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庄子

“谁易滔滔天下是,九夷未许即安居。狂风怪雨纵横至,闭户焉能乐著书。”五一三族群冲突时,王叔岷在吉隆坡,有感而发赋诗一首,题为〈谁易〉,诗见《慕庐忆往:王叔岷回忆录》。 第一句典故来自《论语·微子》,孔子周游列国时遇隐士桀溺和长沮,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他对未来没有愿景,坏物如洪水,到处都是,谁能改变呢?他劝孔子避世归隐,在混乱无序的社会中积极入世,必然铩羽而归。第二句出自《论语·子罕》,王叔岷自己做注解。他说“子欲居九夷,盖孔子圣道不行于中国,遂欲东往居于九夷,今日之夷境,亦未可安居也。”天地虽大,但无净土。第三第四句将五一三比为狂风怪雨,虽然闭门不出,专心著述,却找不到平时出现的快乐心情和满足感。 王叔岷在1967年,受邀来马大中文系担任客座教授,他对马新两国并不陌生。1963年他在新加坡大学客座两年。郑良树老师在〈王叔岷教授与新、马〉中说经他栽培,峥嵘露角的学生不少:“在马来西亚方面,有洪天赐、杨清龙、林长眉、陈徽治、锺秋生及黄碧云等等……其中杨、林都是王师的入室弟子,在王师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杨研究张衡,林研究刘昼,两篇硕士论文皆受到校外考委的佳评。” 从师长处,我听过王叔岷不少趣闻。印象最深刻的是上训诂学时,郑老师所说故事。1941年,王叔岷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初见傅斯年,王叔岷把诗文呈上,他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希望老师指点。傅斯年笑笑,没有特别回应,只问研究何书,答云《庄子》。傅斯年说研究《庄子》当从校勘训诂入手,又说:“要把才子气洗干净,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 “洗净才子气”的对话,富有《世说新语》的气韵,让人乐道。郑老师转述当学者要沉得住气的要求,我在《慕庐忆往》看到当事人现身明言,简单一席话让王叔岷从文人变成学者,沉浸在故纸堆里。“既然来到研究所,只得决心下苦工,从基础功夫研究《庄子》。”王叔岷多年后回忆,只见怡然自得之貌,没有无可奈何之悔。 守住寂寞最重要 王叔岷1972年离开马大,转到南洋大学。在马来西亚,他影响最大的人,非郑良树老师莫属。在〈淮南子斠理〉序文中,郑老师说他在台大从师王叔岷习《庄子》和《淮南子》,本科毕业后他回新山宽柔中学执教,当时王叔岷在新加坡讲学,郑老师经常越过长堤请益。1966年王叔岷回台,郑老师跟随,考进台大中文研究所。郑老师依据硕士论文出版的两本淮南子著作,都是在王叔岷指导下完成。 王叔岷的代表作包括《庄子校诠》和《史记斠证》,其中《史记斠证》初写于1965年,完成于1981年,每年大约平均写20万字,其中100万字在马大完成。我硕士论文研究司马迁,《史记斠证》是重要参考书,文笔不畅时,经常想起淡泊平和的王叔岷。马来西亚学术风气不盛,同样的话被提再提,也许还真是弄错切入点了。文史哲研究讲究默默耕耘,无关外在,守住寂寞最重要。郑老师说无论周末或公共假期,王叔岷从来没有离开过办公室,绝少外出旅行。宁静校园,他伏案执笔,“除了病假之外,王教授从来没有拿过年假。” 《慕庐忆往》中有〈马大教书〉一章,不长,一半篇幅提五一三。王叔岷说马来人和华人严重冲突那几天,他跟太太及儿子躲在家里。“世乱人皆避,庭空鸟独闲,愁云屯远岫,计日祝平安。”他写〈世乱〉寄给女儿王国樱告知安全,又提16岁儿子王国瑜当时举动:“胆大不顾危险,不听劝诫,戒严令暂时解除,就往外面跑。”随后说“儿子不好学,志大言大,既无能力,却一心要为贫苦人民做事。”女婿萧启庆在明尼苏达州立圣云大学教书,王国樱跟随夫婿迁居那儿,王叔岷于是让儿子转学,送到美国,由姐姐照顾。 王叔岷在新加坡教书的时间远长于马来西亚。其中原因是王国樱和萧启庆后来都在新加坡工作,另一原因则是方便与在中国的大儿子王国简联系。王国简出生于1939年,担心被战乱波及,自小由祖父养在乡间。王叔岷到台湾,王国简来不及随同,这是一家人大半生哀痛。王国樱为《慕庐忆往》注释时说她迟至1984年到中国旅行时才第一次见兄长,又说1985年她成功申请王国简到新加坡探亲,父子始有机会团聚,此时离王叔岷太太杨尚淑过世已有8年之久。
1月前
馨元以一位诗人之死,操演了诗的意义与可能。诗人纵然是“一无是处,手无寸铁的/祸之弱民”,但诗能引起人们心中的革命。而诗名〈无用之石〉(当然也解作“无用之诗”),暗应着《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古老辩证。对于诗,诗人仍抱有信仰,毕竟诗人已向我们揭示“柔软之物,总有太多可能”。 触及诗集,首先就看到诗人别出机杼的目录设置。全书分5辑:“风无意义撩拨”“我吞下一颗发烫的黑曜石”“再往前走会没顶”“一些明媚的理由”“无用之石》,分别冠以Sinfonia、Sarabande、Sicilienne、Passepied、Encore 5种乐曲的名字。 识者必然知晓此类乐曲之间的流别,再细读各辑收录的诗歌,也自然领略它们与名下诗歌调性的相契。Sinfonia,歌剧中的序曲,诗人召唤各式生灵拉开诗集的帷幕,那里潜伏着广袤的生态与诗意。Sarabande,庄重而缓慢的萨拉邦德舞曲,却曾因“有伤风化”而被禁止;无独有偶,此辑的诗歌正游离在风化以外,遍布的情欲暗示,使人于理不合地颤栗骚动。Sicilienne,长于抒情的慢步舞曲,诗人在此辑中安放散文诗,释放犹如烟圈一般缠绕的复沓长喃。Passepied,快步舞曲,诗人向读者邀约,一起走入明媚轻快的断句。Encore,安可,诗人虽宣称自己“从不谈论重要的事”,但我们清楚意识到这是此地无银的宣示——那些攸关生死政治、严肃沉重的诗歌都放入了此辑。 在诗歌的开展中,诗人不断地呈现自己的疲软与冷感:“仿佛毫无立场的草丛/并不需要理想的方向”。吊诡的是,诗集中不乏诗人对时局、政治的思考,这一批诗歌大多保留于最后一辑中,处理的课题涵括政治、历史、战争、地志。诗人的思考亦转向自我生活。诗人首先善于揭开事物的反面——“感知是礼物也是诅咒”“她便带着天赋的沉重覆没”。这当中自然也有夫子自道的成分。 诗能引起心中的革命 其次,诗人对各类情感有所疑虑。对于亲情,诗人直言“所有的亲情都是一段负债”;对于爱情,诗人说“我们似乎,总无意成为彼此的阻碍/但不至于厌恶”。诗是诗人本身最思虑的所在,它被置放在硬与软的辩证中(诗集中,硬软并非仅攸关情欲)。〈无用之石〉是此类思考最集中的表现。馨元以一位诗人之死,操演了诗的意义与可能。诗人纵然是“一无是处,手无寸铁的/祸之弱民”,但诗能引起人们心中的革命。而诗名〈无用之石〉(当然也解作“无用之诗”),暗应着《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古老辩证。对于诗,诗人仍抱有信仰,毕竟诗人已向我们揭示“柔软之物,总有太多可能”。 关于诗集的技法,限于篇幅,这里仅从词语搭配揭示一二。字词间的排列组合本有无限可能,但在惯常的文章中,此类无限的可能先需被囚禁于“常理”“语法”等设置的重重牢笼;唯有在诗歌中,那些牢笼稍微松开。且看诗人诗歌中各种词汇的组合——“一片永恒的无家可归感”“绿地的卵巢”“伤心的马脚”“二手转卖的中古情感”“冗芜而长满毛发的呻吟”……此类例子多不胜数,还待读者自己探寻。细揆此类组合,“的”前后衔接的词汇,平日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剑走偏锋地被收编于同个诗句内。初看于理不合,但再细细咀嚼,又被个中混搭而迸发而出的、石火般的诗意所说服。此类狡黠的颠覆包括诗人对经典的再利用——“而它就快消失了/我相信其言也善”,显然檃栝自《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风无意义撩拨〉,全诗或许便是对“风吹幡动”禅宗公案的现代演绎。至于诗歌中诸如九色鹿、果陀、阿芙罗黛蒂、莉莉丝……各自乞灵、取资的古老意象便不再详举。夐古的事物蛰伏于现代的诗句中,待读者不期而遇。 石(诗)持续燃烧发烫,邀请你一同走入幽微闪烁的黑曜灵光。 日尝/当诗人告白失败时 【九字辈新晋马华作家探讨】王晋恒访梁馨元、胡玖洲、陈凯宇 【九字辈新晋马华作家探讨】我们易变、不稳定、模糊,且复杂的蓝色时期 【花踪16.马华小说评审奖】丘凯文/阿婆(上) 【花踪16.马华小说评审奖】丘凯文/阿婆(中) 【花踪16.马华小说评审奖】丘凯文/阿婆(下)  
4月前
1年前
1年前
美究竟是什么?美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与众人分享。提到美,就会让人想起台湾美学大师蒋勋。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各家都给出不同的看法。 美是雕塑家罗丹说的:“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是作家林清玄说的:“人间最美是清欢”;美是大文豪莎士比亚说的:“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美,也是思想家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学大师蒋勋则说:“美,是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功课。”他认为美很简单,就在我们生活里。因而提出“生活美学”的理念,让大家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 ◢贵族后裔,古都西安出生,两岁前移居台湾 1947年,蒋勋出生在历史古都西安,父亲是黄埔军官,母亲是满清贵族,有兄弟姐妹6人。1949年,他随父母举家移居台湾,落户台北大龙峒。在台湾,生活虽然清贫,父母却很重视教育,蒋勋从小就要背诵古诗,做错事的惩罚,不是抄诗,就是背诗。 然而,当时的读诗背诗予他而言只是惩罚,谈不上美。 ◢美的启蒙者——母亲 母亲是影响蒋勋最深的人,亦是他对美的启蒙者。 “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遇见比我母亲更会讲故事的人。”蒋勋母亲曾和外祖母守着一幢古宅,听着许多仿如大观园的家族故事。这些故事,在母亲刻意渲染之下,竟成了神奇有趣的古老传说,是蒋勋记忆中最早的文学感动。年幼时在大龙峒庙口看的歌仔戏,更激发他对艺术世界的向往。 ◢在西方回看东方,重新发现美 大学期间,蒋勋选修了历史学系。史学的训练,让他开阔视野,改变之前的浪漫主观感,开始走向知性客观的艺术史研究。而后,有感在一个环境太久会失去对美的敏锐度,一颗欲往外发掘美好事物的心蠢蠢欲动。1972年,他离开台湾到巴黎留学,渴望在遥远的西方寻找对美的觉醒。 他在法国学习各种艺术理论,却惊觉法国老师对中国京剧和昆曲颇为赞叹。这让他重新发掘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法国老师更提醒他:回到中国。老师认为,中国艺术不受形式限制,反而给予欣赏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是西方艺术所不能企及的。 众里寻它千百度,慕然回首,美,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是林青霞唯一偶像,半颗安眠药 在林青霞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是蒋勋救赎了她的灵魂。 2002年,林青霞71岁的母亲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而后张国荣和黄霑等好友皆陆续离世,让林青霞陷入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加上父亲身患重疾,更导致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痛不欲生,精神几近崩溃。朋友为了安慰她,送她一套蒋勋的有声书。她一听就入迷,从此和蒋勋结下深厚情谊。 林青霞说:“你们把我当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蒋勋老师。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谈及林青霞,蒋勋却很淡然:“我不想把文学、艺术弄得那么伟大,但有时候有那么一个安慰的时刻,对她的心情很重要。我觉得文学是一种救赎,在人生的关口有时一句诗或一张画就可以让她过关。” 在蒋勋的感染下,林青霞开始尝试书法、绘画和写作。艺术燃起了她的激情,重拾昔日自信心,甚至还发愿:“60岁时要成为艺术家。”如今,林青霞分别写出《窗里窗外》、《云去云来》及《镜前镜后》三本散文集,再次活出精彩人生。 ◢他是美学大师,更是一位善述者 蒋勋是一位善述者,每个话题都能让人有深深的代入感。 自90年代开始,蒋勋做起了美学宣讲,在台北、高雄两地讲《红楼梦》,将美学从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是现在音频节目《蒋勋细说红楼梦》的原型。讲座听众来自各个阶层:有豪门贵妇、名人明星、商贾人士,也有贩夫走卒。 记得有一次讲完《红楼梦》后,腌菜朋友送了蒋勋一条签满名字的内裤。他们告诉蒋勋,他讲述晴雯和宝玉交换内衣的情节让人感动莫名,所以他们要跟蒋勋交换内衣。这样的“礼物”,或许让人费解,但这是听者真正感受到了美才有的“亲密感”。 ◢美,是一种平衡 现在,已届智慧之年的蒋勋在池上住了下来。一年中一半时间在池上,另一半则在台北。在池上,他看遍风花雪月,麦浪滚滚,作息规律,活得惬意自在;在台北,他开讲座,办画展,与众人挤地铁,沾沾人间烟火。蒋勋认为,“美”不仅在自然里,也在生活里。最好的美是在生活的平衡里,这样美和生活才能够细水长流。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美是简单的,它就在我们生活里。 【蒋勋的3本书】 每位蒋粉心中都有一本最喜欢的蒋勋作品。林青霞随蒋勋带领的文化旅行到吴哥窟,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白天读它,晚上也读它。中国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说:“蒋先生的感觉非常敏锐,他讲《红楼梦》,不但细致,而且非常深刻,尤其他能够把这种细致深刻的感情用很有学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我,则钟情蒋勋的《孤独六讲》。对书中那句“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感触颇深,印象深刻。 今天就和大家介绍3本蒋勋作品:《吴哥之美》、《蒋勋红楼梦青年版》和《孤独六讲》。 ❶《吴哥之美》 蒋勋去过吴哥窟14次,仍说:“我还想要再去。”他带过徐克、林青霞、狄龙等人去过。觉得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往月来、花开花落,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有缘人领悟。 “吴哥,如此庄严,如此华美,不可思议。”蒋勋说。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以雄峻建筑和精细浮雕闻名于世。它曾是座辉煌王城,在战争肆虐下,让它从繁华走向没落,湮没在热带雨林里,成了一片废墟。400年后,这座没落王城才被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所发现。 如今,文明重现。 这不只是一本旅游书,它是旅途中被一朵花、一面微笑、一块残石所感动的体悟。吴哥,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是在方正与有无中体现最深的东方哲学;是身体向上攀爬时的心灵朝圣;是在山与水之间寻找人的定位。书中20封寄给Ming的信,娓娓诉说着吴哥王朝的诸寺遗址,那些精细华美的雕刻、郁郁葱葱的景致、古老迷人的传说,触动着你我的心灵,它是那样深刻,却又如此宁静。 ❷《蒋勋红楼梦青年版》 一朝入红楼,终生梦不醒。蒋勋至少把《红楼梦》读了二三十遍。他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红楼梦》就如同自己的生活,即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仔细看去,也都应该耐人寻味。读得久了,便会发现自己也在书中。有时候是林黛玉,孤独自我;有时候是薛宝钗,功利心重,有时候是史湘云,天真直率……”老师说道。 蒋勋讲《红楼梦》,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在这本有声书里,老师以他浑厚的声音,引领大家一同探索大观园里的人事物,他们有的很真实,有的很感性,有的很深刻,有的也很美。 ❸《孤独六讲》 孤独是和自己在一起,它让我们更有力量,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在这本《孤独六讲》里,蒋勋以六个面向去解读孤独。分别是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独”,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思考者不为人理解的“思维孤独”以及世代价值交替所造成的“伦理孤独”。 孤独其实并不可怕,没有与自己相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好好珍视孤独的瞬间吧!当我们与孤独共处,我们将更了解自己。 ▲▲作者 鍾雪芬 简介 伦敦大学资讯及管理学学士。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更享受说书。现为全职阅读推广人,以优雅之心品读人生。每周三在YouTube频道《雪芬說書》说一本好书。每周日在脸书以文会友,分享生活点滴和阅读乐趣。 《雪芬說書》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1年前
1年前
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青年痴呆症,要不然怎会不记得滑手机所看过的内容。或许是爆炸式的资讯对大脑狂轰滥炸,使得小脑袋招架不住,或许纯粹是我的记忆力实在不堪。我想,应该是后者。因此,十分渴望能获得过目不忘的超能力。 翻查资料,现实中确有过目不忘的案列:医学上称之为“超常自传式记忆”,又称为“超忆症”。超忆症者拥有异于常人的自传式记忆力,清楚记得自己相关的每个生活细节。例如他能记得自己某年某日遇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影像清晰,巨细无遗。而且,他们能够一字不差背出自己曾读过的书、看过的戏。乍看之下,超忆症似乎是种恩赐,但其实不然。 超忆症者没有选择记忆的能力,不能自主地选择记诵或不记诵什么,而且总是经常不由自主想起往事。根据记载,他们描述自己的生活像是观看分割为两边的大荧幕,精神难以集中,结果生活大受影响,时常做噩梦甚至失眠,情绪备受困扰。”1 以上段落取自〈三松阁:原谅我不记得忘记〉。 当然,我渴望的不是患上超忆症,而是能自主选择记诵的能力。或许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确实会给生活带来许多好处,像是能轻松背诵考试重点、记得某某人的生日、做事不再丢三落四……然而,“好青年荼毒室”(编按:香港一群青年假设的哲学、人文学科、艺术、电影与社会评论的网络平台)的猪文在〈有种幸福叫做忘记——庄子哲学中的自我观察〉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把美好的事物牢牢记住 文章中提出庄子对人生烦恼的理解就是:我们之所以烦恼,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觉得自己应当去做的事。假若我是优秀的大学生,当我毕业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挣不了大钱,我便会有烦恼,感到沮丧。因此,庄子认为我们不应有“我必然如此”的想法。庄子甚至主张我们应该“丧我”、“无己”,若能忘记自己身为优秀大学生的身分,人生还会有烦恼吗?2 “一以己为牛一以己为马”——《庄子·应帝王》 不过,庄子的理论知易行难。谁又能轻易地说忘就忘,普通人如你我应该尝试过落力去忘记一些伤心事,反而落得愈忘愈记的下场。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该记的记不住,不该记的却记得一清二楚。 有时候我多想成为《失忆蝴蝶》里头的蝴蝶,回头望像隔一世便算。回头望,吴健闻不再是吴健闻,李凤仪不再是日本兵。但,既然不能完全把过去忘得一干二净,又不能完全自主选择什么去记住,那么,不如加把劲把美好的事物牢牢记住吧。 曾询问记忆力好的朋友是如何记诵那么多事情的,而朋友只是笑笑回说:“只要有心要记,就记到的啦!”所以从今往后,我要用心地记住身边每位待我好的人,开心的东西更要专心记起。就如谦谦公子——林家谦在新歌〈记得〉所唱的那样:“请记得留住感觉/过度在人海/我感激昙花盛放/那记忆最后还是爱”。 1/三松阁﹕原谅我不记得忘记 2/有种幸福叫做忘记 —— 庄子哲学中的自我观
1年前
忽闻倪匡仙逝,我当下大笑……没错,我就是大笑了4声“哈哈哈哈”。这是一代科幻大师的招牌笑声,笑声透露出他对待生命的豁达。照倪匡所说,人死了不过是生命中的呼吸配额用完,在地球的生命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罢了。 倪匡其人是自由的灵魂,他曾说过想与庄子的脑电波拥抱,问一问庄周他读了70年也没读懂的《庄子》到底是写些什么。如今他已化为一股脑电波,穿梭在他书中提到的四维与平行宇宙间,或许他如今真的见着了庄子,又或许他正办着星际签证,远赴镜像宇宙寻找另一个倪匡。 倪匡读不懂庄子,但世上又有几人真正读懂倪匡? 可能有人会不屑地说:倪匡的小说不论是科幻还是武侠,均属流行文学,价值不高,有什么读不懂的? 确实如此。倪匡的一些系列作品如《女黑侠木兰花》、《亚洲之鹰罗开》、《年轻人与公主》、《原振侠》确是奇情冒险之流,但在《卫斯理传奇》系列当中却不乏探讨人性、批判极权主义的深度作品。在倪匡众多作品中,《茫点》是我没能读懂的一部。 《茫点》延续了卫斯理的一贯理论:人类对于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大脑,简直是一知半解。虽然人类已能上天入地,可是我们却完全无法知晓别人脑中想的是什么。“在镜子中看不到自己”是《茫点》的经典情节。当一个人无法在镜中看见自己,那到底是镜子有问题,还是眼睛出了毛病?抑或是自己消失了?这是多么令人抓狂、诡异的一件事。 思想自由的妙人 《茫点》以人脑活动为主题,人物众多,故事情节略显复杂,但读到最后其实原因很简单——以上现象只是因为人脑受到某种外来光变信号的干扰。 谜底揭开,疑点却依然重重。他让我继续思考,到底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是虚是实?人脑中的“茫点”(或“盲点”)何在?倪匡并没有解释,他只以一句话结束这故事: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所知竟然如此之少,难怪人生那么痛苦。 开首我刚提到倪匡的笑声与豁达,如此一位思想自由的妙人,在《茫点》这部小说里却下了如此消极的结论(就像他对香港的未来始终抱着的悲观态度),让我觉得倪匡这人,其实是难以完全读懂的。 但这也是必然的吧?人心如此复杂,就如他自己说的:人对自己将在下一秒做什么都无法预知,又如何去了解别人呢? 画家徐秀美为旧版《茫点》所绘制的封面主体是一个女人,女人双眼被类似树叶的物体蒙蔽,已明确表达了“眼见为实”这句话不是绝对的,人类的双眼还不如相机的镜头来得靠谱。 读懂作者才能读懂其作品,或许《茫点》是我读倪匡的一个盲点……
2年前
“乐天,人多说其清高,其实爱官职,诗中凡及富贵处,皆说得津津地涎出。”朱熹对学生说。他不认为白居易清高,在他眼中,白居易是俗人一名。喜爱官职,谈起富贵生活,口水都流下来了。 白居易一辈子在官场,职务包括校书郎、盩庢县尉、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说不在意升等,恐与事实不符。官高官低,薪水若干,白居易不厌其烦,都录诗中。他以刑部尚书官职退休,有半薪可拿,点点滴滴,一目了然。 “能够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入进账,或津津有味,或斤斤计较,或有零有整,或多寡不均,吟哦出来,这真是开中国诗人先河之创举。”李国文写〈白居易说工资〉。“谈钱,不见得俗。”他说。 八百多年前的朱熹不这么看,谈官职俗,谈钱更俗。作为宋代理学家代表,朱熹对做人有要求,舒适乖离生活本质。“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在朱熹眼中,读书人不该沉溺享受。 像朱熹这样严厉的人如今少见。李国文的文章未提朱熹观点,他称赞白居易为人“不假清高”,和朱熹显然不是同路人。莫砺锋在百家讲坛则直接说,朱熹误读白居易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莫砺锋说白居易早年当官,有话直说,不畏权贵,官阶连降几级都不在乎。白居易晚年写诗送给当过宰相的李程,“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自比渔翁,向往隐士境界,说明积极度不够。6人同时当翰林学士,其他5人都当过宰相。 白居易提俸禄,体现的是知足状况。当官初期,收入不高,不投诉钱不够用,只在意基本饱暖,且爱和贫穷民众对比,将爱心散发。“食饱惭伯夷,酒足愧渊明”,那是儒家典型的反省意识。他的〈观刈麦〉、〈村民苦寒〉、〈纳粟〉等都有观望苍生的大我情怀。 随着阅历增加,官场蹭蹬,“兼济独善难得并”,被贬江州后,他转向追求个人逍遥。“不如展眉开口笑,龙门醉卧香山行”,61岁时他用诗句解释心情。都到了耳顺年纪,眼中无天下不应是罪过,他从当县尉的年俸万六到太子少傅的月收入“百千”或十万,不断增加,财务规划尚可,有不少积蓄。晚年在洛阳,经常请客聚会,歌妓相伴,作诗吟月,嘻哈人生。 在庄子思想找到出路 洪迈的《容斋随笔》说唐代工资整体不高,且官职高的人比比皆是,白居易收入不值一提。白居易的富裕,是相对的。洛阳消费,比长安低多。与其说奢侈,不如说懂得闲适意义,在条件许可下安排生活。莫砺锋说白居易是好官,不贪污,他举一例,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把多余的薪俸还捐出来了。” 〈逍遥论〉和〈齐物论〉给白居易不少启发,鲍鹏山在《白居易与庄子》讲白居易思想转变的原因。在官场中白居易百经忧患,虽有政绩,尽心尽力的结果却让自己苦不堪言,甚至经常觉得自己无能、无力和无补于事,庄子思想让他找到出路。知足才是快乐之本,身在福中知福,世事非我事,天下不相干。他转而歌颂多姿多彩的世界,注意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饮食之美、美女之美,组成独有的生活之美。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这是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年轻时不担忧生计,老来更不会吝惜酒钱了。如今痛饮,举杯共欢,两相对看,距70大寿只差3年。醉中行酒令引经史,诗歌清唱远胜管弦伴奏。下回见面应是秋后菊黄,那时家酒酿成,举杯再醉,享受陶然之乐。 白居易和刘禹锡有诗唱和。二人同年,当时都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虚岁67,年近古稀,豪爽沽酒,回想从前,都是匡时救世的好官。宦海浮沉,面对世事有许多相对而笑的默契。“更待”将深情引向未来,二人爱酒,白发苍苍逢知己,聚一次珍惜一次,最后“一醉一陶然”。 喜悦舒畅即陶然。不少人喜欢陶渊明,但只是喜欢陶渊明的境界却惧怕陶渊明的生活。宁是白居易,不做陶渊明,苏轼羡慕白居易惬意晚年。富而可求,无须清高,若不可求,见得思益。明朝袁宗道说除了苏轼,他最喜欢白居易,以“白苏”为斋。他说“居官,省交游,简酬应,萧然栽花种竹,扫地焚香而已。”
2年前
2年前
在这年,我接触到了哲学。因为经常待在家看YouTube,我无意之间发现了香港的一个哲普团体——好青年荼毒室。我记得,观看他们的第一支影片是他们的第一个直播精华,片名叫“严打学棍!!!英伦才子大学教授XX哲学无一幸免”。 影片开头,荼毒室的成员——白水和猪文(还有四哥),便大骂那些来观看直播的人,猪文骂:“痴线架你哋?咁多人睇做咩?做哋有意义嘅事啦!”白水又骂:“成班垃圾!”当下,我被他们的风格逗得很欢乐,当阿泉说宗教教我们学会悲观的时候,猪文逗趣地回复:“悲观要学嘅咩?你教我乐观丫嘛,白痴嘅!我又教大家学识悲观咯,睇吓自己个样咪得咯。”整个影片看下来,真的是笑到抽筋。从此,我便爱上了他们。 然而之后,我去搜寻更多他们的影片,居然发现,这群好青年荼毒室的成员原来在港台有个哲学清谈节目《哲学有偈倾》(现在这个节目因政治因素已被腰斩)。一开始出于新鲜,也因为对他们有好感,我点了一支聊人生意义的影片来看。这次他们不像直播时胡言乱语,而是一本正经地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人生意义。有点意想不到的是,我发现,原来猪文是牛津大学的博士生,而阿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这证明了一点:越厉害读书的人,越会玩。 激起我求知的好奇心 老实说,我不怎么明白他们在聊些什么,像是什么从主观的感觉去评价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意义,或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知道自己人生有没有意义。尔后,又聊到人生本身到底有没有意义。耐心地看完后,仍似懂非懂,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他们讲的粤语真的很好听,就算不明白他们在讲什么,也能因为想听他们的声音,把大约50分钟的影片给看完。 这支影片应该是让我想深入了解哲学的开始吧。我开始去听他们在YouTube的讲座,到他们的部落格去阅读他们写的文章(特别喜欢一篇叫〈有种幸福叫做忘记——庄子哲学中的自我观〉),然后又去Clubhouse听也是好青年荼毒室的成员——盐叔聊生死课题(提问环节我还跟盐叔聊了几句呢!)。不过,可能是我人太笨,我只能明白哲学的皮毛而已,像什么效益主义、存在主义、我思故我在等等。这些哲学术语真的弄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又或者搞明白后再忘了。他们也解释过哲学为什么这么难,原因是哲学问题有时候太过“离地”,甚至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 对我来说,哲学有点像窗外被窗帘遮盖的世界,而好青年荼毒室就似一阵风,偶尔把遮盖着哲学的窗帘给吹开,形成一条小小的罅隙,让我看见了一点这门学问的样貌。不过,哲学的全貌是如何,我应该永远也弄不清楚。不了解哲学就不了解吧,反正将来又不是要靠哲学揾食。而不了解可能也是好事,因为不了解,才会激起我那一丁点的好奇心,尝试去了解这门学问。 在此,我想认真感谢好青年荼毒室的这群人,是他们陪我度过了在家的孤独时光。有时候我还会一边做功课,一边开着电脑听他们聊天,因为这样能感觉他们陪在我身边,像《笑傲江湖》的桃谷六仙,叽叽喳喳聊个不停,让我不感到寂寞,陪我度过疫情,这艰难的时期。 编辑台/靖芬 又近岁末,思绪或增。尤其这难以言喻的一年。 这一年似乎有些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内卷,莫名其妙的静止,莫名其妙的消亡与承担,似乎有点……令人费解? 然而费解,也许是书写最宝贵的状态之一。 大多人写文章,多写自己了解的事,或为记下厘清了逻辑的事。但实情哪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不解”也很迷人,“有所疑惑”更可能是一部作品之始。 是以今年,【星云】将以“我所不了解的……”为岁末特辑的主题。我们邀请了不同年龄段的作者来分享他们此刻的疑惑。或许,年轻的作者能从他人的经验与智慧中,发现有些问题能被解答;长者也可能在梳理疑惑时,得到别的领会。即使有的问题永远没有答案,那也没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与这些不解共处。 今天,且让我们先阅读2000年后出生的“00后”心声。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