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创作

林强是我的中学同学,这段友谊建于我们拥有共同的喜好——阅读与创作。结束国中求学生涯后,我们在无声中分道扬镳,各自奔向各自的生活。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我迫不及待地投入社会工作,断断续续地在写作。多年后,我点开网络视频,熟悉的脸孔正朝向镜头介绍最近添购的电子器材,视频下方仅有个位数的赞,零评论。我悄悄按下赞。几日后,我才有勇气留言,就这样我和林强重新联系。 这天,我受邀到林强称之为工作室的居家单位。尚未来得及跟林妈妈打招呼寒暄,林强已经拉着我往房间走,“刚想到一个全新的概念,我觉得可以成为下一个项目的方向……” 怎会是不认真呢? 我坐在床沿聆听林强解说,口沫横飞,如此积极热情的林强与昔日影像重叠。眼角瞧见各种直播设备,影片剪接的时间轴停止。我忍不住询问林强获利不多,他是否还有动力制作视频?林强说他并没有想太多,专注把脑海中的画面实现化。我钦佩他拥有络绎不绝的灵感,以及看似没变质的灵魂。 我静静地聆听林强的计划,适时给予回应,大部分时间都在偷偷思考自己未来是否需要学习制作视频的技能,好让自己增加挣钱的机会。自问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至少林强留下许多视频在各平台流传,但,那是他一人在不同平台创建的账号上传影片。 我和林强每次见面都会花上数小时,不知不觉又错过午餐时间,有时候林妈妈客气留我用晚膳,却是不留颜面地批评林强是个懒惰的孩子,因为从不认真工作,只懂躲在房间玩电脑和按手机。如林强所说的,林妈妈未认真看待林强的想法,林爸爸嘴里总是敷衍要孩子自由发展,其实也有数次自嘲自己有个没出息的孩子,所以他才要努力工作养家。 “他们还真以为坐下5分钟就可以拍好视频,再多5分钟就可以完成剪辑。”林强苦笑。 谁不想名成利就?谁不想让父母脸上有光?可现实就是有一堆即使努力却未必成功的事情。林爸爸和林妈妈肯定不曾见林强耗时30分钟只为测试两分钟的过场效果,还花几天时间构思视频内容和准备道具。这样的林强怎会是不认真的孩子呢? 或许在讲究高效率的社会里,有成果才是成功。回想自己亦曾经花两天时间制作的蛋糕最后塑造造型失败,落得一个称号——又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的败家女,此后我办事容易缺乏信心,尚未开始就先担忧失败。 或许林妈妈不知道,林强早前到亲戚经营的公司工作的那段日子,工作时数8小时变12小时,大量消耗精神与业余创作的时间,所以他毅然辞职专注筑梦。这样的林强怎会是不认真的孩子呢? 我们只是需要更多失败的经验,然后有人跟我们说一句:再接再厉!
3天前
2星期前
嚎~嚎~ 我怎么好像听见狼嚎?市区怎么会有狼嚎?可是声音好真实,不像是电视机传出的声音。 嚎~嚎~ 不对,真的有狼嚎!这次我还听见了动物快速奔跑的声音,而且是很多动物一起奔跑的声音。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到窗前看看怎么回事,因为我在的楼层比较高,所以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能够看到隔壁工厂里面竟然真的有几只狼崽! 我们这里虽然比较偏僻但也不至于有狼啊,到底为什么会有狼在那间工厂里面呢?我前几天经过时都没有看见,难道他们是非法贩卖动物的组织。为什么那个狼崽好像变大了,不再是是狼崽了,狼都长得那么快么?只是短短几分钟就长大了。 我还看到它奔向了间工厂的员工,那间工厂的员工不多,只有十几个,这时他们全都拿棍子对抗着那几只狼。这时想起我应该要报警,我快速的回到床头拿起手机报警,但警察并不相信我,觉得是我看错了,认为那些是哈士奇。警察不相信我,我也没有办法。当我再回到窗边看看时,工厂已经一片狼藉,触目都是血红一片,狼只受了一些轻伤,工厂员工就比较惨烈了,现在只剩下四五个在反抗,其他的都被撕裂了。最重要的是我看见有一些狼尝试从工厂出来,工厂附近只有我们这一栋旧楼,我得快点离开这里,我们这里的门可不牢固。 我快速的收拾了一些必需品后,就去找了隔壁屋的阿姨告诉她现在的情况,让她快点收拾东西和我一起走。我们这一栋楼只有四层,最底层是空地,接下来的三层每层都有三四房的住户,人不是很多,因为这里很偏僻,如果不是房租便宜我也不会搬来这样的危楼。我住在最高的一层,这一层只有我和隔壁屋两户人家,隔壁是一个阿姨和她老公住,她老公出去上班了所以现在只有阿姨在家。 阿姨在听了我说后就去窗边看了一眼,确定我说的是真话后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着“我就说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每次在那里偷偷摸摸,一看就是就是坏人,现在报应来了吧,还要连累我们。”我看着阿姨慢吞吞的收拾,我在一旁着急的催促她,她还是慢慢的收拾着,还说逃命这些东西一定要带够不然还不如不走。我没有办法只好告诉阿姨我先到下面通知其他人,待会再回来带她离开,不等她回复我就急匆匆的通知了所有人。 等我再回到楼上时阿姨终于收拾好了,我赶忙拉着她就往下奔,等我们到二楼时就看到有两只狼已经在楼下徘徊了,而且它们比我刚刚看到的更加大只了。更奇怪的是它们好像看不见一样一直四处乱撞,这时候楼下的一个瘾君子不知道是毒瘾发作,还是想要打败狼竟然向一只狼跑去,这时狼也察觉到他的存在飞快奔向他,不到一会儿他就被吃得只剩残骸了。 但是也因为他的牺牲,我发现这些狼的确是盲的。有好几次都是他发出声音狼才知道他的位置,也就是说那些狼是听声辨位的,只要我们安静的待着它就发现不了我们。这时有一只狼找到了楼梯的位置要走上来,二楼的一个小弟弟看到后要尖叫,我立刻向大家比出保持安静的手势,他的妈妈就快速的按住他的嘴巴,即便如此那狼好像也听到了一点声音向小弟弟的方向望去,我小心翼翼的从背包中拿出不知道什么就往远处丢去,它听到后果然向远处跑去。 狼群好像杀不死一样 我刚松一口气就看到另一只狼已经从另一边的楼梯上着来了,我知道我们一定要乘刚刚那只狼还没回来前就快点到楼下去,然后离开这一区我们才能安全。想到这里我就指挥着大家轻手轻脚的跟着我走下楼,我们一到底层那只狼就上到二楼了,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回头到底层,而是继续往上去到三楼,但是我们还不能松懈因为刚刚被引走的狼已经回着来了。 我就带着大家一直奔跑逃离那里,经过工厂我看到剩下的员工也被吃完了,狼群也因为听到我们奔跑的声音向我们追来,我带着大家以更快的速度跑走,但我们毕竟比不过它们的速度,在我们就快要被追上时有人丢了烟雾弹将它们击退,那些狼一闻到这个味道就立刻往回跑,像是遇到什么恐怖的东西。 看到狼群走远后我才看向和我一起跑出来的人,幸运的是大家都还在,但刚刚救我们的人把小男孩的妈妈抓了起来。原来他是那间工厂的合伙人,小男孩的爸爸是负责人,他们在进行一项研究——基因混合技术。他们要把狼的基因和蚂蚁的基因混合,因为狼皮可以买很高的价钱,但狼生长的速度太慢,数量太少,所以他们就加入蚂蚁的基因让狼生长得快一点。他们尝试过很多次,这次是最成功的,但没有想到生长速度太快了,他们还没准备好就已经长大到他们不能控制的地步。 现在实验失败了,他要拿回属于他的股分,所以要小男孩的妈妈带他回家拿回他的钱。他不理会狼群还在里面就要带着她往回走,小男孩看着妈妈被拖走就一直哭闹着,我不知道我是不忍心看到男孩哭闹还是什么,我竟然自告奋勇代替她去把钱拿回来。全部人都震惊的看向我,他答应了,虽然我话一出口就已经后悔,但既然话都说出口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不过这个男的不是有可以驱赶狼的烟么,应该不会有事。 我跟着男人往回走,他给了我一把枪,我疑惑的问他“为什么要用枪?用你刚刚的那个烟就好啦,它们就很害怕了。”这时我才知道男人没有烟了,我们已经走到楼底,我想要退缩都不能够了。我和他小心翼翼的避开狼群走到二楼小男孩家,找到小男孩妈妈说的保险箱,可是我太害怕了,手一抖就输错了号码,保险箱的保安系统被启动发出刺耳的声响,我赶忙输入正确的号码,声音才停止。 但也来不及了,听觉灵敏的狼已经冲了上来。他一边枪射着狼,一边让我快点把钱拿出来,我愣一下后就快速的把钱装进背包。不知道是不是变异的原因狼群好像是杀不死一样,被枪射后只是倒下就立刻起身,我把钱拿好时门口已经被狼群堵住,他感觉也撑不下去了。我看到旁边的蚊油灵机一动,蚂蚁都很害怕蚊油,现在这些狼的体内既然有蚂蚁的基因有可能也会害怕蚊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将蚊油喷向了狼群,狼群真的晕倒了,我拉着他立刻跑向外面。我们去到外面就看到了消防队和武装警察,我不知道最后他们为什么会来,他们用一个炸弹炸毁了整个小区,这些我都不关心,重要的是我活下来了,而且政府也给了我们一笔不少的抚恤金,也可以说是封口费,让我们保守秘密。 【方肯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趣味的科幻短篇小说,写狼基因变种失败,酿成狼群厮杀人类的下场。 原本以为这是很普通的故事脉落,但作者在细节发挥个人创意,比如将狼和蚂蚁的结合(蚂蚁加速狼的成长),用杀蚂蚁(喷蚊油)的方法击退了狼,虽有点荒唐,但不失逻辑。在一场紧凑而急迫的逃亡、追杀的过程结束后,作者在结局处理的是现实问题:受害者的遮口费,蕴含着黑色幽默的味道。
2星期前
2星期前
(新山27日讯)从诗人画家到陪读妈妈,知性女子王瑞文以织热的创作情怀,让艺术的美好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 受第二家园计划吸引 现年47岁、笔名馨玫的王瑞文,来自中国河北省,是一名集媒体人、诗人和画家等多重身分于一身的艺术工作者。她于2018年,受我国政府第二家园计划吸引,带着两名子女落户碧桂园森林城市(Forest City),从此展开在我国的移民生涯。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今日面谱》,就为读者介绍这名充满诗意和绘画才华魅力的艺术家。 拥中国宝级书画家光环 细数这名女子的资历——现任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文学书画艺术院院长、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及大洋洲文学社总编辑;擅长工笔花鸟,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圣马力诺(San Marino)国家博物馆等国际著名展馆收藏。 虽然是顶着中国国宝级书画家的光环,但王瑞文在待人接物上总是展现一股洒脱大气又率真的特质,容易与人见面熟,不会予人艺术家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经营火锅店和兴趣爱好 访问约在她经营了近一年的火锅店进行。据她指出,7岁的女儿目前在当地国际学校就读,她是一边陪读、一边卖火锅,但其实她更多的时间是经营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她说:“我的日常就是画画,接送女儿和员工,店里生意有一名店长负责打理,基本上不必我操心。” 她也说,生意不忙时,她干脆就在店里作画写字,希望可以借着美食为导引,让更多上门的客人注意到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 开展览馆遇疫情被打乱 王瑞文:盼与艺术团重启计划  王瑞文总是显得从容淡定,让任何人都难以想象几年前的冠病疫情是如何让她陷入水深火热。她指出,她与马来西亚的缘分始于2018年,当时她与一群国内画家前来参加画展。随后,在我国政府的号召下,兴起在本地购置房产的动机。 一开始,她对在异乡展开新生活踌躇满志,为了促进马中文化艺术交流,她也在森林城市开办“中马艺术品展览馆”,但始料未及的是,展览馆才开业一个月,却遇上冠病来袭,将她全盘计划打乱。 她说:“当时以为只是封城几个月,所以我和孩子回到中国,一心等待情况好转才过来,却没想到疫情逐渐失控,加上中国境内实施严格管控,一关就关了3年,直至去年4月,我们才有机会重新踏入马来西亚。” 然而,这期间涉及的合约、仓库与租金问题,更是令情况雪上加霜,她披露,当时每月仍须缴付高达1万6000令吉的馆场租金,压力可想而知。 疫后关闭艺术馆止损 因此,一直拖到去年4月,她才正式和有关方面签署第二家园合约,算是确定了马来西亚居民的身分。另一方面,她回到大马的第一件事即是关闭艺术馆以“止损”,据她指出,馆内各类的收藏品目前仅能堆放在公寓储藏室。 对此,她表示,在马来西亚开设艺术馆始终是她最大的心愿,并且她也一直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马中艺术交流为己任,因此她一直积极寻找合适的地点,同时也希望有在地的艺术团体能配合,让展览馆能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常参与公益 送暖弱势群 虽然她在我国居住的时间不算长,但热心肠的她常参与公益活动,为莘莘学子及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实际上,这源自于她的家庭教育,她说:“父母的身体力行,让我明白,爱绝不是怜悯与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炽热,更重要的是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在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由于这种出自对人文的关怀,使她在2010年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中国爱心大使”,在了解到本地华文独中艰辛的办校历程之后,她也义无反顾答应为学校举行义卖。 这或许也正好解释了她选择马来西亚作第二家园的原因,她坦言,当初也有疑虑,因为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有关这个国家种族岐视的报道,但一次的车子抛锚经历,却让她真正感受到多元民族的真善美。 她说,有一次她的车子在路上发生故障,当时她孤身一人,正感到慌乱无助之际,路过的其他驾车人士都纷纷停下来,有者协助维持现场交通、有者帮她推车、有者负责打电话求援、虽然语言不通,但大家都热心帮忙,她认为,这画面正体现了人性之美,因此,也让她认定这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3星期前
我特别喜欢出自父亲巧手下的“龙”。无论是他休闲时在纸上画的、为了客制订单画的草图,又或是最终完成的黄金饰品;“龙”已深刻在我脑海中。 父亲是金匠,他的工作室内有两张打金桌。我上小学前偶尔会跑进工作室,然后坐在一旁看他工作。记忆中,有一枚“批花”龙型银饰让我爱不释手。批花(也称为“錾花”(或錾刻),属于传统打金技艺之一。其技法是用锤子和特制錾钉在金属表面刻画图样或纹理。虽未曾向父亲拜师学艺,但我曾尝试临摹父亲所画的龙。可无论怎么画,依旧无法画出相同的感觉;长大后才逐渐明白,那是父亲自身对龙的诠释,也可以理解为个人风格,因此难以复刻。 回想起来,我亦曾以自己的方式呈现龙。依稀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制作过一只龙船型的灯笼。那时临近中秋节,心血来潮想做龙型灯笼。于是用报纸扎成龙首和龙尾的雏形,贴上吸油纸后,风干上色。正当我烦恼该怎么衔接龙身时,父亲提出用铁丝为我制作船身的骨架,好让我能裹上灯笼纸;于是才决定以龙船的形态呈现“灯龙”。待龙首和龙尾成型并固定好,船架裹上灯笼纸,再用珠子装饰龙的眼睛、绒条做成龙须和龙舌;用绒布和纸皮组成龙船的踏板,上面还摆着3个用鸡蛋壳做成的福、禄、寿三星公。 完成后,父母亲鼓励我送去参加小学的灯笼制作比赛。小学组的灯笼制作比赛规定必须在当日上午课堂时段完成,之后由校方保管并在当晚中秋活动时评审。公开组则是自行制作完成后,当天直接送到评审处。因此该“灯龙”是以父亲的名义报名参加公开组的比赛,最终获得安慰奖! 如今回顾,自己喜欢手工创作亦深受父亲影响。感谢父亲允许幼年的我探索工作室,让我有机会耳濡目染。稍稍长大以后,面对花样百出、制作各式各样手工的我,父亲愿意花时间陪伴,一起解决问题和完成作品。后来负笈台湾,选择修读艺术创作相关课程。龙,不知不觉成为我和父亲的羁绊;我相信,有一天也能刻画出属于自己的龙。
2月前
在步伐渐快的社会,我们似乎都忘了停下脚步来看看周边风景。有时候,为了看见“美”,我们会出国旅行或到美术馆、博物院去欣赏文物等。其实,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美”的风景,取决于我们是否慢下来用心观察。我们可以从早晨仪式开始,冲泡咖啡、焚香、听音乐来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大自然之美总是让我们的心容易沉淀下来。插花者引“花”入室,不仅能够升华它的美,同时也让更多人得以欣赏它。通过插花可以提升幸福感,使个人身心和谐、与他人和谐、与大自然和谐。和谐,源自于一颗感恩的心和用心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花、叶子和枝干的形态,我们可以与它们对话和连接,配合线条、色彩与空间,插出一盆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四季流转 爱上日本花道,源自于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道,寓意古人开创的一条道路,让后人也可以跟随同样的路线图,朝向更圆满的目标。花道呈现生命的流转,从生到死的循环。透过一个作品,我们可以在这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觉察 “诸行无常”。看见一朵花从姹紫嫣红到枯萎凋零,我们为它感到遗憾伤悲吗?其实,它只是形式上的转换,从盛开的花朵化为春泥。 日本人对四季的转换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怀。在换季时,温度、风景、生活、衣着、饮食习惯也有所调整。因此,他们特别感慨也非常珍惜每一个短暂的季节。在日本京都旅行,我们刻意去一家居家小餐厅吃午饭,体验当地的家乡味道。当时候看见了主厨老奶奶把椅子拉靠墙,随后脱了鞋子站上去。当我们过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的时候,才发现老奶奶正要挂上秋季的风景图。我当下对她的用心赞叹不已。她会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而更换餐厅里的挂画。花道也一样,日本人会在季节更替时利用当季的花材来创作,象征迎接该季节的到来。 不完美既是完美 很多人可能认为一个完美的作品在于我们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但事实上“美”并不是指作品的完美,而是用心完成。当一个作品插好以后,花的故事才要真正开始。对于“美”的定义,我们经常会以世人一般的眼光去定义美或丑。因为有“丑“,才有“美”,但这两者是由谁来鉴定?我们是否可以超越两者而达到一个非凡的境界?如果我们用一颗善心,一切人、事、物,都会呈现出“美”,那我们就无需在对比中挣扎。我们可以借由插花来观心和反思,观自己对完美的坚持、反思对永恒的执着,世间无一物是可以独立和永远存在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完美是人生常态,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能够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日式插花也是如此,会留下一些空白之处,提醒我们更珍惜当下所拥有的。 小原流花道 中国隋朝时期正是插花非常兴盛之时,并多用于佛前供花。当时日本飞鸟时代的圣德太子笃信佛教,所以派遣了小野妹子以遣隋使的身分向隋朝学习,并把中国佛教带回日本,其中就有包含了佛前供花这一文化。 圣德太子在因缘巧合之下于京都创建了顶法寺,也称六角堂。这地方也就是后来日本花道的发祥地。遣隋使小野妹子后期于顶法寺出家,并成为初代住持,持续把鲜花供养于如意轮观音像前。而因为寺院的坊舍就在圣德太子沐浴的水池旁,所以顶法寺的僧侣也因此被称为“池坊”。 自江户时代开始,日本花道以家元制度开枝散叶,经由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小原流花道 (Ohara-ryu)是日本三大流派之一(其中包括池坊及草月流),19世纪末由小原云心创建,现由第五世小原宏贵继承家元之位。小原流的特色是 “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 此流派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以盛花样式(Moribana)为主。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小原流花道教室与槟城小原流插花协会。不需要远赴日本,也可以在槟城学习花道。感恩林宝美老师,是她把小原流花道引进槟城,把那么美好的艺术从日本带回槟城,并训练出一班花道老师,让更多人可以从中受益及感受花道之美。步入花道这条路,学习与大自然融合,我心怀感恩。
3月前
3月前
离开图书馆时,那个脸色总是很臭的柜台女馆员终究没为我提供借书服务。她一股脑地趴在了柜台上,倒是隔壁的男职员一句:“我来。”化解了那有些尴尬的氛围,我总算在这家图书馆里头,把我想看的日本女作家向田邦子《隔壁女子》这本短篇小说集借了回家。 华文小说读多了,腻。 这是我最近的阅读感受。于是我开始想念读过的江国香织、辻仁成、山田咏美、吉田修一,当然还有吉本芭娜娜,以及那个别人读了总是很兴奋,我读了总觉得还好的村上春树。 江国香织、辻仁成、山田咏美、吉本芭娜娜这4位的小说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开始读。他们的小说氛围是城市里的氛围,主角都有各自鲜活的特色,充满着都市人的疲惫感,在爱情、亲情,在欲望与无欲的两个境地里找寻一道生的出口。 陆陆续续读了很多年,然后不知道为何断掉了。 前阵子,播客“忽左忽右”访问了许子东。许子东说了上海时期、香港时期的张爱玲。许子东说,中国作家好像只有离开了那座又爱又恨的城市之后,才会拼命的回味他们曾经待过的那座城市或者故乡。张爱玲如此。沈从文如此。萧红也是如此。 但,日本作家似乎都没有离开过他们的故乡或城市,却不断地在他们所处的地域里,创作出一部部他们在地的爱情小说、亲情小说,以至于感动了绝大部分人。如果要说唯一离开了日本本土,远距离创作的,我知道的便是村上春树。至于石黑一雄,他不在“日本作家”的范畴内,他的身分就像奈波尔,但在书写策略和题材上甚至是对身分的思索上,与奈波尔又有截然不同的方向。 重拾黑暗的力量 图书馆日本文学的书架上,我前前后后走了好多回,为何只拿下向田邦子而不是其他日本小说呢?我想,我是疲于阅读推理小说了。我想要从那些不是治愈系的小说作品中,重拾黑暗的力量,检视文学里的黑暗能为读者和写作者双重身分的我,带来怎样的书写和文学力量。 日本小说是充满生命力的! 只是,这几年,译介的作品没有从前那般多元。或许是马来西亚华文书店进得不够多元?还是日本当地没有更吸引人的作家,值得推荐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即使最近在读的朝井辽,从中读出的也不是很深刻的生活感受,轻飘飘的,味同嚼蜡,看到一片叫好声,我心想或许是电视剧好看过小说吧? 日本文学依然是很优秀的。 尤其是在现代主义盛行的时期,那简直是人类的瑰宝! 我呢,兴许是心境上渐趋老态,不愿意多尝试新的事物。但也可能年轻世代的作品读起来会让自己有“屁孩儿”的偏见,但新世代的作家确实需要多加努力,把故事说好。如今的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过于单一和常识化,需要一些新的突破就要认真过生活,把生活里的人情世故精炼出来。
4月前
这些年来,我几乎每晚都有梦。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脑海中一闪而过的镜头,好像大地在白天吸收的热气,晚上散发开来,在梦里发酵。 我时常梦见死去的亲友,父母亲、五弟、同学朋友,左邻右舍等等。梦里面,他们如平时一样和我话家常说政治论时事,谈笑风生,谈吐举止言行都和以前在世时一样:刘隆昌一直拍我的肩膀、林明华又约我喝茶、诗人田土(陈振汉)又送我新的录音小卡带,是70年代从新加坡曾经带给我,齐豫唱的〈橄榄树〉(那时流行录音小卡带)、更早去世的朱也山微微笑地看着我。 我曾经写过散文或诗歌怀念上述去世的挚友,发表在各报刊杂志上。 梦里的故事多姿多彩,情节曲折离奇古怪,没有惊险紧张的追逐逃难,醒来后不久模糊不清,忘掉了七七八八。 这些梦一个时期困扰着我,因为多是往生的亲友们,怎么回事?有什么预兆吗? 私下请教老前辈才易兄,他是无神论者。我的很多朋友都是无神论者,他们的思想积极,要把青春献给祖国。 才易听了对我说:没关系,百无禁忌,没有什么问题的。他还认为是一件好事呢! “如果可以,你就放下一切吧!不要想这样多!不要太执着。正如顾正秋的回忆录《休恋逝水》中说的‘来是偶然,去是必然’。豁达一些开朗一些!黄泉路上他先去,我们将会随后来。还是放下,放下吧!” 放下?我放不下。 经过一阵子深思熟虑,最后才整理好心情:有梦到也好,没有也无所谓,平常心对待好了。 白天的缝隙之中,有时脑海一角触及他们,晚上的海阔天空,会出现他们的影子灵魂,也是正常的。也可能因为写作这个爱好,时刻注意周边故事细节,酝酿着各种题材,比较多动脑的关系而影响到梦境吧! 《金刚经》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引自南怀瑾讲述《金刚经》) 我终于放下了。 在新的一年里,正如刚才新加坡的大嫂传给我视频中的四句话:物质生活求简,精神生活丰满,寻找兴趣爱好,自娱自乐休闲。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能随心所欲的阅读各种书籍,每天去公园快步慢走,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写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娱人娱己,自得其乐,也希望在创作的路上有所突破。 放下,放不下,放下。
4月前
4月前
我喜欢阅读,喜欢写,喜欢学外语,喜欢独自漫步。 喜欢的东西很多。有人说,在那之中,要找到那么一个闪光点,出现在所有的兴趣当中,串联起个人的喜欢。当你找到那个光点,就找到了自己,看到了来踪去路。 我喜欢文字。喜欢用一个个方块字去描绘眼前的细枝末节、去勾勒情绪的点点触动、去重塑睡梦中光怪陆离的人生。好多年前我执着于画画,盲目地相信只有线条和色彩能够把梦境刻画,不让它们被清醒的繁琐冲走。无奈画技始终没有长进。 年岁流去,这双眼睛未曾见过的那些画面依然停留于脑子的虚空中,还有备忘录,和对话框里。每每睡醒会忍不住抓起手机记录下那些奇幻的经历,跟朋友分享,或留待日后一笑。有时简单一两句不足以描述,便忍不住加些细节,黄昏中的烟雾、拉下门帘的商店、人来人往的校园,拼图似的一块块凑成所见的情景。我的灵魂曾在那里逗留。日日穿梭于不同的世界,一旦离去便无门再回。文字的微妙,留白的暧昧,引发出无限遐想,筑建起立体活生生的世界。把那些从不曾发生的记忆停留在纸上、在屏幕上。 我想我并不热爱写作,不是非写不可。忙碌一天,夜深人静之时不会牺牲休息,拿起笔创作。或许作家的梦终究与我无缘。我只是,在见到许久不见的好友、在抬头见枝叶映在云朵上、在听见弟弟睡眼惺忪跟我说生日快乐的这些平平淡淡,却又掀起思绪波澜的时刻,想把触动留下。 感动我的终究是语言 我喜欢文字。文字是线索,线索越多,越能看清真相。每个人的所见所闻如此不同,饶是双胞胎的性格也能天差地别,心绪如此繁杂,人心难测,善恶难分,即便是至诚挚的笑容也有伪装的可能。一颗苹果,是健康,是远离医生,是巫婆所赠,是毒物。《小王子》里说“语言是误解的根源”,可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通只能依靠语言。或许会越描越黑,或许多说无益。但也有可能,再多说一句,故事的结局不是遗憾,再多写一句,雾会散开,孤寂会化成灵犀。 后来我发现,感动我的终究是语言。语言是生命,之所以生,因其能死。只要世上仍有人,即便在万万人中仅一人还在说着,它就有那么一口气,能苟延残喘。写作是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字字句句都是生命的延续。书写之时是一层,阅读又是另一层,层层铺叠,坚不可摧。它并非某人的发明,而是世代更迭的结果,流转于时空套上平凡无奇的躯壳存在在我们的生活里。只要仔细听,会听见过往每一段因缘的痕迹,会听见千百年前人们的日常。所有的所有藏在里面,替我们活下去。 这是什么样的喜欢,我是什么样的我,似乎依然无从知晓。或许,我只是个啰嗦的人。
6月前
在本地,大人要给孩子找中文绘本不难,市场上也有很多英文绘本,可是马来文绘本相对不多,尤其由本地人原创的马来文绘本更是少之又少。也许因为这样,本地中学老师凯鲁(Mohd Khairul Azman Ismail)创作的马来文儿童绘本更显难得,他的作品特别受中文圈家长的喜爱,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不久前在雪州一个书展活动,有一位叫伊丽莎白的华裔小学生在妈妈陪同下,请求绘本作家凯鲁为她签书。伊丽莎白很喜欢凯鲁的绘本,她翻开绘本里描绘马来传统糕点的那一页,一一说出每种糕点的名字,显然她从凯鲁的绘本学习到不少东西。 凯鲁其实是业余的绘本作家,他的正职是中学老师,目前在沙亚南一所国中教伊斯兰教育和阿拉伯文。他说:“华裔家长真的很给力,他们舍得买很多绘本给孩子阅读。据他们说,他们孩子已经有很多中文和英文绘本,缺的是马来文绘本,可马来文偏偏又是学校的必修科,所以只要看见不错的马来文绘本,他们都会很支持。” 凯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受中文圈家长欢迎是2022年。那一年,他因为肺炎在医院住了两三个月,即使手上扎着针,他仍坚持在病房里画画。当时,关于他生病和需要筹医药费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传开,不久后他就收到很多购书订单,这些订单大多来自华裔家长。 他的太太阿丝依法(Asyifah)至今仍然深深感激:“他在留院时突然间就爆红了,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但确实收到很多来自国内各地的订单,多到我们需要加印书本。” 当然,凯鲁作品受欢迎不只因为他是本地作家的关系,事实上他有实力,作品曾经得到多个国际奖项的肯定,例如入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荣誉榜单、韩国南怡岛绘本插画双年展和荣获东南亚儿童绘本卓越奖。 以猫头鹰作个人标志 凯鲁创作儿童绘本的起点始于2013年,那年他参加教育部的教师创作项目(Program Pembangunan Pengkarya Guru),这个项目旨在培训有才华的老师出书,例如有的老师写诗,有的老师写小说,而他选择创作绘本。 虽然他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但他父亲是吉兰丹的峇迪画家,他从小就受父亲启发很爱画画。另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人是已故绘画大师尤索夫盖佳(Yusof Gajah),多年前他参加尤索夫盖佳主持的工作坊,工作坊结束后两人仍保持联系,他常登门拜访尤索夫盖佳,请大师点评作品。 他说:“大师都不收费,我就带炸香蕉去拜访他。平时如果我有任何疑问,我也会直接向他请教。”不仅如此,他还效仿尤索夫盖佳凌晨3点起来画画,画完后拍张照片请大师点评,大师都不吝于指点哪里好、哪里不好。 尤索夫盖佳以绘画大象闻名,他名字“Gajah”指的就是大象。而凯鲁的昵称是“Khairowl”,字尾“owl”是猫头鹰的意思,猫头鹰俨然已成为他的标志,他画过几本以猫头鹰为主角的儿童绘本,自创的出版社也叫“Owlybooks”。 在很多童话故事中,猫头鹰常以智者的形象出现,凯鲁就是喜欢猫头鹰的智慧象征,而且他说猫头鹰很容易画,用几何图形就能够组合成猫头鹰的模样,小孩子学起来也很容易。 除了猫头鹰,他也画过很多动物,比如他最新作品的主角是猫咪,这个系列出现的5只小猫咪Tam-tam、Bani、Koko、Omot和Oyen都是他真实生活中的宠物,每只都有鲜明个性,他心想既然他如此熟悉它们,何不就以它们为创作题材?   与太太合作创作绘本 从2013年开始学习出版到现在,凯鲁创作了将近40本儿童绘本。这些作品有的是他一手包办;有的是别人负责写故事、他负责画图,其中大概10本是他跟太太阿丝依法的联手之作。 阿丝依法也是中学老师,和凯鲁同样来自吉兰丹,同样到约旦留学,也同样是伊斯兰教育和阿拉伯文科的老师。 “别看绘本的文字很简短,”阿丝依法说,其实要把故事讲好不容易,因为绘本的原则是“show, don’t tell”,意思是不要用说教的方式讲故事,也不要把所有故事细节讲得清清楚楚,但要如何让读者领略内容隐藏的旨意,那就非常考验作者说故事的功力。 画图也同样不简单,比如凯鲁去年住院期间画了一本关于农历新年的绘本,里头描绘华人新年习俗和各种年饼,当他向网友分享作品时,有人指出他误把中秋节月饼当年饼,他只好重新画过。“所以说,儿童绘本虽然是给儿童阅读,但不能因为读者是小孩而马马虎虎,我们动笔前还是要好好考究,避免传达错误讯息。” 在本地从事绘本创作,凯鲁认为主要难题在于不知道家长会如何使用绘本。他说:“有些家长把绘本交给孩子就不管了,但儿童绘本不能这样,家长应该与孩子共读,因为绘本里有很多隐藏的意涵,每读一次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绘本的字数太少,但如果要有很多文字,那就不是绘本,是桥梁书了。” 欣慰的是,他说,现在越来越多家长能够接受绘本图多字少的表现方式,所以绘本读者变得越来越多。只不过现在的孩子习惯滑手机,这对出版实体书的绘本作家和出版商来说都是一大挑战。虽然不能否认手机里也会有很多很棒的内容,可是滑手机毕竟跟手上捧着实体书阅读的体验很不一样,“我们还是希望把实体书还给儿童世界。” 教程工作永远摆第一 凯鲁从以前到现在都坚持以水彩作画,他对作品素质要求很高,包括书本应该用什么样的纸张印刷,还有印刷的色彩应该怎么调,这些他都很讲究,他之所以成立出版社,其实也是为了对自己作品有绝对的掌控权。 虽然绘本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他没有忽略他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平时在班上,他喜欢一边讲课,一边在板上把内容画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样做的话,学生会比较容易吸收知识,上课也会变得更有趣。校方当然也知道他很会画画,所以即使他不是美术老师,学校的壁画都会交给他创作,还有学校的美术学会也是由他指导。 对他而言,创作绘本是他的兴趣,更是他自我疗愈的一种方法。像他去年生病住院的时候,是绘画让他暂时忘却伤痛,也是他排遣心中郁闷的情绪出口。但不管怎样,他一直都很清楚应该把教书摆在第一位置,绘本才是第二,“而第二永远不可以侵犯第一,如果影响了就是不对。” 教书确实是老师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他觉得,如果老师有其他方面的才华也别埋没,不妨找机会试试看能不能施展才华。像他当年如果不是参加教育部的教师创作项目,他不会知道原来自己除了教书,也可以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绘本作家。 “本地如果有好的作品就应该支持和推广” 要推广儿童阅读,很多人都会选择从绘本开始。巴生培英华小的资料中心负责老师罗燕斐在为学生挑选绘本时,发现市面上华文绘本很多,英文绘本也不难找,可是马来文绘本少之又少。于是她开始去了解本地有哪些马来文绘本,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凯鲁的作品,她觉得难得有中学老师创作儿童绘本,最重要是“他的作品很贴近孩子的生活,也像很多英文儿童绘本那样注重押韵,读起来比较简单且有趣”,因此想要把凯鲁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还有其他老师。 近年来,投入马来文绘本创作的人比较多,她举例像Gasing Buku起点文化,虽然这家出版社成立没有很久,可是出版马来文绘本的努力值得肯定。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出版社也致力于推广马来文绘本,可惜要在本地市场撑下去还是不太容易。 作为学校的阅读推广老师,她乐于向学生推荐好的作品,并且想过要邀请像凯鲁这样的马来作家到学校办分享会。这么做不仅仅因为要给小学生多接触马来文读物,也因为她一直认为,“本地如果有好的作品就应该支持和推广。”   更多【新教育】文章: 离开家乡远赴他乡 在独中的国际生  Colllab社计手 汇聚建筑师和大学生推动社区建设 独立记者兼摄影师郭于珂/跨过山河寻找被遗忘身影 为西马18族原住民发声 【火星计划】 以废弃油棕园 造灾害避难所  
7月前
戴勒菲斯的悲剧:水 西西发斯的悲剧:石 普罗米修斯的悲剧:鹰 阿特拉斯的悲剧:地球 换肩之际,地球偶然脱离肩膀 它悬离在空中,并没有像玻璃器皿跌碎 这是方旗的〈阿特拉斯〉第一节。罗青在《从徐志摩到余光中》中析有此诗,读过以后忘记不了。诗先提4个希腊神话中被众神之王宙斯处罚的对象。阿特拉斯(Atlas)因为作战失利,宙斯命令他永世用双肩支撑地球,不能休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为人类盗取火种违规,宙斯命老鹰白天啄其肝脏,晚上肝脏复原,第二天再次被啄,没完没了。西西发斯(Sisyphus)为了让人类不死,大胆绑架死神。宙斯要他每天把巨石推到山顶,麻烦的是巨石立刻滚回山下,只得重复同样动作。 戴勒菲斯(Telephus)部分,初读时不解。方旗提他所受刑罚和水相关。罗青赏析〈阿特拉斯〉认真且透彻,美中不足对戴勒菲斯的解释含糊,以“为水所困”交待,看不出曲折。几年以后读其他书,发现坦塔罗斯(Tantalus)所受惩罚才和水有关。坦塔罗斯为宙斯之子,残暴凶恶,他将儿子烹杀,邀众神赴宴,以印证众神是否通晓一切。宙斯大怒,罚他立于池水中央。他口渴,弯腰那刻,水被抽干。他站立,水位回归。水似近却远,宙斯让他无水可喝。 宙斯惩罚方式花样百出,肉体伤害不说,最可怕的是精神折磨,残酷至极。4个故事中,其中3个点出惩罚特征,只有阿特拉斯的故事被方旗挖掘。长久扛地球,方旗眼中的阿特拉斯疲乏不堪,有一天将地球由左肩换至右肩,一个不留神,地球脱离其身,惊慌之余,发现地球原来可以自行漂浮宇宙,没有掉落破碎。 阿特拉斯的雕像欧美不少博物馆都可看到,擎天神在很多人心目中是顶天立地男人。为了加深读者对这位悲剧英雄的同情,罗青译希腊诗人黑希阿德(Hesiod)句子:“他站在那里,托住长天/以永不疲惫的头和手/这就是智慧大神为他判定的命运。” 创作可以让生命升华 阿特拉斯所受惩罚似乎最为体面。地球存亡系其身上,意义重大。方旗发挥想像力:偶然出现一次错误,阿特拉斯发现牺牲多此一举。“一滴泪由虚无落向无穷远/倘若你不再被需要,你将如何?/倘若你的负荷纯属多此一举,你将如何?/倘若你毕生的事业只是个愚行,你将如何?”宙斯的惩罚方式利落:阿特拉斯的存在毫无价值。 “地球,像印刷机一样准确/把黑白相间的日子/一页一页地吐出来。”方旗最后将地球比作印刷机,世间大小事,都有人报导。印刷机让新闻见报,白天黑夜,喜忧涵盖其中。地球不会因为某人消失而静止不动,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方旗出生于1937年,专业物理研究,却爱写诗,余光中1968年发表〈玻璃迷宫〉,肯定其才华,让他备受瞩目。〈阿特拉斯〉虽然以西方神话故事为蓝本,但是受儒家教育影响的读者,肯定理解故事延伸意图。儒家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有经纶济世之才,有定国安邦之道的读书人自古不缺,能够将使命和责任揽在身上的人世间不少,在书本上读过,在现实层面中遇过,有始有终的大我情怀让人感动。 人的性格千变万化,遇复杂社会,初衷面对挑战。半途转变思维者,为数更多。原本为理想义无反顾,面对生活压力和欲望横流处境后,格局转向小我,认知和价值观念都起了变化。只要不在人性的阴暗面无限发展,都能接受。若过程中有阿特拉斯般不能施展才华的煎熬,更值得谅解。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句话。芒即茫然,人这一生,本该就茫然无知吗?还是只有我一人如此,有不茫然无知的人吗?庄子问。我年少有一段时间沉湎于人生意义的探索,读方旗诗后心情受到影响,年长过后方知启蒙式的诗教,并非坏事。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如何看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是必须处理的事。 知道个人渺小是成长中过程,与其说方旗借阿特拉斯陈述无力感,不如说他为自己寻找定位,人生不会因为一首诗,一部文学作品或艺术结晶而止步,但是创作可以让生命升华。认清能力以后,摆正位子,重新出发。一个终点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向过去告别,和当下做适度的磨合,庶几可以从容抵御无常风雨。不怕负荷,却也不须给自己无谓负荷。
7月前
8月前
坚持写作这件事,我一直是孤独的,找不到真心喜爱写作的朋友。写作,不过是同学们为考试不得不拼凑文字碎片,照着模块打磨出来的闪亮文句。考卷上甲等是未来富贵生活的钥匙,不怪“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没有受到重视。雕章琢句这件苦差事,犹如农民种稻,烈日当下插秧般辛苦。哪怕听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愿意如此辛劳? 直至中学,中文老师在自己办公位置,摆放了中文书专属书架—— 那日起,书籍给这片贫瘠土地迎来一场变化。置身形形色色刊物之中,文学萌发嫩芽……不似平日阅读模范作文集,设有许多框架和固定的公式化结构;散文这块田地任由诸多谷物自由生长:杂乱一点可以,调皮一点也可以。写伤心事,不写眼泪;写人物,写“背影”,写“目送”,多有趣,多好!我也想写出这么优美动人的文字,所以小小桌面上摆放的不只有家课,而是更多的文学作品。撒下稻谷,渴望有天属于我的稻田能结穗,待风吹过一波一波金黄稻浪。 耕耘需要时间,我这名文字农民军开始一步一脚印向文学迈进。不论花多长时间,我一直在征途。后来,我的作品刊登在《学海》周刊,身边朋友开始关注写作这件事。中文老师更是推波助澜,不时追问我:“最近你有作品刊登吗?”若想存心糊弄,朋友们或许猜不到哪篇文章是我写的。偏偏老师不好糊弄,他知道! 那天,一如往常走到书架前,五指拂清风,划过像稻秆直立的书本。 《学海》到了。 老师在背后轻声呼唤我。一回头,他抱着一大叠报刊,把最上面那份递给了我。老师眼睛炯炯有神,直盯着我笑;我歪头皱眉,接收不到任何他想传达的信息。随后,他放下手边一切事务,握着我的双手说:“恭喜你!看到你的作品被刊登了,希望你继续创作。”守望麦田良久,终于等到庄稼收成。心急的农民老爸正找闺女报喜,笑得无数条鱼尾纹浮出水面,两眼珠子藏着小太阳晕出暖暖光辉。 原来老师一大清早拿到《学海》周刊时,已经知道作品被刊登一事。看他熟练地翻开页面,指尖停在纸上某处;低下头,认认真真,念我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老师的声音在办公室回荡。继续创作,那日我许下了承诺。 书架是文字汇集的灵境宝地 走出教师办公室,我望向天边云,洁白可爱;天空蔚蓝;阳光格外温暖—— 中学4年来,我一直是文字爱好者。书架是文字汇集的灵境宝地。除了借书,我也常去书架前和老师讨论如何修改文章,分享创作灵感。捧着书过去,再捧着其他书回来,乐此不疲。 怎知好景不常,前些日子借来的书,神不知鬼不觉从书包消失。蝗虫灾厄覆盖头顶一整片蓝天。我的心瞬间少了什么。大丰收眼看要落空,想像成千上万的蝗虫毫不留情啃食我最宝贝的谷物。全身瘫软,我跌坐在地上。手指头没有头绪,只有不停乱扒周围土壤,快想想办法找回书本好吗? 天色渐暗,太阳落山了,我也找不到那本书。人头已经垂到与地面齐平,不知明日如何向老师交代。好想一把土埋了粗心的自己。 幸好没有一把土活埋自己。 隔天,书乍现桌上。 好啊!摆明有一双手要玩弄自己爱书的心。书籍失窃案激起青春时期的叛逆之心——蝗虫越放肆摧残谷物,农民越要想方设法消灭它,逆转灾害——从此借来的书与我形影不离,变成了真的“爱不释手”。这招釜底抽薪相当有效,盗书贼再也找不着机会作案。出于防范,我还是尽快阅读,打谷似地脱粒书中知识,吸取精华。读完的书,宛如收割完稻子剩下稻秆,我温柔带笑把它竖立在书架上。哼,贼人再想作弄我,没门儿!书,整齐排列在深褐色书架上,一本也不少。 “铃——”7点钟的铃声简直如禾谷细刺,瘙痒在耳。唉,社畜9点要上班,傍晚6点多才能再回到书桌前。我得赶在15日前研磨好文句。 下班后零碎时间正好用来收拾收拾晾在一旁的稿件。 一眼农历,立夏节气,离交稿还剩几日。来得及,就是秧刀可要磨得锋利些!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