女友。但即使是我,也知道谁是C罗,还知道本届世界杯随着葡萄牙对垒摩洛哥落败,C罗在球场边“哭得像个孩子”。为葡萄牙赢得世界杯是他的毕生梦想,但作为替补迟迟才登场的C罗,却迎来了一场仓促而遗憾的落幕。 读了许多关于这个天才球员的故事,他的球技,他的心愿,他的脾性——我想,这个男人绝对是足坛不世出的传奇人物。那么,他也担得起球迷们为他感同身受的悲痛。但在这些声音之外,竟也有人因此幸灾乐祸,说C罗“你也有今天”。 我大为诧异,为什么同样作为这个时代踌躇满志的天才球星,众人对梅西和C罗的评价却大不相同?朋友说:因为C罗早期非常狂傲,所以许多人都不喜欢他,现在就看他笑话。 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是超越于众人之上、早年得志的天之骄子,我们凭什么要求他态度平和谦虚?这就像是在要求一个人要圆融完美——如果谦虚确实是种美德?他本该在天台上让人仰望,何必硬生生把他拉下来和我们平起平坐? 但这个社会似乎就是这样运作的,你越成功,就必须表现得越谦和,否则似乎就有了一点让人批评的道德瑕疵。有才华有成就又谦虚亲切的人,总是比较讨人喜欢,比如刘德华,以及好像和大家相处得比较融洽的梅西。 小时候母亲也曾谆谆教诲:就算你表现得好,也要谦虚低调,不然会树大招风引人嫉妒。 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呀?别人嫉妒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呀。而且那又怎么样? 母亲说:别人嫉妒的话,可能就会看你不顺眼啦,说你的坏话啦,可能还会刁难你陷害你呀。小人难防,所以还是小心一点吧。 好吧,人性的弱点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但我总特别喜欢这类狂傲的天才,C罗、尼采、北野武。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用自主意志活出的生命,是一个鲜活而自由的灵魂。 这么说吧,我们社会化的过程里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如何明哲保身不出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然后,用这些谨小慎微来换取大众的认可与接纳。可最终,这些道理就像是日本农夫把西瓜框成正方形那样,规训了我们的个性,以至于,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的人格特质,似乎只是生物对于外在刺激而叠加成的一套应激机制,而非教育专家们所期待的适性发展。 我们景仰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人,私下里却又不能接受他们的个性与我们不同,和社会大流不同。当他们意气风发地表现出“有才华而自知”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于是突然无法献上祝福,仿佛被什么刺痛,必须要赶快把那根刺压下去。 他们是一道引领的光 从一个经纪人那边听来,他手下的艺术家们各有各的牛脾气,需要身边的人哄着让着,很多的情绪劳动;有些还不通俗务,连申请护照都需要专人打理。这些艺术家若自己在江湖上混,一定处处失礼、被人排挤,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于是经纪人们也愿意挨着各种委屈,因为他们深知若让这些艺术家真的学会融入人群,他们的灵气迟早会被消磨殆尽。 一直有句话,先做人、再做事。人类彼此需要,抱成团地活着。这就注定了你若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要懂得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一骑绝尘的天才,可以是有人保驾的音乐家、作家、画家,却不可能是足球员——因为足球需要11个人一起踢球。 枪打出头鸟的意思,是这只鸟除了要应付外在压迫,也同时要对抗同胞们对他施加的压力;但若这只鸟成功了,大家也理所当然地搭着顺风车一起飞出笼子。这大概就是出头鸟的胸襟和魄力。他们选择了随心而活,也因此坦然接受了骂名与不圆满。对于在人群里始终找不到自身位置的人来说,他们是一道引领的光。 有时我想,有那么难容得下他们的棱角和个性吗?也不是让全部人牺牲只为成全他的功绩——就只是,能否让我们对人的评价和接纳,都再更有弹性一点,让孤傲天才们的才华更有机会充分地闪闪发光吧?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