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电视

2月前
4月前
有时去到一些办公高楼,办完事后,在等电梯时,若是周遭无人,我喜欢伫立在玻璃前,望着下方家家户户的屋顶,感觉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很快的过去,人们的灵魂也从那里飞远了。诗人曾说:“……我们便如飞而去。” 喜欢听妈妈讲述的50年代,那时大家邻里都未有电视机,那到底有什么节目可以天天追捧的呢?妈妈说,午后四五点,主妇们在厨房忙着切菜煮饭的当儿,大家像是约定了,一瞧到那位美美的女老师出现,大伙就停下来在窗口、门口,等着看她今天穿的是什么款,是什么样的搭配。有时无意中被她发现有人看自己,她也会颔首微笑。妈妈还说,下雨时她撑的伞,也一样搭配,像是雨中一朵花。(我在想像,别人撑的伞不是旧了就是伞骨歪了,都摧残得褪色破旧。) 美美老师除了教育孩子,她回家的路途,还是妇女们现场直播的午后节目。 而男人的欢乐呢?是晚饭后到咖啡店,那时有咖啡女陪坐,没有提供酒的时代,只有咖啡女谈心说笑。妈妈说:“白天咖啡女来工作时穿着普通阿妈衫,很是刻板。到了晚上,换了高跟鞋与裙子的打扮,走起来摇摆像一尾鱼。”又说:“那家的咖啡女漂亮呢,那家就更旺。” 一九六几年,那时我们住在大街店屋的楼墙快要倒塌了,只得赶紧找个地方搬。新搬的地方是一栋大楼,上上下下住了六七户家人。除了房间,没有厅,只有长长的大走廊。有人要开生日会,开了音响喇叭声,熄了灯,就在那大走廊,仿如灯暗了的夜总会舞池,男男女女跳着舞着。在这样的年份,大家似乎都懂得不多,没人有大知识大智慧,只需肚子温饱,身体快乐。 70年代,开始翻阅《学生周报》;总觉得里头有许多真心话,俏皮话,特别是编者们的回复。编者作者读者,个个年轻年少打成一片。里面常介绍外国电影,那令人响往的巴黎,还有杜鲁福。那时中国出版大大本的期刊,封面总是阳光普照,脸色红润的农民,这真不像我们这里的世界。我还是每周寻找《学生周报》,这刊物穷得连封面也永远是单一颜色,这样的简单,十六七岁的我们各有幻想美梦,梦里一色亦无妨。 80年代各有各精彩 走到80年代,愈来愈前进了;喝啤酒已不是男人的专利,记得有女子在杂志写专栏,名为:“喝黑狗啤的女郎”,女性更是昂首独立。那时杨紫琼还没红,在比赛中被选为杂志封面的冠军,后又在大马小姐夺冠,就这样进了电影圈。这时候的港台作家,也都活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亦舒发奋半工半读去了英国,三毛流浪的风在吹着,林燕妮的文字与风华也在绽放。真的各有各精彩。 感觉一切繁华都在眼前,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可是到了90年代后,是疲惫了吗,是一切都飞远了吗。记得那时听说林青霞拍戏至半夜也不知为何哭了,后来就嫁了人,且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邓丽君愈来愈洁癖,常戴自己的手套,带着法国小男朋友,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都累了,憔悴了。连戴安娜皇妃“从此与王子过着幸福的日子”也没了。张爱玲住得像在雪洞一般,也死了。 真的是意兴阑珊的年代。 最近翻杂志,很厚重的一本,许许多多的广告,护发护肤美甲,保健营养养生,从婴儿的奶粉至老年人的奶粉,头到脚,小到老,千万种的物质,生活也是重甸甸的,感觉活着是飞不上了,唯等离开身体后。
7月前
7月前
左手接过塔式餐盒,阿嬷问我知不知道我们一起追、至少已经连播5年的闽南长剧《大时代》将在后天迎来结局篇。于是今天下午,我将最后一次坐在沙发前,延续往日的例行仪式——观剧。说是仪式,因为我从来都只是象征性地把电视机开着,手上忙活其他工作,或者滑手机,只求大致跟上剧情就好。向来认为闽南剧的人物刻画过于扁平,运镜也太单调,重复着争夺股份、抓奸在床的戏码,所以不值得留心。 但是,观看这部《大时代》是一种对往昔的召唤术。 那年毕业赋闲在家10个月,4点钟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后,便会准时帮阿嬷打开电视,等待4点半响起的主题曲把阿嬷从厨房招来。我和她各占一张沙发,边看边骂闽南剧的荒诞,一只贵宾狗横卧在我们之间吐舌歇息,间中听到闽南剧喧闹的骂架还会抬起头来白剧中人物一眼。第一节广告我起身去洗澡,第二节广告阿嬷走到门前领外卖的盒饭。日复一日,贵宾狗也熟知规律,会在第二节广告时起身跟随阿嬷出门当作散步。 后来疫情达到高峰,我没再往阿嬷家泡上一整天。但每到4点半,我就要打开家里的电视机让声光流泻,再于晚餐时分,隔着安全距离和她一同谈论剧情,听她说某个角色活该遭受报应。闽南剧成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时表妹会嘲笑闽南剧东施效颦,为贴近年轻人加入霸道总裁桥段显得不伦不类,复制偶像剧的企图失败,两边都不讨好。 那时表妹和我聊起她观剧的奇怪习惯。每部剧即将完结时,她都会保留最后几集不看,以维持一种“未完待续”的自欺心态。她不喜欢看完一部戏或读完一本小说后所要面对的空虚。我无法想像八百多集闽南剧结束后,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该如何承受那些日程和心理上腾出来的空洞。就像一次长途旅行,沿途疲乏沉闷,接近终站时总有不舍。 回望来路,我和阿嬷总喜欢寻思这条路的起点。阿嬷以那年搬入舅舅新家之前抑或之后作为时间坐标,我则以我还在哪个求学阶段加以对照。八百多集的长命剧节奏缓慢,会像寻常日子那样渗透生命,逐日将观众催眠,所以即使没什么好感,当电视开始预告下一部剧时,观众总会认为新的不如旧的好。像我,总是拒绝接受无忧时光无从回溯的现实。 从此不想再追闽南剧 从小到大,陪阿嬷看过《爱》、《夜市人生》等闽南剧。不同设定,却有着相同的叙事套路,所以当《大时代》最后的剧情趋向紧张而又没有新的支线岔出,没有新角色出场时,我们已经大致感知终局在即。工作后有段时间因为担心染疫而不敢回家,那3个月不追剧的空白期经由阿嬷复述角色之间的对白即能轻松填补。主角口中的“那3年”对应的正是我离家工作的那3个月,一同回望,竟有时光悠悠的喟叹。 我和阿嬷追剧的小时光也要迎向新的篇章。阿嬷说从此之后不想再追闽南剧,把时间花在做家务更好。区区一小时的娱乐时间也不为自己保留,而我却不断想要回到那个“食之有味打盹无愧”(友人孙靖斐语)的小时光。这便是两代人之间最大的不同,要是让父辈知道,免不了又要批评我们这些年轻人好命,吃不了苦,温室小花了……
8月前
【读家】没蹭热度,等老高“抄袭”话题退热了,才来谈谈。 8月伊始,YouTuber“蓝泉妈妈”扔下震撼弹,响彻整个中文YouTube圈。“老高抄袭与否”的话题,延烧多日。老高的两篇声明都没承认抄袭,仅以“只有真正的源可以要求我标注源,而且我从来没有说自己是源”等说辞予以推托,引来多方诟病。然而,任何相关帖子下方,几乎都会被老高铁粉的无限支持留言所淹没。这种盲目崇拜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此外,谴责揭发者蹭热度的也为数不少,其中一条留言令我印象深刻,大意就是“看到蓝泉妈妈的嘴脸就不想看了”。这种以貌取人的行事作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颇有微词。在“铅字文化”盛行的时代,知识主要以纸本为媒介传播,当时的读者也乐于思考。曾几何时,美国一般民众的会聚集于演讲厅,聆听政治人物论述他们的政治主张。有时就连文豪——艾默生及马克吐温等人也是主讲人。 ◢知识型人设,根植粉丝心里 电视机出现之后,娱乐元素成为了重中之重。电视节目变得取悦观众为主,电视上的人物,外型要求渐渐变得比内容更重要。作为延续了电视机功能的YouTube,其放大娱乐的功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老高的频道内容庞杂,都市传说、历史科普、动漫情怀等,不要求严谨真确,但求有趣讨好,老高在视频里对各种题材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型”人设根植在粉丝心里。老高的人设符合《拒绝真相的人:人们为何不相信科学》所描述的魅力领袖的形象:具有特异或强大的特质、能言会道高超的交流技巧以及能调动观众情绪的高超手腕,尤其最后一项,是培养铁粉必不可少的技能。 人脑有两个部位分别掌管理性(前额叶皮质)和感性(边缘皮质),俗称的理性脑和感性脑,当人的情绪高涨时(感性脑活跃),无论是正面或负面,都会压抑理性脑,这就是当我们开心或生气时无法正确判断的生物原因。虽然这种分类法不怎么精确,但对一般读者而言有益于理解。 老高在视频里能说会道,台风稳健,知识渊博的形象早已深入粉丝心里,不少粉丝表示老高是他们的知识来源,甚至鼓励家里的孩子观看。老高很懂观众的心理,以精彩(但未必精确)的故事让观众代入,调控说话节奏吊起观众的情绪,观众自然而然就关闭了理性脑,因此对于他的说法就更能全盘接受。 以色列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受试者第一次接收了某资讯,之后被告知所接收的乃是错误资讯时,感性脑会剧烈活动,从而压制理性脑。少了后者的理性分析,也降低了人们修正错误的初始印象的几率。之后,人们只会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观念的东西,对于相左的想法则会极力抗拒。这种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既有想法的倾向就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讲述尼采遭到专家批评 由此,对于老高粉不分对错极力护航教主的行径就说得通了。两年前老高讲述尼采时遭到尼采研究专家朱建豪指正(全文可看〈“老高与小茉”最新一期影片中,对于尼采哲学的理解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并呼吁老高能意识到问题,并好好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摆正求学心态。毫不意外,这番言论引来粉丝反弹,并斥责朱之流好扮高端。老高在FB声明里更直接呛声:“任何强加给我们的极端对错观念,我们不接受。” 若以老高频道内容来看,可以把他归类为真确知识圈外的“边缘群体”。通过个人魅力,将其他同样边缘群体的众人收入麾下。共同志趣也好,共同偏好也好,魅力领袖由追随者高高捧起,造神活动因之而起。感性脑作祟之下,尼采事件和抄袭事件在拥趸脑中形成了强烈的“我们”、“他们”的意识,任何妄想说老高不是的都是企图抹黑的“他们”! 然而这种摒弃逻辑思考,独尚感性情绪真的好?研究后真相各种奇葩现象的开山鼻祖之作————《美国的反智传统》的作者肯定会蹙眉摇头。霍夫士达特(Richard Hofstadter)在知识之上提出了另一个概念:智识(intellect)。在他眼里,有别于成为专业人士运用工具的知识,智识(intellect)则是更偏向于深度思考。但这是最简化的说法,肯定有偏差,想了解更多可以翻阅此书。作者以智识为标准,从美国宗教、民主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不同层面切入,大加挞伐。以宗教为例,作者批评美国宗教界从大觉醒运动后,摒弃了逻辑思考能力,严谨考究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激情感性的宣教方式。延续这一作风,后世牧师更看中电视的便利,以亢奋的表演,高亢的腔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夸张动作娱乐观众以达到宣教的目的。此书在特朗普上任总统后,因其自身出格言行,鼓动粉丝引起骚乱而是令人傻眼,于是这本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家追捧的热书。 ◢如何避免轻易被鼓动情绪? 对于该如何避免群众成为易受情绪鼓动的人群,《娱乐至死》与《拒绝真相的人》不谋而合地指向教育(《反智》一书大肆批判美国教育理念)。《娱乐》的建议比较笼统,《拒绝》的方案更加具体:由小学开始插入符合真正学思想的科学方法。除了抨击要求学生了解背诵科学知识,作者也强烈呼吁科学科目必须多进行实验,让学生从体验中习得并内化科学思想,碰到任何难题,不要直接由情感去感受,而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处理。题外话,回想一下我们上学时期到底总共做了多少项实验?身为父母,也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做了多少项实验。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说的是否属实。
8月前
电视综艺节目抛出了一个谜语:“狼来了——猜一种水果。”我循着一个狼字瘙破头皮摸不着头绪,万万没想到谜底竟是杨桃(羊逃)。 杨桃学名Averrhoa carambola,外观五菱型,也称星形果。成熟的杨桃色泽亮黄带绿,果肉清甜带酸,口感似莲雾。一般多将杨桃横切成小块状,盛在碟里似一颗颗黄澄澄的小星星。其实横切竖切也不影响果肉在嘴里散发的滋味,而我选择先削去棱边,去掉头和尾端,顺着果瓣直切成长条状,去芯去种籽及一层薄膜,吃的时候沾上橙皮粉或酸梅粉,这样更为清新爽口。 上网科普,杨桃低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榨成果汁是健康的饮料;和猪肉一起煲汤喝,有滋阴生津的功效。杨桃煲汤?这我可没试过,不知味道如何?倒是听过杨桃含有毒素,不可多食。原来杨桃含有一种神经毒素称caramboxin,这毒素会影响脑内谷氨酸神经递质受体,导致大脑异常兴奋,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不适;如持续打嗝、呕吐、抽搐、昏迷、休克或癫痫,尤其肾脏病患的身体无法快速代谢杨桃中的毒素,不宜食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儿时隔壁家的后院有一棵杨桃树,这树不高,朱红色的花朵若隐若现在枝从中,一簇一簇,细细小小,谈不上璀璨也说不上娇艳,似乎也没什么香味。很多时候站在树下伸个手就能摘下鸡蛋般大的果实,往往鲜黄的果瓣已让实蝇先登一步尝了味道,弃之觉得可惜,于是避开虫子叮咬的部分咬着吃,有时发现虫子蠕动,丢掉都来不及。 某次,我在杨桃树下晕倒了,不过这无关杨桃毒素caramboxin,是徒步到隔壁家看电视的途中遭到一只失惊无神跑出的大狼狗袭击。那是刚上小学的事,当时老家还没安置电视,隔壁家二楼那方木箱里的黑白荧幕是我童年填补日子空乏的依附。那个下午,我一心念着午后即将播放的电视节目,兴致勃勃的从家里厨房窜出,往隔壁家的方向走去,就在杨桃树下,惊觉咫尺的距离有一对棕色的眼睛,虎视眈眈,像一头野狼准备攫取猎物那样凶悍地注视着我。 人的愚昧是致命伤 当我意识到那是隔壁家常年关在笼子的狼狗(心里正奇怪这狼狗怎么会出现在后院呢),第一时间的自然反应就是赶紧拔腿跑回家,说时迟那时快,狼狗已经扑向我小小的身躯,把我压倒在地上,像一只逃不了的羊。 当我恢复意识,裤裆已湿透,显然不只吓破了胆,还吓得尿裤。我惊恐未定,暗地里庆幸没像小红帽那样让狼狗给吞进肚子里,闻讯来到后院的隔壁家大叔则一脸淡定,好像他家狗咬人是平常不过的事。我不记得大叔可有安抚受了惊吓的我,我只记得他递了几块花生糖饼给我(算是一种补偿吗?这也太廉价了,事后街坊都这么说),然后从一把生锈的刀器上刮下一些铁锈,涂抹在我的头皮和肩膀被狗咬伤的患处,说什么以毒攻毒。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如今想来铁锈导致的破伤风与杨桃毒素caramboxin都一样叫人不安,而一个人的愚昧更是致命伤。 我不记得那个被狗咬伤的午后,我还有蹬上隔壁家二楼观看电视吗?我只记得那个黄昏,我发烧了,卧在床上浑身无力。父亲见势不妙,抱起了我赶往诊所。天色渐次晦暗,我骑坐在父亲的脚踏车后座去到了村外的政府诊所。无奈门诊已打烊,我们只好绕到诊所后方医务人员的宿舍求救。多亏那好心肠的医生,即刻给我注射了两剂疫苗。兴许我命不该绝,就像小红帽那样最终让猎人把大野狼的肚皮割破给救了出来。 最近杨桃盛产,种有杨桃的亲戚不时送来杨桃,除了生吃,也想试试煲鸡汤喝。不过要记得杨桃需适量吃,若是过量,可就像羊儿遇见大野狼——羊逃!
10月前
在这网络时代,为什么我们的眼球这么不争气,轻易被“抢走”呢? 2023年才过了3个月,马来西亚中文网络世界就经历了两件热议事件——婆媳内裤风波和槟城咖啡店风波。(当文章刊登时,可能又有“新剧”上档了,希望你还没忘记前面这两出。) 所谓“风波”,象形一点理解,狂风掀起的波浪足以让人举步颠簸。就算离事发中心遥远,也会被层层叠来的浪波及。只是这些在网络上发酵传播的事件,根本没有实体地在你我周遭上演,却也让人有非常深刻的参与感。 是吧?你我根本不认识事件主角那对婆媳,或者根本不身在槟城更不曾去过那家咖啡店。但这两起事件却滚得比雪球还要大,只要打开任何社交媒体、资讯网站,甚至茶余饭后都有人提起。当然,共情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许多人对婆媳关系,以及饮料基本消费心有戚戚,因此一下子就融入到情境当中。 问题是,这些过往不如政治、社会新闻具有公共议题性质的资讯,轻易地占据所有本应聚焦公共议题的媒体。这又回到了老问题:网络时代,不管任何内容主导的媒体都在抢眼球、点击和流量。 ◢问题在所有题材都娱乐化 网络打破原有资讯生态已是老生常谈,当年电视的出现也曾造成纸本媒体很大的冲击。已故传播学者波兹曼早在1985年电视时代就写下《娱乐至死》,批判了新兴媒体因媒介本身的性质,越来越趋向娱乐化,最终将影响人类的思考和生活模式。 《娱乐至死》副题为“追求表象、欢笑和激情的媒体时代”,书中波兹曼举出最有趣却也最无奈的例子便是美国的第一场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美国前总统尼克森有一次检讨竞选失利的原因时,宣称那该归罪于化妆师暗中搞破坏……化妆术或许已经取代了意识型态,成为政治家必须充分掌控的专门技术。”言下之意,进入电视时代,以视觉为主的资讯接收方式取代了人们思考总统辩论的政纲内容。 写在电视时代的《娱乐至死》,波兹曼观察到的影响来到近40年后的网络时代依旧成立。例如,他认为受电视文化薰陶的民众只懂“朴实白话”,不论语言、影像都要浅显才行。 对应到现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倾向点击各种“懒人包”。不管是与公共议题无关的婆媳内裤风波,或者是国际大事俄乌战争,专业媒体或自发网民企图用最少的文字搭配图文来交代事情始末。然而扪心自问,俄乌战争的前因后果掺杂国族之间的矛盾和国际局势角力,我们怎能期待自己透过几组图文就能掌握资讯? 波兹曼也写到,“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带来娱乐题材,而是在于它把所有题材全都当成娱乐来表现。” 不妨看看前阵子的香港名媛碎尸案,媒体将重大谋杀事件当成连续剧报导。为了吸睛,全然罔顾钜细靡遗的杀人过程将带给受害者家属多重伤害,也造成许多民众感到恶心与恐惧。然而,谴责媒体之余,身为阅听众的我们也该自问,有多少时刻是我们有意无意点击那些腥膻色的标题?若我们抗拒,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点开那些报导? ◢注意力是商人争抢的商品 这也连结到吴修铭(Tim Wu)《注意力商人》的论点,你我的注意力正是商人争相抢夺的商品。作者从传播史下手,让读者明白从报章杂志、广播电视到街灯、德士车身等到现在网络世界,我们的注意力是如何更加分散到任何角落,成为他人获利的工具。 游梓翔在《注意力商人》导读中写到,不同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总会给商人提供新的机会和挑战。根据吴修铭的分析,新的媒体未必就代表更强的注意力抓取力。在各种商业模式背后,“注意力商人”运作的是同一原理——找方法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再把注意力转卖给别人获利。而这些别人为什么要买我们的注意力呢?因为他们想要卖东西给我们。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代一代‘注意力商人’各显神通下,我们被抓走的注意力似乎越来越多,在我们的清醒时间中,剩下的注意力越来越少。” 《注意力商人》英文版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印行。黄哲斌在推荐序中指出,作者的种种论点恰好在大选中得到验证。后来的许多报导也追踪了当时诈骗点击、资讯垄断、演算法歧视、俄罗斯文宣、回音室或同温层等社交媒体的混乱现象,如何左右总统选举结果。 作者也提到,我们不断地查看贴文、自拍、名人讯息和条列文章(listicles),或者想在网络上博出位出名。“注意力仆人”如果想要自救,不被“注意力商人”牵着鼻子走,吴修铭建议,不该总停留在“浅短被动”的注意上。“我们需要更多‘深长主动’的注意,或许包括看本书、陪伴亲爱的人,找回自己。”当然,知易行难呀…… ◢后真相在网络时代更是发酵 说回槟城咖啡店风波,社交媒体上当时流传“店主”开设结业与否的投票贴文。星洲日报记者后来联络上真正的店主澄清那是假账号,然而假冒“店主”的投票贴文已经到处转发。当时,我国的数位新闻记者郭史光庆也在脸书上分析,真假咖啡店的社交账号名称有细微不同,贴文定有猫腻。只是,不管是专业记者的怀疑,还是媒体找到当事人澄清,都不比假新闻传播得迅速。 这就是“后真相(Post-truth)时代”的常态。根据牛津字典,后真相指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客观事实的影响力低于诉诸情感和个人情感的内容。而后真相如今在网络时代得到更大的发酵,因为社交媒体使用演算法,让使用者陷入同温层,包围在自己的回音室,只相信自己或相近的看法。演算法造成使用者不易得到其他角度的资讯,即便接触到他们也不易接收、消化和接受。 麦金泰尔的《后真相》追溯后真相现象的发展过程,从否认科学的假新闻兴起,到我们退回资讯孤岛的心理盲点,全都逐一加以检视。他认为,后真相是一厢情愿的说法、政治语言的操弄、大规模的集体幻想。后真相的危险不仅在于放任我们以观点和感觉来塑造对事实和真相的认识,而且让我们陷入脱离现实的风险中。   延伸阅读: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