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11/2016
【暖势力】每天摸黑乘摩哆巴士步行.4小时上学路不言倦
作者: meewei

她是伊班裔,却说得一口流利华语。她每天都得冒着生命危险上下学,只要为了接受中华教育的那一份坚持。

凌晨4时她就得起床,清晨5时随母亲摸黑踏上“窟窿”之路,每天最少耗上4个小时,或长达6个小时,从住家到逾20公里外的独中————西连民众中学求学。

她的上学路途,是一段历经乘坐摩哆车、巴士及步行的漫长路程,有时还得看运气,包括摩哆车是否状况良好、巴士会否准时、天气是否放晴…………如果遇到状况,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抵达学校,非常艰辛。

家无水电点蜡烛读书

这名女生名叫Claudia,中文名叫珂劳娣亚,父亲邦杜嘉劳(40岁)是伊班裔,母亲乌吉姬姆(39岁)则是比达友裔,在家里讲伊班话,家族完全没有华裔背景及文化,却对华教有着非一般的热爱及毅力,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华文教育。

华裔常道的“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她和家人以身体力行,用行动力证爱护华教的坚韧决心。

除了面对漫长与艰辛的上学路,珂劳娣亚的住家因缺水电供应,点燃蜡烛夜读乃常事,夜里阅读时常引来蚊虫打扰乃平常的事。

珂劳娣亚年年考第一

然而,对于年仅15岁的珂劳娣亚来说,这些艰辛并不算什么,“比起爸爸赚钱辛苦,我这一点点小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珂劳娣亚不但乐观对待眼前的逆境,还以坚韧的毅力,努力向学,从初一至初三,年年考第一,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及师长恩!


除了必须面对上学路的漫长与艰辛,珂劳娣亚住家缺乏水电供应,每晚点燃蜡烛夜读乃常事,甚至引来蚊虫打扰也是平常事。(图:星洲日报)

家庭篇
靠烛光,温习功课

入夜时分,大多数家庭只需开启电源,便能取得照明,但这对珂劳娣亚而言,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无数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们只能靠着微弱的烛光照亮家园,甚至温习功课。

因父亲工作的关系,在她7岁那年,举家搬往距离古晋市约70公里的西连居住。当时由于家里经济不好,新屋的兴建工程断断续续,最后在一群志愿人士协助下才完成,耗时3年。

新屋建竣至今已有3年,虽然外观崭新,但是住家内非常间单,除了没有电器,连天花板也“空无一物”,没有电灯和电线,墙壁也没有电源插座。

尽管家有水龙头,但基于珂劳娣亚住家附近的水管时常遭人破坏,所以经常没有水来,惟有靠水箱存储雨水,若遇旱季,便需要到左邻右居住家洗澡和讨水。


珂劳娣亚是全校唯一的纯土著生,初一至初三年年考第一,用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及师长恩。(图:星洲日报)

校方篇
坚韧精神,好榜样

西连民众中学校长黄萍认为,珂劳娣亚的坚韧精神,是全校师生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她仍努力坚持,从未想过放弃。

她直言,在过去,曾有土著生因为赶不上学习进度而放弃离校,但珂劳娣亚没有向困难屈服。

黄萍直言首次上门拜访珂劳娣亚和家人,讶异盖过所有情绪,眼前的一切可谓家徒四壁,住家如深藏丛林里,距离市区甚远。

尽管珂劳娣亚获得学校豁免学杂费,一些社团组织也给她奖励金,但珂劳娣亚至今仍未有固定的赞助人领养或赞助她,减轻她和家人的负担。


尽管家境贫困,但母亲乌吉姬姆(左)从未阻止珂劳娣亚(右)购买中文报章,而珂劳娣亚也每每充当翻译员,为母亲讲解新闻内容。(图:星洲日报)

信念篇
对的路,不怕遥远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有多远…………”

采访那天,珂劳娣亚趋前递上一本记录簿,里面摘录的是她从中文报章包括星洲日报,看到认为正面、有意思的词句。工整的亲笔笔迹,显见了她的用心,一笔一字抄录在簿子里,透露着她一路走来,如何鞭笞、激励自己的方法。

除了将正面词句抄录在记录簿,在屋子不同角落的墙上,包括房间及学习的地方,也可见珂劳娣亚亲笔写字的纸条张贴着,无时无刻勉励着自己要坚持、不放弃的心。

珂劳娣亚平日最爱的消遣是到公公家观看电视节目,尤其是古装戏。

除了看戏学中文,珂劳娣亚偶尔也会购买中文报章包括《星洲日报》返家阅读,虽然家里经济情况不允许,但父母不曾阻止过她,反而鼓励她。


珂劳娣亚的记录簿摘录了她从中文报章包括《星洲日报》,看到认为正面、有意思的词句,时时刻刻鞭笞、激励着她。(图:星洲日报)

志愿篇
想当医生,帮助他人

提到志愿,珂劳娣亚不假思索道出“医生”2个字,这个和她一直脱离不了关系的角色。

不说不知,珂劳娣亚从小体弱多病,早在上小学前就患有哮喘,家人都没有此病历。

在珂劳娣亚眼中,医生是伟大的职业,无论假期或入夜,一接获紧急电话就得出动看诊,她本身接受过医生上门看诊的实例,感触特别深。

所以,珂劳娣亚志愿成为医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就像医生曾经帮助过她一样。

采访手记
你还埋怨父母吗?

每天都有父母接载上下学的你,是否为早起、父母迟来接你放学,甚至没有最新款手机而埋怨父母?若跟珂劳娣亚比较,你可幸福多了!

珂劳娣亚的家人无法每天载送她上下学,所以不管艳阳高照或刮风下雨,她都会自己想方设法上学,包括乘搭公车、徒步,抑或向他人求助,忍受他人的脸色。

珂劳娣亚上下学必须经过至少4小时路程,主要是家在深山和公共交通不足,但是她没有因此转至比较靠近住家的国中就读,坚持接受中文教育。

尽管家境贫困,住家连水电供应都没有,但是珂劳娣亚不曾抱怨,反而体恤父母的辛劳,鞭策自己要努力求学,夜晚单靠微弱的烛光温习功课,但成绩可是班上的名列前茅。

反观许多过着富裕生活的孩子,每天有父母打点好一切、载送上下学,生活无缺,父母都会设法满足他们需求,有多少人是到学校“混”日子?

令人感动的还有,当我们走到珂劳娣亚温习功课的角落时,除了一些她自创学习中文的小撇步之外,墙壁还张贴着中文书写便条纸,都是她给自己鼓励的话。

保持乐观和积极心态的珂劳娣亚,好比夜空的一颗星星,在云层散去后仍然不停闪烁,坚强克服眼前的困难,不畏艰辛的继续向前迈进。

私底下的珂劳娣亚依然保持一颗少女心,跟同龄的少女一样喜欢追偶像,但碍于经济和环境不允许,她必须比他人牺牲和付出更多,被迫成为他人眼中的懂事小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