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职场霸凌

1月前
8月前
11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最近实习医生轻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各界对本地的医疗体系突然有着极大的关注。身为一名实习医生,也是职场内的菜鸟,在受训的过程中得面对很多的新事物和挑战,而这条学医的必经之路,充满喜怒哀乐。 1/ 实习与磨练 “I am so demotivated.”(我已经丧失斗志。)一个刚入职的同事告诉我。 “But…why?”我挺惊讶的,他是我共事中最好学和最勤劳的新同事。 “Just don’t feel like doing it anymore…”(我真的想放弃了。)他沮丧地说。 然后才从他的口中获知,一位前辈在一次巡房时推了他,狠狠地说,“如果不想工作,就站一边去!”他感叹自己初来乍到,还在适应着陌生的环境,已经很努力去跟上大家的脚步,却有那么一个声音否定了他所有的努力。 他在疲惫中收拾已粉碎一地的心,我拍了拍他肩膀,叫他好好坚持下去,雨过会天晴,毕竟在他身上我看到一位好医生的素质。他勉强地笑了一下,拖着沉重的脚步踏上归途,那时时钟指向晚上11点钟。(初期实习工作时段为早上7时至晚上10时,为期最短两星期,他为了完成手上的事务,自行加班。) 第二天早晨,天还未破晓,就在病房看到了他的身影,衣角顽固地留在了裤头外,他随意塞了塞就开始了工作。 “连这个都没检查,我们还要你们来工作干什么?”上司的一阵嘶吼让原本严肃的巡房显得更加尴尬。 “是谁负责照顾这个病人的?” 又是他,他忐忑地举起了手。 “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你的教授就教你这些吗?喂,我在问你,回答啊!你啊,真是你大学的耻辱。”上司咄咄逼人。 我爱莫能助,既然无法浇熄燃得正烈的火焰,也不想去在火上加油。他双手颤抖,头也低得不能再低了。虽然事后无人再追究,但已被践踏的尊严永远留着那个痕。这是职场霸凌,但有人硬称那为磨练。 远在他州工作的友人已提呈辞职信,在精神还没有完全崩溃前悬崖勒马,救了自己,也救了病人。他说,在这行业的出口已徘徊多时,这一顿的语言暴力也许是在说服那犹豫的心给定下来吧! 在这种情绪下,有人越挫越勇;有人把它当作建设心理的基础;有的不想再继续委屈下去了;一些把那当成放过自己的理由。 现在的我可以很正面地去看待这件事,因为我并不是其中的受害者,毕竟旁观者清。我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你的一句轻描淡写,却是他人心中的惊涛巨浪。自己没有承受过那些不必要的欺凌,就不该去为别人的生活制造痛楚;万一你曾是职场霸凌的受害者,就没必要把这颗“恨”的种子传递下去。 善用口舌,人人有责。 实际上,本地的医疗体系也并不是网络上形容的那么黑暗,会以语言暴力中伤他人的可能就是那几个狠角色。职场霸凌事件该被正视,但污点不该被那么放大,在这期间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好多思想开通的前辈和上司,这里分享那些温暖瞬间…… 2/ 没事,打给我 还记得上学时候看到了一篇漫画——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尴尬地笑了笑,因为病人的问题刚好是他在上学时忘了温习的那一章。那时的捧腹大笑,现在身在其中时还真会哭笑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是真的。 “不确定的事,可以随时打给我,就算我下班了,打给我也没问题。”学长说。那一天,整个天空都亮了,工作之余,有好多前辈会不断指出我的知识盲点,让我知道,最致命的,其实就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更在我摇头的时候给予教导,免了无谓的责骂或贬低,让每一天都收获满满。 有人说,这行业就是知识的传承,我们都有义务让知识延续下去;下班了,别忘了你还是医生。真正的下班,是在完成了传承的使命后。 “有什么不确定,请随时打给我,请不需要担心。”现已身为学长的自己,偶尔会在交班给学弟妹的时候,套用前辈跟我说的这句话。这一句话曾经让我在单独值班的晚上,没有因为恐惧和不自信而怠慢病人的治疗,我希望他们也一样。 3/ “了解”是动词,不是形容词 “我真的了解你们的辛苦,你们需要面对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之余,还得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拼命努力。”她说。 “你们大医生也很累吧,值班的次数挺频密的吧?”我说。 “不一样,我们已经可以在家里值班,你们却需要长时间面对病人。”她回答。 上司巡房后坐下闲聊。 我们的学医之路有相似之处,但对话中却没有了好多不必要的“那些年”,多的是了解和尊重。面对忙碌的日常,前辈在我的一番推辞下执意要伸出援手,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她说:“忙的时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不要分得那么清楚,我们一起把工作完成,就可以早点休息,ok?” 当大家在忙着处理病人事务时,大医生默默地完成了我们实习医生的工作清单,才离开去休息。他大可不必这么做,但他证明了一个仁医的素质和涵养。 ——医者,仁心。 “吃了吗?Dah makan ke?Have you taken your lunch?”忙着工作之余,常有同事关心我有没有吃饭。更让人感动的是,有前辈和同事买了食物,塞进了我的口袋,叫我记得填饱肚子。 ——医者,暖心。 每日冗长的工作时间确实会让人充满压力,负能量满满。实际上,医院除了冷冰冰的医疗器材外,还是有着浓浓人情味的。一味对本地医疗体系恶言恶语仿佛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对于正在努力改变不良风气的仁医也欠缺一些公道。 终结职场霸凌,该从你我做起,别再让悲剧重演,不要再让一条生命换来迟到的教训。 赞颂善意,忘却不必要的低俗吧。且让我们一同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2年前
“他把车停在医院的停车场,就是坐在车里一直哭,不想上班。” 这是好多年前,刚出社会的我们聚在一起时,和彼此分享踏入江湖的点滴时听到的。这里的“他”,在学生时期的闪闪发光大家有目共睹,在做实习医生时的跌宕大家也看在眼里。 前几天朋友A在IG“限动”(限时动态,Story)上转发了一名实习医生坠楼的新闻,在一连串的限动里,他写下也曾是实习医生的自己遇到的坎坷;现在想来,其实也是整个实习医生群体须面对的日常。 但这所谓的“常态”,真的正常吗? 在职场上被骂、被羞辱,提出异议时,前辈总说“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好似我们撑不下去,就是不一样,就是草莓族,就是心理素质有问题。搭配着今早在报章上看到的标题“建议医科学生进行测试,确保具好医生心理素质”,内心有疑问,所谓“好医生”,该是学习和经验的总和,不该在18岁入学时,就把标签贴上,决定他们的一生。 你看,箭靶始终是对着接收谩骂、被霸凌和选择跳下的一方。 事情发生了,我们的目光是落在坠落的对方身上:你的韧性不够吗?你不够坚强吗?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吗? 若我们抬起头,把目光看向前方,是否会看到那巨大的,有着人为和环境因素构成的阴影,在高楼之上? 职场霸凌和过劳文化,无所不在。这样的职场文化,不只在医界发生。 在任何行业,随手抓个社会新鲜人,他的故事,都有雷同之处。主管嘶吼,前辈的辱骂,也发生在茶水间、会议室,在所有的四面墙之间和之外。 还有一个常态是,工时要长,你才是好员工。我曾在职场上,看着同事在吃午餐时,互相比较昨天谁做得最晚,对比之下最早放工的那位,面对的是“你很爽哦?不忙哦?”的窘境。还有在会议上或绩效评估过程中,工时长的,会归类在培养、高年终奖金的位置上。 而工时长的、过劳的,在返家路上遇到车祸,也是企业内常遇见的事。但大家仍旧不以为然,仍歌颂着超时工作,喜滋滋的把“我昨晚10点才下班”当成勋章挂在身上。 抽丝剥茧这些所谓的“常态”,你会看到前人留下的足迹,最常听到都是“我以前的执行长说能熬的才是好员工”、“要经得起骂和攻击才是心理素质强的人”、“我们以前都是这样那样”等。于是一辈再一辈,一代再一代,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然后内化,再到输出,我们最终都成为了当初自己惧怕的那个人。 不是说前辈的方式不对,在他们的年代,或许是要拼了命,或许是要树立权威,或许是要以骂的方式,才能把工作做好。不同年代要面对的课题,始终不同。这一代不是草莓族,也不是弱不禁风。只是把事情完成的方式不一样了,我们想要的是,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在朝九晚五的工作里,多一些的尊重,多一些的包容,多一些的同理。 我们始终,是在不同年代赋予的环境下,长大成人。 那这个历史弥久的问题,有解方吗? 在职场里,让我们开始注入“心理安全感”。 构筑安全的职场文化 一些企业这几年已开始积极倡导“多元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的实践。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造就了职场上的多元团队。但不同于你我的人多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几个月前麦当劳在对待身心障碍群体一事里,就已展现出“多元共融”的重要。若我们也能把此概念,在每一个领域和行业,由内而外的落实,我们的职场,可以不一样。 而“多元共融”影响的,不只是职场的塑造,还有团队和企业的工作表现。谷歌发起的“亚里士多德项目”结果揭露,有着“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的团队工作表现高效,因为他们勇于分享不同的意见,遇到难题敢举手指出问题所在。有着“心理安全感”的团队,没有不安,没有恐惧,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大家齐心协力,往共同的目标迈进。所以在过程中,大家提出的异议,或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想法,会被认为是善意的而不遭到无谓的攻击。 若一家企业有着让人心里感到安全的职场文化,员工在面对霸凌、不良善的工作环境时,会勇于站出来提出意见做出改变。而非被迫唯唯诺诺,隐忍所有,当最后一根稻草往身上扔,最终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所谓解方,是时间、努力和方法的总和。这一次实习医生坠楼事件,还有好多没上社会新闻但我们都知道的员工崩溃描述,是体制和职场文化的产物。 去解构整个职场文化,再构筑一个我们的理想职场模样,需要时间,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再看到,更多坠落的生命。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