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脆弱

6月前
6月前
事情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 我的心为事情所动,因而泛起了无数的波澜,她不像平常一样平静了,而我知道我害怕,因为我习惯了平常的平静。波澜让我明白我的心并不可能保持永恒的平静。我以为我淡定从容,那是因为我没有亲身或用心的体验事件。 从前的我,心里有一道我没有察觉到的屏蔽墙。那道墙会挡下对我内心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然后事件会在墙外累计,直到超过墙的高度后,事件就会越墙直击我心里。那时,我的难过受伤就会被触发而无法抵挡。回想从前,我从不直视那些我知道会伤害到自己的问题,然后与其面对,我学会了逃跑。 我不明白从前的我,怎么不允许自己难过,拼命想保护自己脆弱的心导致我误会了我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我以为我很坚强,但我只是掩盖内心不适的想法,我不接纳自己脆弱和不完美的那一面。我想,或许是因为害怕被大家孤立,害怕没有人和我玩,害怕大家不喜欢真实的我,所以我大多时候只展现了亲和的那一面。 书上的理论就只是理论 小时候,曾经有个朋友说过我总是忽冷忽热。现在看来,忽冷忽热的我,才是真实的我。除了亲和的那一面,我也有很冷酷的一面。我以为我冷酷的那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其实,我觉察到了,她还在。而冷酷可以帮助我自己一个人安静下来思考,排除外界的声音,专心听自己的声音。冷酷有时候是自我保护的机制。其实,不管冷或热,都是真实的我,这让我不那么的绝对。 让我觉察到这道墙,逃避,还有自己的其他面貌的缘由,都是因为外界的事物让我的心有所动,我也选择了不逃避而去面对,然后心中泛起更大的波澜。波澜给我机会去觉知,去聆听心里的我。这只是开端。有趣的是,我以为我很了解自己,却原来我不完全是我想像的那样子,我也才开始慢慢的认识自己。 我想找出造成波澜的原因,向内寻找。但答案从来都不是瞬间就知晓的。也没有什么绝对的答案。我之前对于修心有个错误的迷思,就是要修炼到心灵上不受任何事情的影响,而不起任何波澜。我试图强迫自己的心不为任何所动。可我又不是石头。心就像水一样,除非处在虚空,不然怎么可能不泛起一丝的涟漪? 书看得再多,理论真的就只是理论。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悟到那些理论真正的含义。其实只要诚实的面对自己,那复杂就可以变得简单。波澜只是一个契机。
7月前
我真心觉得,当全职妈妈好难。 那年,先生的事业遇到瓶颈,他遇到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经过深思,全家随他移居新城市,开启了我当全职妈妈的新篇章。 大宝和小宝相差3年,在我还不知道吵架哭闹是他们两姐弟家常便饭的事实,连煮一顿饭都不能安心。很多时候,我才开始洗菜,或煎鱼,客厅就传来他们撕裂的喊叫声。此时,我只能把火关小,出去处理。等我准备开大火翻鱼,又是一阵哭声。 我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煮菜,真不容易。一次、两次、三次……一个早上要处理的纠纷,数不尽,远远超过我上厕所的次数。一开始的耐性,到最后都被磨光了,当煮一顿饭无数次被打断,就犹如你在赶一份报告,却屡次被叫去开会,内心肯定很想呐喊吧。 全职妈妈有自己的责任,确保孩子吃饱、喝饱和睡好是关键,其他的比如玩具没收好、书本没放好、衣服没放桶等,这一些我都能通融,毕竟前3项关键任务已足以让我累惨。 当生活长期围绕在孩子身上,挫折感很重,更糟的是,我似乎很难感受到对孩子流露出的那种慈祥的爱。 小宝2岁时,无时无刻不发挥他的探索精神,比如:饼干吃到一半,开始碾碎,然后把饭盒的饼干碎倒在桌上;或者他去洗手,看到眼前的牙刷,就会突发奇想,拿去刷洗手盆;有时他喝几口水,开始玩倒水游戏,等我一转身,地上已经是一摊水了。 我好像都在忙着收拾残局,既狼狈又生气,到底要忙到几时?我看不到他的创意,也感受不到他在玩乐,因为我忙着擦地。 每次静下心回想,我知道我是怒火攻心,但每次孩子弄脏地面,还是跳不出这个框框。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干嘛?》,才惊觉自己“不要给我添麻烦”的想法已根深蒂固。这个想法,与我的成长背景有关。 一直不想让母亲失望 从小,母亲对我的期望很高,而我一直都不想让母亲失望,我很怕做错事情,让她生气。我一直都小心翼翼地长大,我知道父母工作辛苦,很努力地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地大学,让父母无需负担高昂的教育费。 这么多年的压抑,以为藏得很好,没想到孩子的举动,轻易让我原形毕露。从来没有面对真实脆弱的自己,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和孩子索回,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我慢慢地和自己说,你无需恐惧让家人失望,你可以不优秀,你已经很好了。接受会犯错的自己,接受会犯错的孩子,比擦地来得更重要。 原来,慢慢跟自己和解,也是孩子给我上的一堂课!若不是入行全职妈妈,全天候和孩子一起,我肯定常常和工作为伍,生活匆匆忙忙,也没有真正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谈天,一起玩。 当全职妈妈是一趟穿透生命的旅程,我感谢孩子带我穿梭时空,面对真正脆弱的自己。我渐渐明白尽管会犯错,也值得被爱。如今,我对孩子弄脏地上的事情看得云淡风轻,因为孩子再怎么样调皮,依然是我心爱的宝贝。
7月前
1年前
1年前
近日同事与我聊起学生的状况,突然打趣地跟我说:“你的学生泪腺特别发达,三不五时就掉眼泪。”这一句话尽管是同事之间互开玩笑,却又有很强的后坐力,它道尽了如今教育现场的种种不易,也隐晦地表达了今时今日的孩子们内心的寂寞和空虚。 这班学生之所以会“沦为”爱哭鬼,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我这位老师的“教唆”。每当学生来找我聊严肃的事情,经常都是没说几句就开始梨花带雨,而我也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哭吧,好好地哭”,然后便静静地看着对方,偶尔还嫌这位学生哭得不够狠,于是补上几句直戳内心的灵魂拷问,为他的难过增添柴火,一副“看难过不嫌事大”的高冷姿态,还要耗费许多卫生纸。 但既然学生前仆后继地来“奉献”眼泪给我,我也只好敬谢不敏地承载他们的眼泪,以及眼泪背后那大大小小的辛酸。为生活上色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起心动念,但对某些人而言,光是活着就已经要耗尽力气。在我们还没搞懂孩子们究竟面对着什么,还没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受他们之前,任何对他们的轻蔑和批判都略显苍白和空洞,仿佛这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居高临下,亦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现象归纳。 想哭就哭是一种幸福 于是我不仅总是放任学生在自己面前哭,也不断告诉学生们要为哭泣除罪,营造一个对脆弱和哭泣更加友善的环境。这不是要我们随时随地想哭就哭,而是当有人出了事来找你诉苦和发泄的时候,不要再用“不哭不哭,眼泪是珍珠”来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需要想着要给什么让对方茅塞顿开的建议,就和对方一起静静地承担那两行或浅或深的泪痕,再轻轻地放下,这样就足够了,非常足够了。 最近流行“树洞”一词,许多人寻寻觅觅,但树洞却是日益可遇而不可求。这倒不是因为成为别人的树洞有多难,而是我们总是着急地抢着要说,却忘了比说更可贵的是怀着耐心和包容,静静地听。树洞的回声是否清脆悦耳并不那么重要,就像树从来不会刻意要求自己是不是能让人纳凉。有时安静而安定,就已经蕴含无穷的力量。 想到这里,我突然羡慕起这班多愁善感的孩子们。他们之所以哭不是因为他们凄凉,更不是因为他们脆弱,而是这个时代对眼泪有了不同的观点和定义。这个时代越来越不会要求我们要强颜欢笑,不会要求我们要内敛和矜持。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明白,原来想哭就哭是一种幸福,而身边的人能放任你哭、支持你哭更是得来不易。 眼泪不会是生活的暗面。眼泪会成为我们的倒影,让我们看清我们的不堪,也让我们看见我们的强大。而我也一直认为,能承载别人眼泪的每一个人,都藏着可贵的温柔。
1年前
我和K联手打造的文化频道《心灵花园》荒芜了一些时日,因点击率不理想,以致意兴阑珊,失去了原初动力。同时看清一个事实,不是人人都能当网络主播的(苦笑)。 创建YouTube频道的初衷是想透过文学和电影分享阅读及观影心得,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故事背后的心智运作。记得有一次谈的是西班牙电影《Summer 1993》,讲述在1993年夏天,小女生弗里达的母亲因病毒感染去世,外公外婆无力照看,她只能跟随舅舅夫妇搬到乡下生活。那里林木蓊郁、虫鸣鸟叫、鸡鸭成群,对于生长在巴塞罗那的弗里达来说确实新鲜有趣,可事实上她时常感到孤独落寞。有时她因思念母亲而走到野外去和天主教神像交流,因她外婆曾说,神像是她和逝世的母亲联系的纽带。对于从城里搬到乡下,起初她非常排斥,但随着时间过去,舅舅一家的关爱让她慢慢融入了新家庭。 这部电影的主题为“丧失的疗愈”,也是导演卡拉·西蒙(Carla Simón)的亲身经历。美国精神病学家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认为人类的悲伤有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一般人面对丧失时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因为太过悲伤,情绪激动,无法平息内心风暴。第二种反应是愤怒,觉得不公平,问苍天为何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遇到亲人突然离去的时候,情愿折寿来换取亲人的生命,或怪自己“早知道我就应该这样或那样做”,试图和自身所信仰的神灵讨价还价。第四种情形是沮丧,也是所有痛失所爱之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甚至会陷入抑郁的情绪深渊。悲伤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接受,即面对无法逆转的丧失后,意识到生活必须继续下去,开始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 以上5个悲伤的过程,可应用在失去亲人、失去工作或失去经济支柱的哀伤。仍在持续发酵的疫情令人感到生命的无奈,尤其是失去了自杀身亡的亲人或配偶,其悲伤程度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因此他们特别需要丧亲辅导。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悲伤呢?面对一个处于悲伤情绪的人,不是用一句轻巧的“节哀顺变”就能帮他克服的。美国悲伤治疗大师沃登(William Worden)在《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中提到有关悲伤、丧恸的实务资讯,包括接受丧失的事实、处理悲伤的痛苦、适应逝者已经不在的新环境、将活力重新投注生命中。只要找到纪念逝者的方法,就能走出悲伤,不会再被负面的情绪困扰。 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的搭档K说,面对破碎也不要放弃希望。时间是最好的解药,无论如何难过,活着的人总要好好活下去。   更多文章: 叶蕙/聚散不由我,何处说离愁 叶蕙/鲸鱼律师的反击 叶蕙/记忆中的花裙子 叶蕙/曾经遗失的美好
2年前
我从小在要当个听话的乖小孩环境中长大,不论长辈说什么,听就对了,反正一定都是“为你好”。 曾经交了个女朋友,每当她询问意见,我说了后总是被驳回,直到说了对方想听的“正确答案”才罢休。比起询问意见,我想那时更像是猜想法,填上对的答案才得分。 朋友之间,我的爱好并不主流,喜欢的大多跟别人不一样,我也没有影响他人一起喜欢的本事,所以为了融入他人的圈子,我开始去迎合他人的喜好。 久而久之,我成了“没问题先生”。我失去了自己决定事情的信心,因缺乏做决定的经验而总是误判,更深一层地打击本来就脆弱的信心。于是,我干脆放弃决定任何事情,只管跟随大家。 这样过了几年,社会的许多不成文规定,继续在告诉我应该做些什么才算活着。社会为我们的人生设定了必须经历的关卡,只要有人脱离队伍,就会被劝回来。许多人一脚踩进那些关卡,却活得更忧郁了,他们大多只为了符合社会的期待。 这时,这想法在我心里萌生——我们不是为了更加快乐而活着的吗?既然过得那么辛苦,那为什么还要去迎合他人,并忧郁地过着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呢? 于是,我慢慢离开人群,忠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看自己有兴趣读的书,听自己觉得好听的歌曲,欣赏让自己感动的电影,还有过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 慢慢遇见志同道合的人 一开始,当然少不了指指点点的人。他们总是觉得我很奇怪,很爱追问为什么我不跟从大家的脚步。虽然那时我只是笑而不答,但我清楚明白自己就是不喜欢。时间久了,他人便放弃了说服坚持的我。 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就会这样安逸的自己一个人过。 然而,在我真心喜欢着自己做着的事情并偶尔分享的时候,我慢慢发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原来并没有他人想像中的那么“异类”。原来,你若肯表达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才有办法找到你。 与众不同一开始虽然辛苦,但是时间久了,你的不一样就会形成你的独特性,这就是你与他人的区别。只要你肯说出口,异见才有机会变成意见啊。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