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2台直升机碰撞坠机!当局公布10名死者名单点看最新消息
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六甲河

走一趟民间红地毯,为心灵充电后再出发。   (马六甲5日讯)别羡慕香港有星光熠熠的“星光大道”,马六甲也有壮观的平民版“红地毯”,它沿着古老的马六甲河长长地铺设,邀请大家享受走在绿植及河水相伴中,一边探索甲河生态的奥妙与美好。 这条“民间红地毯”就铺设在武牙拉也板底河畔,范围从大华酒店对面开始一直延伸到敦阿里旧巴士桥前,从以前的朴素深木色走道蜕变为结实的现代洋灰走道,还披上颜色大胆的红外衣,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怡人河景观赏四脚蛇生态 《用眼睛去旅游》带大家走一趟这条河畔走道,抬头有蔚蓝天空及白云温柔相伴,平视则有沿途的怡人河景,低头还能观赏桥下的四脚蛇生态,免费不收钱,但视觉和心灵收获满满。 若从靠近旧巴士站桥壁画建筑群处起步,可见到市政厅竖立了2024马六甲旅游年的宣传牌子,并注明走道供民众步行和骑脚车沿途,进入走道后会来到宽阔的特设观景区,望向对岸的四脚蛇主题公园和“马六甲眼”摩天轮。 沿着走道前进边享受河风吹拂,很快会穿过拿督莫哈末晋桥底来到该站的甲河游船码头,当地也延续着红色栏杆的设计,另一端则继续红地毯路线进入一片生态区。 天然绿茵屏障 在设计典雅的路灯衬托下,突出了走道的鲜明红色,一旁是充满生命力的河水荡漾,还有游船不时经过掀起浪花,大力拍打着红树林气根,而甲河原住民——四脚蛇永远波澜不惊,老神在在继续休息,成为一幅令人莞尔的生命图。 两旁茂密的植物为河畔走道打造了天然绿茵屏障,白天走在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公园,别有一番滋味,还会不时遇见外国游客向你说“早安”,感受到旅游的愉悦感后,使人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水上凉亭供驻足观景 靠岸而建的走道建有数座水上凉亭,主要供游客驻足观赏河景,也为“红地毯”景色增添不一样的情调;步行半途看到岸上的庙宇海龙宫,有兴趣也可以离开走道进入庙宇参观及膜拜。 若要继续红地毯之旅,则可以继续往前探索一直到出口,才结束这趟轻松的休闲漫步之旅。 马六甲有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有时间不妨走一趟这条红地毯,放松心情,练练脚力,将疲惫的心灵、烦恼的心事统统丢进河里,免费充电后再出发。     马六甲有平民版“红地毯”,沿着古老的马六甲河长长地铺设。 其中一段走道设了宽阔的观景区,也方便拍照打卡。 访客可以走到凉亭休息,观赏马六甲河景色。 在设计典雅的路灯衬托下,突出了走道的鲜明红色。 从栏杆间隔中望向对岸,昔日的“马六甲眼”摩天轮映入眼帘。 武牙拉也板底河畔走道变身现代洋灰走道,并披上颜色大胆的红外衣。 访客可离开走道进入海龙宫参观及膜拜。 市政厅伫立2024马六甲旅游年宣传牌,并注明走道供步行和脚车通行。 提升后的甲河游船码头,延续了红色栏杆设计。 河里的四脚蛇自在生活,是游客眼中的风景线。 从武牙拉也板底进入河畔走道,就像踏上红地毯一样。 除了游客外,来来往往的民众亦不少。 河面上的游船,为安静的马六甲河带来生气勃勃。 甲河原住民——四脚蛇老神在在休息,吸引游客目光。  
3星期前
(马六甲22日讯)人造四脚蛇公园没有四脚蛇,可是,马六甲河大自然的四脚蛇公园处处都是四脚蛇! 目前,旧车站河畔的四脚蛇公园如火如荼赶工中,其周围的甲河红树林中的四脚蛇也仿佛正在注视着工程进展,或许四脚蛇的心里纳闷着,那人造公园难道就是自己的新居所? 其实,由官方联营的特许公司耗资700万令吉打造四脚蛇为主题的乐园,未曾提及会真的饲养四脚蛇或设置展示区,主要设施包括颠倒屋、办公室、厕所、模拟直升机、摊贩及柜台,以及原有的摩天轮;因此,四脚蛇还是会留在大自然怀抱中,继续自由自在徜徉。 四脚蛇对甲市民而言,它们是马六甲河的原住民,在游客眼里,四脚蛇是甲州旅游产品之一,具有独特的旅游意义。 盼关注甲河原始生物 随着四脚蛇公园即将竣工的消息传出后,市民对《古城》社区报表示,希望州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当儿,更要关注甲河的原始生物,既然发展了一个四脚蛇公园,就应该进一步对四脚蛇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马六甲河沿岸就是一个非常天然的四脚蛇公园,走在河畔桥上只要留意红树林气根,很容易就看到四脚蛇出没,每只身躯肥胖,身长4尺或以上,展示着甲河原住民的魅力。” 《古城》记者沿岸所见,许多四脚蛇自然悠哉地栖息在大自然准备的绿荫中,也不惧怕人类的靠近,甚至停下动作回望人类;有些在河面上慢悠悠地游着,不时吐舌嗅闻觅食,有些则从红树林植被上转身“咚”一声进入河里。 每只四脚蛇堪称独行侠,从不结伴出现,除了进行交配繁衍下一代才会成双成对。 四脚蛇成甲河旅游标志之一 当游客走在河畔走道时,会因为发现四脚蛇而驻足观赏,来往的游船乘客往往也留意到四脚蛇的出没,抓紧机会拍照,成为欣赏旅游风景途中的收获;因此,四脚蛇也实实在在贡献了甲河的魅力看点。 不知多少人记得弹涂鱼(俗称“跳跳鱼”)曾是甲河的老街坊,当时河边浅滩和淤泥都是它们的天堂,直到甲河美化工程展开,并筑起人工河堤与走道后,弹涂鱼如今已绝迹于马六甲河,剩下四脚蛇顽强生存下来。 应关注四脚蛇栖息环境 因此,市民希望当局在朝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四脚蛇的栖息环境,因为四脚蛇也是甲河的成员,甚至成为甲河旅游标志之一,理应受到照顾与保护。 居住在甲河附近的市民表示,比起美化前的马六甲河,如今四脚蛇数量也有减少的迹象,毕竟居住环境一直在变动,食物来源也是关键,难以保证四脚蛇在未来是否也有消失绝迹的一天。 市民认为,四脚蛇就像甲河的原始成员,有自己一套的生活方式,很少干扰人类,反而是人工发展影响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希望当局在发展前进时,别忘了关注这群原住民生物的生存权利。
1月前
(马六甲22日讯)当每天反复操着庸庸碌碌的脚步过生活时,不如逛一趟甲河畔人潮相对较少的地区,欣赏一波马六甲朝代人物壁画,看这抹栩栩如生的人物色彩,如何为店面建筑带来新的生命。 这些壁画出现在文西阿都拉路店面建筑背后,拥有一双巧手的艺术画家在错综复杂,且设计和结构皆不统一的建筑外墙,绘上了多名代表人物的肖像、标志性物品、动物和船只等,巧妙地呈现毫无违和感的艺术。 英雄人物 平民生活皆入画 无论是乘坐游船欣赏河景的游客,还是沿着河畔漫步的晨运客、市民和游客,都很容易被这些五彩缤纷的壁画吸引了目光,甚至好奇跟着壁画一起探索马六甲的过去。 《用眼睛去旅游》记者走一趟这短短的路程,就驻足欣赏了好几幅壁画,譬如墙上有明朝航海家郑和将军,也有马六甲王朝的苏丹、马来英雄汉都亚、汉丽宝公主等。 当然,墙上也画有来自异国他乡的客人、欧洲的殖民统治者等,将马六甲的丰富历史刻画入墙,象征它繁荣、辉煌及多元的过去。 同时,马六甲子民早期的生活面貌,包括讨生活的方式、狩猎的方式、英雄之间的博弈等,也都被画在墙上供欣赏,彷佛带观赏者走一趟时光隧道。 波光粼粼照耀古今建筑 另一方面,走在这一段河畔的人们,必定也会看到近期获得提升的红色沿河走道,安心走在其中能将河景揽收于视野中,看着河面上烈日照出的波光粼粼,看看周边的古今建筑,偶尔也会遇到徐徐走过的游船。 当走完壁画这一段,眼前出现一座静静守护甲河的旧车站行人桥,另一端则有如钢铁般跨河的拿督莫哈末晋桥,彷佛两种不同的世界,却又奇妙共存。 其实这一趟旅程的收获是特别的,你会发现无论是古旧的、新颖的、转型中的,这些都属于马六甲河成长史的每一个部分,只要好好欣赏每一道风景,便是每一份收获,多看多思考,相信能为大家的心灵充电,快乐再出发。
1月前
(马六甲1日讯)迈入2024马六甲旅游年,夜晚的古城河畔纷纷患上七彩霓虹灯新装,游客无论是走在河畔、走上跨河桥,或者坐船游览河面风光,都会被亮丽的霓虹LED灯光拥抱,感受那七彩斑斓的热情。 《用眼睛去旅游》带读者逛一趟古城河畔的七彩霓虹夜,感受在灯光的装饰下,古老的马六甲河仿佛一夜之间不再寂静古老,只见一艘又一艘的游船穿过披上七彩灯光外衣的桥梁,川行在光影映照的水面上,一次又一次拨动人们的心弦。 游客沿着甘榜乌汝、板底街、武牙拉也板底、敦阿里、甘榜爪哇等河畔漫步,沿途可欣赏到不同的灯光景色,包括当局增设的马六甲特色LED造型看板,如牛车、古城门及三轮车等。 没有佳节物品装饰的巴刹桥也换了七彩灯光的造型,再配合周边河畔的璀璨灯光,吸引人们漫步其中,或在桥边饮食店用餐,感受河风吹拂的浪漫。 汉都亚桥以迷幻灯光造型登场,多种颜色组成的桥身光影,形成一道风景线,而旧车站桥两侧的特色拱门,也有了迷幻灯光的加持而变得不一样。 甲河堤两侧LED灯带引领游客 此外,当局在马六甲河堤两侧置放了LED灯带,突出甲河的轮廓,也像是引领游客的导航线,跟随甲河的脚步去感受古城夜之美。 同时,沿岸的饮食店也纷纷装置灯光造型,如星空网、灯笼、灯海等,从河面望去非常突出,散发着浪漫的气息。
2月前
3月前
(马六甲29日讯)古老的马六甲河上有一座最特别的行人桥,一年里几度换上新装,时而春意盎然,时而白雪皑皑,时而艳丽婀娜;它总是愉悦地穿着一身的美丽衣裳,不分日夜白昼在多元种族节庆里翩翩起舞! 色彩鲜艳灯饰延伸至行人道 为迎接今年圣诞节及明年元旦,巴刹桥换上了色彩鲜艳的灯饰造型,并延伸到甲河两岸的行人走道,白天和夜晚各自精彩,非常吸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甘榜乌汝巴刹桥就化身为甲河上的舞仙子,每逢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国庆日和圣诞节,换上不同的应节华丽衣裳,迎接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更让外国游客体验到我国的多元魅力,实地感受各族共庆的佳节气氛。 象征和谐亲善吸引打卡 它象征的和谐及亲善精神,让它风靡了各国各族游客和本地市民,每逢佳节便来这里拍照打卡,有些甚至精心置装来拍照片,为每个时光留下纪念。 农历新年时,巴刹桥有红彤彤的灯笼和“福”字相随,将喜气洋洋的中华气息散播在河畔的每一个角落;开斋节时,桥身有马来菱形粽造型装饰,化身为马来民族送祝福。 每逢八月国庆日,巴刹桥上“辉煌条文”飘扬,散发爱国精神,迎接河面上熙来攘往的游船,而到了屠妖节则增添颜色亮丽的造型装饰,夜间灯火辉煌照耀。 挂佳节看板送祝福 此外,桥身两侧每次都挂上佳节祝福看板,用最真诚的心向来来往往的游船乘客们送祝福,所以如果游客在不同节日来到同一座桥,就有机会它看到不同的面貌,将马六甲独有的这份魅力存在脑海里。 随着灯饰夜景越来越夯,当局也在桥周边的河畔走道挂上装饰品和灯饰,让市民和游客告别白天的炎热和疲累后,在入夜时分能到来漫步欣赏,陶醉在迷人的灯光河景世界中。 【简介】 百年巴刹桥经“活化”而闻名 传言建于1885年的巴刹桥,衔接着板底街和甘榜爪哇两地的人民,又被市民称为“亲善桥”或“和谐桥”,曾在2008至2010年前进行提升工程,但依然保留铁条木板基础,也继续成为游客通往甲河两岸的重要渠道。 在当局的巧思下,巴刹桥近年化身为节庆布置桥梁,逐渐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景点,也算是少数经过“活化”而闻名的老桥,每逢节日都为游客带来惊喜和祝福。  
4月前
(马六甲24日讯)甲市区河畔有一座名叫“甘榜摩登”的城中甘榜,虽位于城市中心,却是一座百年马来甘榜,具有人文、历史及旅游特色,成为外国游客的参观地。 甲市唯一传统甘榜 甘榜摩登(Kampung Morten)作为甲市唯一的传统甘榜,被喻为活的人文遗产博物馆,因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依然比较传统,尤其房屋建筑设计充分展现马来传统屋色彩,让游客能在地了解马来传统人文的特色。 “八”字型的门前楼梯、特色花砖、矮篱笆围墙、双开窗门、短窗帘、高脚屋下的储物空间、院子盆栽、石桌等,都具有浓厚的传统马来民间特色,默默坚守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形成美丽的反差。 其中一间老屋常年布置成国庆主题,大大小小的国旗和州旗随风飘扬,一些老屋则栽种了各种盆栽来美化,不少单位门前还有晒衣服、脚车、摩托车及生活用具,让甘榜依然散发着民间生活气息。 曾沦水灾区 高脚结构减损失 在马六甲河的发展洪流中,这座甘榜曾多次成为水灾区,但又因为它的高脚建筑特色而减少财物损失,后来随着甲河美化、打造河畔走道、人行桥梁及提升工程后,甘榜周边环境被赋予了新的面貌。 无可避免地,时代的进步与人文的变迁给甘榜摩登带来了影响,尤其人口老化及居民外迁后,部分甘榜屋逐渐发展为民宿、小吃店及打卡景点,所幸屋子结构及外观保存得相当不错,但又注入了更多旅游元素,让游客能够全天候体验甘榜环境。 更加分的是,当游客漫步在甘榜河畔走道时,能够静心欣赏古老的马六甲河缓慢流淌,也会看到一艘艘载满游客的游船来往,为宁静的甘榜带来人气。 【新闻背景】 环绕甲河而建占地15公顷 英殖民政府时代的领导人F.J·摩登(F.J Morten,1938年海峡殖民地担任辅政司)于1920年代掌管土地征税事务,在其管理下把这片沼泽地打造为马来甘榜区,并以其名字为村落命名“Morten Village”,中文译为“甘榜摩登”。 该甘榜环绕甲河而建,占地15公顷,1989年被列入马六甲遗产文物保护法令,吸引游客前往参观典型马来甘榜的生活。 其中“圣淘沙别墅”(Villa Sentosa)是的传统民居,也是建于1921年的百年老屋,成为游客必到的私人博物馆。
4月前
(马六甲24日讯)马六甲的夜总是“Still Young”,用活力灿烂又温柔多情的灯光,营造成热情的灿烂星空,证明马六甲的夜快乐不打烊! 因此,来到马六甲旅游的人们一定不怕黑,因为马六甲的夜总是明亮无比,到处都有五颜六色及缤纷绚丽的灯饰相伴,成为相机里的美丽风景线,更是留住来宾的杀手锏。 如果走入红屋区,大家就同在一片星空中,还可以看到串串流星划过,仿佛催促着你赶快许个愿望,收获更多的美好。 《用眼睛去旅游》本期带读者欣赏红屋区至陈金声桥地区的不夜风光,让大家在一片火树银花中大饱眼福,策划来一趟这样的星光之旅。 走在陈金声桥,头上出现了一片“灿烂星空”,感觉明亮又浪漫,配合桥边大树的五颜六色灯火,为古老的景区带来不一样的点缀,让人置身于浪漫古城中。 陈金声桥化身星河桥梁 从红屋河畔望去,陈金声桥瞬间褪去了古老陈旧的衣裳,化身为衔接灿烂星河的宇宙桥樑,桥下的马六甲河随风缓缓流动,这盛世美景令人感觉醉了! 入夜后的大树化身小精灵,树梢长出了串串流星,树身还换上了灯衣,彷佛是一个个俏皮的舞仙子,随着古城的不眠曲翩翩起舞。 夜晚时分用灯火铺设红屋街道 另一边厢的河边街红屋,上空也出现了一片灿烂星空,欢迎着熙来攘往的车子,而在每周六晚上6时至午夜12时的无车区时段,更像是为步行游客铺设了一道星河,用亮丽又铺张的灯火谱写迎宾曲。 白天的荷兰风车是棕色和白色的结合,但是夜晚的它换上了迷人的舞衣,彷佛在邀请荷兰牛只们即兴共舞,让古迹区的夜空灵动起来。 漫步在这迷人的景区里,游客当然不满足,所以大家也到维多利亚喷泉旁坐着欣赏风景,或在广场里散步拍照,感受入夜后的红屋区,散发着独有又经典的浪漫气息。 同时,布置得美轮美奂的三轮车,灯光灿烂程度毫不逊色,排列在红屋前绽放光芒。 这一系列的灯火交织画面,让古城的夜始终明亮,坚持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祝福快乐不打烊!  
5月前
焦点社区:玛琳小学旁 (马六甲16日讯)位于玛琳小学旁的马六甲河段沦为“垃圾河”,大片水生植物与垃圾纠缠于桥底下阻碍了水流,“壮观”画面显露出低清理效率,无法与“先进”一词成正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河流垃圾过量和植物泛滥生长的问题不断发生,《古城》社区报也多次接获市民投诉,包括这段玛琳河因为长时间未清理,水生植物已经形成一个天然阻隔网,“收集”了大量的垃圾,制造卫生问题。 现场所见,这些被搁在植物旁的垃圾以塑料瓶(宝特瓶)为主,还有保丽龙箱、饭盒、塑料桶、铁料、椰子、皮球、饮料盒及大型垃圾等,从垃圾表面布满淤泥来看,已经漂浮了一段时间。 另一边厢,之前杂草丛生的岸边保留区虽已获清理,但当局仅将泥土高高堆放在一旁,里面参杂着各种难以分解的固体垃圾,甚至有摩托车钢盔及塑胶桶,彷佛一个垃圾土埋场,碍眼程度与垃圾河不相伯仲。 市民担心,在丰富雨量的情况下,这些泥土很快又会流到地面落入河里,再度形成河床淤泥累积、岸边杂草丛生的问题。 罗舜生:将采“水上神手”清理 马华汉都亚再也市议员罗舜生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已经知会甲州水利灌溉局问题,目前当局将采用“水上神手”的方式,来清理布满河面的垃圾。 他说,早前有与水利灌溉局官员见面表达想法,建议在马六甲河中游地区(默迪卡花园一带)设立拦物栅(Log Boom)堵截垃圾,以便下雨天时有效拦截从上游及中游漂来的垃圾,包括浮萍、水生植物、塑料瓶及保丽龙等。 “如果没有拦截,这些垃圾会被冲到下游地区(从玛琳到吉里望闸口),中间的浮罗加东黑水港一带的河流比较窄,更容易因此阻塞,导致闪电水灾的现象发生。” 他解释,默迪卡花园的河流位于晋巷河、淡边河及板底柏林明河的交接点,所以在此安装拦物栅是最恰当的。 建议定期用水上清理机器 同时,他也建议当局仿效其他国家使用类似船体的水上清理机器,定期为河流进行水面清理,不要只是依靠“神手”。 他指出,从上游到下游都有很多浮萍类的水生植物,如没有定期清理,每逢雨季时容易被冲下去,造成河面布满植物。 “当局目前用的神手,如果遇到一些面积比较宽的河流,就只能清理靠近河岸的垃圾,无法清理到全部,以致水生植物无法完全被处理干净。” 填高河岸减低水位高涨 针对岸边“垃圾山”的问题,罗舜生认为,当局确实是采用“土埋”形式处理打捞的垃圾,再用淤泥压实后形成高厚的河岸,所以这是属于合理的处理方式。 他补充,填高河岸是他提出的诉求之一,因为这可减低水位高涨,河流倒灌到旁边住宅区的情况发生。  
5月前
6月前
8月前
(马六甲18日讯)武牙拉也板底马六甲河段再现鳄踪,这次的鳄鱼目测约有5尺长,市民开始担心,一旦鳄鱼爬上行人走道或是河岸旁与人相遇时,那个情景会让多少人吓破胆! 市民感到担忧 市民看到社交网络流传的鳄鱼视频后,对于这条大鳄鱼的存在感到担忧,尤其是之前媒体已经多次做出相关报道,但是当局并没有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比如增设告示牌提醒大家“甲河有鳄鱼”,以免市民或游客在岸边或岸上“巧遇”时,误将鳄鱼当成四脚蛇就悲剧了。 昨日在社交媒体上广传的一段视频中,民众拍摄到一只大鳄鱼栖息在红树根上,位置就在The Shore游船码头的河畔行人道下,从视频中可以发现,鳄鱼与人类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令人担心广大民众的安全受到威胁。 应竖告示牌警惕游客及市民 《古城》社区报接获市民投诉,希望记者能够再次做出报道,毕竟当地的沼泽、红树林和河畔走道与陆地上相连接,常有四脚蛇上岸觅食;因此,谁也不能保证鳄鱼有一天不会找到上岸机会,到时可能会酿成意外的发生。 有鉴于此,《古城》社区报提醒市民及游客,不论早上还是傍晚行走在河畔走道上观赏河景时,若看到长尾的爬行动物,还得睁大眼睛看清楚,究竟是四脚蛇还是鳄鱼,如果不幸与鳄鱼在岸上四目交投,必须尽快转身快跑,不要向前拍照或是逗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市民也说,当地河段出现鳄鱼已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政府单位应该采取相关行动,至少要竖立告示牌警惕人们注意,并想办法加强市民和游客的安全。 四脚蛇数量明显减少 现场所见,桥底下有很多茂密树根形成的“天然沙发”,以前都是四脚蛇栖息的地方,而最新视频中出现鳄鱼的那一块气根,明显看到有物体压过的痕迹,相信就是鳄鱼停留及爬动的足迹。 与此同时,相信因为有鳄鱼出没的关系,当地的四脚蛇数量明显减少,以前常看到的四脚蛇晒太阳情景,如今也比较难看到。
8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