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乐活

1月前
1月前
4月前
时隔两个月,终于能给阿嬷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了,用和上次见面同样圆润的身体去宽慰她在这段日子的惦念。我们都是守旧的人啊,所以不管视屏通讯如何简便,利索地把山长水远的人们接驳起来,我们心中的疏离感和担忧其实根本没能被淡化,只是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罢了。 北上求学的这几年,我坚持回乡,即便逗留的天数越来越短,却始终相信那些积在心底无以名状的情感,终究需要透过见面才能彻底得到抒发和解放,也唯有真正出现在阿嬷眼前,才能让她心安。 两个月,大概是我离家最长的一段时间。说来有趣,也许是平常的行为举止和外在人设都表现得过于思乡恋家,以至于身边好友发现我期中假仍频密出没在校园,全都不禁露出疑惑讶异的表情,然后一脸难以置信地追问,“奇怪诶,你怎么可能还在这里,居然都没有回家?”。 “我要的是真正的回家,如果只是换个地方做作业,那还不如不回去呢。”我统一答复,用笃定的口吻掩盖我苍白无力的倔强。 在我看来,回家不是打卡式的刷个存在感,而是全心全意的陪伴,尽力把时间腾出来留给久别重逢的人,和那个总在盼着我返乡的守城人一起无所事事,一起得闲饮茶,一起度过规律但温暖的琐碎时光。 即便每次回家都带着那颗随时准备出走的心,但回到小城的日子我依然期许自己能活得更在地,对阿嬷的陪伴也能一次比一次来得更扎实。 原来是我们低估了阿嬷 上个周末阿嬷领着我到她平时跳广场舞的山脚下去凑热闹,坦白说,在这之前,我其实总以为她是个喜静怕生的人。直到看见阿嬷面带笑容和身旁的爷爷奶奶一起跟着音乐舞动,偶尔还因为跟不上动作而彼此相视而笑,相互加油打气,在阳光的沐浴下开启活力早晨。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一直是我们把她保护得太牢固,低估了她,以为她只是我们想像中那个爱瞎操心和高度敏感,甚至有时候会无理取闹耍性子的宅女阿嬷。 “人老了要懂得自己找事做,分散注意力,这样才会开心快乐。呆在家胡思乱想干嘛?得空就来这里跳舞喝茶聊天,一天就过去了,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去烦,我们想那么多做莫……”歌曲结束后,站在台上领舞的婆婆说出特别有感染力的一番话,惹得台下的大伙儿纷纷点头鼓掌,表示认同。我猜,阿嬷这几个月的乐观豁达和转念也是在这里一日一日滋养出来的。 确实是啊,同样的话同龄人说一句,往往胜过旁观者唠叨一百句。有时候,阿嬷总说我们不懂或无法理解她,正是因为她需要的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教,而是感同身受的共情。也许是总在老人圈子打转的缘故,回居銮的那些天,我才顿悟何谓“乐龄”,以及守城人的乐活方程式。 有人说,我们活在一座不适合打拼,只适合退休养老的城,鲜活的少壮注定需要奔走归来,而老城能留下的就只有老人。但每次返乡回家,我其实都能确切地感觉到,“老”并不必然是贬义词,也不应该成为束缚某个年龄层的绊脚石。懂得在老城里自得其乐是智慧,晓得不计年岁笑看人生是境界。
6月前
7月前
1年前
      人们总爱把茶与人生拼凑在一起,似乎从烧水、泡茶,再到品尝和饮茶之间,就能悟出一条又一条的人生道理。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郭俊邦并不否认,茶与人生是息息相关的,毕竟喝茶本来就是一种生活,在喝茶的慢生活里,人们可以静下来观察身边的事物,让自己省思。   郭俊邦在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喝茶是一件可以随意的事情,他除了偶尔会在家里用马克杯盛一大杯茶来畅饮,有时候也会坐在茶几前从容地泡茶,再慢慢品尝着从小茶壶里冲泡出来的茶,享受当下的慢活。   “以大杯来喝茶叫作饮,是以解渴和养生作出发点;至于一小口一小口的品茗,则是对茶艺的讲究,尤其是探讨水与茶之间比例。”   他说,喝茶是一件放松的事情,他总能够在泡茶和喝茶之间拥有2小时的专注和宁静。   “很多人都误解,以为只有闲暇的时候才适合喝茶,但其实只要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把时间腾空出来,也是可以慢慢品茶。这就好像人们在觉得生活忙得透不过气、倍感压力时,藉着爬山、晨运、接近大自然来调适自己是一样的道理。”   坐在茶几前心自然安静   他指出,在泡茶与喝茶之间,心情会被调整过来。尤其是当他进入茶行,又或坐在茶几前,一颗心很自然地便会安静下来。   他表示,每个人喝茶的方式不一样,选择的茶叶品种也不一样。而且,无论是任何种族,喝茶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华裔偏爱中国茶(潽耳、铁观音等),而巫裔和印裔则以红茶为主,并在红茶添加牛奶。     他说,基本上,凡是茶他都会去喝,包括红茶。不过,他本身较偏好中国茶,而在喝红茶时,他喜欢清饮,不加入任何的调剂。 太爱茶兴趣爱好变职业   郭俊邦记忆中的小时候,家里每天总会泡上一壶茶,任由他倒来喝,而到了中学时期,他对茶的偏爱更让他萌起了想要经营一家茶店的念头。在这之前,郭俊邦是一名补习老师,但因为太爱喝茶,进而研究起茶叶来。接着,他还到处去收集茶叶,与茶商等交流,最终他于2016年放下了十余年的补习老师工作,当起了茶叶买卖生意来,将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     他对于茶的痴迷,也源自自己的好奇心。他说,早前他去茶行买茶叶,大部分的时候,店家都无法跟他说明白相关茶叶的出处和年份等资讯。对于一个数理科补习老师来说,凡事都得有基本的数据推断和分析,当一件事情无法具体的说明白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且,那个时候,他虽然有上网搜寻,但还是没有办法获得确切的资料。     从进口商着手追溯源头   就这样,郭俊邦开始从大马进口商着手,一直不停的追溯到生产源头。他表示,其实茶厂在出口茶叶的时候,都会有茶叶的编号记录,就好比六堡茶,装茶的箩筐上都会刷上出口编号,根据这个编号就可以追溯到它的生产年份和出口记录。   他认为,喝茶可以很随性,不一定需要有完整的茶具才能泡得了茶,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空间和想法,认为自己属意的茶就是别人也会喜欢。他常常会找朋友一起喝茶,除了可以喝着普通茶聊天,他也很开心能够与朋友分享喝茶的感觉及让大家了解茶叶。每个人对茶的浓淡有自己的喜好,以前他习惯性的泡出自己喜欢的浓度让朋友分享,现在则会先了解对方的喜好再泡茶。   他指出,喝茶可以很科学但也可以很艺术,在泡茶时,得讲究水温,也得了解茶性。喝茶要随意,但也要有功夫。                                                                            
1年前
  走进环保手工达人曾庆发位于甲板新村的古典小居,屋檐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还有挂著两盏以月饼礼盒制作的精美手工灯笼,十分赏心悦目,也洋溢了浓浓的庆中秋欢乐气氛。     在以往的中秋节期间,曾庆发会采用环保物品包括月饼礼盒来制作灯笼,但在收集礼盒的过程中,他发现颜色缤纷、图案美丽、设计精美的礼盒都很漂亮,让他舍不得用来制作成灯笼,最后这些精美月饼盒变成了他的收藏品,至今他已收藏了逾200个月饼盒。     醉心制作环保手工逾35年的曾庆发,擅长以环保物品,通过巧思发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将毫不起眼的环保物件变成令人赞叹连连的手作品。在过去多年来的中秋节,他都会忙著用收集得来的环保物品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手工灯笼。   中秋节,对他来说充满了美好的意义,那些年他凭著一双巧手和细腻的心思,将收集得来的月饼礼盒和礼袋,以巧思将环保品拼凑起来,搭配与中秋节相关的菱角、花生等,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手工灯笼,十足的创意,让不少人感到赞叹,也频频得奖。     他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他收藏了超过200个月饼礼盒,有纸盒也有铁盒,有圆形也有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数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月饼盒,也有部份是来自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这些月饼礼盒是他的朋友给他的。     月饼盒制灯笼独一无二     他说,月饼与中秋节息息相关,当初他收集月饼盒是为了用来制作成灯笼,他喜欢用月饼盒来进行改造,再制作成独一无二的灯笼。     他表示,由于月饼盒子的颜色缤纷,喜庆节日,也有印上吉祥的祝福语,比如“家好月圆”等字眼,用来制作成灯笼是最适合了,十分应节。     因此,过去多年来的中秋节,他忙著参与中秋节灯笼比赛,用环保物品设计出精美的灯笼,而创意十足的作品让他多次获奖。   他特别喜欢具有古典气息的月饼盒,对其中一款仙女或嫦娥造型月饼特别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此外,他喜欢印上玉兔、莲花图的月饼盒,觉得别有古韵。     他说,从第一个月饼盒开始收集至今,大约有20多年了,惟这两年多来因冠情疫情的影响,他暂停收集和制作灯笼。   他说,由于收藏品太多,加上没有地方可以展示全部月饼盒,所以采访这天只能拿出一部份来供拍照,他笑说还有很多很特别的月饼盒呢!                                                                          
2年前
              杂技,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通称,集合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极其重视表演者在跳、身体技巧和平衡动作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创造出堪称“技惊四座”的艺术表演。   在欧阳博闻(19岁)的眼里,它除了是一项越战越勇的难题,更是他享受生活的爱好,从不断进步的技艺中,看见那个充满热诚、不轻言败的自己。   在吉隆坡的学院求学,念着数码媒体(Digital Media)科系的他,对于杂技这门艺术表演,技巧深深烙印在灵活柔软的骨子里。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是身经百战,一个玻璃大碗加一支小木棒,在外行人看来充满难度的“转碗”杂技表演即“转”手拈来,于他而言毫无难度。   7岁跟随父亲到处表演   欧阳博闻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他7岁起就跟随扮演小丑的父亲欧阳健桥身边,伴着父亲的脚步到处表演。     他说,经由父亲介绍,他结识了很多高手,也参加了很多工作坊;一些师傅传授他魔术、扭转气球、扯铃、独轮车、杂耍、体操及杂技等技巧。     “虽然父亲对我的要求严厉,让我学习一些我不感兴趣的技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杂技,虽然偶尔会导致全身黑青、受伤。”   他透露,学习的技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不同,他在10岁时开始玩杂耍和独轮车,12岁练习体操和扯铃,并于13岁开始投向学习杂技技艺。   他举例,目前掌握的杂技表演,包括高跷(Stiltwalker)、榥梯(Shaking Ladder)、杂耍(Juggling)、平衡(Balancing)、头顶技巧(Head Balancing)、扯铃(Diapolo)、晃板(Rola Bola)、鞭子(Whip)、 独轮车(Unicycle)、高单轮车(Giraffe)及转碗(turning bowl)。     不间断练习8小时 最辛苦   欧阳博闻披露,一开始学习杂技的时候,因不熟练需耗时6至8个小时练习;待上手之后,平均需花2个小时作研习和锻炼。   “遇过最辛苦的训练,就是不间断的一直练习8个小时,直至害怕去见师父,父亲却一直强迫我去学习。”     那时曾让他萌生放弃的念头,但父亲的坚持与督促,激发了他逆流而上的斗志;造就当时练习得最辛苦的杂技,却是他如今最有自信的表演。   询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曾遭遇什么困难或挑战,他笑说训练的时候,免不了常被师父打骂,每日不间断的练习及被严厉的父亲责备。   “有时练习到全身疼痛,甚至会因达不到成绩而不给吃饭,这些对我而言都是一种磨练。”         不到20岁 比赛常客夺过冠军       还不到20岁的欧阳博闻,已在本地演出及参与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累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有些比赛更是摘下了冠军。     他说,参与过的比赛包括Junior Joey Competition 2014(冠军)、2018一分钟成名- Consolation Prize(安慰奖)、2019一分钟成名(第一名)、Ode To Old Ipoh(冠军)、Kids Got Talent 2021(冠军)及Asia Got Talent 2018(参赛者)等。     “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表演很可怕也很紧张,因为看到那么多人站在台下观看。”   他表示,本身跟过许多师父拜师学艺,如马来西亚的有Albert及Joseph,也有国外的师父,包括来自泰国或韩国的师父及英国马戏团;故有机会到国外挑战,参观他们的工作坊进行交流,更曾获日本马戏团邀请担任特别嘉宾。   “由于疫情行管令的问题,仅能以线上方式呈现参与,所以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参与实体的表演,再次为观众带来演出。”   在吉隆坡念书的他偶尔会在当地表演杂技,而为了演出,几乎每个月都会回来怡保几次。   没想过发展成职业   他透露,现在每个星期六都会只身在云顶户外主题公园表演杂技,但接下来可能会每个月去两次;每次表演需拖着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表演道具。     “通常需要配备4个大行李箱,也需装下脚车,我是在夜间表演,从傍晚6时到晚上10时。”   他说,表演时会特以小丑装扮登场,因为显得突出和有趣的模样,更容易吸引人观看。   他表示,该杂技表演是免费开放给公众欣赏,主要是学习独立及如何与别人沟通,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透过表演,积累更多经验。     询及是否有意把杂技发展成正业,他表示无此打算,因这只是他的热忱与爱好,不会把它作为职业。   “虽然没有想过发展成职业,但这个表演可以很容易地让我与新朋友混熟,也能在周末表演时获得自信与经验,我将继续学习并争取做到最好。”       艺术表演没捷径 唯勤练习   对于想学杂技表演的初学者,欧阳博闻建议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一旦停止就会变懒惰,但这的确不是容易的事。     他说,这门艺术表演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向不同的人学习和征求意见,彼此交流经验增进技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年前
2年前
    郑名汕因爱好而收获事业,直至退休后仍不言弃,甚至乐当前浪,提携后辈,希望以最快乐、最舒服的姿态享受退休生活。     郑名汕曾任职公务员40载,直至3年前才退休。他从小就与乒乓结缘,就读江沙崇华中学的他,自中学时代起便常代表学校参赛,晋身江沙县手后,更于1975至1977年间,连夺县级赛3届冠军。   他万万没想到,一场球赛,把他一生改写了。   因工作获比赛机会   “在一场比赛里,无意中结识了一名在政府部门任职工程师的前辈,他在赛后问我有否兴趣工作。当时还是在籍中学生,还未对未来有任何想法的我,随口便说了声好。岂料,这位前辈真的透过校内老师给我带来了一份入职表格。就是这样,在MCE考试(如同今日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仍在进行中的当儿便前往面试并顺利地被录取了。”   他笑说,当时的工作就是参加各种训练及比赛,因为在那个年代,政府正提倡体育活动,常常会在州内外举办各类型的运动比赛,甚至还设有“全霹雳公务员赛”。所以许多政府部门都会聘请运动员,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那时候的我如鱼得水,有更多时间投入最爱的乒乓球运动,发挥所长。公司提供的集训,也让我获益良多,每次对垒不同的对手是一种很好的交流,知己也知彼。”   他说,几乎每个政府部门都会举办内部赛事,力压对手赢得冠军的将会和其他部门的冠军人马组成一队“强中强”的队伍,代表霹雳州出征全国赛,而作为常胜军的他,自然也成为其中一员。     拥国际裁判证   当说起郑名汕曾代表霹雳州参加“马来西亚乒乓锦标赛”时,脸上无比愉悦,从他眼中可看见对乒乓的热爱。   此外,郑名汕也拥有国际裁判证,曾到日本大阪为世界赛作裁决。据他说,考取国际裁判证需经过重重考试,得从州裁判开始,通过晋级试才能慢慢晋升,绝非易事。   80年代初,郑名汕也曾代表政府国家队前往韩国参加友谊赛。   “友谊赛的不同之处是不感觉到压力,毕竟大伙都秉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认真。只要是专业球手,一上场就必须培养情绪、筹备比赛心态。球员平时有没有认真练习,上赛场时便一清二楚,骗不了人。”   “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赢球”   郑名汕常对学生说,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赢球。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是细心一想,又何尝不是呢?成绩非最重要,但只要球员用心打好每一粒球,竭尽所能又享受过程,足矣。   他也分享他的经验之谈说,打比赛时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其次便是战术分析。   他解释说,球员在球场上的气势十分重要,谈得上是致胜关键。俗话说“输人不输阵”,球员上场的气势几乎决定了谁占优势,甚至还能凭气势将对手慑着,轻取对手。战术分析则需靠经验及投入度,一旦看透对手的弱点,就能拟定策略迎战,大大提高取胜机会。     他的另一身分是霹雳乒乓总会财政及男队教练,他说,当选拔队员出征比赛时,他个人觉得不能仅看最后成绩,也需从平时的训练状态及赛场上的发挥来定夺。譬如说,一名球员若在首轮比赛中就对垒冠军球员,那他可能连晋级次圈的机会都没有,但,并不代表他不是一名好球员,极有可能他是亚军人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作为选拔者的他需更谨慎,绝不能辜负每一名好球员。     退居幕后多年的他在今年重拾教练重任并带领队员出征全国赛,而队员们也不负众望闯进8强,令他感到欣慰。     在热爱乒乓的路上,郑名汕非常庆幸能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者甚至已是数十年的“球友”。回想霹雳州在国内乒坛享负盛名的光辉岁月,而自己也对此有所贡献时,他深感自豪,也希望能略尽绵力培养新生代球员再创历史高峰。       退休后加入导游行列     除了乒乓球,郑名汕也喜爱旅游,甚至把它转换成职业。退休后,他不安于现状,反而朝自己喜爱的事情奔去。他在2019年时报读了长达半年的导游课程,并成功考取执照,加入了导游行列。     他自上世纪70年代起首次出国旅行以来便不曾缺席,每年至少外游一次。以往都以游客身分周游列国,突然转换成事事都需操心的导游,当中也有不少“辛酸”。     他说,当游客时能悠哉游哉,只需顾好自己安全即可。当导游可不同了,凡事需以团员考量为主,一人得照顾一团人的衣食住行及心情,实在不好当。虽然如此,当他说起带团工作的点滴,仍可见他喜眉笑眼,仿佛依然可从中找到乐趣。   他觉得,人生于世必须要有梦想,纵使退休后也不能无所事事、荒废岁月。人生的上半场犹如打乒乓,面对生活及工作难题,必须见招拆招;下半场虽已步入暮年,但趁着生命还在燃烧,应寻找自己的快乐泉源,好好享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活在当下,快乐自在地活出精彩人生,是他的座右铭。                                                            
2年前
          走进霹雳华小校长蔡思美的办公室,墙壁两侧挂着颜色粉嫩的画作,原来这是她近年来醉心的日本和谐粉彩作品,每一幅画都彷佛述说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怀,细细欣赏着这些粉彩画,一股和谐、宁静的感觉悄悄跃进了心灵,心情就如校长所说的“很疗愈”!     日本和谐粉彩是源自日本的一门艺术,是一种用手指头和粉彩来呈献的独特绘画方式,在作画之前先以刀片轻刮粉彩棒,再把刮出来的不同色彩的粉末,以手指沾粉来涂绘出一幅幅动人的作品。   蔡思美分享粉彩与绘本的故事时,眼中绽放着神采,她认为粉彩的颜色柔和、梦幻,让人的心情很舒畅,毫无压力又轻松,当运用粉彩和手指头来绘出内在的色彩,为心灵带来和谐、宁静和喜悦的感觉,画粉彩是抒解压力的管道。       疫期线上学习粉彩     拥有日本和谐粉彩准指导师和正导师认证的蔡思美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她很小就爱画画,只是没有正式向绘画导师学习,直到2020年行管令期间,她才有时间通过线上学习粉彩。     她说,她通过社区关怀工作室向导师许愿珊学习了5幅作品,老师是用绘本的方式引导她去作画,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创意来完成作品,她的作品也获得老师赞赏的评语,为她注入了强心针。   享受宁静作画过程   她还记得第一幅粉彩画是源自《灰掠鸟的梦》绘本,首次画粉彩感觉内心是很平静的,在专注的画画当下,心里头是没有任何杂念,做着自己喜欢和享受的事情,就好像感觉自己身在有流水、宁静和带微凉的山谷里般轻松自在,很享受整个画画的过程。她喜欢用手指来作画,有股自由自在的感觉,也可以感受到颜色的魅力。   她说,绘画导师曾说,即使是画画小白也可以学粉彩,但她本身认为如果有画画底子会更能好好呈献出作品。   好学的她过后跟其他来自香港、台湾及不同风格的导师学习粉彩画,她喜欢跟不同的导师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可学习之处,让她可以收获很多作画的技巧和心得。   加入创意呈现不同情绪   她指出,在上日本和谐粉彩准指导师课的时候,在导师的引导下,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无论表现出来的作品是呈现生气、愤怒、开心或不开心,都是自己的创作品。     她透露,在她的作品当中,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不一样的诠释,2020年爆发冠病疫情,因此在2020和2021年画的作品题目有爱的祈愿、承接、重生等,都充满了正能量。     每幅作品有不同故事     她有3幅创作品,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代表的歌曲,有一幅名为《乡愁》的粉彩作品,画面是淡淡粉粉的紫色和粉红色,有一条蜿蜒的黄花小路,画面很清新漂亮。来自槟城的她,心底最怀念槟城的海和黄花树,而小鸟代表着每个人长大都会往自己的人生方向飞翔,里面还有一条小小的回乡路,她作画时忆起读书时期,微风常把黄花吹进课室里,她把黄花画在作品中。     另一幅作品是《隐形的翅膀》,是她最爱的歌曲,她尝试把这首歌曲里的意境画出来,于是在中间画了一颗心型,底层画出的黑色来形容水深火热的环境,渐渐飞向灿烂的颜色,由黑暗转为光明,充满正能量。   还有一幅创作品《Birth》诞生是以简约的手法来呈献,心型里住着一个小脚丫,象征这是爱情的结晶,生命的诞生是带来希望和喜乐,孩子会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曾带动全校学生一起绘粉彩   今年初,她通过线上方式带动全校学生一起画老虎来迎接壬寅年,孩子们一步步跟着她画出老虎的轮廓,为新的一年开启了新的希望。她希望日后可以分享或公益方式来进行粉彩教学。     她指出,画粉彩需要的工具包括割垫板、棉花棒、棉花片、刀片、交叉、粗头交叉、割刀、铅笔、尺、小扫子、软的胶擦、造型模板等,当画好后喷定型器,要准备两块一干一湿的布来擦手。     油彩画难度大 需有绘画基础   除了粉彩,蔡思美也热爱油彩,她曾经跟中国导师上课学习油彩,她已获得油彩导师证书。   她透露,当她发现油彩的时候很想学习,粉彩和油彩不同之处是,画油彩最好要懂得画画的技巧,因为画油彩的难度比较高,她的油彩作品有风景画,其中一幅《晨》是她的创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带来了希望。   对她来说,画画也是追梦,可以一圆她多年来很想画画的梦想,画画的过程很疗愈。她最大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幅帆布在她在前面,让她可以随时拿起笔作画,快乐地投入在画画的世界里。                                                                                                                      
2年前
    娇媚的富贵花在庭园里美丽盛放,让热爱富贵花的夫妇心花怒放。       富贵花,因为名字中有“富贵”,象征着花开富贵,所以深得人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吉祥花朵,把缤纷高贵的富贵花栽种在家中的庭院里,为家园增添几分娇艳的花色。     住在怡保的吴燕彩和外号吉祥的丈夫都喜爱种植富贵花,家里已种植了约50盆不同颜色和风采的富贵花,在一片绿意中缀以红色、粉红色的花色,达到美化家居和绿化环境的双重效果。   受家人影响爱上富贵花   吴燕彩透露,他们是于2019年接触富贵花,当时是受到家人的影响而渐渐爱上富贵花,只是没有想到可以变成一种爱好,继而更发展成为事业。     她透露,富贵花品种林林种种,她家里种植的有来自台湾、泰国及越南的品种。     她家中大大小小的富贵花在庭院中绽放不同的姿态,最高达6呎。   品种颜色多样化   “富贵花需要阳光,我国的气候适合栽种,而富贵花的品种多样化,寓意富贵,很多人喜欢种植这种花,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除了红色和粉红色,还有黑色、紫色、黄色及白色等。”     她说,富贵花也可用嫁接的方式把不同的花色种植到树种上,颜色可以变得多样化,但她不喜欢太多颜色于一树的富贵花,她独爱“超级红财神”,家中大多数富贵花品种就是这种绽放美丽姿态的超级红财神。     外表鲜艳夺目的红财神是热门品种,花开的时候十分艳丽,另一种是超级红财神,就是缀化版的红财神,树身外形有如一把扇子,开满花的时候造型很漂亮,艳丽又夺目。     需细心保养充足阳光   吴燕彩指出,富贵花需要细心保养和照顾,要充足的阳光,也要施放适合的肥料,她大约每隔两个星期施肥一次,如果想要让富贵花开花就可以施花肥,如果花树没有叶子是施长生肥料,新种的富贵花要留意根部,如果希望根部健康,要施生根粉和慢性肥。     “浇水的话,要看所种的富贵花是用什么介质,有些泥有利排水,有些排得比较缓慢,一般上两三天可以浇水一次,如果太阳太猛烈,适合每天浇水一次,遇到下雨天可以不必浇水,不要让水份积着,潮湿会导致根部腐烂。”   她建议想要开始种富贵花的人,先种植平价或小棵的富贵花,一般小棵的富贵花,大约15令吉就可以买到。如果种久了,培养出对富贵花的兴趣,可以追求造型美观、大棵、壮观的富贵花,即盆栽型的富贵花。   种富贵花需要时间和心思,要为富贵花进行修枝,修枝后通常一个枝会出2或3个分枝, 之后会开满花。   脸书开直播出售 分享心得   “说到有难度的地方就是,种富贵花最怕下雨,担心受到酸性的雨水感染,造成花树腐烂,还有就是最怕遇到蜘蛛和蝴蝶虫,会导致叶子掉落,所以只好使用农药,把伤害减至最低。”   吴燕彩在脸书开设“如意沙漠玫瑰 Ruyi Adenium”专页,以直播方式出售和分享种富贵花心得,反应不俗。                                                                                    
2年前
    雅石是大自然经过数不清年月的熔炼、铸造、淘洗、打磨而成的杰作,赏石爱好者简匡平以慧眼识雅石,当觅得心头好时甚是快乐。     简匡平30多年前与一块雅石结缘后,从此迷上赏玩石头,如今年过耳顺之年,大半生都与石为伴。     并非所有石头都是奇石、都有赏玩的价值。简匡平收集雅石一路走来,学习良多,累积了丰富经验,他乐于和石友交流,一同分享赏石心得。   根据网上资料,雅石类型包括景观石(大自然景物如山峰、瀑布、仙人岩台等缩影)、象形石(某种物体的形状如人物、鸟兽、神像等)、图案石(雅石的自然纹理所形成某种图案如山水、竹林、文字等)、抽象石(犹如抽象的艺术雕刻)。     简匡平:靠缘分觅合眼缘石头   简匡平(66岁,从事旧物玩赏买卖)以前喜欢盆景,后来他渐渐发掘赏石的乐趣,迷上这些来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晶。     “奇石和人有一种奇妙的缘分,觅得合眼缘的石头,靠的是缘分。玩赏雅石,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只要看得喜欢,我就会把它收入囊中。”   铁厂打造成旧物展示室   他把一家铁厂打造成旧物展示室,家里和工厂的每个角落,散布着他收集到的各类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雅石。他没有以炫目的灯光照射,也没有放在特制的架子上展示,一切显得随性。     问起他藏石的规模,他说,这些年有买有卖,没特意点算过。   他的雅石外形长得各有特色,走至庭院,一些大的雅石成为庭院一隅的风景,和周遭的绿植互相争辉;小的就放在室内点缀空间。   巨大沉重的雅石,盘踞在一角犹如山峦或异兽,很有气势;小型雅石仅有成人手掌般尺寸,简匡平认为其气势稍显不足,不过捧在手里像袖珍山峰,很可爱。     有的雅石上配上小物置景,比如帆船、垂钓人偶等,运用相关的小物既能凸显雅石主体,还能营造氛围。     一些雅石则本身具别致的纹路和光泽,无需任何置景就足以表达意境。       学习制台座 展示收藏   台座是雅石附加的元素,可放可不放。有合适台座衬托的雅石,看起来更为雅致。简匡平正在学习制作台座,以便好好展示他的收藏。   “一些雅石爱好者会在石头后挂上一幅书法作品或山水画,以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意境,在赏石的时候感觉心情格外平静。”   简匡平如数家珍介绍收藏品,经过他逐一解说,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过程宛如上了一堂赏石速成班。   偏好收藏景观石   他表示,自己偏好收藏景观石,尤其是山形的,特别喜欢。他购买雅石时,首要条件是合眼缘,次要就是看价钱。   山形石为何如此吸引他?简匡平说,把山形石摆放在家中各处,犹如处处有座迷你山,煞是有趣。   “稀有外形的雅石,价格可以高达逾万令吉。我买石会以不上万令吉为佳。主要还是要依个人财务能力所能负担。太贵的,买不下手;买价格中等的石头,哪天看腻了想卖掉却无人问津,闲置也不会觉得心疼。”   他说,雅石的价值是依石形、花纹等来定价,而物以稀为贵。他曾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有石头发烧友出价10万令吉要买下一块雅石,那块雅石的石形就像一幅立体画般。       幺女耳濡目染也爱雅石   简匡平表示,幺女在耳濡目染下也爱上收藏雅石。   “我妈妈在世时会唠叨我老是买没用的石头回家,她不解为何我喜欢石头。所以,我从来不敢给她知道价格,问起时就含糊带过。”   他笑称,如果妈妈知道买石的价钱,恐怕会气得跳起来吧!   石头尺寸非定价条件   简匡平说,石头尺寸不是定价的条件,未必大的雅石就能卖个好价,形状和石头质地才是;不管大或小的雅石皆有人青睐,而赏石的品味是见仁见智。     “我喜欢的,别人可能不觉得漂亮。”   他收藏的第一块雅石是来自印尼的河石,颜色带绿,山的外形顶端是平的,石友俗称为平台山。   他的收藏品中,其中一块是一名石友割爱卖给他的,曾在马来西亚盆景雅石展赛会上赢得银奖殊荣。     “那是来自吉打的红蜡石,若以强光手电筒照射它,会有透光性。红蜡石在雅石界是人气挺高的。”   他每个星期都会逐一给雅石涂抹婴儿油作保养,婴儿油质地温和不伤石头。他说,常保养的雅石,会很有光泽。   盼和石友合资开展览馆   由于雅石买太多,空间不足,因此简匡平会把一些雅石卖掉,惟他不会随便向不熟悉的买家透露价钱,免得惹贼人上门。   他曾费了很大功夫才得到的一块黄蜡石,有石友看中,找了他几次,他看到对方诚意十足,才愿意转让出去。   简匡平希望将来能和石友合资,开一家雅石展览馆,邀请石友众乐乐一起赏石交流。                                                                                                                            
2年前
        自用的露营车自己搞,除了省钱,比起买现成的还更加适用呢!   虽然露营车活动在马来西亚并未盛行,但一名来自实兆远的普通商人自在YouTube上接触到改装露营车的视频后,就心痒难耐的开始DIY打造属于自己的露营车了。     李启荣:打造成“双用货车”   现年已59岁的李启荣受访时说,他是利用空闲的时间改车,平均每天用上一个多小时,结果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一辆己有20多年车龄的“货车”,成功打造成既能当货车用,也能当成露营车的“双用货车”。   虽然他的这辆露营车是由一名门外汉一手一脚的DIY打造,但这车拥有的设备,可说一点都不比全车买入的专业露营车逊色多少哦!   这台车拥有的设备,包括睡床、厨具、冰箱、煮食的煤气炉、厨柜、接驳的饮用水、照明灯等;当停车时,还可搭建配车而来遮阳/遮雨篷及帐篷厕所/浴室呢!     东西全制成可移动型   本身是经营玩具店的李启荣说,当初他决定买入这辆二手货车做改装时,有两个考量,即他要让这辆车既能用来工作用(载货),也能用来旅行露营用,因此他在动手制造车内的厨具、睡床、座椅与设备时,全都制成了可移动型的。     “货车后座的座椅,我把它改成可全方位转动,在铺平后,再加张床褥就成了睡床。除了用来睡觉之外,也能坐人及办事,包括用来当成吃饭或办事的椅子,因为在把座椅转向反方向后,前方就是一台桌子了。”     他说,他前后只花了2万令吉,包括购车及维修花1万令吉,其余的花费就是购买车载厨具、冰箱、露营篷及其它需要用上的露营配具与煮食器具等。   曾是一名汽车电箱技师的李启荣说,虽然他没有做家具及接驳水管等的经验与知识,但因曾是一名技师,因此所有手工活,基本上都难不到他,只是做起不熟悉的技术活时,可能需用比较长一些的时间而己。     “我是上网看视频来作构思及学习技艺,包括用废置木材与木板做成的煮食灶,放置冰箱的厨柜,还有收纳碗盘及厨具等的柜子等,全都是自己设计,自己一手一脚完成。”       车顶装太阳能发电板   他在设计时还考虑到环保,除了用废置木材做厨柜之外,还将一台友人赠送的太阳能发电板装在车顶上,接着再装上一台电箱,用来储存太阳能电板生产的电源,供车上所有外配的电器,如冰箱、电子炉、煲水壶及电灯等使用。     他提到,用太阳能发电板来产电有许多好处,包括环保及节省汽车的电源消耗,而车内加配的电箱电源,一般足够所有电器2天使用,并且只要把车开在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太阳板就能不停的产电。   “我从视频学来,将用来洗东西的水,装在了车底,接着接驳到车内。至于食用的水,我计划把水装在一个大的水管里,然后装在车顶上,即使是长时间出游也不用担心,因为可两三天到油站去加水啊!”   配置可搭建浴室洗手间   问及若是到户外留宿,如何解决洗澡及大小解的问题时,他表示,车上有配置了专属露营使用,可搭建的浴室及洗手间,因此驾着这辆由他改装的露营车出游,基本上吃住拉及挡风遮雨都不成问题。   他说,为了能让这辆由货车改装的露营车,也能进入户外的营地,他已把车的轮胎改高,而且也改用了户外森林使用的越野轮胎,惟毕竟是货车,因此若是要去到完全没有开发的森林,还是有心无力的。   他指出,他已驾这辆露营车去了两回的露营,给予他及家人的感觉是,还蛮适用的。                                            
2年前
一场行管令让药剂师甘晓冰从烘焙小白变成面包达人,巧手烘焙出各式各样的面包,卖相漂亮精致,让尝过她制作面包的家人和朋友赞不绝口。 面包向来是甘晓冰家中餐桌上最常见的早餐食品,2年多前的行管令初起,因在市场上难以抢购到面包,她开始动手制作面包,并发掘了烘焙面包的乐趣,当逐渐掌握窍门,她每天都为家人献上亲手做的爱心面包,使家中常常弥漫著面包的迷人香气。 爱上用天然酵母制面包 住在怡保的甘晓冰(42岁)在行管令期间先学做吐司和小面包,后来尝试用天然酵母来制作面包,结果就爱上了以天然酵母来制作面包。 她以一双巧手加上细腻的心思,成功烘烤出各式各样美丽又可口的面包,让全家人都爱吃,她也从此爱上了酸种欧式面包,更欲罢不能,陶醉在面包世界中。 酸种面包(Sourdough)是一种没有使用一般商业化的酵母来发酵的面包,用的是天然酵种。 “用天然酵母来制作面包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因为需要自己培养酵母,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天然的。天然酵母面包的好处是容易消化,从开始做给家人吃,后来做多了就会送给邻居和朋友分享。” 制面包学无止境 她说,她一旦投入做一件事情就会尽力做到最好及不断向高难度挑战,而她觉得学做面包是学无止境,常常会出现新意,让她可以经常找到新的挑战和新鲜感。 她表示,对她而言,美丽的天然酵母面包的定义是外形看起来膨胀,有焦糖色的外表,内软外脆,面包切开后的气孔有如蜂窝般。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实验才能达到心目中的理想效果。 她坦言,制作酸种欧包比较耗时,而身为药剂师的她平时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但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投入在面包世界里。 制作潘妮托妮媲美马拉松赛 她拿手烘焙多样化的面包,包括乡村面包,拖鞋面包,“法棍”,今年也学会了制作意大利的经典圣诞面包潘妮托妮 (Panettone),这是米兰的经典面包,也是意大利知名的水果面包。 她透露,制作潘妮托妮对许多烘焙师来说是艰巨的任务,难度可媲美人们完成马拉松比赛,制作过程程序繁杂,需要大耐心和毅力。她在犹豫了大半年后才鼓起勇气动手尝试。 制作过程需花5天 她指出,很少人会做潘妮托妮,因为过程非常耗时,需要花5天时间才做好,而且难度高和失败率也很高。 她说,制作潘妮托妮的经典材料包括橘子皮和葡萄干和其他蜜渍果干,她坚持根据传统配方使用意大利天然水式酵母(pasta madre) 来制作,长时间的发酵使面包引发出一种任何添加物都无法代替的独特味道,成品的组织蓬松轻盈,需要倒吊冷却6至8小时,以免塌陷。 她说,用水式酵母制作的潘妮托妮,口感绵软拉丝,松软湿润,带着微微果香甜味,吃起来味道像蛋糕,口感却像面包,吃过多会爱上它!这是在所有面包之中,她家人最爱的一款面包,家人喜欢她做的面包,更让她觉得很有满足感。 社交账号分享心得 结识各国同好 甘晓冰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设账号“siewpingkitchen”分享制作面包的心得和照片,结识了各国各地的面包爱好者,包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大家对制作面包都抱著一股热忱,快乐分享和学习。 当与朋友聚会的时候,她会带著面包出席、教师节会制做面包给孩子带到学校、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分享她亲手做的面包,分享自己制作的面包是一件快乐的事。 她享受目前的生活,既可兼顾事业和家庭,也可以制作她喜欢的面包,让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天然酵母”制酸种欧包关键 她分享酸种欧包的制作过程,她透露,欧包的配方非常简单,成分只有面粉、水、盐,以及关键的“天然酵母”。水要放多少是看面粉的吸水性,她通常使用75至80%左右的水份,盐就是面粉的2%,酸种是面粉的20%。 酸种欧包做法: 材料: 面包粉 240克、全麦粉 60克、酸种(100%含水量) 60克、水230克、盐6克 步骤: 1.水和粉类拌匀,水合30分钟至1小时。 2.加入酸种,休面20分钟。 3.加入盐,休面20分钟。 4.基发时看面团舒展性,需要时做拉伸折叠3至4次,每次间隔45分钟左右。 5.室温(28至30度),基发大概4小时直至面团胀至40到50%,即可进行整形。 6.整形后冷藏低温(<4度) 发酵10至12小时。 7.将面团移至烘焙纸上,在表面划刀,放入铸铁锅烘烤。烤温250度加盖烤20分钟,取出锅盖,再以220度烤20分钟。 她说,以上的时间只供参考,发酵具体时间要看当天面团情况,面团发酵是要根据酵母能力和室温来调整,所以即使用同样的食谱,每个人的成品都不一样,有些人成功,也有人会失败。如果对自己的酵母和面团制作程序还不太理解,那应该用同一个食谱做上10个以上,就会拿捏得越来越好。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