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歌剧

  在主演们眼中,魅影与克里斯汀之间的关系非三言两语可形容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 百老汇最长寿音乐剧——《歌剧魅影》于星期日(4月16日)在演出了第1万3981场后落下帷幕。2019年,《魅》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马来西亚上演。 一起回顾当年活力副刊的独家幕后专访……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曾于全球44个国家、186个城市上演,今年第一次踏足马来西亚登上国家文化宫的舞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文化宫用了30年才迎来这部经典音乐剧呢? 而魅影、克里斯汀与劳尔之间看似狗血烂俗的三角恋,为何成了永垂不朽的经典剧目?又是什么成就了经典呢?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刘永发、陈世伟   1911年的巴黎歌剧院里举行一场拍卖会,年迈的劳尔坐在轮椅上,示意身边的看护替他拍下一个猴子音乐盒,听着自音乐盒流淌出来的音符喃喃自语。 随后,拍卖员掀开布幕,宣布下一个竞拍品是一盏水晶吊灯,并叙说多年前与这盏水晶灯有关的意外,以及关于歌剧院那神秘魅影的故事。 劳尔那一段尘封在记忆中,刻骨铭心又惊心动魄的往事随着缓缓升起的华丽水晶灯,一幕幕在观众眼前上演。 时光倒流回到1881年,年少轻狂的劳尔一眼认出在舞台上哼唱着咏叹调的歌剧女演员正是他青梅竹马的玩伴克里斯汀,两人久别重逢并堕入爱河,然而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自始至终地藏在黑暗的角落默默窥视,他不知道在他错过的这段岁月里,出现了一个和他一样深爱着克里斯汀的人,用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所有剧情的走向,继而引发一连串的灾难和悲剧。 水晶吊灯引发的“灾难” 尽管魅影的真容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藏在面具之下,但他绝对是《歌剧魅影》的灵魂人物。 “魅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音乐剧里的魅影和小说版的不尽相同,音乐剧版魅影更为浪漫,同时也没那么可悲,只能躲在暗处监视她。 “他是一个高智商的天才、作曲家、音乐家以及建筑师,但是他具备聪明的脑袋,内心却还是一个小孩。若你从小孩手中拿走他的玩具,他会大喊大叫,他不会问你为什么拿走他的玩具,这就是魅影。他暴躁易怒,可是他很敏感,感受力是我们常人的10倍。” 魅影扮演者佐纳敦.罗斯莫(Jonathan Roxmouth)这么形容他。于是当劳尔试图从他身边夺走克里斯汀,魅影的失控愤怒,仿佛不再那么难以理解。 “克里斯汀是他的全部,他从未如此爱过一个人。他住在剧院的底层,远离阳光、远离人群,她的歌声穿过层层阻隔,走进他心里,让他意识到这就是他寻觅已久的声音,与他的音乐最为契合的声音。他尝试用他的音乐向她表达爱意,她成了他的全部。 “一旦一个人成为你的全部,这是极为危险的。当你失去她,就意味着你一无所有。一个没什么可失去的人是最危险的。” 佐纳敦将魅影疯狂又孩子气的人物性格特征娓娓道来,讲述着魅影人格塑造是缘何背景,条理分明又冷静理性的语气,令人很难把他和台上的魅影联想起来。因此要如何将一个他口中的“疯子”诠释出来成了他最大的挑战。 “他时而优雅,时而疯狂,时而是跟踪狂,时而为心上人亲吻了别人低泣,并不是一个性格稳定的人。我需要在5场戏里向观众去描绘他的疯狂并合理化他的行为,去展现一个被社会毁坏掉的产物。” “最后,他向克里斯汀说我爱你,这是成人的表现,恰恰证明在最后的时刻,他长大了。” 于是,他每天都在经历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到最终成长,懂得表达爱的旅程。 佐纳敦至今最喜欢的魅影是麦克.克劳福德,也坦承演唱“Music of the Night”时借鉴了他的唱法。 真爱是谁? 而在这场3个人的纠葛中,魅影和克里斯汀之间的关系犹如雾里看花,令人看不清究竟魅影近乎扭曲的深情是否真的只是一厢情愿?演员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佐纳敦认为,他俩的关系是一个足以支撑观众坐下来观看2小时音乐剧的“问号”,倘若有明确的答案,《歌剧魅影》也许就不存在。 “他们的关系非常复杂,因为时刻都在变。克里斯汀并不清楚她对魅影是什么样的情感。她听见神秘的歌声,思索着是来自天使还是已故的父亲灵魂,抑或是她意中人?她一直在试着去找出答案。” 有着与劳尔匹配的阳光帅气的麦特.雷西(Matt Leisy)从劳尔的角度解读这段三角关系时提及,实际上他对魅影和克里斯汀的关系颇为嫉妒。 “劳尔是富家子弟、花花公子,和克里斯汀是青梅竹马,也是她让他成长,不再以自己为先。 “魅影和克里斯汀因为音乐,在精神上的联系非常紧密,遗憾的是劳尔没有。他更像是她的歌迷,一个投资者。” 当我提出这两人是不是灵魂伴侣时,麦特先是半犹豫地否认“灵魂伴侣”的说法,开始列举可以概括克里斯汀和魅影关系的用词。 “我不会想用灵魂伴侣来形容他们。嗯……他们是师生,对彼此有性吸引力,他们俩有着更深层的联系……”说着说着,他粲然一笑道:“好吧,就定义他们是灵魂伴侣吧!他们是灵魂伴侣。” 麦特最喜欢的劳尔,是由哈德里.福瑞泽在《歌剧魅影》25周年饰演的版本。他直言即便让他选择,魅影与劳尔之间,他还是会想出演劳尔这个角色,因为魅影太压抑阴郁了。 那关键人物克里斯汀饰演者梅根.皮切诺(Meghan Picerno)又如何看待这段三角关系呢? “我觉得她的人物性格比一般人给的评价要更复杂一些。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少女,我们必须记得她是一个少女,多情、散发着贺尔蒙和多愁善感。有人史无前例地用音乐触碰到她内心深处,她就想找出这个人。” 梅根此前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其中一本曾提及养育克里斯汀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四处旅行流浪的小提琴手,因此在她眼中的克里斯汀除了是一个失去父亲多年的孤儿,成为一个她并不愿意成为的芭蕾舞者,一直渴求着爱且骨子里还有些狂野的少女。 那就是为什么她很容易陷入对魅影的幻想,因为她太渴望爱。 “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从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会很难理解她的一些决定和举动,若那是2019年的梅根,这个故事就行不通了。克里斯汀并没有相同的选择自由,在她有限的范围内她已经做好最好的选择。” 因此她并不认同部分人将克里斯汀和魅影的关系标签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反而将他们定义为精神上的恋人。 “所以尽管发生了许多事情,她依然愿意爱他,这与他的面具等外在因素无关,只和他的内在有关。音乐是他们共同的语言,这是别人无法取代复制的。我个人觉得他俩就是灵魂伴侣,是阴和阳,是互相需要的关系。很复杂。” 她形容,魅影是社会普遍认为最不适合的对象,那劳尔便符合大众定义的良配:英俊多金,出身于富裕家庭,他对艺术感兴趣却不完全了解艺术,完全满足了世俗的要求。 “作为梅根而言,他是完美的伴侣,但是,”她加重语气强调,“但是他缺了点什么。缺了点精神层次的东西。复杂的地方在于她也爱劳尔,只是完全不同于对魅影的爱。 “魅影是社会大众认为那是不该爱的人,劳尔则是大家口中你应该爱的人。所以这真的是很有趣的三角关系。” 梅根直言,莎拉.布莱曼版本的克里斯汀是最经典的。她笑说,世界各地版本的“克里斯汀”会在社交媒体上互动,偶尔会吐槽裙子太重,大家都会有同感,特别有趣。   哪个角色最受演员欢迎?吉利夫人。 询及演员们最喜欢的角色,佐纳敦以及麦特毫不犹疑地回答:“吉利夫人。”而且喜欢的原因也出奇地相似,一度让我不禁怀疑他们是否事先私底下讨论过。 “吉利夫人是唯一一个知晓所有事情来龙去脉的人,但她保持沉默。她发现魅影并拯救他,还把他藏匿起来,她也知道他就是魅影。后来她意识到他已经失控却不知所措,最后仅是通知劳尔他的藏身地点,然后便离开。” 相比起全剧唯一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的吉利夫人,梅根则给出与别不同的答案:克里斯汀。 “她看起来天真无邪,可是又有多少17岁女孩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举世闻名的歌手?又有多少人会全情投入到梦幻之中?” 首次登上国家文化宫,主演们有什么感想? 《歌剧魅影》剧组首次踏足马来西亚,相比起长堤另一端的新加坡,可能对他们而言更为陌生但新鲜。 更衣室长期被安排在地下室的佐纳敦,来到马来西亚之后第一次拥有一个带窗户的更衣室。 “我可以看见抵达剧院的观众神情,人们脸上写满对《歌剧魅影》的重视,我真觉得很美妙。” 然后每一晚在开场前播放国歌的环节,居然是他最喜欢的一幕。 “在那一刻,观众们凝聚在一起,然后再坐下看剧,这已经让我们事半功倍。这是我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由于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非常靠近,以至于麦特能清晰地听见来自台下的笑声、抽泣声。 “这样我们能和观众建立很好的关系。有的剧院较大,可能无法听到这些声音。我真的很享受在这里表演的感觉。” 这样的“亲密度”甚至让梅根联想到在美国的舞台,能让演员们真切感受到观众当下的情绪反馈和参与感。 “我们可以立即确认我们的演出和音乐是否已经触及观众的内心,第一时间便能得到回应。” (原稿上传于2019年7月11日) 梅根认为,相比起魅影,劳尔与克里斯汀更像是被世俗所祝福的神仙眷侣,只是两人缺乏精神上的羁绊。 下一篇:【又见魅影之二】《魅影》后台,开放的秘密
1年前
1年前
马来西亚籍香港顶尖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张吟晶说,声乐是一门要不断让自己进步的行业。除了歌剧,她也于音乐会或话剧中演出,没有演出的时候,就会担任声乐老师,可以说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与自己的声音共处。然而,一种职业若持续做必会有各方面的提升,但对声乐艺术家来说,持续的表演与教学其实也能说是某种程度的消耗——失去了纯粹磨练技术的时间与机会。未来十年吧,她说,是时候专注追求艺术造诣,在这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追求,却无法真正做任何规划的自由人艺术生涯中,保持自己对声乐的如初热爱。 报道:本刊 梁馨元 图:受访者提供 香港顶尖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张吟晶(36岁)于2019年受邀于意大利Petruzzelli歌剧院演出《塞尔维亚理发师》的罗西娜,近年也受香港管弦乐团、香港歌剧院、意大利Erasmus管弦乐团、新加坡歌剧院、巴赫合唱团等担任独唱。眉清目秀,说起话来声音带着磁性的她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沙巴人,毕业于沙巴崇正中学,从中学时期便热爱声乐。 后来,她选择了到香港演艺学院升学,完成音乐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亚洲艺术推广基金会(FAMA)奖学金及John Hosier Trust奖学金。但她也缓缓说起,自己的成长环境中并没有古典乐,小时候因为住在沙巴,乐谱也需要通过邮寄才能获得。在学院期间,有好多从小就听歌剧长大的同学,但她极其清楚自己的热爱——“这些都可以追。” 把歌剧放进体内 学音乐是一件孤独的事。“有乐器的人能当作是自己和乐器的对话,我没有乐器啊,所以就是和自己的对话”,张吟晶说。当年在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系就读期间,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关在一个小房间训练,在那里会遇到极多很有天分的人,当然天分也只是开始,要成功的话,付出的永远要比别人更多。 从拿到音乐及乐谱,到足以上台表演,除了要把谱像背书那样熟记,“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感觉它已经在你的身体里”,这个过程将近要半年。就像当年在音乐系,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训练的时光,在后来的歌剧生涯中,演出前把谱完全地植入自己体内也只能是一个人完成的事情。 半年间要做的练习是什么?其中一样是学语言。在一次演出之后,一位法国老伯伯找上她,说:“恭喜你!你的法文我全都听得懂!”盛行于欧洲的歌剧,除了英语之外,也常有法语、德语等剧本,对张吟晶来说,即使现场只有一个人听得懂,那也都值得。 舞台上每一步都有原因 心情烦躁时,张吟晶说自己会选择听古典乐,尤其是巴洛克时期巴赫的音乐。她形容自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在我看来也是“细腻”。歌唱类别众多,能听懂或喜爱古典歌剧的人相对少。然而,张吟晶始终选择了歌剧的缘由为何?她如此说道:“可能我被古典乐感动过吧。” 在舞台上,每移动一步都有它的原因。“往前走,也许是有些什么吸引你,或者有些什么在等你;往后退,可能意味着你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她说道,舞台上每个轻细的动作,恰似不以为然,但观众实则都看在眼里。 于是,每个动作的铺排,其实都蕴含着“动机”。 歌剧与歌唱的一步之遥,便是加入了角色。就在今年刚于吉隆坡歌剧院演出的《卡门》,张吟晶说自己与角色本身便是截然不同的人。她笑着说:“主角是一个遇事会与人打架的性格,是我的话一定会先走得远远的;她也是热情的人,我就比较……慢热、害羞。” 人就像液体,需要时可以很多变 于张吟晶而言,歌剧的有趣之处亦是可以扮演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但这谈何容易?人就像液体,需要时可以很多变,但没有人可以完全与其他个体一模一样。 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导演与指挥的三角拉扯。指挥在演奏时是舞台的主导,导演在演奏开始之后便对台上所发生的一切无从掌控,歌剧演员则是让一切“发生”的人。这样的三角关系,张吟晶很多时候身处其中。 然而,最好的状态便是把角色谈到“活”起来,彼此交流心目中对该人物的想法与预设。也只有演员本身肯定了这样的角色,当演绎的动机来自自己,才有可能达到自然。 “曾有导演和我说,最好不是完全变成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谈起自己演绎男生角色的经验,认为自己完全不理解男生在想什么。可以做的,就是从个性中抽出比较趋近于男生的特质。 液体般的人,有那么多正在流动的特质,张吟晶捉起那么一两个,辅以自己细腻且敏感的感受力,创造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人物。 歌剧里的每个元素都在相互配合 除了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揣摩身为不同人的历练与感悟,对张吟晶来说,演绎歌剧的当下让她最喜欢的,便是感受到全场观众的气息都跟着自己起伏。偌大的歌剧厅中,自己的歌声引领着数百位观众的情绪,高潮迭起,像是汹涌不定的浪。 一场歌剧由什么元素组成?首先是人——歌者、指挥、导演、群众演员、乐手、舞蹈员,细至舞台布景、戏服、灯光……每一个元素都在相互协调与配合。 “有一次,我看到自己的服装,咦怎么这么素的感觉,但灯光一打下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了,”她说。 一首3小时的歌剧,当中必经不同章节与情绪转换,我问这样的切换会难吗?她想了想说:“音乐会帮你的,当你听到音乐时就知道该怎么做,当中一定会有过渡和铺排。” “音乐会帮你的”,她很肯定地说。但有些时候终归要靠自己,比如把耳朵给打开。 张开耳朵,记住一种感觉 音乐与歌声相互交织,一支浩大的管弦乐团所演奏出来的交响乐萦绕在歌剧厅,作为演唱者,亦是要把伴奏给听进去,才能与之协和。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达到的,张吟晶也自嘲说:“当年在学院一开始也会紧张,双眼紧盯指挥,不太听得进伴奏。后来慢慢学会用余光看指挥,用心感受音乐,就会越来越自然了。”她更笑道:“别人问我为什么在台上不会紧张?我也是抖过来的!” 而关于气息,这也是歌唱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气息用得好的演唱者,随时都能引领现场数百观众情绪高低摆荡。歌剧演员站在台前,仿佛毫不费力便能发出洪亮的声音,我问她怎么办到的?她说:“我们不是要发出大的声音,而是要远,可以传出去的声音。” 在一开始练习发声,找到共鸣的日子,始终要依靠耳朵,听出声音的优劣。“用耳朵辨识对的声音,并且记住那种感觉,”她说。 对于找到共鸣这件事,听歌的人也许能通过歌词寻找共感,然而歌剧似乎有它语言上的局限。但对张吟晶来说,在歌剧中令人留下印象的未必是歌词,可能是一段抢耳的旋律,演员的一个动作,或仅仅是一个迷人的气息。   更多文章: 袁家杰从销售员、时尚买手到品牌代理,学历不高 却赢了事业 UiTM日籍副教授率团海外高歌,唱响国际 【短片】日本指挥家,带大马合唱团冲出世界! 用游戏培养数码公民 儿童阅读推手子葭:游走世界,深耕爱书幼苗 钢骨森林里的森林学校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