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运动

1天前
25岁的小晶,趁着下班后的夜晚,到住家附近参与动感单车群体运动。在不停歇踩了45分钟的单车的隔日,她双侧大腿肌肉酸胀、起立、蹲下都困难。第四天上厕所时,小便竟带红茶色。紧急入院后,医生诊断小晶因运动导致肌肉损伤,而患上“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身体的肌肉组织占了人体约40%,人体肌肉主要分为3大类: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而横纹肌指的是骨骼肌和心肌。由此可见,人类身体的大部分肌肉都属于横纹肌。骨科顾问林孝钿医生说明,横纹肌细胞是负责日常运动的肌肉。一般上,人们挥动双手或双脚跑跳都会用上横纹肌,“包括心脏跳动的肌肉,也都属于相似的肌肉。 ”那何谓横纹肌溶解? 资深动感单车教练王豪翔(Melvin)强调,在骑行的过程中,学员必须放松上半身。基础的动感单车课程耗时45分钟,学员无需担心运动量过度,“动感单车课所有动作都是由专业人士编排,所有动作随着音乐节奏有快有慢、有强也有弱。整套下来,有利于心肺训练。一味增加单车的阻力不代表能更好地燃脂,起到瘦身效果,只会增加腿部肌肉。而长时间骑行亦不会有更大的效果。”(报道:本刊 陈星彤;视频:本刊 林芷桑)   点看更多视频: Chengal House主人 魏国华,热爱收藏牌匾  优质内容vs流量与热度 YouTuber还是热门职业吗?  制壶人的故事  蓝领之魂:工友的日常  葡萄牙村海洋文化 “我们的命脉正在消失…” 
5天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我想,现代人太着紧于脑袋的思维活动,却常常遗忘和忽视了身体。 这是我从自己身上发现的事情。长大的过程里,思考越来越缜密周全,对判断事态也更有把握了,却突然越来越不懂得该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 我不再随意跑跳,行为举止仿佛斯文起来,却开始害怕受伤,日常的动作幅度也变小了。从前会壮着胆子一跳而跃过的大沟渠,现在选择绕路找另一条通道。 后来,这几年终于决心和自己的肉身好好相处,练起了瑜伽和皮拉提斯,也十分留心日常的姿势状态。期间学会了一个概念:代偿。 理想的身体状态,是每一处肌肉都发挥自己的功用、每一个部位都贡献适量的活动度。若你长期姿势歪斜,让身体某些肌肉部位特别紧张,或某一个关节特别卡——那么站坐卧走的时候,本该发力的肌肉没能完成任务,身体就会让另一处的肌肉代替发力,来完成这些动作。 久而久之,代偿的部位会过度疲劳,或因为姿势不正确而累积了运动伤害。 比如,臀肌或大腿肌肉因缺乏锻炼而软弱无力,行走的时候,身体就让膝关节代偿,久而久之导致膝关节过度磨损。久坐的时候,由于腰背肌肉乏力,不足以支撑椎骨,肌肉也还是固执地护着骨头,而后肌肉慢慢变得僵硬,你也就有了腰痛。 情绪也是一个关键要素。人的大脑,需要处理的活动不仅仅是理性思考,还包括你所有无意识的情绪反应。强烈的情绪会让身体出现特定的生理反应,腺体分泌激素,向大脑传递信号,让你在紧张的时候绷紧身体,愉快的时候放松身体。 长期焦虑的人,肩颈肌肉总是异常僵硬,任你怎么按摩伸展,也效果甚微。 就算你有意识地主地放松肩颈,焦虑的代偿也可能跑到牙口上,无意识中你的咬合越来越紧,除了磨损牙齿,还影响到了颌面的对称。 我真的感觉到了。小时候,自己的身体是轻盈舒展的,但随着年纪渐长,心思重了,责任大了,身体也渐渐沉重起来。情绪低落的时候,没有信心的时候,不想被人注意到的时候,连背脊也驼了,肢体语言是往内收的。 于是庆幸自己重新捡起了运动的习惯。原本只是为了健康之计,想把缩紧的肌肉伸展,把弯曲的椎骨拉长,把短促的呼吸调整得绵长。日子长了,运动有成,不但体态变得修长,连心情都逐渐开阔起来。 翻翻书了解,心理学里有一个新兴概念叫“具身认知”,研究的是生理(身体)如何影响情绪和大脑活动。比如说,我们知道人高兴的时候就会笑,这是情绪信号导致身体有所动作;而反过来也能成立,如果你在不开心的时候还是露出笑容,即便是假笑也罢,你当下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好一些。 又联想到一些上台前的小技巧:用一分钟的时间抬头挺胸、向外划手、开合跳跃等等,总之就是尽量扩张自己的身体姿势,为的是模拟一种兴奋而自信的感觉,为你准备稍后上台面对群众的心理素质。 身体的运动,可以反过来引导情绪和思维的状态,进而缓解压力,甚至创造心智。 把运动当成和睡眠一样重要 我懂了。人为什么会精神紧绷?因为人的注意力过多地聚焦在脑部活动,却毫不在意自己身体上的不舒适、小疼痛,更别说是从身体状态来反推自己无意识的情绪。 而且我们的社会过度推崇理性,看轻情绪。这就像是要求人们都压抑自己的情绪,对外表现成一个成熟克制的大人。但身体所累积的负面情绪一直都在,你若不面对与处理这些情绪,它们有天会代偿成你身体上的大小病痛。 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总是更看重脑力活动;身体的运动吗?都被放到行事历的最后边去了,如果真没时间就直接省略了——就像学校用数学课占用了体育课。 有人跟我说,你要把运动当成和睡眠一样重要的事情,要坚持而有规律。 我相信了,每天运动两小时。然后,精气神不同了,皮肤有光泽了,穿衣服好看了,说话有活力了,竟然还觉得每一天的生活都值得期待。
1月前
2月前
在城市规模极速扩张的当下,城市空间被商用建筑挤占,社区空地为道路让步,学校操场也封锁于层层围墙之中。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总是在电视机前心潮澎湃地观看体育比赛,转身下楼就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城市中的运动场所成了稀缺的公共资源,运动健身也成了消费品。 说起运动,有的人喜欢健步走、跳舞或瑜伽,而有的人则喜欢举哑铃、玩器械……运动好比是汽车的发动机,需要燃料提供能量。而人体的主要供能来源就是脂肪、糖类和蛋白质。这种运动就是有氧运动。通常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都是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瑜伽、打球等。 如今,城市体育锻炼场地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免费场地太少;二是收费场地太贵,诸如城市广场、公园空地等免费场地,缺乏基本的体育运动设施,没法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 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器械的市民,想运动时大多无处可去。而一些专业性的体育运动场馆,体育运动设施倒是很完善,但是场地租金太贵,超出了多数市民的承受能力。所以,运动场地不好找,租场地花费又太多,成为城市里很多体育爱好者的烦恼。 我国人民越来越注重运动养生这课题,但在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到底能找到几个适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运动的地方呢?地方政府在城市的建设是否有把这项需求纳入计划当中?有些公园的运动设施惨遭破坏,也没即时进行修缮而导致当地居民无法利用。公园的整洁,卫生问题同时也导致很多居民把这些地方居之千里,完全不敢踏入,很多公园设有很多儿童游乐设施,但缺乏运动器材。 这些设施能打造一个舒适和居住环境以及生活的便利,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也能留住青年人,这项举动也能让青年或老年人在早晨或傍晚时分,或有休闲的空间时前来运动,散步等。 因此,我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注重运动设施项目。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3月前
在所有球类运动中,你能参与的有哪些呢?排球?垒球?前些日子,上了数次体育节并参与了日本学校的球技大赛才惊觉,大马的体育教育是多么的失败。 球技大赛上,除了以上提到的球类,还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等。 班上限制每人须参加至少一个项目,我左看右看,仅有羽球是我有经验的项目。后来我才得知,几乎所有日本学生都懂得那些球类的基本技能与规则等。 在大马,当我们说我们“不会”某个球类,通常代表着我们是真的没有经验,零基础的状态。但日本人呢,没有所谓的“不会”,挺多是“不擅长”罢了。 稍微问了一下才了解,日本人自小学就开始学习各种球类的玩法。这是非常好的,因为它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各种球类运动,给予学生对某球类产生兴趣的契机。 所以我认为,大马应该仿效日本注重学业,也注重体育的教育系统。 体育节不应被滥用成别的科目的上课时间,而是应该用来给予学生接触各种运动项目的机会。 这除了能帮助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更深层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还能挖掘人才。 这或许还能发掘一些学习能力较差,但运动细胞发达的学生,削弱“只有成绩好才厉害”的刻板现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学生的健康,马来西亚教育局一直提倡着“一个学生,一项运动”,而为了响应此口碑,校方也会在每年举办“运动日”。 参与过类似活动的你我应该都知道,这样的活动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毕竟运动不是一年一度的事,而是应该被视为日常活动。 当然,我也清楚要给予学生接触各种运动项目,就必须下重金准备相关的运动器材和场地。但你难道不觉得,有些学校在教材与学习设备上花了太多钱吗?这又平衡吗? 大马不平衡的体育教育现象,从父辈那代到现在,似乎都没太大的变化,厉害的学生总是上台领奖,而台下的学生却连基础的开球方式都不会。 从小学至中学,上过了无数次体育节的你又从中学会了什么?反正在日本高中上体育节的我,是既自卑又无奈的。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从我家楼台可以看到一副美景,那便是我的住宅区微风山庄的公园。每当黄昏,夕阳会为公园增添浪漫的色彩,可是这美景竟被我忽略了。 那一年我情绪非常压郁,精神恍惚地什么都做不了,因此请了病假。我的印度同事瓦达玛是我知己,她第一时间来我家探望我。她说我们去外面,我便带她来到了这座公园。 那是傍晚时分,有个马来青年在公园运动。我们坐在石椅上,我告诉瓦达玛我的症状是荷尔蒙失调造成的。瓦达玛说这个公园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和纾解压力的地方,离我家才几十步之遥,我应该常常出来走走,散散心。她说我不能只靠药物,长期服药会让我过度依赖药物,如果我常常来这里运动,我应该很快能走出抑郁。 公园散步 走出忧郁 那个马来青年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结束运动,他依旧一圈又一圈地绕着小小公园的石道跑步,不到10分钟便重复在我们眼前晃过。地面凹凸不平,可是无阻他前进的步伐。我们就一面看着他跑步,一面聊天。微风轻轻拂面,送来七里香的芬芳,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好了很多。 那天开始,我才仔细研究公园里的设施。原来这里的设备完善,可以进行各种健身活动。感谢瓦达玛的探望,她让我醒悟到宝藏原来就在我家附近。从此我每个早上坚持来这里散步和静坐,竟然走出了忧郁。 后来瘟疫爆发,行管令执行后这座公园便无人问津,我也忘了它。现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再次探望它。我连续去了3天,公园冷冷清清,一个人影也没有。我拿起手机,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倩影。长得参天的树木老树盘根,凸出的树根竟然破坏小径和健身设施的地面,确实使人惋惜。地上的杂草有人修剪,公园不至于荒芜。近3天不算大的雨摧落了不少树枝。除了仰卧起坐的器材生锈,其他健身和儿童玩乐设施还能使用。公园里种了不少树木,阴凉的环境加上清新的空气,该是居民散心和运动的好地点。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唤醒微风山庄的居民对这座公园的记忆。
3月前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