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佛光山

16小时前
1星期前
(新加坡6日讯)劫后余生!经历台湾花莲大地震,狮城一家六口昨晚返国,在樟宜机场与亲友见面时相拥而泣。狮城妇说:“心情难以形容,高兴终于回到家。” 《新明日报》连日报道,位于花莲北滨街16号,有30年屋龄的透天厝在4月3日的大地震中严重倾斜。当时,狮城一家六口在一楼一间叫“幸福时刻”的早餐店用餐,所幸他们及时跑出店外,侥幸逃过一劫。 事后,他们巧遇佛光山法师,一行人获安排住在佛寺两晚,之后也在寺庙人员的陪同下到台北,昨晚乘搭新航班机,抵达樟宜机场第二大厦。 记者在场所见,他们一行6人于晚上10时50分左右步出入境大厅时,一见到在现场等候的亲人,情绪十分激动,大家相拥而泣。据观察,至少7名亲友在现场接机。 逃过一劫的陈素萍(56岁,文职)受访时情绪激动,不断强调说,自己终于回家,见到家人的那一刻感到十分开心。 “心情难以形容,我在飞机上,要降落的时候很开心,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家。见到家人很开心,而且我们在机场的时候,都还有余震,我们都只想快点回来。” 她也很感谢大哥和大嫂,在这段经历中帮了他们不少忙。 “大哥大嫂虽然在新加坡,但真的是帮了我们很多忙,不然我们不知道怎么回来。” 陈素萍的大哥陈永汉(62岁)受访时说,接获妹妹的通知时,以为只是一般地震,获悉事态严重后,他心急如焚。“我看到事发画面后更是感到震惊,如今庆幸家人无恙平安归来,也希望台湾那边一切安好。” 感谢佛光山 助办临时护照买机票 远水救不了近火,陈素萍感谢台湾相关单位与特定机构协助。 她受访时说声声感谢佛光山,帮助他们买到机票,并协助她的堂妹和儿女拿到临时护照。她多次强调,没有他们的协助,一切不会这么顺利。 陈永汉则说,家人当时六神无主,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他很感谢佛光山的帮忙和慰问。 佛光山月光寺监寺妙勋法师今日受询时表示,她当时远远看到一群人显得慌张,就决定上前给予援助。 “他们看到我很开心,我让他们安下心来,也安排他们住在中心。这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事。” 妙勋法师表示,当时看见他们手脚都在发抖,还说新加坡没有地震、台风。 “他们惊慌到不敢走路,上楼都不愿意。有人回去民宿后,都不太愿意上去整理物品。喊叫大家逃跑的素丽很自责,说她自己没有拉着他们,不过还是她救了大家,希望她能转念。” 事后,佛光山也安排人员陪同他们一家人回到台北。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马口18日讯)佛光山马口禅净中心配合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的到来,准备了逾8000份“腊八粥”,与学校、媒体及大众结缘。 马口佛光分会会长邱岫桦、督导邹宜桦、副会长李振毓及2名佛光青年,今早带着“腊八粥”拜访星洲日报马口办事处,并获得马口高级记者黄家强及光明日报马口通讯员谭少来的迎接。 据知,数十名义工自昨日开始,就陆续准备各种材料,并在今日凌晨开始烹煮腊八粥,由于反应热烈,该会额外再增加1000份“腊八粥”,总数从原本的7000份增加至8000份,但是仍在早上约10时,就派发完毕。 “腊八粥”的由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经修习苦行6年,以致形销骨立,过后发现执着苦行无法悟道,于是决定放弃苦行。当他经过尼连禅河时,获得一名牧羊女以乳糜供养,他食后恢复体力,并端坐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最终觉悟而成佛,这一天正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也被后人称为佛陀成道日。 24日永有法师弘法 因此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佛教徒都会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并称为“腊八粥”,寺院也会煮腊八粥供佛与及向大众结缘,祈求平安吉祥。 另一方面,永有法师“前世今天来世缘”2024年巡回讲座会,马口站将于1月24日(星期三)晚上8时,在马口苏南花园的佛光山马口禅净中心举行,欢迎佛友们届时踊跃前往共沾法喜,欲知详情可联络06-454 6621。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当父亲去世之后,她的课业一落千丈,性格从活泼变成自卑。后来升上高中,星云大师在当地建庙,办活动,她去参加活动时,就与佛教结了缘,打开了成长时期对生死的谜团。后来她便决定出家,皈依大师门下。 无预警的生命终结,往往会给身边的人留下遗憾与疑惑,尤其是儿童或少年,这种生命教育初体验,往往会给他们留下难以抚平的伤口,“死亡”是无法再被提起的字眼。 这两位分享者,同样都在年少就经历过死亡;一位是父亲在她14岁时突然离世,那一夜的惊心历程让她久久无法释怀,“父亲”成为她20年来无法再提起的字眼。 另一位从8岁起就有了“死亡初体验”,之后的成长路不间断经历亲友的离世,死亡给她的人生带来很大的自责与困惑。 所幸最终她们遇上了“生死学”这位老师,让她们从死亡困惑的漩涡中解脱出来,感叹如果早一点认识这位“老师”,面对死亡就可以应对得更好一些。 马来西亚佛光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妙开法师,也是慧开法师《生命的永续经营》著作的马来西亚简体版主编。 她表示,父亲在她14岁那年就往生,当时父亲只是44岁,年少的她不明白为何父亲会这么年轻就离世,死后会去哪里? 因为父亲突然离世,让她对生死教育有需求,不断问母亲父亲去了哪里? “我还记得父亲走的那天是凌晨2点,母亲在房里大喊,我就跑进去他们的房间。当时的我是不知所措,马上打开窗口对外大喊,希望有人可以来帮忙。邻居之后过来帮忙把父亲抬下楼,当时的身体已经往下沉,那一刻我很害怕失去他。” 当父亲去世之后,她的课业一落千丈,性格从活泼变成自卑。后来升上高中,星云大师在当地建庙,办活动,她去参加活动时,就与佛教结了缘,打开了成长时期对生死的谜团。后来她便决定出家,皈依大师门下。 ◢妙开法师曾怕提起父亲 妙开法师形容,师父如同她的老师与父亲,是她生命过程里的第二个父亲,而慧开法师这本书带出了师父对弟子的教育很扎实,书里看到大师的影子。 “如果当时(父亲离世时)我就看了这本书,我会比现在更好!” 她是在由《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联办,《活力副刊》策划的“生命咖啡馆”系列之“生命的永续经营──生命的礼物”讲座会上,分享她的生命教育历程。 大家现在所认识的妙开法师,是一位开朗的法师,但她自己却说,出家之前是个非常自卑的孩子,甚至出家后也是没有自信的弟子。某天大师让她出任一个职务,她胆怯不敢接受,大师却送她一句话:“头都敢剃了,还有什么不敢?” 她表示,在父亲往生后的20年里,她很怕别人在她面前提及“父亲”两个字,直至接触佛法,了解生死学后才改变,解除了她心中对父亲死亡的疑惑。 她表示,慧开法师的《生命的永续经营》,解开了人们对于死亡的很多疑问。如轮回,一般人认为轮回是佛教的概念,但这本书中却讲解了天主教与基督教都有轮回的概念。 “慧开法师教会我们如何在轮回中面对自己,找到生命永续经营的方法。” ◢陆海燕:我死而无憾! 陆海燕是生死学实践者,她从自学、自助到助人的这段路上,遇到非常美妙的过程,所以她可以说出:“我现在是死而无憾了!” 她经常出席生命教育的活动和阅读生死学丛书,也长期接触癌症病患,陪伴患者走过人生艰难的历程。 她表示,因为经常接触癌症患者,很多人都以为她是患者,但她并不是,她喜欢用文字记录生命中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她相信“十方三世”宇宙人生观,在她38岁那一年更加确定这个概念,生死学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她表示,3岁半她就离开父母,在不同国家生活,从小就体会到生离死别。8岁那年,她最要好的同学意外身亡,全班同学都安静的坐在位子上,只有老师在擦泪,而她只知道这位同学突然“消失”了,再也见不到。 ◢自责没多留心轻生者 18岁她再次经历死别。她在高中时一位要好的同学喜欢唐诗宋词,而她喜欢音乐。 “我曾经问她为何喜欢宋词,她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升上高三的那一年,那位同学在家中轻生,那是她第二次轻生。面对同学的死亡陆海燕感到很自责,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多留心或许就能阻止这个悲剧。 往后的28年,每年的同学忌日她都不出门,在家缅怀那位同学。 陆海燕表示,她的母亲在2008年去世,死前那4年她母亲是个植物人,而她只是探望过母亲一次,葬礼也没有出席。第二年她的父亲也去世,同样也无法送终,成为她的遗憾。 然而死别还是没有在她生命中停止,50岁那年她的一位好同事因为癌症病逝,一波接一波的死别严重冲击着她。幸好之后她认识了生死学,才有今天的成长。 她坦言,多次的死别令她感到很自责,尤其是18岁那一年好同学的离世,因为当那位同学第一次轻生失败后,她曾劝告“以后不要这样了”,同学笑说:“今年不会了”,当时她就知道还会有第二次,然而那时候的她却没有条件、能力与知识去挽留。 “所以我很抗拒防自杀这样的字眼,这样可能会刺激一些人更想去做!” 她表示,之后同事因癌症病逝,她同样感到自责,因为当时她跟同事一起进行抗癌工作,却不知同事也患上癌症。同事的去世,让她反省到在忙碌的工作中,必须照顾自己与伙伴的健康。 在一次又一次的死别打击下,陆海燕非常沮丧,幸好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还有两名孩子是她的精神支柱。 她在38岁那一年选择成为单亲妈妈,自己一个人带大两名孩子,压力很大,但也成为她生存的动力。 “曾经有一个晚上,压力大得令我想自我了结。幸好有两个孩子,让我懂得转念,为了他们为要好好生活。那时候我一个人打三份工。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我不断学习与创造,包括学习生死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保持空杯心态,不忌讳任何事 陆海燕认为,启蒙老师对学习生死学很重要,曾广志博士与冯以量对她影响很大。2012年她拖着最虚弱的身子(患上肺结核)上了第一次的生死学课程,两天的课程下来,她发现原来谈死亡可以这么开心与温和,于是她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工作中,此后每年都持续上生死课程,让她在生死学上更加精进。 在学习生死学过程中,她发现学习得保持空杯心态,保持好奇心,没有忌讳的做任何事情,包括拍遗照、躺棺材等,让她逐渐成为一个生死学实践者。 她觉得,在学习生死学的道路上,自我觉察最重要,不论是身体(疼痛感觉)或心理都要察觉出来,她把这些感觉都写成日记,作为自我化解与成长的方法。 当她把所学到的生死学知识都用在帮助人,关怀癌症病人,成为生死学实践者之后,她的第二个梦想就是自资出书,把这些年来所看、所学分享给更多的人,让迷失在生死深渊中的人得到慰藉。 “我的书的书名叫作《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完成这个梦想之后,我觉得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Bonus,把余下的时间去帮助更多人,对我来说我现在可以无遗憾的死了!” 她认为,学习生死学的好处很多,在个人成长方面,解答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其次也可以助人,如她现在所做的帮助癌症病人走过每个阶段,感恩这些生命勇士给她亲身示范了奋斗过程。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