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快讯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4星期前
环保是人尽皆知的口号,但却未必人人响应和支持。有人认为“环保,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一个人,对环保起不了作用”、“收集回收物资好麻烦”、“丢掉或回收一两个瓶子、一两张纸有这么重要吗?”。 事实上,环保确确实实需要每个人以实际行动响应。为此,环保教育必须受到重视,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身体力行做环保,必可泛起很大的效应,他们会影响和带动亲朋戚友一起响应环保行动。 在环保的实践方面,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响应,而诗巫慈济联络处的志工更是积极推动环保。慈济志工用双手做环保之余,也不遗余力地用心宣导环保的讯息,他们除了进行社区环保、参加地方政府的环保活动,也走进校园,将环保讯息传递给学生们。 4月25日,志工团队4人,包括诗巫慈济联络处副负责人杨镃华、志工江泽胜、陈玉娟、孙亮华前往砂拉越科技大学的校园,跟大学生们分享环保的讯息,鼓励和授招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环保的举措。 日常生活中实践5R 杨镃华指出,世界这么大,学生们可以透过什么举措来拯救地球?为何世界各地频频传来天灾的新闻?为何常常发生水灾?这些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其实,大学生们已有关于环保的基本知识,但是他们可以知道更多相关方面的讯息,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大家都可以透过生活的小细节来展开5R行动,5R指的是拒绝(refuse),比如我们去超市购物,可以自行携带环保袋,拒绝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袋;我们可以减少(reduce)物件的使用,重复使用(reuse)物件、维修物件(repair),回收物资(recycle)。” 一些回收物资可以重新被使用,比如宝特瓶在回收后,透过慈济科技,还原成PET塑料,再生成为纺织品,生产毛毯、衣服、裤子,另还有长型钱包、墨镜。慈济的毛毯在赈灾时派上用场,让灾黎在寒泠中感受到温暖。 减少使用塑料瓶袋 志工们提醒大家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比如在活动上,志工们自己带装了水的水瓶,他们拒绝饮用塑料瓶装水,因为喝一瓶就多一个垃圾塑料瓶。再者如果去打包食物,自己带上饭盒,不用塑料质饭盒。 杨镃华说,日常若免不了制造塑料垃圾,也不要随便丢,记得要回收。 她建议大学生们组团前往拉让花园第14巷的环保站,以进一步了解环保的讯息。她说,环保站收集到最多的回收物资是衣服,每个月社区环保活动也收到很多旧衣服,包括很多没有穿过,还贴着价格标签的衣服。 “有些人的衣服买了未穿就往环保站送,有些只穿一两次,过时了就不要。为此,不要常买新衣,不要买了不穿,不要浪费。” [vip_content_start] 加入环保工作,一再看到环保站堆积如山的衣服,震惊了志工们。杨镃华未加入慈济前,也买新衣迎农历新年,也试过衣服买了没有穿。惟在看到一堆堆仿如小山丘的回收衣裤之后,她变了,至今已十多年没有买新衣服了。 “买多的衣服要拿去哪里?我不想浪费,少买少用都是环保。工作有制服,慈济志工也有制服,不需要新衣服。农历新年不过两天的事,不需要买新衣。” 消费生活习惯大改变 杨镃华说,环保站有太多的回收物资,有些还是完好无缺的、新的,比如碗盘。其实,买东西容易,丢也不难,但却制造了很多的垃圾。看到很多回收物,她反省,因为以前的她也是这样消费,如今不可以再浪费,再制造垃圾了。为减少垃圾的制造,吃素的她也制作堆肥、酵素。 杨镃华于2009年加入慈济,慈济的环保志业,大大地改变了她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她和志工们对物质的需求低,只购买有需要的东西,不浪费。 慈济志工们对环保的用心,是令人感动的。走进慈济环保站,我们会看到志工们如何珍惜那薄薄的一张纸、那一个个被丢弃的电器、家具、行李箱,还有一件件旧衣服。他们用双手延长这些东西的物命,或修理损坏的部分,赐予物件新生命。   戴玮薇:珍惜环保站的回收物 志工戴玮薇自从参加慈济,投入环保工作后,环保站几乎成为她的第二个家。她不只用双手做环保,她个人生活也很环保。她说,加入慈济后,她已很多年没有买新衣了,即使是农历新年也没有添新衣。 她认为,为何新年一定要穿新衣服?如果心存正念,每天都是好日子,不一定在新年才穿新衣服。投入环保工作后,她的物质欲望已降到最低点,即使出国,也不消费在商品上。 她说,现代人消费习惯所致,常买且买得多却未必用得上,还有些人经济能力许可,用了一两次就换新的,所以送往环保站的回收物不乏还有价格牌的新衣,也有些相当新的物资。 戴玮薇指出,做了慈济志工久了,不喜买新物,反而珍惜环保站里的回收物,志工们修理、修补、整理、分类回收物,希望能延长这些东西的物命。 有些人不明白为何志工可以耗一整天在环保站,74岁的戴玮薇指出,做慈济很单纯,环保对地球、社会有贡献,志工们付出无所求,就会做得很开心。 她分享一个观念:断舍离。她说,如果家里有多的已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可以整理出来捐给有需要的人,因为有些人真的很贫穷,什么都缺乏,他们需要这些东西。如果不断舍离,东西丢在某一角落,永远发挥不了它们的功能。比如慈济有二手市场,就以极低价出售这些二手物资。
4星期前
在推动“健康运动员计划”的过程中,制度保障与公共资源是一切运作的根基。在这条推动特殊群体健康平权的路上,需要政府和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确保该计划能真正惠及特殊群体,也持续唤醒社会大众的醒觉意识。 砂特殊奥运会“健康运动员计划”进行期间,砂妇女、儿童及社区和谐部长拿督斯里花蒂玛阿都拉及砂卫生局局长薇罗妮卡亲自走进筛检现场,以行动给予医护人员和志工们支持。 花蒂玛阿都拉说,该计划的非凡意义在于让智力与发展障碍(IDD)群体的运动员,在参与赛事之余,也能感受计划团队的温暖,从而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 “透过赛会期间安排的一站式健康检查,许多孩子被发现原来早已出现需要关注的身体状况。有些年轻运动员甚至患有高血压,却从未接受过正式治疗。” 花蒂玛阿都拉感慨地指出,如果没有这次筛检,他们也许会一直以为自己很健康,从而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 花蒂玛: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 后续引导 支持 不可少 花蒂玛阿都拉表示,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引导与支持。因此,医护团队在必要时发出转介信,鼓励运动员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她认为,这“健康运动员计划”不仅是一次体检,更像是一扇窗,让特殊群体,包括家长们得以看见“健康”真正的含义。 体重管理 健康息息相关 花蒂玛阿都拉坦言,特殊孩子在生活中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体重管理。过重与肥胖,不只是体型问题,更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 “要让这些孩子接受饮食控制并不容易,尤其很多父母总是心软。”但花蒂玛阿都拉也相信,只要社会持续关注与陪伴,转变终会慢慢发生。 花蒂玛阿都拉也特别感谢家长们的支持,他们在现场协助引导、安排饮食、鼓励孩子,让整个过程变得更温暖、更有爱。 薇罗妮卡:推动平等社会包容 价值远超一般体检 薇罗妮卡认为,这个健康计划的价值远超过一般的体检,更像是一项推动全民健康平等与社会包容的努力。 “智力与发展障碍者的健康风险本就偏高,但他们往往是最容易被医疗体系忽视的一群。” 医护员全新体验 薇罗妮卡说,透过这项计划,不少医护人员第一次学习如何用更多理解和同理心,去看见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也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包容的医疗文化。 “有些志愿者告诉我,他们在特殊奥运会期间没办法观赏比赛,因为一整天都忙着筛检和健康教育。但他们不觉得这是遗憾,反而为能贡献一份心力感到满足。” [vip_content_start] 薇罗妮卡希望社会各界持续给予支持,让更多特殊孩子在未来的每一步,都有人牵着他们的手,走得更安心、更健康。 倡议1997年在美国推出 HAP健检 教育 障碍群 特殊奥运会健康运动员计划(HAP)是由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于1997年在美国正式推出的一项全球性健康倡议,旨在为智力与发展障碍群体提供免费的健康筛查与教育。 这项计划的发起人是当时特殊奥运会主席蒂姆施莱佛(Tim Shriver),他的初衷是希望透过医疗专业的介入,为被忽略的特殊群体打造更公平、包容的健康环境。 源自1995年特奥世运会 该计划的灵感源自1995年在康涅狄格州举行的特殊奥运会世界运动会,主办单位在赛会期间首次进行健康数据收集,结果震惊各界。许多特殊运动员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未矫正的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牙齿问题、高血压与营养不良等,甚至有些从未接受过基础体检。 这些发现促使特殊奥运会组织意识到,特殊运动员不但在竞技场上缺乏关注,在医疗体系中更是被长期边缘化的一群。因此,特殊奥运会健康运动员计划应运而生。 全球逾130国 地区实施 该计划至今已在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提供超过170万次健康筛查服务,并培训近30万名医护人员、学生志工和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以同理心和专业知识服务智力与发展障碍群体。 这项健康运动员计划的真正价值,不只是在于发现疾病,更是赋予特殊群体“被看见、被尊重、被照顾”的尊严。它是一项融合体育、人道与医疗精神的行动,成为特殊奥运会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也成为全球推动包容性健康服务的典范之一。 后感: 完成报导深刻学习 健康 不应列为特权 完成这一系列报导,是一段深刻的学习旅程。 起初,以为这只是一次例常的采访任务。后来走近那些被标签为“特殊”的孩子,聆听医护人员,尤其是从10岁就开始跟随大人展开神圣任务的卓奥然,滔滔不绝地讲出他们的经历和想法后,我才明白,这其实是一次对“平等”的重新认识。 在筛检现场,我们见证医生如何弯腰讲解,志工如何以眼神鼓励,家长如何落下感动的眼泪。在现场,没有比赛激情的呐喊和口号,没有恶性竞争,只有温暖与爱。在如今纷乱的世界,这才是人类该有的样子。 有些孩子第一次知道自己听得并不清楚;而有些志工,则第一次在孩子沉默的目光中学会等待。 这些故事没有唯一的主角,因为每个人都在扮演彼此生命中的角色:医生的热忱、志工的陪伴、家长的信任,以及孩子们展现的无声勇气,共同构成“健康运动员计划”的意义。 健康,不应是一种特权,而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权力。“健康运动员计划”团队透过一次次倾听与触碰,悄然打开我们对“健康平权”的理解。 愿每个人都学会当“英雄” 他们不是“弱势”,只是需要更多时间与空间的人。而我们能给予的,不只是服务,而是理解。 愿每个人,都学会成为“英雄”。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前言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群人常常处在医疗视线的边缘。他们不是不愿接受照护,而是因为“表达”成了一道无形的墙。 他们是智力与发展障碍(IDD)群体。在医疗体系、社会互动甚至家庭照护中,经常因为认知或沟通上局限,错过早期治疗与健康干预机会。 本系列报导以2025年第7届砂特殊奥运会为背景,深入追踪其附属的“健康运动员计划”(Healthy Athletes Program,简称HAP)。该计划从开始在砂拉越萌芽至推广,历经超过20年,逐步发展为一个涵盖健足计划(Fit Feet)、趣味健身(FUNfitness)、提升健康(Health Promotion)、耳聪计划(Healthy Hearing)、健康检查(MedFest)、明目计划(Opening Eyes)及微笑计划 (Special Smiles)的全方位筛检系统。 让他们被“看见”重拾尊严 《星洲日报》将呈现这项计划的执行机制、医疗志工的任务、筛检数据背后的现实意义、志工的故事,尤其是这些特殊群体如何在被“看见”的那一刻,获得属于他们的健康尊严。 这不是一篇关于疾病和医疗的报导,而是一份关于人、关于健康权益的记录。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主导“健康运动员计划”计划的卓德福医生、志工学生卓奥然、多位临床医护与青年志愿者。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热忱,是这项计划的灵魂。 他们也是特殊孩子的英雄,正是他们的用心与无私奉献,让特殊群体的世界与心声都被看见。 提供健康筛检 教育项目 全方位照顾特殊健儿 5月2日至4日举行的砂拉越特殊奥运会期间,赛场上最忙碌的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而是一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这期间,格外温暖而有意义的健康计划悄然展开。 这项设在潘德莉拉水上运动中心的“健康运动员计划”,是特别为智力与发展障碍(IDD)群体量身打造的综合健康筛检与教育项目,为来自砂各地358位特殊运动员提供全方位健康照顾。   跨世代康先锋队 志愿参与这项计划的不只有来自政府医院的医生与护士,还有国内外大学医学生、中学生与非政府组织志工,大家来自不同背景,共同组成一支跨领域、跨世代的“健康先锋队”。由13位临床主任带领,82名经过培训的专业医护人员投入服务,协助运动员完成视力、牙科、听力、足部、体能、健康促进以及身体检查等7个项目筛检。 这些英雄,是来自砂中央医院、各省政府医院、健康诊所及牙科诊所、砂拉越大学(UNIMAS)医学院、私人医院,以及活跃于社区服务的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红新月会学生、狮子会与幼狮会志工。 正是这支团队的存在,才让一场健康之旅顺利进行,也让这些特殊孩子拥有被看见与被关照的机会。 [vip_content_start] 推动计划核心人物 卓德福没缺席每届赛事 特殊奥运会全球医疗顾问委员会委员兼亚太区临床顾问(促进健康)卓德福是推动这项计划的核心人物。他从2005年开始接触特殊奥运健康运动员计划,见证这项计划如何悄悄改变了无数特殊孩子的生命轨迹,也更坚定他每一届赛事都不缺席的承诺。 2005年诗巫特奥会,卓德福被派往日本受训,他在日本冬季特奥会接触这项计划,回来砂拉越后,就开始筹备这个计划。 很多细节被忽略 “特殊奥运不仅是运动比赛,更是一个传递健康意识的重要平台。特殊群体表面上看似常被照顾,其实很多细节是被忽略的。” 卓德福表示,智力及发展障碍(IDD)涵盖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读写障碍及其他发展迟缓情况。智力及发展障碍的成因包括唐氏综合症、脆性X症候群、胎儿酒精综合症和自闭症等,亦有约三分之一个案至今病因未明。 “历史上,患有智力障碍者经常被社会边缘化,至今他们仍然较少参与体育活动,也较难获得全面的健康照顾。” 他指出,大部分智力与发展障碍人士平时没有定期接受视力、听力检查,甚至高血压问题也未必有被发现。只因为他们不会表达,病痛也难以察觉,往往是等到健康问题变得严重时才被发现。 在砂特殊奥运会健康运动员计划首天,就有7人被测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需要进一步转介专科检查,还有2人被初步诊断有青光眼或白内障。这类病若不及早处理,后果可能是失明。 卓德福强调,特殊孩子并非没有病,而是大人们没有机会听到他们的“痛”。他认为,无论是否表现出不适,智力发展障碍者都应每年进行一次完整检查。 “我们有免费医疗福利,尤其是残障群体,只要持有残障人士卡,基本上所有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 医生 护士 治疗师齐投入 盼使命能传达全砂 卓德福介绍,健康运动员计划不只是筛检,也是一场重要的公共卫生行动。从医学生到牙科专科、从中学生到海外归来的临床医学生,每一位参与者都在这场健康行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也为未来种下改变的种子,呼吁全民重视特殊群体健康权益。 “我们希望这份使命能够传播砂拉越各地,不只是古晋或诗巫,而是整个砂拉越的医生、护士、治疗师一起投入。” 在众多医护人员和志工努力下,本次健康运动员计划总共为278名特殊运动员(相等于总运动员人数的77.6%)完成健康检查。 健康筛查发现各类健康问题,包括涉及足部问题的10宗指甲倒长或需矫形处理个案、47宗牙科个案(需补牙、拔牙或洗牙)、35宗听力个案(听力障碍、耳积液或需验配助听器)、80宗健康促进个案(需转介至营养师)及20宗视力个案(涉及白内障、青光眼或其他需紧急处理情况)。 揭每宗个案皆救命稻草 涉及基础健康的个案包括8人首次发现高血压、数名运动员有肥胖问题、1人疑似出现心衰竭需转介医院,另有个案疑似患上“金哈综合征”(Goldenhar Syndrome)及第一型神经纤维瘤病。 每一宗个案的发现,都可能是特殊孩子的救命稻草,这也是他们本应享有的健康权益。
1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