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勇敢

我真的恨透了在外面提起自己的职业。作为才刚踏入社会一年多的新鲜人,面对世故仍不够成熟老练,面对梦想也不够勇敢热血。 下班之后我就不是律师了,反正至少我是真的不想记得起这件事。然而在外却不时有人如此兴奋地提醒:“她是律师欸!小心等下她告你啊!”心中闪过一丝不快,无可奈何又得挂起笑脸陪他们嬉笑打闹。 有人好奇问起,为什么当年选这个科系。我说因为不喜欢理科,当下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并非所谓想要维护正义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许多少让听者有些失望。就像最近决定换一座城市生活,也只是因为那里认识的朋友比较多。问的人有时候会瞪大讶异的眼睛,我才勉强吐出较上得了台面的答案:“哦没有啦,去学新的东西也不错啊。” 但相信自己去到哪里都可以好好活下来,远远比选择的理由重要得多。 那些善于挖苦与嘲讽的舌头后来也无可避免地看穿了我的迷茫与懦弱,开始积极送上了意见与建议。这可是难得主动送上门,初入社会、收入稳定、内心迷茫的肥美羔羊诶。他们献上殷切的笑,积极推销着保单、基础音乐课、风水课程配套等,一声声笃定地提醒我的不足之处。我猜想,要是我再相信他们多一点,那假装诚恳的笑容会否更灿烂一些? 爸爸的话不用全部听 我想父亲也晓得我是如此容易被人操纵的性格,总是善意叮咛:多提防身边的同事朋友、别对人掏心掏肺、拿人手短、欠了人情终究要还、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次在车上便是听得烦了,失控怒吼:“你以为我很多朋友吗?我没有什么真心朋友的啦,他们只是要从我身上得到好处罢了!”话毕,车上又是一阵寂静,只有引擎轰轰作响。 忘了后来父亲说了什么尝试安抚我的话,只记得和其他兄弟姐妹谈起此事他们的反应无非是:“爸爸的话不用全部听进去的啦。”我竟无言以对。 也是如此易悲易怒的时刻,最能安抚好情绪的人便是自己。只要把那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想法抛诸脑后,周末独自踏过海滩、公园、卡拉OK房、电影院、日料店,星期一开工那天,又是好汉一条!
6天前
医院X光拍片处,墙上的时钟指着上午9点30分。我和妈妈并肩坐在候厅室的椅子上,静心等待。偶尔转过头,望向一旁的小鱼缸,好几只五彩斑斓的鱼,在水中慢悠悠地游来游去,我想借此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内心的忐忑不安。 浅黄色的墙壁,登记处专注处理着登记卡的工作人员,比我们早到的父子,怀里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我的注意力在环顾周遭一圈后,终究还是没忍住,重新放回妈妈因为石膏打得太紧而发黑的手指上。 “别怕,人老了就是这样,做事情不再利索,稍微不注意就会跌倒。”妈妈在我的手摸上她发黑的手指时,反过来安慰我。 “别怕……”这是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的叮嘱。尤其是在橡胶园帮妈妈拔胶丝,遇见蛇、蜈蚣或蝎子的时候。每次遇见它们,总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潜意识里当下的自然反应,就是把手上提着的桶,随手一扔,然后拔腿就往反方向跑。妈妈见状,总是停下割胶的动作,微微一笑,然后安慰道:“别怕,蛇(或蜈蚣)(或蝎子)会爬走的,它们不会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后来上学读书,每每为考试挑灯夜读,妈妈也总是说:“别怕,尽力就好。” 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妈妈鼓励我:“别怕,脚踏实地就一定会有所得。” 妈妈坚强影响深远 之后的十多二十年,为生活忙忙碌碌。逢年过节,与妈妈的相聚都是短暂的。为免妈妈担心,也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没想到时隔多年,妈妈看到我因为她的骨折,而感到忧心不已时,又像以前小时候那样安慰我,叫我别怕。久违了的“别怕”,这简短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力量,听着莫名地就让我焦躁不安的心安定下来。 兴许是自小看到妈妈如何勇敢、坚毅地克服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又独自把我们抚养长大,因此,当妈妈叫我别怕,我的心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再感到害怕。在我的心目中,身材清瘦的妈妈是一位永远在前方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女战士。如今,虽然妈妈老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行动也不再利索,但是无损她自小在我们心中,已经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我们也从妈妈的身上,看到了坚强、刻苦耐劳,在逆境中不气馁、坚持不懈的种种美德。 人生中,在待人处事方面,妈妈是影响我最深远的人。也许我成为不了像妈妈那样无所畏惧的女战士,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像妈妈,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说出像“别怕”那样简短,却蕴含力量,又能安定人心的好话。
3星期前
来到这个城市已经超过大半年,还是觉得眼前一条条的马路像极了河流。 每一天上班下班时我开着的车子,还有整条马路的车子就像河流上堆满的东西,顺着水流动,时快时慢;有时,车子来到两条马路的交汇处,仿佛处在河流的交汇口,一时拥堵,一辆辆的车子便会慢慢停止不动。这个时候,只有那些灵活的摩托依旧迅速前行,宛如在很多垃圾的河流中仍然顺着水势在空隙间流动的细小物件。这一种静止中的流动,告诉我世界并没有静止,时间也不曾停过。 同事告诉我,她曾经在车龙中向坐在副驾的女儿抱怨这座城市到处都有的严重塞车,她的女儿回了她这样的一句话:因为人们不是蚂蚁,只有一个目的地。每个人要去的方向都不一样,才导致塞车。小姑娘说得实在太好了,在这个欲望城市,每一天谁不是从生活的牢笼奔往一个又一个目的地?独行也好,蜂拥而至也罢,在讨生活或追逐理想,同时平行交错的时空里,又怎能不拥挤呢? 遇到天气不好下起雨,困在进退不得的车龙中,那种逼仄和无奈是我以往住在小城少有的体验。然而,当我看见很多暂停在交架桥下避雨的摩托车主,想想自己还能安稳地坐在车子里,心情也就没那么坏了。在一条条时间的长河里,除了阴晴不定的天气,意外也常发生。只要看见车子亮着紧急讯号灯停在路边或发生了车祸,交通就会瘫痪,此时此刻,埋怨和气急败坏只会让心情掉入谷底,而让自己不再那么烦闷的方式就是收听电台,又或者想想塞到住所后如何快捷简便地完成一道晚餐。 勇敢面对生活挑战 只能说塞车是大都会生活的内容,是一种日常,若是一塞车,就表现得歇斯底里,那就是患病了。除了上下班,我学着选择避开塞车的时段出门,毕竟有些路走与不走,还是可以选择。为了工作,我常常需要北上南下,比起塞车,我更害怕迷路。实际经验告诉我全球定位系统并不十分可靠。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系统的指示竟然去到一片竹林的小溪旁,正伸长着脖子四处环顾寻找出路,即听见“您的目的地已经抵达”。每一次的迷路都是历险,不断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是车子有足够的汽油,即使迷路也可以重新定位再前往目的地。至今,还是害怕迷路,只是胆子好像一点一点变得大了起来。 遇上各族的佳节,公假或学校假期,从吉隆坡南下就会一路塞到小城,那是一条漫长的回乡路。有的人说:你这是自讨苦吃,不就还有几年便可以退休,在小城安稳过日子吗?也有的人说我很勇敢,离开了舒适圈,敢于接受新的工作挑战,体验新的生活;对于这些说法,我笑而不答,毕竟生活中不想说的有许多无奈。我只知道,若不能停下,就必须继续前行,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只是我的想望,想必也是很多人对生活的期许。 在生命的长河里不必随波逐流已是万幸。而今,我还在路上,方向盘还在我的手里。
3星期前
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擅长运用木箱和玻璃制作艺术品的意大利当代雕塑家Mario Ceroli,在1966年制作了一对由俄罗斯木箱做成的可穿戴翅膀,并且命名为“New York”。47年后,当他76岁高龄,他又重新制作了另一对木箱翅膀漫步于意大利小镇Fregene海边,延续他的飞翔梦。 我们不时会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激励文,告诉我们在世界的某一处依然有不少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坚持和奋斗。回到现实本质,梦想似乎都是“别人的事”,而我们依然过着起早贪黑,上下班堵车,周休两日的生活,说不上什么梦想,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已得花上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上的大小琐事和紧凑的生活步伐就像赶驴子般,如果我们步伐不够快,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疫情开始后第四年,一切似乎慢慢回归到原本的轨道。我们失去的那两年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但总隐约觉得某一部分的我们彻底被改变了。更注重卫生和健康?更珍惜生命的无常?而我学会了更勇敢——就像Mario Ceroli,无惧年龄和其他外在条件的束缚,勇敢地打断重练。 以前我不时闪过回到校园进修的念头,但日子一天一天过,工作一个接一个,令这个念头每次都稍纵即逝,总会给自己一个借口,等有时间再说吧!这一等,就等到了35岁,也就是离开大学10个年头了。疫情让一切如此措手不及,全部工作被迫按上停顿键,每次看着14天又14天的“假期”,终于有个空档期让我好好地思考和自省。百年一遇的疫情都出现了,我告诉自己,我的进修梦如果不现在展开,那还会是在何时呢? 疫情使我们的韧性提升 读硕这两年,听得最多的是“实在太佩服你了”“如果是我一定办不到”“你太勇敢了”等。我并不是提倡每个人都必须去进修,毕竟大家的境遇和理想并不相同。愿意携手同行,共筑家庭的人,很勇敢。愿意毅然离开新加坡回流马来西亚发展的人,很勇敢。愿意在这个茫然的大环境里选择辞职去创业的人,很勇敢。为每一件不合理的事情站出来说不的人,也很勇敢。换作是我,也未必办得到。 我们总是说要踏出舒适圈,因为人多倾向自己习惯和舒服的领域,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领域内自己可以掌控并且表现良好。但是,一个人长期没有犯错很可能是两个原因,即是你一直在重复做同一样事,或者你在进行着并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任务。我们害怕那个未知的领域,但当一个人很有韧性,就能从每一个挫折、逆境、犯错里快速调整心态,并且恢复常态来应对。原来疫情让我领悟的还有人的韧性。不是吗?我们大家都是疫情下熬过来的胜利者! 达尔文的演化论提过,一个物种能生存下来不一定是最聪明和最强壮的,但一定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增强生命的韧度,坦然面对生活里的高山低谷。能确定的是未来的挑战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能力也必须越来越强。在这个越来越包容的时代,更不应该被所谓的年龄、性别和其他外在条件束缚。记得,老了也要勇敢的飞翔。
1月前
2月前
在这匆匆而过的一年里,我深感最需要释放的,不是琐碎的纠结,而是那些默默耗费心力的他人目光。我决定摆脱这种束缚,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去做那些真正让我心动的事,而不是别人期待的事。 “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你永远是别人的囚徒。”这句警示深深刻在我心中。于是,我尝试了许多以前被认为危险可怕的户外活动。 放下其他人的目光,我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登山、冲浪、甚至是尝试一些大胆的冒险运动,每一次经历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解放。 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对“危险”和“可怕”的重新定义。原来,不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危险。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里关于独木舟的故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一个水手在准备独木舟旅行时,被身边经过的人影响,一直努力带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却在最后才放上去,但那时已没有足够的位置给他放重要的东西了。不仅如此,独木舟因过于满载而沉重,无法轻盈出发。最可笑的是,这些给予建议的人,从未尝试过独木舟旅行。这故事像一面镜子,提醒了我重要的东西先抓住,不然人生的独木舟虽然满载,但上面都是无用之物。 “有些事物,你敢清楚地诉说它,指认它,就已经是放下了。”【星云】征文启事里的这句话也再次提醒了我,调校了轻装出发的方向,审视自己的行囊,将那些并非我所需的东西一一放下,只留下实用的装备。 轻装上阵,才更能远行。我开始注重精简,注重真实,只带上那些真正让我快乐和成长的东西。 今年的我明白,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是一种不自由的枷锁。而真正的自由,来自于敢于做自己,勇敢追逐内心的梦想。放下其他人的目光,我找到了轻松与自由,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家长日,领了小禹成绩单,各科评估表上标注着“TP4”或“TP5”,有家长探问:“你的没有3很好了,我的很多3咧,都不懂怎么办!”语气中透露着一丝焦虑。 小学废除UPSR会考后,改成校本评估。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各科的程度,结合考试成绩进行评估。TP是“tahap penguasaan”(掌握程度)的缩写,从最低1级的“尚未掌握”到最高“稳定掌握”的优良6级,进行评估。 这样的制度,似乎更容易让家长感到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马来文考50分拿了‘4’,但考了20分的同学却拿了‘5’?为什么我孩子的华文掌握能力已经达标,却永远没办法拿到‘6’?” 最近社交媒体在热议中国某个躺平啃老让社会哗然的神童,家长纷纷表示,情愿要放养一个快乐自由的孩子,也不要养出成绩顶尖但狂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小孩。 但我想,这中间是可以拿捏个平衡点的。家长要求课业成绩,担心孩子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是无可厚非的。掌握各科学习进度也是一种自律、自信和积极努力态度的展现,如果成绩不达标,表示父母需要及时拉一把,不是施压恶补,不是批评惩罚,而是针对学习弱点进行补给,鼓励孩子勤能补拙,也是很正面。 在孩子们学习的路上,比较难免,担心焦虑难免,压力难免,除了成绩,还包括身高颜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长得那么好,高大帅气且多才多艺,怎么咱家的就是不争气,还等不到他的花期? 其实每个孩子生来不同,不管我们信仰或采取怎样的教养模式,都需要学习看见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坚决相信,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而且,除了学术知识,生活智慧也需要父母在日常里一点一滴地指引,时间到了,就能放手让孩子们遨游与飞翔。 通过绘本增加勇气 《独一无二的你》和《勇敢做自己》是美国绘本作家琳达·克兰兹一套两本的创作。她用了鲜艳的颜色,以一尾学习独立的小鱼作为故事主角,将鱼爸爸和鱼妈妈倾囊相授的生活智慧娓娓道来,余味隽永。   色彩斑斓的海洋里,藏有美好,也暗藏危机,时间到了,鱼爸妈要如何放手让小鱼离开身边,也是需要学习放手的父母可以借境的!这是充满智慧之光的优秀绘本,从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开始读,每个阶段读也许能有不同的领悟! 鱼爸爸的智慧锦囊 翻开《独一无二的你》首页,海洋里有3只鹅卵石形状的鱼,鱼爸爸温柔地说:“是时候了。是分享智慧的时候了……”(阅读全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许雪翠/我是小孩,我也有烦恼! 许雪翠/认识沙巴原住民丰收节 马来西亚日快乐! 许雪翠/美丽的马来西亚 许雪翠/世界喜欢这样的你 许雪翠/微小的事,最重要也最美!
6月前
当了妈妈后,保护孩子成了我的本能。孩子一时贪玩而不小心碰到他人,或者做手工到一半突然放进嘴里,我都会紧张地第一时间喊停。这样看似理所当然,却也容易造成亲子摩擦,孩子因我的严肃感到难过,而我同时也紧张兮兮。 保护孩子和放手之间,我难以拿捏。 年中,我们去了一趟台湾,其中一天行程是花莲远雄海洋公园。这个号称国际级的海洋公园,除了有海狮海豚表演,还有游乐园的水上设施,孩子们都乐疯了,喊着要玩。 我看着眼前的碰碰船、旋转木马、飞天船,都觉得没问题。当女儿兴奋地指着远方的水上海盗船时,我开始紧张了,那是从高处往下冲的设施,刺激性和冲击性很高,女儿将近6岁,这么小的年龄吃得消吗? 我想起中学时期,第一次去云顶的户外游乐场,看到从高处往下冲的船只,溅起的水喷得很高,那时的我,和眼前的女儿一样,兴致勃勃地想玩。 起初,船在水面上行驶得还不错,当船慢慢地驶向最高峰,那斜度就足以让我害怕,接着一秒内从高峰冲下,那一刻我的心脏都快跌出来了。我忘了自己是喊还是哭,但那次以后,我不愿再玩了。 那一次的经历就足够了。那时,我只是一名中学生,更何况女儿这么小。 我看着先生,想听他的意见。 “没问题,都难得来到了,如果女儿要玩,我一定奉陪咯。”先生老神在在地说。 “你确定吗?她很小,玩这个一定会吓到哭的。” “她既然想玩,我们就不用阻止,反正我会陪她的,你别担心。” 放手让孩子尝试 我还是不放心地和女儿说,“你确定你想玩吗?这个船从高处往下冲,很快的。你要捉紧紧哦。” 女儿意志很坚定,坚持要先生带她去玩。我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焦虑,但也没有阻止的理由。该说的都说了,孩子有选择的自由。 我带小宝去亭子避暑,也能亲眼看到孩子滑下来的神情。 等了将近10分钟,终于看到先生和女儿坐的船只。果然不出我所料,船只冲下来的瞬间,女儿尖叫大哭;当船只平静地在水面上移动,她还是无法停止哭泣,满脸泪痕,哭得让人心疼。 女儿走出来时,衣服湿了,整个人哭得全身在抖,几乎要吐了。我让她换上衣服,紧紧地抱着她,等她停止哭泣,她第一句话是:“我再也不要玩海盗船了。太怕了。” 接着我听她娓娓道出,其中的可怕之处。等她说完,我再把她拥入怀中,“宝贝,你很勇敢。至少你尝试过了。现在要吃冰淇淋吗?”女儿听了破涕为笑,猛点头。 我很庆幸自己勇敢地默许孩子去尝试,我意识到,我的害怕源自于亲身经历,这个经历确实是属于我自己的,我不能以自己的恐惧为理由来保护孩子,而剥夺女儿尝试的机会。 原来,只要以爱为出发点,尽管知道结局是如何,我们依然得放手让孩子尝试。只有当他们体验了,他们就能分辨决定,这是他们的人生。我想只要加强自己的心门,等孩子受了挫折哭泣,能做他们有力的避风港也不错吧!
8月前
从前在医学院入学面试,我对面试官说,我想我最大的缺点是和病人产生深入的情感连接(emotional attachment),那将会很难受,或许也会影响理性思考。 大三在内科部门见习(clinical rotation),病恹恹的癌症病人非常愿意被我问很多问题和进行身体检查,听筒放在他瘦骨嶙峋的身上,我突然感到一阵哀伤。 大四在儿科部门,有个一出世就注定要死的孩子,时时刻刻被妈妈陪同,仍然给予她能给的最大的爱。我瞥见她的手机墙纸是他们的合照时,无法控制地在临床教学湿了眼眶。 大五,我在外科参与一场手术。手术开始没多久,外科医生宣布这场手术无法进行下去了,因为直肠癌已严重扩散至其他器官。我开心可以早点回家,走出手术房却碰见焦急等待的病人家属。他问我,他的太太的情况如何。我愣了愣,说我只是个学生,不方便和他透露太多。他说,你和我说吧,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我说完后,他眼泪流了出来。我转身,一边哭一边走回家。 可以有“刚刚好”的情绪 当实习医生第一年,上司教我验证死亡。他问我怕尸体吗,我说不。我不怕尸体,却不敢直视哭泣的家属。但很多事情都可以学会。比如高敏人如我,慢慢也学会了不感受任何人的情感,可以平静地验证很多次死亡,面对哭泣的亲属,轻易地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原来成为医者,我要做的第一份功课是学习情绪平稳地工作。在排山倒海的工作前,控制焦虑和压力;在医疗紧急状况,控制不安和慌乱;甚至在聆听精神科病人的创伤故事的时候,不再有深刻的感同身受。医者该有的素养,是高敏人的来之不易。 但不熟悉和不擅长的所有,久了终究会习惯。当年的面试官不忍心对小女孩说,根本不存在对病人过度投入感情这回事,因为理性和感性无法共存,大脑也无法承受过多不必要的情感负担,谈起预期中的死亡甚至称不上一笑而过,转身便又要看下一位病人。 我一度黑白分明(black-and-white thinking)地以为,为达到理性思考,必须清空所有情绪,变成没有情感的机器人。但现实里的大人教会了我,我们可以有“刚刚好”的情绪——有面对和消化负面情绪的能力,有接收和感受正面情绪的幸运,也可以在这个常常令人不安的世界里,努力当个好医生的同时,一直保持善良。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I have been worried about you.” “You are very lucky. You get better very quicky. I feel very pleased for you.” “We want to get you out of here. We want to help you get better.” 焦虑和压力,因为我们想把事情做好;不安和慌乱,因为这是年轻医生的第一次,还在学习却依旧勇敢。我想给从前为了病人而哭泣的小女孩一个拥抱,因为她单纯地善良;也想给不再轻易流泪的女孩一个拥抱,因为她用力地勇敢。成长总在不知不觉间,而我们一直在路上。如果没有情绪,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忧心和反射性的善意,这些温柔并不是行医的结果,而是我们曾经闪烁的目光。
11月前
今天载孩子去同学的生日会,开车途中要拐进对面一条很繁忙的马路,孩子很担心我会撞到别人或者被别人撞到。我笑着问他:“就对我那么没信心吗?”他说他不是对我没信心,只是害怕。我告诉他很多时候我不能害怕,因为害怕就输了,只有勇敢才有赢的机会。 这个话题就这样延续下去。我告诉他其实我没什么好害怕的,很多人很害怕丢失了工作,而我早已经选择离开了那份优渥的岗位,现在的我不会担心,也不会害怕没了铁饭碗。至于害怕丢失青春嘛,已经44了,没什么青春可言。若与年轻美眉一起,我当然没资格相比;若与同龄的齐站,我觉得我还是可以的,那我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不要害怕站起来 至于健康嘛,害怕失去健康?那肯定是人人都害怕的啊,但是即使害怕,它依然随时会盯上我们。我在我家是最常住院的,那些痛苦我是历历在目,我没照顾好自己吗?我不害怕吗?可是害怕有用吗? 孩子听后,一段时间,他突然跟我说,如果你害怕,以后你就想着打游戏,打游戏若死了可以重来,所以即使归零了,一样可以重来。我仔细思考他说的这些。其实死了是不可能复生的,但是我赞成没了可以继续重来,不需要害怕,即使现在的我什么都没了,但我还是可以重新站起来,重新拥有。 这小儿子平时不多话,但是讲起道理来,还是头头是道的,看来他有我的真传了!
11月前
今天的治疗科室来了一位患有眼疾的华裔病人,四十余岁,身材魁梧戴着反着黄光的墨镜,手里挂着一支导盲杖。由于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年龄的增长上,他的视力也日渐减退。从30岁开始,他的情况就已慢慢恶化,现在几乎是全盲的状态。 我遇过多位眼疾病人,他们都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却不一样;交游广阔,乐观开朗与任何友人都能侃侃而谈。农历新年期间,康复中心请了舞狮队来表演。其中跳桩是舞狮环节里最经典的一幕。他的一位印裔朋友,陪同他走到舞狮的桩前,成了他的“眼睛”,来环顾四周,并形容眼前的模样。我站在一旁,观察他们。他放下导盲杖,伸出双手摸了摸桩的高度 “好高啊,等下表演要小心喔!”在离开前还会提醒及叮咛,希望跳桩的小朋友表演顺利。虽然看不见却还会将心比心…… 这几周,我开始带着他进行导盲杖训练(white cane mobility training),用导盲技术环绕康复中心之余,也与他闲聊。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读过海伦.凯勒的书《假如给我3天光明》,好奇他在盲的世界里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给你3天光明,你会想要做什么?” “我想要驾车,做工赚钱养活自己。如果可以,想要像年轻时一样去环游世界。” 我沉默深思,原来我们乏味厌倦的日常活动,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个渴望。 闭上双眼来感受他的感受 完成一个月多的治疗后,他即将出院。在这次的疗程里,我不再只是着重于他的导盲杖技巧,更多的是陪伴他发现康复中心的美好。我摘下一朵牵牛花放在他手中,让他用触觉体验牵牛花的模样:“5片花瓣,叶子就像枫叶有尖尖的瓣。” 我补充:“对呀,它的颜色是粉紫色带有浅白色在中间……叶子其实还有少许纹路……你闻闻看它还有少许香味……” 沿路,我试着闭上双眼来感受他的感受,漆黑的世界里,未来是否有光?当我们抱怨生活有多不容易,看看还有多少人为生命努力勇敢走下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式的生活有时也不乏产生茫然。成为一名治疗师,把技能传授给病人之余,更要有“用心感受世界”的能力。在带着他走康复路程的这些日子,我也学会放慢了脚步,发现周遭的美好,逐渐热爱生活。看见远处的黄色小鸟在飞翔,听着病人们的欢笑声,感受户外飘着的细雨,嘴里含着家属给我酸甜的糖果……把平凡生活体验成不平凡也是重要的一堂课。 愿我们都能在忙碌中找寻小确幸,不茫然此生。也祝福这位病友心中继续有爱,眼里有光,无所畏惧。 备注: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病,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光感受器功能不良为特征。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