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占美宣道所

漫步在小小的占美新村,你会在一间又一间普通得不得了的华人新村房屋之中,发现一座小巧别致的小教堂。 这座教堂名为基督教长老会占美宣道所,它被青青草地围绕,半砖半木的房屋结构看似和一般的华人新村房屋差别不大,极好地融合了马来西亚地方历史特色。 不说不知,这座小教堂在占美这个弹丸小地,已经伫立81载,年代悠久。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这些人那些事〉,将带领读者一探占美宣道所的历史,通过当地已故人瑞潘金沙的生平,了解他与家人为占美宣道所付出和坚守信仰的事迹。 照顾教堂直至百余岁 占美宣道所当年是由南洋中华基督教长老大会所设立,该会当时有多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参与服务,从1931年起陆续在柔佛各地兴办教堂。 其中,占美宣道所是在1941年创建,隶属于基督教马来西亚长老会,现址位于占美华小校门正对面,目前由居銮佳音堂、巴罗仁爱堂及当地信众联合照顾。 当地的基督教教友只有几户人家,其中潘氏一家主要负责打理宣道所,也参与协助设立占美第一所幼稚园。为首的大家长潘金沙细心照顾教堂直至百余岁高龄,生前还频频嘱咐儿子潘福生一定要在他荣归天家之后,继续替他守护和照顾占美宣道所。 潘福生:父亲是后辈楷模 采访当日,正值潘金沙逝世一周年,潘福生(71岁)指出,父亲去年以107岁高寿离世,没有三高、没有病痛,儿孙围绕承欢膝下,确实是恩典满满。 他忆诉,父亲原先是在永平新港骑脚踏车贩卖番薯养家,后来举家在1956年搬迁到占美,以种植咖啡为生。 “父亲是在28岁时经过铁山一带,听了一位牧师的布道,就此决定信奉耶稣,他对他的信仰坚持一生,除了在占美照顾宣道所事务,即使已百岁也常常到居銮教堂聚会,认真的态度成为后辈的楷模。” 他说,早期占美的信徒不多,父亲识字,在聚会时就带领大家一起读圣经,而孙辈们也有参与服侍,从打扫、排圣经、整修草木到维修工作都尽心尽力尽意,用行动爱神爱教会。 牧师定期探访鼓励 他也提到,从前在淳朴的新村交通极为不便,因为公路不通,出行只能靠火车,要到占美为教会服务的牧师非常不易,常常需要长途跋涉,非常劳苦。 “牧师们会定期来探访和鼓励我们,他们不放弃这个小地方的一点点信徒,一直都热心关怀,因为住处紧邻宣道所,我们一家也会准备便饭招待他们。” 潘福生指出,占美宣道所也在1977年左右设立幼儿园,成为当地的第一所幼儿园,一开始是由巴罗的老师过来授课,教会也有参与,陆续教导了当地儿童数十年;不过,随着发展,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幼儿园在后来因师资不足而关闭。 他表示,虽然信徒不多,但是占美宣道所向来没有停止过聚会和活动,有安排给儿童参与的主日学,往年圣诞节时也会进行圣诞欢庆活动,当地民众都很踊跃出席,有时人数甚至多达200人,非常热闹。 “这里也不时有很多外地的布道队过来参访,因为宣道所外面有一大片的草地,很多人都喜欢坐在教堂里的小木椅,看着正中间的十字架,边感受大自然边享受平安和喜乐,觉得这个小教堂很有意境。” 张清银:白蚁蚀木教堂 重建改全砖 占美宣道所理事会现任主席张清银在受访时透露,这座小教堂原本是一间亚答屋,在1953年改建为木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可惜的是,即使经过悉心照料,随着时光飞逝,木板屋仍不敌白蚁侵蚀,如今已展开重建工程,将建筑墙身改为全砖,内部洋灰地也铺上地砖,并且重新上漆,改善整体聚会环境。” 他表示,翻新工程原订过年前竣工,但因疫情因素有所延期,他非常希望可以尽快完工,好恢复教会活动。 他说,宣道所在疫情之前,每个月安排3周主日聚会,每2个月也会举行一次圣餐,聚会人数约有20人,有些是从居銮过来参与的,来自占美的信众则不到十人,并以年长者居多。 他也坦言,多年来占美宣道所一直申请不到正式的地契,因此无法进行扩建,教会将继续向有关当局提呈资料,希望政府尽速允准宗教地段的地契,让他们能安心进行聚会和发展会务。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