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价值

2星期前
6月前
7月前
几天前在娘家吃晚餐后和爸妈谈天,谈到内在价值感的话题。我跟爸爸说,活到这个年纪也没有名牌包包,我没有因此而自卑,因为这不是我追求的东西。我也不会担心别人看不起我,因为我的价值感不是来自于包包。爸爸笑着回我:可能因为你吝啬所以没有买名牌包包。 其实说我吝啬的不只我爸,我姐也常说我吝啬。以前我觉得只是因为消费观点不一样,我比较实际,希望把钱花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地方。尤其大学时期开始看大爱台,觉得钱花在慈善会更有意义。 直到最近上课,其中一堂叫“影响轮”。我们需要写下在18岁前对我们有影响的事。我写下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婆婆生病。那个年代保险并不普遍,所以花费不少。婆婆动了两次手术,费用自然更多。很佩服我爸这个当儿子的,总是想尽办法挖出钱来让婆婆去私人医院。爸爸算得上是倾家荡产来给婆婆治病的。 当时的我应该是8岁左右,看着婆婆痛苦的呻吟,她总是对爸爸说:不要医了。爸爸也总是这样回答:如果我裤袋里还拿得出钱,我们就继续医。看着爸爸为这事烦恼,看着他为婆婆洗伤口敷药,看着他睡在婆婆旁边照顾婆婆,我好心疼啊!我想他这一世是来报恩的。 花费不只是给医院,还要“请”印度人去医院捐血。因为手术需要用血,用了几包就要还医院几包。那个年代也没有脸书或其他的网络媒体,如果有或许会有一些善心人士看到信息会愿意捐血。这也影响了我日后不会抗拒捐血,看到有需要我也会去医院捐血。 当时那个小小的我,心里充满着很多的恐惧、不安和悲伤。我无能为力,无法为爸爸分担,很无助。甚至有段时间,家里连车都没有。偶尔出门时我们需要跟舅舅借车。记得有一次,班上老师还问:谁的家里没有车。我很好奇她问这问题的用意是什么? “吝啬”帮我活了下来 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对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对我而言,钱是攸关生死的。这也造就了我“吝啬”的性格。姐姐虽然和我有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我那么“吝啬”。因为那小小的我总是会好奇地在婆婆的床边,看爸爸为她清洗伤口,而他们的对话就这样被我吸收了。所以这事情对我影响最大。但比起弟妹,姐姐的消费还是比较谨慎的。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家庭出身但弟妹的消费模式不一样。现在我懂了。当时的妹妹还非常小,根本不理解发生什么事;弟弟还没出生,所以对他们没有影响。忧郁型的我是吸收最多的。萨提尔女士有一本书叫《家庭如何塑造人》。每个人都是由过去的经历、重要他人的影响而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对于我这个被标签为“吝啬”的性格,我没有觉得是负面的,因为是它帮我活了下来。
10月前
今年年初,我的奶奶因为腰身不便而开始卧床不起,吃喝拉撒也就由家里请来的阿姨处理了。早上时段每个人都推门而出,到了傍晚才见家里人一个一个归来。因此更多时候都是阿姨陪奶奶守着空荡荡的家。 我在大学里借宿,每一个星期抓紧时间回去看上几眼奶奶。大家都对奶奶很好,一有闲暇,伯父姑姑总不予余力地从新加坡抽空探望奶奶。尽管奶奶脸不显露出来,但我知道她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她总喜欢嚷嚷:“干嘛要那么大老远的来看我!”下一秒却就会点名伯父或是姑姑哪个家庭的哪个孩子很久没来了。大家总是笑说理由,再随后补上一句:下次一定抓谁谁来。那是奶奶少数会展笑颜的时刻。 我有个10岁左右的弟弟,他总是屁颠屁颠的,有事没事都陪在奶奶身旁。奶奶一有大小事都会让他帮忙。“阿盛啊,过来一下。”这是奶奶的口头禅。可奶奶不知为何总让人做些无所谓的小事,打个比方说,“阿盛啊,去拉一下窗帘。”“阿盛啊,去开一下风扇。”“阿盛啊,厨房后面的风扇没有关,去关一下。”“阿盛啊,帮我拿烧水一下。”一开始,我以为是奶奶劳碌命的缘故,他们老一辈的人一天也停不下手上的活,要是没活干简直像要他们的命似的。 奶奶的这些使唤听久了也就枯燥了,毕竟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阿炳啊,这个床是不有点矮?”我看了眼回答道:“没有啊,没有。”可是奶奶还是不断地诉说着背后酸痛,我遂转动调整床角度的滚筒。当我返回坐下没多久,奶奶又发声让我再调整。我跟着照做便是。 久而久之我才注意到可能她不想一个人在大厅躺着,寂寞地注视着白透黄的天花板。 奶奶很讨厌呆在我们的家,她总爱说照顾她的阿姨哪里哪里不好,也会说我母亲哪里哪里不好。说完这些,最后她就会提到:“你阿爸是在害我,在老人院不知道多好,还有人24小时伺候。” 奶奶不想拖累我们 同样的话听多几遍,我才总算听懂其中曲折,奶奶她,不想拖累我们一家人。而她那些听着莫名其妙的命令,是在害怕自己失去价值。奶奶在我们家一待便是一辈子,她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家里的每个地方早已全是她的踪迹。 我们总需要为家中老一辈留着他们的价值,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纵青丝染雪,此生也值得。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0年前曾有个相当流行的辩题:美丽是福不是祸/ 美丽是祸不是福。记忆还很清晰,某场辩论赛里,正方的论述里要求反方解释,如果美丽是一场祸事,为什么人们始终要追求自己的美丽、追捧他人的美丽? 若干年后我明白了,人们对美丽的追求、欣羡和渴望,恰好是因为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你一定也体验过,美人就算面无表情地端坐一隅,她的侧颜竟也莫名让你心情轻快起来。美丽是带有力量的——月晕效应,让你毫无来由地觉得美人必然处处都好,于是心里不由得也跟着亲近又喜爱了几分。美貌本身就是一种向外发散的语言,就像普通人的灿烂笑容能牵动人心一样,差别只在于美人什么都不做就已经凭着容貌撩动了他人的愉悦。 于是,美人做许多事,都比别人少了几道工夫。咱们就算不是美人,也知道美人的神奇力量。比如吃晚餐隔壁桌帮你买单,出门玩耍总有顺风车,买一块蛋糕回家后发现盒子里装了两块蛋糕,和守卫大哥软声请求几句就被放行……举凡种种,都是美人日常生活里常见的特殊待遇。 美人也许会有点单纯,因为大家都会对她很好。美人和富人一样,都会觉得世界特别美好,人们总是善良。 不过,大家不曾知晓拥有美丽的弊端,往往眼中只看到美丽所带来的表面利益。如果今天有一个美人愁苦地叙述自己因为容貌姣好而生的烦恼,人们不免会认为美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几位朋友的女朋友都是公认的美人,盘靓条顺还各有风格;她们不是某类搔首弄姿以求关注的网美,可社交媒体上随手拍下的生活照里仍满溢着藏不住的性魅力。私下里,她们都有共同的烦恼——账号后台常常收到男人发来的性骚扰讯息,或是阳具照,或是对着她们照片手淫的影片。又或者,本是平平常常做生意的时候,乙方的美人常会接到来自甲方的暗示:给你这单赚到钱之后,你会怎么报答我呀? 美人太引人注目了,人们对她们有更高的道德期待;或者是一种微妙的恶意?既然你占着大家呵护你礼遇你的便宜,你就更不能行差踏错。普通人做了一件坏事,大家可能就叹一句,唉人之常情。若美人做了同一件坏事,大家则指指点点,哎看她样子美美的人好好的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可惜了她那张脸。 你要说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吗?这个根深蒂固的价值排序,恐怕也只是一种没有足够辩证的偏见;只是大家不知怎么也懵懵懂懂地接受了,于是成为社会主流。但话是那么说,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那么笃定自己能完全做到“不以貌取人”吗?我自己就已经不敢保证。譬如我早听说某个人思想浅薄德行有亏,但当她光彩照人言笑晏晏地出现时,我也不免觉得清风拂面而对她心生好感,开始思考是否该重估观感。 内在美是人性的修炼,但外在美是人的天性向往。不如看看历史,在侯王将相的政治故事之外,流传下来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历代美女的一席之地。我们无需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放在对立的位置,这两者可以相生相成,成就绝代美人的风采。 香江美女李嘉欣,一直无法摆脱小三名声,人称“恃靓行凶”代表。亦舒也曾批:美则美矣,毫无灵魂。但美女如美景呀,大美女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为这个社会提供了挺有分量的价值,人们何必在她们身上增添更多的情感投射,要她们既有品德又有才华?我们是在强求每一个美人都要接近于无限完美的人呢。 美或不美,她还是她 于是我慢慢觉得,美人的脾气就算坏一点姿态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美人温柔和善好接近,就会涌来多几百倍狂蜂浪蝶的试探和骚扰。比如我那个娇小可爱的学妹,到小商店买个东西,都会被男店员纠缠着要拿电话号码。坏脾气隔绝了一大半的不怀好意,也免于随之而来的各种情绪劳动。那么美人交朋友,为了保护自己,设下比较高的门槛也理所应当。 曾有美姐在受访时说:我觉得一个人的美不该由选美赛所定义。可想想,那么她参加选美赛的目的是什么呢?美人总是自知的,美貌一直是社会上通行的杠杆工具。 所以美人也有容貌焦虑。就像由奢入俭难一般,美人也不愿接受容颜老去——美貌在过去30年已经是她们身分认同的一部分啦。而媒体与群众毫不容情,逢昔日大美人中年以后的照片曝光,或是赞叹风采不减当年,或是嫌弃美貌已经衰败。 美貌的赏味期限,真实又残忍。迟暮美人想要留住青春,还需要一点脑子、美商和财力来规划医美路径。聪明的美人早已把美貌的效益最大化地兑换,尔后心满意足地拂袖而去。更有清醒的美人,早已摆脱来自他者的凝视与牵制,专心修炼自身,管她韶华逝去以后,美或不美,她还是她,不改其心。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