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书香日

2星期前
读书这么多年,是否怀疑过自己“不会读书”,甚至用错方式阅读?那什么样的读书方式才是对的?终极目标或境界是什么? 有个朋友揶揄道:“阅读本来就是违反人性的事。”对于常被笑称为阅读苦行僧的我而言,觉得饶有趣味。玩笑中往往带着几分对真实的戏谑,对一般大众而言,娱乐它不香吗?干嘛非要用阅读这苦差事来折磨自己?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理·范多伦在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提倡阅读必须主动出击。另外,他们也主张阅读并非只为获得资讯,相反地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才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对于各人意义不尽相同,于我是一种生活方式;于你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途径;于他是消磨时间的休闲活动。出发点不同也会决定了各人的阅读方式。尽管如此,不同读者还是有各自的课业需要修炼,诚如蒙田所言:“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因此,莫提默与查理就为疑惑的读者整理了一套系统性的阅读方法。基本上阅读因手段方法和研究程度之广深而分为4类: ❶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❷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❸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❹主题阅读(synoptical reading) 之前的阅读都是为了之后的阅读所作的预先准备。 ◢掌握基础阅读,再用检视法选书 “①基础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初级阶段,其中就包括了看图识字、建立基础词库、了解词句含义、熟悉字句使用等等。当年轻读者掌握了这些技能,他们就有能力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对自己不了解的新词汇、新观念建立起一个更清晰的概念,甚至能比较不同书本作者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阅读触角开始往外延伸,一般上我们都会遇到不知如何选书的疑惑。这时“②检视阅读”就发挥作用了。检视阅读是有系统的略读或预读,能帮助我们筛选适合我们以及值得投入时间精力的书籍。首先快速浏览书名和目录以便对书本有个基本概念,接着选一两个篇章略读大概了解作者如何展开论述,作者援引资料可信与否以决定是否购入该书。 喜获心头好之后,先粗浅地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不求甚解。当对书籍整体架构有个概念之后,第二遍细读时就会更加了解。阅读过程,读者必须厘清书籍主题和次主题,了解作者的论点以及他们如何展开论述进而辨明论点是否为真抑或只是看似逻辑自洽却与现实相违背的伪论。要让作者的观点转化为自身的观点,勤做笔记必不可少。就我个人而言,若有实体书,直接在书籍内页记录想法既容易检索资料出处也可为整合零碎想法做好预先准备。 ◢从书名、前言、索引来分类 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进入“③分析阅读”阶段。不同书种,书写方式、主题或思想表达方式都略有不同。文学书籍以角色互动、情节堆叠来委婉地带出作者的思想;理论书籍则多以严谨考究、语言直白传达知识。当然这样的分类略嫌粗糙,但作为分析阅读的初始步骤,读者理应可以从书名、前言或者索引将所读书籍予以分类,以便读者能调整思维心态来阅读不同书籍。 至于作者讲书籍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书籍,其实实用与理论的界限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晰。我更倾向于认为理论和实用皆“实用”,一个是显性实用一个是迂回性实用,更隐晦但影响更深。如《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更偏向于理论性书籍,阐明制度的设计如何影响国家的走向。即使没有言明国家走向成功的种种措施,依然可以成为国家领导人明灯,甚至是普通百姓作为审视政治人物施政的标准也不为过。 掩卷之后,若读者能用简单句子或自己的语言概述整本书籍内容,并且能将重要篇章排列出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方能证明读者切实了解书籍内容且有能力提炼其中主旨。在这方面笔记就凸显了其重要性。无论是找出重要词语或者文句都有助读者构筑起完整的论述并了解作者的疑问以及解答以获得启发。尽信书,不如无书,若读者与作者意见相左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质疑是智识(intellectual)的敲门砖,然而前提是读者的反驳必须有理有据,尽量避免自己掉入形式逻辑主义或因为情绪而沦为立场之战,讲白话就是不要成为杠精而不自知啦! ◢主题阅读可能牵涉上百本书 分析阅读对于多数读者都还是可凭努力而达到的层次,“④主题阅读”则又是另一次元的境界了。分析阅读多是针对单本书籍的精读,主题阅读则可能牵涉多达上百本与主题相关的书籍。 要定下一个主题,读者必须对自己本身所设定的主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如对于各国发展程度不一的根源的看法,学者分裂成两个阵营,一派以Jared Diamond为主的地理决定论派别,另一派则是Daron Acemoglu & James Robinson的制度决定论派别。双方各自祭出严谨考究、援引多重领域的研究成果甚至使用大型数字模型演算,势要力压对方成为主流学说。仅就一个课题,学者之间的诠释就如此多元纷呈,让一般读者眼花缭乱。 因此若要实践主题阅读,读者本身为自己的阅读主题定下一个清晰边界是必要的。但这界限却又并非永恒不变,很有可能会随着阅读书目越多而稍微更动。 在还未对自己的主题有清晰认知之前,检视阅读最好分开两个步骤,第一先确认书籍是否符合主题接着再确认章节是否符合主题。除非已经非常熟练或者已经读过一批书籍对自己定下的主题了然于胸,那么就可以两种检视阅读同时进行。做个最直观的譬喻,经历丰富的大厨可以边准备材料边烹饪还显得游刃有余,但初执锅铲者如果想要照办煮碗,肯定会手忙脚乱,最后不只影响效率还减损阅读的乐趣。 ◢选择迫切想了解的事作主题 主题读者必须知道自己迫切想了解的课题为何,最好能列出一些依照重要顺序排列的问题。阅读时找出作者主旨以及是否有回答到我们的问题。避免曲解作者的意思以符合自己的要求。 针对一个议题,不同作者所提供的答案多元甚至是互相矛盾是常有的事。对于习惯依赖唯一标准答案的东方社会来说这可能会令人茫然不知所措,然而这却也正是主题阅读其中一个最有趣的环节。首先读者可以分饰两角,互相攻讦对方论点,但同时也要避免自己掉入形式逻辑主义里,例如一个人提出人都会死,反方提出只有杀死全部人才能证明人都会死的这种谬论。 另一个例子,对于人性本恶或本善,两派哲学家以逻辑推导出的结论都看似有理却又能互揭短处。脑神经科学家如Adrian Raine提出神经发展理论(neuro develop mental theory)影响个人行为。其主张恶行为成长过程或营养欠缺或受环境影响导致脑部发展不全所致。 演化学家则认为远古祖先演化出的一些行为模式刻印在基因里,虽难以为现代道德所接受,但若撇除道德滤镜,就会发现那只是因应物种延续的策略而已。基因多元本来就是物种延续的一个保障,骁勇善战在蛮荒时期是大大的优势,如今却成为了劣势,时移境迁而已。通常论点的萌芽,来源于更早之前的论点所触发,因此理清争议的前后关系,更有助于对议题的全面了解。 掩卷自问,阅读是为了要获得心理感观还是心灵精神上的愉悦?答案其实不言自明。有些书籍有助心智成长,有些则毫无助益。只要心中建立起这样的认知,阅读的方向就会更加明确,进入主题阅读层次则指日可待。
12月前
2010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书香日,我都会为自己买一本书。2014年,我提前了一个星期给自己买书。 那一年的4月1日,父亲突然中风入院。我大清早接到母亲来电,便赶紧买车票回乡。4月5日,早上,我看着父亲安详地走了。幾米的《又寂寞又美好 Beautiful Solitude》是我在奔丧期间选购的,因觉得它也反映了我那时当下的心情。 父亲走的那一刻,我的世界忽地变成黑白,就如这本书的画作,主色是黑白。这本画册是1995年幾米患血癌,接受一整年治疗后,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创作的,记录了他至1998年那段特殊岁月。 父亲离开了,在空间里并没留下什么,空间里只有我的记忆。那时,我对自己说,不许落泪,好让父亲走得安心。我做到了,我却失衡了。幾米这本书用无法诉说的寂寞与我对话,每幅画、每个字的灰都在敲打我心房,让我正视并坦然接受内心的伤感,纾解我没能言语的灰暗情绪。透过他的画作与文字,我晓得我无须成为伤感的逃兵。 “九月五日 天气晴 我和时间 一起躺在抽屉里睡觉, 我换了好多好多姿势, 却还是睡不着。 时间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说她其实从来也没有睡着过。”——幾米 时间在我的生活不停地走着,无论我在空间里是静止的,还是活动的,它还是自顾自地走了。时间带走的东西也是它曾给我的东西,或许说,时间是借我东西,从来没大方地给过我什么。既然一开始是借,还也是理所当然。有借有还才是一个圆的规律。 【阅读与疗愈(版主的话)+(一)】高邛逸 / 纸上生死咖啡館 【阅读与疗愈(二)】黄惠晴 / 一片葉子落下來 【阅读与疗愈(三)】 可可罗 / 疗愈失去亲人的伤 【阅读与疗愈(四)】 颜祺轩 / 用一生学习的生命课 【阅读与疗愈(五)】豪迈 / 在黑白中看见美好 【阅读与疗愈(六)】乔一 / 你是孩子,也不是孩子
1年前
陈头头 / 推荐书:约翰.伯格 《留住一切亲爱的——生存.反抗.欲望与爱的限时信》 像一万只疯鹿的迷途 这世界 喧嚣的流血 有一种清澈慈悲的 注视—— 伯格先生的眼睛 如同在闷窒绝望的围篱外 远远的 还有人看见你的抵抗 而没有 别过头去 曾翎龙 / 推荐书:毛姆《马来故事集》 这些在我未及出生的土地上写下的小说,把我推回“故事最大”的悦读时光。 方路 / 推荐书:《朵拉研究资料》袁勇麟主编 朵拉以一生的创作呈献她的才华,也从相关研究她取得的丰硕成果,对照其一生的付出和努力。朵拉是幸运的作家,且值得得到更多的关注。 贺淑芳 / 推荐书:安娜.伯恩斯《牛奶工》 《牛奶工》的繁复,不是因为句子,而是因为叙述声音的行走曲线,岔、断、倒转、跳跃、时时停下,这里那里展开跟主线无关的枝节——人们的谈话内容、创伤、忧郁、炸弹、死亡、性、婚姻、叛军、对叛军的崇拜、对阳刚气质的崇拜、对女性主义的贬低(她们通常是被归类为神智失常者之一)。小说极尽繁复能事地展现了语义复杂的情况,飞出了“这边”与“那边”简单二元对立统辖的窠臼。如同天空不是只有蓝色的,天空有许多颜色,有时甚至青色。安娜燃烧当然是从此时,这当前的意识来写作的,写出《以父之名》(注)没看到的东西。欲罢不能。 ☉注:《以父之名》是1993年的英国电影(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改编自某宗北爱尔兰的冤狱事件。 卢姵伊 / 推荐书:《微型出版的工作之道.一个人大丈夫》西山雅子编 如今,风来去也快,抓摸不定,也有什么暗暗松动了。书像是古老的载物,繁多的书却是新的生活。小出版社里编辑独行,为了与人真正的相遇。 延伸阅读: 【4.23书香日特辑】我的字迹,我的书(上篇)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