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育女新经

在美国居住了十几年,每逢12月大街小巷都充满着圣诞的气息。不管是不是基督教或天主教徒,人们已将圣诞节视为文化节日来庆祝。多数美国家庭都会架起圣诞树,精心布置家里和庭院,给孩子及朋友们选购圣诞礼物,准备庆祝这个每年最盛大的温馨节日。各大商场还会特别准备书桌和邮箱,让小孩写卡片寄送给圣诞老人,告知圣诞老人他们所期望的圣诞礼物。我感到好奇,究竟有多少美国小孩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显示,约72%的美国民众表示他们在童年时期,确实相信自己收到过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调查也发现,约69%有小孩的家庭会假装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到访过家里。让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长大后还觉得平安夜圣诞老人确实会到访。他们之中有23%的65岁或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也有11%的成年人说他们虽然不庆祝圣诞节,但会和朋友们玩互换圣诞礼物的游戏( Kris Kringle)。 自小吴牙牙学语以后,随着学校和生活中圣诞氛围的感染,她对12月份是极其的期盼!和其他美国小孩一样,她小时候坚定地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美国父母一般都会“配合”这些童话故事,让孩子相信这位来自北欧的慈祥老公公Santa Claus的存在。圣诞老公公会观察小孩一整年的行为操守,并在平安夜拉着麋鹿来到家里,透过烟囱钻进家里,给好孩子们送来圣诞礼物。因此,进入12月份,父母可说是用尽“圣诞老人效应”来管教孩子——听话的孩子才有圣诞礼物哦!要是不听话,圣诞老公公可是会知道的哦。小吴一过了11月份的感恩节,就开始许愿自己要的圣诞礼物,时不时透露自己的圣诞愿望,我们作为父母都一一听在耳里了。 特别愿意缔造美好回忆 圣诞节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平安夜的时候,小孩会在圣诞树下摆放一小杯牛奶和几块曲奇饼干给圣诞老公公。小吴对这个“传统”可热衷并认真看待了。她一般把牛奶和饼干放在圣诞树下,特别叮嘱我们都不可以动那些牛奶饼干,那点心是给辛苦派送礼物的圣诞老人。等他来到我们家的时候,可以顺便“歇息”喝口牛奶、吃一些饼干。第二天早上,小朋友要是看到曲奇饼干被咬了吃了,他们会认为圣诞老人确实来过了,圣诞礼物也出现在圣诞树下了。一切得到“验证”后,小朋友们可说是高兴得激动万分!殊不知,每年的平安夜,我们作为家长都得清晨摸黑一早起床,先把饼干咬掉一口、牛奶喝掉一截,然后把预先藏好的圣诞礼物摆在圣诞树下。等小吴起床后,我们还要若无其事地陪她“见证”圣诞老人来过的证据,看她那充满惊喜的表情。 圣诞老人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真实地陪伴了许多孩子们成长,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慢慢地,当孩子上学以后,接触了更年长的同学或自己的手足,这些大孩子便会告诉他们圣诞老人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而过去的圣诞礼物其实是父母所准备的,圣诞树下的饼干和牛奶大概也是被父母“操作”过。有的孩子会询问父母,父母会耐心地告诉他们真相。不管如何,大概不会有父母和孩子因知道了这个善意的谎言而闹不愉快。我觉得,孩童小时候对圣诞老人的相信和幻想,折射了一个人成长过程对现实的认识——从初期的天真烂漫,到认清现实里的有喜有忧;虽然后来知道礼物都是要用钱去买回来,并不是天上圣诞老人送过来的,但是礼物里都是父母浓浓的爱,这一切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孩子小时候找寻圣诞老人的印记,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圣诞老人就是自己的父母。长大后的每一年圣诞都会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用心地给自己一年一年地铺排圣诞剧情。我也特别愿意给小吴每年缔造这种美好回忆,希望小吴带着这份爱的记忆迎接未来的人生。即便一年里面对了各种困境,来到岁末迎接圣诞的时候想起这份回忆,希望她的内心会重新感到温暖并且坚强起来。圣诞老人来过的证据,正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印记。
1年前
1年前
在餐厅,你或许见过这一幕:有的家长一到餐桌,第一动作就是先把iPad或手机架好,孩子顿时就冷静下来了。孩子仿佛被这些电子产品勾了魂一样,不吵不闹的,那大人便可以专心吃饭、聊天或者聚餐了。手机的发明,从最早的通讯用途,到后来的信息传输,没想到对小孩也起了无药性的“镇静”作用。这虽然让很多人感到担心,但是在拿孩子“没办法”下,好些家长便依赖了这便捷的高科技产品来“安顿”孩子。 小吴今年11岁上六年级班,也是美国的初中一。小吴没有手机,平时上学背着一台苹果的MacBook Air笔记本,用来做线上作业所用。小吴从小的伴就是书本,课余时间以阅读为主。两年前,小吴约八、九岁时,开始学会了自己开电视节目,周末会看一会儿电视。最近,发生了一件让我惊呆的事——小吴竟然不懂得怎么接听手机。那天,手机来电话时我的双手正在厨房里忙着,便喊小吴来帮忙接电话。我看她拿起了手机,触按了“接听”键后,脸面向电话说“哈啰、哈啰”,而不是把手机贴着耳朵听。由于手机不是扩音状态,她肯定什么都听不见,转头跟我说: “妈妈,听不见,没有声音。” 一看就让人着急。我说:“手机不是这么听的,贴着耳朵听啊!”小吴一听,边把手机贴在耳朵,却把手机的收音和播音端拿反了——语音靠在下巴,耳朵贴着麦克风,自然还是什么都听不见。 那通电话以后,我反而开始思考——11岁的小孩连手机都不会用,是不是也是个问题呢?究竟,小吴的成长过程怎么可以做到没有手机?那,小孩应该几岁开始配给手机呢?作为家长,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咨询过身边的朋友。 在苹果公司上班的某一天,我问一位家有青少年小孩的同事:“你们家的小孩几岁开始有自己的手机呢?” 那同事的那番话,至今依然在我脑海里。他语重心长地说:“小孩越晚有手机越好,一旦有了手机就很难管教了。小孩一开始接触网络世界,学习便开始不专心,会沉溺于和别的同学在手机里聊天、打游戏。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始和同学相约外出了。” 美国小孩多从初中开始接触手机 从此,我便开始观察身边朋友的孩子使用手机的状况。美国小孩普遍是上了初中,父母才会配给手机。而小孩使用的手机是以小孩真实年龄、身分注册账号后,和父母连接成一个家庭关系。手机也会设置好父母监管功能(parental gate),必须有父母的同意才可以下载适合孩童使用的手机应用程式(mobile apps),浏览限定的网络内容和广告等。用手机购买内容或者产品,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这些对未成年孩童设置好的安全措施功能,大大提升了孩童使用手机的安全性。甚至,有些父母也会限制孩子的荧幕使用时间(screen time),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或荧幕类电子产品。 我问小吴:“你需要手机吗?”小吴说,身边的朋友有手机看起来很酷,但是她目前或许不需要手机。其实,小吴的笔记本连上Wi-Fi便可以上网,她的苹果账户(Apple ID在笔记本上就可以发手机信息,各种应用apps的使用也是受到父母的监控。小吴有时也会使用iPad玩游戏、和同学互传信息,但因为iPad体积没有手机精巧,只能放学后玩一阵子,不能一直随身携带,避免了“手机上瘾症”。 我想,从小让小孩寄托在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iPad里的游戏、视频内容,会占据了孩子很多阅读、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尤其是手机里的内容声色影像动感十足,深深吸引和刺激着孩子视觉感官,也不太有利于孩子自行思考、吸收和消化知识。 那小吴什么时候适合有手机?我想当小孩有了克制能力,并向她解析网络世界可能的危害和风险,让她学会时间管理和自律要求后,有一部手机作为联系、规划时间表、查资料等的工具未尝不可。手机还是有很多好的用途。 其实手机这玩意儿何止是对小孩充满魔力,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也都有“手机上瘾症”。孩子成长的时光也就那么一瞬间,如果可以,我们还是别用手机打发孩子吧!手机不应该替代我们陪伴或控制孩子;孩子的伴不应该是手机。孩子的陪伴和滋养应该是身边的父母、手足玩伴、故事阅读、运动、游戏玩耍等。孩子很快长大后,他们滑手机的日子还多着呢!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著名艺人周杰伦在访谈中曾说过,很庆幸自己小时候被母亲“逼迫”过学琴。每次别人家孩子出去玩他只能练琴,他练琴的时候母亲还拿着一根棍子站在身后,是典型的亚裔父母学琴逼迫法。这里是美国,我无法操作木棍或藤条逼迫法。然而,在小吴5岁的时候,我还是让她去学钢琴了。 美国社区里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每个亚裔家庭总有一个被逼迫学琴的孩子”。这句话凸显一般中产阶级亚洲人对于孩子学琴的重视。我想不只是美国亚裔家庭,多少华人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被父母送去学琴,有没有坚持完成就另当别论了。 我本身就是学琴长大的孩子。5岁开始学琴,约13岁完成英国皇家音乐学院(ABRSM)八级的钢琴课程。对于学琴的每个阶段记忆尤其深刻,我常在想:孩子学琴这件事,真的需要一代一代“逼迫”下去吗?孩子不练琴,父母就开始逼迫孩子,然后一人学琴全家伤感情。 某天到公园看到一场露天音乐会。有一组美国人表演者在弹唱着,主唱高呼说:“Let’s enjoy the music! We have been doing this for decades. (一起享受音乐吧!我们已经组团唱了数十年) ”我震惊了,怎么从美国人口中说出来的音乐竟然那么轻松、快乐、享受!我们学个琴被逼迫十几年,那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有一天孩子在练琴,我从旁指导越来越没有耐心,开始拉高嗓门。顿时,家里门铃响了,我第一反应就想是不是邻居举报警察说我们家有虐童家暴了。一开门,才发现是亚马逊Amazon的送货人员,当下真把我吓得一把冷汗。就在那一刻,我决定家里不能再这样逼迫学琴。 细细回想自己学琴的过程,我把“学琴痛点”列了出来、快乐的元素也写了出来,然后我发现学琴痛苦的来源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同理。当时候年纪小,即便完成了枯燥的练琴过程,也没有得到父母正向的鼓励和奖励,妈妈喊的骂的一催全身发麻。因为自己“苦过来”,看见孩子不刻苦就看不下去。 让孩子觉得我和她苦难同当 当下,我决定换一种“不逼迫”学琴法,就是只陪伴练琴。我把孩子送出去给专业的钢琴老师上课,首先把自己的教学压力,附带身为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剔除掉。教琴工作给了老师以后,孩子回来弹琴肯定也觉得枯燥,看小吴有时候散漫、拖延症发作了,我就会说我陪她一起弹。她弹一段,我也弹一段,让孩子觉得我和她苦难同当。她弹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给较多的肯定和鼓励,尽量不批评和打击。甚至有时候我还会附和及同理她的心情说:“哎,弹琴是不是很烦啊?我以前也觉得弹琴很无聊。” 小吴会和我对视而笑。我说:“什么都不做是最开心的了,但是我们学会了就会觉得很好玩。”有时候真的弹得不好,但是只要她愿意一直练习,我都一直换着不同的字眼鼓励她,说:“很好!越来越好了!” 练琴结束,我们便一起去做大家都开心的事,譬如:吃个雪糕,或下棋等。小吴就这样正规上钢琴课、平日被陪伴练琴,然后练完琴去玩耍放松。这个模式只要一直进行,日子有功,你会发现孩子自然便会自己弹琴了,也学得比较快乐。小吴现在也不需要陪练了,目前正准备第六级钢琴考试。 “不逼迫学琴法”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孩子只要在学习路上得到陪伴、肯定、奖励,一日复一日,技巧练在指尖熟能生巧,就自己会在键盘上弹起来了。其实,赞美和夸奖才是神奇的魔法!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