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青春

3月前
“快啊!在望什么?快拿小板凳过来看小鸟呀!”走过一个公园,看见一个父亲对着一小男孩喊道。我握着水瓶的手紧了紧,看着他们,看着鸟笼里的鸟,思绪隐隐把我拉回童年。是的,那时,父亲也同我说过相似的对白。 童年时,父亲喜欢养小鸟,也喜欢带着我四周会鸟友,为了躲避课业,我总跟着父亲跑,母亲也奈我不何,只能唠叨父亲,父亲这时总是宠溺地笑着望我。我总是跟着父亲,骑上小铁马,迎着风,一起带着我们家鸟儿去兜风,去品茶,去看河边鱼儿,去看二叔果园,去听父亲好友故事。我们一起对着小鸟吹口哨,一起对着小鸟说话。父亲也手把手教我喂食小鸟,我们每日一同喂食小鸟,一同看它饮水,一同帮它洗澡。试过一次,父亲让我看顾鸟儿,我却好奇把笼门打开,把我的玩具放进笼子里想和鸟儿一起分享,然后忘了关上笼门,幸运的是鸟儿没飞走,或许它也喜欢我和父亲吧,所以不舍得飞走。 青春期,不再喜欢跟着父亲往外跑,也不再喜欢家里养的小鸟,我早已厌倦,总觉得很吵,很烦心。父亲总是不放弃一直邀约我一起去溜小鸟一起去会鸟友,我真的觉得很烦躁,天气热晒,我真的只想躲房里。童年的一次次雀跃迎合到青春期的一次次敷衍拒绝,一步步把父亲推向低落的深渊,我是知道的,我选择不去想多,我自私,有了自己思想自己爱好就不想和父亲呆一起,只想自己躲房间享受独处时光。有时候,经过鸟笼,我们家的鸟会对我吱吱叫,我还会瞥视它一眼。试过,我也讨厌它,觉得分散父亲对我的爱。 忘不了,那一刻。那日,父亲来敲我房门,想带我一起去遛鸟,我一再推搪,父亲一直问为什么,我真的觉得够了,莫名怒火上头,我瞪着父亲,站起来冲去把房间门“碰”地关上,把父亲搁在门外,那是第一次。关上门的那一刻,我看到的,看到了父亲眼角的错愕和伤心,我那时不明白,那有什么大不了,至于吗?后来,父亲不再邀我一起带鸟儿去兜风去遛鸟,也许是怕打扰我,也或许是生怕又被我拒绝。因为那一次关上房门,也关上了我们间的心门,我们都心存芥蒂,不再提一起遛鸟,错过了更多一起的机会和时光,剩下的都是开不了口的惋惜,童年的回忆也只能停留在过去了。甚至于过不久童年陪伴我们的那只小鸟离开了,我也不曾看它一眼。 父亲节我不愿再错过 那时鸟儿的离去,让父亲很伤心,一段时间过得很消沉,仿佛失去了精神依靠。那时的我不明白,至于吗?现在看着公园遛鸟的父子,仿佛看到了从前的我们,我才明白,父亲那时失落的不只是鸟儿的离去,他更多的是不舍我和他之间曾经的童年开心回忆就这样逝去,不复存在。 肩膀这时被拍了一下,思绪一瞬间被拉回,我恍然带着红眼转过身,是他…… 父亲一手捧着我家后来养的鸟儿对着我一脸茫然。“你怎么了?快回家,老妈子又骂了,迟开饭。”我点了点头,挽着父亲的另一手臂一起走回家,望了望身旁的父亲,他老了,脸上多了岁月的痕迹,也多了丝丝白发。望了望父亲笼里鸟儿,它叽叽喳喳地对我叫着,我突然不再觉得吵,不再觉得烦,反而感到庆幸,庆幸有它这些年陪着父亲。 那一刻,我好像懂了,原来我还有机会,我不愿再错过。分明是局内人,多年后,方看清,父亲喜欢的是和我一起养鸟儿的时刻,父亲喜欢的是和我相处的每一点回忆,父亲喜欢的是和我一起养育鸟儿的光阴,父亲喜欢的从不只是鸟儿。 这个父亲节,我不愿再错过,我要带着父亲一起拿着鸟儿去捕捉以前的每一个相处回忆。我和父亲说,这个父亲节早上我们一起带鸟儿去喝早茶吃点心,然后再带鸟儿到极乐洞兜风。父亲转头望着我微微点了点头,没多说,他眼中闪过一丝错愕,更多的是惊喜,我忘不了,父亲那日的幸福笑容。父亲老了,或许不能再承受多一次的拒绝,再一次的失去了。希望这个道理我没有太迟醒悟。 一生短,一梦长,光阴消散,愿他和它平安喜乐。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赶在电影下画前和太太看了《The First Slam Dunk》。海边球场里的宫城被增加大量戏份,电影一开始画面就犹如新海诚作品那般唯美。 也因为那写实般的美,后来搞怪樱木的脸部大特写画风转换就不好拿捏了。他本来就是个夸张的漫画人物,电影里的一些画面转换会有少许突兀感。 然而这不减我们对灌篮高手的爱。 戏里最经典的台词(没有之一)“现在放弃的话,比赛就结束了”依然是句撼动人心的句子。篮球或排球之类的多人运动(咦)讲究的是团队精神、集体意志。那也是一种拼搏到倒地为止的精神。近年曾和一朋友打羽球,他提出不争的精神,颇有老庄味道,但与我的运动观念正好背道而驰。当时我没有与之争辩。因当时运动性质不同。倘若是篮球或排球比赛,那可是得抗争到底的。因为,此刻放弃的话,比赛就结束了。一个人的梦,也是一队人的梦。岂能不争? 全国第一并非只是赤木的梦,也同时是湘北五子的梦。赤木的心魔在于前队友斥责他将自己梦想加注在别人身上。而当画面一转,队友们围着倒地不起的他,睁开眼却已经是宫城、三井、樱木和流川。队长顿时解开心魔。于是,后来在赤木和他们道谢时,反遭队友一顿痛骂。篮球梦是我的好吗?我是皇牌好吗? 他们可不是为他而打球的。 “全国最强”早已不是他个人专利了。那是整支球队的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这就是湘北最强之处。 这部电影主要是刻画对最强山王的一战,也算是弥补了动漫版没有画全国大赛的遗憾。这部漫画过于写实,漫画家打破“主角必胜”的桥段,让湘北在战胜山王后因为过度耗损而败给下一个对手(排球少年也有类似设定。樱木/日向倒下,球队崩溃)。当年还真成了不少人遗憾。 当年和太太一起看灌篮时,一些场景让我热泪盈眶(主要都是前期剧情)。当陵南队丑不拉叽的阿福被逐出球队后,失去球场。当时落寞的他说了一句话:那时,只有天空。这咖哩菲的一句话深深打动我(只因我也曾是咖哩啡)。我中一爱上排球,却被女校队队长冷冷一句“我们校队要练球”赶出球场。为了取得球场使用权,那一刻我立誓要成为整间学校最强选手,球场由我做主(那我就可以自由打球了)。但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和二传好友只能在小空地里练球。我就像丑阿福一样感慨“那时候,只有天空”。后来我重返球场,以初中生的身分加入高年班学长打首发,同年入选县队,终于重新拥有球场使用权。 大概当时的心情就是“现在没人敢跟我抢了。我要打球。”吧? 其实我跟阿福一样(我不是指丑不拉叽这回事虽然我也挺丑),我只想打球而已。 然而噩梦尚未结束。我当上队长没多久学校球场便塌了一角终年积水。我和二传再次失去球场。那阵子我们踏遍小镇每个角落,直至来到一座小教堂。我看着那片空地,直觉告诉我那里曾是座球场。二传却告诉我,怎么看都不可能。不死心的我四处搜寻,只差没掘地三尺,终于在教堂外杂草深处找到两支生锈铁柱 。铁柱历史久远,大半部已经陷入泥地,扒开草堆也未必看到,它简直像《Real Steel》里小孩发现Atom机器人那样神奇。它根本不可能被世人发现。又或者,它在等待我。 于是一个疯狂计划在心里成型:我们要夺走校内篮球场。 我们排球队先是3人一组搬走了铁柱穿街过巷,把铁柱运到学校,然后趁着上下午班交接时刻,顶着烈日在太阳底下画出排球线。当下午篮球部来练球时,骇然发现篮球场已经变成排球场。本来我还担心两边会打起来,但当时排球部美女很多,我们刻意把所有女队员召回来,结果对方凶不起来,排球部从此和篮球部瓜分天下。 因为这件事,我对那座小教堂有了莫名的愧疚(哪怕对方丢弃在外不要的被遗忘的东西,擅自取走也算偷吧?)长大后开始工作,有了积蓄以后我拿着一笔钱到小教堂捐献赎罪。恰好那天是平安夜,信徒手持蜡烛燃烧夜晚,画面甚是美丽,只有我不安的寻找着教堂负责人。找到管事的人以后,她很惊讶我怎么特地拿了一笔钱过来。第一句便问我是天主教徒吗?我摇摇头,漫不经心反问她:这里曾经有排球场对吗? 我本不奢望她回答,我只是暗示了我的原罪。然而一句话下来,她更惊讶了。“那是你出生前的事情了。你怎么会知道?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是的,我是不可能知道那座球场的。那是种奇妙的时空交错。消失多年的球场,埋在草堆土里被世人遗忘的球杆,成就了我之后几年的排球路。据说那两根生锈球杆如今还插在我母校篮球场上。定海神针一样。 还是说回灌篮吧。灌篮里还有一幕微不足道的剧情,却让我流泪不止。湘北对垒海南大时,赤木因扭伤脚踝被迫退赛。在医疗室里的他大发雷霆:脚断掉也好以后不能走路也好,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抓回来的机会啊! 最终他扎紧脚踝重返球场。原本已经受伤的脚踝在意志力达到巅峰时竟然不再疼痛。完成比赛后,脚踝才重新疼将起来。看到那幕我眼睛便完全湿润了。 事因我有一场重要比赛,因对方将脚插过来犯规,导致我落地时严重扭伤。由于比赛已到白热化,扎紧脚踝后我便回到球场。当下虽然知道脚伤严重。但当时如果退赛,赛果将会完全改写。 当时回到球场后一心只想比赛,意志力达到巅峰,迅速回到最佳状态,浑然忘了脚伤。直至扣出最后一颗球,结束比赛后,我忽然发现我已经不能行走。上一刻还在活跃,下一刻连列队握手都办不到,需要身边队友搀扶离开球场。 针对此事,我曾问过不少人,直至最近认识一年轻的篮球队长,他才说他也有类似经验。当意志力凌驾于一切,身体会忘记伤痛。 就像灌篮里的赤木。那一幕,其实是真的。 灌篮中还有许多泪点,这两个触动我最深。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概人只会在对应自己痛点部分的回忆才会起共鸣吧?不少人喜欢灌篮高手,但喜欢的理由不尽相同。 真正拼过命的才懂这部漫画不只是一部漫画。真正热爱过运动的人,哪怕你不是篮球员,也会爱上它的吧。甚至,不爱运动的人也会为之动容。 看戏时太太似乎很兴奋。话说我最近有点生气她不肯陪我看《排球少年》。她只爱灌篮。 灌篮呵灌篮。井上雄彦完成了对垒山王的剧作,也算是圆了自己与漫画迷的梦了。这些年,读者和作者相继老去,只有那5个少年依然青春。他们从素描开始,慢慢朝荧幕走过来。那一走,就是20年了。 青春的梦不该轻易褪色呢。
5月前
我有一个秘密基地,它不是什么充满鲜艳花朵的小花园,也不是像电影里常常出现的神秘地下室,更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小房间。我的秘密基地是一本书,一本破旧却被我好好珍藏的书。 这本书拥有深蓝色的书皮,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图案,这是妈妈在我刚升上初中一时奖励我的礼物。当时我就很疑惑,妈妈怎么买了一本那么普通的书来当礼物?妈妈告诉我这本书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设计,因为它是一本只有自己才能打开的书,可以把所有不想告诉别人的事情都写进去,把它当作一个可以倾诉的好朋友。从那以后我把所有快乐、伤心、失望、期待的事情都写进去,我可以安心地把所有心里话写在里面,因为我知道它不会把我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记得填满“秘密基地”的第一页,是在初中一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我无意间在学校后巷发现一只肉桂色的小猫咪,它瘦巴巴的像是很多天没吃上一顿饱餐,我赶紧从书包拿出没吃完的面包喂它。原本我想把那只可爱的小猫咪带回家,却怕父母发现后的责备,于是只好每天放学后到后巷里喂食。可是过了不久猫咪就消失了,我想也许是母猫把这迷路的小猫咪领回家了吧。我也把我和猫咪短暂却美好的故事写进了秘密基地里。 生活总不会是步步都美好,次次都顺利的,我也有遇到烦恼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考砸了,由于考试前太过贪玩而没有努力复习,收到成绩的那一刻后悔都来不及了。回到家,我就踏进房间关上了门。当时的我很伤心,也很懊悔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我打开秘密基地,却没有写下任何文字,只是用黑笔一点一点的涂满了半页。所有不开心的情绪像是被乌黑的那一页吞没了,我也反省自己下一次不可以犯同样的错误。 可倾诉心事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步入了无法避免的青春期。相信大家都在年少时期遇到过一个特别的人吧?他很优秀,文武双全,面目清秀,是一个我非常欣赏的人。我把这份喜欢偷偷埋在心里,也把这份喜欢写在了只有我知道的秘密基地。那一页像是在闪闪发光,每当翻开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心动。慢慢的,我把这份喜欢转换成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并尝试着变成与他一样优秀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个年龄学习更重要,所以这份喜欢也只是永远地藏在了秘密基地里。 如今,朋友很多,可倾诉心事的人却越来越少,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守口如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自己。这本不起眼的书更成了我许久的秘密基地,我向它宣泄情绪,写下种种的期待与失望。为了不变成一个负面的人,我只把负能量留在了这里。它让我有了一个表达情绪的地方,不怕被嘲讽,不怕被泄露秘密,这就是我的秘密基地。
5月前
5月前
8月前
雨幕和夜色吞噬怡保的蜿蜒山路。从一日游返家,父亲忽然放慢车速,只为收音机幽幽传来一首哀怨的旧曲,引起他的哼鸣冲动。问起这首歌的来历,方知其为姜育恒的〈最后的温柔〉。父亲回忆,这首歌曾经红遍整个华人圈,后座的母亲连声应和称是。素来爱听经典名曲,我无法接受自己竟然才第一次听过这首串联双亲少年记忆的老歌。像车子行经山洞一般,父亲的思绪被牵引进入那个幽深的时光隧道。 歌曲推出市场的那一年,父亲就读中学预备班。一班不好读书的男男女女喜欢相约周末,骑着摩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日莱峰露营。暖风拂过稚嫩的脸庞,一辆摩托载着一对男女,一行人合唱的,便是这首〈最后的温柔〉。悲伤的歌词和出游的欢乐氛围相抵,大家却能一同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当中。情窦初开的年纪,他们都谈着说爱就爱,说分就分的“小狗式恋爱”。 初初涉入爱情的神秘境域,他们对于男女关系的好奇心更甚于责任担当。在日莱峰山巅,他们向大自然发起挑战。只是他们毕竟太狂妄了。寒风猛刮的雨夜,受不了冷空气折磨,他们决定悄悄潜入营地旁边的民宿避寒。未料才躺在温软的床上5分钟,民宿保安手上的手电筒就照见了他们的犯规行为。他们急急越过窗户,越过篱笆,躲入莽苍的山林,沿着小径摸黑回到营地。民宿保安不服输,恫吓这群孩子:“快给我出来,山里有老虎!”回忆起那段往事,父亲重拾青春情怀,也收获一丝丝的英雄气概。即使不在场,我却能想像当时的紧绷和刺激。 忆起昔时,这群朋友当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位名叫阿成的男孩。他以近似姜育恒的清亮嗓音,模仿姜育恒而频频在歌唱比赛中夺冠。于是女孩像痴迷姜育恒那样,把对偶像的爱意,倾注在阿成身上。只有他,才能约到校花陪同上山。众人既生涩又大胆地浅尝初恋的暧昧滋味,而那一道姜育恒的歌声一直都为这段时光伴奏。 也许中学毕业多年以后,人们只会记得那年的离经叛道,所学过的知识悉数付诸光阴的流水。在岁月的损耗中,父亲口中的这些传奇人物如今应该已是平庸的中老年人。青春无敌的容貌和躯体开始退化,仅供每次同学会时彼此考古和追忆往日年华。人生路上的磕碰让他们收敛那种明知故犯的叛逆,成为安分度日的成年人。这是不是岁月对他们最好的礼遇?因为当我以为故事中的那些人最后都会走向成家立业的结局,问起阿成如今身在何处,是否已经在音乐领域发展时,父亲竟然回道,阿成在他们毕业的几年以后就因为吸食毒品而离开人间了。 旋律保存了学生时代的梦愿 我试图想像阿成在离世前所经受的折磨,虽然我和他素未谋面,活在不同的时代,却也好似曾经痴迷他的歌唱才华,曾经与他登上日莱峰放歌。登山“沟女”、私闯民宿、合唱姜育恒歌曲原是父亲口中复述的往事,我未曾经历那年代的一切,却也会为阿成的离去而惋惜。就像歌中所唱,他像最后一个冬季过境,给人间留下最后的温柔。歌曲过渡段传来一声惊雷,是不是阿成染上毒瘾后,人生从此步上另一个歧途的转折点?父亲并未从道德制高点批判阿成吸毒,只是感慨世情的变化无端让他无从掌握阿成最后那几年所面对的苦痛,道听途说的消息也不懂何者为真。 “不要再编织借口/ 就让我潇洒地走”,像一个英雄人物的退场,阿成的离开意味着父亲的年少时代彻底成为过去。一颗驿动的心离开了人间,却以歌声留作纪念方式。神奇的是,让故友念记起阿成的那段录音带,也从来不是阿成自己走进录音室录制的。平行时空中有两个孪生的姜育恒和阿成,深情如父亲的人,拒绝辨析他们何者为真身。 听罢电台的〈最后的温柔〉,父亲关闭手机,打开YouTube的姜育恒歌单。时间切入姜育恒专场,却被父亲当成“缅怀阿成”的专属时段。姜育恒每一声属于民歌时代的,既儒雅又字正腔圆的演唱,都使父亲想起阿成这位温暖的同伴。时移事在,旋律保存了学生时代的梦愿。直到80年代的渐弱效果完结了最后一首姜育恒,雨声便渐渐涌入寂静的车厢……
9月前
不确定第一次是从课本还是故事书读到有关金山公主的故事了。 看见马尼尼为的《金山公主》我就想买了,那是一种金山情意结。终于,老板告诉我另一本书补货到了,我就决定和《金山公主》一起下了单,说决定是因为真的太多书想买了,需要取舍。 书一到手,不消片刻一整座大山的传说就读完了,我反复看反复摸着画册,一直想这是小时候看的版本吗?想着想着隐隐约约记得好像真的有金桥银桥这两个条件。苏丹为了娶金山公主必须完成的条件,令当年尚幼小的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苏丹必须取获很多很多只蚊子的心,还有苏丹的血液,(不是现在读到的是要取得苏丹幼子的血液)而且我还记得这是让苏丹最后决定放弃娶公主的条件,其余的我真的记不起了,什么处女的眼泪,槟榔果汁,尤其是跳蚤的心脏,真的一点都没有存留在我的记忆库里。 关于金山,最难忘的是我18岁时,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傻劲,一早睡醒还搞不清楚爬山是怎么一回事就跟着大队攻顶的事。 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时时刻刻想在朋友群中寻找被认同的花季。记得那时是跟着和我要好的一位女同学上山的。上山前,带队老师嘱咐我们不要乱说话,也不要互相呼喊队友的名字;如果突然嗅到花香也要若无其事。老师还说只要爬过山从此就会爱上,我很记得他说的,因为当我背着行囊一直往上爬的时候,耳际就一直回荡着老师的这一句话,那时我在想所谓的爱上爬山其实只不过是老师自己的想法而已。大队都在奋力往上蛇形攀爬,我也没有回头路,越爬越高,越爬越后悔,心里想这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整个过程,最为惊险的是到了一处只有石块没有什么树木的区域,因为没有树根和树枝可以让我们借力攀爬,我们必须在身上绑上安全索,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拉着绳索慢慢攀登。一些人还因一时脚滑没有稳住重心,身体瞬间倾斜摇晃而尖叫起来。一如老师所计划般,天黑以前大伙到了金山最顶处。 母亲至今都不知道的事 我们嘻嘻哈哈的拿出小小的煤气罐煮快熟面,然后吃着说着笑着,什么跟食指般大的马陆,拇指一样大的蚂蚁,还有那美得像画的瀑布流水;然后又掀开裤管看看之前越过小溪被水蛭附吸过的伤痕……整个夜晚我在帐营里钻进来钻出去,又尝试睡到睡袋里,就只想为自己找个安睡的位子,可是刚要睡着不是被冷风吹醒,就是感觉自己突然一下往下踩空坠入无底深渊惊吓而醒。后来干脆坐起身,继续和没睡的人说着笑着。记得那一晚我们还看见了两个在黑夜里发出星光一样的眼睛,感觉很诡异但很美,我们大喊大叫的,吓得两颗星子闪烁不定。老师说:“那是果子狸,musang。”一整晚天南地北的,我们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但谁都没有提起过金山公主的故事…… 如果这一次的经历这样就结束了,也许我就会慢慢慢慢将爬过山的事淡忘吧。会吗?隔天大伙下山时,带队老师突然很严肃的要我们加快速度,他说山上流下来的水参杂着泥浆,还有很多落叶和树枝,怕有山洪,听罢我们都很听话的火速往下爬。雨还是追来了,而且越来越大,沙沙的风声,吹得我的心急如焚。脚下尽是泥泞,树根树枝变得滑手,我们连滚带爬,一身泥浆回到山脚,非常非常的狼狈。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刚从新加坡工作回来的妈妈铁黑着脸,自知理亏,我默不作声。也许是还在为自己下山时失足差点从高处摔下一事而害怕,冲凉的时候,忍不住压着声音哭了。第二天我如常回校上课,放学后还偷偷到华佗诊所打了一支针才舒缓了双脚紧绷的肌肉。这也是母亲至今都不知道的事。 青春到底是什么?我想那是一种跟无知,胆粗粗又有点勇,有笑有泪的故事。时光倏忽,一眨眼30年,手上拿着《金山公主》的画册,那是我小时候听过的传说呀,于我,金山的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传说,它还深藏了我可以细细回味的青春记忆。即使那些事一些人像风吹散了一样不留痕迹,当风又起时,却又会一一想起。 金山公主和我的年少原来都不曾老去,这一种感觉,真好。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有时我不愿承认自己仍爱“五月天”(台湾乐团),甚至会因在哼唱他们的歌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与贴近,而感到惶恐无措。最近回国又去唱K了,惯常地点了他们的歌。我总能轻易进入歌境,它与我少时的体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演唱时容易投入流行的忧伤和幸福的多愁善感。那些轻盈易响的惆怅、闪烁着绮丽、似彩虹般的泪光,毫不犹豫地直达我心房,予我简易的感动。 我曾多次告别五月天,像告别一场大雨。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害怕感冒,学会了忧生忧死,习惯了撑伞走过幽静的小径。我要割舍,却又无法忘怀当年积极、热诚、疯狂的自己。五月天曾在我年少茫然时赋予我丰沛的辩护力量,让我在千篇一律的工作里,仍系着一丝梦的曙光,得以跟沉闷的日子周旋,甚至以它充当生命意义的旗帜,航向有风向的远方。如此,便有了标新立异的理由跟家人、亲戚的好意抗衡,那些如梅雨的口舌,淋在了我以为无需伞的身上,渐渐地头发、身躯、手脚也跟着湿了,眼眶仿佛沉浸着一层层生活的网状迷宫。我在茫然、无路可走,甚至有路可走时,看见了他们拿着吉他仰望天空,温柔地弹着贝斯将“9号球”射入生活的黑洞,把我从“人生海海”里带走,追寻所谓的“疯狂世界”。 我曾想把五月天的歌词全背下,下班后对着屏幕把心事都烙在MV里,时日愈久,便能在无望无助时随口哼出他们的勇气与放肆,向世俗的汹涌挺进。我要以他们的灵魂充当自己的灵魂,用撕心裂肺的嗓音唱出——摆脱即将凋零的热血,紧贴着其步伐追逐从未追逐过的梦,至少一次也行,好证明自己的年轻曾落在这片土壤上。曾经那首〈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的呐喊,穿过藩篱,传到隔壁家阿姨的口里,到妈妈的耳里,再归还于我。家人笑我,确实唱得不怎么样,但我仍在唱:“每个孤单天亮我都一个人唱……再唱……再唱……再唱……再唱……” 我记得一首首〈拥抱〉〈憨人〉〈如烟〉〈永远的永远〉〈纯真〉〈疯狂世界〉……都是夺人泪滴的,它们正唱出了我当时的枯萎与向往。这是J一直不能明白的,频频要我回到最初工作的地方,不——那是金银镶着的框,总是华丽而稳固的垂挂在那,让人放心和艳羡。 但J,你知道海风和风扇的区别吗?是盐。我不追逐共同的温暖,只愿朝向地平线,沿着眼泪的味道,到那没有方向的对岸。那是远方吗?J每次误解远方,以为很远的地方,它只是一个隐喻,跟距离无关,它永远在那里,而且就算你用尽了力气仍无法到岸。 进入中年的挣扎 有时,我觉得自己忘恩负义,挥霍了理想,就远远地抛开了它,像过了河的人。我走进了学院,认识了很多主义,也听过众多生命的意义,回望五月天的创作,遗憾的我再也无法以激情信仰。我的忧伤再长,也无法在歌曲里一一摆放,他们似乎一直在青春里无法老去。而我渐渐成长,像松开绽放的花束,有时不忍割舍,但也得放手,去迎接梦之外的醒,那盘旋着很多有意思的、真实的痛苦与伤痕。我无法跟上了,他们已经到了终点,而我仍在路上,或许我更喜欢一直走在路上。 有时,仍不免哼起他们的歌与梦,那些回忆如蛹包裹,是怀念抑或哀悼?那些音符埋葬着当年坚持离职、勇往直前的旋律。耳畔仍在呢喃:“咸鱼翻身还是咸鱼,可是我还是要做梦……”当年的我圆梦了吗?最后,我残酷的发现自己无梦可圆,原来我并不是筑梦人,而是梦里的人。 五月天的创作再无法填补内心日益深陷的空缺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仅为了趋向世界对我的风化,而是我要离开,走另一条路了。我确实仍然在唱,凭借早年的记忆断续地重温炙热的故事,但明明天空已经晦暗,却用蔚蓝的雨下在你身上。 当我跳脱了飞舞的岁月,进入中年的想像与挣扎,触碰世界的阴暗,日益复杂、细腻的情感蜂拥而至,他们都无法用曲调与歌词回应了。他们不是不好,而是无法坏下去了,仍用青春消耗青春,最后连老去都不要了。 对不起,我无法再跟你们并行,无法在你们活力的青春里继续荡漾了。当希望将至,我却观望凄迷的风,远盼另一道黑暗,将我吞噬。那梦究竟是什么呢? 我逐渐发觉那不是梦,而是通往另一条路的告示牌。五月天在我年少游移不定时,哼唱出一个远方,我开始整顿行囊,踏上这旅途,最终到的并不是“长驱直入你的心”,而是逶迤、滂沱的泥泞。谢谢你们,给予我前行的风和星空。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掉落在字里行间的:“我好想好想飞,逃离那疯狂的世界。”“我有我的梦,有我的路……” 我曾多次告别五月天,像告别一场大雨。而这一次,有文字为凭。这场告别没有仪式,也并不是划清界限,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天涯。
2年前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今天忽然想起小时候念的这篇课文。 最近,几位朋友结婚,都只进行注册仪式。有一位因为行动管制令还等了好一阵才完成。 有一天想到,这两年的毕业生都没有了像以往一样的毕业典礼。这两年结婚的新人都没有了以往一样的婚礼。会遗憾吗? 突发奇想:没机会参加毕业典礼的那一届,学校或许可在未来能举办毕业典礼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当做纪念。 婚礼则更简单,什么时候能举办婚礼了,什么时候都可认真玩一次。就算带着宝宝一起拍结婚照,也充满乐趣。这些都是倍加幸福的纪念。 事实上,小中大学的毕业典礼,甚至法学院的毕业典礼,我都不记得细节了。当时的紧张、兴奋、投入,都化为云烟。许多当时认为多重要的事,后来都忘记了。 这哀乐中年,也因为疫情冲击才真正明白,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什么都有可以弥补的机会,逝去的生命却是无论如何挽不回的了。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在感叹日子的流逝。我却认为,青春小鸟一去不回头是自然。我们都活过青春的岁月,但是到头来,所有的喜怒哀乐,居然那么轻易就被遗忘。说什么青春不留白,其实都是白留了呢。一切真的宛如一场梦。 只有现在、当下,是真正活着,真正体会。然而这刹时的心情,很快又会变成过去,消失在记忆库藏中。 什么才是遗憾?亲人或朋友因瘟疫而离世吧,这才是最大的遗憾。而非必然的遗忘。 人生什么都会遗忘,就一路走一路体会当下的心吧——当下的相聚、当下的缘分、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照顾好自己与家人,大家好好活着。我们的愿望已变得这样卑微。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总有一天,生活会恢复常态,或是有些改变而已经习惯的新常态。我们就默默一起等待吧。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