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画家

大年初五上午睁开眼睛看脸书,就看到来自芙蓉的旧同事杨六南兄分享多张新春应景画作,精美的画面马上让人联想到陋巷之春,心里非常惊喜。六南兄是扬名国内外的画家,专事水彩的他笔下的陋巷色彩简约而灵活,让我们发现艺术之美。六南兄于1982年毕业于首都美术学院纯美术系。翌年,在同校主修水彩高级研究班。1984年起担任吉隆坡美术学院水彩讲师,久达20年。杨兄勤奋过人,精进勇猛,90年代我在商报国际新闻组服务,从孟沙旧址搬到梳邦新厦,杨兄教余一直都在同一屋檐下,担纲美术设计的重任。后来,我们先后离开报馆到别的领域发展,数年前才在脸书上重逢而再有联系。 陋巷,望文生义就是狭窄破旧的胡同或者里弄,即所谓穷街陋巷,本来是破陋不堪;但是只有在陋巷里生活过的人,才忘不了陋巷那一份温情、怀念那一点诗意。人在陋巷,心中却有山水之美,唐代诗人戴叔伦应该也领会陋巷之意境。他在〈送张南史〉诗文中,劈头第一句就写: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而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段〈论语·雍也篇〉的文字说他每天一碗粗粝的饭,外加一瓢清水,住在狭陋的小巷里过活。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是一个人在贫困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安贫乐道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之最佳描写。 小时候蜗居槟城乔治市旧区(如今的古迹区),我和家人是72家房客的一部分,长长房子的后门外就有陋巷。尤其是打铁街门牌365号秤店街屋后方那小而短的陋巷,因为前门屋主做门市生意不方便,后巷就是我童年日常出入的通道,也是平时在家时常张望外面世界的地方。那陋巷只有右边一头与外面的大马路相通,左边记得是堵住了,因为建有小神庙。每次耳闻神庙鸣鼓起乩,跑到后门一看三太子或猴齐天(闽南语,即齐天大圣)就会从庙里跳窜出来,由巷子冲到外面的台牛后马路。 本文开头提到六南画的陋巷春光景象,让我们怀念起三四十年代金嗓子周璇的〈陋巷之春〉。我还没向娑婆世界报到的6年前即1957年,红颜薄命的一代歌后周璇,就因抑郁成疾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三十有七。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听着歌声,想到她坎坷的身世,真的不胜唏嘘!〈陋巷之春〉歌里写的就是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是形容弄堂里不起眼但别有滋味春光的小调。风格幽美,意境悠远,道出人内心最质朴的情感。 〈陋巷之春〉 作词:陈蝶衣 作曲:李厚襄 人间有天堂 天堂在陋巷 春光无偏私 布满了温暖网 树上有小鸟 小鸟在歌唱 唱出赞美诗 赞美着春浩荡 邻家有少女 当窗晒衣裳 喜气上眉梢 不久要做新娘 春色在陋巷 春天的花朵处处香 我们要鼓掌欢迎这好春光
4星期前
4月前
5月前
  “你们觉得死亡是什么颜色的?” “一些人虽然不曾出现在你的人生里,但他却不曾缺席你的成长!” “文字具有想像力,而画像更具联想力,试着学习用感性思维进入绘本世界,帮助小朋友剖析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但它不是等到生命即将终结时才学习,对儿童亦是如此,不要回避跟小朋友谈死亡,运用适当的工具与时机,让他们明白死亡的意义,才不会对死亡产生太多无法理解的困惑。 为了推广儿童生命教育,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联合策划,推出了《婆婆去哪儿了?》绘本,讲述两名孩子寻找已故婆婆的故事,带出孩子对于死亡的困惑,进而带出生命教育的重要。 曾子轩:绘本不受时代影响 绘本教育推广人曾子轩表示,生命教育的定义就是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也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人文关怀。 但是我国在资讯接收方面比较慢,很多资讯来到本土时已经过时,在这情况下绘本就可以发挥很大的效能,因为绘本是老少皆宜,加上绘本容易触动人心,内容多样性,不受时代的影响,所以即使来得慢也不会影响其功能。 他表示,绘本发展至今已经有百多年历史,触及各方面的课题,图文共构,让人心领神会。 “绘本是图画乘以故事,所以它的功能不是1加1等于2,而是大于2,因为带动生命教育必须是左右脑并用,不能单一偏向理性或感性思维,绘本就是两者兼容的工具。” “当我们跟小朋友讲述生命教育时,必须左右脑融合,多组空间的叙事,以儿童文学为载体,让小朋友更理解故事情节。” 他强调,文字具有想像力,而画像更具联想力,通过绘本就可以让小朋友更容易进入想像思维里面。当然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或家长花心思去学习如何用感性思维进入绘本世界,带领小朋友走入绘本,帮助他们剖析生命教育的意义。 “而最后一个层次,就是走出绘本,带小朋友认识真善美,通过创作、画画、戏剧等活动,让小朋友对生死有更深入了解,让他们更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意识。” 锺雪芬:生命教育从孩子开始 说书人暨阅读推广人锺雪芬,对《婆婆去哪儿了?》的读后感是:感同身受。 她谈到,当家庭里一个人往生后,他所有的任务可以由所有家人分担,一起走过悲伤,如绘本里的哥哥代替了婆婆帮妹妹绑头发,妈妈则代替了婆婆哄妹妹睡觉,生命教育就是从孩子开始。 她分享了自己家庭的生命教育故事。家里两名侄儿分别是6及7岁,他们的生命中没有爷爷,屋子里却挂着很多爷爷的照片,所以换个角度看,爷爷从没有缺席他们的成长。 “小孩子偶尔会问阿公在哪里,所以今年扫墓我们带着两个小朋友一起去。他们去到墓前也没有哭闹,反而很淡定的说‘原来阿公在这里’。这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不用感到伤悲,孩子的韧力远比我们想像中的强。” 锺雪芬也推荐一本《生命追求》绘本给大家推广生命教育。那是波兰著名作家普热梅斯瓦夫的作品,讲述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如何度过这一天。 她表示,人类感叹“浮生一日”,但对蜉蝣来说一日就是一生。这本绘本可以激发孩子们思考,接受不同的东西而不用感到害怕,用绘本去教育孩子有关生命的意义。 “还有一本美国绘本《我永远爱你》,是主人讲述他与宠物狗体验生老病死的过程,他告诉我们爱要说出口,要珍惜生命,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或动物去世后留下什么影响。” 她鼓励家长通过绘本与孩子互相讨论,即使是童言童语也无妨,更利于亲子沟通,让孩子了解生老病死的重要。 “毕竟死神一直都在我们左右,只是不知道哪一天会来!” 黄俊勇:死亡给你什么情绪? 艺术治疗师黄俊勇提到,每个人对死亡有一个联想,你觉得死亡是什么颜色的?死亡给你的情绪反应又是什么? 他表示,每个人对死亡有自己的概念,每个人对死亡的诠释也是独特的,但无论是怎么样的感受,过往经验却会影响个人对死亡的看法。 对于儿童生命教育这一块,他认为儿童面对死亡的错愕多于哀伤,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死亡,大人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所以大人不妨坦然对孩子说死亡。 “当然前提是大人自己要坦然接受死亡。每个人在丧亲时都有很多情绪,都以为丧礼之后情绪就会好起来。其实并不是这样,以后无论是祭日、节庆,都会勾起哀伤失落情绪。” 尽管如此,但他觉得大家不需要去回避这种情绪,因为情绪是自然的,必须要去接受,最重要的是了解情绪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如孩子经历丧亲之后的愤怒情绪,家长必须了解出现这种情绪与动作的原因,陪伴孩子走过哀伤。 他表示,每个年龄层的儿童对死亡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好比3至5岁的孩子,他们觉得死去的亲人是可以回来的,或者只是去了旅行,之后还是会回来。 “孩子有这种想法,家长要多跟他们谈,让他们明白人死后就不会回来,不然他们带着这种情绪长大,影响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可以的话在丧礼上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陪伴孩子,让他们当下有所依附。” 他表示,5至9岁的孩子会对死亡拟人化。如天使来抓走了我的亲人,有象征式的图像。他们知道死亡是终止,但其中还有很多想法,所以家长要跟他们确认他们的想法进而开导。 “最后就是9岁以上的孩子,他们都知道死亡不可逆,因此哀伤情绪会因死亡对象,跟死者的关系及依附程度强弱而有不同的表现。如死者是他的父母,或者从小带大他的婆婆,关系非常密切,家长必须多关心他在丧礼之后的情绪。” “我曾经辅导过一些特殊儿童案例,他们的心智成长虽然迟缓,但也会有哀伤反应,所以不要忽略特殊儿童的情绪感受。” 在临床经验中,黄俊勇发现很多孩子经历了丧亲之痛,会出现情绪超载的情况,而这些情绪会表现在不同行为上,让自己回到安全范围,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所以如果家长平时就让他们接触生命教育,当真正面对死亡时就能更容易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们是知道死亡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家长可以找适合陪伴与安慰方式,如果真的不行就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如医生、义工、辅导员等等,千万不要漠视孩子的情绪。” 黄俊勇也提到,也有的孩子会说不出口,情绪变得非常暴躁与愤怒,因此照顾者的角色很重要,让孩子明白死亡的意义,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7月前
2023年7月21日,凭借文化艺术上的成就,旅法当代抽象派画家黄振景(Richard Wong)于当地时间8时30分,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他在油画上的艺术贡献,取得名为“榜样的力量”专题展播活动评委的认可,他亦是唯一跻身展播的大马华裔。   黄振景生于1955年,自1974年开始作画。他的创作资龄超过50年,在众多题材中以雪山最为人熟知。他的足迹踏遍喜马拉雅山脉至洛肌山脉,更获封恋雪山人(Mountain Man)的雅号。 “人不应畏惧危险,挑战危险的同时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找到藏在危险背后的壮丽美景。”他说。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陈敬晖 跟着地址来到吉隆坡一处的花园住宅区,一整排屋子中就属黄振景的栖身之处最为显眼。小小的庭院种满绿藤枝叶,耳边时不时传来小型人造喷水池的潺潺流水声,让人有种置身大自然的错觉。室内摆满各领域书籍,柜子上放满琳琅满目的陶瓷,从天花板衍伸的一条绳索挂着作画用的油刀。 “我只要到国外就会去找‘刀’,不一定是美术、五金店,餐厅我也会特别去。”68岁的黄振景在谈话途中,同时收起与人一般高的画作,一个转身又泡了一壶茶。停不下来的他,一如过去50年的创作生涯,从不停歇。 深入部落研究岩石10年 黄振景素有“恋雪山人”(Mountain Man)之称,这是一个西方媒体给予他的雅号。忆起90年代末展出《喜马拉雅山》系列作品时,一名英国记者在观赏其画作后,给出一个难忘的评论:不是只有爬山可以插旗,艺术也可以。 “他认为我用艺术征服了山。”他接着表示:“画东西不是说有构图、光线或长得像就足够,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黄振景使用砌、划、点、刮、涂、摆等油画技巧,组合排列成一幅幅半油画半抽象的画作,完美展现出冬季山峰云雾缭绕、白雪覆盖的模样。 2005年以后,黄振景画作中的雪峰趋向抽象,更加入水彩,还原登山之时似云霭环绕的既视感。即便看不到雪峰的形状,亦能感受到雪山澎湃的气势和寒冷。除了得忍受极端气候,如何将眼前不同层次的“白”呈现在画作里,亦是其下笔时的挑战。 而正因过去花了数十年待在原住民部落的经验,间接加速黄振景创作时的调色过程,让画作更接近原始样貌。 “80年代,我研究岩石、壁画,还有矿石的颜色。你会发现岩石的颜色不似加工颜料,它不会脱色、非常自然。”他为此走遍中国、澳大利亚等地看壁画,用了20年收集不同矿物的颜色原料。慢慢地,黄振景找到了创作方向。 “莫奈找光,我是找岩石。”他说。 以“气”执笔 从最初的印象派到最后走向抽象,黄振景表示一笔一画都是有依据的。这亦是从画岩石的经验累积,“从最开始的线条速写,再到用水彩画淡彩,慢慢地把这样的技巧放到油画里。” 另外,他亦表示中华文化中书法和武术的气韵,让其雪峰作品更特出。他拿起一把油刀示范说,“外国人都会这样来填,我们会如写书法一般有力度。”搭配蕴含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气”,当感觉来时立马下笔就能直接勾勒出原场景的气势和立体感。 而每当与西方画家交流到此处时,他笑称不知从何解释。 “你看那张画里的白色都是雪,但它有动感的、有生命、有声音。所以这个气就是这样表现出来,最终呈现出很动感的一幅画。”旁人看起来,那一笔一画看似容易,黄振景摇摇头说:“一条线要练30年啊,所以你说那几条线容易吗?” 他以“画鸡蛋”为例说明,“在学校老师教画蛋不是要你画得像,而是要你练线条、力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技巧,就好像煮菜要有技巧,不是煮熟就可以了。” 背着画箱与相机探“秘境” 谈及创作过程中的艰辛,黄振景却不认为这是苦。 60年代的吉隆坡尚未发展,作为人类代步的交通工具不是熟悉的汽车而是牛车。黄振景便是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友族间都是邻里,气氛和谐地生活着。人与自然之间愉悦相处一块的模样,在城市里不复见。于是,他带着一股对大自然的执着,攀山涉水、背着画箱和相机,走遍亚洲、欧洲、大洋洲及美国。 对他来说,在陌生的国度穿梭,探访大自然之美,过程中遇见的人事物,便是创作的养分。每当到了新地点,他都会深入当地社区交流问出一些“秘境”,遂成了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 地人交流,他分享:“曾经我在加拿大的洛矶山脉遇暴风雪,当地农场的主人让我留宿。我要付钱他不收,只要我送上一幅农场画给他。”另外,为了观赏到大自然在四季所呈现的不同景色,他亦会重复拜访,“一个地方不要只去一个季节,春夏秋冬4个季节,你可以去4次,有的角度或许你去一次也找不到。” 以亚洲喜马拉雅山脉为例,他以不同的路径攀越该山脉6次,“当你看得多,感觉就越来越深,下笔时那一刀刀的‘气’就画出来了。”2009年,他将目标转移至加拿大的洛矶山脉。相较起天气阴晴不定的喜马拉雅山脉,洛矶山脉的阳光耀眼、强烈,他说:“(阳光)打进去雪里又是不同的颜色,我又可以去探险、学习了!” 观景色 记回忆 山上的天气千变万化,登山的路途惊险崎岖,地震导致雪崩意外发生多不胜数,黄振景死里逃生无数回。但这些难却无阻其往高处去的决心,他亦自嘲,外人看起来“死都要去”的山脉之旅,却因为旅途中的“有血有汗”,才会让画作看起来特别具有生命力。 对他来说,“观察”是一名旅人、画家必备的技能。一秒一风景,山上的景色变化之快,观察后又该如何吸收和消化?黄振景强调:“山景的光、色彩、线条,一下子就没了。你的脑赶紧吸收后,要去思考如何呈现。不然存着(景色)不动,就坏掉了。”因此,他会写生记录旅途风景,“这让我回忆起到过的地方、看过的东西,那种当下的感觉很不一样。” 坚持最重要 虽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探索,黄振景结束一趟旅程后总会在画室沉淀。他指出,至少要花两年才会有全新系列的作品产出。至于不作画也不出走的日子,他会花大部分的时间阅读,“我对大自然最初的感觉,大多来自书里的字眼和照片。一旦出门看到似曾相似的场景,感觉自然就来了。” 创作生涯超过50年,将近70岁的黄振景对世界仍抱有好奇心。问起未来的计划,他表示正在构思新系列作品,“我大致会总结过往经历,作一个纪录。等到80岁,又是另外一个纪录,那时候的作品会更抽象、更简单。”他不排除未来的作品只有一条线,但却包含所有意境和气韵。他解释:“这跟心境有关,年龄渐长要学会放下,什么都去计较那是不行的。” 在采访的尾声,好奇黄振景如何在青壮年时期四处游历。他分享为了养画和养活自己,只靠教武术和美术维持微薄收入。“但我大约1980年后就‘收档’改去跑世界,虽然我明知不行还是要去。”回忆起当时的冲劲,黄振景不由自主地扬起嘴角。“放弃了就是半途而废,若我不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所以没有什么比坚持更重要。”他说。 更多【人物】内容: 大马导演刘国瑞 / 做电影需思考作品的价值 作家张贵兴 / 用动物书写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Dondang Sayang传唱者巴哈林 / 传唱民间歌谣 当年的甘榜男孩走进宫殿 作家黃山料 / 被骂亦是被看见 中国小说作家丁墨 / 机会永远留给做好准备的勇者
8月前
8月前
(麻坡30日讯)麻坡是座文化古城,开埠至今已走过逾百年岁月,市区街道处处有着历史痕迹,如今,一名画家更通过其画笔,带领观众“走入麻坡老时光”。 这名画家是来自雪隆的吕政德,他在过去逾1年多次走访麻坡市区,穿梭在大小街道,拍照及收集资料,同时感受麻坡的人文气息。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完成了逾20幅有关麻坡市区的画作,并将在8月11日至15日举办个展,与到访者分享作画心得。 这项展览将在仲尼路观海阁7楼的石头画廊展开,时间是中午12时至下午6时,欢迎爱画人士及民众踊跃到访。 吕政德表示,他走过多个地区,非常喜欢麻坡的独有氛围,就决定把麻坡绘入画纸中,而麻坡也是唯一被他用画纸记录下来的市镇。 他画笔下的麻坡,有旧建筑物、百姓生活、市区街道和夜景图等,融入他个人对麻坡的感受后,再以油画呈现出5、60年代的感觉,画中也透露出麻坡淳朴的风情。 吕政德过去曾画过麻坡郊区及马来甘榜,此次则以市区老街为主,让人感受麻坡的另一面。 承办画展的画家翁文豪指出,吕政德办过无数画展,如今在他邀约下,第三次在麻坡举办个展,主题为“走入麻坡老时光”。 他表示,麻坡少有画展,以麻坡市区为主题的画展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他希望麻坡市民能踊跃参展,感受画家笔下的麻坡。 任何询问或预约,可联络翁文豪(012-683 5551)。
9月前
“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外来者(alien)。”特姆安(Temuan)原住民画家兼社运分子沙·克约(Shaq Koyok)如是说。他出生于雪兰莪州的浮罗甘拔士乡村(Kampung Pulau Kempas),祖辈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繁衍,是名副其实的土著。然而,他们的家一再被发展商以发展农业为名摧毁;在成长过程中一再遭遇歧视;生活的州属尽管繁华,但所居住的区域仍旧没有电源、手机信号,繁华似乎与他们无关。   像是隐形人,被社会遗忘在角落里。没有人关心,那他便用自己的画笔记录眼前的狼藉,为自己的族人发声,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和沙·克约见面的日期几经更改后,终于落在3月底的某个上午。我们比原定时间提前15分钟抵达他居住的公寓后,就发信息给他以示通知,并且心想兴许能提前开始我们的访问。 “我还没准备好,我们还是11点30分见吧。” 回复有些出人意表,因为根据过往经验,受访者一般不介意提前开始,于是我们寻思可能是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些独特个性和原则的缘故?心里不禁开始描绘他的形象:高冷、不苟言笑,极具个性的艺术家…… 11时30分正,一个身穿T恤和短裤踩着拖鞋,一副居家打扮的年轻人向我们走来,朝气蓬勃的笑脸顿时击碎了我心里刚勾勒出的模样。他领着我们踏进他的家门,厚重的木门推开瞬间,墙上一幅又一幅富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画作争相映入眼帘,仿佛走入了哪个画廊。由于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初时以为会有些许凌乱的工作痕迹,结果再次让我出乎意料,非常地整齐、干净,称得上一尘不染。 “昨天是很凌乱的,在我创作时,我的书、草图到处都是,厨房变成我的工作室。但因为你们要来,所以我收拾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外来者(alien)。” 特姆安(Temuan)原住民画家兼社运分子沙·克约(Shaq Koyok)如是说。他出生于雪兰莪州的浮罗甘拔士乡村(Kampung Pulau Kempas),祖辈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繁衍,是名副其实的土著。然而,他们的家一再被发展商以发展农业为名摧毁;在成长过程中一再遭遇歧视;生活的州属尽管繁华,但所居住的区域仍旧没有电源、手机信号,繁华似乎与他们无关。 像是隐形人,被社会遗忘在角落里。没有人关心,那他便用自己的画笔记录眼前的狼藉,为自己的族人发声,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他笑得有些腼腆,短短的一句话好像已经透露他坚持要11点30分见面的原因。 沙·克约出生在一个八口之家,家中兄弟姐妹共6人,他则排行第五,目前除了他和弟弟因为求学的缘故离家,他的家人还居住在老家浮罗甘拔士乡村附近。 从中学时期开始,他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当一名画家,并坚定地突破一层层难关朝着梦想迈进。 “当时,我的中学老师说,想当画家就得到大学去学美术。因此,我一直在找可以上大学的途径。” 彼时的他,对于如何使用电脑一无所知、英文水平够不上考入大学的标准,于是他报读了学校的电脑课程,努力进修英文,竭尽全力地一点点朝自己的梦想迈进。 天道酬勤,他如愿考上了大学修读美术系,还获得默迪卡国际实习奖学金(Merdeka Award Grant for International Attachment)出国游历。 艺术能吃饱,也能做出改变 沙·克约非常幸运,得到父母亲的全力支持。尽管他们的学历不高,也非高薪厚职,却从不会干涉、批判孩子的选择。他无奈笑道,许多家长认为艺术只能是爱好,而不能作为事业,而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从艺遭到家长反对,他为此深感难过。 “他们会带爸妈来我的工作室,只为了向家长证明他们当艺术家的决心。我就觉得,哇,原来压力这么大。” 当然,他坦承万事起头难,在事业开始的第一年有些艰辛,面对着如何将画作带入展厅,如何卖出他的作品等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的话锋迅速转向,“但我喜欢挑战。我尽我所能不当伸手将军,不跟父母要钱。” 后来渐入佳境的同时,他发现艺术不仅能温饱,还能激发他人带来改变。“这对我而言,意义重大。” 他强调。他将艺术融入社运中。每每探访原住民村落时,他会举办美术工作坊,鼓励当地人以画代嘴,向外界表达无法言说或不敢言说的话。“他们通过画画释放压力,内心就能得到平静。当他们上完课程后,晚上都能睡个好觉。” 人们对原住民一无所知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是“原住民”的面貌一直很模糊。对于他们的长相、文化、习俗、信仰、聚落等等都知之甚少,仿佛是生活在一个国家两个空间,河水不犯井水,互不打扰也没有交集。 对此,沙·克约亦深有同感。“当我上大学时,我觉得自己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们也觉得我是不同世界的人。我意思是,人们对原住民一无所知,他们发现我们并非身处在同一个空间。” “我觉得自己就像外来者。当我去槟城办展览时,我猜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原住民(Orang Asli)这个群体,他们以为是我编造出来的,我真的大为震惊。” 他曾以为所有人知道原住民,结果他被迫成为原住民的“代言人”,向前来观展的人们一一介绍、解释。从此,他意识到自己的展览有助于拓展国人关于少数社群的视野,能用他的言语和画作将原住民从“透明”转化成“实体”,这一认知成为他愿意表达的最大动力。 “我希望我能做更多,举办更多和原住民有关的讲座,代表原住民出席很多会议。我意识到我不仅能画画,我能向人们普及更多关于原住民的知识,人们开始了解原住民。” “我希望未来会有所改变。” 这也是他目前坚持画人像的原因,希望人们能通过他的画作,认识到原住民的真实面貌。 要原生态还是要现代化生活? 沙·克约无奈说,一些原住民的村落仍旧没有像样的电源和水源,比如彭亨、吉兰丹的郊外地区,甚至在繁华的雪兰莪州亦如此。 “政府人员或政客的说辞是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偏远,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很多是贫困社区,没有钱付电费;居住的地方没有地契(title),可能是森林保留地或所有权属于种植园。” “电力公司表示名单上没有村庄的名字,加上村庄没有地契,特别是在森林保留地,他们无法提供电源。” 简而言之,他们面对的问题复杂且棘手,犹如老鼠拉龟,不知该从何下手。所以有的原住民开始往外迁移,可是仍有大部分原住民坚守家园。“这是他们祖辈世代居住,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他们的身分证明。” 除了欠缺电源、水源,原住民聚落亦没有良好的道路、通信渠道可用,没有信号覆盖导致沙·克约想要与他们取得联系也非易事。 “我的村子也没有信号,我要想打个电话都得跑到5公里以外的主干道路,这是雪州万津(Banting)啊!隔壁村也没有。” 这样的生活可以说得上“原生态”了。然而,矛盾的是,经常会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让原住民抱持原生态的生活,免得他们的文化消亡,但是却忘了“原生态”往往等于“不便”。 我曾看过一本由前部长韩春锦拍摄的影集,记录着砂拉越原住民本南人的生活形式转变的全过程。 原本他们的一日三餐靠狩猎、捕鱼卫生,自给自足即可,不需工作不用金钱,吃饱喝足躺着发呆放空的悠哉人生。后来伐木集团开进森林,日常饮用的河水变得浑浊,能捕获的鱼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工作挣钱,逐渐成为需要为钱烦恼的人。 他们也换上时髦的T恤牛仔裤,买了手机,家中也有了电源;从前攀山涉水全靠腿,如今开着摩托车在道路上奔驰,即使生病了到镇上看医生也方便许多,生活渐渐现代化。 只是,好像得到了什么,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就像环保和发展总是背道而驰的一样。 让原住民自己决定走哪条路 沙·克约也曾为此挣扎过,不断思考哪个选项会更好,但是最终认为应该要给他们另一种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该走哪条路。 他解释说,原住民并没有时间观念,只知道要活在当下,依靠大自然的赐予生活,是浪漫而且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 “可是在现代,你需要钱。因为需要送孩子上学接受教育,需要照顾自己的健康,养家糊口,都需要钱。” “他们现在会为钱所苦,以前则不会。所以我经常会给他们选择。” 只是,他强调凡事离不开“平衡”,金钱至上并非良药,就像想要健康,就不能光吃米饭,还得营养均衡。 环保与发展亦同理,“过犹不及”永远是真理,反正我们不是小孩子,为什么不能两者都要呢?   更多文章: 品冠/秉持炙热之心继续走 音乐路上无惧新挑战 南音传人林素梅/南音绝不只是老人家的音乐 岩画守护者苏招月/追寻岩画深邃之美与文明足迹 建筑师梅志雄/人生下半场,我要去见识更多未曾见过的风景 欢迎莅临鬼才导演Tim Burton的奇幻暗黑世界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真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一个画家突如其来问我,可不可以做个艺术讲座会! 和画家相识多年,但平时没来往。我们常在一些画展场所碰见,见面多了会聊一些艺术话题,更多的是本地艺术圈的八卦,哈哈!他是一个画会的委员,热心做事的委员。近些年突然安静了下来,不久前听闻他病重差点丢了性命,幸得老天爷赐福,身体已康复。 现在画会的事他少参与了,专心画画。有一次他贴了一幅抽象画在脸书,贴文说是作品还没完成。我看了画,感觉很好,很完整了。口多多留言说,别把画弄脏了。我不知这幅画完成后的效果是怎样的。 画家来电说5月份要办一个联展,招集一群画会成员参与,展出地点也锁定了。他知道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家人也劝他别劳神费力去做。他还是顽固坚持,我只能说他有一股傻劲吧! 为了要宣传这个画展,他要办一些活动,希望我能帮他出一臂之力,在画展期间做个讲座会谈一些有关艺术之类的话题。 我第一反应是他太看得起我了,第二个反应他是否有眼无珠找错人。在大马对艺术有见解有学问大有人在,而且头上还顶着艺术硕士的光环,轮也轮不到我这个只会在这里写没有学术性“牛杂式”的专栏作者。 画家说找我是因为我说话口无遮拦,直语直言。不要告诉我他觉得我是个喜欢通街找人吵架的人,可以引来街坊看热闹开战吧!会给人乞人憎的印象可能是当年写【牛听琴】专栏,看了不喜欢的展,写了些露骨带剌的句子,得罪了一些艺术界的人,甚至有人说我口衰,有日横死街头也不奇怪!我命大,还活着。有一次还收到律师信告我诽谤呢。 今时今日,写【牛杂】的我已是老头一个,做人处事,写东西也有所改变,不再像晴雯式真性情,尖酸刻薄的任性,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人不用本钱,改向薛宝钗学习,以温柔世故,面面俱到,稳重求平,明哲保身写【牛杂】,但绝对不会朵拉上身,做个人人喜爱的老头。不知成功否? 我没第一时间拒绝画家的邀请,也还没有答应他。抛头露面做这种事是会有后果的。大则被人说不懂艺术出来装懂,小则是说老头不甘寂寞,怕被人遗忘,不顾面子出风头,刷存在感。我不是无中生有,曾有一次我授权一友人,在他脸书贴了一张我和两个著名作家好友的合照,竟然被指为消费朋友,抬高自己身分,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答不答应做讲座会,在问自己:TO BE OR NOT TO BE。   更多文章: 牛忠/毒舌大状 牛忠/满江红 牛忠/胡歌 牛忠/拼盘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难怪人说坐着不动,久而久之就不想动,一旦起身动一动,活力就自然而然重新回来。看了草堂门会员年度展,竟然有兴致去看CIMB主办的Art & Soul微型艺术博览会。地点在老友陈老板公司大厦,作为场所主人,叫我记得开幕要出席。人山人海热闹场面就免了,以容易感染冠病病毒为理由推了。其实真实原因是涌动人群里,看人头就真,哪有空闲看画! 这个微型博览会展出一个星期,主办当局有个新概念,要求参与的画廊每天更换展品,吸引参观者连日到场看不同的艺术品。这有好有坏,好是天天有新鲜货看,坏是只能来一天的人就无法看到全面的展品了。颜振利作品登场那天,我身在老家芙蓉,很遗憾错过了。 颜振利是我特别关注的一个大马油画家。第一次看见他的画,有一见钟情的感觉。那是他的一幅毕业作品,准确真实画出了当下一群失落年轻男女,在小贩中心漫无方向,吃喝玩乐消磨留不住的青春。当时要收藏此画,可惜没有缘分。和他相识后,一次在他家看画,也看中一幅,但是已被藏家先行一步预订了,再次和他的画失之交臂。 颜振利是个有社会意识的画家,他的画像一面镜子,反射我国草根人民和历史的镜子。我曾说他是马来西亚的中国画家刘小东。颜振利以我国外劳系列和刘小东的三峡系列有个不谋而合的共同点,画出了底端人民在变迁环境的坚强适应力和求生毅力。颜振利是个不可忽视的我国画家,也是一个最值得期待的画家。 看到几个熟悉画家的作品,许量嵌,虽然画的还是他最钟意的马来少女,但已不是之前的浪漫唯美情调了,稳妥笔触较以前粗犷有劲,人物多了一点戏剧性,另一种风情的马来少女。 Eng Tay还是不忘画着家庭组织成员的温情,不小心会有滥情的风险。有两幅小作品,把人物安放在大自然的背景,算是走出了之前常见室内家庭照框框的形式,看得也较心旷神怡,没那么死板。 提起林金海画家,各位第一个联想到的必是苹果。林金海没让大家失望,这次展出的3幅画就是苹果,他画苹果是以写实逼真出名。一个友人看了他画的苹果,曾说逼真到想咬一口。这3幅画苹果还是写实,一切没改变,但已不逼真了。要画得逼真,技术好之外,眼力手力必须好。年纪大了,残酷的现实是有心也无力了。有天赋创意的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改变画法,重新给自己的创作一个新的生命。晚年的齐白石挥洒自如大写意笔法和黄宾虹晚年的积墨点法,是最经典的例子了。 很可惜,很多画家都踏入晚节不保的艺术生涯。   更多文章: 牛忠/性欲 牛忠/花絮 牛忠/命题 牛忠/假期 牛忠/警察局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