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电影

近年,大马中文电影在海外引起了关注,不少电影和新晋导演在各大影展和电影奖项中有所斩获,电影票房也有不俗的成绩。 6月初在吉隆坡举行的“台马中文电影交流会”,由摩尔娱乐主办,吸引了不少本地影视工作者包括导演、演员、幕后制作人员、网络内容创作者、电影爱好者参加,现场聆听来自台湾和大马电影人的分享,探讨大马中文电影的现况与未来发展。 交流会首场论坛主题“台马中文电影:过去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资深监制叶如芬和马来西亚中文影视协会会长郑雄城分享,探讨台湾和大马中文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业界的挑战与未来。另一场论坛则由大马导演周青元和台湾导演程伟豪在“导演的视野:卖座电影不是梦?”中分享他们的导演经验和观察。 有关论坛由制片人、新世纪南向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张炜珍主持。(编按:活动另有资深剪接师廖庆松主讲剪接心法与经验谈,专访将刊登于《快乐星期天》【非常人物】) 本刊摘录交流会中的精彩讨论,大马中文电影究竟只是个梦,还是已经到了可以追求的事业? 记录:本刊 关丽玲 摄影:本报 黄冰冰 【分享人】闻天祥(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叶如芬(资深监制)和郑雄城(马来西亚中文影视协会会长) 问1:你们如何接触大马中文电影? 闻:我对马来西亚电影的认识,是从大荒电影如陈翠梅的电影开始,大概是数位拍摄器材以后,接着是台北金马影展的雅斯敏阿末(Yasmin Ahmad)专题,当时在台北引起了轰动,不只电影好看,从她透过电影让我们对马来西亚有全然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后来就有更多的交流,包括10年前大马中文影视协会第一次办金筝奖,认识了大马微型电影制作,以及电影中不同语言混合的交流。这些年我们也看了周青元、何宇恒、陈胜吉、张吉安等人的电影。透过电影节,我们都会有些新奇的发掘。 奇妙的是,可能在某个地方或影片的生产地,被认为是艺术电影或小众电影,但到了另一个地方,却是认识一个地方电影的关键。 叶:我是从釜山电影节认识大荒电影的一帮人,包括刘城达导演,他的《口袋里的花》让人印象深刻。之后是第一届金筝奖,也是我第一次到马来西亚。 2015年,我担任金马创投培训讲师,连续6年,认识了非常多的马来西亚很好的电影年轻人。他们的创作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喜欢陈胜吉的《分贝人生》,2017年我的公司华文创拿下了该片的发行权,让台湾的电影观众有机会看这类电影。之后还有张吉安的《南巫》、廖克发的纪录片《野番茄》和《菠萝蜜》,这些导演都是讲自身的故事或是对大马文化背景的观察,如族群关系。但我觉得可否再多元化和类型化?台湾电影其实也会碰到这窘境,就是拍自身的故事。电影是一个想像的行业,有时候需要稍微扩展。如果要把电影当成你的终身职业,一定要想拍了第一部之后就要有第二、第三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要先想一下观众在哪里? 郑:当我们在说马来西亚电影的时候,它包含不只是中文,可能会有马来语、淡米尔语,以及英语的成分,这是马来西亚的优势,优势在于多元,从中我们要找出其特殊和核心的价值,除了让本地观众,甚至海外观众都能产生共鸣,这样电影才能走出去。 疫情期间,电影院商发现,马来西亚电影贡献了30%的收入,他们意识到不只是靠外语片,本地片也可以做得很好。大马有600万华人人口,包括不谙中文的,那么真正看电影的剩下多少?所以要我们电影产业工作者,如果当成就是一个终身职业的话,不要限制自己,除了拍中文电影,可以探讨其他语言可能性。 叶:这也是台湾电影人碰到的困境,台湾对比马来西亚的电影人,其实我们比较劣势,因为语言的受限。我觉得马来西亚的多重语言,所开发的无限可能跟海外的合作会是很好的。 说回中文电影,对我来讲就是华语的电影市场。除了台湾和马来西亚,还有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北美和欧洲华人圈子。懂得中文的圈子是非常大。做中文电影的人可以团结,在各个方面交流合作,这个也有力量。 问2:大马电影在海外接受度和制作成本如何? 闻:我纯粹只是观众,会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去期待我要看的影片。如果我要看一部英雄电影,我会找执行得最成功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我看马来西亚电影,当然会希望能够看到只有马来西亚才拍得出来的电影,或者说在电影当中看到所谓的“马来西亚性”,比较清晰的马来西亚印象,如雅斯敏阿末的电影。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只是台湾一小撮人在看,但他的电影在三四十年后还在卖。马来西亚电影也是如此,我们看张吉安的《南巫》、王礼霖执导的《富都青年》,看完后都会有很多问题,可那些问题都是好事。 我觉得大家要思考你的那个期待是什么?把事情做好,不后悔比较好。不要做坏之后嫌东嫌西,那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创作者。 叶:我有一个提议,就是回头来想电影的制作成本──学习控制预算。新导演最好实践又可以试验的方法,就是控制预算,试着在预算里头把故事说好,另一方面也可承受得住风险。虽说是制片人管理成本,导演只管创作,但是其实可以从这点学着做还是不错的,提供给各位做参考。 郑:众所周知大马电影的制作都很低,普遍上大家面对的问题是拍完戏却没钱宣传,所以必须留经费在市场宣传。没钱拍电影千万不要去借高利贷,也不要抵押房子。以前菲林时代成本很高,现在相对来说门槛较低的。 大家可以留意各种辅导金资源,如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的FIMI、金马创投等等。 叶:我曾经为了片子抵押房子、贷款,努力当制片、监制工作还债,后来就坚决不再借贷拍电影了。凭自己的本事去找资金,找不到资金就不拍,那表示内容可能不够好,再花心血去经营。我是监制和制片人,可以同时进行很多案子,跟导演创作思维不一样。一旦导演的创作思维是很完整了,很快就会启动,我就要扮演说服者的角色去规划,当拿到80%的资金后就可以启动,剩下20%就会透过各种关系募资。 大银幕是从事电影创作最为期盼的,每年都拍电影是我们最伟大的目标。现在串流平台兴起,或许也可以先稍微转换一下,培养实力和功力,还有认识更多的团队和投资者,最后可能促使回到制作自己的电影是有机会的,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人都想拍电影,但是否可先想清楚,要如何找资金、说服投资人。我们不要跟投资方对立,而是要想办法以完整体系里试着去说服。 问3:金马创投如何协助新导演?尤其是寻找资金。 闻:每个地方的状态不太一样,台湾有各式各样的辅导金可以申请。电影节可教育和扩展观众的视野,竞赛可以奖励优秀的同行,两者结合就打造交流的机会。金马创投把影展的功能往前拉──就是电影还没有完成的阶段。金马创投就如媒人,将有创意的人和有潜力的案子介绍给有钱的人。参加金马创投,不一定要经验丰富,而是企划是否吸引。金马创投是个严厉的战场,提案入选后导演会经过工作坊训练 ,学习在短短的时间内简报,留给投资者极深刻印象。 有了金马创投的“盖章”,之后可以去说服投资者,虽然金马创投无法保证结局,但尽可能把前面的路铺平。 问4:投资电影的考量是导演、演员或剧本?大马电影是否欠缺明星养成? 叶:这是跟电影产业流动有关系,产业量多的话,从演员走到明星的培养,就会非常的快速。 我们是从剧本和创作者的角度来选演员,但是投资方就不见得是这样。投资方只注意到外在的表现和知名度,不知道所谓的演员内在潜质。所以我们也要先从投资方的角度理解来判断,当碰到这个难题,第一个方式只好想办法去说服,第二是作其他调整和其他方法,如改变明星的造型。 就算找明星来演,也不见得容易。他们也会挑导演、男女主角,我们还有要顾及合理的预算。要面面俱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惟有想办法克服和突破。 (原稿发布于14/06/2023) 【点击】下一页,有卖座电影导演登场——周青元和程伟豪
5月前
“Big city, small people, tough life.”得知这是女主角林美芬(饰演Bella)的即兴台词,觉得甚好。即兴,却完美诠释了电影的主轴。演员能够如此即兴,大概真是入了戏,忍不住感慨吧。 Prebet Sapu(黑车)是代表马来西亚参加2022年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冲着这名堂观看电影预告:黑白色调,巫裔男主和华裔女主的组合,加上选举的时空背景,上演大城市中沦落人的故事,直吸引我到电影院支持。只是年终假期是好莱坞大片的季节,Prebet Sapu的场次不多,影院人潮都是蜘蛛迷。 电影开头即阐明是黑白电影,随剧情发展到中间才交代缘由。原来“黑白”符合男主角Aman(Amerul Affendi饰)生理和生活所看见的景象。他是色盲,而且生活穷困潦倒,毫无色彩可言。但导演安排“黑白”还有多一层用意,抹去困扰、绑架这个国度超过半世纪的借口——肤色。这座大城市的贫穷、挣扎、富有、舒适全与肤色无关。 挺喜欢男主角的角色安排。原是出版社工作的写作者,因没人看杂志了,出版社倒闭才失业。明明没能考取驾照,开的又是老爷车,却选择当电召车司机,主角的答案是“赚钱比较快”。角色的生活转换带来很多讯息。传统的行业没落,事事以应用程式等新科技取代;社会求快,知识分子的知识无用武之地,硬生生被生活压扁。 电召车司机的身分也让电影方便注入各个乘客小角色,一再对比出主角的处境。不管是有钱或身障的马来人,久居于此或来旅行的印尼人,还是来打工的孟加拉人,各个生活现况都比男主角好。更叫人气馁的是,无论怎么努力工作,总还是遇上衰事,司机账号被注销,先前赚的钱又赔了。看到这不免想起我国老爷爷的名句:“全因马来人懒惰”。主角懒惰吗?他有努力开车接客呢! 电影中还有一句政治名句“Cina balik Tiong San!”女主贝拉曾被马来人这样喊。这也是大马政治现状,政治人物时不时就来一番种族主义言论,挑拨煽动一下各族情绪。结果是,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在人们心中,一如男主无意识脱口而出“orang luar”(外人)。只是,他后来也自知是这座城市里无根漂泊的外人。电影处处不断提醒,这座城市的贫穷是社会问题,不是种族问题。 电检一刀未剪 这也许是剧情安排在第14届全国大选期间的原因(剧中政党联盟都另取新名)。在那有史以来最激烈,最有可能发生政权更迭的大选,主角淡淡说出“不会带来任何改变”,道尽沦落人的心境。 贫富差距、种族主义、移工与本地人工作差异等现况,电影只用那些乘客小角色就轻描淡写的带出上述诸多社会底层的问题。相信本地观众会有共鸣,也能脑补问题之严重,所以电影只点到为止,不必费心岔开发展剧情。高明的是把故事摆在选举里,不良政客依旧当选。电影真正要控诉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现况——没人在解决种种社会议题。在马来西亚电检制度下,导演能游走其中,一刀未剪,成功带出那么多议题,实属不易。 黑白电影本就压抑,电影还有很多镜头加深这种气馁、无奈、压迫的情绪。例如从低角度仰拍落魄男主,背后还是公寓大楼,让人感觉他真快被压扁了。只是,导演还是给了观众一点希望,隧道尽头总会是光明。但入戏了的我不禁会想,主角真的能迎来光明人生吗? 查了查,Amerul Affendi原来是马来影视圈的金牌绿叶,还得过最佳男配角。前阵子自由电影网络举办线上禁片巡礼,其中一部是2009年的Gadoh,他在里头饰演中学小混混。还有另个印象是Julie’s的开斋节广告“Ini Iklan Raya, tau?! ”里的喜剧演出,有兴趣不妨去看看。
2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