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好奇心

看着同事手中捧着暖暖的咖啡,她说:“每天必须喝一杯三合一,一天两次。” “难怪啊,那个味道好甜呢!”我呢,改喝黑咖啡两年了。 2020年起实施行动管制后,我就开始关注一些大马营养师的视频或教育短片。这仿佛打开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摒弃了许多旧有的迷思。由于自己有糖尿病家族史,家庭成员也有糖尿病患者,所以我非常小心照顾自己的饮食,更警觉自己每天摄入的糖分,三合一咖啡里的糖分也是考量之一。 看着同事边喝咖啡边打字工作,我犹豫了一阵子要不要给她我的建议,便开玩笑地对她说:“年轻真好,我应该不能像你这么喝了。” 啊,等等,这会不会是变相鼓励她呢?赶快补了句:“但……你喝的量不是很好噢,真的。”看她没有回应,我也就不说什么了。算了,忠言总是逆耳的吧。 但很快就风水轮流转,主角换成了我。下午和另一个同事一起聊天时,她拿起我的手说:“你贫血吗?看起来皮肤有点黄,好苍白啊。” “是啊,我贫血。但我有服用铁片维生素噢!”我为自己有好好照顾自己感到骄傲。但…… “我不赞成你的做法,这样不好。你应该要……”同事直接说了一系列的建议。 听完,我也安静下来。虽然我感受到她的关心,却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在她分享建议时,慢慢地选择不回应。天啊!这是不是早上那位同事的感受? 那……问题出在哪里?这明明是出自关心,但关心怎么好像变成了负担呢?这位同事会不会也觉得忠言怎么那么逆我的耳呢? 安静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嗯,刚刚我的心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感受到我没有先被了解,没有先被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用现有的方式,而不是对方所给的建议,例如说,有些建议我其实早已试过。整个谈话也让我觉得,自己在对方眼中仿佛挺无知的。这该死的自尊心啊!但我完全不怪这同事,闲话家常时要觉察这样的对话是挺不容易的,也许她已经刻意过滤她想说的话了呢。 谈话中多保持好奇心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会怎么和早上的同事聊这件事呢?或说,如果我就是早上的那位同事,我会希望别人怎么跟我聊呢?我模拟了以下的对话。 “看起来你很爱喝这三合一的咖啡呢。噢对,我好奇,你喜欢无糖吗?为什么呢?” 这是真的抱着好奇心,不是假的。因为,认真想了想,我其实有多了解对方呢?我怎么知道她做过什么衡量,才决定买什么来喝呢?我相信,抱着好奇的角度出发,会让我更明白对方,而不是一开始就断定她不懂得控制自己的饮食。 当她分享她的喜好或原因后,也许我可以说:“我那天听了营养师的分享,也学到了咖啡的新知识。欸,想不想听啊?”也许有些别扭或刻意,但总比我之前那句直接否定她的喜好或决定来的好。任何有意义或建设性的谈话,都需要刻意经营的,不是吗? 这让我想起我的先生,他在面对我的低潮时,做得特别棒!他不会强迫我分享难过的事,不会特地把我的困难背过去。他也不会在我哭泣时,紧张兮兮的帮我处理完所有的问题。一开始,我会觉得他怎么这样,是不是不关心我呢?因为他的关心方式跟我以往所了解的很不一样。但特别奇妙的是,也正因为他这样的关心,慢慢地让我觉得手上的困难好像没有很绝望啊!他没有负担的关心,让我觉得我有能力面对我的问题,我有智慧去选择,我能背起选择的后果。而我也知道他会在我身旁支持我,这真的很足够了。 一杯咖啡的反省,提醒我给身边人的尽可能是关心,而不是负担,也要在谈话中多多保持好奇心!
9月前
入夜的吉隆坡金三角区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升禧艺廊一楼诚品生活龙应台老师的分享会未开始,会场早已人山人海,站满坐满引颈以待的书迷。 围绕“路边有一棵树”这课题,老师展示了许多自己拍摄的大自然图片以及山居岁月的生活实录。其中一张是她私访古晋实蒙谷野生动物护育中心看见的红毛猩猩,老师还问我们知不知道它栖息的树名,奈何良久都没人说对,我为此感到汗颜,觉得自己知识贫薄。 自从搬到都兰山下,老师经常在原野漫步。她研究树的结构、伸展的方式,所以树干颜色深浅,树叶是墨绿或青绿,她都会仔细观察然后手绘笔记。大自然予老师而言不仅是一块生活的布景板,她早已温柔绵密地把山海和动植物织进生命里。 对于身边默默伫立的树木,我们又何曾留意它们,往往匆匆擦身而过。很多人以为树木全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听了老师的分享,决定放慢步伐静心欣赏一草一木、云舒云卷;也要多了解每天途经的树木,不认识的就查阅资料,希望下次可以正确回答树木的名称。 老师提及走路是她远离喧嚣、自在独处的一种方式。她独处的定义绝非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而是找到自己的心灵空间,让身体和心灵单独而完整相对。我深有同感。无论是感受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温暖或是微风轻拂脸上的安慰,在大自然之境徜徉、享受独处的乐趣是人生最安然的感觉。 好奇心是生命的力量 现场互动交流轻松活跃。老师就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原住民的劣势处境等话题提出真知灼见,引发大家的深思。印象深刻的一环包括老师劝年轻的小妹如果结婚一定要找个女性主义者来嫁,引来满堂鼓掌。另外,老师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去发掘身边事物。我们不懂的事非常多,多懂一点是一点。有好奇心就去挑战难题,自会觉得每天过得很有意思、有惊喜、有进益,那是推动生命的力量。 屈指数来,与老师自东京一别已三年多。今次在我城相见,老师神采奕奕,益发年轻,根本不像已达古稀之年的人。这除了是山居带给她的变化,我相信也归功于老师源源不绝的好奇心,令她活得开心、更青春!
10月前
1年前
终于来到年底,又来到总结全年表现的时刻。我和学生讨论我的哪一堂课最让他们印象深刻时,许多学生都表示辩论和政治课最让他们觉得有趣。 说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辩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要教的东西排得满满的,还要复习再复习,以免学生考试时忘记老师说过什么。政治课更不必说,若不是上个月刚好遇到选举,学生又刚好考完试,就算学生对国内的政治生态再怎么好奇,我大概也没有办法腾出时间和学生讨论这件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 生活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下的我们,了解这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不仅是唾手可得,且似乎已经变成一种必须,尤其孩子们好奇心强,对周围发生的事理应更敏感,努力追根究底。但现实是我们大人常常拒绝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种种课题,不是怕这些课题耽误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是孩子问的问题太多太深,自己也答不上来。到最后孩子失去对生活的热忱和好奇心的时候,我们却感叹现在的孩子和木头一样,只会盯着手机。 而尽管社交平台的兴起让获得资讯变得十分便利,但演算法反而让年轻人获得的资讯更为封闭和零碎,没有完整的脉络,更缺乏多元性。在海量资讯的不断干扰下,年轻人缺乏细细咀嚼和分析资讯的机会,而演算法带来的回声室效应也让大家闭目塞听,甚至完全接收不到任何政治和时事的相关资讯,对政治现况一问三不知也就成为常态。 大人对孩子缺乏信任感更是一大致命伤。大人不想和孩子讨论生活课题的思维背后,是期望年轻人成人成才,却又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掌握未来的矛盾心态。这样的不信任从一开始便体现在教育方针上,要求老师和教育机构安排好所有的课程,提供标准答案,不要讨论政治和社会议题,认为这些议题太复杂,更担心孩子被洗脑。 没有哪一类人没资格发表意见 但这样的方针反而导致孩子被迫要在成年后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政治和社会资讯,却没有从小培养应对和判断能力,这样的情况又加深了大人们认为孩子还小,无法妥善思考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观点,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孩子到了青春期,本来就会慢慢开始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大人该做的是提供更多元的视角,以协助他们分析和分辨,而不是一味否定和轻视孩子的观点。我在和孩子讨论大选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其实对国内政治生态的了解并不逊于大部分的成年人,但也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影响而往往带着深厚的种族偏见。这显示他们并非对周遭事物冷漠,也乐于表达自身观点,他们需要的是培养更有系统地思考,以及跳脱事物非黑即白的固有印象。 一堂课转瞬即逝,而生活依旧缓缓往前。我不知道他们明白了多少,思维模式有没有转换,但我想至少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种种课题,没有哪一类人没资格发表意见,因为意见应以有无建设性为标准,而不应以年龄、族群、性别为局限。
1年前
人生的第一场对外演讲落幕了,这两天北上南下的我总算能喘口气,好好思考自己说了什么、没说什么。 之所以选择《e时代的孩子,路在何方?》作为主题,可以说完全是因为最近半年和学生们混熟之后的有感而发。回到实体课之后的我发现了孩子们许多的不一样,不仅成绩变差了,品行变幼稚了,沟通能力变弱了,我还发现一个许多人没有关注到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孩子变得更爱哭、更脆弱了。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而是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发生在自己的周遭,让我不得不警惕。许多学生会在下课时来找我边哭变诉说自己的难过,或是只是一直哭,却不知道为什么哭。同时这群孩子也更需要获得爱和赞美,于是他们更容易想要谈恋爱,却也因为沟通能力太弱而容易吵架和分开。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健康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少,愤怒和怨恨变得越来越多,这对于急需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和沟通技巧的孩子们而言是致命的。 而我认为,孩子们会有今天的结果,无孔不入的社群媒体要负上重大责任。标榜着促进社交沟通的社群媒体实际上是“货不对板”,会反过来损害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让孩子们在实际的面对面沟通中面临更大的挫折和恐惧,从而宁可隔着屏幕寻求庇护,对社群媒体形成依赖,也不愿实际与人相处。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让孩子更加远离现实生活和人群,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人天生渴望依附于社群的需求就一直无法获得满足,而被排挤和忽视的仇恨将日益增加。 此外,社群媒体还会带来网络霸凌的严重现象。以往的孩子在学校遇到霸凌的时候只要回到家里就没事了,但如今社群媒体会让霸凌的问题跟着孩子到家里、房间里,甚至连霸凌他们的是谁恐怕都说不清楚。加上社群媒体会在孩子点击或搜寻负面内容后推送更多相关内容,这让孩子不断被负面资讯所围绕,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常常悲观和难过,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沉浸于社群媒体。除了社群媒体强大的诱惑力外,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安全焦虑也是很大的问题。家长和社会往往会认为孩子在外头到处跑是不对的,不仅风险很高,若是出事家长还要被整个社会审判。于是大人们最乐见的就是孩子在家,就算只是玩手机都比出去溜达来得好。这样的社会风气让孩子被推向社群媒体和网络游戏,同时也让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被打碎,他们的生活就这样渐渐失去热情。 信任和爱是双向的 正是对生活缺乏热情,让现在的孩子宁可沉醉在虚拟世界中兜兜转转,也不愿去思考诗和远方,更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冷漠无知。殊不知虚拟世界其实比现实世界更加危险,对孩子伤害更大,同时也让孩子的无目标感更加严重,这会让孩子进一步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活着只是浪费时间,只是浑浑噩噩,这时只要稍微有一点负面的资讯就可以点燃他们自暴自弃的那团火,一切就很难收拾了。 身为大人的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孩子们如今所面对的挑战不会只是收走他们的手机就可以解决的。孩子们之所以那么容易陷入社群媒体和网络游戏的深渊中,除了它们强大的吸引力和孩子们无法自我控制外,常常忽略孩子感受的父母、只关注成绩和表现而忽略孩子需要的学校、创造和放任负面资讯在网络上肆意流窜的社会大众,都是伤害孩子的帮凶。 若我们只是将问题归咎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弱,那是一种卸责,而只是没收手机和电脑,也是在忽略孩子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出在手机,而是对生活的无价值感和缺乏热情。若我们没办法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过这段跌跌撞撞的岁月,去和他们一起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像行尸走肉的孩子,甚而可能将会永远的失去他们。 讲座结束后,主办单位和我说他们很喜欢我说的“互相”二字。身为大人的我们往往会着眼于我们对孩子单向的付出,但我们忘了孩子也在对我们投以信任和爱。只要这份信任和爱是双向的,它就能越滚越大,将上述所有的恶性循环扭转过来。 路在何方?路在当下。只要我们能带着孩子看见他们脚印中盛开的花,哪里都是路,哪里都有花。
1年前
3岁半的外甥表达能力越来越清晰,语言能力也逐渐的提升。今年卫塞节我们计划带他一起到寺庙参与浴佛仪式,妹妹也乘机把释迦牟尼佛的故事告诉了他。我牵着他小手来到寺庙里的大殿,大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我正要礼佛同时一只小手扯下我衣角,另一只手指着佛像说:大姨,这是假的不会动的。 他那把奶声奶气声音在安静寺庙里多么清脆而清楚。我感觉到隔壁阿姨用怪异目光投向这小伙子,我假装听不见,继续双手合十嘴不停念佛号。外甥见我没反应,他再度加强语气和声量确保我有听见他所说的:大姨,这是假的,你听到吗?我额头滴下一滴汗水,寺庙里有点闷热,我心里明白他所说的假,意思是佛像是没生命物体。 我把他带到外面,轻声对他说在寺庙里不可以大声喧哗,会打扰到其他人礼佛;再来佛像确实不会动的,我问道:释迦牟尼佛像漂亮吗?看到释迦牟尼佛像开心吗?他用力点点头冁然而笑回应:很漂亮哦,我也很开心。 我继续说:那我们看到佛像要记住佛教导我们的事情,要向他学习。他再度用力点点头若有所思说:大姨,佛几时来?我在学校没有看见佛的。这次换我沉思,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们何尝不是遇到不顺心事情时就一味祈求佛菩萨保佑,而忘了:学佛所言,行佛所行。 之后我们便继续往福隆港出发,这也是外甥第一次尝试九曲十三弯的山路。前半段他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手舞足蹈哼着小苹果歌曲,享受着外面吹来凉风。路程越来越蜿蜒,他顿时安静下来,不出所料,车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他身上已经沾满呕吐物。他没哭没闹的只是一脸疑惑看着我,手指着他身上呕吐物问:大姨,我为什么会这样的。 此话一出,我们大家捧腹大笑。其实他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只有他会有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我们却没事。把他身上呕吐物处理干净之后,相对的心情也恢复了,或许这是他第一次体验到眩晕,观察到晕车时身体起的变化,也开始了十万个为什么,发出一连串的问题。妹妹乘机调侃母亲时常假装视而不见身体的不舒服,连小孩子都会重视自己的身体变化,大人却宁愿相信民间流传偏方能治百病。 天马行空的脑袋 趁着学校假期,外甥来我家小住几天。陪他午睡时他会分享在阿嫲家和学校里的趣事,通常我都会显出夸张表情来配合他的内容,每次他都说得津津有味,而我正昏昏欲睡的当儿,他会摇一下我的手臂正经八百地说:大姨,我在阿嫲房间躺着睡觉,外面(窗口)黑黑烟有坏蛋的脸在看我,黑黑烟飞到风扇上面一直看着我,一直看,我都不懂它要做什么。 唉,我紧闭着眼睛心里嘀咕,这小伙子居然学会讲鬼故事了。我故作轻松:哎呀,那黑黑烟是灰尘,风扇太肮脏了。之后,妹妹全家一起把阿嫲房间打扫一番,妹夫特地抱起外甥让他擦风扇,让他亲自把沾满灰尘的地方用抹布清洗干净,再把水桶里的黑水倒进水沟里。妹妹大声说:“拜拜灰尘”,他也跟着有样学样,那表情真够滑稽。 这小伙子脑袋可是天马行空,他告诉我他躲在云上偷看妈妈,他很喜欢这个妈妈于是“啵”一声地飞进她肚子里,他在妈妈肚子里面躺着,有时候在睡觉,有时候在游泳。小孩就是喜欢说话,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同时也渴望得到对方的真诚反应。有时候在繁忙之余我缺乏耐性之下,等不及他把话说完便迫不及待的打断和抢话,他会轻轻把手放在我手臂上说:大姨,我还没讲完,等我讲先。 好吧,每个人,不分年龄都需要一个倾听者。
2年前
倪老辞世的隔天,我打开脸书,耐心地看完一篇又一篇的追悼文。毫无例外的,大家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卫斯理。当我的小学读物还停留在教条式的道理时,卫斯理早就为我打开了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在卫斯理的世界里,有鱼龙混杂的中国帮派、有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外星人,更有各种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 他,武功盖世;他,聪明绝顶。他,唯一的工作就是保持好奇心和冒险。他,是我们对大人世界的一种向往。 卫斯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呢?众说纷纭。但只要你打开任一本卫斯理,就会被故事吸引。或许,看到故事的最后,你会觉得 “啊,就这样?”“这样也行啊?”,但你不得不佩服他总有办法把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主题,用最有趣最天马行空的方式,讲出难忘的故事。 比如《玩具》。在动画《玩具总动员》尚未面世的年代,卫斯理已经告诉尚是孩童的我,沦为玩具的悲惨命运和骇人之处。看过《大厦》后,只要待在电梯里的时间稍长,我就会忍不住联想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虚无空间。又有谁不曾在看完《头发》后,拍案叫绝,不佩服这样的想像力,把头发设想成通往天堂的媒介。 我曾以为我读懂了卫斯理——当我读得足够多的卫斯理小说,熟悉的套路变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于是,渐渐地,卫斯理淡出了我的视野。 保持着悲观的清醒 开始工作后,我陆续地补齐了一些未曾看过的卫斯理小说。褪去童年的想像,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它们,我才更能读懂其中值得玩味的隐喻。近年最受吹捧的莫过于《追龙》——若非浊世中的清醒之人,如何能写出如同寓言的故事,预见了一座繁华城市的陨落。 又如《极刑》里蒙受不白之冤的灵魂,无不遭受了极其残忍的酷刑,“受刑人无罪,施刑人有罪”——真实的历史总是黑白颠倒,真正有罪之人往往逃过了该有的惩罚。 倪老对于人性永远保持着悲观的清醒。他不迎合不低头,于此,他成了真正的卫斯理,成了游离在俗世之外的奇人,真正意义上的大侠。 如今,大侠终于离开人间。或许,是化成了一组脑电波,离开了地球,寻找新生的地点。他来过,他走了,留下了有趣的故事在人间。
2年前
2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