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清朝同治年

    (边佳兰12日讯)边佳兰七湾(Sungai Punggai)河畔的树林中有座古庙,距离河口约5公里,离大路约2公里。至今,古庙周边已发现4座清朝同治年及光绪年的华人坟墓,分别为蔡姓和沈姓;七湾河口附近也有多个华人墓碑。   对文物情有独钟,先后4次与本报通讯员(笔者)探访古庙的沈亚礼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说,他已照会本地和新加坡沈氏公会,希望能找到有关墓主的后裔。 “Punggai”的意思是野榴莲,或许以前七湾有很多野榴莲。这里原本是森林,1970年代有人到此伐木、采沙和栽种西瓜。笔者曾于1995年与沈亚礼及多位友人,穿越密林参观古庙。   庙前有一片如足球场面积的草坪,据说这里是庙庆活动的场所,如今则成为山猪筑窝的地方,可见逾10个山猪窝。   三湾观音寺主席孙培英说,他于1983年至1986年,在这里为来自麻坡的西瓜种植者犁芭时,见到草坪里有好几座坟墓。   1995年,本报曾访问时任四湾村长刘熙成(当年73岁,已作古),刘村长的祖父于十九世纪从中国南来边佳兰二湾落户,曾从事伐木及经营土产生意。   他说,百余年前七湾非常热闹,村民还从新加坡聘请戏班来演戏。   沈亚礼亦提到,小时候听过他的叔公经常讲述七湾的事情。     四湾与七湾相隔逾20公里,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两地居民少有来往。不过,除了古庙附近,七湾河口也有华人居民,他们由于惧怕老虎,不敢前往古庙膜拜,遂把大伯公神像请到河口的福海宫安奉。   在紧急状态期间,即1948年前后,部分七湾居民搬到三湾、四湾和大湾一带定居,大伯公神像也被带来三湾的福海宫。   七湾河口福海宫、三湾福海宫和七湾林中古庙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尚待解开的谜。1990年代,三湾福海宫所在地将发展屋业,大伯公神像便安放在临近的义英堂内。此外,三湾另一间神庙福安宫内的大士老爷等神像,也移到义英堂内安奉。   2017年,三湾义英堂、顺平斋及观音寺,因受边佳兰石化工业征地影响,搬迁至六湾神庙园。如今,上述神庙里供奉的神像,将全部集中安放在观音寺内。 七湾华裔村民突然迁徙的原因有多个说法,其一是当时某个家庭一家六口遭强盗杀害,村民害怕而离开。其二是大象出没破坏农作物,无法耕种而搬家。另一说法是老虎为患而撤离。   此外,也有人推测,七湾和四湾观音山的居民一样,他们以种植甘蜜为业,甘蜜叶可作染料,然而在二十世纪初,化学工业染料取代甘蜜,造成甘蜜业没落,因此居民离开七湾。   七湾古庙如今已给大榕树压毁,仅剩一小部分墙壁。   1995年,本报探访古庙时见到6支石柱,其中2支分别刻着“愿天常生好人”及“愿人常行好事”。另外2支柱上则雕刻着精致的插香炉。   这些正方形石柱长114至116寸,宽阔为8寸和9寸。为了保存这些历史文物,哥打丁宜热心人彭福华于1995年将其中4支有雕刻的石柱,花了2天时间,搬到哥打丁宜收存。   2016年,彭福华把柱子移到大湾园里收藏。至于另外2支柱子,则被人带到巴西高谷收存。   最近,彭福华告诉沈亚礼,希望后者物色适当的地点重新竖立柱子,让人参观。日前,沈亚礼与友人已把全部石柱收齐,只待重建。     古庙里的东西已给人拿走,目前仅知道有一支圆底瓶(1840年代的产品),以及在墓旁发现的瓷碗和小杯由沈亚礼和马来园主哈塔保管。瓶子在沈亚礼手中,瓷碗杯子在哈塔的手中。   七湾古庙周边的近千英亩土地,当局已于2013年,分配给受边佳兰发展石化工业征地影响的地主。新地主亦陆续清芭耕种,七湾古庙古墓将会悄悄地消失,逐渐被人遗忘。   、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