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YouTuber
搭霸王车 拍片教“免费游日本” 美国Youtuber道歉
再有行径恶劣的外国Youtuber大闹日本。拥有240万粉丝的美国Youtuber菲迪亚斯发布的视频显示,他早前与三人到日本旅行期间坐“霸王车”,甚至在事后将其上转至Youtube教导粉丝如何“尝试在不花一毫下走遍日本”。他周二为其恶行公开道歉。
1月前
视频 | 当Youtuber有收入别忘报税!网红医生中招:LHDN全知情
不要以为社交媒体赚取的收入就不用报税!一名网红医生披露,他曾因疏忽没为自己在2018和2019年从副业所赚取到的收入报税,导致他一度积欠高达4万令吉的所得税!
2月前
纽约时装周爆笑插曲 美国YouTuber穿垃圾袋走伸展台
纽约时装周((13日)落幕后,社群平台上开始疯传一段恶作剧影片。一名男子穿着透明垃圾袋,头戴粉色浴帽自信的走上伸展台,然而台下观众竟没人发现异样,直到保全人员上台将人拉下,才结束这场闹剧。
2月前
带你重返搞笑现场,感受李系德他们仨耍宝!
由星洲活力副刊、大马作协、全民阅读运动联办的“三个臭皮匠,一个女靓靓”讲座会,活动当天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本来所有人是要聚在大马华人作协活动中心“一起犯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供电不稳定被迫将这场“贱人大对决”,笑声不断的讲座,转移到星洲日报总社,李系德带着新著《喜有此李》和两个“贱人”兄弟,“山贼”曾子曰和一讲话就笑死人的许友彬,在主持人陈蝶的“三娘”引导下,云端、线下齐齐放送,钓出一段副刊专栏书写,以及粤语在马来西亚兴盛时期的历史与欢乐时光。 上世纪70年代到2010年,是华文报副刊专栏发展的巅峰时期。副刊随手一翻,不论是文艺、搞笑、爱情、两性、亲子、鬼话,有的没的、正经或不正经的,专栏就是读者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副刊也是专栏作者的摇篮,主持人陈蝶一说到这段专栏作家威水史,就控制不住把爱薇、翠园、潘碧华、柏一、黄兼博、永乐多斯、张木钦、李天葆、范俊奇、继程法师、瘦子(许友彬)、曾子曰、李系德、山离、雅蒙、游枝等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专栏作者都抖了出来。 1973年,李系德开始写专栏,眨眼,写了50年。曾子曰形容李系德的专栏是写得很严谨的,你看不到他的专栏里原来他有老婆有小孩!因为他不写这些,他写吉隆坡、写电影这些内容。此外,他写稿一定做足功课,所以你在读李系德的文章时会发现他有点像学者,而且他很重视事实核查。” 曾子曰还告诉听众关于“李系德夹在腋下的资料包的秘密”,他还没有退休时,你若在报社见到李系德,他的腋下总夹着鼓鼓的包包。这个包包里装了什么?李系德解释:“这包里有很多资料,好比说到我退休时都还没有去世的邵逸夫的资料。” 不论中外,报社的编辑们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为重要人物预先备好他们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要刊登的版面素材。越重要的人物,资料越是要收齐全。早期,资料的收集管道有限也全凭编辑个人力量收集,这些在关键时刻要用的素材收集是编辑的日常工作。 李系德补充,这个神秘的包包也夹着他的写作素材,例如吉隆坡的故事、观影的心得等。打从70年代写专栏以来,目前李系德累积了五本专栏结集,这半个世纪的笔耕岁月,他拍胸口说:“除了2018年《号外周刊》停刊那一期他没法在手术室里写之外,我几乎没脱过稿。”这是他写专栏的唯一遗憾。写专栏是为了什么呢?写作不可能让你暴富,李系德之所以有写下去的驱动力,除了主编的邀约,主要动力是来自读者的喜爱,因此娱人娱己就变得很重要。他说:“写作这种不会发达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一直在做。” 李系德让人“骑骑笑” “李系德是我所知道的马来西亚少数,或者说是唯一使用粤语、广东话来思考、写作的专栏作家,可能也是濒临绝种的以方言思考的作家。”曾子曰形容道。 马来西亚华文报的发展历史中,有一段时期受香港报章杂志影响。曾在《新明日报》、《通报》、《南洋商报》等华文报工作的李系德回忆:“以前做报馆,你可以接触到很多香港报刊,香港专栏作家用广东话写作,好比说李英豪、黄霑等,他们的写法很“盏鬼”(有意思)。” 不少年龄在30岁以上的读者都经历过“讲华语运动”的小学、中学讲方言被罚钱的岁月,这场语言运动也导致方言的使用量减少,慢慢的也产生了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年轻一代不懂也不会讲方言的隐忧。别看李系德在文章里大秀(Show)广东话,现实中,他的孙女并不精通粤语,对此他虽有所感触但也无可奈何。不过,粤语的魅力是我们只要听见就会产生好奇和难以抵御它所带来的乐趣以及智慧。 讲座会现场,李系德亲身演绎粤语歇后语,让所有人“骑骑笑”。现场的互动环节,他为听众介绍过去我们常听到的粤语歇后语,以及粤语的熟语,如:床下底破柴,意思是撞板;半夜食黄瓜,指的是唔知头尾(不知头尾);屎坑关刀:文又唔得,武又唔得(“文”与“闻”同音,“武”与“舞”同音);跑马射蚊须:比喻骑马射箭已经很难,还要射蚊的那条胡须,就是“难上加难”。 又或者我们所熟悉的:阿崩叫狗,越叫越走。其他比较陌生的,如:番鬼佬月饼:Moon Cake,谐音“闷极”(好闷);纸扎下巴,比喻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十二点半钟——指天督地,形容做事没给出明确方向,令人无所适从;茅根竹庶水,意指借钱,“水”在粤语中可比喻为金钱。这些曾因香港流行文化,透过流行音乐、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连续剧、电影在新马一带流行过的粤语词语,你知道几个呢? 许友彬边骑摩托,边想故事 一说话,就让全场笑得人仰马翻的潮州人许友彬说自己“是有良心不讲李系德坏话”的人。话才说完,他就爆料:“读者不会在李系德的专栏里面读到他的老婆,以及和我同一天生日的双胞胎孩子。别人看到他祝他儿子生日快乐,会以为许友彬就是他的儿子。” 作为“花瓶”的许友彬,经历一场疫情后,他“觉悟了”!他发现当画家比当作家开心太多了!这是不是许友彬的真心话?我们有所保留。追溯起许友彬的写作历程,他说:“写专栏我写了二十多年,但我没有觉得很骄傲也没有半点高兴,如果有高兴的话那就是收到稿费。” 以前,许友彬是连传真机都没有的,要交稿就要亲自到报馆交,他的专栏是边骑着摩托,边想要怎么写400字的故事,抵达报馆,之后在守卫亭才把最精彩的结尾串联起来,成为一篇让人乐开怀而又不失生活哲学与趣味的文章。 不论是李系德、曾子曰、许友彬抑或是主持人陈蝶,有两位编辑——悄凌和彭早慧可说是他们生命中的贵人。许友彬回忆,当年辞去沙巴教师职位后,他两手空空回到西马来,妻儿丢给岳父照顾,来到吉隆坡找在《通报》担任编辑的悄凌,她二话不说,开专栏给许友彬写。他自谦道:“我的生命经验匮乏,不像曾子曰和李系德,他们到现在还在写,真的很持久很够力。” 李系德揭秘许友彬写专栏的秘诀:“我们都知道,他的专栏前面400字都是废话,结尾那段才是一句精华。”许友彬说现在他也不靠写专栏赚钱了,于是很开心可以分享他的写作秘诀:1、不要讲大道理;2、文章里面的故事不要一次写完,故事分拆开来写可以赚稿费,最后一句一定要想好好,精华的一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应;3、文章写得越惨,越多人爱看,只要是丢脸让你不好意思的事情,尽量写! 虽然许友彬不在副刊上写专栏了,但在脸书上,我们依然可以读到他调皮、生动而有趣的生活短文。专攻长篇小说创作的他,近二十年来更是推出了许多优秀的少儿长篇小说,他与合伙人创办的红蜻蜓出版社所出版的小说,更是影响了如今的年轻世代。 曾子曰以前写作爱“擦边” 不论是曾子曰还是许友彬都很怕接到李系德的电话。每次接到李系德来电,都不会是什么好事。曾子曰说:“他打电话给我们,除了确认某个人名、事件,另外就可能是报死讯。”许友彬补上一刀:“我们不常见面的,一见面就在殡仪馆,所以我和他还是少见为妙!” 写了三十多年专栏,曾子曰这一路走来有了许多的变化。他认为,年轻时所写的内容偏向激情和百无禁忌,有时甚至在情色边缘打擦边球。随着岁月流转,来到中年了,心境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有不同的转化,褪去从前的犀利,如今的他变得温暖亲切,他更想透过文章与读者分享一些生活见解、想法和透过对某件事的阐发而与读者产生共鸣。 写专栏的岁月里,曾子曰用了无数笔名,甚至曾在同一份刊物用四五个笔名撰写两性、书评、影评、生活随笔等内容。他特别提到林艾萱和叶宁这两位主编,当初如果不是这些主编的信任与放任,他不会如此持久坚毅的把专栏写下去。写了30年,问他是否担心江郎才尽?他答说,只要你活着,只要生活还在,你就有无尽的题材可写。 2000年,曾子曰从媒体行业辞职转行,他花了一年时间边写专栏,边考虑未来的职涯规划。回顾那一段思考期,他必须做到收支平衡,最高峰时期,曾子曰每周在副刊、刚兴起的网络平台、海外报刊连载多达14个专栏,如何完成这些千字文章?他说:“驾车、冲凉、吃饭时,我都在构思内容,你要有自律、系统的规划时间,才能有效率的让文章产能提高以增加收入,我才可以靠稿费养家。” 在没有社群平台的日子里,读者曾在街市摆乌龙错把曾子曰误认为许友彬。曾子曰说,直到电视清谈节目《听剧一席话》的播出,才让这三个臭皮匠的庐山真面目被广大的读者群众所熟悉。如今脸书等社群平台也让他们不再是神秘的专栏作家。 然而,样貌的熟悉不及读者对他们的文章的阅读热情。不论是李系德、曾子曰还是许友彬,他们都凭借副刊专栏文章的发表继而累积了一大票知心读友。曾子曰认为,专栏作者的性质很像网红、YouTuber,他说:“我们都是以内容输出,分享我们的生活、遇到的新奇玩意儿,有趣的人事物为主。只是从前我们是用文字,读者未必见过我们,但他们却可以透过我们的专栏文字和我们成为朋友,关心关怀着我们,这是难得可贵的美好关系。” 李系德新书分享会 | 讲座前一小时半换场地 断电无阻3作家抛笑弹 李系德/可乐=生活津贴 七喜也是书 李系德/红狮花莎尼 绿宝契家婆 李系德/两仔爷茶室分喝一杯咖啡
3月前
被问与蔡卓宜关系 培永因一细节“露馅”?
YouTuber培永邀“暴牙菇”及小Henn当嘉宾,结果被问与蔡卓宜的关系,吓得培永惊慌表示“以前的事不提了”。但谈话之间,却被“暴牙菇”抓到一个细节,当场露馅? 👇完整报道👇 培永自爆与蔡卓宜关系 吐槽李梓嘉“放飞机”
3月前
培永公开吐槽李梓嘉 结局是暖心喊话?
YouTuber培永邀“暴牙菇”及小Henn当嘉宾,结果被问与蔡卓宜的关系,吓得培永惊慌表示“以前的事不提了”。但谈话之间,却被“暴牙菇”抓到一个细节,当场露馅? 👇完整报道👇 https://www.sinchew.com.my/?p=4954376
3月前
教育导航
YouTuber还是热门职业吗?窥看制作团队工作日常
科技发达的速食时代,传统媒体已不是踏入媒体界的唯一途径,应用网络平台、门槛低、曝光率高、自由发挥主题的YouTuber、抖音博主等等,往往成为小朋友和青少年未来向往的职业,甚至认为“只要有手机或相机,人人都能成为YouTuber”。
3月前
教育导航
副刊短片
【视频】优质内容vs流量与热度 YouTuber还是热门职业吗?
“只要有手机或相机,人人都能成为YouTuber。”YouTuber陈培永笑答:“我赞同。”每个人只要开个账号都是YouTuber,但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成为优质的YouTuber?
3月前
副刊短片
大马娱乐
培永自爆与蔡卓宜关系 吐槽李梓嘉“放飞机”
本地人气YouTuber兼DJ“黑皮哥”培永向来给人乖乖牌形象,首举办脱口秀扬言要当“Bad Bad Boy”,不仅爆粗兼讲黄色笑话,还把“黑历史”搬上台面,被问到与昔日“绯闻女友”蔡卓宜的关系,他尴尬笑回:“以前的事不提了,但她最近分手了,我们再重新做朋友。”
3月前
大马娱乐
全国综合
视频 | 用Emoji猜美食挑战 日本夫妇太爱大马全答对
若用表情符号(Emoji)猜大马美食来考考你,你有信心能全对吗?
3月前
全国综合
读家
【读家说书】吴俊彥 / 老高为何这么厉害?
【读家】没蹭热度,等老高“抄袭”话题退热了,才来谈谈。 8月伊始,YouTuber“蓝泉妈妈”扔下震撼弹,响彻整个中文YouTube圈。“老高抄袭与否”的话题,延烧多日。老高的两篇声明都没承认抄袭,仅以“只有真正的源可以要求我标注源,而且我从来没有说自己是源”等说辞予以推托,引来多方诟病。然而,任何相关帖子下方,几乎都会被老高铁粉的无限支持留言所淹没。这种盲目崇拜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此外,谴责揭发者蹭热度的也为数不少,其中一条留言令我印象深刻,大意就是“看到蓝泉妈妈的嘴脸就不想看了”。这种以貌取人的行事作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颇有微词。在“铅字文化”盛行的时代,知识主要以纸本为媒介传播,当时的读者也乐于思考。曾几何时,美国一般民众的会聚集于演讲厅,聆听政治人物论述他们的政治主张。有时就连文豪——艾默生及马克吐温等人也是主讲人。 ◢知识型人设,根植粉丝心里 电视机出现之后,娱乐元素成为了重中之重。电视节目变得取悦观众为主,电视上的人物,外型要求渐渐变得比内容更重要。作为延续了电视机功能的YouTube,其放大娱乐的功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老高的频道内容庞杂,都市传说、历史科普、动漫情怀等,不要求严谨真确,但求有趣讨好,老高在视频里对各种题材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型”人设根植在粉丝心里。老高的人设符合《拒绝真相的人:人们为何不相信科学》所描述的魅力领袖的形象:具有特异或强大的特质、能言会道高超的交流技巧以及能调动观众情绪的高超手腕,尤其最后一项,是培养铁粉必不可少的技能。 人脑有两个部位分别掌管理性(前额叶皮质)和感性(边缘皮质),俗称的理性脑和感性脑,当人的情绪高涨时(感性脑活跃),无论是正面或负面,都会压抑理性脑,这就是当我们开心或生气时无法正确判断的生物原因。虽然这种分类法不怎么精确,但对一般读者而言有益于理解。 老高在视频里能说会道,台风稳健,知识渊博的形象早已深入粉丝心里,不少粉丝表示老高是他们的知识来源,甚至鼓励家里的孩子观看。老高很懂观众的心理,以精彩(但未必精确)的故事让观众代入,调控说话节奏吊起观众的情绪,观众自然而然就关闭了理性脑,因此对于他的说法就更能全盘接受。 以色列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受试者第一次接收了某资讯,之后被告知所接收的乃是错误资讯时,感性脑会剧烈活动,从而压制理性脑。少了后者的理性分析,也降低了人们修正错误的初始印象的几率。之后,人们只会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观念的东西,对于相左的想法则会极力抗拒。这种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既有想法的倾向就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讲述尼采遭到专家批评 由此,对于老高粉不分对错极力护航教主的行径就说得通了。两年前老高讲述尼采时遭到尼采研究专家朱建豪指正(全文可看〈“老高与小茉”最新一期影片中,对于尼采哲学的理解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并呼吁老高能意识到问题,并好好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摆正求学心态。毫不意外,这番言论引来粉丝反弹,并斥责朱之流好扮高端。老高在FB声明里更直接呛声:“任何强加给我们的极端对错观念,我们不接受。” 若以老高频道内容来看,可以把他归类为真确知识圈外的“边缘群体”。通过个人魅力,将其他同样边缘群体的众人收入麾下。共同志趣也好,共同偏好也好,魅力领袖由追随者高高捧起,造神活动因之而起。感性脑作祟之下,尼采事件和抄袭事件在拥趸脑中形成了强烈的“我们”、“他们”的意识,任何妄想说老高不是的都是企图抹黑的“他们”! 然而这种摒弃逻辑思考,独尚感性情绪真的好?研究后真相各种奇葩现象的开山鼻祖之作————《美国的反智传统》的作者肯定会蹙眉摇头。霍夫士达特(Richard Hofstadter)在知识之上提出了另一个概念:智识(intellect)。在他眼里,有别于成为专业人士运用工具的知识,智识(intellect)则是更偏向于深度思考。但这是最简化的说法,肯定有偏差,想了解更多可以翻阅此书。作者以智识为标准,从美国宗教、民主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不同层面切入,大加挞伐。以宗教为例,作者批评美国宗教界从大觉醒运动后,摒弃了逻辑思考能力,严谨考究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激情感性的宣教方式。延续这一作风,后世牧师更看中电视的便利,以亢奋的表演,高亢的腔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夸张动作娱乐观众以达到宣教的目的。此书在特朗普上任总统后,因其自身出格言行,鼓动粉丝引起骚乱而是令人傻眼,于是这本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家追捧的热书。 ◢如何避免轻易被鼓动情绪? 对于该如何避免群众成为易受情绪鼓动的人群,《娱乐至死》与《拒绝真相的人》不谋而合地指向教育(《反智》一书大肆批判美国教育理念)。《娱乐》的建议比较笼统,《拒绝》的方案更加具体:由小学开始插入符合真正学思想的科学方法。除了抨击要求学生了解背诵科学知识,作者也强烈呼吁科学科目必须多进行实验,让学生从体验中习得并内化科学思想,碰到任何难题,不要直接由情感去感受,而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处理。题外话,回想一下我们上学时期到底总共做了多少项实验?身为父母,也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做了多少项实验。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说的是否属实。
3月前
读家
试听间
林佚/Eiva林丽谦〈You will be fine〉每个人都有自我治愈的能力
我常说,音乐无法替我们解决人生难题,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可是,它让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只有自己懂得迷茫焦虑的感觉,不只有自己经历过这些事。
3月前
试听间
全国综合
视频 | 港Youtuber住2个月不习惯 “KL交通很糟一直塞车”
香港Youtuber在我国吉隆坡居住2个月,坦言这里的交通情况非常糟糕,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塞车,引起大马网民一致认同。
3月前
全国综合
国外娱乐
29岁澳门网红阿晶逝世 千字遗书揭曾被恐吓 迫堕胎
来自澳门的知名YouTuber阿晶(Jane)疑受忧郁症折磨4年,昨日传出轻生噩耗,得年29岁;她也留下遗书控诉“微辣”公司中人对她施以无底线的欺凌、提及堕胎一事。
4月前
国外娱乐
e潮
【科技简讯】YouTube降低“赚钱”门槛 500个订阅者就可以营利
对于刚出道的内容创作者,如果想要有YouTube的广告利润分成,必须加入合作伙伴计划。
5月前
e潮
国际拼盘
美国破亿Youtuber生日 宣布抽5人送万元
MrBeast是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网红之一,他在YouTube频道超过1.51亿位订阅,在IG、推特上也皆有破千万粉丝追踪。
7月前
国际拼盘
更多YouT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