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无国籍儿童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3月前
5月前
6月前
(麻坡21日讯)接受教育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益。但你知道吗,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不少儿童因为没有“身份”而被拒于校门外,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才开始,却已经输了一大半! 这群儿童就是“无国籍”儿童。他们在出生前,因为父母亲没有办理好相关手续,甚至在他们出生后,父母也没有为他们办理报生纸,导致他们不被出生地接纳。 人们常说“教育能改变命运”,失去了基本教育的机会,你能想象这群孩子的未来该如何是好吗? 当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还未意识到“无国籍”孩童的存在与困境,甚至是对社会的影响时,庆幸的是,慈悲爱心结缘基金会站了出来,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受教育的机会。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得知,该基金会在住家单位设立了一所“学校”,有约60名年龄介于4岁到16岁的无国籍儿童,当中不少是华裔子弟,同时为他们免费提供食物、文具、制服及教材等。 “学校”以学生的程度分为低年段及高年段,教导的科目包括华文、英文、马来文及数学,让他们能掌握基本语文与计算知识,不至于长大后一无所知。 基金会创办人徐敬轩表示,大部分无国籍儿童都来自破碎家庭,父亲是本地华裔,母亲则是外籍女子,一些孩子则交由监护人照顾。 他说,很多人以为只有外劳的孩子才是无国籍儿童,而他在行管令期间派发米粮时,竟然发现有不少华裔子弟同样是无国籍孩童。 他表示,孩子们脸上是天真无邪的笑容,未来却将面对无比艰巨的挑战,让他感到非常惊讶及纠结。 “有些孩子10多岁都不曾读过书,也少接触来自外界的关爱,所以看到我们来(派发物资),会非常开心地跑出来,很是热情。” 他对孩子们的遭遇感到不舍,决心要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并开始寻找地点、师资及资源等。 他披露,开始时是义工们亲自教导孩子,之后才聘请数位全职老师教导,义工则会每周到校帮忙,而他也成为“学校”的“校长”。 “家长们知道我们开班后都很开心,因为他们过去多次奔波,孩子们都不被正规学校接纳,也没有其他机构为这群小孩提供教育。” 他说,学校学生在短短3年内,从10多名学生激增至目前的60人,也显示麻坡县有许多无国籍儿童的存在,据他粗略估计,至少超过1000人。 他表示,学校对学生是来者不拒,惟家长必须自行安排接送,然而,许多较偏远或外县的家长无法做到,让孩子错失学习机会。 “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可以受教育,但碍于能力有限,我们无法安排交通接送。” 失去教育的机会,已让无国籍孩子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点;心中失爱,更会让他们人生充满荆棘,或许也对社会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徐敬轩表示,学校除了让孩子掌握基本知识,也希望他们能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至少让他们身心更加健康。 “心中有爱,以后付出的就是爱,心中有恨,以后就会是社会上的大问题。” 他指出,孩子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有的非常努力读书,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成绩在短时间内就突飞猛进。 “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无国籍的身份,但他们依旧渴望学习,甚至生病都坚持来上课。有的孩子还表示想上大学,可现实就是如此,让人很是心疼、无奈。” 为了让孩子们追上进度,低年段孩子的上课时间是上午9时至中午12时30分,高年段则到下午5时,每周上课6天;学校也会为学生提供免费餐点。 “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基本教育与有爱的环境,但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摆脱无国籍的身份。” 徐敬轩希望政府能解决无国籍儿童的困境,让他们获得一纸身份,就算只是“红登记”也聊胜于无。 “孩子们是无辜的,不能因为父母的错而承受一辈子的后果。” 他也希望有更多社团、组织或机构,能站出来关爱无国籍孩童,为他们提供受教育机会。 另外,他指出,教育开销是基金会最大的开支,他呼吁社会人士能到该中心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并依能力提供资助,有意者可致电012-738 8000。 慈悲爱心结缘基金会义工魏培兰(81岁)披露,自己从未想过麻坡县有许多无国籍的华裔孩子,一些孩子跟随着母亲,也只会外籍语言,不会华语。 “有的孩子来的时候难以沟通,只能比划,之后才慢慢学会华语。”教导英语的她,是以快乐学习的方式,让孩子通过游戏、唱歌来掌握英文。 基金会教育主任林庭吉(64岁,退休老师)表示,虽然该会无法让孩子100%跟随正规课程学习,但至少让孩子掌握基本知识后,往后就可靠自己谋生活。 “我会与孩子们一起讨论,鼓励他们多思考及表达想法,学会解决问题,对错倒是其次。” 义工刘树梅(64岁,退休副校长)非常着重孩子们的待人处事,每周会教导孩子弟子规1次,提醒孩子要好好做人,不要放弃自己。 “孩子们朗读弟子规后,我会解释意思,不求快,但求孩子能明白。通过这个过程,我看到孩子们的改变,一些也改了过去较粗鲁及说脏话的习惯。”
7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在关乎人民权益和孩子权利的课题上,朝野应该放下歧见,携手合作。我们期待在这项修宪案中,能看到朝野展现成熟的政治文化,打开政治新格局。 内阁日前同意修改联邦宪法,让马来西亚籍妇女与外籍丈夫在国外所生的子女,获得大马公民的身分。这是一项好消息,不但有助于解决无国籍儿童的问题,也在男女平权的道路上跨出重要的一步。 大马妇女在海外与外籍配偶所生孩子,无法继承大马公民权的课题,虽然在近年才受到高度关注,但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削夺了孩子本该享有的权利。 虽说这些海外出世的孩子,可以向内政部申请公民权,然而要通过这道“窄门”,几率甚低。2021年,为了争取孩子的公民权,数名母亲联同非政府组织“家庭前线”(Family Frontiers)入禀法庭,希望通过法庭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一度看见曙光,当时高庭宣判大马女性公民与外籍配偶在海外所生的孩子,可以自动取得大马国籍;政府随后提出上诉,去年8月上诉庭推翻高庭判决,争取孩子公民权之路遭受挫败。不过斗争还未结束,他们把案件带到联邦法院,继续打官司…… 其实除了通过法庭,争取海外出世孩子的公民权,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从国会着手,修改宪法。一般认为,这才是更彻底的途径。 根据宪法,大马男性与外籍配偶在海外所生的孩子,可自动继承大马国籍;而大马女性则无法享有同等权利。上诉庭法官卡马鲁丁指出,联邦宪法第二部分第二附表阐明的“父亲”字眼指的是亲生父亲,不能延伸到涵括母亲或父母。这就是整个课题的症结,只要国会推动修宪,修改字眼,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内政部长赛夫丁和首相署(法律和体制改革)部长阿莎丽娜发表联合文告指出,在满足法律要求后,2023年宪法修正案料在本次国会会期提呈。根据文告,有关修宪案涉及将第二附表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其父亲”的字眼,改为“其父母中至少有一人”,以允许大马母亲根据宪法享有平等权利。 由于涉及修改宪法及公民权,根据程序,这需获得统治者理事会批准后,再提呈国会通过修宪。这项修宪案须在国会获得三分二议员支持才能通过。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在枱面上掌控了148票,刚好达到三分二的门槛,这意味着若在野党不支持修宪,安华就必须确保在朝阵营“一票也不能少”、“一票也不能跑”。 不过,在野阵营也可能在这课题上与政府站同一阵线,畢竟国盟早前亦把海外產子公民權課題納入大選宣言中。 在关乎人民权益和孩子权利的课题上,朝野应该放下歧见,携手合作。我们期待在这项修宪案中,能看到朝野展现成熟的政治文化,打开政治新格局。 其实,海外产子的公民权课题,早就应该解决,不该拖到2023年。男尊女卑是古老的观念,不合时宜也违反人权,走向男女平等才是新社会的共识。而在海外产子的课题中,男性拥有传承国籍的权利,女性则没有,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无可否认,男女平等还未实现,父权至上的遗毒仍潜伏在社会各角落,但是争取平权的步伐不能停下来,这一次的修宪相信能进一步促进性别平权,向社会传达正面讯息。 另外,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对母亲(女性)的歧视,就剥夺了他们获得公民权的权利。没有公民权,没有国籍,如无根浮萍,他们这一生如何安稳? 为了保障女性和孩子的权益,这一次的修宪,必须顺利通过,成功闯关!
1年前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