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同理心

1星期前
2星期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一个因为口吃问题而缺乏自信的少年嘉宏,在接触戏剧教育后意外发现舞台上的自己能流利地讲出台词。在戏剧导师的培训下,他不仅成功转型,后来更成为曹老师表演室的特邀导师之一。今年他首次独挑大梁,带领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团队办戏剧营,让更多孩子从戏剧教育中获益。 *戏剧营的宗旨   每逢学校假期,曹老师表演室都会选定一个与青少儿成长有密切关系的课题,作为戏剧营的主题。此次《演吧!戏剧营》主题为“同理心”。同理心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更是需要训练的。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将透过游戏、活动及表演,引导孩子借位思考,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继而学会理解、关心并同理他人。 *参与者的收获 戏剧营的主题从以前的霸凌、分享、情绪、好好说话到本届的同理心,都很贴近生活。我希望透过不同的戏剧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到主题的核心价值,进而成长。 戏剧教育不是数学,不仅没有标准答案,还充满很多可能性。因此我们通过情景教学,为孩子们展开一个假想世界,让他们在不同的情景中体会不一样的感受与观点,从中思考,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他们应对方法。 当然,参与者也能借此机会结识新朋友,留下快乐的回忆,并在心里种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戏剧表演给你带来的改变 我是通过戏剧表演成功转型的实例。可以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首先,它让我克服了口吃的问题,获得站在台上面对群众的勇气,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收获。第二,筹办活动也加强了我的统筹与领导力。因为从编写剧本到演出,都需要大家的配合、沟通和协调。 戏剧教育让我获益颇多,我希望它能带给更多人正面的影响。因此,我决定把它当做我的人生事业,在此深耕,只因这是我喜欢且有意义的事。   *身为营长的责任、挑战及收获 作为营长,我承担了策划整个活动和组织团队的重任,还需确保营会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活动顺利完成。 此次活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紧迫。由于两位导师及学生志工们分别有舞蹈演出及考试,所以整个进度的安排是一大挑战。庆幸的是大家都积极配合,只为了把事情做好。 在编排活动中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和案例,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不仅是孩子要学会同理,大人亦然。这让我更明白同理心的重要。 *戏剧表演对青少年乃至社会的影响 戏剧教育范畴广泛,涵盖戏剧教育、舞台剧、电影等媒介。戏剧教育是人本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局限于教室,更不追求成绩与分数。它通过虚实结合的戏剧表演,激发青少儿的潜在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力、行动力、思考力及沟通力。这有助青少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戏剧教育也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每个人的不同,允许大家发挥自己的特色。青少年可以借由表演体验精彩的人生,从中获得成绩和分数以外的成就感。 在社会层面上,戏剧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媒介。因此,创作出引人深思的好作品、推出有意义的社区艺术活动,其影响力对个人、社群乃至整个大环境都具有深远且正面的影响力。如影响韩国法律的电影《熔炉》,就是例子之一。 *请支持本土艺术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走进剧场看舞台剧和支持艺术社区活动,一起推广我们的本土艺术。   【12月15日戏剧营活动资讯】 《演吧!戏剧营》 本届由崭新年轻导师团队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探讨 “同理心“ !通过多项挑战的活动,直接深刻触及主题。 11月中旬开放报名!   xxxxxxxxxxxxxxxxxxxx 青年特约记者伊藤悠 喜欢咖啡,热爱美食,更钟情创作的青少年小说作者。 FB专页:伊藤悠的小说天地  
5月前
“他的样子很清秀,但单薄得很。他虽只17岁,但眼睛的近视比我还厉害;穿蓝袍子,玄色背心。室中略有古玩陈设,靠窗摆着许多书,炕几上摆着今天的报十余种,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报,中有《晨报》、英文《快报》。几上又摆着白情的《草儿》,亚东的《西游记》。” 1922年5月30日见溥仪,胡适在日记中这么写。两个星期前,溥仪致电邀约。胡适有些怀疑,约庄士敦见面。庄士敦来自英国,二人结识于文友会,先后担任这个国际组织的会长。 庄士敦教导溥仪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科,著有《紫禁城的黄昏》回忆宫中岁月。溥仪见胡适,庄士敦是始作俑者。他叮嘱溥仪注意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化和思想界动态,选了文章当课外读物,当中不少是胡适作品。 胡适送庄士敦《胡适文存》时,也送溥仪一部。庄士敦说溥仪不受宫中人牵制。把辫子剪去是一例。老师陈宝琛病重,宫中人认为出宫不妥,他不听,雇车探望,又是一例。溥仪见胡适,也是自行其意,连庄士敦也不知。知道宫中不必行三跪九叩仪式,胡适放了心,对溥仪不眷恋辉煌过去的作风起了好感。 当天溥仪派太监接他,胡适是“危险思想”传播者,怕受阻挠,事先没通知内务府人。胡适到神武门,护军不让进。几经交涉,溥仪才出面。见到溥仪,胡适行鞠躬礼,称他“皇上”,溥仪称他“先生”。溥仪说他们做错许多事,如今还是糜费民国钱财,心里不安。曾要办皇室财产清理处,宫里老辈反对:“因为我一独立,他们就没有依靠了。” 二人闲聊文学和人生,因为在神武门耗时太多,胡适只留20分钟,便匆匆赶赴另一约会。“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胡适回去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 二人见面被媒体得知,谣言四起,指胡适想做皇帝老师,又说胡适当面跪拜,忘记自己身处民国。胡适写〈宣统与胡适〉澄清,认为不应该将小事放大:“清宫里这一位17岁的少年,处的境地是很寂寞的,很可怜的;他在这寂寞之中,想寻一个比较也可算得是一个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他批评造谣者脑筋死板:“一件本来很有人味的事,到了新闻记者的笔下,便成了一条怪诧的新闻了。” 相信人和人之间有同理心 庄士敦说他在皇宫经历3次小地震,胡适和溥仪会面,宫中人不满是其一。外头的非议不比宫中轻微,几年以后鲁迅还拿此事嘲讽胡适。 1923年11月,胡适又牵扯清室另一宗案件。北京政府修改对清优待条款,要求溥仪出宫,暂住醇王府。舆论普遍赞同,胡适却持异议:“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为清廷辩护,再一次让他处在刀口尖上。多位朋友公开表示不满,他们认为面对封建遗物,无需温文尔雅。周作人的话最有代表性:“受过革命及复辟的恐怖的经验的个人眼光来看,这乃是极自然极正当的事。” 误解了。胡适并不是因为对溥仪有好感才发文,对民主制度的认知才是他不平则鸣的原因。胡适说他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但优待清室,牵涉国际信义,有条约依据。条约可以修正或废止,前提是政府必须先和清室讨论,达成新的共识。 见溥仪是人情味,反对强逼溥仪离宫则是对契约意识的坚持。胡适对腐朽文化极力批判,背后有学理支撑,他从不信口开河,不打落水狗,也不因人废言。对民主制度、对人权、对科学、对自由,他紧追不舍。平日生活,则不离温情。所谓人味,不过是相信人和人之间有同理心的存在。“要知处世似临阵,终想做人如作诗。”这是胡适名句。处世不难,坚守原则不易,大体如人临阵,不可行差踏错。充实人生可求,有感情者自会像诗人般悲苦领会,从中找到生活意义。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也有记录和胡适见面片段。溥仪被刚引进中国的电话吸引,翻着电话本,先是打给京剧演员杨小楼,不等他回应,把电话挂上。又打给杂技演员徐狗子,开了同样玩笑。又打给餐馆,用冒充地址,订上等酒席。最后打给胡适,后来见面纯属玩笑结果,并非认真。书出版于1963年,胡适仍被视为洪水猛兽,戏谑文字不过是因时而制,前因后果还得和胡适、庄士敦的回忆共同比较,才见全貌。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