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迈克

台湾和马来西亚没有时差,但接近傍晚6点,台湾的天空已昏暗一片,相似马来西亚时间晚上8点左右,万家灯火。甫进入春季的台北,预料将会是春暖花开,逗留下来才发现依然寒冷,最低温度仅摄氏10度,且起风刮雨。 美食乃是我命中注定的光源,我用它照亮颓靡不振的人生。当我毅然决定寻访日夜牵肠挂肚的台湾夜市美食,但生命总是凋零无常;上次到台湾刚巧是2019年,谁也没料到回国以后不久便暴发严重疫情。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关于夜市我一点也不陌生。这里的马来文称作pasarmalam,小时候长辈们逢周末就牵我们小手逛类似的夜晚市集。记忆里成长的地方,夜市八九成是马来摊子,每次收获大都是传统马来食物。 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在八打灵前后居住长达8年,SS2区摆摊的夜市是我经常溜达的景点,属于纾解大城市生活沉重压力的最佳途径。想当年,我左手炸鸡椰浆饭、右手豆浆凉粉冰,嘴巴沾有咖哩酱汁,还拎着大包小包的糕点,绝不辜负无敌的青春。 朋友告知,台湾夜市的历史可追溯到日治时期。期间统治的日本政府在当地设立了一些市场,企图为日本移民提供经济保障,随后这类市场逐渐演变成了夜市。夜市最初的形式只是数小摊贩在路边晚间摆摊,兜售日常小吃和商品。随着夜市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摊贩涌入,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夜市场,人潮鼎沸。 我对台湾夜市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台湾独有的文化符号。 台湾夜市跟马来西亚夜市最大的区别是,台湾夜市可以深刻感受台湾人的热情和当地夜市的热闹气氛,大大小小的摊位摆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商品,甚至有不同的娱乐消遣活动吸引源源不绝的人流,包括打麻将,流露非常浓郁的中华文化。我由衷喜欢台湾夜市,其中最大特点是台湾夜市和庙宇脱离不了关系,似乎许多的夜市附近都建有庙宇,香火不绝。到毗邻的庙里拜拜保平安以后,再顺道溜到夜市找美食,拜祭五脏庙。神明是否听见我合掌祈求:“多吃一点也不会长胖”呢? 虽然台湾每个地区的夜市看起来大同小异,但每个夜市其实都有符合食客胃口的台湾小吃。我喜欢艋舺夜市的老字号美食,特别是红豆饼、山猪肉香肠、甜不辣、滷肉和刈包。在这遍地台北老味道的夜市里,我第一次喝蒜头青蛙汤。上桌时真的不太能接受那碗感觉怪怪的汤,仿佛整只青蛙活生生浸泡在汤里,我只好暂时眯着眼吃。煮熟的青蛙皮很滑,肉略带硬;冷天喝热汤,身体舒服,但吃过一次以后,我吃青蛙肉的勇气也就耗尽了。 自律且克制地吃 台北饶河街观光夜市算是我最爱的夜市。据闻这是台北市最早的夜市,规模不大,长长一条街巷,摊子蛮集中。这里的美食合我口味,我吃到最好吃的是前排的武大郎招牌胡椒饼,还有在马来西亚从来吃不到那么便宜又美味的厚切牛排,让人再三回味。刻意放慢步伐的我,从第一档逛到最后一档,品尝美食倒是其次,我喜欢静观那里川流不息的人潮、体贴的小贩,一股隐然的旺盛生命力,滚滚红尘,美味相随。那一夜,刮起大风,我躲进一家甜品店,感觉不能无事不登三宝殿,随手挑了一粒蛋黄酥,结账时,老板笑问:“够吗?我们还有许多好吃的呢!”可惜,我的肚皮不争气,实在装不下了。那晚幸好只是起风,没下起大雨,脑海瞬间浮现苏东坡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士林夜市是台北夜市规模最大、占地最广的夜市。到台湾观光岂有不逛此夜市的道理?乘搭捷运早早就到这里兜一大圈,却觉得挺奇怪的,就是说不出来那奇怪的感觉。究竟跟以往有何不同,只见小猫两三只吗?越夜开始越多人潮,连前行都感觉颇困难,这样我才弄明白,人潮才是一个夜市受不受欢迎的指标。蹲在庙口前吃阿辉面线的独特景象,目睹来自世界各地许多游客排队买的豪大大鸡排,以及跟一对到台湾度蜜月的情侣一起吃十全炖排骨,这夜市让我留下温馨的用餐记忆。 夜市是不夜天,越夜越美丽,仿佛古代所形容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台湾夜市许多小吃的价格都定在60新台币(约8.70令吉)。一碗滷肉饭30新台币(约4.35令吉),一般食物消费不算太高。趁着台湾挚友忙中偷闲尽地主之谊的热情,我还搭了高铁到台中一日游。听闻以前出名的逢甲夜市,现在已不及一中街夜市热闹了——可能靠近国立台中科技大学,凝聚许多年轻人,加上商业区的有理因素,掀起繁华盛况。我在这儿溜达,随缘吃到21档味道相当正宗的臭豆腐,还喝了纤维质丰富的柳丁汁。临别时,更啃了无敌牛肉大汉堡,不虚此行。 到一个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旅游,也是人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机会,冒险和挑战其实不小。台湾这里的“打包”叫“外带”,“堂食”叫“内用”。夜市里灯红酒绿,人山人海,摊主用亲切的闽南话大声吆喝、用力连声叫卖,庶民小吃琳琅满目,幕幕上演最沁人心脾的世间美食情缘,益发魅力无穷。 可是,再丰盛的美食,到底还是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空荡。我们的心灵与精神必须获得适当的慰藉,无论是机缘巧合遇见的美食,或遇见的人,该让我们学会的是珍惜和感恩。毕竟“人间的面,是吃一碗便少一碗,人生的面,是见一面便少一面,对待生命我们不妨宽容多一些,因为你我早晚都会失去它”。网络流传的语句,独自一人伫立夜市,使我思索良久。 我相信,唯有自律且克制地吃,告别肤浅和短视,这样我们对美食的爱或许更能长久一些。回到大马,足足胖了4公斤,我也许真的还不够虔诚,菩萨并没理会我的诉求。
2星期前
年华渐老,一个人孤身影吃饭,意境仿似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感纳闷与无趣。餐具与自己相对两无语,饭桌上偶尔遇见成群结队的朋友或同事,落单的自己更显尴尬非常。日本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的井之头五郎虽然经常独自行动,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探索新文化的热情让他结交不少新朋友,如此一来,其实他一点也不孤独。单身的我偶尔心血来潮呼朋唤友约去吃火锅,动机全然是为了驱赶那股孤独感。 去年农历新年机缘巧合下,我在网上购买了色彩极为浪漫的粉红火锅电炉,跟外甥约好到他怡保新居打边炉。打边炉乃广州式叫法,后来朋友告知,原来火锅和打边炉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打边炉是人站在炉边,将食物边涮边吃,一般用的是瓦罉和长长的竹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饮食习惯也有所变化,现在看来“打边炉”和“火锅”也没啥差别了。 喜欢上火锅,因为火锅属于互动式菜肴,能跟家人、知己一起享用,体验那种热腾腾的团聚氛围。快快乐乐一起涮锅的画面,充满暖意,也温馨无比。台湾人在大年夜阖家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的形式称作“围炉”。大伙儿围炉,有说有笑,闲话家常,以此联系彼此的情感与情谊。 冬天吃火锅算是最有暖意的饮食方式,也最受老饕欢迎。现代人要求方便,电炉、甚至连电饭锅都派上用场来煮火锅。通常锅子在桌子上烧热,食物在热汤上翻滚,烫一烫,夹进嘴里,就潇洒完成拜祭五脏庙的任务。吃的时候,连吐口气都冒着烟,投入、津津有味地吃,食色性也,美食正好搭建爱的桥梁。 火锅汤香四溢,团聚欢声笑语弥漫,其乐融融。在滚烫冒烟的锅面前,我们经历的正是朱自清说的“刹那”。瞬间聚餐的团圆,编织着美丽记忆,储存脑袋,待鹤骨霜髯时以供回味。刹那的欢愉,短暂却是永恒。 准备火锅,特别讲究心情。一大清早到菜市场大采购,外甥更带我到一间刚营业的火锅专卖店,里面的火锅食材让我打开眼界。冷藏的先进科技技术,把少见的海鲜如贝类和螺类特别处理,保持其新鲜度,让我这个只喜欢吃不爱下厨的“伪食家”惊叹不已。心情好,多准备一些;心情不好,就随便挑。懒惰煮,最好便是吃火锅了。准备一个大型的锅,里面装着喜欢的麻辣汤底、蔬菜和鲜肉,统统丢进锅里“一锅熟”,不必劳师动众,汗水淋漓地把厨房翻个天。 存在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火锅,散发浓厚的中国味,乃中国传统的餐饮文化。台湾著名的饮食文学作家焦桐就指出,火锅代表中华料理的精神内涵,包括调和、圆融和团聚。上网查询,火锅起源于川菜,川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火锅是满族先祖发明的,他们以牧猎为主,早出晚归,食不定时,于是为了驱寒,每家每户似乎都备有用黄泥做成的大火盆,冬天里点了火,把食材丢进盆里烹煮, 煮熟后可以用来保温,吃不够时,便把其他的鲜肉和蔬菜放进盆里,边吃边加,形成火锅的雏形。 我享受火锅让许多美味汇聚的欢腾时刻。琳琅满目的食材一起放在锅里煮熟,荡漾出期许中的人间美味。现在连火锅汤底选择也呈多样化,从清汤、番茄汤、药材汤、鸡汤、猪骨汤、牛肉汤、咖哩汤、海鲜汤、玉米汤、酸菜汤到麻辣汤。到台湾寻访美食时,我发现还有在大马这里从未吃过的大肠臭臭锅、豆奶锅呢!真是千奇百怪,只要你想得出来都会出现成为拉拢顾客的火锅名单上,依据个人口味好爱百花齐放。 火锅老板懂得变通,样式自然五花八门,无论中式、日式,还是韩式,单纯、最原始的吃火锅方式,其实诠释健康的饮食法门。把食材放进滚烫的锅里稍微煮一煮, 没高温油炸的不饱和脂肪,一般的肉类食指一算就有鸡肉、猪肉、牛肉,偶尔还有羊肉,海鲜类则有鱼、虾、蟹等等,加上豆腐、蘑菇和蔬菜,平民食材,营养却获得充分补助。个人体验,常吃火锅,容易上火,不去运动的话,体重更会快速飙升,不及时抢救就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约吃火锅摆平恩怨 吃火锅终究有必要善于选择食材。首先必须掂量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有益的食物。有些加工食材,虽然看起来极是美味,实际上一点也不健康,热量高,又营养价值极低,徒增身体代谢的负担。此举如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考虑清楚什么是你想拥有的、什么是你该舍弃的、什么又是你必须牢牢捉住的,以智慧调和而取得圆融,进而迈向文明的康庄之道。吃着火锅,慢慢从中领悟的人生哲理。 最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便是马六甲沙爹朱律 (Satay Celup),沙爹酱火锅。一般的火锅材料,如肉类、海鲜和蔬菜,丢进沸腾的沙爹火锅里沾一沾,品尝起来别具风味。这种沙爹火锅的特色在于其特制的沙爹酱料,主要由干辣椒、花生、黄姜、香茅等制成的沙爹酱,洋溢浓浓的南洋特色,熬煮时的材料比例也深深影响火锅的美味。马六甲目前有多间沙爹朱律,味道都各具风格,视乎食客喜欢怎样的口味而选择心中所爱,偏甜还是偏辣。 记得那年的某个雨季,朋友带我们到马六甲吃沙爹朱律火锅。大伙儿坐在木制的小椅子上,蹲着吃火锅,感觉还挺新鲜。只是世事无常,最让人感叹的便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约了两三知己,却发现其中感情最要好的那个已经离开了我们。 火锅是有灵魂的,呼唤我们的食欲,将我们的味蕾带进天堂。此刻的他应该在天堂享受他喜爱的麻辣火锅吧? 世态炎凉,人情复杂,冤家宜解不宜结,世上哪有过不去的坎呢?如果两人不小心结下恩怨,就约吃一次火锅摆平,一次不够,便再吃一次,让火锅解除彼此心中堆积的怨恨纠结,与其麻辣人生,不如清汤挂面。至今,最让我难忘的是在金马仑山上吃到的迷你巧克力火锅,鲜红的草莓沾着巧克力,酸甜混合,创造另一种舌尖上的独特思念。 单身,最让自己咬牙切齿的不过是,寒冷孤清的夜晚,孤枕难眠,突然收到老朋友从国外传来一张摆了满桌美食的照片,留言道:“今晚我和情人一起吃火锅,你呢?” 有情皓月怜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就算一个人,我也得努力让自己过得幸福,美食让我跟这个既陌生且熟悉、想疏远又得靠近的大千世界产生仅有的联系。 细雨绵绵,烟火袅袅;岁月无声流逝,赤子情怀是否如初?日月更迭,星移斗转,但愿吃火锅的情不移、爱不变。 你有空吗?今晚我想约你一起吃火锅,勿太匆匆。
4星期前
清明节,一个特别容易让人哀痛伤怀的日子,天气却偏偏反常,一片炎热。黄昏日落,小小妈整理和打扫祖先神位。抹着抹着,她眼眶突然就湿,一旁帮忙的我装着若无其事,也不敢多说什么,把擦布弄湿再递给她,故意逃避她的眼神,顾左右而言它,学校里的趣事、同事朋友间的芝麻绿豆,还有生活的琐事。 清理工作接近尾声,小小妈低声嘱咐道:“清明节那天,我煮咖哩面,你老爸喜欢吃,你记得回来一起吃!” 老爸在我亲娘过世后不久,再迎娶了两个小妈,大小妈和小小妈,因此我有了两个后母,于我未成年时同住一屋檐下。过去的风风雨雨尽管由它随风而逝,但其实爱吃咖哩面的不是老爸,而是小小妈。老爸是在娶了小小妈以后才常煮咖哩面给我们吃。 一直疑惑是否贪婪天性使然,一些邪恶的食物总让人无法抗拒,比如一碗用料丰富、热腾腾的咖哩面。大马的天气偶尔酷热得仿佛置身大热炉,连胃口也大受影响,但一碗香辣的咖哩面,却能刺激味蕾。 红艳艳的汤底,掺入各色各样的食材,伴随椰浆的香味,色香味俱全,视觉和味觉都具备了,岂不让吃货食指大动呢? 老爸亲手煮的咖哩面,非常传统,用料也相当用心,一般会放入鸡丝肉、叉烧、烧肉、虾仁、血蛤、咖哩猪皮、香花菜、洋葱和豆角,有时候还会加入如今难得一见的猪血。美食,除了它本身的味道,还有谁做的、在何地、何时吃到,其实都会一再影响我们的胃口,以及对它喜爱的程度。 咖哩,最初是由印度教徒随着宗教传播而带到马来西亚的地方性特色菜肴。在淡米尔文里,咖哩的意思是指酱汁,也就是把各种香料,例如姜黄、芫荽、辣椒、丁香、肉桂、孜然、胡椒、肉豆蔻等和姜、大蒜、洋葱等食材熬煮成汁,再配以肉类、海鲜、豆类、蔬菜等,亮丽上桌。由于辣是亚洲人喜爱的味道,马来西亚华人更用心良苦把这道美味改良,再加以发扬光大,更贴近本土华人的饮食口味,食客可说是尝了华人煮的咖哩味道以后,便对其念念不忘。 举凡大马的咖哩美食就有咖哩面、咖哩鸡、咖哩羊肉、咖哩牛肉、咖哩素食等等,而所谓的咖哩面,就是咖哩汤配面,但只是面而已也未免太单调,一般会选米粉和面,配上特制的参巴辣椒酱,香喷喷的绝对能挑起你的食欲。其焦点更是加入了香浓椰奶的咖哩汤头,椰奶越浓郁,味道自然越香。香料与椰奶结晶的美味,配搭得极致精彩。 说起椰奶,马上便想起童年时的一段记忆。小时候的我活泼好动,像脱缰的野马,无所事事时特别喜欢到热闹的街上奔腾游荡。70年代中期,一间又一间小小的杂货店,名符其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有现在好像已消失的刨椰肉仪器。如今这些古老制椰奶的方法已被更快捷的现代化技术取代,更常见的是罐头椰奶,省时省力,较符合时代经济模式。 以前椰浆汁或椰奶的做法是将老椰子破开一半,把它放入通常由圆水盆合制成的刨椰肉机械,带椰肉的椰壳放在此古老仪器下,发出啧啧的声响,较硬的老椰肉被机械刨成丝丝的椰丝或椰渣。把那包椰渣买回家,放入清水或温水,用一块白布包扎,便捏出新鲜的椰奶。 家庭主妇亲自做成的椰奶没添加物,也没防腐剂,味道纯真,煮起咖哩,得心应手,咖哩味道自然香得无懈可击。 世界各国咖哩的做法有其特色。咖哩也分成不同的颜色,比如泰国的绿咖哩,椰奶、鱼露、青辣椒和柠檬叶的混合,再上指天椒的辣,便非常解馋。无法吃辣,一边吃一边喊辣,鼻涕直流也是一种幸福。只是让我摇头叹息的是,好吃的食物通常都不太健康,就算多么好吃,如果常吃恐怕弄坏身体,健康出问题就麻烦大了。 一碗咖哩面热量可高达500大卡,高脂和高胆固醇,确实叫苦苦守护健康的人心惊胆跳。如今因健康原因,我的饮食口味渐渐转向清淡,偶尔在街上遇见咖哩面档,还是会忍不住往前瞧瞧,就算闻一闻那咖哩味道也已心满意足。 隐藏在咖哩面里的爱 因为爱,小小妈吃到爸爸煮的咖哩味道,跟别人煮的咖哩味道自然不一样。老爸对小小妈的爱,他们之间曾经发生的一些矛盾、摩擦、冲突,不必耿耿于怀,爱就是爱,单纯而简单。曾经我也暗地里问小小妈:“你到底爱我老爸什么?” 我们家境普普通通,老爸在娶小小妈之前,也不怎样“长进“,小小妈微笑回答:“一个家,怎样不好,也是一个家。等你变老了,你自然就懂了。” 我懂不懂,有那么重要吗?最重要的是,大概是小小妈理解我老爸吧!人类的情感复杂而混乱,小小妈所爱的,也许是老爸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对她的好,其中美味的咖哩面乃是他们联系情感的一种方式。咖哩面里隐藏着一份深厚的爱,那种情感独一无二,且无可取代。 许多人无法抵抗美食的诱惑,其实美食不只是单纯的物资和味道,而是一种情感的牵绊。咖哩面里的爱,一直流传,这样才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和精彩,让生活更添滋味,如同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咸,人间烟火也。 来,给我一碗热腾腾的咖哩面!
4星期前
4月前
林燕妮与黄霑那十几年的一段情,总觉得不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像是少了些什么?虽是那么的风光明媚,但仍有其不安。黄没与原配离婚,黄再次情叛,自此至死两人不再见。 没想到2018年林燕妮也告别红尘。这个作家几十年来,一直有着不同的印象。她与黄霑,是女高男稍低的合框照。她与林青霞等人外游。她与陈百强是知心好友。她穿刘培基的设计上台颁奖,不然就是领奖。中年后她染了棕发,一次刘海呈深浅两色的线条。后来追求心灵的宁静,在一个佛堂穿着袈裟。除了文章,出现在人前的她姿态常有不同。 记得那年我独沽一味看亦舒。某次与编辑见了面,她说,你不妨看看这人写的。咦,这人写的没有亦舒的利落泼辣,却有一种开阔,客观而不那么人云亦云。于是林燕妮的杂文、小说一本一本的买;封底必附有她的美照。 她年轻时真的是斜杠人物。在电视台工作,幕前又幕后,又写综艺节目主题歌,写了专栏又写长篇,后来创立广告公司,又常出席各种酒会波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香港的繁华像是集于她一身。 她独立自主,处事干练果断,但心中仍有一片温柔处。她寄的稿子有香水味,而她的办公室竟然是粉红。她唇上有一小点的痣,女人唇边长痣又多了一份风情。 风华正茂也会走向云淡风轻。女作家的人生似乎都充满剧情——她读冷门的遗传学,很年轻就结婚生子离婚,进入电视圈,与已婚黄霑爱与不爱,婚与不婚,再经情变。期间仍然迈前,选修中文系。之后经历两个弟弟不敌癌症及母亲相继离世,寻求的是心中的永恒。精彩的人生,回眸时,她说,来生不想再做林燕妮,累。我想,情伤最累。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听小邓,那男歌手又听谁的?那个黄兄哭腔唱着:“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意……”那是我姑妈的最爱,年少的我还没有太多的过去,不想学哭腔。之后出来的是这位青山,也是一座山,稳稳的站着唱着,是没什么不好,只是迷不上。 那时期男人剪发多了一种选择。可以不去印度理发室,可以不去阿伯阿叔理发室,可以到比较现代化的Unisex saloon,里面的理发师多为年轻女子,她们都在听一个男子的“诺言”,那是刘文正。 这样的唱腔有点怪,听久了却也觉得很自在。之前的男歌手唱得一板一眼,站出来就是那么站着,再也没什么了。我们却从不知道刘的出场是怎样的——戴帽不?有围巾不?身上是红是黑是什么颜色,是海军装,是风衣,是礼服还是轻装,永远不让你猜着。 唱抒情曲,他会用他多情的眼神杀死你。唱快板,扭几下迷倒你。刘的红,在于那年代几乎男男女女都听他。他没有绯闻也没有地下情,因为他是她们的。我们男生希望身形有他的高度,五官若能像他就更好了,最好还能像他一样迷倒女生。男歌手的卡带我只买他的。 我要亲眼见大哥哥 他巡回演唱要来新山这一站了。与杂志社通报一声,我要去采访,亲眼见见这大哥哥的模样,要听他说了什么话,要去感受他。 在酒店的大厅等着。一群人从电梯出来,就这样的走出来,我觉得他像是一个贵族或是一个王子,一身蓝,周遭没人托着他,他却好像被托着。我走上前,旁人稍排开,我是不是该跪下拜见呢。 我在大厅的一角,开始与这巨星访谈。最记得我问他的优点与弱点是什么时,他说:我的优点是我知道自己的弱点。我又问:那弱点呢?他促狭地说:我的弱点不告诉人,哈哈。 夜晚去他演唱的地方,闹哄哄,我没记下什么。他是大众的。一周之后,杂志刊登了这篇采访,而出现的大题,天啊,编辑出了这样暧昧的大题——我与刘文正的一段情。(此情是什么情,吓得我。)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小邓十几岁出道就那么红,她活泼,可爱,甜。我不怎么喜欢。我自觉孤傲,不喜一窝蜂,冷眼旁观。这种青春洋溢,甜到腻,很快就成为过去。 之后对她刮目,她去了香港,粤语不行后来也行。去了日本,再次提升自己,不久却发生假护照风波,面对林林总总的磨难,能够继续前进,带着一种坚毅的温柔。 那年第一次守候在酒店外看明星。她穿着红色热裤与T恤,从酒店的电梯走出来,样子清纯,那是她初到东南亚的时期。 第二次是10年后,她容光焕发办了巡回演唱会,外头有许多猜测,这次演罢可能就要结婚。她的演唱会在中段必然步到台下,与观众贴近。我从很后的座位赶紧去到舞台前,与她握个手。她着了露背装,也真的热,见到她背上的汗珠。那晚她的发型是那种爆炸装,不明的我,在想着是真发还是假发。 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红也红过了,风波也平息了,婚也快要结了。 有一次翻到一页评论她的面相,是如何如何的平步青云,又如何如何的幸福美满。是么是么?后来婚吹了。她的俏皮风趣渐渐收了,带着一点点的落寞……无言独上西楼。 法国小男生的出现或许带给她些微的快乐,只是青春已逝,只是她将来可以为他生子么?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么?未来的一切并不像歌唱事业那样可以掌握。 或许开心的离去也算一种美,或许没到老死也是一种永恒的传奇。在泰国开心地度假,来不及告别也没准备告别而告别——我们的经典,小邓。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年少时,写了好几篇老妈子,我妈不是冰心的妈。与亦舒对母亲的态度也相似——不是客气就是生气。客气时用一种客观看妈妈的喜与怒,生气时就主观的写之发泄。后来惊觉,数年来写了4篇亦舒,而写我妈仅有3篇,超越生我之母。 见真人亦舒时,觉得她的背不是那么直,或许是长年每日清早伏案写作两小时。她不怎么化妆,白皙,直发。 她文章的前一句普通,接上的后一句常常才是重点。比如——忍无可忍,重新再忍。忍无可忍,那不就一刀两断么?不就一拍两散。她是反高潮“重新再忍”。另一句——思想消极,行动积极。咦,思想消极不是行为也消沉么?不是的不是的,人还是要活,还要好好活。 喜爱的女星是林青霞 记得一次她遇上笔战,起因是香港人说的煲电话粥,她与另一女作家谈了许多名人的八卦,也免不了她的心直口快,带着许多的加料调侃,全被录音下来。或许是亦舒不该,但那女作家更不应如此。我说那女作家不该姓白,因为心是黑的。我这里看不到香港报刊的笔战烽火,只知她被围攻,这也包括林燕妮。林燕妮身形较高,亦舒似乎如是形容——像是男人反串穿了女装。 她熟络而常通电话的女星是方盈(小说《我的前半生》就以方盈为蓝本),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星是岳华,她喜爱的女星是林青霞(劝林勿修眉),还有之前的何莉莉(劝何勿除眼下的痣)。一次,无意中发现她也喜欢邓丽君,小说插段小邓的歌:“……丢进河里,埋在土里,让我俩永远永远的忘记。”那时她情伤赴英留学,在他乡听了邓柔软且绵绵的歌,想必也觉疗愈。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受了迈克的影响,我开始购买张的书。不敢说自己是张迷,因为张迷也是一个很高的位置。 一开始在书局买张爱玲的书很容易认着。张爱玲的书封面是同一系列的不同颜色与设计。是作者的心意么?还是设计者很明白作者的心?《流言》的封面是靛蓝色的天出现了月亮(一如她在一篇序里所说——开个窗口见到蓝绿的天与月),《怨女》是黄底浅白的月,《传奇》是湖青色升上的月。都有月亮,但,没有半月弯月。年轻时的张身形瘦削,脸庞却不小,也像月一般。她经常描述月——蓝色的月光、30年前上海的月、柳原与流苏在饭店里对着不同窗外的月。 十几岁读张觉得好,但是中学里没有人读张。华文老师也不认识她,都在鼓吹五四。寂寞的17岁是没人懂的寂寞。中学毕业前,华文老师还要学生写篇论文,我竟然写张,应该是没拿什么分数。 中国人对老的观念太落后 那天翻旧杂志,看到《明报》月刊在90年代也出过一期张的专辑,刊了十几个名家的评述。最记得於梨华写的一段——她送机之前,与张去了间小咖啡室,张不点咖啡饮料,而是香草冰淇淋苏打,非常愉悦地享受,吃罢闭目养神。於梨华想问的都吞进肚里,张这种自在很似现代版的王菲。那期的封面算是很经典的一张,就是张爱玲只手叉着腰,低眼俯视,真的是俯视尘寰,看罢众生。 张的作品那时是一年左右才有一本出版,一年365天这么长,必须天天有的看,不然精神空虚,无以填补。于是天天有的是亦舒的连载,每一周也有数篇短文。啊亦舒也喜欢张,对张贫嘴一次〈相见欢〉,那是张后期的创作。里头有一小段写说棉袍像彩鳞的蛇盘着,又有形容走路鹅行鸭步与鸳鸯;下来又有描述鹅蛋脸,以及咸鸭蛋透出红影子。亦舒评说这段仿如进入动物园,又像吃泡饭。亦舒不赞同张的复出,又用了一个比喻——有如摩西再生显灵吓坏人。这形容让人喷饭、抵死。 宋淇传了这篇文章给张。对于自己中晚年的复出,张淡淡的回应,也轻轻扎了一针:“中国人对老的观念太落后,尤其是想取而代之的后辈文人。”这样的两句话也真够玩味。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年少时总觉得自己像海绵,要吸啊吸。哪里有我的精神营养素?翻看几期的《学生周报》,看到里面有个“Our Way”。这样洋化的专栏名,中译反而八股。里头是两个青年人写同一题目,各有其观感。他们好像咱们的大哥哥,年岁在我们前面三、五年,就常看他们说了什么。那是雅蒙与迈克,啊连笔名都西化。 雅蒙似乎维护迈克,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发表,都由他把关。 迈克,那个张迷的迈克、杜鲁福迷的迈克、钟妮米朽迷的迈克。 他们常有机会看那些文化协会放映的电影,生活的场景都很悠闲写意,一些小烦恼小挫折写出来也很诗。你说你说,年少的我们怎能不艳羡呢? 被作者们喜欢的作者 迈克没写“Our Way”后,在《蕉风》开始另一专栏“轻描集”。这次是写得更自在了;每月一期的专栏,写四五个题目,一个题目短则百余字,长则三五百字,那么大的自由空间。《蕉风》算是重文艺,那些大文豪的中译,那些本土的乡土,长诗短诗,小的我一翻,先找“轻描集”。 那时发现许多小读者都喜欢他,而后来又发现许多大小作者也喜欢他。被作者们喜欢的作者,也算是魔高一丈的等级。 “轻描集”写得短,他写得长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位张迷先生写的张。论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倾城之恋、桂花蒸阿小悲秋……那时期在《蕉风》写最多张的论述就是他。 后来他出了国,听说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了书,后来听说在香港中译西片的字幕,后来不知在哪里听到有人这么评价他——迈克的文章受张之影响,却成功另创一格。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周末闲逛怡保旧街场闻名的小巷,古老建筑赋以新设计的灵魂,赏心悦目,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而聊起了文学。你说优美的文字慰藉着我们日益枯萎的心灵,提升思维的宽度,长期积累更可能改变我们故步自封的行为举止。我安静听着,报以浅笑:“还是美食果腹比较实际吧!”你最终欲言又止,仿佛不想继续争辩什么,然后尾随我特地放缓的步伐行走到附近的陈年老店寻找美食的踪迹。   我最喜欢旧街场这里的焦糖炖蛋。它有别于一般的法式焦糖布丁,不是在炖蛋表面淋上一层糖浆再烤焦,而是十分巧妙地把煮至褐色的糖浆混入牛奶和鸡蛋而制成的精华美味。街坊传闻以不菲的价格流传这个独门精湛厨艺,蛋香味和微妙的嫩滑口感乃是我钟爱它的原因。尝试过这儿的焦糖炖蛋,再跟其他冒名怡保闻名炖蛋之类的甜食相比,就像武林功夫比试,立即分出高低。不喜欢甜食的朋友吃了一口,向我怨声载道这道美食实在太甜了,但偏爱甜食的我却觉得那甜度刚刚好,正是舌尖上的味蕾幸福体验。   研究证明,人类在摄取糖分以后,血液内的葡萄糖含量上升,为大脑补充能量,能更好地控制情绪,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这就是甜度超标的奶茶让那么多人追捧的理由。吃甜食,就像谈一场恋爱,体内血清素获得提高,满足口欲以外,也填补了心理上的空虚和幸福感。旧街场这里超过70年悠久历史的茶室,焦糖炖蛋不变的味道,实属难得的古早味,在此地方品尝美食真叫人幸福满满。   谈及幸福,每个人追求和需要的幸福方式都不一样,就像食物里的甜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口咀嚼到的食物是母乳;母乳的甜乃是我们在这世界上品尝到的第一种味道,因此母爱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有人害怕被糖尿病纠缠,以为不吃甜的食物,就完全不会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其实糖尿病不是单纯的因为糖吃多了,而平时少吃糖也未必就可避免糖尿病,比如睡眠品质不好的朋友,心理压力大,习惯性恐惧和焦虑的人,没有选择适当的管道纾解,久而久之,严重影响身体代谢,进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而不知不觉成了“糖友”。   关心我近况的朋友,发现我在社交媒体上晒了那么多的甜食图片,好言相劝:“你小心患上糖尿病噢!”我素有自知之明,这忧患的煎熬日夜纠缠。然而,干担心又有何用呢?让身体生病的原因很多,不是单单一个饮食习惯而已,家族遗传和年纪等等也有关联,该来的总会来,逃不了的,活着活着就自然懂了。   在这个满街美食、物质极度丰盛的年代,现代人最大的困境已不是挨饿,而是吃过多、又睡不好,再上常找各种理由拒绝运动,掉以轻心便容易让病魔有机可乘。喜欢甜食,没错呀!吃甜食让人快乐,也是铁一般的事实。不过,这种快乐是短暂的自我麻醉,可能换来更长久的肉体痛苦和折腾。以前,或许你会深信:“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是年岁大了,经验多了,你蓦然醒觉其实是自己被这句话给蒙骗了。眼光短浅,路走不远。   每个人都有必要提高维护身体健康的意识。以前,大人们只会问我们:“食物好不好吃,好吃就吃多一些!”但却没有告诉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到底有何营养,对身体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我们以为这样的“饮食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没有给予适当纠正;教育下一代也是如此一成不变的态度。一位刚调派到我校的马来裔同事,非常注重保健,喝一杯果汁,也特别嘱咐不要加糖,只吸取水果里天然的糖分,偶尔糖瘾发作,便以代糖解馋,我故意作弄身材保养得道的她而问:“你这样做,会不会很辛苦呢?”她神速回答:“身体病了,应该更痛苦吧!” 恋爱的感觉要适可而止   甜食,像生活里的爱情吗?其实我们必须先搞清楚,糖与醣的区别,就像爱情与友情。别对糖有很深的误解,也以为糖一定是对你身体不好的东西,如同错把友情当爱情,最后受伤的也只会是自己而已。恋爱的感觉是美好的,但爱也要适可而止,就像甜食,吃多了,滥爱了,身体负荷不了,代谢不了的糖分,恐怕便是人生噩梦的开始,到时就算有再多的山珍海味摆在你眼前,你也无福消受,只能徒然悲伤,后悔莫及。   我们不能一直把爱情挂在嘴上,毕竟爱不能当糖吃,除了甜,我们生活还有许多美食的选择,身体只需要一些糖分,实际上更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吸取均衡。除了甜食不能多吃以外,高热量食物也要多留意,常吃煎炸食物,又没维持一定的运动量,健康同样容易出现非常糟糕的问题。医生朋友看到我瘦了那么多,不想让我瘦下去,鼓励我说:“甜的食物,好吃呀!你也不必忌讳那么多,适当地吃,然后再好好地运动减脂就可以了!”他常常又坐又站的,维持同一个姿势和动作,硬撑着合不拢的眼皮,提起最佳精神动长达七八个小时的手术;走出手术室,饥肠辘辘便灌下适量的葡萄糖,让身体迅速地恢复精力,当然,他也非得坚持运动不可,唯有懂得维持自己身体的健康才能当守护他人健康的天使。炎热的下午,收到朋友亲笔写来的信函,现代人还有几个会亲手写信给朋友呢?这是一个维护传统习惯的人的多年坚持。读着那熟悉的笔迹,仿佛游览着朋友的心情,写信时每个段落,朋友当时情绪的起伏,结尾他问: “你幸福吗?”我想把心声透过明亮的月色遥寄给他:“健康与幸福,原来是绑在一块的。”一个内心不快乐的人,其实健康也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必须对自己好一些,吃得健康一些,吃对食物,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注意饮食的营养品质,控制好热量,生活不要太斤斤计较,活得轻松自在,身体自然靠近健康指数多一些,这样便能距离幸福近一些了。  
1年前
  客厅那道墙是三十多年前以极劣质的砖块建成,举凡钻洞打孔之类的操作,稍微不留神,就会造成大大的裂缝,让人十分懊恼。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一不留意,便极可能出现丑陋的裂缝,悔不当初。   在世上活得越久,越感叹生命不可能百分百完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运也命也。年轻时,精神状态佳加上体力充沛,许多事情总要求尽善尽美,更可能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做到自己定下的至高标准。   我的朋友T按照从网络下载的食谱与视频,做了完全跟图片拍摄出来一模一样的芝士蛋糕,给我试吃,然后转了转明亮的大眼睛问我:“你觉得这蛋糕的味道如何?”此刻正是考验我智慧的关键时刻,比参加学校里的考试更具挑战性。蛋糕因过度烘焙而开裂,外表看起来极不雅观,但切开浅尝,味道还算合格。   那是朋友花了大半天时间的心血结晶,说真话未必动听,用修饰过的语言听起来比较不会刺激对方的敏感神经:“那些膨胀起来的裂缝很有艺术感,我挺喜欢呀!”我们有时候必须接受不完美,不是吗?   朋友K夜晚在社交群组里传来短信,他的妻子正处于紧急时刻,心脏曾一度停止跳动。那一刻,可以深刻感到他的无助。他希望我们都能诚心为他的爱人祈福,度过生命最艰辛的时刻。   第二天清早,打开手机,查看最新消息,看到简短的三个字:“她走了!” 我们的心里感受只有一个字:“痛!”   行动管制令结束不久,我们几个人还欢天喜地,天马行空地闲聊。伸指盘算一下,数年后退休,他们的孩子都大学毕业,出外工作了。他们经济独立后,他也终于可以松口气,实现年轻时的梦想,跟他的爱人背包走天下。 可是,生命往往在我们得意忘形时,平地一声雷,吓得我们不知所措。生活明明活得光鲜亮丽、精彩无比,岂料转过头却一地鸡毛了。农年新年刚过不久的一个夜晚,大伙儿用过晚餐后,他进厨房帮忙洗碗,妻子却突然抚着心脏部分,微弱地说:“这里很痛!”立刻拨打紧急电话,将她送进附近医院便一命呜呼了。一个人的离开,让他的一家五口迎来生命的最黑暗时刻,曾经拥有过的幸福,那一刻居然变成如此讽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放下执念 重新出发 我的生母黄建于我幼小时过世,父亲后来再娶,也许他认为这样的举动便能弥补生命里出现的裂缝,给我一个“完整”或“较像样”的家庭,但生命总有它的规律与轨迹,许多事的实践与理想有差距,进行起来未必真的如我们想像的那般顺利,甚至未必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完整”的家,今生今世仿佛便是我生命里的裂缝,命中注定的宿命,无法改变的定局。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过去成长的痛,我不想再去回忆。有些伤痛,实在不必牢牢铭记心里,等待时间,慢慢地让伤口愈合,或许这样生命的裂缝,才能让阳光照进来,进而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寻获继续活下去的意义,生命才不会因此而留白,也越活越有滋味。有一远亲因意外导致肢体残缺,难得遇见有情郎,目睹穿上白色婚纱的她,宾客群里闪闪发亮,使我深深感悟:其实生命里的一些裂痕是可以用爱来缝补的。   朋友T不甘心,再做了好几次的芝士蛋糕,用了最上等的芝士,最好的烘炉,也严格把控烘制的时间,关关难过关关过。每一步的制作过程与步骤都设法做到滴水不漏,披荆斩棘,不断改善,不断进步,也不断变强,做出来的芝士蛋糕简直可以跟专业的蛋糕烘焙师媲美,再也没出现难看的裂缝,色香味俱全。     生命的裂缝,也可以像失败的芝士蛋糕吗?   当我们的人生面临挫败的考验时,不沮丧、不退缩,虽然伤心和难过是避免不了的,但那种负面情绪的关卡,就像烘制出有开裂缺陷的芝士蛋糕那样,好好掌握烘制时间,包括调整烤箱的温度、蛋黄糊与蛋白霜的调制等等问题,有必要时依赖厨艺知识和先进科技仪器的协助,计算好时间,慢慢接受自己的愚蠢与不足,然后学习放下执念,重新出发,专心再做一个没有开裂的完美蛋糕。   生命绝对可以在我们改变思维下,随设定好的新目标而活得更美好一些,如同人生翻开新的一章,过去的已是“旧章”;新的一章存在着许多的未知数,也有许多的可能性,你就不渴望自己的人生出现雨后彩虹的章节吗?   我们没必要一辈子为了一些不如意的事耿耿于怀,郁郁寡欢,而演变成背负一生的沉重包袱。   云雾遮盖阳光照射进来。只要我们动一下脑筋,转换一下思考的方向,拨开云雾,生命也就摆向不同的方向,让阳光顺利地照射进来而有机会明亮起来。所有的坎坷和磨炼,只会让我们更明白生命与生活的实质,进而让自己变得强壮、变得稳重一些。   黑暗与光明、好与不好、悲伤与快乐、裂缝与完美,其实只视乎我们如何对待生命的态度而已。    
1年前
相信肯花时间赏脸读【牛杂】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共识:牛忠的中文水平太一般了。他们是对的,还有我的写作好友都可以作证。对我中文水平的评语,我最喜欢的是好友熊佳慕。他说我的文字是笨笨的,好彩是有自己的态度,非面目模糊的人。算是另类的截长补短吧! 我写作好友个个写得一手好文章,熊佳慕不可能是个例外。他尤其喜欢写诗,有诗人之称。刚在脸书看到脸友庄若贴文:“中文诗坛的小王子,中国有顾城,台湾有林群盛,我国有苏旗华。”熊佳慕就是苏旗华。 第15届花踪文学奖,熊佳慕获得评审的新诗奖。得奖名单公布后,发生了一件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荒谬事,竟然有人向花踪举办当局举报熊佳慕的诗是抄袭另一个诗人的,只因为两首诗的题目是同一个字:盐!经过Sherlock Holmes和Miss Marple的查探,水落石出,当然是举报人的一派胡言,无中生有。只是不明白举报人的居心何在。 有个脸书诗人问为什么熊佳慕没有像假牙出一本诗集。这一问我才记起多年前熊佳慕曾出过一本诗集,只是鲜为人知。这本精美诗集是他亲手手工制作,不出售,只送朋友。每本都印上了收诗集人的名字,非常珍贵。我是其中一个幸运者。收集签名书成狂的光头佬有一次问我,怎样才可弄到一本在手。我笑说等我不在时,可以和我的遗产受益人买吧! 我是个不懂诗的人,所以更喜欢熊佳慕的散文。迈克自传式的《花债》出版后,他写了一篇读后感的散文,是我读过写迈克最感性最入微最好看的一篇。不瞒你,我原本也想写一篇《花债》读后感,读了熊佳慕的佳作后,我立刻打住。我总不能像贾宝玉在冯紫英家的饭局设下的酒令,学薛蟠满口荒唐不知所谓的胡言乱语,面对有学问人,无地自容,贻笑大方吧! 熊佳慕参加本地和海外的文学写作比赛,得奖无数,我说他是个常胜冠军。今年台湾桃园鐘肇政文学奖,他就得了散文首奖。每次他得奖总是静悄悄不让人知道,但是我到处有密探,知道后叫他传得奖文章让我拜读。 这篇得奖散文题为〈我看见〉,写得真是好。是写他记忆里在曼谷,伊斯兰堡,伦敦,吉隆坡,东京,伊朗,巴黎等世界各地身边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一幕一幕生动感人令人过目难忘的画面,会想起Aki Kaurismaki的电影。 多年前,一晚在SS2为食街坐着吃晚饭,面对我的是一个20岁不到的文静年轻人,身穿大两号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裤,身边放着旧公事包,一口一口慢慢的吃着一碟杂饭,一菜一肉加米饭加菜汁。吃完后碟上没剩下一粒米饭,一脸满足拿起公事包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有点揪心,有点伤感,想着下次在为食街再遇见他,要请他吃一餐丰富的杂饭。可是我再也没见过他了。读了〈我看见〉,我想起了他,这就是受了好文章流光溢彩的影响。   更多文章: 牛忠/晚节不保 牛忠/性欲 牛忠/花絮 牛忠/命题 牛忠/假期
1年前
  空中飘着毛毛雨的傍晚,约了邻村正忙于完成硕士论文的朋友蔡爱莉到金宝唐人街吃火锅。翻阅菜单,犹豫到底要清汤、药材汤或冬荫汤之际,发现一支小瓶装的名牌啤酒居然以一令吉特价优惠出售。此促销活动立即吸引住我这吃货的眼球,爽快便叫了一瓶来浅尝。咀嚼着火锅刷烫的食物,饮下那口冰凉的“鬼佬凉茶”,感觉精神抖擞,活着真好。   酒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商周时代的果酒到明代出现的烧酒,宴会或餐桌上少不了以酒助兴,无酒不成席。诗仙李白就曾写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而诗圣杜甫则呼应道:“杜康频劳劝,张梨不外求”。 最让我惊叹的是魏武帝曹操写的那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传闻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圣贤者的孤独寂寞,或许是职场的失意,又或许是太多想法无人能懂,唯有举杯消愁,觥筹交错间,酒如人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与酒的关系同样密切。数年前,夜黑风高,我在金马仑高原认识了雷似痴,那时候还未曾接触过他的诗作,聚会时只观察到他为人寡言,但说起话来还蛮有意思。大伙儿聚餐都会喝上一两杯,意思意思,然而他却坚决滴酒不沾,以茶代酒,使天性喜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脑海里产生许多问号。后来知道他原来有一次醉酒驾驶闯祸,从此立誓戒酒。再后来,孤陋寡闻的我也揭晓他的另外一个身分,诗坛的隐者。   “写诗是偶然,也是必然。” 雷似痴这样感叹。繁杂的日常实在引发太多感触,许多事不能明言,仅能意会,唯有透过隐喻的抒发,暂时逃离也罢,算是解脱也罢,无可否认,诗乃是精神世界里的“威士忌”。“月迷津渡的茫茫,诗,慰藉流离失航人”,饮下这一杯,半醉半醒,痴人说说梦话。醉过稍作清醒时,现实世界乃是血淋淋的残酷,诗恰好形成一帖良药,让我们从精神痛苦中大彻大悟,进而累积成一点一滴的生活智慧,正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把酒当歌,以诗传世,人生几何?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在于诗。   诗是精炼的生活语言。英文诗讲究音律美,遣词用字时尤其注重押韵,而以博大精深的汉字写出来的诗,除了平仄的音律美外,更凸显汉字本身的独特意境, 艺术美更高一个层次。近来网络就不断流传把英文诗翻译成不同版本的中文诗句,从白话文版本到五言诗版本等等,文采飞扬,充分展现汉字的无穷魅力,让读者更具体地体会汉语的意境美,仿似一道精致的美食,除了厨艺外,食材本身也同样拥有独树一帜的味觉效果,以提升其存在价值和意义,达到色香味俱全的绝妙境界。   相隔多年,机缘巧合下,雷似痴出版了第二本个人诗专集,人生的境界从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转折到秦观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他从各种风浪险恶中摆渡靠岸,无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旁观者的我一直觉得雷似痴他不应该是在商场打滚的庸俗之人,更适合于其他专业领域,或是医生,或是大学讲师,只是每个人在面对柴米油盐的抉择时,总掺杂许多无可奈何。   现实世界里我们都要勇敢和果断劳劳碌碌了大半辈子,他还以为终于到了可以跟妻子一起携手度过岁月静好的时刻,可是一夕间,无情的病魔却带走了他心爱的她。痛失爱妻时,雷似痴悲凄哀鸣:“二十一克的重,二十一克的轻,二十一克无奈,二十一克,刻骨铭心”,正如胡适在〈梦与诗〉中所言一般: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那个时候,我刚巧在丹那拉打,他刚好办完丧礼。我约了他和邓长权,他那憔悴的容颜,颇不堪入目,见者心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失意时呢?大概便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了。寂寥星空下,我们今夜痛快地干它一杯。酒是感性的,而茶是知性的,所以有人说酒似诗,有苦、有涩、有淡、有烈;写诗,则近似饮酒,感性地及时行乐,偷来短暂的欢愉,而茶则近乎哲学。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上穷碧落下黄泉。迈入逐渐体弱气衰年纪的咱们,保命最要紧,尤其极需要在酒与茶之间取舍之时,后者才是更理智的选择。   而诗,始终是诗罢了;诗的意境与现实世界存在颇大距离。诗的浪漫和诗人的超现实情怀,只属于风花雪月的歌颂,比如徐志摩的爱情,林徽因就坦言:“徐志摩当时爱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像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诗,可以写得非常浪漫动人,但现实生活却需要更多的清醒和理智。  串联的文字或许编织了我们各自的梦想或理想,弥补生活诸多的遗憾与不满;一旦结束精神上的短暂抽离,回到现实世界,我们便要勇敢和果断面对各种挑战,沉淀、历练,再努力撑着,盼最终能修成正果。   人生也许只是一次流浪的寻觅。   与其说雷似痴是诗坛的隐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写诗人,以华丽的辞藻转移生活的哀伤,潇潇洒洒挥笔成诗,然后默然相忘于江湖。有诗无诗,日子还不是一样照过!你心目中的菊呢?早已化禅机千千。人生的答案,何尝不是遗落在诗句行间呢?
1年前
到底吃什么美食最“马来西亚 ”? 有个新认识的异国朋友这样问我。这道问题让我想起了在外国工作多年的同乡故友,每年寒假返马,甫下飞机,必定迅速溜去越夜越灿烂的嘛嘛档大呷印度甩饼或三角形香蕉叶包装的马来椰浆饭。他解释:“这样才让自己感觉回到了马来西亚。” 代表马来西亚的美食,屈指一算,离不开椰浆饭、印度甩饼、肉骨茶、煎蕊、娘惹菜、沙爹、扁担饭等等,这些美食味道陪伴我们成长,除了食物本质上的美味以外,那种对食物的真实情感,更是无法取代的贵重,无价之宝。 随着全球化发展优势,就算身在千万里的远方,其实也不愁不能吃到挂着大马特色美食闪亮招牌的食物,但味道就是跟家乡有所差别,明明一碟椰浆饭,用料做法再正宗不过了,渗入椰汁熬煮的白饭,切片小黄瓜,半颗鸡蛋,辣中带咸的叁巴江鱼仔,连香蕉叶也千辛万苦找来派上用场,在英国吃到的大马椰浆饭,跟在大马吃到的大马椰浆饭,味道就是有差异,这种味道混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食物的情感依附及过往的记忆,说白了便是人世间至珍贵的美味情感,怎样也无法复制仿拟的生活滋味。 今年哈芝节的中午,朋友透过交情四处探访,跋山涉水地找来了不同口味的乡村榴梿(Durian Kampung)供品尝,这些榴梿的味道其实对我一点也不陌生,那正是小时候我的父亲林诗平常踏着脚车,从故乡也南新村直奔十多公里外的原住民村落沙坎(Sahom)携带回来给我们的榴梿。算起来,来回大概有二十多公里的路,四十多年以后,直到此刻我才恍然醒觉当时年龄已过半百的父亲原来还有那么好的脚力,居然踏着脚踏车,日复一日,跑那么远的路程,为我们带回来味道极香甜的榴梿。那些榴梿都是刚从榴梿树上掉下来不久,非常新鲜可口,当原住民没有钱买父亲的鱼,或之前欠下父亲的债,便用榴梿来交换或还债。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父亲已离开了我将近9年,每次品尝乡村榴梿,我总会想起戴着草席的帽子,穿着长形的黑色防水鞋,用力踏着脚踏车的父亲身影,斯咔斯咔,随着脚车链摩擦的声音,往那沙土飞扬的绿林里奔去。 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从来不会主动开口问我们姐弟到底榴梿好不好吃,只是目睹我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表情,相信他已找到心中的答案。一些微带酒味的榴梿果肉配上热腾腾的白米饭,味道似乎可媲美所有的山珍海味,乃是我心中最独特的马来西亚味道。 今年父亲节当晚,约好如往常,跟大姐一家大小用餐。聚餐时,比我小6岁的外甥吴顺兴,向我展示他手臂上被倒下的榴梿树刮伤的伤痕,想像当时的血迹斑斑,那道伤口还挺吓人。从小就非常抗拒榴梿味道的外甥,最近忙于打理属于他的果园,更选择种植一些榴梿。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等果园有收成, 我便可以吃到他细心在照顾的吴家榴梿了。我不解地问:“榴梿树不是天生天养的吗?何需照顾?”他亮着眼,含笑回答:“拔草啊!筑栏杆防止榴梿掉下来被偷等等都是需要下功夫打理的事情!”要有上等的榴梿吃,就必须得花时间和心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呢?榴梿,让他对生活有了期待。他用他的汗水和劳动,换取日后别人吃他种的榴梿时的满满感动。 大马榴梿的品种可谓繁多,什么猫山王、竹脚、黑刺、青皮、金凤、红虾等等,甚至用代码D什么什么的来划分,分辨榴梿的方式有闻味道、看外皮的成熟度、摇晃,以及留意有无蛀虫的洞口,而缺乏学习耐心的我,只想知道分榴梿好吃或不好吃,最直接的方式,放进嘴巴,味觉可骗不了人。每个人的口味也许不太一样,口味也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朋友告诉我,一个人的口味,是因为他爱吃而没有吃够,因为这种遗憾进而形成了所谓的“口味”,而马来西亚人的口味极为多元,这种独特的马来西亚食物情味,希望永远不会改变。 各族文化交流从美食开始 于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乡土,生活了48年,我扪心自问热爱这个国家和这里各种各样的精彩美食,从不挑食也不排斥他族的美味食物,从金宝吃到怡保,从咖哩面包鸡吃到芽菜鸡饭,再灌下浓浓的怡保白咖啡,从天明吃到天黑,从空荡荡的肠胃吃到胀鼓鼓仿似一粒大圆球的腹部,我深深感受浓烈的马来西亚味道,丰富的马来西亚食物情味,那便是我心中永恒不变的美食味道。 过了哈芝节,不管疫情的回升趋势,我决定孤身到吉隆坡寻味。有时候,也真的不是饥饿感驱使我产生寻找那些美食的冲动,而是一种重温美好感觉的生活需求,尤其是身处这个疫情变幻莫测的时代,能好好地堂食,脱下口罩安然无恙地在外吃一顿好的,“偷欢”似的过一下子正常人的生活,仿佛已经非常奢侈。 即将迈入50大关,臻知天命之年岁,我的食量已远远不如当年,只是遇见自己喜欢吃的,还是会多吃两口。朋友们初见我的吃相,大概心里会嘀咕:“也不懂你究竟是什么肚皮,所谓吃两口,大概是把整座山的食物都塞进肚子里去吧!”马来西亚的美食何其多,一个肚皮哪够装呢?好吃的,不是只有华人美食而已,马来人的、印度人的, 还有其他原住民的,多元的各族文化交流,从美食开始,再到其他生活习俗,无疑如同一个大家庭,一家亲的感觉,情味果然世无双。 食色性也,更贴切地说,美食即指生活,互相了解彼此吃的习惯,将多元的精彩文化融汇于一体。试问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食物,不就是这世界上最独特的美食吗?而那道最“马来西亚”的美食,其实就在每个真正热爱马来西亚的人的心中。
2年前
  打从心底排斥夹着大块肉馅的汉堡,可能让我联想到肥胖的困扰而避之大吉。只是当我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逐渐醒觉这纯粹是美丽的误会。虽然面包归类为精致淀粉,但搭配许多青绿的蔬菜和适量的肉类,人体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营养素均衡,乃不错的饮食组合,导致肥胖的真凶其实来自那包高盐分、高热量、脂肪又多的炸薯条,还有那杯糖分不低的冒泡饮料。   朋友知道我不太喜欢汉堡,用尽三寸不烂之舌介绍我吃日本的摩斯汉堡。摩斯汉堡乃结合了日本传统饭团食品与西式汉堡概念,挪用日本寿司中的“米板”代替传统面包,而且汉堡里的内馅还采用了传统日本料理的菜色,如放入日式烧肉等等,创意点子着实叫食者刮目相看,真是开洋荤了。那一年冬季,我们从中国入境台湾前,在金门逗留数日,我几乎天天吵着要吃摩斯汉堡,半点也不觉得腻。 国际美食落地异乡,难免要注入一些本土化的特色以吸引所在地的食客,这也算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现象。在大马经营的一些国际汉堡品牌一直以来也纷纷西颦东效,尝试推陈出新,每隔一段时日都顺应局势搞搞新意思,促销一连串的椰浆饭汉堡、仁当鸡汉堡等等,如同实验室的伟大研究,贪饕者如我自然成了首号实验对象。不过,这情况始终予我不伦不类的体验。我实在搞不懂,与其花心思和金钱从事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商业活动,不如全心全意集中研发汉堡的健康原则,诚心地把汉堡做好更精致和营养一些。 数月前,我有个网友闹失恋,星转物移爱成空,万念俱灰之下,突然自暴自弃起来。明明自己的肝脂肪和胆固醇指数已亮起了红灯,医生也严辞警告他必须改变饮食习惯,暂时戒掉油炸食物和吃药控制,他却固执地把医生的金玉良言当耳边风,逆道而行。他用最顶级的乳酪和最油腻的肥猪肉来完成汉堡包,大口咀嚼,还喝下酒精浓度很高的烈酒,在社交媒体拍照分享,以它来疗愈受伤的心灵,寻求解脱。《吕氏春秋·本生》有言:“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他今日的玩火自焚,真的可烧熄昨日的哀痛吗?根据保守估计,一个普通汉堡的热量已接近400大卡,需爬楼梯整个小时才能消耗掉,他这样放纵地吃,若非慢性自杀,又算什么呢?我称此汉堡为天国的汉堡,情伤没疗好,夺命魔鬼已挥手在招魂,爱情诚可贵,生命价就不高? 做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自古多情空余恨。不懂这位网友有没有想过,如果他在网络世界遇到的是真命朱丽叶,两人无论遭遇了什么事情,也不会轻易提出分手。他们两人在网上相逢到相知,认识了两年,同居只有六个月。分手原因总结大致上是彼此性格不合适,相处下来,发现彼此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皆不同,也因此在网上由知己成了陌路人,无语问苍天。 感情乃需要顺其自然,两人决定在一起,最重要彼此觉得舒服自在,如果见了面,已变得无话可说,曾经的死生契阔,缠绵时的海誓山盟,瞬间化作过往云烟,而结交的善缘也顿然变成了孽缘,就算勉强继续在一起,相信谁也不会快乐和幸福。网恋来得偶然,也去之必然。真实世界里的爱情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男女主角非爱得死去活来不可。真实的情爱绝对需要真心的沟通和有效的交流,丝毫没有隐瞒、遮掩,甚至欺骗。不是真心相爱,又如何谈天长地久?写至此,让我想起我的大姐林丽芳和大姐夫吴志光。他们结婚40多年,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生活是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初心永不变。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正是三世修来的好福分。 反观这位网友的交往对象已被唤醒,决定抽身而出,不想继续扮演他生命中的配角,只希望做自己生活中的主角,演出自己喜欢的剧情,而不是配合他的演出,充当花瓶,而网友他自己呢?爱一个人,若能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换位思考,丢弃自私自利的心态,这样他俩的爱情命运可能会改写,正如徐志摩的名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话说回汉堡,只要做法健康,食材用料符合健康原则和营养理论,制作把关绝不马虎,适得其所,便是养生佳肴,有益身心,而非垃圾食物,如同炸薯条和冒泡饮料般伤害我们的健康。爱情与如何相处生活是两码事。如果错把谈得来的对象当成爱情的相遇,下场必然两败俱伤,原本能滋润生活的爱情也成了危险关系。天国汉堡一般的爱情,糟蹋你的健康,威胁你的性命,要来何用? 我始终还是不太爱吃汉堡。掀开书房的窗帘,抬头张望,孤舟蓑笠翁,独钩寒江雪,活着,快快乐乐就对了。如果有一天我孤零零地死了,你们来到我的墓前,请不要带着你们的悲伤,而是你们的快乐和幸福见证,高高兴兴地告诉我:人生路漫长,除了汉堡,应该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可供选择。 我不要天国的汉堡,可否给我一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呢 ?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