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修行

2星期前
3月前
5月前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晚唐志勤禅师为福州长溪人,《五灯会元》卷四说他在沩山,“因见桃花悟道”,留下这首悟道偈。30年来他持续寻找剑客,不是喊打喊杀的江湖中人,而是一位在禅学上可以指引他的高僧。想像那人手持佛法利剑,轻巧一挥,志勤禅师烦恼尽除。叶子秋天枯萎,春天又抽出新枝,不断重复。修行甘苦,了然于心。自从见到缤纷绽放的桃花以后,终有结果,一直到现在,都不曾怀疑从中所悟出的道理。 志勤禅师因为桃花,走到更高的心灵世界。笃信自己之所得,喜悦溢于言表。禅心既定,悟入空无,看淡忧喜,内心洁净。但是如何从桃花处得到启发,悟了什么,他没说。禅以戒言少语为圭臬,该停则停。以诗说禅,妙处更在说与不说间。人既生活于情欲中,需要由情欲走向更高的精神世界。诗既提剑客,寻找解脱一切外在束缚的法门,才是真考验。 桃花是诗中重要字眼。浩瀚书本中,驱动我们思考人生意义的文章绝对包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武陵渔人无意中闯入一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里头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和睦相处,仿若仙界。就渔人短住几天所见,村人自给自足,和蔼可亲,不分彼此,对比外面仇恨不断、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头的和平、宁静、幸福,让人羡慕。渔人离去时,村人叮咛不可将地点泄露。他忍不住,先是告诉太守,一批人随他重回旧路,但是最终迷失方向。渔人不解,虽然愿意听他谈经历的人越来越少,还是有人相信他,其中一位高士登门拜访,探问方向。高士比谁都认真,却还是无功而返,桃花源找不到了。 陶渊明不信佛,但是他的诗都是对乱世的回应。解决烦恼,寻找宁逸是创作主题。心态和志勤禅师寻找剑客有相通之处。花开花落,觉悟到无心任运的方式,最后返回心灵家园,在世而不受世污。净土不在远近空间,在心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无处不在,觉悟之后,所看到的翠竹是佛祖法身,黄花则是智慧象征。 能够静下心就是福气 黄庭坚有一首诗在桃花处继续发挥:“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不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这是他〈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两首中其中一首。黄庭坚化用志勤之诗。凌云当为“灵云”之误,同样是看到桃花,瞬时有悟,30年修行,终有收获,不由得仰天一笑。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那是桃花归宿,禅悟之后,山水和人融为一体,山是山,水是水,无论春风,或是春雨,都能以平和、愉悦心情看待,有落红缤纷最好,桃花消逝无踪也无所谓,天涯海角,禅道相随。 黄庭坚诗增加“一笑”二字,其笑容引我们至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禅宗经典场景。《维摩经·观众生品》记维摩居士和文殊菩萨向众弟子讲经,半途,天女现身,在讲经处散花。散布到诸菩萨花,纷纷掉落地上。散布到众弟子花,却牢贴身上。弟子悄悄让花抖落,试尽方法,花不坠。天女说:“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意思是境界不同,结果不同,大菩萨早已断绝念想,花人二者之间并无分别,花瓣不垢不净,心无罣碍,花自然掉落。 以花来象征修行者悟道的不同层次,在禅诗中屡见不鲜。禅学强调放下我执,扰扰红尘,众多诱惑,人心里藏有粗重无比的“我”,佛法修持的根本之处就是破执,即破除我执。人生匆匆,一切过眼云烟,放下执着贪念,笑对成败得失,看穿生离死别,都是修行方向。天女来散花,花不着身,是心境,更是妙境。 说来什么时候读什么书,什么诗,都是缘分。修行是日间平常事,我当和尚的朋友说不必急,能够静下心就是福气。禅诗都会让人若有所悟,有时会心一笑,更多是思考。桃花在世俗生活中常和情爱欲念、男女关系、轻薄放浪相扯,所谓桃花运、桃花劫都是娱乐版或通俗小说经常触及的题材。志勤禅师提桃花,又提30年探索,跌跌撞撞,对佛家的超脱精神有珍贵切身的体会。渺渺冥冥中,不知谁在人间栽下最初种子。也许他认为禅不意味避开欲望的讨论,它只是追求对欲望的超脱。  
10月前
我从来就不是个乖女儿。我曾想:如果母女关系真像佛教经典里说的,那我今生是来报怨的吗? 幼儿时期,我是个高需求宝宝,对于离开母亲身边这事,我心里总有许多不适。我的不适透过哭闹时的洪亮嗓音,以及黏身时的纠缠不断,体现给了母亲。这让从前忙于工作、着手家务、照顾3个孩子、照顾婆婆、照顾三餐的母亲,很是抓狂。一直到我成年以后,母亲予我的印象,依旧是一副绷着的黑脸、瞪圆的眼睛,以及永远说不腻的话:“Mai tik tik lao wuey oi sai boey? Toi liao ju lou!”(潮汕语:可以不要一直哭丧脸吗?看了就讨厌!) 不知何时开始,我从一个离不开母亲的安全感缺失女孩,变成了外人眼中极其独立却特别对母亲没礼貌的孩子。我对母亲的无礼,总在自己使尽了多少努力想改变却也没多少进步后,带着满满的自责与愧疚感,与悲愤共存。我甚至有那么的几次,以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会是这辈子修复不了的遗憾。 一直到了我有小孩后,这段关系似乎扭转了命运。 当妈以后,因为信仰的改变,了解母女关系的渊源让我有了深深的顿悟,我开始接受自己与母亲过去的关系。也一直到了当妈以后,我才逐渐体验着母亲的曾经,对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有了不同的认知。第一次,我内心发起了想要改变这段关系的意愿。 前阵子,因为身体不适,加上病后康复期的生活步伐依旧紧凑,母亲第一次主动说要来我家小住,来陪陪我。这对在生活上一直没有后援的我而言,很是感动。母亲在的那一周,我们几乎每个晚上都聊了天再入睡。这是我临睡前特别自在、放松的亲子时光。我和女儿一直都有这样的互动习惯,却从未想过,我与母亲也能拥有如此美好的时刻。 想亲近的心一直都没有变 有个早晨,我送女儿上学,母亲也陪同。我们一路上聊起了许多从前。聊到她的过去时,我说她原来多么的不容易,要不是她性格开朗乐观,怎么可能走到今天?母亲像以往说起过去般喋喋不休,在回忆起年轻时兼顾生活的那段日子,她说:“所以我以前对你总是特别没耐心,才会造就你那样的性格(敏感、悲观),内心总觉得亏欠了你。”我边开车,边斜眼望向她。我瞥见豆大的泪水,从她眼眶边滑过脸颊,流到颈项去。她用纸巾频频擦了擦泪水,像平时擦汗时那样使劲儿地擦拭着。 我手握方向盘,打破那几秒的沉默,回应说:“那是因为你从前也不容易,你承担太多了。以前我不懂,所以内心有许多的不解与不愤。现在我自己当了妈妈,我明白了。如今每一次和你见面,我都把它当作是练习与你好好相处的机会。或者我无法每一次都做得很好,可是我想和你亲近的心,一直都没有改变。”我看见她的脸颊,再印着湿润的泪痕,没来得及擦拭,另一道又给印了上去,滋润了她肌肤表皮原本暗沉的斑斑。我说:“都过去了,我早就没放在心上了,你也别牵挂。” 这些年来,我也学习慢慢放下过去,把从生活那里学来的智慧,去转化这样的关系。如果说我今生真是来报怨的,那我想,这或许是我人生一大修行功课。将其修成善缘,这一定也会是我今世回馈给母亲最珍贵的礼物。 母亲来的那几天,和她一起吃饭,让我又重温了小时候赖在饭桌前,看着母亲吃饭喝汤的幸福画面。她拨开鱼肉,沾了辣椒酱清,放进嘴里,再扒几口白粥的动作,让我看着内心满满是温暖。我想,这种踏实的安全感,也只能是从母亲身上得来的,任谁也无法取代。
12月前
2年前
2年前
瑜伽是一门修行艺术,瑜伽的修行也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承诺,引领正确的生活道路。对于练习艾扬格瑜伽的修行者来说,艾扬格瑜伽的价值,更加体现在对习练者灵魂的洗礼。 随着瑜伽的发展,世界各地出现了各种派别的瑜伽体系,而居銮唯一一名教导艾扬格瑜伽的老师——王晓婷,也带着自身的故事,面对和承受生命中所有的磨难与喜悦,并与他人分享。 需使用很多辅完成练习 艾扬格瑜伽是源自印度的一个瑜伽派别,由印度瑜伽大师艾扬格创立,这个派别的瑜伽使用很多辅具,包括墙绳、各类型木砖、椅子、瑜伽绳等工具,来完成相应的体式练习。 18岁开始接触瑜伽 王晓婷是居銮唯一一名教导艾扬格的瑜伽老师,虽然她曾经面对健康问题,但如今在瑜伽馆中依然可以看到她坚毅的眼神,发出清晰的指令,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动作。与同学们一起在畅快淋漓的汗水中,一同完成瑜伽的修行。 在她的课堂中,有70岁的婆婆级学生,也有妙龄少女甚至是小孩,大家总能在指令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从瑜伽中得到身心的好处。 王晓婷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她是在18岁时开始接触瑜伽,当时习舞的她为了达到舞者需要的纤体,开始学习瑜伽。 后来开始教舞蹈的王晓婷,也开始应要求开了瑜伽课,她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取得美国瑜伽联盟的教师资格,又在同学的引荐下走向了艾扬格瑜伽的道路,参与了一名来自澳洲的艾扬格瑜伽老师的瑜伽课。 “他(老师)用绳子让我们做倒立,我突然惊讶的发现瑜伽可以如此安静,安心的挂在那边(绳子上),非常安静。” 心安,才能在瑜伽体式内找到安稳,王晓婷分享道,只有心安才可以好好的观察呼吸、心跳和血液流动,就好像在大浪时是看不到海底的,只有没有浪花时才可以看到海底。 健康亮红灯 曾暂时中断课程 这名老师已经逾70岁了,是十分有历练的老师,而当时老师的态度和认真也让王晓婷感到惊讶,但当下她还是心有怀疑,要如何在短短时间内使用这么多的辅具来上课。 这名老师打开了艾扬格瑜伽的大门后,王晓婷开始接触到在马来西亚执教的南达古马老师,派他来马来西亚授教和传播艾扬格体系,王晓婷属于第三批接受师资培训的学生。 由于王晓婷曾在几年前面对健康问题而需要换肾,导致她当时只能暂时中断课程,目前她和第四批学生还在接受培训,而资格考试也因为疫情和课程需要而暂停,可能会等疫情后才能继续考试。 真正瑜伽老师 需靠历练 许多来自印度的瑜伽大师在七八十岁时,才能在瑜伽修行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对王晓婷来说,真正的瑜伽老师是需要靠历练,而不是依靠体式或一张文凭去断定。 瑜伽讲求的是持之以恒的练习,往往要从各种瑜伽体式中得到好处,往往都是要算年的。 “如果我们要当一名瑜伽老师,必须要在瑜伽的道路上,至少站在山腰上去看着处在山脚下的学生,去考量学生的身体怎么了,而不是考虑自己的身体而已。” 对艾扬格瑜伽来说,用两三个月获得瑜伽老师的资格是不可能的。王晓婷说,艾扬格瑜伽是需要让老师亲自看过学生,学生需要接触这个体系至少2年,经过2年半的培训后,老师才会根据学生的成熟度、自我锻炼程度、身体开发、心智方面等能够明白多少,让老师觉得这名准备好了才能接受瑜伽老师资格考试。 从瑜伽中学习应对身体疼痛 当一切似乎走向正轨的当儿,王晓婷忽略了来自身体的警讯,殊不知她当时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最终走向了肾衰竭的地步。 所幸,王晓婷在发现肾脏衰竭到成功换肾,没有用太久的时间。当时她是使用颈项的动静脉来洗肾,没有在手上进行动静脉廔管手术,所以没有影响她日后重拾瑜伽,而她休养了2至3年的时间,让身体充分修复。 从瑜伽中找到如何应对身体的疼痛,也找到转念的方法,王晓婷在重新出发后,从外表上似乎换肾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印记,各种体式依然难不倒她,上课依然中气十足。 但实际上她说,刚结束手术后曾一度连手都举不起来,对她来说,一场手术让身体的能量都乱了套,一切需要重新再来。 也许如今说来轻描淡写,但当初在面对病痛时的挑战,以及重新回到瑜伽教学道路之前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当事人能够明白。 生活中不能没有瑜伽 提及为何在历经一场大病后,让王晓婷回到瑜伽教学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王晓婷指出,瑜伽教学已经是她修行的一部分,也是她的生活,就融入在行走和呼吸之间,她无法想象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瑜伽。 “在学生身上也可得到很多回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究竟我的这些修炼对不对,是否可以更进步或如做出改变?这也是双向的交流。” “很多学生都很爱和呵护我,这也是我重回瑜伽教学的最主要的动力。” 撇除将瑜伽与金钱、生意挂钩,王晓婷觉得自己可以从中收获更多精神层面的物质,例如学生们对她满满的爱,自发的协助她做各种事情,让她感动满满。 带著艾扬格瑜伽的信念修行,历经各种生活的历练,王晓婷的瑜伽修行绝不会因为各种生活的挑战而停止攀上瑜伽的高峰。    
2年前
执着毛笔,缓缓地沾墨汁,一笔一划用隶书笔法写《心经》。仿佛暂时离开繁琐嚣闹的世界,走入自己内心那片一望无际地蔚蓝的天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顿感。 回想起十多年前,想将抄写《心经》当作自己修心的功课,却屡试屡败。每回想好好地写一幅《心经》,心却闲不下来,浮躁不安。一提起毛笔时,字迹不但越写越小,而且东倒西歪,甚至还写错字,到最后就干脆不写了。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将自己的心调好,是很难写好《心经》的。 由于疫情,去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关在家。于是开始练《曹全碑》隶书字帖。临摹了字帖许久,字形和笔法也逐渐稳定后,就想试写《心经》。准备好宣纸,然后开始用尺和铅笔打格,也参考了一些名家的作品,心里有了概念后,才准备去写。 深吸一口气,脑袋里暂时放空,心里一直默念260个字的《心经》,然后注意握笔的感觉,蘸墨后就全神贯注地落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沉寂无声的世界,仿佛自己的心只跟着字舞动,写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完成第一幅《心经》。写完后,毫无疲倦感,反而精神饱满,心像充电了,身体也觉得舒服。过后,就将抄写《心经》的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希望他们远离身心痛苦,得到自在,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简单安静地写心经,是与自心连接的桥梁,让自心重获安定的力量。有了安定力量,才能在波涛汹涌的生命旅程里,不被情绪和负面的思维所淹没。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