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浪漫

(新加坡14日讯)情人节甜蜜第一弹!低调谈情多年,狮城甜姐儿胡佳嬑赞小阿哥许瑞奇:很浪漫的男朋友! 视帝许瑞奇早在去年《红星大奖》得奖之后直言要“感谢我的爱人”,坦率的他更在电台承认自己已有女友,不过,被问起是否圈内人时,他缄默不语。 《新明日报》记者近日从旁探知,瑞奇口中说的“爱人”,其实就是狮城甜姐儿胡佳嬑,也就是胡佳琪的双生姐姐。 早在佳琪宣布结婚时,记者就第一时间问了佳嬑,当时她承认已有男友,不过并没有明说对象是谁,问起婚期,佳嬑还说:“不是妹妹结婚,我就要结婚的。” 男的俊、女的俏,都属于在本地演艺圈默默耕耘的艺人,瑞奇的演技在小阿哥当中备受嘉奖,由于他演绎的角色很接地气,粉丝层面很广,观众缘很好,与佳嬑两人外形匹配,如果在一起绝对是娱乐圈佳话,开年好事一桩,恋情必能收获很多祝福。 记者昨午联系胡佳嬑,先问她情人节怎么过,她表示“会跟家人过”,打趣问她“不是跟男友过吗?”她一愣,表示“不是”。 记者单刀直入,指出网友在社媒催婚她与许瑞奇,显示两人关系匪浅,记者也已查悉两人是男女朋友。 一问催婚,佳嬑支吾起来:“哎呀,这要怎么说呢?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综合网友在社媒起哄,两人社媒互动、再加上有知情者向记者爆出佳嬑的男友就是视帝许瑞奇等种种证据,记者直接问佳嬑,“你们在一起多久啦?” 记者再三确认,一直很低调的佳嬑也只好含蓄承认与小阿哥拍拖,但问起在一起多久,她笑说“不记得了”。 被问许瑞奇是否是个浪漫的男友?佳嬑说:“很浪漫(比如?)会做很多男朋友会做的事(像送花?买食物给你吃?)是,他都会做。” 现阶段与小阿哥在一起很开心吗?佳嬑答“是”,既然网友在社媒催婚,两人可有考虑结婚?妹妹佳琪是在12月27日生日当天注册结婚,佳嬑会否也考虑来个生日注册“双喜”良缘? “没有去想,一切随缘。”佳嬑说。 2人在社媒常甜蜜互动 许瑞奇与胡佳嬑爱得低调,但两人其实不时在社媒“甜蜜互动”,甚至有网友也爱在双方IG账号留言处调侃两人。 记者查阅许瑞奇与胡佳嬑社媒账号,两人上传的部分打卡照,虽然是单人照片为主,日期也会不约而同错开一两日,但背景却相同,应是在同一地点拍摄,疑似是两人暗地里“秀恩爱”的情侣照。 另外,许瑞奇去年欢庆30岁生日,有网友在胡佳嬑留言处下,喊话男方“30而立,是时候结婚了”;许瑞奇有次拿着插着两根吸管的西瓜,贴文“Watermelon juice from 我的美人”,有网友疑惑另一只吸管属于谁,就有另一网友直接点名胡佳嬑;网友也很爱在男女方贴出的个人自拍照下标记另一人名字。这些网友估计已知悉两人的关系。 许瑞奇的确浪漫,胡佳嬑贴文几乎都能看到男方按赞,尤其许瑞奇本身并不属于在社媒活跃的人,他还有次回复胡佳嬑留言并放上眼冒爱心Emoji,女方也总在许瑞奇帖子为对方打气呐喊,连胡佳嬑双生妹妹胡佳琪,也不时在许瑞奇社媒留言处出没互动,可以看出关系非常好。 ‘没打算公开’ 佳嬑:不想影响对方 受访时,佳嬑一再表示两人完全没打算将感情事公开,由衷表示“不想影响对方”,语气处处为男方着想。 记者追问,那他们会瞒婚吗? “结婚时才会公开吧。”佳嬑答得很客气。 记者通过短讯,将感情问题同样抛给瑞奇,直至截稿为止,暂未取得回复。
2月前
(新加坡14日讯)结婚43年,相处近半个世纪,灿哥廖伟雄授婚姻之道:“小吵添情趣,睡醒就忘记!” 《新明日报》报道,灿哥表示自己一点都不浪漫,但问灿哥怎么过情人节?他说:“我们天天都是情人节,日日开心才重要。” 其实,灿哥待马来西亚太太杨慧玲体贴有加,翻查记录,在结婚41周年时,老夫妻还开起庆祝派对搞浪漫,当时只见灿嫂身穿一袭黄金线绣凤的红裙挂,灿哥则戴着圆框墨镜,大红婚服胸前戴上一大颗红彩球,开心“迎娶”灿嫂。 今年踏入43年婚姻,属于“法兰绒婚”,灿哥灿嫂甜蜜恩爱近半个世纪,分享幸福婚姻心得,灿哥说,那就是男人一定要尊重老婆,昨天受访还搞笑向记者表示:“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有空要吵一下架,隔天睡醒就当没事!” 由于娶大马太太,灿哥这10多年来都在大马欢庆春节,大年初五就要开工,春节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吃吃喝喝,到友人家一聚,“在香港是逐家逐户拜年,马来西亚则是‘一大票人’齐聚,还有舞龙舞狮,非常热闹!” 积极研发农业新技术 问起龙年大计,灿哥表示正与一票志同道合者积极研发农业新技术,让耕种的农作物能减少化肥、不用农药,而能达到茁壮成长的目标。 灿哥意味深长地说:“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培植出的有机农作物,能真正带给每一户家庭,大家都需要健康,享用有机食物不应该只是有钱人的专利。” 有感市面上的食材只要挂上“有机”的标签,身价立即飙升不少,他认为必须有效地降低有机农作物的成本,才能让有机食材以更大众化的价钱售出,让人人拥有健康。 不过,他也说:“不可能只靠我一个人,这个理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努力吧,继续努力!”似乎也在自我激励,降低成本的目标是多少?灿哥想了想说:“超过50%!” 灿哥目前在大马已有两三个农场,种植的包括玉蜀黍、蔬菜甚至榴梿都要“有机”。 “所谓有机不只是说说而已,必须具备严格的培植条规。”灿哥笑着放话,一旦研发成功,就能将有机食材以低廉的价钱卖出国,地点当然也会包括新加坡。 今年他会继续马、中两边跑,为有机农作物继续深耕发功。
2月前
1947年底,张幼仪到北平,患肺结核的林徽因刚动完手术,病得很重,恐不久于世,想见她和孩子。她带着徐积锴和孙子到医院时,林徽因虚弱得说不出话。二人第一次见面,林徽因望着他们,“头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她也仔细地瞧了瞧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回忆见面场景。 张幼仪对林徽因有意见。飞机失事前,徐志摩到云裳服装店,先找张家老八张嘉铸谈事,后问订做衬衫是否如期完工,话完即准备赶回北平。营运不久的中国航空公司找他做广告宣传,给免费机票,张幼仪听后紧张,她只信外国航空公司。他大笑:“不会有事的。”后来知道行程匆忙,是为了出席林徽因讲座,不免嘀咕:“为什么她在他离婚之后,还任由他晃来晃去,那叫做爱吗?” 男女之间,未能成为夫妻,是否能化为纯净交往。当事人解释了,不少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林徽因对徐志摩态度暧昧,害他单恋成空。林徽因儿子梁从诫没有因此困扰。他说母亲为人坦荡,徐志摩未去世前,是梁家常客,不只和母亲谈得来,也是父亲好友。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林长民旅居英国。徐志摩和林长民一见如故,起初林徽因称他为叔叔。她聪明,有机智,英文好,善对应,喜欢文学,二人有共同话题,徐志摩不久发现脑海中尽是她影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说二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却不对等,即便交谈甚欢,不太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 徐志摩从美国到英国,阅历和学历都有长进,林徽因初到西方,传统思维浓厚,摆不开家庭束缚。她知其心意,敬佩其才智。不过“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徐善曾在《志在摩登》中说了大体相同话:“当时林徽因只有16岁,还是个未脱离父亲管教的中学生,因此面对徐志摩的追求,她也没有条件回报以芳心。” 徐志摩不是只沉迷于情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是徐志摩〈偶然〉后半节,林徽因告诉孩子说诗是写给她的。念大学本科时我读《徐志摩新传》,最低回不已的是二人有缘无分一章,梁锡华引徐志摩失恋后的话:“仿佛一个在俄国吃了大败仗往后退的拿破仑,天茫茫,地茫茫,心更茫茫,叫我不掉眼泪怎么着。”如此形象化比喻,失恋立增高度。 林长民为梁启超挚友,二人有热血,希望为中国制造新气象。1917年他们支持段祺瑞内阁,分别出任司法总长及财政总长。林徽因和梁思成早已认识,1923年1月二人定亲。梁启超写信给女儿梁思顺说他“得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他留心观察看定人后才介绍给儿子的,当然决定在于孩子。梁启超得意洋洋说他“眼力不错”。 早在英国居留时,林徽因知道建筑是一门学问,在她影响下,梁思成也专注相同领域。1924年二人到美国宾州大学,却无法同系,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美术系,但是选修很多建筑课程。本科毕业后,他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她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布景。1928年3月21日二人在美国举行婚礼,比徐志摩和陆小曼二人结婚晚大约一年半。1928年8月二人回国,12月二人宴请徐志摩,徐志摩说林徽因“风度无改,涡媚犹圆,谈锋尤健,兴致亦豪,且亦能吸烟卷喝啤酒矣”。 徐志摩不是一个只沉迷于情爱或浪漫生活的诗人,他尝试用笔改良中国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林徽因说他性格真挚奔放,视野中尽是宽广世界。他读书认真,范围广泛,林徽因在〈悼志摩〉中引其科学知识为例,说他对天上星宿名字和部位一清二楚,并译过相对论,发表过相关论文。他对梁思成说梁启超相对论知识得自于其解说。梁启超尝试理解爱因斯坦哲学却看得糊涂,“看到志摩的那篇才懂了”。 知徐志摩遇难,林徽因泣不成声,梁思成带着她用铁树叶和白花制成的花圈赶往济南,带回飞机残骸木板一块,长挂家中纪念。北平文化界举行追悼会,她和梁思成布置会场。在〈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中她说不必担心其诗不会流传:“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伤心的仅是那些你最亲热的朋友们和同兴趣的努力者,你不在他们中间的事实,将要永远是个不能填补的空虚。”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疏狂:豪放,不拘礼法之意。 送别是传统诗词常见的题材,内容通常凄苦哀婉。古人倒也并非普遍脆弱或情感太过丰富,而是以往交通不发达,除了商人极少远行(于是出现“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感叹),一旦远行便是大事。且平民一般无从寄信,远行几乎等于音信全无。再说过去平均寿命不长,一别成永诀亦是寻常。然而,身处“人人都能飞”的时代,远方其实不远,或许我们很难理解前人送别的复杂情绪。 很喜欢南宋刘克庄〈一剪梅.束缊宵行十里强〉。刘克庄不大出名,中文系学生亦未必知晓,而〈一剪梅〉也不算代表作。多年前,我偶然由长辈致赠的《胡适选注的词选》读到,说来纯属缘分。《胡适选注的词选》注释简短,让读者亲炙词作。若是不大熟悉传统文学,这本词选不失为良好的入门读物。 刘克庄为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少有文名。青年担任县官,据说戒掉诗癖,勤政爱民,兴学施教,政绩卓著,往后宦海沉浮。由于刘力主抗金,而有爱国之名。不过,刘克庄任官的作为,早已随着时代灰飞烟灭,倒是遗留部分诗文,让后世读者有机会从作品认识他。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原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全词浅白,无所谓看不懂。即使不了解“束缊”,幸而如今资讯发达,随手网络搜寻即知,“束缊”便是捆扎乱麻为火把。以前没路灯,夜行之际的照明得自行负责。倘若有心学习,现代人确实较前人方便许多。 刘克庄将赴广东,王实之前来送别,惟通篇不见伤感,两人边喝酒边谈论诗文,性之所至难免喧哗失态。显现彼此志趣相投,却又洒脱浪漫。我喜欢二人的友谊,以及这样的表现方式,是真名士自风流。 人生总得先解决现实问题 年少十分向往名士风流,却不曾思索名士如何谋生,可见当时识浅且幼稚。如今深深明白,任何美好德行,背后必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支撑,绝非凭借天资和个人努力。使全家衣食不周,家长理应设法解决,而不是径自在一旁读书写诗,那是天性凉薄,而非酷爱文艺。稻粱谋并非俗气,而是承担该有的责任。人生总得先解决现实问题,才有余裕讲究其他,所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即使本性洒脱,倘若心头愁着“九月衣裳待剪裁”,必然无法展现闲适风雅的气度。就算勉强装一下,终究是西贝货。 自知天赋平平,且尚须为日常所需拼搏,安稳生活更为实际。相较之下,风雅与否就不重要了。
9月前
每当课程进度超前,有余裕谈一些课外知识时,我和学生都会像开盲盒一样,特别期待接下来会谈到什么。其中有一场关于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的辩论,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 相比起大人对这课题要么讳莫如深,要么说出口的理由满满都是现实,这群孩子的论述简单却令人担忧。在支持者眼中,恋爱避无可避,只要是人都有情感,都需要学习如何去爱,不应该压抑。而绝大多数讨论中,反对者会将恋爱和性行为挂钩,试图渲染中学生谈恋爱就必然会发生性行为,因此中学生谈恋爱很危险。 尽管现实不必然如此,但我也观察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若我们好好审视学生谈恋爱的根本原因,除了青春期的躁动和好奇,以及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更令人感叹的是大人的社会正通过广告和电视剧散播一种名为“浪漫”的精神毒品,以为只要找个人谈恋爱,就能享受“浪漫”带来的种种快乐。 于是刚上中学的孩子会认为,谈恋爱就是我可以肆意把手放在你身上,要通过触碰才能展现出彼此的亲密;或是谈恋爱就是要拼命送礼物给对方,当对方的提款机。在偶像剧的包装下,谈恋爱仿佛变成两个人一起忤逆全世界,两个人就可以航向诗和远方,就可以把身边的朋友甩开好几条街,并通过展示“浪漫”来告诉同学自己很幸福。 但这群孩子其实只看到爱情的表面,就如同他们以为有了爱情,生活就会被点亮一样。年轻的他们不明白,谈恋爱没那么多高潮迭起,却会有很多无聊和难过;比起观赏华丽的烟火,你的伴侣更应该陪你度过的是那漫长的黑夜。也因为他们总是不明白,因此他们总是在得到爱情前翘首企盼,却又在得到爱情后轻易放开。 很显然,这中间有什么环节出了错,但我们不能将问题简单归咎于孩子还不够成熟,或是缺乏生活历练。事实上许多孩子向往恋爱的同时,也有许多孩子向我表达他们对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恐惧;而这些孩子往往来自不太和睦的家庭,以及有过充满挫折的交友经历。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在各种媒介营造的“浪漫”和眼前发生的悲剧前反复拉扯,亲密关系变成他们的迫切需要,牺牲的却是亲密关系的品质,以及他们对亲密关系的观念。 将感情简化成形式 真正被污染的不是这群懵懂无知的孩子,而是这个时代的爱情观。大人的不良示范再添了一把柴,化成灰的是孩子本该拥有而我们早已忘记的,那无需用物质和性也能支撑的爱情。 我想起日本的电视剧《初恋》。剧中男女主角的爱情之所以那么触动人心,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缘分和默契,而是因为他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房,放任彼此互相影响,打从心底愿意将对方的所爱所求写进心里,成为自己日后生活和梦想的一部分。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是这样的一种爱情,所以尽管岁月的风沙掩盖了他们年少时的冲动,让他们这一路多了不少阻碍,但他们还是向我们证明了,爱情可以让两个人一直活在青春和激情里,只要这两个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只是孩子们不会想到爱情需要苦心经营,大人也不会跟他们说,因为我们都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将感情简化成形式。 我们都,越来越爱无能。
9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文友联合出版文集,主编在群组询问大家适合的书名,一般上都选自其中一篇作品的标题。无巧不成书,其中就有与水与火相关的诗题作为选项。 当然,大部分的文友还是诗情浪漫的,都投给了水。水柔,能克刚,包容万物,且通行无阻。人家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娇滴滴的可以挤出水分,可我却不是。 现实生活中,我还真的是一把火,做事风风火火,讲话劈里啪啦火辣辣,快言快语不拖沓。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性格会熏得旁人不愉快,也会烧焦自己,让我吃了不少亏。订机票看到适合时间马上果断转账付款,待到激情不再重新审阅,才发现居然还有更便宜的票价;网购脑子一热,打勾付款后才觉得还真没有必要买;回到家看到一地鸡毛的事马上劈头盖脸骂孩子,最后不欢而散。 为什么当时就不能多加考虑呢?为何不能平心静气讲话呢?总要等到火势减弱了才来懊悔,假如刚才能够缓一缓,如果再来一次就不会再如此火大。可是现实中没有重来的机会,情绪管理不当还真的像野火燎原。 好几次骂完孩子后冷静下来才知道一把火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弄僵局面。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及时引爆的,越心急越坏事,水果成熟需要时间,花开需要季节,一期一会才能细水长流。 火的属性刚烈、缺乏冷静,但同时也感情易动,热情好客,说是缺点吧,也是优点。平日处理工作,我容不得一点拖延,总要马上处理;做家务,手脚利落,三两下子就要干完,这样才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的事。待人方面,我也自认诚恳,有时是热心过头,遇到冷清的场面总想着要点燃起一些热气氛。 但愿能改一改急性子 这火的性格还真怕遇到水性的人。于是,我不能容忍路上前面的车子慢得像乌龟,同事悠哉闲哉办公时间打屁闲聊,女儿睡到迟迟不起身,我总想:时间很急,要快点,赶紧。 就连假期里追剧也是如此。非得要在一两天里熬夜打铁趁热把四五十集的连续剧追看完毕,也许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租看卡带连续剧时一天只能看两集的不过瘾,我享受那种马上就能揭晓大结局的满足感。 我明白水火不相容,也知道柔能克刚。《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有时候,的确是需要慢下来,缓一缓才说话,沉淀一会儿才处理事情。悠闲自由与世无争才能心境明亮,我但愿能改一改急性子,从焦躁不安的火炕跳入一泓平静湖水的生活。 后来,少数服从多数,火不敌水,尽管那首与火相关的诗是我写的。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几天前,放工后和几个同事到公司附近餐馆吃晚餐。吃饱喝足,看着清得干干净净的桌面,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东西,问身旁的朋友,知不知道桌子中央让人转动菜肴位置的那个装置名称,是跟人名有关系?朋友听后望着我,示意我继续讲下去,就这样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一般在中餐厅很常见的装置,有木制的,也有玻璃制的,底下有个圆形金属滑动轴。用于在上面摆放食物,席上宾客可以不必站起或走动,只需用手转动放有食物的装置表面,就能轻易取得桌上各个位置的食物。这东西,英文名称是Lazy Susan,若直接翻译成中文,是“懒惰的苏珊”。 名称由来不得而知。但是这装置的历史能追溯至18世纪,流传至今,衍生多个版本的故事。 有一个说法是,Lazy Susan在刚问世的时候,从事女仆的女性很多是名为苏珊,因此作为一个能够替代女仆服务宾客,或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女仆工作量的装置,就将其命名为又一个“苏珊”。 也有说是前美国总统Thomas Jefferson发明的,想法来自女儿经常向他投诉,自己总是餐桌上最后一个拿到食物的人,因此总是吃不饱。 不出声的哑巴侍应 著名的汤姆士·爱迪生Thomas Edison,也是其中一个传说版本的发明者。因为爱迪生有个女儿的名字就是苏珊。有人说他是在发明留声机时,无意中发明出这个装置。 据说,餐桌转盘刚问世时,更为人知的名称是dumb waiter。Dumb一字在这里语带双关,既是不出声的哑巴侍应,也是不会自发服务宾客的愚钝侍应。 每个版本的传说都有其信众,但真实的故事是怎样,其实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人一生虽说时间有限,但依然很长,所有事情都纠结于找出源头,那就太不浪漫了。有时候生活就是得要有这种不确定性,不执着于归根究底,留下一些模糊空间,生活才更有趣。 像这样的饭后话题和朋友聊着,远比清楚明白地向他解说正确的由来有趣多了。
2年前
记得有一年,我们学校的华文老师到林明旅游。到达当天晚上,大伙儿出来溜达。当晚夜凉如水,微风徐徐,我们在百年老树下欢声笑语,好不畅快。 突然,我脑海闪过一丝念想,脱口而出:“嘿,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大家等着我给出答案。我带点兴奋地说:“今晚是七夕耶!” 结果一片静默中,有一个声音说:“七夕,那又怎样?” 我记得当时我一时语塞,也忘了如何回答,大家也没在意我的答案,就带过去了。可是我就没法忘掉这回事,每当我想起,我就会不断问自己:是啊,那又怎样? 也许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母亲很注重七夕这个节日。每逢七夕的夜晚,母亲便会拿出之前准备好的七姐盘,或叫乞巧盘,焚香祭拜牛郎织女。母亲说拜七姐是云英未嫁的女孩祭拜的,以后会有好姻缘。也许是这个原因,也许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特别凄美;我心中对农历七月初七这个日子,很有感觉。后来我们也成年了,成家了,加上我们已笃信基督,不再拜拜,便再也没有纪念这个日子了。 偶尔激发思古幽情 及至我毕业出来执教后,我发现学生们几乎都不曾听闻七夕这个“中国情人节”,更别说拜拜了。只是我还是会在课余时候给她们讲讲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然而,这些后浪似乎都兴致缺缺,对这些古老传说没有什么感觉。 我依然在想那个林明的夜晚,同道问的那句话:“七夕,那又怎样?”是啊,难不成我们要有什么仪式感?还是要往天上找出那两颗牛郎织女星?自然,大伙儿不见得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可是,在我心里,我仍然会觉得七夕,是个浪漫的日子。那烟远的故事,那一年一度的鹊桥会,那久别重逢的苦情鸳鸯,即便是神话,不也是让人心折的吗? 有些时候,整日对着手机电脑这种硬绷绷的科技产品,偶尔开个小差,让思绪飞越天际,激发思古幽情,调剂调剂身心,不也是一桩美事吗?所以,七夕,那又怎样?不怎么样啊!就是感觉,那个晚上,特别美丽;我们大伙儿,特别动人,不是吗?
2年前
就喜欢枫叶,说不出理由的喜欢。因为这个原因,我也喜欢捡拾长得有些许枫叶影子的落叶,把它们塑封再夹入书本页面,每次翻看都觉得快乐满足,好像我真的拥有了货真价实的枫叶了。生于赤道,我能做的只有这样了,若不当游人,这一辈子只能远远地以仰望的姿态喜欢枫叶。 后来有一年,妹妹组团到墨尔本,我捉紧机会跟上团队当游人。出发前几天的夜晚,没法睡好的双眼变成漆黑夜里发亮的繁星,一连数天闪着兴奋的光,仰望了那么多年,我就快立于枫树前与树梢的枫叶深情对望,内心那块枫叶的拼图就快完整了,我满足地在温暖的国度静待邂逅墨尔本的冬天。 6月的墨尔本已入冬,刚下飞机就被冷风袭击,毫无防备的普通针织毛衣完全无法招架,我紧抱身体颤抖着等待负责人前来接我们。身旁的大树粗壮,只是枝桠空荡荡的,叶子早在换季初始就不再依附大树,金灿灿的叶铺满泥地。带着赤道的身躯第一次飞到那么远又那么冷的地方的第一个晚上,我踩着落叶哆嗦着跟树干相依。 第二天清早,我匆匆吃完早餐跑出旅馆找落叶。旅馆外面是一条马路,路旁行人道种了一排高大的树,秋末的树梢几乎秃了,残留枝头挣扎去留的金黄只有零星数片,却不是我想念的枫叶。5天的行程很短却也很长。走在陌生的国度看着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实在快乐,就是凌冽寒风过于强横霸道,对于豢养在热带的身躯无法承受寒意的事实选择漠视,一会儿如利刀刮得皮肤生疼,一会儿似千万枚针戳刺皮肤。我们只是过客,结束行程就要回国,可能一辈子就在此当唯一一次游客,所以冷得鼻涕长流双腿僵硬还是执意把自己包好再摆放在寒风呼啸的大街上,每一步快乐着但又艰辛难熬。 快乐又美丽的错误 那短暂的几天除了景区,我没忘记寻觅枫叶。我们去看了企鹅,参观了几家工厂,看了海景,还走了市集但都没有遇见枫树。那位负责载送的司机大叔除了景区和饭馆就是踩油门直奔旅店,间中停车欣赏风景只是我心中唯美的构想。在金钱时间和利益主宰一切的人生里,风花雪月的浪漫想来是一文不值的。 我不曾想过亲自来走一趟会空手而归,眼见旅程结束的日子近了,除了沮丧,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但转角遇到爱的奇妙事迹幸运地让我碰上了。某日的行程偏远,天气冷,喝多的水在膀胱里喧嚣,司机大叔只好停靠路旁公厕让大家解决生理烦恼。从厕所出来踱到后方,眼前大块的草地竟铺满我日思夜想的金黄色枫叶。我蹲在公厕旁捡落叶,又像个陀螺在草地上转圈,边转边捡,边捡边绕,快乐像旋风卷起片片枫叶,再把它们轻轻收入袋子里。本来差点儿在拼图上缺了一角的旅程在遇见枫叶后终于圆满无缺。 回国又过了很久的一段日子后,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自己捡回来的可能不是枫叶而是梧桐树叶或悬铃木叶子。上网查询,梧桐是落叶乔木,悬铃木是落叶乔木,枫树也是落叶乔木;悬铃木分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俗称分别是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但它与真正的梧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资料拥有不同的见解,有说枫树也称槭树,也有说枫和槭是有区别的。按开网络图片细看,每一种叶子都很相似,片片都像我喜欢的枫叶啊!读着看着到最后我已经分不清枫树叶、槭树叶、梧桐叶还是悬铃木叶子了。 所以那天公厕旁金黄色的叶子应该不是枫叶,原来转角遇见的不是对的爱,那年我还是错过了。但我记得那天捡拾落叶的欣喜若狂,我记住了那一年快乐又美丽的错误。
2年前
自拍拖开始,我和老婆便有吻别的习惯,以前送她回家到门口,观察周围,如没人,就如蜻蜓点水般,吻一吻,暂别。结婚后,这习惯一直保留着。起床,一个早安吻;上班出门前,一个平安吻;下班回家,一个欢迎吻;临睡前,一个晚安吻。有时老婆在厨房煮饭,我经过,也会吻一吻,表示谢意感恩。闲来无事吻一吻,感情可以温一温。 老大和老二出世后,老婆亲吻的对象多了两个。不过这现象也持续不了多久,吻的频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孩子俩现在上了中学,他们都不好意思了。我俩依旧一日数吻,就算在孩子面前也是如此。虽然跟一般华人传统家庭不同,但是孩子从小看我们习惯了,我们也从来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西方国家的家庭也是如此,为何我们不能效法呢?我们直接用行动表示关爱,毫无不妥,毫无违和,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家里恩爱氛围。不过也只是限于家里,毕竟国情不同,也不能真的学老外,街上随意吻一吻,不然就迎来异样眼光了。以前本国还有当众亲吻被抓的例子,罪名为行为不检点呢。但是偶尔看到四处无人,偷偷吻上一吻,有种犯禁的感觉,也是蛮刺激好玩的。 浪漫都成了习惯 不知道何时、为何而开始,我们两口子多了一个日常小游戏,就是剪刀、石头、布。不过我永远出布,老婆永远出石头,然后我用手掌将拳头包着,老婆就会转几下。这小游戏,我们玩了至少10年,孩子以前问我们转转是什么意思,我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在我看来,这转一转的互动,是专属于我们的默契和生活小情趣。它可以是不说话的沟通,可以是鼓励加油,也可以是表示爱意的方式。其实我更认为是我俩夫妻之间,表示互相包容的体现。朝夕相处二十多年,争执难免,互相体谅和包容,才能执手到老,相伴一生。 老婆总是嫌我不够浪漫。老婆大人,我想说:“我们每天都能吻一吻,转一转,其实是超浪漫的事,好不好。”当浪漫都成为习惯了,那简直绝了!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