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琼瑶

在新加坡机场看到琼瑶先生的书《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的最后一课》,被书名吸引并想起年少时日日熬夜看她写的各种爱情书的日子,念大学前已经把她和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的书全部看完,差一点就沉溺在爱情和武侠的世界出不来了。好多好多年没看过她的书,今在机场偶遇,甚觉亲切与好奇。 新加坡飞北京的飞机上看完此书,看得感慨万千涕泪滂沱,空乘小姐姐给我拿了好几次餐巾纸,估计她以为我遭遇什么人生变故。看完此书,让我开始认真的思考,对于生命最后离开的选择,是否该用尽一切医疗手段去挽回?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选择自然离开的方式? 善终是多么大的福分 整本书记录的是琼瑶先生对于丈夫开始生病,几进几出医院最后昏迷躺在病床,关于家人要不要插鼻胃管用医疗手段来延续生命的争执。两边都没有错,只是各自的想法不同。 很久前我和我先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曾说如果有一天老了病了就自然老去,不要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除了病痛还要忍受插管或者种种医疗手段介入的痛苦。这一点我和他一样,人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若是能够善终不受痛苦的离开,该是多么大的福分。 当然,如果我们真正面对亲人病痛,一定不舍得生命中的挚爱至亲离开,自然会因为这份舍不得而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手段,去延续他们的生命。只是,如果病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不再受折磨,希望可以自然离开的话,作为至亲的我们是否能舍得下心,来成全他的离开?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落为尘土。” 很喜欢书里琼瑶先生这句话,如果那一天终将来临,请让我自然的离去。或者,请让我们用最大的勇气来尊重每一个生命最后的选择。
1月前
6月前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台北∕旧金山19日讯)80年代影歌双栖玉女明星刘蓝溪惊传辞世,享寿61岁。她1991年息影剃度出家,法号“道融” ,其胞妹证实,道融法师1月10日已于美国旧金山智藏寺圆寂。 刘蓝溪16岁时参加歌唱比赛被伯乐发现,之后在演艺圈当起临演、儿童节目主持人等角色,直到光芒被琼瑶看见,邀请演出多部电影,大多饰演小家碧玉、女主角的好友之配角,有“永远的第二女主角” 之称,作品有《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泡妞》等。 1977年,刘蓝溪加盟新格唱片,靠着甜美嗓音,首张专辑《夕阳恋曲》就获得畅销成绩,其他作品还包括《风儿别敲我窗》、《野姜花的回忆》、《小时候的愿望》、《又是轻轻的风》,1982年刘蓝溪还被日本的CBS/SONY唱片公司看中,远赴日本受训,并发行3张单曲EP。就在前途一片看好之际,她却于24岁时嫁给大10岁的医生梁荣基,原本说不会淡出演艺圈,却因丈夫要到美国进修,隔年便移居美国。 在美国时,刘蓝溪也自我进修,夫妻更一起钻研佛法,她对佛法有极高的体悟,2年后丈夫要回台湾,她却坚持留在美国,决定跟法云寺法师修行,而5年后,她决定剃度出家为尼,家人虽不舍,也只能给予尊重,在得到丈夫的成全后,她便正式出家,法号“道融” 。 1997年达赖喇嘛赴台时,刘蓝溪担任翻译,对于当初出家原因,她澄清并非是受到打击,而是因为在学佛后感到快乐和满足,才决定将一生奉献佛法。  
2年前
2年前
自奶奶去世后,我重拾琼瑶的这一本《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对于琼瑶,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笔下的爱的结晶。可如今,我对琼瑶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除了生老病死,还有一种叫作不畏世俗体制的爱。她的这一本书,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护病人或老人生命终点该有的尊严及权利。 此书充满正能量,没有我现实中看到的冷暖自知,但却描绘了琼瑶的真实经历,深刻表达她在面对老与病的无奈时所显现出来的爱无能。这一本书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仔细写出平鑫涛从患病到插管的过程,第二部则是琼瑶和平鑫涛曾有过的喜怒哀乐。 第一部的第一章便是琼瑶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以此预约她的美好告别,更强调了她的叮嘱,她只求“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琼瑶所写的叮嘱如下: ❶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❷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❸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着。❹同上一条,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道、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❺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不管是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多么重要的一封信,我不知道这是否有用,我只希望等到那一刻的时候,琼瑶的家人真的能做到。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不管怎样,都逃离不了死亡的枷锁。可害怕身亡便利用智慧来加工活着,那生命还会有意义吗?每个人为了延长生命而忽视灵魂的意识,把自己的意识禁锢在受医疗器材捆绑的躯壳里,感受不到生命的热诚,反而切身体会医疗器材所带来的伤害,这样活着真的会快乐吗? 2016那年,琼瑶和平鑫涛的子女有了意见上的分歧。医生分析若插鼻胃管的话,平鑫涛便可维持生命好几年,而且醒来的几率只是百分之一。平鑫涛的子女认为他们的父亲会痊愈,所以坚持插管。可是他们却不曾想过重度失智外加脑中风的人,哪怕再度醒来,也不会再是当初那健康的人了。他们相信奇迹,却不愿面对现实。而平鑫涛却只能屈身于病榻之上,无力坚持自见。他所信任的妻子琼瑶,也被迫背叛了昔日的誓言。 读完第一部的“失去”,再来翻阅第二部的“得到”,我深感无奈。在台北火车站相遇的琼瑶与平鑫涛,注定了他们余生无安的命运。相遇果真是一种魔咒,把年纪相差11岁的男女拉近彼此,展开了一段备受瞩目又不被世人认可的禁恋。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就只是一段你追我跑的爱情。不管是非对错,更无心究论第三者插足与否,就只是被平鑫涛与琼瑶之间的爱感动了。 琼瑶这一本书,是关于“死”和“爱”的书。没有昔日的小情小爱,只有她用血与泪写下的控诉。她声称这是对生命的控诉,对至高人类的控诉,更对于人有没有“善终权”的控诉!琼瑶晚年在面对生老病死课题,感触颇深又痛苦煎熬。所以,她才忍着痛楚,书写这一本最特别的书,希望能以此为鉴。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