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家长

6天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新山6日讯)柔佛州各所华小的友族学生人数逐年快速增长,与友族家长把握孩子学习第二语文最佳年龄、欲让孩子了解国内多元文化,以及认同华小办学和积极教学方式,起着最基本且是关键因素。 根据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所得资料,柔佛州华小的友族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约7%。 华小的使命,除了传承母语教育,也肩负让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精髓与华人传统。 联邦法院在上月20日,以2对1票,拒绝发出上诉准令予大马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MAPPIM)及马来作家联盟(GAPENA),证明了华小和淡小使用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符合联邦宪法之地位。 本报为此访问各界人士,以了解州内华小友族学生报读趋势与原因所在。 苏立顺:增加未来竞争优势 马来西亚华小校长协会柔佛州分会主席苏立顺受访时指出,友族家长对于华小办学和教学方式已越来越接受及认可,尤其看到世界市场趋势,尤其中国市场很大,这让友族家长期望孩子们能够多学习一种语言尤其华语,来增加未来竞争优势。 “在这方面,我们尤其看到,一些友族家长甚至是从大老远把孩子送来华小,而不是就近送孩子到住家邻近国小就读。” 他表示,一般友族家长会认为,在孩子7至12岁的这个年龄阶段,掌握好华文基础已经足够。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从华小毕业的友族学生极少选择就读独中,甚至选择前往中国、台湾深造。 “因为一到六年级的年龄,是最容易学习语文的年龄阶段,可以就此打下华文基础;然而,如果要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仅有6年的时间是不足够的。” 了解华人文化直接管道 他也看到,不少送孩子来华小就读的友族家长们,也会开始向孩子学习华文,这对于友族来说,华小成为了他们了解华裔及华人文化的一个直接管道。 他指出,尤其是在华人新村,送孩子到华小就读的友族家长,有的是宗教师、公务员等,而且有的是不怕距离远,也要送孩子就读华小。 “华小的友族学生人数比率每年都在迅速增加中,每年至少增加一两个。” 蔡俊杰:华小文化活动成“吸引点” 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柔佛州分会主席蔡俊杰表示,部分友族学生家长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在华小学习华文教育,打下基础,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华小学习了解多元种族文化。 他举例,去年一名印裔学生被家长送到华小就读,目的是让孩子在一到三年级接受华文教育,并且打算让孩子在四至六年级时,到淡米尔小学习母语。 他表示,许多华小都会在每个种族节庆时期,举办与节庆有关的文化活动,这不单让华人子弟学习了解我国多元文化,更成为了吸引友族学生就读的“吸引点”。 他也表示,根据他的观察,近10年来,友族学生人数增加速度不但快而且多。 友族生积极参与舞龙狮扯铃等 此外,他表示,可以看到的是,友族学生在华小,也很积极参与有关华人文化的活动,比如舞狮舞龙、扯铃、廿四节令鼓、华文学会,不一定只是为了学习华文基础。 “这是他们感受到与国小的学习氛围不一样之处,即可以学习到不同文化素养。” 在对华小教育认同感之处,他表示,华小教师积极教学的态度,让友族学生家长产生对华小教育的认同感。 他举例,华小教师在学生们面对求学难题时,会立即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协助学生解决课业上面对的难题。 “对友族学生家长而言,华小老师更积极采取当下行动,为孩子解决课业上面对的难题。” 哈思娜:欣赏华人强烈团结氛围 巫裔母亲哈思娜(53岁)表示,她之所以将孩子送到华小接受华文教育,是因为深刻记得前首相敦马哈迪担任首相时,鼓励生活在多元文化国度的人民,掌握3种语文。 她表示,她在四儿海卡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前,就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就读什么源流的学校,与华人邻居小孩一同长大的海卡,一直与邻居小孩“鸡同鸭讲”很难沟通,于是便选择到华小就读,学习华语。 “除了这些原因,另一方面,我过去在吉隆坡生活20年,有很多华人朋友,他们让我感受到,华人群体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团结氛围,这是我很欣赏的。” 她说,自己在家与孩子多以英语沟通,也教导邻居英语,除了海卡会纠正她的中文发音,她其实也在教导邻居英语时互相学习,学习说华语。 查曼:希望孩子掌握华语 查曼(32岁)表示,自己自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在华校就读,他因此也希望孩子掌握华语,而在6年前将孩子哈利丹送到高谷华小读书。 有2名孩子的他说,目前二女儿已经6岁,他也打算让女儿到华小就读,并且希望儿子哈利丹可以有能力考上独中。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