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2台直升机碰撞坠机!当局公布10名死者名单点看最新消息
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风

在此我列出10道菜,排名刻意不分先后,让你猜猜中国人的口味排名。鱼香肉丝、青椒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响油鳝丝、回锅肉、醉蟹、臭鳜鱼、八宝辣酱、酸菜炖肉…… 最近确诊颜面神经麻痹,吃饭这件事由平时的10分钟上升至20分钟才能完成。在住院期间,我重读一遍《要好好吃饭啊:米饭之书》,默祷自己尽快恢复至咬饭不累的好食光。 重读一遍,我才发现主编有列出10道下饭的菜单,还为此排名。在此我列出10道菜,排名刻意不分先后,让你猜猜中国人的口味排名。鱼香肉丝、青椒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响油鳝丝、回锅肉、醉蟹、臭鳜鱼、八宝辣酱、酸菜炖肉;这当中有两道菜饭的下饭指数荣获五颗星,被誉为下饭第一神器。 你猜到了吗?这两道菜饭都是川菜代表——没有鱼肉只有猪肉的“鱼香肉丝”以及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建议配上日本大米吃的中国“麻婆豆腐”。然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只有四颗星下饭指数,大马小贩美食中心到处可寻的宫保鸡丁。开篇就一番灵魂拷问:“你以为你吃的宫保鸡丁,是真的宫保鸡丁吗?”难道不是吗?还真的不是,我过去吃的版本净是加辣椒干、葱段、姜片与洋葱为辅料;完全没有书中提及的必备坚果。而且,正宗宫保鸡丁用的是对刀工要求高的鸡腿肉,而非色面整齐好看的鸡胸肉。这也难怪宫保鸡丁在大马还无法大红大紫。 一切有关米的知识都能在这本书找到,但我就不介绍中国八大名米品种、电饭煲编年史、饭勺的历史、下饭酱的种类、米粿与米糕的组团选秀101了;这些都是值得买书阅读的冷知识分享。有一章〈剩饭拯救计划:没有一碗米饭应该被白白浪费〉写得特别有意思。我以为剩饭的命运不是倒掉就只能做成炒饭,但作者就列出了除了炒饭以外的4种做法:泡、拌、焗、煎。 作者写的青菜碎泡饭让我联想起客家擂茶不也是菜泡饭的一种吗?韩式拌饭更是与我近年爱上的Khao Jam青叶饭相呼应。我认为,这当中的剩饭拯救王者是水泡饭,一壶热水泡一碗剩饭加一碟小菜就是大道至简了。我也吃过水泡饭,是因为自己煮的饭水分不足太硬而加水泡软,滑稽得来有点小清新。在我父母的年代,有时候一碗米饭加白开水就一餐,小时候吃的是家贫的无奈,年长后吃的是情怀。 写完这篇文章之际已是面瘫痊愈之时。回想当时医生告知不排除中风或脑生肿瘤,到最后所幸只是面瘫的虚惊一场;就感恩每一天能好好吃饭是最大的幸福。祝愿每位读者喜乐安康,天天都能好好吃饭啊。 相关文章: 说汤/刘洁颖(劳勿) 刘洁颖 / 愿每一次搭台都有一个故事 刘洁颖 / 我吃肉,我骄傲 刘洁颖 / 肥,是有原因的 刘洁颖(劳勿)/大马食物无法全球化? 刘洁颖/没被殖民过的泰国菜 刘洁颖/皇帝真的吃得奢华吗? 刘洁颖/日餐核心:清淡 刘洁颖/消失中的古粵菜 刘洁颖/走,疫情结束后 我们去吃火锅 刘洁颖/斜杠作者的fusion饮食情书 刘洁颖/你吃得自由吗? 读者篇/饮食治疗师刘洁颖/白内障与饮食治疗没关系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8日讯)七旬男子中风半身不遂住院,年迈姐妹无法在家照顾,他只好无奈住进疗养院。所幸家人同心协力接受看护培训,终于在11个月后把他接回家,20人大家庭热热闹闹过龙年! “没有人想要住疗养院,我每天都想要回家。”76岁的陈威桢在住家坐在轮椅上接受《新明日报》采访时如是说道。 陈威桢从小与3名兄妹感情很好,如今大哥已离世,单身的他与同是单身的小妹陈美凤(66岁,食堂职员)联名购买榜鹅组屋,彼此照应。不少家人也住在同一社区,经常相互串门走动,家庭凝聚力十分强。 不料去年1月,患有“三高”的陈威桢因双腿无力摔倒被送往樟宜综合医院,后确诊中风并进行手术。 术后的陈威桢无法自理生活起居,且须吃流食。巨大的看护压力自然落到同住的妹妹陈美凤身上,虽然68岁的姐姐陈美娟也会帮忙分担,但两人都有工作且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和技巧,无奈之下只好把陈威桢送到芽笼东的职总保健疗养院,由专业团队照顾。 陈美娟形容,家人之间关系密切,就连10名侄孙和外甥孙也争先探访,还会帮忙补贴陈威桢的医疗和生活费。尽管家人无微不至陪伴,但失去行动能力的陈威桢对生活感到沮丧,陷入抑郁和低落的情绪。 回忆在疗养院的时光,陈威桢说:“每天睁开眼就是吃,吃完就去睡。” 好在家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开始学习如何看护。去年10月,当陈威桢得知家人要接他回家住后,他开始主动配合复健。经3个月等待后,陈家在2月1日把陈威桢接回家,大约20名家人陪伴他一起热热闹闹过除夕。 终于回家的陈威桢开心地说道:“回家好啊!”   请女佣照顾 让她上培训课 由于姐妹二人都有工作,她们为陈威桢聘请了女佣西蒂专门看护。 由资深医疗社工、高级职业治疗师和高级物理治疗师组成的团队,也评估了陈威桢住家是否适合疗养。陈家前后花了3000新翻新地板、购置护理床和轮椅等。 职总保健疗养院(芽笼东)高级物理治疗师马艾艾说,她会教导西蒂如何照顾中风雇主,包括安全从床上移动到轮椅、药物服用、安全洗浴、用餐和简单复健动作。 西蒂坦言要安全转移中风雇主具有挑战,所幸经过6堂培训课程已掌握技巧,也更有信心。 社工:在熟悉环境休养    有利于身心健康 熟悉的环境和人,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职总保健疗养院(芽笼东)资深医疗社工陶佩玲说,疗养院有58名像陈威桢这样的中风住客,当他们到疗养院时,对环境和人感到陌生,一些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因此在家人能力以及住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这些年长者回到熟悉的住家休养,或有利于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 目前,陈威桢虽已回到家中,陶佩玲仍十分鼓励陈威桢到社区的日间护理中心,一方面可继续复健改善行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参与社交活动。 如今已恢复吞咽能力的陈威桢开心表示,现在心情好时还可吃下一盘烧肉饭。
2月前
3月前
像是小学时常写的题目,但却最为贴切。2005年11月6日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是上天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 下午两点半,到外用餐后回来正在看电视节目的我突然感到头晕,正想进房休息,却再也站不起来,在不到一分钟里健康的我左半身瘫痪了,像是突然失去了左半身,成了一个半死人。当时的我依然神智清醒地向丈夫大喊:“我中风了!快打电话给救伤车。”丈夫想扶起我,但我坚持叫他别动我,因为当时我有孕在身,千万不能跌倒。 在等救伤车的同时,先生用针替我刺破每根手指头,拼命尝试挤出血来,这些都是我们从书上读到的一些中医常识。我已开始呕吐。女儿在旁开始不停地哭,我赶忙安慰她,叫她别哭也别怕。 中风!怎么会是我?我才37岁,肚子还怀着16个星期大的孩子,身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不能死!我不能晕!虽然心里很害怕,却只能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在4个大人的帮助下,我终于上了救伤车。 救伤车的笛声不断在耳边响着,我只企求赶快到医院。从山上到山脚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路上吐了好几次,搞到护士全身都是,我不停地向护士道歉。 人既将死,脑袋就特别活跃,想到女儿刚才害怕的眼神,我知道她一定还在哭。当时的我心想:到了医院就没问题了。 送进医院,见到了丈夫,知道女儿与公公在一起,心里安定了一些。谁知道送进急救室后,照了扫描,脑溢血,医生却说不能做什么,因为我怀孕,除非拿掉肚子里的孩子。 这当然不行,孩子已经4个月,只可以观察看第二天脑会不会停止出血。于是这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夜开始了。我整晚看着不停发出“啤!啤!”声的仪器,心情也不停随着它起伏不定,只能不停地祈祷:孩子,你要坚强,与妈妈一起努力奋斗,度过这一关。 护士不停劝我一定要睡觉,我想起日本一名博士做的研究——“水的力量”,一直向着点滴说话:请求葡萄糖水能告诉我脑里的血停止流,丈夫则不断地念大悲咒给我听,整晚进出急救室。依稀记得半夜3点过后,我才迷迷糊糊睡着。 7点45分再次准备推我去扫描。出来后,见到了爸爸,我只说了一句:“爸爸,我很怕!”当时的我,讲话已经有点结巴,家人都赶来了,其实我们才结伴旅行。因我回婆家所以分手不到两天,女儿被妹妹带回去了。 9点半,脑科医生来看我,他说恭喜我:血已停止,再观察后就可以移出急救室到普通病房。但同时也告诉我,脑部破裂处被称为动静脉畸形。其实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当时的我们听得莫名其妙。接着医生按排我到妇产科处检查,孩子没事。我被移到另一处的急救室,听说是较稳定的病人,那儿进出的病人较多,那一晚是在邻床的呻吟声中睡着的。 第三天,换到普通病房,我虽有资格住头等病房,但也得慢慢等,病人又多又吵,自己动弹不得,背后像有火在烧,发现医院里的护士什么也不会,连基本的移动病人也不会。幸好有先生一直陪伴在旁,帮我翻身。当时的我虽然头非常痛,但是非常乐观,心里一直相信不久就会好起来。 动静脉畸形是天生的 那几日我每天期待医生会带来好消息,却是不停地失望。我的动静脉畸形是天生的。弟弟上网看了些资料,也明白医生不能做什么。动静脉畸形是天生的,而且是个计时炸弹,随时会再次爆发,再次爆发的几率每年增加2%。 我虽然伤心,却很快地接受了事实。医生给我吃止痛药及高血压的药,脑溢血就这样没了下文。两天后才成功转到头等病床,物理治疗师终于露面,教了我及丈夫如何从床上移到轮椅的方法,如何坐得稳。我只好接受事实,开始从坐学起。我从床上翻身掉了下来,护士只好让每天睡在医院走廊的丈夫进来照顾我,让我睡在单人房。11天后出院,回家第一晚又从床上掉下,幸运地肚子里的儿子没事。从此我的生命改写,与物理治疗结下了不解之缘。 注:一直到今天,我终于了解到虽然科技发达,但对人脑的理解依然非常贫乏。万一不幸地中风或脑部受伤,医生只能够通过手术确保脑部不再出血。接下去的一切,就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医生甚至不能告诉你有没痊愈的机会。他们也没有任何药物让你脑中损伤的部分复原。无人可以帮助你。这与平时我们的习惯——有病就找医生,一点都不相同。幸运的话,脑细胞破坏不多,很快就痊愈;不幸运的话,就有一条漫长的道路等着你。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