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林芷桑

1星期前
5月前
10月前
最近看新闻,很多国家防疫规定都放宽了。香港政府的防疫规定,自1月30日起撤销所有隔离令,所有Covid-19检测阳性人士无须呈报,若无症状或不舒服,也可以自由外出或上班。但为保护幼年族群,检测阳性的学生则不必到校上课,直至快筛呈现阴性。 同一天,韩国政府宣布1月30日起仅建议民众在室内佩戴口罩,不再强制要求。韩国政府口罩令时隔27个多月全面解除。不过,医疗机构、药店、高风险场所、公共交通车厢等将继续维持室内口罩义务。对于5种高风险情况,包括有Covid-19感染症状或与有疑似症状者有过接触、Covid-19高风险人群或与高风险人群有过接触、近两周与Covid-19确诊者密接人员、处于“三密”(密闭、密集、密接)场所中、处于高喊、合唱、对话等产生飞沫行为的人员密集场所时,韩国防疫部门强力建议佩戴口罩。 1月2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将把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法》中级别下调为与季节性流感相同的“5类”。在变更后,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等的观察时间将取消,医疗分阶段转为正常体制。此外,无论室内外都由个人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刘善虑近期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Omicron毒性减弱,可认为是从pandemic(全球大流行病)到endemic(地方性流行病)的转变。“病毒进化的整体趋势是致病性越来越弱,虽然在某些阶段也会增强。”他希望今年内能看到世卫组织宣布结束Covid-19“全球大流行”。 这就引出了一个大哉问:Covid-19全球紧急状态要结束了吗?真的安全了吗? 然而,世卫组织冠病情况专家委员会顾问去年12月透露,由于中国在2022年底放宽“清零政策”,当下还不是结束紧急状态的时候。 “疫情进入第4年,我们现在处境确实比1年前好,”世卫秘书长谭德塞博士暗示疫情紧急阶段尚未结束。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30日在声明中也指出,冠病大流行处于“过渡节点”,仍需谨慎管理,“以减轻潜在的负面后果”,并发布最高级别警告,称冠病疫情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现在走在路上,茶室、咖啡馆内,戴口罩的人还是蛮多的,只是不再那么严谨。 近期进入流感盛行期,流感病毒感染后也有重症与死亡风险,重症死亡率达20%,比起Covid-19目前的6%高出许多,如果同时染上Covid-19和流感病毒,死亡率更高达30%,要格外防备。 随着全球努力与病毒共存,货币兑换商店前可见人龙,大家已逐步解封,兴奋地拿着行李、带着护照,前往机场走出国门。这是必然的现象,病毒不会消失,民众就要有心理准备,打疫苗也好,或好好提升自身免疫力,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出门旅游最怕遇上身体不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是防病毒不二法门,如果加上保持社交距离,就可以避免掉大部分的传染源。但旅游就是要开开心心的,也别太拘谨,反让自己更压力。大家就看着办吧!   更多文章: 张露华/大地回春 展翅高飞 许钦斐/可可?椰汁?甘草露! 关丽玲/当内容不再单纯, 模糊的界线会不会消失? 梁靖芬/没关系
1年前
花踪颁奖典礼结束了,坐我对面的靖芬依旧忙着花踪相关的事,要安排刊出评审记录和得奖作品。记者虽然都已交稿,她仍需要重听录音记录,修正、补充、审阅,没问题了才能刊出。在这过程她常会突然念念有词、发出怪声、哈哈两声,有时还会唱两句。当然也会顺便传授经验“如何写评审记录”,例如哪些字眼不应该省略,哪些句子应该保留,不用帮评审长文缩短或过于精简等等,因为有时候那些话很可能就能让入围者理解评审的选择,甚至得到安慰。 什么时候才能刊登完啊?靖芬说:刊登完应该年底了吧。这时候,编辑慧燕催稿信息来:下星期【编采手记】轮到你啦。嗯,我有记得的,只是还没想到要写什么而已。慧燕提议写花踪花絮,好吧,那就写一写“现场凸槌小事”。 记得上一届花踪,招待嘉宾入场前会先检查票根,再指示座位方向,迎面走来一名穿着华贵的太太,我便随口问:我可以看看你的票吗?她回说:我是董太太。我愣了半秒,啊!怎么没认出来(咦?不是说贵宾是一起入场的吗),马上回说:不好意思,董太太这边请。也许董太太看我紧张了,便说:没事,董桥先生还在外面说话,我就先进来坐。 结束后,跟同事提起这事,他们帮我加了好多“没票不准入场之你明天不用来上班”的各种戏码。 这一届花踪,也是负责招待和领台,因为疫情的关系,所有人都必须戴口罩,心想这次更不好认人吧,但还好没凸槌。但凸槌小事还是有的,原以为座位比较靠右通道的嘉宾理应会往右边走,由右边的同事负责领台,看着反射动作习惯往左走的贵宾,反了方向往左边走来,惊得我马上从座位弹起,引领上台。之后,也有没等我领台就自行走上台的,吓得我背都凉了,一额的汗,头还有点晕,我蹲在地上几秒,晃了晃脑袋,振作起来吧,继续把任务完成。 另外,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就是第二轮颁发武侠小说奖,宣布得奖者之后,等了一会儿仍没看到得奖者陈平业或代领从入围人群中走来台前,便以为他缺席(可是同事有提醒我要留意他年纪比较大……)颁奖礼结束后,同事才告诉我,陈平业是有出席的,七十多岁的他一个人从槟城开车南下再搭MRT过来,只是他不知为何没坐在入围席,而坐到楼上去,从楼上匆忙奔下楼要上台的他还崴了脚,赶不及领奖。后来,他有在后台领了奖,记者为他拍下照片并记录了得奖感言。 至于,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票却没位子坐?这问题,我也回答不了,很抱歉。我能理解对方的不爽,可是我也没办法再生出座位让她坐了,惟有真诚道歉吧。也有善意的观众会问,那我可以坐在梯级吗?我说,开场之后的后方梯级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避免阻挡通道。我后来也是坐梯级。 花踪颁奖典礼这么多届了,难免还是会有瑕疵,但同事们都尽了心力完成任务。希望下一届吸取经验,做得更好。   更多文章: 黄俊麟/一杯茶的时间 张露华/好心做坏事,说的是你吗? 许钦斐/这篇文有16个错别字,你找全了吗? 关丽玲/婉拒与推荐 梁靖芬/编采手记的编采手记
2年前
我又在吃蛋糕、雪糕!平日不会主动吃甜食的我,这个月已经买了好几次蛋糕、雪糕、奶茶。听说吃甜食可纾缓压力、心情变好…… 某天,主任老黄问“小编”有没有兴趣跟“阿管”学习拍摄时,小编们都说好啊、有兴趣。隔天上班,老黄就说昨天的提案已拍板定案,下午建立WhatsApp新群,隔天就要会议。突然高效地进展神速,真让人措手不及……会议结束之后,小编们开始讨论、寻找适合的目标人物、搜集资料,一个月后交上方案。 5月中,终于入正题了,会议一开就是四五个小时。离正式开拍,只有两个星期,人物与档期要一一敲定,约受访者前期会议、整理访纲、勘景等等,3个小编各自领了两个人物,在忙新项目期间,当然同时也要把日常工作处理好。 因为出差而无法参与这次新项目的“白旁编”在群里问,突然开turbo问你们怎样啊?我回说,“没什么啦,压力大到想逃避而已,连做梦都梦到在跟上司报告进度……”领座同事阿紫说,印象向来什么都搞得定的我,很少看我这么压力,那就真压力大啊!一点都没夸张,“火星小编”说她很焦虑,连最steady的“小壮编”也说有压力。 就是会一直反复在想,事前功课有做好吗、是不是有把事情都做好了、还有什么需要再补充、好像可以做得更好,但又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也不懂自己做得对不对或好不好,自己的不足会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够专业等等小事情,都会操碎了心。 虽然老黄有告诉我们不需要太压力,只是学习。其实,我们也知道,可是习惯躲幕后的小编,突然要走向幕前作业,每当要处理相关事宜时,压力就是自然会现身。 压力是一种主观反映。适度的心理压力或应激,对驱动机体适应环境是有利的,它可以提高机体的警觉水平与潜能,以应付各种变化的情境和事件的挑战。但是,如果心理压力持续时间过长或应激状态过于强烈,需要较大的努力才能适应,就会扰乱身心平衡。 当压力山大到想逃避,怎么办?除了吃些甜食,睡觉、运动、听歌、看书、看动漫都是我的纾压方法。歌,我喜欢选一首歌可以无限循环8-10个小时直到听腻为止,要知道不是每一首歌都适合loop,我的loop歌单里只有5首。再来,就是转念吧——客观地看待工作,化大任务为小步骤,放弃完美、积极面对“没表现好”,相信能力会提升。最后,希望6月快点过去,好喘口气啊! 到底是什么新项目呢?敬请留守《活力副刊》吧!   更多文章: 张露华/浪浪的守护者 许钦斐/布告栏 关丽玲/想当年的沟通艺术 梁靖芬/走神的必要 黄俊麟/父亲的座驾 蒙慧贤/一颗螺丝钉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